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 便。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又以尝修 浚仪,功业有成,乃赐景《山海经》、《河渠书》 《禹贡图》,及钱帛衣物。夏,遂发卒数十万, 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 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 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 注,无复溃漏之患。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 计。明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 河堤员吏,如西京旧制。【《后汉书·王景传》】
东汉至北宋前期(11-1047)
王莽时期第二次大改道
始建国三年(11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 郡” ,从今山东利津县入海。
清人康基田曰:“始建国三年为河之一大变,而 其实不始于莽也”。在此以前在建始四年(公元前 29年),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鸿嘉四年(公元 前17年)黄河决口都东行自千乘入海,“东向之势 已成。……下流冲刷成渠,形势过大,一遇涨发, 不得不仍出馆陶循决河所行之道。”见《河渠纪 闻》卷三。
黄河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 最高一级阶梯为青海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 第二级阶梯为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第 三级阶梯为华北大平原,海拔100米以下。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 异较大,从南到北属湿润 、半湿润、半干旱和干 旱气候。
黄河流域水系图
从河源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为上游; 河口镇到郑州附近的桃花峪为中游; 桃花峪以下为下游。 上中游地区占流域面积的97%。
黄河水量近60%来自兰州以上,近90%的泥沙 和粒径大于0.05毫米的全部粗泥沙,集中来自河 口镇至潼关区间,60%的水量 和80%的泥沙量集中 来自汛期。
中华文明的摇篮
从新石器时代起,中国远古文化的发展中心, 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先祖拉开了黄河文明 发展的序幕。陕西“蓝田猿人”、“大荔人”, 汾河流域“丁村人”,河套地区“河套人”,以 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的“仰韶文化” 等。
湛溺自其宜也。”【《汉书·沟洫志》】
西汉瓠子口河决
垦殖、民埝、悬河 河道的北决、东决、东南决 汉武帝元光三年(132BC),河决东郡濮阳 瓠子口,洪水东南入巨野泽,由泗水夺淮入海。 田蚡为保护自己的封邑阻挠堵口,散布“天 命论”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为强
塞,强塞之未必应天。”
迟至元封二年(109BC)才堵住。
黄河变迁与中华文明
王大学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ຫໍສະໝຸດ Baidu
自然地理特征
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 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 、宁夏、内蒙古、 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自治区),在山 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干流全长5464km,总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 里(含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人口9781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6%,耕地1.79亿亩,占全 国总耕地面积的12.5%。黄河下游防洪保护区面积 12万平方公里,人口7800万人,占全国的6.8%, 耕地1.1亿 亩,占全国的7.5%(1990年资料)。
公元前281年赵国又决开黄河堤,攻打魏国。 【《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八年】
公元前225年,秦将引河水淹灌魏都大梁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汾河、漳水等也曾被用作兼并战争的工具。 防水攻专著,如《墨子备水》。
贾让曰“堤防之作,近起战国,壅防百川,各 以自利。齐与赵魏以河为境,赵魏濒山,齐地卑 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 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虽非其正,水 尚有所游荡。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 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大水时至漂没, 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
(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辛巳,行幸荥阳, 巡行河渠。乙酉,诏曰:‘自汴渠决败,六十余 岁,加顷年以来,雨水不时,汴流东侵,日月益 甚,水门故处皆在河中,漭瀁广溢,莫测圻岸, 荡荡极望,不知纲纪。今兖豫之人,多被水患, 乃云县官不先人急,好兴它役。又或以为河流入 汴,幽冀蒙利,故曰左堤强则右堤伤,左右俱强 则下方伤,宜任水势所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 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之患。议者不同,南北 异论,朕不知所从,久而不决。今既筑堤,理渠, 绝水,立门,河、汴分流,复其旧迹,陶丘之北, 渐就壤坟’。【《后汉书·明帝纪》】
曲折的黄河蜿蜒于四川若尔盖草原上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
黄河中游壶口瀑布
“水少沙多”是突出特点。全河多年平均天 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相当于长江的1/17,仅 占全国的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下游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干支流地区,雨量季 节分布不均,大都集中在7-10月份且系暴雨,洪 水猛涨猛落。
流量的年际变化也很大,根据陕县站观测, 多面平均流量不过1546立方米/秒,历史上则出现 过36000立方米/秒(1843)、22000立方米/秒 (1933)和22300立方米/秒(1958)的情况。
黄河上中游流经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十分严重,平均每年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 多达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公斤每立方米,均居 世界大江大河之首。
3000多年前的商、周王朝,开启信史时代。 秦、西汉、东汉、曹魏、西晋、隋、唐、北 宋等王朝的都城均建立于该流域。 中国八大古都中的四个。
战国筑堤以前的黄河
战国开始在下游两岸修筑堤防前,黄河大致 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
《山经》河: 《北山经·北次山经》 《禹贡》河: 《禹贡·导水》 《汉志》河:
《汉书·地理志 》、《汉书 ·沟洫志》《水经》和《水经注》
谭其骧:《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西汉以前的黄河下游河道》, 《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战国筑堤以后至西汉末年
魏惠王十二年(公元前359年), “楚师出河 水,以水长垣之外。”【《水经·河水注》】
公元前332年,齐、魏攻打赵国,赵国决开 黄河南岸堤,借助黄河水退敌。【《史记·赵世 家》】
王景治河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 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 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 防,以安百姓。”书奏,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 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 炽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 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 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 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光武得此遂止。 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 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佗役,不先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