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

合集下载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与旧版(2001年)的对比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与旧版(2001年)的对比


3.在情感态度的要求上进行的调整 和修改,如下: 在二级“情感态度”的目标描述中, 增加“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克 服”,并将描述顺序调整为: “1.能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2.敢于开口,表达中不怕出错误;3. 对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有兴趣;4.积 极参与各种课堂学习活动;5.在小 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 作;6.遇到困难,主动求助,勇于 克服
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明确教学任务设计的特点 ① 交际性。 ② 体验性。 ③ 运用性。 ④ 趣味性。 (2) 遵循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 ① 真实性原则。 ② 形式与功能结合原则。 ③ 做中学原则。 ④ 递进性原则。 ⑤ 主体性原则。
(3) 了解教学任务设计的范围和任务的设计种类
2. 分目标

为了更好体现不同级别之间的差 异和过度,本次修订对分目标中 一至五级分级整体目标描述作了 仔细的文字修改使之更为准确, 以体现级别间的差异和进阶关系。
(六) 内容标准


此次修订对各级别总体目标要求 保持不变,只在具体要求上做适 当调整。具体调整如下: 1.根据全国反馈意见与建议, 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 的要求上进行调整,有的适当降 低难度,有的修改文字以更好地 体现表述的准确性,有的个别目 标要求也略有提高。如:
⑦解决问题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 ⑧创造性任务(Creative tasks)。
Task(一)
任 务:制订班规 目 的:复习“must, mustn’t”等情态动词的用法,同时培养学生自我管 理和自我约束的意识 树立正确 的是非观念,并学以致用,让学生用英文 制订班规 。
(七)实施建议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标与原课标对比解读(目标部分)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标与原课标对比解读(目标部分)

2011年版小学语文课标“课程目标与内容”与(实验稿)小学语文课标“课程目标”对比研究
第一部分总体目标与内容
第二部分学段目标与内容
(一)识字与写字
总体感受:1、在总体识字和写字量不变的基础上,降低了低中段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尊重;2、更加强调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3、“独立识字”这一目标内容的循序渐进,充分体现了新《标准》内容制定的科学性;4、进一步强调了“汉语拼音”和“学
(二)阅读
总体感受:1、更加重视学生阅读兴趣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2、对原目标内容进行了整合和补充,表述更加清楚、科学,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3、修改了部分目标内容,用语更加规范、贴切,既充分考虑各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又充分体现语文的开放性和学生阅读的
(三)习作(写话)
总体感受:1.降低了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内容要求上更注重贴近学生,更具有时代感。

3.对“写”和“改”的目标内容进行了整合,使其更加科学、规范。

4.更加明确写作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体现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四)口语交际
总体感受:1、修改了部分用语,对部分目标内容进行了整合,让目标内容更规范、更科学。

2、更加重视对学生个体感受的尊重,更加关注学生的
(五)综合性学习。

新版课程标准与旧的对比

新版课程标准与旧的对比

2011年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旧对照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如下: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的变化:“三句”变“两句”、“6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两句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6条”改“5条”: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年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了对课程内容的认识,此外,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2001年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11年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四、课程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要处理好四个关系;数学课程基本理念(两句话);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注重启发式;正确看待教师的主导作用;处理好评价中的几个关系;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教学心得-英语新课标对比旧版的变化

教学心得-英语新课标对比旧版的变化

英语新课标对比旧版的变化顺应新时代背景,22年新课标对比11年新课标有很多明显的变化。

经过对比,我把两本课标的主要区别总结如下。

(一)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原来的课程理念非常关注语言学习,突出学科本位,育人功能体现不明显。

具体在以下方面:1.原来的课程理念强调素质教育,现在要求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2011版课标要求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22年新课标更遵循语言的学习规律,立足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实际,考虑多方面差异,建立了更具体、可持续发展的分级体系。

3.课程结构上,原来的课程理念要求整体设计目标,丰富课程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新课标要求更细致更立体,致力于构建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4.2011年课标在学习过程上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

22年新课标继续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歉意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坚持学用结合,重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

更重要的是新课标提出了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学生在迁移创新的活动中运用所学解决问题。

因此,新课标要求更高、更深入、更贴合实际。

5.11年课标重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最终依然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多元化评价。

22年新课标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因此,新课标要求体现我们的评价方式不但要多元、多方式,而且要以素养为导向。

6.旧课标倡导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很明显,这些资源已经不适用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教学。

因此新课标重视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鼓励老师合理利用创新的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即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进行深度的融合。

对比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以前课标的变化

对比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以前课标的变化

对比2011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与以前课标的变化——内容删减有针对,增补更趋合理,用语恰当,与时俱进景东民族中学罗忠和教育部已经于2012年2月公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将于今年9月开始实施。

新课标涉及19个学科课程标准,作为规定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新的“课程标准”属于“修订稿”,在原有“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使之更加切合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

对比2001年7月第1版的《义务教育地理课标(实验稿)》,新课标体系上更加合理,脉络更加清晰,语言更加简练,用词更加准确。

下面,就自己的学习体会,从内容的删减和增加这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前言”部分1.在“课程性质”中,将原来的“地域性”修订为“区域性”,并放在了第一条的位置,变笼统为具体。

因为“区域”是一个相对小的概念,而“地域”则是一个相对大的概念,“地域”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

增加了“思想性、生活性和实践性”,体现地理学科要从生活中来,对生活有用的特点,并注重对学生的动手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2.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删除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补充强调了地理课要“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这是理念的更新。

二、“内容标准”部分1.在“地图”的“标准”中,将“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更改为“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要求更具体,注重实例;在“活动建议”中,删除了“实地踏勘并绘制校园、社区等小区域的平面草图;组织一次使用地图‘寻宝’、定向行军等活动”,增加了“开展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

例如,使用地图、手持定位仪等,进行‘定向越野’”,用语更加准确,可操作性强。

2.在“海洋和陆地”的“标准”中,将“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更改为“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在“活动建议”中,删除了“填绘全球海陆轮廓略图、讲述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故事”,降低了难度。

2011英语新课标对比

2011英语新课标对比

2011英语新课标对比2011年,中国教育部发布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这一版本对之前的英语教学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更新和改进。

以下是2011年英语新课标与之前版本的主要对比内容:1. 教学目标的调整:- 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掌握。

- 强调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2. 课程内容的更新:- 新课标增加了更多的实用英语内容,如日常交流、工作场景等。

- 对词汇量的要求有所增加,同时对词汇的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教学方法的创新:- 鼓励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 提倡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4.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新课标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过程评价。

- 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5. 课程资源的开发:- 新课标鼓励教师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英语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网络等。

- 提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享教学经验和资源。

6. 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理念。

- 强调教师应具备跨学科的教学能力,能够将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7. 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学生应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时间管理、信息处理等。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8. 课程结构的优化:- 新课标对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 课程内容的安排更加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9. 信息技术的融合:- 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提高教学效率。

10. 国际视野的拓展:- 新课标鼓励学生拓宽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使用情况。

2011年的英语新课标是对英语教学的一次全面升级,它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英语作为工具的实际应用能力。

2011版新课标不同之我所见

2011版新课标不同之我所见

2011版新课标不同之我所见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老师们关注的目光中,出台了,较之“实验稿”,2011年版的新课标“纠偏、澄清、补充、完善”了“实验稿”中的部分内容。

比较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作为一名执教于三尺讲台的一线教师,我所见的2011版新课标的改变散发着一种时代的气息,它关注了目前情况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偏颇,它关注了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困惑,迷茫、新课标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一、新课标对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新的课题——传承中华文化。

2011版新课标指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使人们渐渐怠懈于对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字的研习,漠视于对悠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传承。

语文是什么?王崧舟老师说得多好,语文以价值引领为灵魂,以文化传承为血脉,以精神诉求为旋律,以生命唤醒为光华,以感性复活为情怀,以个性高扬为风采,以智慧观照为神韵,以心灵对话为境域……当新课标提出要研究语文教育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重大课题时,每位语文教师具备了一些神圣感,使命感。

我们总是在说,语文课堂要返璞归真,这“真”的含义一是要让语文课有“语文味”,二是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传承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浩如烟渺、现代的异彩纷呈;体味民族文学作品的风骨和美感;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广博;体味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沉与永恒。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当我们已经看到了语文课堂上传承传统文化阵地的失守,就应该正视、重视,以传承中华文化这个厚重、巨大的使命为己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物理新旧课标对比

物理新旧课标对比

问题:《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整体框架及‘物质’的要求及其案例解读”中廖老师指出“物质”这部分内容在新的“课标”和旧的“课标”中要求有一些区别,请举出一个实例,并说说对于新课标修改的理解。

关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总体来看,在新的课标和旧的课标中有一定的区别。

一、加强了实验。

比如说关于固体、液体的密度,专门有实验要求,还有关于物体的属性、弹性、导热性、电磁性等等,都是通过实验来了解这些物体的属性。

二、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旧的课标里就非常注重STS 观念的渗透,在新的课标里关于STS 观念渗透更加加强了。

三、明确具体要求的,比如说物态变化,这个以前我们提的是熔点、沸点,现在我们提出凝固点、放热过程、吸热过程等等,这些就比较明确的要求了。

四、归类合并的。

比如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在旧的课标里有六条要求,但在新的课标里只有四条要求,也就是说中间有两条要求移位到其他的条目中合并了。

我学习新的课标后,体会很多,总结起来,有这么两点,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一、新的课标对初中物理教学给与了更明确的指导性。

比如说,要求学生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这个实验,旧的课标并没有提到过,可是在我们天津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这个实验考过不下三次,在初三学生物理实验考查中,这也是其中必做的一个实验,可见,这个实验是很重要的。

现在在新的课标里,对这个实验有了明确的要求,这让我们一线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有了依据,消除了困惑。

二、调整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删除了学生在小学就学过、到初中并没有知识的进一步提升的知识,比如删除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删除了初中生感觉有难度到高中还要重点学习的知识,比如知道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去掉关系,改为知道波速、波长和频率。

11版数学课标与旧版的区别

11版数学课标与旧版的区别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与旧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一、课标研制和修改工作的基本过程1、实验稿是1999年开始研制,2001年7月出版,并于当年9月在全国43个国家级实验区开展实验。

2、修订稿是2005年5月成立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修订工作组首先到实验区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听课和访谈等方式,听取第一线教师的意见;之后,针对课程标准的框架、设计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部分,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研究,完成修改初稿。

2006年6月至9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寄发修改稿的初稿和征求意见表,邀请几位中科院院士和数学家座谈,征求对修改稿的意见。

在听取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工作组对修改初稿又进行了认真修改,形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修订稿)》。

3、2007年4月定稿,现正出版发行。

二、课标修改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一)课标修改的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个是充分地肯定成绩,也看到问题实质所在;第二修改的基础是课程改革4年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第三修改应稳步进行,使得《标准》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第四增强可操作性,更适合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学习评价(二)课标修改的思路第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第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第二条,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第四是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三、课标修改的主要方面(一)前言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和教学具有指导作用。

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基本理念1、什么叫数学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P1修订稿: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什么叫数学教育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旧课标对照比较(2011)

新旧课标对照比较(2011)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变化-新旧课标对照比较案例: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注:旧课标第8页)课时:1~2课时。

目的: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洋葱鳞片叶,水绵或其他动植物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或其他动植物装片和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镊子,牙签,滴管,生理盐水,清水,碘液,解剖针,干净的纱布等。

方法步骤:(1)参照图,利用洋葱鳞片叶、水绵或其他动植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或者寻找几种永久动植物装片和切片。

(图重绘)(2)取出显微镜,进行显微镜的对光操作。

(3)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临时装片或永久装片。

注意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

(4)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动物细胞表面一层很薄的膜是,植物细胞之间有细胞壁隔开,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侧。

动植物细胞内部近似球形的结构是。

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的结构称为。

(5)初步学会并绘出观察到的动物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图(学生画)讨论:(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和。

(2)动植物细胞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的区别?实例2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课时 1~2课时。

目的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器具洋葱鳞片叶,水绵或其他动植物材料,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或其他动植物装片和切片;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刀片,镊子,牙签,滴管,干净的纱布;生理盐水,清水,碘液等。

方法步骤:(1)参照图,利用洋葱鳞片叶、水绵或其他动植物材料,制作临时装片,或者寻找几种永久动植物装片和切片。

(图重绘)(2)取出显微镜,进行显微镜的对光操作。

(3)用显微镜观察制成的临时装片或永久装片。

注意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

(4)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

动物细胞表面一层很薄的膜是,植物细胞之间有细胞壁隔开,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侧。

动植物细胞内部近似球形的结构是。

小学语文新旧课程标准对比-2011版

小学语文新旧课程标准对比-2011版

小学语文新旧课程标准对比-2011版
与旧课标相比,小学新课程标准将学段分为1-2年级、3-
4年级和5-6年级,并提出了“阶段目标”。

这些目标从“识字与
字字”、“阅读”、“写作”(1-2年级称为“写话”,3-6年级称为“作”)和“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此外,新课程标准
还强调了“综合性研究”的重要性,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新的要求降低了对认识和会写的字数的数量要求。

1-2年级的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并研
究独立识字。

3年级以后,学生能够使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并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在阅读方面,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此外,学生需要能够利用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对于5-6年级的学生,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在写作方面,1-2年级称为“写话”,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而3-6年级则称为“作”,学生需要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最后,在口语交际方面,新课标要求每学年进行16次左右的作,要有一定的速度。

此外,学生需要能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以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1比较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存在哪些不同新

1比较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存在哪些不同新

1、比较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存在哪些不同?新课标的实施对您今后的教学具有什么指导意义?小学语文童晖小学徐春梅一、比较2011年颁布的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存在的不同在2011年颁布了新课标后,我通过听专家讲座,看报纸,上网浏览等多种不同途径对新课标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与原来的课标存在的不同,下面我将从识字写字、阅读、作文,综合性学习与我们教学息息相关的几方面做以整理和分析:(一)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识字写字部分跟实验稿的比较新课程标准在评价部分对识字的评价,这样建议:“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

”关于识字评价的这个部分跟实验稿相比,没有变化。

但识字、认字量取了下限,“学习独立识字”作为首句,更加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写字部分是这次课标修订中,改动最大的部分。

会写的字数量减少400 字,但建议“喜欢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写字被强化,写字的数量也进行明确,不再加上“左右”这个模糊字眼。

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在一、二、三学段每天的语文课都要用十分钟的时间专门练习写字。

规定了上课练字的时间,该环节的目标单一,指向明确,就是用来练字的。

所以以后那种随文写字等情况,就不能算是专门为写字而设计的环节了。

此外新课标还分解了各学段评价指标,对各学段写字教学具体任务进行了分配,也提供了一个字表作为标准。

(二)2011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部分跟实验稿的比较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更强调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阅读教学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表述,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为核心,上高效减负课为主体;以课外延伸活动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可以成功的平台。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对话是多元而又开放的,包括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主动积极的思考,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新旧课标的比较精品文档4页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新旧课标的比较精品文档4页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新旧课标的比较一、2011年版历史新课标的出台2001年起,课程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但在课程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标准的内容、要求等有待调整和完善。

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出台了新历史课标。

新课标将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因此需要认真学习、新旧对比,领会新课标的新精神、新理念。

二、2011年新课标与2001年旧课标几个方面的比较(一)课程性质的提法差异。

2001年旧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有三个特点: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而2011年新课标则强调: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四个特征。

比较这种变化,可看出新课标阐明了历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

旧课标强调历史学科的实用功能和基础性,而新课标则更强调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旧课标强调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新课标没有此项内容。

这肯定了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是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旧课标强调了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新课标强调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这说明合作精神是学生个性发展必不可少的素质。

(三)课程目标的不同。

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例。

新版保留并发展了旧版关于民族观、认同感、国际视野、人生观等几个方面的要求,如:增加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增加了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增加了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等。

新版还新增了三个方面的观点:强调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这是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有待发展与加强的具体国情的要求,有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强调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意识和科学态度;增加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初中数学新课标新旧区别

初中数学新课标新旧区别

初中数学新课标实验稿与正式稿(内容部分)主要差别课程标准2011版代数内容的调整1.删减的内容《标准》删除的内容《标准》《标准(实验稿)》有效数字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

2.新增的内容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

3.说法或要求有变化的内容《标准》《标准(实验稿)》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

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会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khxay+-=2)(的形式,并能由此得到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说出图象的开口方向,画出图象的对称轴。

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推导和记忆)。

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增减变化从具体的内容增减变化上看,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个是删除了一些内容,第二是新增了一些内容(包括必学和选学内容),第三是对相同内容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包括程度上的不同以及要求的进一步细化。

2011版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和原来的有什么不同(变化)

2011版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和原来的有什么不同(变化)

精心整理
2011版最新语文课程标准和原来的有什么不同(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 、“用集 ~1800个改为
个“基本字”。

必 (温儒敏,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儿童也就是发现自己。

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儿童。

我们的责任是教育,是让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发现儿童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

尝试一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乐趣,这与教学是互补的。

教师们有生活经历,积累素材,变成作品,培养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去讲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讲得很生动、很活泼。

(金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着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

小学数学新旧课标对比

小学数学新旧课标对比

新旧《数学课程标准》对比学习感悟2012年11月我参加了自贡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第二期培训,这次培训围绕新课改教育理念展开。

此次培训由数学专家,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数学骨干教师为我们做新课标的解读培训。

两天的学习,带着思考与期待,在倾听中,或深入思考,或回顾梳理,或对比辨析,收获不少。

现将在培训学习中,就2011 年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2001 年版课标进行对比学习,谈谈一下个人的体会:《2011 年版新课标》的出版发行,一定能为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方向,也能为我们今后评价、考试命题提供依据。

新旧课标对比主要有以下几大不同:一、新课标修改后最大的变化是:双基变四基,双能变四能。

2001 年版:"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1 年版"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课标》修订中在继承我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传统的同时,突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强调发展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之上,增加了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课程目标。

我们能感受到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灵魂,它是伴随学生知识、思维的发展逐渐被理解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感悟是在学生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 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转化为创造能力。

这对于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觉得,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需要我们数学教师潜心思考与研究的。

解读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新旧版本对比)

解读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新旧版本对比)

2011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新旧对比)《英语课程标准》是什么?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是: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

《英语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

广义的课程标准是指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的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气氛等。

狭义的课程标准是指教学内容、其体现为教科书、课程教学计划等方面;课程标准是指导教科书编写和教师授课的法规,一般说,课程内容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从法律角度,都不允许教材编写者和授课教师擅自变更和重新解释。

课程标准的结构《标准》包括前言、课程性质、分级目标、实施建议四部分及附录:一前言:前言部分简要阐述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了课程的性质,概括地阐明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提出了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

二、课程目标:《标准》通过采用直观的课程目标结构图的方式展现出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明确指出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整合发展基础之上的。

以此为出发点,《标准》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按九个级别描述了各个级别的目标总要求。

三、分级目标:标准详细地列出了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分级目标。

对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列出了以行为表现为特征的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

对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分别提出了五级的分级目标要求。

四、实施建议:课程实施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

为了确保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在实施中得以有效地贯彻和落实,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课程的评价、教材的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都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五、附录:《标准》共有六个附录(以前是九个)。

主要收录了语言知识部分的学习项目,如: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表、话题项目表和词汇表。

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

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

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1、会写字数量要求减少新课标规定,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里,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不过,和老版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在老课标中,一至二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级学生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事实上,在老课标中,要求这一年级段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汉字,在会写字数量上,“新课标”减少了400个。

2、每天安排10分钟练字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多识少写更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虽然会写字量减少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

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

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到了五六年级,则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

对于初中生,则在硬笔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之美。

为了能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达到书写的要求,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

3、强调多写、多读、多说除了对汉字的识记和读写做出新的要求外,此次修订的语文“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

比如,义务教育9年时间里,一个学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9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新课标”要求每学年写作文不少于14次,课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作文等。

旧课标与新课标理念不同

旧课标与新课标理念不同

旧课标与新课标理念不同,1、目标不同,旧的目标注重知识,新的注重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2、倡导的教法不同,旧课标强调怎么教,新的强调怎么学即授人以渔。

3、主体不同,旧课标主体是教师,新课标注重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体。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一)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认字量及会写的字都有所减少★★★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一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左右会写会写的字数量减少400字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删掉旧版“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1. 识字与写字:删掉旧版“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 阅读:增加“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二、学段目标与内容第四学段(7-9年级)(三)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0万字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五)具体建议 2. 关于阅读教学新增: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3. 关于写作教学新增: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要关注作文的写作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笔的过程。

★★5. 关于综合性学习新增: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新增6. 关于语法修辞知识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新增“识字的评价”: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1. 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新增“写字的评价”: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要以对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基础删去“文体”的把握★★★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精读:新增“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查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查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查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2. 关于阅读的评价文学作品阅读:新增“第一学段侧重考查学生通过朗读和想象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节奏和韵味;第二学段侧重考查在阅读全文基础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具体感受作品的形象和语言;第三、第四学段,可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二、评价建议(五)具体建议3. 关于写作的评价新增: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要鼓励学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版新课标与老课标对照后的主要区别
1、会写字数量要求减少
新课标规定,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九年里,要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不过,和老版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对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级的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在老课标中,一至二年级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级学生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事实上,在老课标中,要求这一年级段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汉字,在会写字数量上,“新课标”减少了400个。

2、每天安排10分钟练字
虽然低年级和中年级在会写字数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多识少写更合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虽然会写字量减少了,但“新课标”对写字的质量要求提高了。

一至二年级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规范、端正、整洁。

三至四年级就要求学生能用硬笔熟练书写正楷字,并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到了五六年级,则
要求硬笔书写楷书整齐美观,并有一定速度,同时能用毛笔写正楷字。

对于初中生,则在硬笔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会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并能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之美。

为了能让各个学段的学生达到书写的要求,语文“新课标”还在第三部分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求,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小学1-6年级,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书写效果。

3、强调多写、多读、多说
除了对汉字的识记和读写做出新的要求外,此次修订的语文“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培养。

比如,义务教育9年时间里,一个学生要求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9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新课标”要求每学年写作文不少于14次,课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作文等。

此外,每个年级段,语文“新课标”还设置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比如三四年级要求结合语文学科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用书面或口头形式表达观察所得;关注国内外大事,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用文字图表等展示学习成果。

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新课标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能力的要求,为课堂指明了方向,其实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才能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4、背诵科目、常用字库都做以微调
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

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4篇。

课程标准的这一调整并非增加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传承传统文化。

这次语文“新课标”的常用字库也发生了微调。

一些以前是次常用的汉字,如"沪"、"杭"现在都归入常用字。

这一变化表明“新课标”的修订紧贴时代发展。

专家透露,目前中小学使用的课标是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经过十年的使用,一些内容、要求需要调整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