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胆息肉对患者的伤害非常的大,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一般认为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事实上并非所有“胆囊息肉”都须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胆囊息肉被确诊后,一般认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关键是确切判断病变的性质是属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两者的治疗措施截然不同。前者有癌变可能,通常应作胆囊切除;后者为无癌变性息肉,除合并有胆囊结石或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外,一般不需要作胆囊切除术。然而。术前对病变性质的判断有时比较困难。
大多数学者认为出现下列三种情况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1)息肉直径超过1.0厘米以上。
(2)息肉合并胆囊结石。
(3)息肉伴有临床症状。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厘米而无临床症状者,则可采用中医药物保守治疗,如息肉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或其附着的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等变化时,则需要行胆囊切除术。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影响“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危险程度的诸多高危因素,提出下列处理原则:
(1)单发病变、直径大于10mm、广基结节或蒂粗大者、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同时具备以上5点者要及早手术切除,不要等到一切都水落石出再去手术。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即使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应当积极治疗胆结石,同时定期观察,不必急于手术。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出现血流信号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直径5mm以上息肉影,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部位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要早期王术。不应等到10mm以上。
(5)息肉样病变伴有血液检查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他胃肠道肿瘤者要积极手术。
(6)胆囊息肉样病变,虽胆壁光滑不厚但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要密切观察,必要时应早期手术。
(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患者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症状明显或出现其他手术指征时须行手术治疗。
温馨提示:切除胆囊,不管任何一种手术方法,都容易引起息肉的移位再生、癌变,同时手术后有严重并发症,如食管反流性疾病、严重消化不良、严重腹泻、便秘等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免疫力会出现严重低下,一旦出现癌变,患者会在数月内死亡。值得一提的是最近研究表明,胆囊切除后有增加食道癌、胃癌、大肠癌发生率的可能性。
原文链接:/dna/2014/0807/189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