国家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

合集下载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电力需求日益增长,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尤其是风电,已经成为我国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是风电发电的核心技术,也是风电发电的重要环节。

首先,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接入系统的电压等级、频率、稳定度、容量等要求与现有系统相符。

其次,安装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电网规定,以确保接入系统后,电网稳定运行。

另外,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还要考虑接入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对等性,确保风电发电的稳定运行。

此外,安装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还要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的负荷分担,以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同时,在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中,还需要考虑调度管理等问题,以确保风电发电及接入电网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时要求设备的性能参数满足电网规定,要考虑接入电网的安全与稳定性,以及与电网接入的对等性,要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的负荷分担,以及调度管理等,这些都是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必要技术要求。

只有满足这些技术要求,才能保证风电发电的稳定性,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更多的支持。

国家电网发展〔2009〕747号_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

国家电网发展〔2009〕747号_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

国家电⽹发展〔2009〕747号_国家电⽹公司光伏电站接⼊电⽹技术规定(试⾏)国家电⽹公司光伏电站接⼊电⽹技术规定(试⾏)⼆〇〇九年七⽉⽬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般原则 (3)5 电能质量 (4)6 功率控制和电压调节 (6)7 电⽹异常时的响应特性 (7)8 安全与保护 (9)9 通⽤技术条件 (10)10 电能计量 (11)11 通信与信号 (11)12 系统测试 (12)光伏电站接⼊电⽹技术规定1范围本规定内所有光伏电站均指并⽹光伏电站,本规定不适⽤于离⽹光伏电站。

本规定规定了光伏电站接⼊电⽹运⾏应遵循的⼀般原则和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于通过逆变器接⼊电⽹的光伏电站,包括有变压器与⽆变压器连接。

2规范性引⽤⽂件下列⽂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期的引⽤⽂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于本规定,但⿎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研究是否可使⽤这些⽂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适⽤于本规定。

GB/T 2297-19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语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电⽹谐波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18479-2001 地⾯⽤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技术要求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接⼝特性GB2894 安全标志(neq ISO 3864:1984)16179 安全标志使⽤导则GB17883 0.2S和0.5S级静⽌式交流有功电度表GB/TDL/T448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定614 多功能电能表DL/T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DL/T5202 电能量计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11127 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SJ/TIEC 61000-4-30 电磁兼容第4-30部分试验和测量技术-电能质量IEC 60364-7-712 建筑物电⽓装置第7-71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光伏(PV)发电系统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规定:3.1 光伏电站 photovoltaic(PV) power station包含所有变压器、逆变器(单台或多台)、相关的BOS(平衡系统部件)和太阳电池⽅阵在内的发电系统。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4篇)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4篇)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是制定风电发电设备与电力系统之间互联互通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风电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地接入电力系统,并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本文将重点介绍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网对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受能力评估、风电发电设备的并网技术要求、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要求等。

一、电网对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受能力评估1. 电力系统应根据风电发电设备的装机容量、接入形式、接入区域等因素,对其所能接受的新风电并网容量进行评估,确定合理的接纳能力。

2. 电力系统评估接纳能力时应考虑到风电与其他电力源的配合程度、输变电设备的处理能力、电网保护系统的可靠性等因素,以确保电网的稳定运行。

3.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纳能力评估结果应按时更新,并向风电发电设备的建设和运维方提供。

二、风电发电设备的并网技术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动态响应能力,即能够快速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并保持稳定运行。

2. 风电发电设备应满足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要求,且在电网故障出现时具备自动脱网保护功能。

3. 风电发电设备应满足电网的无功控制要求,以保持电网的无功平衡。

4.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入点应具备与电网的保护、自动化和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以实现有效的监控和控制。

5. 风电发电设备的接入点应满足电网的功率质量要求,包括电压波动、谐波、间断等指标。

三、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按时响应电网的调度指令,包括增减出力、停机、并网等指令。

2.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考虑到电网运行的需求,如平衡负荷、调整电压和频率等。

3.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具备与电网调度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力,方便电网对其进行调控。

4.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具备远程监控和遥控功能,以便实现对其操作和参数的监测和调整。

5. 风电发电设备的调度控制应满足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规程和安全运行要求。

四、风电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1. 风电发电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版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版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本技术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技术条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对风电发电设施的管理,促进风电发展,依据《电力法》、《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技术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技术规范。

第三条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负责对本技术规定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接入条件第四条接入方式风电发电设施可以采用并网逆变器等技术手段接入电网。

第五条接入电压等级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应符合国家电网规定的标准。

第六条接入容量风电发电设施的接入容量应符合国家电力系统规划和电网调度的要求。

第七条接入点选择风电发电设施接入电网的接入点应根据电网的供电范围和风电厂的分布合理选择,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八条风电发电设施电气连接风电发电设施与电网的电气连接应符合国家电气规范的要求,确保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第九条风电发电设施并网逆变器风电发电设施的并网逆变器应符合国家电网规定的标准,具有电压和频率调整功能,能够实现与电网的同步运行。

第十条风电发电设施发电质量风电发电设施的发电质量应符合国家电力行业标准,确保对电网的电压、频率等参数影响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

第十一条风电发电设施运行监测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运行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发电效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二条低电压穿越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低电压穿越功能,能够在电网电压异常下安全运行并接入电网。

第四章安全防护第十三条风电发电设施安全保护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过电流、过电压、短路等安全保护装置,确保设施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四条天然灾害防护风电发电设施应具备抗风、抗雷、抗冰、抗震等防护能力,确保设施在天然灾害发生时的安全可靠运行。

第十五条人员安全管理风电发电设施应建立完善的人员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安全责任人负责设施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响应工作。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范本(2篇)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范本(2篇)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范本一、导言本技术规定旨在规范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运行管理措施,确保风电项目的安全、稳定、高效地接入电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风电接入电网的项目,包括风电场、风电电站等。

二、接入电网技术要求1. 风电接入电网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相关技术标准,确保风电项目按照国家规定的运行标准接入电网。

2.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稳定的电力负荷承载能力,能够有效接纳风电项目的发电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3.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有效的故障监测和障碍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电网故障和异常情况,确保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方便对风电项目进行实时监测和运行调节,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5.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备用电源和应急供电设备,以备不时之需,保障电网运行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三、风电接入电网运行管理措施1. 风电接入电网应制定详细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风电项目的接入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定期巡检和维护制度,确保接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3.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风电发电量预测系统,对风电项目的发电量进行准确预测,提前制定相应的调度计划。

4.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电网监测系统,对电网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 风电接入电网应建立故障处理和应急预案,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故障,并采取相应的紧急措施。

四、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评估和验收1. 风电接入电网应经过专业的技术评估,对接入电网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和论证。

2. 风电接入电网应经过严格的技术验收,确保接入电网的质量和安全。

3. 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评估和验收应由专业的技术机构进行,评估和验收结果应及时向风电项目的相关部门通报。

五、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改进和升级1. 风电接入电网应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技术改进和升级,以提高接入电网的效能和安全性。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全文所属分类: 新闻资讯来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更新日期: 2012-09-20 前言本标准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国标委综合【2009】93号《2009年第二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标准计划修订。

本标准与能源行业标准《大型风电场并网设计技术规范》共同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相关技术要求,能源行业标准规定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的设计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并网的通用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对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实施后代替GB/Z 19963-2005。

本标准由全国电力监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编写单位: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胜,迟永宁,戴慧珠,赵海翔,石文辉,李琰,李庆,张博,范子超,陆志刚,胡玉峰,陈建斌,张琳,韩小琪。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与电力系统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

对于通过其他电压等级与电力系统连接的风电场,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GB/T 20320-2006 风力发电机组电能质量测量和评估方法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T 1040-2007 电网运行准则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电力技术导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板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板

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模板1. 引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风电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确保风电接入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

本规定应由企业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并由各相关部门依照本规定执行。

2. 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设计、建设、运维和管理等环节。

3. 定义3.1 风电:指利用风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3.2 接入电网:指将风电产生的电能连接到电网系统中。

3.3 风电接入电网系统:指包含风电发电机组、变压器、电缆等设备,以及与电网互连的相关设备构成的系统。

3.4 风电接入点:指电网上已经接入了风电系统的特定地方。

4. 技术要求4.1 风电发电机组—风电发电机组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技术标准,且应具备可靠的发电本领和稳定的运行性能。

—风电发电机组应具备对电网电压和频率的自适应功能,能够正常接入和脱离电网,并能在电网故障情况下进行风电系统的保护和隔离。

—风电发电机组应具备实时监测功能,能够及时检测和响应电网的运行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掌控。

4.2 风电接入点—风电接入点应具备适当的变电装置和设备,能够将风电产生的高压电转换为适合接入电网的中、低压电。

—风电接入点的变电设备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技术标准,且应具备快速响应电网的变动,能够实现自动掌控和保护功能。

—风电接入点应具备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排出风电系统和电网系统的故障,并供应相应的报警信息。

4.3 风电接入电缆—风电接入电缆应具备充分的导电本领和耐久性,能够经受风电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且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防护性能。

—风电接入电缆的安装和连接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技术标准,且应进行可靠的绝缘和接地处理,以确保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风电接入电缆的故障检测和维护应定期进行,对于损坏或老化的电缆应及时更换或修复,以避开对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影响。

5. 管理标准5.1 设计与建设管理—风电接入电网系统的设计与建设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需订立认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并进行相应的评审和验收。

2023年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2023年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2023年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一、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由于风电接入电网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技术要求,为保证风电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有必要制定2023年风电接入电网技术规定。

本规定旨在确保风电接入电网的高效、可靠和安全运行,促进风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技术要求1. 风电机组接入电网应符合国家有关风电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并具备稳定、可靠的发电能力。

2. 风电接入电网的功率调节应符合电网的需求,能够及时响应电网调度指令并保持稳定的供电。

3. 风电接入点处的电压、频率和功率波动应控制在电网运行规定的范围内,避免对电网造成不利影响。

4. 风电机组应具备电网并联和脱网运行的功能,以应对电网故障和维护等情况。

5. 风电机组应配备合适的安全措施,能够自动检测和保护系统免受过电流、过电压和短路等异常情况的影响。

6. 风电机组应具备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功能,以支持对风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

三、技术保障1. 风电接入电网的建设和运营应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合规操作,并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 风电接入电网应具备可靠的电网结构和设备,以确保对风电系统的高质量供电和稳定运行。

3. 风电接入电网应配置适当的设备保护系统,并进行定期维护和巡检,以减少潜在的故障和事故风险。

4. 风电接入电网应与周围的电网系统进行合理的连接和交流,以实现良好的电网运行并提高供电可靠性。

5. 风电接入电网应设立专门的运维团队或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营管理,确保风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技术监测1. 风电接入电网应安装有效的数据监测装置,对风电系统的发电量、电压、频率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2. 风电机组应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向运维团队提供实时数据,以支持对风电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性能进行监测和管理。

3. 风电接入电网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风电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并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网风电场接入电网技
术规定(试行)
1 范围
本规定提出了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技术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通过110(66)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与电网连接的新建或扩建风电场。

对于通过其他电压等级与电网连接的风电场,也可参照本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范围于本规定。

GB 12326-2000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2325-2003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允许偏差
GB/T 15945-1995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
DL 755-2001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
SD 325-1989 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技术导则
国务院令第115号电网调度管理条例(1993)
3 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1)风电场宜以分散方式接入系统。

在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之前,要根据地区风电发展规划,对该地区电网接纳风电能力进行专题研究,使风电开发与电网建设协调发展。

(2)在研究电网接纳风电的能力时,必须考虑下列影响因素:
a)电网规模
b)电网中不同类型电源的比例及其调节特性
c)负荷水平及其变化特性
d)风电场的地域分布、可预测性与可控制性
(3)在进行风电场可行性研究和接入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电网接纳风电能力专题研究的结论。

为便于运行管理和控制,简化系统接线,风电场到系统第一落点送出线路可不必满足“N-1”要求。

4 风电场有功功率
(1)基本要求
在下列特定情况下,风电场应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指令来控制其输出的有功功率。

1)电网故障或特殊运行方式下要求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以防止输电线路发生过载,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性。

2)当电网频率过高时,如果常规调频电厂容量不足,可降低风电场有功功率。

(2)最大功率变化率
最大功率变化率包括1min功率变化率和10min功率变化率,具体限值可参照表1,也可根据风电场所接入系统的电网状况、风力发电机组运行特性及其技术性能指标等,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共同确定。

表1 风电场最大功率变化率推荐值
风电场装机容量(MW)10min最大变化量(MW)1min最大变化量(MW)
〈30 20 6
30-150 装机容量/1.5 装机容量/5
〉150 100 30
在风电场并网以及风速增长过程中,风电场功率变化率应当满足此要求。

这也适用于风电场的正常停机,但可以接受因风速降低而引起的超出最大变化率的情况。

(3)事故解列
在紧急事故情况下,电力调度部门有权临时将风电场解列。

一旦事故处理完毕,应立即恢复风电场的并网运行。

5 风电场无功功率
(1)当风电机组运行在不同的输出功率时,风电机组的可控功率因数变化范围应在-0.95~+0.95之间。

(2)风电场无功功率的调节范围和响应速度,应满足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调节的要求。

原则上风电场升压变电站高压侧功率因数按1.0配置,运行过程中可按-0.98~+0.98控制。

(3)风电场的无功电源包括风力发电机组和风电场的无功补偿装置。

首先应当充分利用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容量及其调节能力,如果仅靠风力发电机组的无功容量不能满足系统电压调节需要,则需要考虑在风电场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风电场无功补偿装置可采(网络文章)用分组投切的电容器或电抗器组,必要时采用可以连续调节的静止无功补偿器或其他更为先进的无功补偿装置。

6 风电场运行电压
(1)当风电场并网点的电压偏差在-10%~+10%之间时,风电场应能正常运行。

(2)当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偏差超过+10%时,风电场的运行状态由风电场所选用风力发电机组的性能确定。

(3)当风电场并网点电压低于额定电压90%时,风电场应具有一定的低电压维持能力(低电压维持能力是指风电场在电压发生降低时能够维持并网运行的能力)。

7 风电场电压调节
风电场参与电压调节的方式包括调节风电场的无功功率和调整风电场升压变电站主变压器的变比(当低压侧装有无功补偿装置时)。

风电场无功功率应当能够在其容量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使风电场变电站高压侧母线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一般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3%~7%。

风电场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分接头切换可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指令进行调整。

8 风电场运行频率
风电场可以在下列所示电网频率偏离下运行:
表2 频率偏离下的风电场运行
电网颁率范围要求
低于49Hz 根据风电场发电机组允许运行的最低频率而定。

49Hz-49.5Hz 每次频率低于49.5Hz时要求至少能运行10分钟。

49.5Hz-50.2Hz 连续运行。

50.2Hz-51Hz 每次频率高于50.2Hz时,要求至少能运行2分钟;并且当
频率高于50.2Hz时,没有其他的风力发电机组启动。

高于51Hz 风电场机组逐步退出运行或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指令限功率运行。

9 电能质量指标
基于下列指标来评价风电场对电压质量的影响:电压偏差、电压变动、闪变和谐波。

(1)电压偏差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后,应使公共连接点的电压正、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不超过额定电压的10%,一般应控制在额定电压的-3%~+7%。

限值也可由电网运营企业和风电场开发运营企业根据电网特点、风电场位置及规模等共同确定。

(2)电压变动
风电场在公共连接点引起的电压变动d(%)应当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电压变动限值
r,h的负一次方d(%)
r≤1 3
1<r≤10 2.5
10<r≤100 1.5
100<r≤1000 1.5
注:
(1)r表示电压变动频度,指单位时间内电压变动的次数(电压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各算一次变动)。

同一方向的若干次变动,如间隔时间小于30ms、则算一次变动。

(3)闪变
风电场所接入的公共连接点的闪变干扰允许值应满足GB12326一2000的要求,其中风
电场引起的长时间闪变值P1t和短时间闪变值Pst按照风电场装机容量与公共连接点上的干扰源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或者按照与电网运营企业协商的方法进行分配。

(4)谐波
当风电场采用带电力电子变换器的风力发电机组时,需要对风电场注入系统的谐波电流作出限制。

风电场所在的公共连接点的谐波注入电流应满足GB/T14549的要求,其中风电场向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允许值按照风电场装机容量与公共连接点上具有谐波源的发/供电设备总容量之比进行分配,或者按照与电网运营企业协商的方法进行分配。

10 风电机组模型和参数
(1)风电场应及时提供风电机组、电力汇集系统、控制系统的模型和参数,作为风电场接入系统设计的基础。

(2)风电场应跟踪风电场各个元件模型和参数变化情况,并及时将最新情况反馈给电网运营企业。

11 风电场通信与信号
(1)基本要求
风电场与电力调度部门之间的通信方式、传(网络文章)输通道和信息传输由双方协商一致后作出规定,包括提供遥测和遥信信号的种类,提供信号的方式和实时性要求等。

(2)正常运行信号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风电场向电力调度部门提供的信号至少应当包括:
1)风电场升压变电站高压侧母线电压
2)每条高压出线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流
3)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位置信号根据电力调度部门的需要,风电场还应提供如下
信息:
4)风电场的风速和风向
5)风电场实际运行机组数量和型号
(3)故障信息记录与传输
在风电场变电站需要安装故障录波仪,记录故障前10s到故障后60s的情况。

该记录装置应该包括必要数量的通道,并配备至电力调度部门的数据传输通道。

(4)功率预报
风电场应当研究并积累风电场输出功率的日变化及小时变化规律,逐步实现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报,并不断提高预报精度。

1)在电力调度部门制定日运行方式时,风电场应提供该日24小时的输出功率预报值(小时变化曲线)。

2)在运行工程中,风电场应提供未来1~2小时内风电场的输出功率预报值。

12 风电场接入电网测试
(1)基本要求
a)风电场接入电网的测试点为风电场并网点,必须有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或部门进行,并在测试前将测试方案报所接入电网管理部门备案。

b)当接入同一并网点的风电场装机容量超过50MW时,需要提供测试报告;如果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0MW,则需要重新提交测试报告。

c)风电场应当在并网运行后6个月内向电力调度部门提供有关风电场运行特性的测试报告。

(2)测试内容
测试应按照国家或有关行业对风力发电机组运行制定的相关标准或规定进行,并必须包含以下内容:
a)最大功率变化率
b)电压偏差
c)电压变动
d)闪变
e)谐波
附则
(1)本规定由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究起草。

(2)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3)本规定由国家电网公司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