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美学

合集下载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

佛教的艺术美学从内心到外在的审美语录佛教一直以来都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教的艺术美学不仅体现在它的宗教建筑、佛像和艺术品中,还扩展到了佛教思想中的审美观念和内心修行上。

下面是一些关于佛教艺术美学的语录,从内心到外在,它们展示了佛教对美的追求和理解。

1. 内心的审美修行- "世间一切境界都是心的映现,当我们学会净化内心时,便能从中发现真正的美。

"- "通过修行,我们逐渐超越了形式,认识到内心的平静与美丽。

"- "佛法中的禅修是一种内在的审美体验,将我们带到了超越言语和形式的境界。

"佛教强调内心修行和觉察,认为只有通过超越现象界限,我们才能发现真正的美。

佛教徒通过冥想和正念实践,逐渐净化内心,提升审美感知力,并将这种体验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 美学与同情心- "佛教的审美理念是基于无条件的爱和同情心,只有通过同情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美。

"- "佛陀教导我们要用慈悲和同情心来对待一切众生,这种无私的爱是美的真谛所在。

"- "佛教的美学观念强调我们要通过理解和同情来看待艺术作品,超越外在的表象,与其内在的情感共鸣。

"佛教认为美是一种与众生共鸣的情感体验,而同情心则是实现这种共鸣的关键。

佛教提醒我们在美感体验时要以慈悲之心感受他人的苦乐,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3. 艺术作品中的无常与美-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正是因为这种无常才使得一切事物都具备了美。

"- "佛法中的无常观念使我们珍惜当下的美,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 "佛教的审美观念告诉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要超越表面的形式,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无常与美的信息。

"佛教强调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这种无常性赋予了事物独特的美。

佛教徒通过对无常的理解,更能欣赏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美感,并从中领悟生命的真谛。

庞蕴与中国居士佛教美学

庞蕴与中国居士佛教美学
第 3 卷 第 6期 7 21 0 0年 t 月 1
四 川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 fS c u n No ma ie s y ( o il ce c s Ed t n o r a o i h a r lUn v r i t S ca in e ii ) S o
在 中国居 士 佛教 的 形成 与 发 展 中 , 居 士作 出 庞
过 重 要 贡 献 ③; 居 士 佛 教 美 学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中 , 在 庞
居 士 。历 代 灯 录 及 灯史 诸 如 《 堂集 》 《 德 传 灯 祖 、景
录》 《 、 五灯会元 》 《 组统 纪》 《 祖历 代通 载 》《 、佛 、佛 、 居
之”1 三 。元 和 (O —8 0年 ) , [卷 ’ ] 86 2 中 北游 襄 阳( 湖 今
北 襄樊 ) 携其妻 女 , , 随处 而 居 , 访道 者 日至 , 谈 皆 所 机缘语 , 其妻 女 因之彻 悟 。太 和 ( 2 —8 5年 ) 间 87 3 年
殁 。有 《 居 士 语 录 》 卷 传 世 ⑦。 庞 三
蕴 也作 出过 重要贡 献 。
士 传 》《 士分 灯录 》《 、居 、 佛法 金 汤编 》 , 等 都有 关 于他
参 禅悟道 与宣扬 佛法 的记 载 。 庞 居士 是禅 门居 士 的典 型 , 常被 僧 俗 当成 学 习 的楷模 , 称他 为 “ 家菩 萨”2 中 伸 , 出“ 万 以 在 [卷 . ] 提 千 庞 居士 为榜 样 ”3 ,T。他 的语 录 被 当作 公 案 在 [卷 8 ] 6 禅林 中广 泛流 传 , 成为禅 林重 要 的教科 书之一 [3 4”。 ] 在禅 师们 看来 , 参透庞 居士 的公案 , 是开 悟 的重要 途

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与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与审美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与审美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美学观念与审美价值影响了数千年的文化传承。

古代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与内涵,展示了中国人民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

在探究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与审美价值时,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儒家美学观念的独特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的美学观念与儒家思想密不可分。

儒家注重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美学观念强调“君子之道”和“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等观念,追求道德与美的完美统一。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以君子为楷模的人物形象,他们高尚的品德与行为举止成为了古代文人笔下的主要形象,体现了儒家美学观念中所强调的美与德的一致性。

二、道家美学观念的超越与虚无道家思想主张虚无缥缈、超然物外。

道家美学观念中的“无为而治”与“返璞归真”等观念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

作家们通过描写自然景色的变化、人物在无为中产生的悟性等手法,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境界与自然之美的追求。

这种追求超越与虚无的美学观念,使得古代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哲学意味与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

三、佛教美学观念的慈悲与涵养佛教美学观念强调慈悲与涵养,通过超越个人欲望与修行,达到一种超脱尘俗的美。

古代文学中常常出现对于佛教修行者的描写,他们虔诚的信仰、慈悲的行为成为了古代文人笔下的主要题材之一。

佛教美学观念中强调的博爱、悲悯与默观,使得中国古代文学更加注重了人文关怀与心灵净化。

四、诗词歌赋的音韵美与意境表达中国古代文学中,诗词歌赋是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诗词以其鲜明的音韵美和独特的意境表达,影响了几千年的文化传承。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以自然景色、爱情、人生哲理等为主题的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律感的语言,创造出了优美的音韵和深远的意境。

这种音韵美和意境表达,为中国古代文学注入了独特的魅力与审美价值。

五、美的人伦与家国情怀中国古代文学中,美的人伦与家国情怀是一种浓郁的审美价值。

佛教美学的生活图像

佛教美学的生活图像

佛教美学的生活图像佛教美学作为一种宗教美学,从人的精神信仰的解决来匡范生活。

在当代,人类生活的美学图像日益丢弃虚拟性幻想和狭隘的情思咀嚼,而趋向关注审美实践的现实创造,关注在高度发展的文明背景下,怎样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价值统一。

当代审美的这种现实化和价值意图,使得佛教美学凸显出特殊的生活图像价值,即在佛教义理所设定的各种生活图式、图像中,我们能够找到可以为当代美学借鉴的思想资源和图像资源。

佛教美学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道观念。

这个中道与中国不偏不倚之中庸观念不同,它表现了内心信仰对世俗理念的反思与批判以及基于此而实现的精神理想。

当初,佛陀有感于人生的苦患无常,认为人生的根本解脱在于选择“中道”。

中道思维就是要离于偏执,选择一种理智的、觉悟的生活,使人生在成就圣行中生成大的意义。

中道义理是理解佛教美学的一个基础。

基于此,我们可以推知佛教美学的生活图像,由其丰富、微妙的美学意蕴理解其美学化的人生设计。

这种设计,虽然在佛教美学的局部解释中或许偏颇于“有”、“空”、“识”、“方便”等某一方面,但在佛教美学的总体表述里,它们是统一的,都属于佛法义理的某类“施设”。

下面,笔者着重从三个不同角度,基于佛教美学的中道义理基础,对其生活图像的理念施设与践行,做一探讨性理解。

一、生活经验:生命审美的感性提升佛教美学建立在全方位的感知觉之上,属于最生动饱满的“感性”美学。

“感性”是美学所特有的标记,也是衡量美学理论内在包容力的一个重要尺度。

从感性出发,阐发感性生活的价值涵义,是美学的要义与旨归。

中西美学对“感性”的阐发,基本上集中在“视觉”与“听觉”方面。

虽然中国对“味”觉别有饮食一系的审美独树一帜,但因纳入文化的总体框架而缺少自在的知识诠释系统。

20世纪以来,西方有“身体美学”标榜触觉与味觉乃至内知觉之类,可谓关注到了审美感性的其他感觉器官,但也因为是后生性的,在理论的原创意义及体系的实在涵义上,仍显得粗糙和欠成熟。

中式美学的概念

中式美学的概念

中式美学的概念中式美学是指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的美学思想,它包括了传统美学、民间美学、礼乐美学、自然美学、人文美学、古典美学、神秘美学、佛教美学、建筑美学和民俗美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分别阐述这些方面的内容,以展示中式美学的广度和深度。

1.传统美学传统美学是指从古至今在中华大地上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美学思想。

它以儒家、道家、佛教等思想为基础,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传统美学注重内在的修养,追求精神上的境界,以及推崇艺术的意境和神韵。

2.民间美学民间美学是指在民间生活中所体现出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式。

它主要包括民间传说、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朴实的审美风格。

民间美学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简洁、明快、夸张、对比等手法,以及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和民众的智慧。

3.礼乐美学礼乐美学是指以礼仪和音乐为核心的美学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乐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通过仪式和音乐来规范人际关系和道德修养。

礼乐美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群体之间的秩序和团结。

4.自然美学自然美学是指在对自然界的欣赏和感悟中形成的美学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美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自然界本身的审美价值。

自然美学在表现形式上追求简洁、流畅、幽雅等风格,以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精神境界。

5.人文美学人文美学是指以人类文化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它强调的是人类文化与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发挥。

人文美学在表现形式上追求人文精神的体现,推崇人类的智慧和才情,以及关注人类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6.古典美学古典美学是指以古代文化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典美学注重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追求艺术的完美和神韵。

古典美学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涉及诗词、书法、绘画等领域,推崇经典的传统文化和优雅的审美情趣。

7.神秘美学神秘美学是指以神秘主义为基础的美学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秘美学主要体现在宗教、哲学等领域,它通过神秘的理念和象征来传达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学体验。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

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佛经美学思想研究报告总结佛教美学思想是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佛教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佛经美学思想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观点。

首先,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内观的重要性。

佛经美学思想认为,真正的美是来自于内心的觉醒和解脱,而非外在的形式和感官的享受。

佛陀强调内观禅修的重要性,通过观察身心的实相,超越物质世界的表面现象,寻找真实的美。

在佛教文化中,佛陀的形象常被用来表达智慧和慈悲的美,这种美是来自于内在的修行和觉醒。

其次,佛经美学思想注重审美的觉知和体验。

佛陀认为,审美是一种正念的表现,通过观察和体验艺术作品中的美,人们可以培养正念,提升自身的修行境界。

佛教艺术作为一种表达佛教教理和修行的手段,强调观察、品味和内省的过程。

观众在欣赏佛教艺术作品时,应该培养平等、慈悲和喜悦的心态,从而达到与作品的共鸣和心灵的觉醒。

第三,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和谐与平衡。

佛教美学认为,美的存在需要和谐的环境和平衡的状态。

佛教文化中,建筑、雕塑和园林都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强调和谐的造型和比例。

佛教音乐注重音与静之间的平衡,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佛教文学则追求内外寓意的和谐,在表达教义的同时注重文字和谐的韵律和节奏。

最后,佛经美学思想强调解脱和慈悲的境界。

佛教美学认为,美是来自于智慧和慈悲的境界。

佛陀在佛经中强调了解脱之美,通过解脱,人们能够超越痛苦和欲望的束缚,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此外,佛陀也强调了慈悲之美,通过悲心和利他的行为,人们能够体验到真正的美,同时也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综上所述,佛经美学思想强调内观、审美觉知、和谐与平衡以及解脱与慈悲的境界。

这些思想对于佛教文化的发展和艺术、文学、音乐等领域的创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佛经美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导。

旅游导览知识:佛教之旅——如何探寻佛教文化和美学的价值和内涵

旅游导览知识:佛教之旅——如何探寻佛教文化和美学的价值和内涵

旅游导览知识:佛教之旅——如何探寻佛教文化和美学的价值和内涵佛教,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源于古代印度,现在已经传遍全球,成为众多人的信仰和追求。

佛教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具有哲学与文化内涵的生活方式。

若想深入探究佛教文化和美学的价值和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寻访佛教文化遗址和庙宇佛教文化遗址和庙宇是感受佛教文化和美学的最佳场所。

其中,印度尼泊尔的博达尼和斯瓦扬布等佛教圣地,是佛教信徒的信仰中心和礼拜场所;而中国的大型佛教庙宇如少林寺、法门寺、灵隐寺等,则是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这些庙宇和遗址中,可以欣赏佛教雕塑、建筑和绘画艺术之美,了解佛教的历史和思想发展过程,体验佛法的正能量。

同时,参拜这些庙宇和圣地,还可以为身心健康注入一份安祥和感受佛教精神宽容和平和的味道。

二、解读佛教文化艺术佛教文化艺术是佛教文化和美学的重要载体。

佛教雕塑、绘画、建筑、音乐等艺术形式,都承载着佛教教义和追求的内涵。

如佛教雕塑以释迦牟尼为主,通过佛像的手势、面容、佛座等来表达佛教教义和指导人们遵循佛法;佛教绘画以壁画、散画、屏风、绸幅等形式表现出佛经故事或佛教中的思想和哲学,重在通过肉眼所能直接看到的形象,使人们以视觉方式感受佛教道理;佛教建筑则以宗教建筑为主,例如经堂、塔、阁、寺院等,是佛教文化的代表,一般风格古朴典雅,具有庄重、神秘、虔诚等特点。

所以,在欣赏佛教文化艺术时,需要了解艺术作品的背景、构成和内涵,才能领略到佛教文化和美学的独特魅力。

三、解码佛教思想与哲学佛教思想与哲学是佛教文化和美学的核心,其深刻内涵和世俗化的观念,具有鲜明的个人理性思维和人文主义意义。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以四圣谛为中心,最终的目的是过去世、今世、来世的“三世解脱”,让人走出困境,获得内心的净化和心灵的自由。

佛教哲学则强调“缘起性空”的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互相依存而起,没有个体自身独立存在,因此人应该以平等、智慧、舍离等心态去看待世界,最终留下一颗寂静的心,获得灵性的安宁。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儒道释三家,是指儒家、道家、佛教三种思想流派。

这三种流派对于美学思想和审美理念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

儒家强调礼、乐、信、义等,注重为人处事的规范,对于审美有着一定的倾向。

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自由,追求无为而治,对于美的认知有着独特的看法。

而佛教注重人的内心感受,强调慈悲和智慧,其审美理念以禅境为主要表现方式。

下面将从儒家、道家、佛教三个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儒道释的美学审美。

儒家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其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注重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儒家认为美是治国安邦、教化人民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关键因素。

儒家所重视的审美标准主要来源于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礼乐美教”思想,即仁、义、礼、智、信、忠、孝等。

在儒家看来,美是一种精神和道德上的追求,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其审美标准通常体现在文化、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

儒家的审美思想和实践中,最为重要的是礼乐。

其中,乐是指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礼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行为规范和礼节。

儒家认为,通过学习乐和礼,人们可以把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良好的品德形成强烈的审美感受,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儒家所提倡的美学理念、审美标准,强调文化素养、收容、敬重,强调人的道德观念,认为文化艺术应该与道德相互矫正、相得益彰。

道家追求的是“无为而治”,“自然无为”,所以它对美、艺术、审美的认识比较具有独特的特点。

道家认为,世人对于美的认知常常会受限于社会规范、历史传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道家则追求“刚柔相济”,“无为自然”的审美标准。

道家的审美思想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美和无为美。

自然美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人工的痕迹,因此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充满美的。

无为美则认为,无为而治不仅是治理社会的方式,更应是一种审美标准。

即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力求表达出“无为”的意味,强调自然的真实、自由、灵性、平和、无上限、无限逸。

佛教的美学审美佛教的美学思想,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与宗教信仰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与宗教信仰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与宗教信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和宗教信仰对于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宗教之一。

佛教思想对于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空灵的佛教美学在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中,空灵的佛教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一种高度精神化的艺术形式,佛教艺术以详细的神态、细致的肢体表现和艺术的抽象手法为主要特征。

这种美学强调的是精神世界的深度和宽广,而不是具体的形式和物质色彩。

通过这种美学语言,佛教艺术传达了一种抽象、高度精神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2. 佛教的宗教信仰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具有非常深刻的宗教信仰内涵。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涅槃,就是脱离生死轮回,永葆清净之心。

在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许多人借此寻求心灵的安宁和救赎。

佛教信仰成为人们内心的一个寄托,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指导意义。

3. 佛教的影响佛教在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的思想和艺术形式深入社会,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文艺作品中,并且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

许多文化名人也受佛教影响,借此寻觅人生的真谛,发现自己的真正价值。

4. 佛教实践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信仰的实践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许多学者、僧侣和普通信徒通过对佛教教义的学习,通过禅修等方式实践佛教的思想和信仰,相信可以得到精神世界的解放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佛教教徒们进行的实践包括:拜佛、念经、打坐、禅修、参加佛教仪式等等。

总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和宗教信仰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经历,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佛教思想和艺术对于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佛教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抽象的艺术语汇,以及对于人们心灵世界的启示和引导,是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和继承的。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

中国古代的艺术美学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历史悠久,以文化底蕴深厚而著名。

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艺术美学更属重要的代表之一。

艺术美学是一种对美好和审美体验的哲学和理论探究。

它关注的是人们欣赏、感受和评价艺术作品的方式和原则。

在中国古代,艺术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美学理论。

1、儒家美学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着重强调品德、礼仪、道德等方面,将审美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儒家认为艺术是一种可以激发人们道德情感的力量,通过美术、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的表现,可以引发人们的善感,从而达到启迪、熏陶、教育人们的作用。

儒家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动态与变化。

2、道家美学道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是一种深层次的存在形式。

在道家美学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艺术作品可以帮助人们深入地领悟“道”的意义和世界的本源。

道家美学一方面主张不刻意附加规则,而是要开阔眼界,在自然中得到启发;另一方面,它也强调艺术作品的自然而然的表现方式,强调美的自然性和简洁性。

3、佛教美学佛教美学以“光明”、“虚空”、“时间”、“色彩”等元素作为审美的基础条件。

通过禅修、静心、沉思等技巧,可以使人深入得领悟到艺术的真正精髓。

佛教美学主张启示人们心灵的深度,从而感悟到深刻和广阔的境界。

佛教美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绘画美学在中国古代,绘画美学是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时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绘画追求的不是写实,而是意境和造型的表现。

绘画美学强调结合主题风格,强调艺术家应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其中的“山水画”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巅峰之作,它融合了多方面的美学理论和意象,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5、其他美学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很多类型的艺术美学形式,例如音乐美学、戏剧美学、诗歌美学等等,这些美学思想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以及审美经验的学科。

东西方美学理论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学的研究和思考,它们在对美的定义、审美标准以及审美经验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东方美学理论1. 儒家美学儒家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内在的道德美和人伦关系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了一种道德上的美。

2. 佛教美学佛教美学强调超越个体欲望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佛教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行来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这种境界被认为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美。

3. 道家美学道家美学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追求自然的真实和自由。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状态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美。

西方美学理论1. 古希腊美学古希腊美学强调理性与审美的结合,追求完美与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将美与真、善并列,认为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价值。

古希腊美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起源之一。

2. 文艺复兴美学文艺复兴美学强调人文主义和个体的尊重,追求人类的完善与卓越。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借鉴,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德国浪漫主义美学德国浪漫主义美学强调情感与想象力的重要性,追求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与体验。

浪漫主义者们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引发共鸣。

东西方美学理论的比较1. 美的定义东方美学理论更加注重内在的道德美和人伦关系的和谐,追求个体与社会、自然的统一。

而西方美学理论更加注重外在的完美与和谐,追求个体的完善与卓越。

2. 审美标准东方美学理论以儒家、佛教、道家为代表,强调超越个体欲望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而西方美学理论以古希腊、文艺复兴、浪漫主义为代表,强调理性与审美的结合,追求完美与和谐。

佛像中的美学特征

佛像中的美学特征

佛像中的美学特征
佛像中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姿势和形态:佛像的姿势和形态往往具有静态和动态的平衡,表现出佛陀的庄严、慈悲和智慧。

例如,卢舍那大佛的面部丰满圆润,目光慈祥,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2. 神态和表情:佛像的神态和表情通常表现出佛陀的内心世界,如平静、专注、慈悲、智慧等。

例如,从卢舍那大佛的面部表情中可以看出佛陀的庄严静穆和悲悯众生的慈悲。

3. 装饰和细节:佛像的装饰和细节通常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华美的背光、流畅的衣纹、精美的金铜雕像等。

这些装饰和细节不仅突出了佛像的美感,也表现了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和对佛教艺术的热爱。

4. 色彩和材质:佛像的色彩和材质通常具有浓厚的宗教意义和象征意义。

例如,金色和红色通常用于表现佛陀的庄严和伟大,而蓝色则用于表现佛陀的慈悲和智慧。

此外,不同材质的佛像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如金铜佛像代表崇高和神圣,瓷器佛像则代表纯净和清净。

5. 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佛像中的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也是其美学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背光常常被用来
表现佛陀的无量光明和智慧,而莲花座则被用来表现佛陀的出尘脱俗和清净无染。

总的来说,佛像中的美学特征是多元而复杂的,它们在表现佛陀的形象和特质的同时,也传达了佛教教义的深刻内涵,展现了人类对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的美好诠释。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

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摘要:佛教中观学派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其思维义法的浸渍而达成的。

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色空不二的世界观影响了后世对美之真幻和艺境特征的看法。

二、对空有关系的否定性辩证阐述形成了“不即不离”的“诗家中道”。

三、“双遣双非”法的系统运用使传统美学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言说方式。

四、“三谛圆融”说影响了后世以圆为美,贵圆、尚圆的审美思想。

关键词:佛教中观论古代美学影响佛学诸经典在阐发其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时所透示出的丰富的美学意蕴已多为学者清理与厘定,但佛教中观学派独特的中观义理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渗透与影响,则少有论述。

本文试图就佛教中观论对中国古代审美范畴、审美言说方式、意境理论等的影响作粗浅阐述。

一中观学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大乘佛教在发展过程中最后演化定型为中观学派(空宗)和瑜珈学派(有宗)两大派别。

其中,大乘空宗对中国影响尤大。

中观学派的创始人为龙树及其学生提婆。

该派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的《百论》为该派的基本理论著作。

龙树中观学说传入中土后,后秦鸠摩罗什与僧肇师徒加以系统介绍与阐发,迄至隋唐,形成了以吉藏为首继承中观义旨的三论宗。

而天台宗“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禅法对中观义理也多有阐发与印证。

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认识事物要不落一边(如空和有各为一边),要不偏不倚,综合空有二边,使之合乎中道,才能观察到世界本原或真如佛性。

中观派亦以思维方法上的不落一边、行乎中道而得名。

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的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是中道缘起说,即以否定有无、生灭等各种对立的两个极端,用不偏不倚的观点来解释万物的缘起,进而说明世界现象。

在谈论万物缘起时,龙树主张“破执空有”。

他既反对小乘说一切有部的实有观点,也反对大乘方广部的虚空观点。

他认为缘起不是单纯说有或说无,而应该是有无的统一。

他从认识论的角度强调人的认识应从感性开始,而感觉无非是由内根与外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浅谈佛教美学与中国戏曲美学

浅谈佛教美学与中国戏曲美学

摘要:佛教美学对汉藏戏曲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具有极大的影响;宗教精神大量地渗透在汉藏戏曲之中,对汉藏戏曲的思想内容、剧本形态、表演艺术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由于汉藏民族宗教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差异,致使戏曲中的宗教内容和宗教精神,呈现出若干相异之处,表现出各自的民族特色。

与藏传佛教的“痛苦说”、“忍辱说”、“了脱说”、“慈悲说”审美意识浸润下的藏戏迥然不同,汉族古典戏曲很大一部分是借助于佛教的审美意识,关注当下之民生百态,对丑恶的现实和不公的社会进行鞭策,给人抚慰。

关键词:佛教美学;中国戏曲美学;“藏八戏”;中国古典戏曲戏曲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起源于生产劳动、巫术礼仪、图腾崇拜和对动物习性的摹拟。

而宗教与戏曲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相互撞击与交流,使戏曲呈现出独特的审美光华。

古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是世界上三大古老的戏剧和文化形态。

[1]印度的梵剧先于我国戏曲产生,于是,有些现代中国的学者便怀疑戏曲曾受到过梵剧的影响。

最早提出这一论点的是许地山先生,他在《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底点点滴滴》一文中,将印度梵剧与中国戏曲作了比较,认为二者有数点相似之处,即都不是西方型的悲剧,且都有个大团圆的结局;都取材于历史上的传说,在传说故事基础上加以敷衍。

[2]在许文发表几年后,郑振铎在其《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更为明确地宣布:“我对于中国戏曲起源,始终承认传奇绝非由杂剧转变而来……传奇的渊源,当返古于元杂剧。

……而传奇的体例与组织,却完全是由印度传入的。

”他认为中国戏曲的源头在印度的梵剧中。

[3]许、郑二位先生提出这样的观点并非仅是将两国戏剧进行比较,发现了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而后得出的,而是由在中国发现了古代印度的梵剧剧本这一事实所引发的思考后而得出的。

1919年,德国人吕德斯将在新疆吐鲁蕃发现的戏剧残卷校刊出版,名为《佛教戏剧残本》,第一个残卷为公元1-2世纪在世的印度诗人、大德僧人马鸣所写的剧本《舍利弗所行》。

三种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

三种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

三种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中国美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思想,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美学史上的重要一环。

中国美学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传统,以及对于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以下是三种中国美学的具体内容:一、儒家美学儒家美学是中国美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它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美学的核心是“仁爱”、“礼制”和“中和之美”。

儒家美学认为,美是一种道德品质的表现,是一种能够引起人们共鸣的情感体验。

在儒家美学中,强调“仁爱”的重要性,认为它是道德品质的最高境界。

同时,儒家美学也强调“中和之美”,认为它是审美境界的最高标准。

儒家美学对于艺术也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儒家美学中,艺术被视为一种道德教育的方式,是实现“仁爱”和“中和之美”的手段。

儒家美学强调艺术的教化作用,认为艺术应该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因此,儒家美学对于艺术的要求是高度的伦理性和社会性。

二、道家美学道家美学是中国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家美学的核心是“无为而治”、“自然”和“虚实相生”。

道家美学强调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和谐共处,认为美的本质在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在道家美学中,艺术被视为一种表达人类内心世界的方式,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平衡的手段。

道家美学强调艺术的自由性和创造性,认为艺术应该能够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道家美学对于艺术的要求是高度的自由性和创造性。

三、佛教禅宗美学佛教禅宗美学是中国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流派,它是佛教禅宗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禅宗美学的核心是“禅定”、“般若”和“空”。

佛教禅宗美学强调内心的平静和宁静,认为美的本质在于内心的纯净和宁静。

在佛教禅宗美学中,艺术被视为一种修行的方式,是实现内心平静的手段。

佛教禅宗美学强调艺术的修行作用,认为艺术应该能够帮助人们修行成佛。

因此,佛教禅宗美学对于艺术的要求是高度的修行作用和宗教性。

佛教美学

佛教美学

5弘忍:五祖。自认能传法者十一人,神秀为第一。选法 嗣时,令众人各颂一偈,慧能超迈。乃得传钵。(本姓 卢,幼时父王,打柴养母。不识字。后到弘忍寺里任舂 米行者,未剃度。)并秘密讲授《金刚经》,并叫他逃 归故里,(广东)弘忍亲送至九江,开始慧能摇橹, “请和尚做,弟子合摇橹”。弘忍:合是吾度汝。慧能: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今已了悟,只合自悟自度。 (神秀不甘,在北方自立门户。北渐南顿。)
【涅槃】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 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 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 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 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 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 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 寂静’。
般若性空:
源自印度佛经“诸法无常,诸行无我,因缘而起” 说。万法因缘而起,念念无住,故曰性空。其主旨 即“四大皆空”(【四大皆空】佛教主张世界万物 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 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 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 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 亦称四大皆空。)不仅万事万物为空,则“空”也 是空的。
东汉桓、灵二帝时,西域高僧安世高(安息)、支娄迦谶、支曜(月氏) 来,天竺竺佛朔、康居僧人康梦祥来到洛阳,译经传教,常将道家的词 语、概念误读佛经原义。
大乘般若性空之学自东汉传入中土,随着以玄释佛,以本无说空幻,魏 晋时流行。至释道安时代,般若学者蜂起各属其义,出现“六家七宗”, 以无说空,(般若本离弃空、有,不执中道)。
东方初祖:迦叶28传至菩提达摩,又达摩。梁武帝时,达摩 来到中国,成为东土禅宗初祖。初到广州,武帝迎至建业 (南京)。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 何功德?达摩:并无功德。梁武帝并未重用他。(达摩:直 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

佛教与中国美学兼论中国人的宇宙观_自然观_艺术观

佛教与中国美学兼论中国人的宇宙观_自然观_艺术观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蒋述卓, 男, 文学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古 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 副校长。 编者注: 本文为作者 "##! 年 % 月在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美学与艺术史研究室所作的演讲稿。 !"
!"##$%&’ ()# *$%)( + & ,-&.$-.%/&
—— — 0%.$ ( 12.- 2) .$- *$%)-&- + & 3".4225 2) .$- 0264#7 1(."6- ()# ,6.
8%()9 :$";$"2 ,<&.6(/.= G8: 5.10-:.H: ,1 C-;;85<I ,. =85./ J < /:<78:75H< 5< K5;:L ;::( /.; 1/) $ ):/H85.3* C-;;85<I J < “ 7:I(:)/I:.7” 78:,)M 8/< (),I,7:; 78: :4(0,)/75,. ,1 78: I/5. (/)7 ,1 /)75<7< /.; 1-)78:) :.8/.H:; 78: <-NO:H7 /K/):.:<< 5. =85./ J < /:<P 78:75H<* Q7< “ 5.<5387”78:,)M 8/< <7):.378:.:; H,0,)5.3 ,1 5.7-575R: H,3.575,. 5. =85./ J < /:<78:75H<* Q7<“ R,5;” R5:K 8/< /HH:0:)P E“ FL H8/.3;/,” H8/.75.3 K578 :.05387:.I:.7” /7:; 78: H8/.3: ,1 H,.H:(7< /.; 785.S5.3 I,;:< 5. =85./ J < /:78:75H<* ’.; 57<“ “ ” “ ” “ ” E F <-O5/.3 78: (,(-0/) H8/.75.3 /.; <:H-0/)5T:; =8/. U:H7 8/R: N),-387 /N,-7 3):/7 H8/.3:< 5. 78: 7):.; ,1 78,-387 5. =85./ J < /:<78:75H< /< K:00 /< 5. <H8,0/)< J /:<78:75H /K/):.:<<* >-? @26#&= C-;;85<IV =85./ J < /:<78:75H<V 5.10-:.H: 儒、 道、 佛三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甚巨, 中国的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行为与观念文化,处处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身 影。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道佛三家思想又相互渗 透、 相互转化, 以至相互包容、 混合, 错综复杂地作用于人文领 域, 使中国文化具有瑰丽的色彩。 佛教本身也包含美学,在佛教的典籍中体现出了佛教关 于美的看法, 佛教典籍、 佛教仪式、 佛教艺术更体现出了美的 创造因素。佛教对中国美学的影响, 主要通过佛教观念、 精神 与思维方式为途径达到的。 中国人接受印度佛教的影响, 也是 在逐渐接受佛教的宇宙观、 人生观、 艺术观的同时完成的。 归结起来说, 佛教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有如下四大方面。 一、佛教的心性学说促进了中国美学对艺术家主体作用 的探索, 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美学的主体性意识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哲学发生转变的时期,即由本体论的 探讨转向心性论的求索,这种转变与佛教心性学说的渗透与 影响有极大关系。中国早期哲学 E 先秦两汉 F 着重在本体论的 探讨,所透露出的宇宙观比较偏重于似虚而实的宇宙本体 E 水、 论。 如《 尚书 》 认为世界由 “ 五行 ” 火、 木、 金、 土 F 构成。 这一 传统一直统治着中国人对世界本体的探讨,并影响着中国人 “ 的思维方式, 包括艺术思维方式。 五行 ” 说把世界的构成具体 F 就可以 化、 实在化, 它认为世界的本体通过具体现象 E “ 五行 ” 把握。老子的本体论 “ 道” 看起来似乎有玄想虚空的成分, 但 “ “ 道” 也是有 “ 有物混成 ” 的, 道之为物, 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 其精甚 ” “ 真, 其中有信。 这其中的 “ 物” 、 象” 都可以是真实存在着的东 西。战国时的宋、 尹学派则进一步明确说这种 “ 精” 就是 “ 气” , “ “ 道” 也是 “ 气” 。 气” 是一个似虚而实的概念, 由“ 气” 组成的宇 宙也可视为一个真实存在的实体。 阴阳二气和合而生万物, 故 《 淮南鸿烈 》 仍然认为 “ 道始于虚廓, 虚廓生宇宙, 宇宙生气, 气 有涯垠 ” 。“ 天地之袭精为阴阳, 阴阳之专精为四时, 四时之散 精为万物 ” 。正是在这种宇宙本体论的制约下, 中国人甚至把 “ 鬼” 也当作真实存在的, 认为 “ 鬼” 是阴阳五行或者说精气产 生错乱而变化出来的实有事物, 如晋时干宝 《 搜神记 》 卷六的 “ 妖怪论 ” 和卷十二的 “ 变化论 ” 就持这种观点。 佛教哲学认为世界是虚幻不实的, 它虽然也讲世界由 “ 四 E 地、 大” 火、 水、 风 F 这些物质构成, 但它又从因缘论出发, 认为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中国儒道释美学审美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对于中国的美学和审美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和谐的关系,而道家则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佛教则强调超越尘世,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这些思想都对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儒家的思想中,美学的核心是“礼”和“道德”。

儒家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将美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

儒家强调美好行为和美好品质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儒家追求和谐与平衡,强调亲情、友情和社会责任。

中国儒家的审美观念以和谐、内涵和含蓄为特点。

儒家注重礼仪之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注重文学的修养和雅致,将诗歌、音乐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作为使人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

与儒家注重人际关系和道德伦理不同,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道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强调顺应自然的道理。

在道家美学中,追求自然简约和清静的境界是重要的目标。

道家倡导养生和养性,强调内省和寡欲。

道家的审美观念以自然的和谐、无为而治为特点。

道家将山水景观视为最高的艺术形式,强调山水之美的宁静、自然和空灵。

佛教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超越和心灵的解脱。

佛教强调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脱离尘世的纷扰。

在佛教美学中,追求精神的升华和超越是重要的目标。

佛教将艺术看作是一种悟性的表达方式,强调通过艺术的体验去触摸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解脱。

佛教的审美观念以心灵的净化和超越为特点。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

论中国古代三大美学思潮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美学思潮。

在这些思潮中,有三大具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潮,它们分别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佛教美学。

这三大思潮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儒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潮中的重要一环。

儒家注重人的修养和社会伦理道德,提倡“仁爱”、“中庸”等价值观念。

儒家美学追求的是人的完善和和谐的社会关系。

在儒家美学中,注重礼仪和文化传统,追求审美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境界。

儒家美学强调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要求,塑造了中国古代的文化精神。

道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潮中的另一个独特分支。

道家强调自然和谐与自由无拘束的境界。

道家美学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道”的境界和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

在道家美学中,强调的是个体的自由和超脱,倡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淡泊。

道家美学的核心思想是“无为而治”,通过顺应自然和追求心灵的自由,塑造了中国古代的审美理念。

佛教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强调解脱和慈悲,注重超越尘世的境界。

佛教美学追求的是超验的境界和内心的宁静。

在佛教美学中,注重的是修行和悟性的培养,追求超越物质世界和个体欲望的境界。

佛教美学的核心思想是“舍弃”,通过放下欲望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塑造了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

这三大美学思潮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丰富多样的审美传统。

儒家美学注重社会伦理和人的修养,道家美学强调自然和个体的超越,佛教美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它们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心的宁静和超脱尘世的境界。

这些美学思潮不仅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潮丰富多样,其中的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佛教美学是三大重要思潮。

它们分别强调人的修养和社会伦理、自然和个体的超越、内心的宁静和解脱。

这些美学思潮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世的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唐代佛学中国化
(一)唐代佛学中国化的特点 溯本清源,资料准备。 宗派林立,组织准备。 中国化——理性的深思变为灵慧的禅悟,不 理性的深思变为灵慧的禅悟, (二)中国化 理性的深思变为灵慧的禅悟 离文字变为不立文字,哲思变为诗情。 离文字变为不立文字,哲思变为诗情。 佛学已经占据了中国人思想、思维的中心地带, 儒道释思想实现了以道为中心的初步融合,不过佛 经以强大的渗透性和救世价值,而成为士人、皇室、 流民百姓的满足不同精神需要的共同追求。这一过 程,不但实现了中国哲学、美学的佛学趋向,而且 实现了佛学的中国化,玄学的佛学化。
五、玄佛相会的中国美学意味
玄学贵无一脉,以无为原美,思辨意义上已达中国传统文化 哲学思维的顶峰,为审美思辨、冥会、领悟美的无限空灵境 界提供了无限可能。但无限的向往与领会,并未超脱此界而 跨入彼岸。——名士与名僧的交往互答,以无为美、以无说 空,执著于无的空幻,证明中国本土美学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当代西方思潮的涌入,跨文化的浪潮,亦与此相类) 对于中国美学的发展是一次重要的精神锻炼(陶铸)。中国 美学的审美思维、审美向度,时时溢出入世间,而进入佛教 的彼岸,从有、无之间的审美时空,跨入无、空之际。至此, 中国的文人雅士,精神上无不自由无碍地出入于世间与出世 间、空无之间,奠定了此后中国美学精神的大体路向。禅宗 美学就是最大,可谓般若别名) (本无与本无异宗合 称一家) 2. 本无异宗(本无玄妙宗):理实有为空,凡夫谓有为有,空 则真谛,有则俗谛。 3. 即色宗:色性是空为空,色体是有为有。 4. 识含宗:离缘无心为空,合缘有心为有。 5. 幻化宗:心从缘生为空,离缘别有心体为有。 6. 心无宗:邪见所计心空为空,不空因缘所生之心为有。 7. 缘会宗:色色所依之物实空为空,世流布中假名为有。然物 是有,不曾无也。(《肇论疏》) 宗派虽别,均是以无说空,展示各自的理解有别。
三、般若性空与涅槃佛性 般若性空与涅槃佛性
【般若】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 黠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 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菩萨为达彼岸, 必修六种行,亦即修六波罗蜜。其中之般若波罗蜜(智慧波 罗蜜),即称为‘诸佛之母’,成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根据, 而居于最重要之地位。 【涅槃】又作泥洹、泥曰、涅槃那、涅隶槃那、抳缚南、匿 缚喃。意译作灭、寂灭、灭度、寂、无生。与择灭、离系、 解脱等词同义。或作般涅槃,完全之义,意译作圆寂)、大 般涅槃(大,即殊胜之意。又作大圆寂)。原来指吹灭,或 表吹灭之状态;其后转指燃烧烦恼之火灭尽,完成悟智(即 菩提)之境地。此乃超越生死(迷界)之悟界,亦为佛教终 极之实践目的,故表佛教之特征而列为法印之一,称‘涅槃 寂静’。
涅槃佛性:
以空为有,为真实,为存在。四大皆空,而“空” 乃一“存在”,佛性、真如即“存在”、妙有,即 空、涅槃。 《涅槃经》:佛性常住,无变易故。 惟有如来、法、僧、佛性,不再二空(内空、外 空)。何以故?如是四法,常乐我净,(【常乐我 净】大乘涅槃与如来法身所具足之四德。又称涅槃 四德。达涅槃境界之觉悟为永远不变之觉悟,谓之 常;其境界无苦而安乐,谓之乐;自由自在,毫无 拘束,谓之我;无烦恼之染污,谓之净。)是故四 法,不名为空。
二、六家七宗
魏晋时般若佛学盛行。 支娄迦谶:《道行》10卷译入 鸠摩罗什入长安,重译般若经典。 汤用彤:盛弘(般若教义)性空典籍,此学遂如日 中天。然般若之始盛,远在什公以前。而其所以盛 之故,这在当时以老庄、般若并谈。玄理既盛于正 始之后,般若乃附之以光大。(《汉魏两晋南北朝 佛教史》) 玄佛相会,是以玄学中老庄的无,并谈佛教般若学 中的空,是一种误读,东晋时产生“六家七宗”:
般若性空:
源自印度佛经“诸法无常,诸行无我,因缘而起” 说。万法因缘而起,念念无住,故曰性空。其主旨 即“四大皆空”(【四大皆空】佛教主张世界万物 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 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 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 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 亦称四大皆空。)不仅万事万物为空,则“空”也 是空的。 般若,即智慧。般若性空,即以空消解事物的本体, 永无间歇地否定,
*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BC2)博士弟子景庐(《魏书·释老志》作秦景宪) 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三国魏鱼豢《魏略·西戎传》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一般认为此为印度佛教经大月氏入渐中 土之始。 东汉初年,楚王刘英“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把黄老与浮屠 并提,显示当时以黄老解读浮屠思想,即佛教初步中国化时期。但当时 只有《四十二章经》、论著《理惑论》。 东汉桓、灵二帝时,西域高僧安世高(安息)、支娄迦谶、支曜(月氏) 来,天竺竺佛朔、康居僧人康梦祥来到洛阳,译经传教,常将道家的词 语、概念误读佛经原义。 大乘般若性空之学自东汉传入中土,随着以玄释佛,以本无说空幻,魏 晋时流行。至释道安时代,般若学者蜂起各属其义,出现“六家七宗”, 以无说空,(般若本离弃空、有,不执中道)。
七、禅宗
禅:梵语“禅那”省称,意“思维修”,静坐息虑。禅宗始 祖东、西方各一。禅宗传钵以一件袈裟,谁得袈裟即为正传。 西方初祖:佛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两旁侍立弟子年长者迦 叶、年轻者阿难,释迦曾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众人不解 其意,唯有迦叶破颜微笑,以示会心。释迦即以心印付诸迦 叶,迦叶遂为禅宗始祖。 东方初祖:迦叶28传至菩提达摩,又达摩。梁武帝时,达摩 来到中国,成为东土禅宗初祖。初到广州,武帝迎至建业 (南京)。问: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记,有 何功德?达摩:并无功德。梁武帝并未重用他。(达摩:直 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
*
《坛经》: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又 作:佛性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性与人 性是同构的,佛性既是可被追摄的人性之美的“本体”,也是因现实人 性之受污染、不完美而用佛教语汇所虚构的一种人性模式,它是被颠倒、 夸大的完美人性。 佛性即人性,人人可以成佛,对佛的威严和神圣是一种消解,即心是佛, 对人是一种解放,这就在美学上,把神降格为人,同时将人与人性上升 到佛、佛性的高度。对人自身的这种精神提升,是人的自恋、自爱与自 我崇拜,即,人可以在佛光的辉煌、灿烂的虚妄灵光中,真实地体验到 自身的崇高形象。 彼岸与佛性的完美境界,是一种虚构的观念性、逻辑存在,而非历史、 真实、现实的存在,佛性与佛是人性与人的颠倒、夸大的完美形式,是 人性与人的一种历史形态的异化。
四、玄佛相会
魏晋玄学对般若性空之学的误读:以自己体悟的“无”说 “空”。 汤用彤:惟僧肇(鸠摩罗什弟子)特点在能取庄生之说,独 有会心,而纯粹运用之于本体论。(《汉魏两晋南北朝史》) 玄学化:以无为本的玄学,其返本摄中的哲学理性、谈有说 无的清谈风度,(名士/名僧)有力地影响了大乘空宗般若学 佛殿的翻译、传播、重构。推动了般若性空之学的中国化。 中土化:执著于本体(无)以及终极之美的玄学渗透、融合, 使得无所执著的般若性空之学变为易为中国人接受的中国化 的般若性空之学,而其对无、空的执著,已经和涅槃佛性论 实质上没什么区别。
佛教美学
一、佛教东传 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 小乘】又作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 【小乘】又作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 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 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 于所修之教、 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 于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 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 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 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意。 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意。其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 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 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 觉之道,而异于大乘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觉之道,而异于大乘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大乘】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 【大乘】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又作上衍、上乘、胜乘、 第一乘。为小乘之相反词。 即交通工具之意, 第一乘。为小乘之相反词。乘,即交通工具之意,系指能将 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 众生从烦恼之此岸载至觉悟之彼岸之教法而言。我国与日本 之宗派大都属于大乘佛教。 之宗派大都属于大乘佛教。
*
禅宗是最典型的、佛学中国化程度最高的中 国佛教宗派。 禅宗标志着中国佛教文化的高度成熟以及由 盛转衰的开始。 禅宗消解佛教本来的宗教文化性格,使宗教 走向世俗,从崇拜走向审美。所谓“平常心 石佛”代表着一种世俗审美的宗教性表述。
禅宗六祖
1达摩 2慧可:本名神光,达摩面壁时侍立,达摩问:久立雪中, 当求何事?……诸佛无上妙道,旷劫(长期)精进, 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以小德小智,清心慢心,欲冀 真乘?神光为表诚心,自断一臂。达摩遂收为徒,赐 名慧可。达摩圆寂时,令各门徒自言所得,众人纷纭, 惟慧可一言不发,达摩说“汝得我髓”,于是传钵。 达摩有偈: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暗示一脉相传至五祖而分宗派。) 3僧粲。4道信。
5弘忍:五祖。自认能传法者十一人,神秀为第一。选法 嗣时,令众人各颂一偈,慧能超迈。乃得传钵。(本姓 卢,幼时父王,打柴养母。不识字。后到弘忍寺里任舂 米行者,未剃度。)并秘密讲授《金刚经》,并叫他逃 归故里,(广东)弘忍亲送至九江,开始慧能摇橹, “请和尚做,弟子合摇橹”。弘忍:合是吾度汝。慧能: 迷时师度,悟了自度。……今已了悟,只合自悟自度。 (神秀不甘,在北方自立门户。北渐南顿。) 6慧能:六祖。(南宗初祖)顿悟。后传神会(慧能:不 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禅宗遂门派林立而大 盛。出现五家七宗。
七、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 法海本《坛经》
1、《坛经》版本: 、 坛经》版本: 惠能应韦璩之邀,与广东韶州 法海本为最古版本,全名《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 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兼受无相戒弘法 弟子法海集记,凡一卷,57节。 其中“四九”:上座法海向前曰:大师!大师去后,衣法当 付何人?大师言:法即付了,汝不须问。吾灭后二十余年, 邪法撩乱,惑我宗旨。有人出来,不惜身命,定佛教是非, 竖立宗旨,即是吾正法。(惠能灭后二十年[732],神会于滑 台大云寺开无遮大会定佛教是非,树立南宗顿教的事实。) 2、涅槃佛性论思想 、 惠能名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 尘埃。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