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
3-移动通信的噪声和干扰

作业
1、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干扰有哪些?
2、互调产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减小发射机和接收机互调干扰的措施是什么? 4、已知发射机T1T2输出功率为10W,发射机互调转效损耗为15dB, 已知单向器正向损耗(插入损耗)为1dB,反向隔离度为20dB, 混合电器正向损耗为3dB,隔离度为25dB,试求到达天线上的互调 产物的功率(dBw)。 5、给出一组工作频率:150.050MHz,150.275MHz,150.350MHz, 150.375MHz,150.525MHz,150.950MHz,试判断这组频率是否有 3阶互调分量落入有用频道之内?给出判断的方法。
3.1噪声和干扰的基本概念
噪声的来源及分类:
噪声是指使通信质量受到损害的,且与所传输的信号无关 的各种形式的寄生干扰的总称。
大气 噪声 自然 噪声 外部 噪声 人为 噪声 噪声 热噪 声 内部 噪声 散弹 噪声 电源 噪声 宇宙 噪声 热噪 声
3.1噪声和干扰的基本概念
噪声的来源及分类:
依据特征不同,噪声可分为单频噪声,脉冲噪声和起伏噪声三种。
耦合损耗Lc:发射机1的输出功率与进入发射机2的输出端的功率之 比,分用天线时垂直分离隔离度较大。一般大于30dB
互调转换损耗Li:在发射机2输出端上,来自发射机1的功率与来自 发射机 2 的信号产生的互调产物的功率之比,一般为 5~20dB ,典型值 为15dB,且与频距有关。
传输损耗Lp:发射机2输出端到被干扰接收机输入端间互调干扰信 号的传输损耗。
3.4互调干扰
1、互调干扰的产生原因
互调干扰: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同时输入到非线性电路时,
由于非线性的作用,会产生许多谐波和组合频率分量(互调产物),当
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

互调干扰产生的原因
– 多个信号相互调制,产生组合频率 组合频率mωi±nωj:用幂级数表示为多次项, 系数随阶次增高而减小 幅度最大、影响最严重的是有用信号附近的 低阶互调产物
– 三次项:三阶互调 – 五次项:五阶互调
29
原因
– 发射机互调
发射机末端,由于功放的非线性,把天线侵入的其它 干扰信号与发射的有用信号产生互调而形成干扰
26
5.2.4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的概念
– 互调干扰是由于多个信号加至非线性器件上, 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互调 产物) ,对系统造成干扰
非线性器件输入信号多于两个时,会增生新的组 合频率,即互调产物
互调产物落入某接收机带内,且具有一定强度, 就会造成对该接收机的干扰
27
产生互调干扰的条件 1. 系统中存在非线性器件 2. 互调产物落在了有用信号的频谱范围之 内 3. 输入信号的功率足够大,产生了幅度较 大的互调干扰成分。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会产生干扰影响 逐一改善可解决互调干扰问题
有关。BS和MS所受影响不同 是移动通信中的主要噪声来源。
5
平均噪声功率的计算
❖ 基准噪声功率No= KT0Bi
• 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 J/K; • 参考绝对温度T0 =290K°
Bi为接收机带宽 KT0=-204dBW/Hz
❖ 平均噪声功率
– 噪声功率与频率 的关系
6
❖噪声功率 N(dB)=No+ △N
39
本章小结
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噪声和干扰的影响,主要噪 声来源为人为噪声,尤其是汽车点火噪声,主要 干扰为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和同频干扰。
通信系统接收机的输入级采用低噪声放大器可大 大降低噪声的影响,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在基站 以增加塔放实现对上行信号的质量改善。
通信电子中的常见信道干扰及应对措施

通信电子中的常见信道干扰及应对措施通信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角色,不仅能够帮助人们传递信息和交流,还可以支持现代的科技产品和服务。
尽管这些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但是仍然会面临各种信道干扰导致通信失败或失真等问题。
本文将会从三个方面介绍常见的信道干扰,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干扰。
一、自然信号干扰自然信号干扰是指来自天气、地形、自然环境和电磁干扰源等的信号干扰。
这些干扰信号会影响到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进而导致通信信号的损失和失真。
为了应对这种干扰,一些措施可以被采取,如:1. 安装屏蔽材料:此措施即在通信设备以及周边区域内安装屏蔽材料,以减少外界干扰信号的影响。
2. 引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通过过滤、解调和整形等方式来消除噪声和失真等干扰信号,以获得高质量的通信信号。
二、电气信号干扰电气信号干扰一般是指来自通信设备中的外部电磁干扰,比如说电压失真和电磁干扰等问题。
这种干扰的影响程度和频率都是可以预测和测量的,因此一些干扰措施可以被采取,如:1. 重新规划设备布局:不同的设备放置方式会有不同的电磁干扰影响程度,规划合适的设备布局可以减轻电气信号干扰。
2. 降低信号噪声:通常通信信号的质量和噪声成正相关关系,为了消除噪声,可以利用前馈回路和数字滤波器来提高信号的质量。
三、人为信号干扰人为信号干扰通常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例如无线电、移动电话和声音等情况。
这些干扰不仅会增加通信设备的复杂性,同时还会对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用如下措施可能会更加有效:1. 建立隔离区:建立隔离区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设备放在一个环境不会互相干扰的区域内。
2. 加强信道过滤:加强信道过滤可以消除信道中的人为干扰,并保持信号质量。
综上所述,通信电子中的信道干扰问题是常见的,由于干扰信号发生的原因和形式各异,不同类型的应对措施可能具有不同的效力,但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技术和设备维持通信网络的正常工作程度。
移动通信干扰和噪声考试题

移动通信干扰和噪声考试题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中减小互调干扰的三种类型滤波器是通带滤波器、阻带滤波器和(陷波器)。
2.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两者都调谐到所需要的(160.35MHz)信道上。
3.如果要消除互调分量,在两个发射机相互靠得很近的情况下,必须没有重大的(耦合)损耗是很重要的。
4.发射机A和发射机B同时发射信号并能进入接收机,则接收机就产生(互调分量)。
5.天线共用器用于保持(发射机/接收机)特别在相邻的工作频率之间有一个高隔离电平。
6.陷波式空腔谐振器被设计成只抑制一个单一(窄带频率),而在工作频带内的其他频率全通过。
7.由与需要信号频率相同的非需要信号所造成的干扰,国家标准定名为(同波道干扰)。
8.两个或更多个发射机互相靠得很近时,每个发射机与其他发射机之间通常通过天线系统(耦合)。
二、单项选择题1.互调分量在两个发射机中产生,两个发射机之间的频率差是(C)。
A、0.13MHzB、0.14MHzC、0.15MHzD、0.16MHz2.我国大容量移动通信系统体制规定,信道间隔为(D)。
A、10kHzB、15kHzC、20kHzD、25kHz3.理论分析表明,调频信号含有(A)边频分量,倘若其中某些边频分量落入邻道接收机的通带内,那么就产生了邻近波道干扰。
A、无穷多个B、1个C、2个D、3个4.如有可能,可建立一种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利用移动台接收到的基地台(A)对移动台发射功率进行自动控制,使移动台驶近基地台时降低发射功率。
A、信号的强度B、信号C、信号干扰D、信号频率5.在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为了增加频谱利用率,有可能有(D)信道都被分配在一个相同频率上工作,这样就形成一种同波道结构。
A、两条B、三条C、多条D、两条或多条三、多项选择题1.假设A是发射机A的发射频率,B是发射机B的发射频率,则二次谐波频率为(ABCD)。
A、160.35MHzB、159.9MHzC、160.5MHzD、159.79MHz2.共用的基地台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共用中继系统中,这些装置是(ABC)。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和噪声的分析与研究

A bs r t t ac :W ih t ve o t he de l pm e ode n s i nc & t c nt of m r ce e e hnol gy. o l o M bi e Com m uni a i c c t on be om e one of t os ctve he m ta i
般 地 , 单 指 传输 媒 体 而 言 称 为 狭 义信 道 。在 具体 的 如
通 信 系 统 构 成 中 , 往 把 信 源 发 出 的 模 拟 信 号 和 数 字 编 码 往 基 带 信 号 视 为信 息 部 分 ,从 调 制 器 到 接 收 端 解 调 器 这 一 中
通 信 的 目的 是 传 递 信 息 . 实 现 通 信 的 方 式 也 有 很 多 而 种 ,目前 使 用 最 广 泛 的 方 式 就 是 电 通 信 。近 些 年 来 移 动 通
根 据 各 种 信 道 不 同 的 特 征 和 参 量 及 其 变 化 情 况 ,又 将 它们 分 为 恒 参 信 道 和 随 参 信 道 。前者 如 有 线 信 道 、 波与 卫 微
星信 道 等 , 者 如 无 线 系 统 的 短 波 和 超 短 波 散 射信 道 。 后
一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N9 95 文 章 编 号 : 1 7 — 1 1 0 80 — 1 — 4 6 3 13( 0 )6 04 0 2
移动通信直放站噪声及对基站的干扰分析

一、概述移动通信用直放站是双向同频(或异频)放大器,由于增益高,放大器的白噪声容易对通信网造成干扰,轻则影响基站接收机接收信杂比,降低接收机灵敏度,影响基站覆盖面,增加掉话率,在CDMA 系统中还会影响系统容量,重则整个基站打不通电话,因此压低直放站的白噪声电平是直放站是否干扰基站的关键,当然压低直放站的白噪声电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与直放机的制造水平和工程水平直接联系在一起(国内只有福州飞毛腿科技有限公司等少数厂家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般说来,要求到达基站接收机接收端白噪声电平低,就必须要求直放机发出的白噪声电平低,这就要求在制造设计直放机时要采用高质量放大器、高质量滤波器和在工程设计施工中采取措施压低噪声,当然也可以用减小直放机上行放大量的办法压低噪声,但这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直放机放大量不足,会影响直放站覆盖面,所以根本出路是提高直放机品质和工程施工质量。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如何提高直放机质量使直放站接入移动网不会影响网络优化指标,以及在直放机安装工程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防止直放站干扰基站。
二、直放机在移动通信网中接入状态图一如图一,这是一幅直放站接入基站的典型图示。
P 1为基站发射功率电平;P 信为基站接收直放站上行信号电平;P 杂为基站接收机接收到的直放站白噪声电平;P 空为空间原有的白噪声电平;P 2为直放机输入端接收到的下行信号电平;P 3为直放机下行输出的功率电平;P 5为直放机输出的上行功率电平;P 噪为直放机输出的上行白噪声电平;L 为基站发射机输出端到直放机输入端路径衰耗。
基 站L假设直放站下行增益为G下,直放站上行增益为G上,则P3=P1-L+G下因此G下=P3-P1+L=P3-P1+(L自+G基+G前向)L自为自由空间衰耗,L自=32.45+20lgƒ+20lgdG基为基站天线增益;G前向为直放站前向天线增益。
这就是说直放站的下行增益大小取决于直放站下行发射功率P3,基站下行发射功率P1和直放站到基站之间的路径衰耗L。
移动通信系统RF干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移动通信系统RF干扰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可能造成射频干扰的原因正不断增多,有些显而易见容易跟踪,有些则非常细微,很难识别发现。
虽然仔细设计基站可以提供一定的保护,但多数情况下对干扰信号只能在源头处进行控制。
本文讨论射频干扰的各种可能成因,了解其根源后将有助于工程师对其进行许多问题,如电话掉线、连接出现噪声、信道丢失以及接收语音质量很差等,而造成干扰的各种可能原因则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
(如专用无线通信或寻呼等)共存于一个复杂环境中,其中多数旧系box-sizing:border-box;color:rgb(208,92,56);background:“target=”_blank“》RF设备如数字视频广播和无线局域网等又会产生新的可能使通信服务中断的信号。
由于环境限制越来越大,众多新业务竞相挤占有限的蜂窝站点,使得蜂窝信号发射塔上竖满了各种天线。
而随着我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电话联系、在互联网上观看多媒体表演和进行商业贸易,甚至不久我们的汽车、冰箱和电烤箱也将使用RF信号互相交流,通信的天空将变得更加拥挤。
引起RF干扰的原因大多数干扰都是无意造成的,只是其它正常运营活动的副产品。
干扰信号只影响接收器,即使它们在物理上接近发射器,发射也不会受其影响。
下面列出一些最常见的干扰源,可以让你知道在实际情况下应该从何处着手,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干扰源来自于基站的外部,也即在你直接控制范围之外。
发射器配置不正确另一个服务商也在你的频率上发射信号。
多数情况下这是因为故障或设置不正确造成的,产生冲突的发射器服务商会更急于纠正这个问题,以便恢复其服务。
未经许可的发射器在这种情况下,其它服务商是故意在与你同一个频段上发射,通常是因为他根本没有拿到许可。
他可能在一个频段上没有发现信号,于是假定没有人在使用该频段,于是擅自加以利用。
发放许可的政府机构通常有助于赶走这类无照经营者。
覆盖区域重叠你的网络或其它网络的覆盖区域在一个或多个信道上超过规定范围。
干扰和噪声——精选推荐

第3章干扰和噪声3.1 概述外部噪声和干扰是使通信性能变坏的重要因素。
接收机能否正常工作,不仅取决于接收机输入信号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噪声和干扰的大小。
比如说,在接收机灵敏度很高的情况下,当外部噪声和干扰远高于接收机的固有噪声时,接收机的实际灵敏度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研究各种干扰和外部噪声,对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部噪声分自然噪声和人为噪声。
自然噪声主要是天电噪声、宇宙噪声和太阳噪声;人为噪声是各种电气设备所产生的噪声。
天电噪声、宇宙噪声和太阳噪声一般比接收机的固有噪声低得多,故可以忽略不计。
通常,仅需考虑人为噪声。
在移动通信环境中,基地台和移动台的接收机应具备抗干扰能力,即能在其它通信系统所产生的许多较强的干扰信号中检出可能是较弱的有用信号。
或者说,基地台在接收远距离移动台的有用信号时,还会受到较近的其它基地台的干扰及本系统中的另外几个移动台的干扰,因此对移动通信的干扰的限制更为严格,对其接收机、发射机的抗干扰特性要求更高。
3.2噪声移动通信的环境噪声大致分为:1.自然噪声大气噪声、银河噪声、太阳噪声2.人为噪声汽车或其他发动机点火系统噪声,通信电子干扰,工业、科研、家用电气设备干扰,电力线干扰。
人为噪声多属于冲击性噪声,大量噪声混一起还可能形成连续噪声或连续性噪声叠加冲击性噪声。
由频谱分析结果可知,这种噪声的频谱比较宽,且强度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
根据美国国际电报电话公司(A T&T)提供的数据,环境噪声对移动通信的影响如图3-1所示。
图中A是市区人为噪卢;B是郊区人为噪声;C是典型接收机热噪声。
该曲线适合于工业化国家,而对我国目前工业化水平和汽车数量而言,人为噪声强度要略低一些。
从图3—1可见,人为噪声对移动通信的影响必须予以考虑,而自然噪声的影响则可忽略。
图3-1 认为噪声曲线对陆地移动通信来说,最主要的人为噪声是汽车点火系统的火花噪声,为了抑制这种噪声的影响可以采取必要的屏蔽和滤波措施,在接收机里采用噪声限制器和噪声熄火器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x、fi、fj、fk分别为x、i、j、k信道的载频 若有两个信道频率满足第一式或三个信道频率满
足第二式的关系,就会产生三阶互调干扰
35
– n个等间隔信道间的三阶互调干扰 (信道序号关系)
• 信道序号由1~n,按等间隔划分, C1信道使用频率f1,C2使用f2, Cn使用fn
– D为信道序号之差 – 适用于信道数不多的情况
37
– 判定有无三阶互调的步骤 依次排列信道序号 按规律依次计算相邻信道序号差值djk 计算每隔一个信道的序号差值 计算每隔二个信道的序号差值;… 察看是否存在相同数值
目的和要求
– 掌握对接收侧放大器的要求和塔顶放大器的作用 – 理解三种主要干扰的概念、产生及减小的方法 – 了解信道组中三阶互调存在与否的判断方法 – 了解同频复用距离的计算方法
3
9.1 移动通信中的噪声
噪声的类型 噪声系数 降低噪声的方法
4
9.1.1噪声的类型
内部噪声 – 接收机固有的 – 主要来源:电阻的热噪声、电子器件的散弹噪声
• 任一信道的频率为fn=f1+△F(Cn-1)
• f1为所有信道频率中最低频率; △F为信道间隔的频率数; Cn为n信道序号
36
差值列阵法判断三阶互调
– 工程上常用差值列阵法判断信道间是否存在三 阶互调干扰,选择无三阶互调信道组
– 根据信道序号表示三阶互调公式,多信道系统 中,任意两个信道序号之差等于任意另两个信 道序号之差,即dxi=djk ,就构成三阶互调
19
塔顶放大器的种类及应用
– 塔放按使用环境的不同分
上行塔顶放大器 基站放大器 塔顶双向放大器
– 对于不同的应用方式在实际中可以按基站的 具体条件和覆盖要求来选定
– 当然,在工程实际中,对塔放的避雷、馈电、 防水及故障的自动告警和自动旁路等功能都 应精心设计
20
塔顶放大器的典型应用
u=AcosωAt+BcosωBt+CcosωCt 则:输出回路电流i=直流项+基频项+2次项+3次项+…
30
– 输出回路电流i的3次项有:
(3/4)a3A2B[cos(2ωA+ωB)t+cos(2ωA-ωB)t] +(3/4)a3AB2[cos(2ωB+ωA)t+cos(2ωB-ωA)t] +(3/4)a3A2C[cos(2ωA+ωC)t+cos(2ωA-ωC)t] +(3/4)a3AC2[cos(2ωC+ωA)t+cos(2ωC-ωA)t] +(3/4)a3B2C[cos(2ωB+ωC)t+cos(2ωB-ωC)t] +(3/4)a3BC2[cos(2ωC+ωB)t+cos(2ωC-ωB)t] +(3/2)a3ABC[cos(ωA+ωB-ωC)t+cos(ωA+ωC-ωB)t +cos(ωB+ωC-
27
产生互调干扰的条件:
– 多个信号同时加到非线性器件上产生大量互调 产物;
– 无线系统间,系统内频率和功率关系不协调; – 对接收机互调而言,所有干扰发射机和被干扰
接收机同时工作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才会产生干扰影响 逐一改善可解决互调干扰问题
28
2. 三阶互调
三阶互调的概念 三阶互调的类型 三阶互调产物的幅度 五阶互调 三阶互调产生的数量 多信道共用系统中的三阶互调
– 采用低噪声放大器 – 基站采用塔顶放大器 – 塔顶放大器就是在基站接收系统的前端即紧靠接收
天线的位置增加一个低噪声放大器,以改善基站的 接收性能
15
塔顶放大器原理
– 塔顶放大器对改善上行链路性能的作用可分为改善噪 声系数和提高基站系统的接收灵敏度两个方面
– 塔顶放大器降低了基站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有效改 善上行信号,提高基站系统的接收灵敏度
热噪声:粒子热运动产生 散弹噪声:单位时间内通过PN结的载流子数不同
外部噪声
– 自然噪声 指天电噪声、宇宙噪声、太阳噪声等 自然噪声远低于接收机固有噪声 -----可忽略
– 人为噪声(主要噪声) 最主要的人为噪声类型为汽车点火噪声
5
– 人为噪声
各种电气设备中电流或电压剧变形成的电磁波辐 射
二信号三阶互调:2A-B(三阶Ⅰ型) 表示为:2ωA-ωB
三信号三阶互调:A+B-C(三阶Ⅱ型) 表示为:ωA+ωB-ωC
32
三阶互调物的幅度
– 与三次项系数a3成正比 – 与干扰信号幅度的三次方成比例
(三个信号幅度相等时) – 三信号三阶互调比二信号三阶互调幅度高一
倍(3dB) 但由于三阶Ⅱ型互调有两次耦合损耗,其影 响远小于三阶Ⅰ型,可忽略
8
9.1.2噪声系数
低噪声级----高增益放大器的输入级
– 多级级联放大器中,第一级噪声源影响最大
– 衡量噪声的指标:噪声系数NF 信噪比:衡量噪声对信号的影响程度
– SNR:S/N=PS/PN PS为平均信号功率,PN为平均噪声功率
– 信噪比越大,信号传输质量越高 – 信号在传输中,噪声会累积
21
上行双工塔放的应用
上行双工塔放配合 基站功放的应用
22
上行单收型塔放的应用
23
9.2 移动通信中的主要干扰
主要干扰
– 互调干扰 – 邻道干扰 – 同频干扰
24
9.2.1 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的概念
– 互调干扰是由于多个信号加至非线性器件上, 产生与有用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互调 产物) ,对系统造成干扰
所以信噪比不断恶化(下降) 只有理想放大器的输出信噪比等于输入信噪比
9
噪声系数NF
– 衡量信噪比通过线性网络的变化
– 噪声系数是指网络输入端的信噪比与输出端的 信噪比的比值(电平差)
若:Si为输入信号功率,Ni为噪声功率,So为输出信 号功率,No为输出噪声功率,则Si/Ni为输入信噪比; So/No为输出信噪比
11
多级放大器级联时的噪声系数
–
Friis公式
NF
NF1
NF2 1 AP1
NF3 1 AP1 AP2
NF4 1 AP1 AP2 AP3
第一级功率增高时,级联放大器的噪声系数主要 受第一级噪声的影响
前面各级产生的噪声都要经由后面各级逐级放大
如何减少第一级噪声是设计低噪声电路的关键
16
例线N(:F损1设1=61耗倍基.5L)站dCB系=(31统d.4B1噪(倍2声倍);系);塔数塔顶N顶F放2放=大5大d器B器(增3噪.1益5声倍A系P)1;=数1天2d线B 馈 (1)整机噪声系数:根据Friis公式
整机噪声系数以NF1为主,一般计算取前两项。 加塔放后整机噪声系数为
NF=1.41+(3.15-1)/16=1.54(1.88dB) 基站不加塔放的噪声系数为
场效应管具有比晶体管小得多的最佳噪声系数 一般薄膜电阻比实心电阻噪声小
薄膜电阻中,金属膜电阻噪声最小 如果体积允许,尽量不要采用超小型电阻
– 对于基站来说,改善上行信号接收时的噪声影响可 在塔顶天线与馈线连接处加装塔顶放大器
14
塔顶放大器
目的:改善上行信号质量 接收机第一级的噪声影响最大
ωA)t+cos(ωA+ωB+ωC)t+…]
31
– 频率为2ωA-ωB,2ωB-ωA,2ωA-ωC, 2ωC-ωA, 2ωB-ωC, 2ωCωB,ωA+ωB-ωC,ωA+ωC-ωB, ωB+ωC-ωA的三阶互调产物 将在ωA,ωB,ωC附近 难以用选择性电路滤除,易构成互调干扰
– 三阶互调干扰的类型
NF´=LC+NF2=8dB 塔放使基站的噪声系数降低8-1.88=6.12dB
17
(2)接收机热噪声功率计算 设PN=NFKT0Bi;K=1.38×10-23W/HzK°; T0=290K°;Bi=200KHz=53dBHz PN=NF-204dBW+53dB=NF-121dBm
(3)改善度
设接收机灵敏度为-104dBm;输出信噪比为So/No=9dB。 ① 加塔放前
18
塔顶放大器的作用
– 扩大基站有效覆盖范围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基站和移动台发射功率和接收灵 敏度的差异,会造成上、下行功率不平衡
塔放降低了基站接收系统的噪声系数,即提高了基站灵敏 度,增加了基站上行传播损耗容量
– 提高上行接收电平,改善弱信号覆盖 – 降低手机输出功率,减少上行信号的干扰 – 节省费用,增加收益
噪声系数为:
NF
Si So
Ni No
用dB表示为:
NF
10 Lg
Si So
Ni No
(Si
Ni )dB (So
No )dB
10
– NF=1时,输出信噪比等于输入信噪比 只有理想放大器(无噪声)才有可能
– 一般放大器NF>1 噪声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放大器内部噪声越小, 输出信噪比下降的倍数也越少
33
三阶互调产物的数量
– 设有N个等间隔配置的工作频率,则落入第 P个信道的三阶互调产物数量S可根据公式计 算
– N、P为奇数或偶数时公式均不同 – 所有S的计算均为最坏情况,即所有信道都
使用时。 – 在多信道系统中,信道使用是随机的
因此,落入信道的互调干扰也是随机的
34
多信道共用系统中的三阶互调
移动通信技术 (第2版)
第9章 移动通信中的噪声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