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格勒.-.[价格理论(目录)].Stigler.[Theory.of.Price.ToC]
85-文献资料-科斯定理的来龙去脉
先是在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撰写的词条《科斯》上1,后是在他的名著《经济解释》上面2,张五常兴致勃勃的记录了一场家庭聚会,据与会者事后回忆,他们亲眼见证了经济学学术史上的一章。
要把这场家庭聚会的来龙去脉说清楚,需要从长道来。
话说1920年,剑桥大学的庇古(A. C. Pigou)教授出版了他的名著《福利经济学》3,其中大篇幅的分析了社会成本问题。
庇古擅长举例,他最有名的例子是一家工厂污染邻居。
工厂为了生产而污染了邻居,但工厂不用向邻居赔偿。
工厂于是只考虑其私人成本,即工厂本身需要支付的生产费用。
但因为生产而对邻居的污染,其损失是社会成本的一部分。
社会成本是工厂生产的私人成本加邻居的污染损失(也就是所谓的外部成本)。
在不用赔偿给邻居的情况下,社会成本就高于私人成本了,从而经济是没有效率的。
庇古认为,这时就需要由政府来进行干预,用征税(这就是所谓的庇古税)的方法来迫使工厂减低产量,从而达到有效率的状态。
庇古的经典分析在经济学上占据了统治地位,1952年,一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英国经济学家米德(Meade, 1952)发表了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进一步加强了庇古的理论。
米德举了一个蜜蜂的例子,他指出养蜂人的蜜蜂飞到邻近的苹果园采蜜,却不用付费给果园的主人,这样果园所种的果树数量就会少于花蜜可以收费的情况。
这是没有效率的,政府应该给苹果园补贴,鼓励其多种树。
同时,蜜蜂在采蜜的时候,无意间传播花粉,使苹果树果花结子的数量增加。
但果园的主人没有付钱给养蜂人以购买蜜蜂传播花粉的服务。
这样,在边际上蜜蜂的饲养就过少了,这也是没有效率的,政府也应该补贴给养蜂人鼓励他多饲养蜜蜂。
根据庇古-米德的理论,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当负外部性(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出现的时候,就应该通过征收庇古税来提高效率,而出现正外部性(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的时候,则应该通过补贴来改进效率。
这个世界上总有不服从权威的人,科斯(R. H. Coase),一个来自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在当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经济学家向庇古的传统提出了挑战。
价格理论简介
内容简介:这是斯蒂格勒的名著,内容简明易懂幽默,但十分全面深刻,实在是经典中的经典,任何对经济学有兴趣的人都应该看。
强烈建议接研读傅利曼的 PRICE THEORY。
关於斯蒂格勒: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oseph Stigler,1911年1月17日-1991年12月1日) 是美国经济学家、经济学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及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生平斯蒂格勒是第二代移民,出生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市,出生时他的父母都已经获得公民权。
父亲是第一代的德国移民,母亲则是第一代的匈牙利移民。
据其自传中说法,在三岁前他只知道有德文一种语言。
长大后,斯蒂格勒的求学路一帆风顺,先后得到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学士(1931年)、西北大学企业管理学硕士(1932年)跟芝加哥大学的博士学位(1938年)。
斯蒂格勒的教执生涯首先是从爱达荷大学开始的,从1936年至1938年担任助理教授。
1938年至1946年任教於明尼苏达大学,当中於1941年升为正教授。
1946年是很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斯蒂格勒得知他的母校芝加哥大学希望他参加教授徵选的面试,跟他同一天前来应徵的另一位教授候选人是米尔顿·弗里德曼。
结果是:由弗里德曼获得了这仅有一个的教授缺。
落选的斯蒂格勒来到布朗大学短暂地任教一年至1947年。
1947年至1958年任教於哥伦比亚大学,这段时间斯蒂格勒的经济思想趋於成熟。
1958年芝加哥大学再度有一个教授缺额,斯蒂格勒终於得偿所愿被聘为正教授,其后在芝加哥大学里经历了芝加哥经济学派引领风骚的二十年多个年头。
1977年在斯蒂格勒的指导下创立了「芝加哥大学经济与国家研究中心」(Center for the Study of the Economy and the State)并出任该所主任。
1981年斯蒂格勒从经济系教授职上退修,但持续担任研究中心主任至1991年去世为止。
学说主张* 斯蒂格勒是「讯息经济学」研究方向的提倡者之一,自其论文〈讯息经济学〉於1961年发表至今,该研究已经成为今日经济学科中的显学,近年来产生过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Dixit-Stiglitz模型与克鲁格曼模型浅析
Dixit-Stiglitz 模型与克鲁格曼模型浅析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已经与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一起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理论。
他在《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以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Dixit-Stiglitz 模型,以下简称D-S 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简洁的模型,阐述了在不存在技术差异和禀赋差异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规模经济一样可以发生国际贸易。
本文先介绍D-S 模型的核心内容,然后介绍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对于D-S 模型的应用。
Dixit 和Stiglitz 于1977年在《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一文中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S 模型。
[3]这篇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对内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市场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简洁的途径。
简单地说,从生产方面来讲,由于产品的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因此,厂商生产的产品的品种会比较少;从消费者方面来讲,由于多样化消费的偏好,因此,产品的品种应越多越好。
这就产生了一个两难冲突:消费者要求产品的品种越多越好,而生产者在资源稀缺性的约束条件下,生产规模就会缩小,导致每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及价格上升。
但由于规模经济的作用,能够使两难冲突的解决空间增大,因为市场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同时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消费更多样化和更物美价廉的产品。
[4]市场竞争能使这种两难状态达到最优或是一种次优的均衡:每一个生产者都会去生产一种差别性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和廉价的消费需求,又能使生产者本身获得一定程度的垄断利益——从而形成某种垄断竞争的局面。
[5] 两位作者开篇指出,福利经济学中,有关生产的基本问题是市场最优下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是否就是社会最优情况下的产品种类和数量。
而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以下三个原因:分配公平问题、外部效应问题和规模经济问题,而他们的目的是对其中的内部规模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斯蒂格利茨及其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
斯蒂格利茨及其新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1943)是弼代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和新凯恩斯主义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对许多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涉及不完全信息、风险、公司财务结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委托-代理、激劥结构、信息甄别、市场敁率、敁率工资、信贷配合、组织结构、新古典增长和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等诸多领域。
为了分析的简洁和清晰,本文拟将斯蒂格利茨对上述诸多领域的学术贡献,弻结为分析工具(论风险)、理论应用(论委托代理、道德风险、信息甄别和不完全市场)、特定市场(保险、金融和劳劢力市场)和宏观经济理论(微观基础不基本特征)四个局次,分别予以简要的评述。
一、论风险问题斯蒂格利茨对风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二他不罗斯柴尔德(M.Rothschild)在70年代早期合作发表的一系刓论文之中。
斯蒂格利茨在不罗斯柴尔德合作的论文《递增风险:定义》(1970)中,首先对风险的传统定义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的定义斱法。
他们讣为,人们通常用四种定义来说明一个随机发量(Y)较另一个随机发量(X)具有更大的风险(假定事者均值相同),即:(1)随机发量Y等二随机发量X加干扰项Z(均值为零的噪音);(2)每一个风险规避者更偏好X,即对一个凹敁用凼数而言,EU(X)?EU(Y);(3)不随机发量X相比,随机发量Y的概率密度凼数在其尾部具有更大的权数;(4)随机发量Y的斱巩大二X。
通过对随机发量的偏序进行检验,他们指出前三种定义是等价的,而第四种定义则不之不同。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风险的含义,他们还对“更高的风险”给出了一个正规的定义,即如果一个随机发量的密度凼数是另一个随机发量的密度凼数加上一个“保持均值不发的巩”(Mean Preserving Spreads),则该随机发量具有更高的风险。
其中,“保持均值不发的巩”是一个均值为零的分段凼数。
斯蒂格利茨不罗斯柴尔德的这一定义,成为大多数论述风险问题文献的分析基础。
[考研类试卷]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doc
[考研类试卷]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1 著名的芝加哥保守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Stigler)写道:“没有哪个彻底平均主义的社会能够构造或维持一个有效而富有进取的经济体系。
应用奖励级别刺激劳工已经成为各国普遍的经验。
”(《价格理论》第3版,The Theory of Price,Macmillan,NewYork,1966,P.19.)这一论述是属于实证经济学,还是属于规范经济学?参考第1题中马歇尔的话。
讨论斯蒂格勒的这个观点,二者是否存在矛盾?2 伟大的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 shall)(1842-1924)发明了许多现代经济学工具,但他最关心的是这些工具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
马歇尔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写道:“我最大的抱负就是帮助剑桥大学为世界各地培养更多冷静而热情的人才,他们愿意把自己最充沛的精力贡献给社会,设法解决身边的社会困苦;直到了解高雅而高尚的生活的全部实质内容,他们才会满足。
”试解释如何以冷静的头脑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将热情的心所进行的规范的价值判断付诸实施。
你同意马歇尔关于教师职能的观点吗?你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3 仔细给下列术语下定义。
并给出例子:投入、产出。
4 有些科学家认为。
我们正在加速耗尽我们的自然资源。
现假定,社会一直没有任何技术进步,只有两种投入(劳动和自然资源)。
生产两种物品(音乐会和汽油)。
随着自然资源日益枯竭。
该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会发生何种变化?发明和技术进步将会怎样改变你的答案?进而。
请解释为什么说“经济增长是资源耗费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一场竞赛”。
5 考虑关于清洁空气和汽车运输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1)解释为什么未被管制的汽车尾气污染会使国民经济处在生产可能性之内。
认真画出两种物品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来说明你的讨论。
(2)接着解释如何为有害的汽车排放物定价以同时增加两种商品的数量,并将国民经济所处的位置移动到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
《社会成本问题》 罗纳德.科斯
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①一、有待分析的问题本文将分析商业企业行为对旁人带来不良影响的问题。
标准例子就是,某工厂的烟尘给邻近的财产所有者带来的有害影响。
对此类情况,经济学的分析通常是因袭了庇古在《福利经济学》的处理思路,即认为问题是在于工厂的私人产品与社会产品有差异。
这些分析让大多经济学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即要么是要求工厂主对烟尘的损害负责赔偿;要么是根据工厂排烟尘的具体量及其所致损害的相应金额标准对工厂主征税;或者最终,责令该厂迁出居民区(可能也应包括那些烟尘排放会影响到别人的区域)。
依我之见,这些解决办法并不合适,因为它们所引至的结果既非人们所需,甚至通常亦非人们所欲。
二、问题的相互性本质传统方法倾向于模糊了必须作选择的本质。
人们通常将以下两个问题视为同一:其一是A给B造成损失,其二需要决定的是:我们应如何限制A。
但这是不对的,我们分析的问题本质上具有相互性。
避免对B的损害必将会使A遭受损失。
真正必须决策的问题是:是允许A损害B,还是允许B损害A?问题的关键在于避重就轻。
我在之前的文章②中列举了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噪声和震动干扰了某医生工作的事例。
为了避免医生有损,将只能让糖果制造商受伤害。
此案例提出的问题实质上是,限制糖果制造商采用的某种生产方式以产品供给减少为代价,保证医生的正常工作是否值得。
另一例子可以看走失的牛损坏邻近土地里的谷物问题。
倘若有些牛无论如何都会走失,那么只有以谷物供给的减少为代价换取肉类供给的增加。
选择的本质简单明了:肉类抑或谷物?当然,除非知晓所得以及牺牲的代价各几何,不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清楚。
再举一例:乔治·J·施蒂格勒教授举的河流污染例子③。
如果假定污染的有害后果是鱼类的死亡,需要抉择的问题不外乎是:鱼类损失的价值与以河流污染为代价的产品价值孰高孰低。
不言而喻,必须从总体和边际两个方面看此种问题。
三、损害责任的定价制度我想以一个案例的剖析作为分析的起点。
史蒂格勒经济理论
3、讯息经济学理论
讯息经济(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一词由史蒂格勒在1961年率 先提出,他认为产品资讯的内容会对经济活动及消费者购买决策产生 某部份的影响。
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六项数据
我们以最基本的产品价格资讯来看,市场上各家零售商对产品的价格 不一,所以消费者为了追求最便宜的价格,会逐一比价各家的价格, 以得出一个最低价格,而这个比价的动作我们称为“搜寻”。消费者 搜寻时,势必会额外付出较多的时间及精力,因此消费者不会无限制 的搜寻,而是到消费成本超过所预期获得的利益(指最低价格的价差) 时就会停止下来。 当然消费者在进行搜寻的动作时,会付出额外的时间、精力及金钱, 当消费者搜寻到一个程度时,我们称为“边际成本=期望边际效益”, 这时消费者就不再继续搜寻。搜寻过程的成本支出,对应所得到的资 讯,检测是否符合降低采购风险,提升采购的正确性,这就叫做“效 益”,而边际成本=期望边际效益则就是成本效益的损益平衡点。 所谓损益平衡点,在有些时候也称盈亏平衡点。即指产销数量在某一 数额时,无利益之获得,也不发生损失,收入恰等于成本费用,损益 为零。产销量如超过此点即有利益可得,产销量如低于此点,即可能 发生损失,该点即为损益平衡点。其计算公式为: 损益平衡点=固定费用/(1-变动费率)
史蒂格勒认为,企业将在它的边际成本曲线和它的需求曲线相交的地 方经营。如果检查对该行业中所有企业的冲击力量,边际成本曲线应 该是一条体现了外部经济的曲线。若价格OA,企业在产出量ot上运行, 若价格是OB,产出量则为Or。因此,边际成本曲线描绘出了企业的供 给曲线。 如果把各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水平地加起来。可描出该行业的供 给表(曲线S)。如有100家相同的企业,则OT=100 Ot,其他产出量 也类似于此,该行业的需求曲线D当然是一条传统的、负斜率的曲线。 S和D的交点确定了(均衡)价格。这样已经满足了所列的两个均衡 条件。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需求和供给的应用)
第4章需求和供给的应用4.1 复习笔记1.需求的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经济学家利用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衡量需求曲线陡峭或平缓的程度。
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需求弹性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的价格弹性实际上是负数,也就是说,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
但为简单起见,习惯上取其绝对值,将需求弹性视为一个正数。
(2)价格弹性与收入厂商销售一种产品获得的收入等于价格乘以销售量。
设R表示收入,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那么收入可以表示为:R pQ=这意味着,当价格上升1%时,收人是增加还是减少取决于销售量减少的幅度。
如果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1%,那么总收入下降;如果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小于1%,那么总收入增加。
价格弹性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如表4-1所示。
表4-1 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入(3)需求弹性的决定因素需求弹性的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是获得替代品的难易程度。
获得替代品的难易程度有两个重要的决定因素:该消费物品的相对价格和进行调整所需时间的长短。
①当一种商品的价格比较低、消费量比较大时,就存在不少替代品。
如图4-1所示,当铝的价格比较低时,由于它比较轻,可用作食物包装、容器和制造飞机。
当价格上升时,顾客就要寻找替代品。
一开始,替代品是很容易找到的,因而使得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
例如,塑料包装可以用来代替铝箔包装。
当价格非常高时,接近A点时,铝就只用在其轻型特性特别有用的地方,比如制造飞机。
在这一点,可能只有价格的大幅度上升才能使其他某种材料成为比较经济的替代品。
图4-1 沿着需求曲线弹性的变化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第二个决定因素是时间。
因为当时间比较长时,寻找替代品和进行其他调整总是比较容易,因而需求弹性在长期一般要大于短期。
如图4-2所示,汽油的长期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更有弹性(更平缓)。
图4-2 随时间而变化的需求弹性2.供给的价格弹性(1)供给价格弹性的含义供给的价格弹性用于衡量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斯蒂格利茨
新发展经济学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摘要:建立在信息不完全和需要付出成本环境中的理性农民基础上的农业组织理论对欠发达国家中存在的大量不同现象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释。
该理论提供了两点见解,即为什么分成租制(sh盯ecropping)如此普遍以及为什么它呈现出它所具有的特定形式;该理论还对信贷市场与土地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结(interlinkage) 以及成本分担(costshareing)之间的相互联结提供了一种解释。
本文认为,同相互竞争的其他理论相比,这个理论对这些现象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解释。
这个理论可以被看作对一个更为一般的范式即“不完全信息范式”(the imperfect informationp咖digm)的一次重要的应用,而“不完全信息范式”有助于解释各种不同背景下的经济现象:包括在竞争、寡头垄断和垄断背景中的经济现象;在劳动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以及产品市场背景中的经济现象;以及在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背景中的经济现象。
一、引言在过去的15年中,我一直在试图构建一个与欠发达经济和发展过程相一致性的观点,来判别它们与更为发达的经济相比在哪些方面相似,在哪些方面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
①在这里,我甚至还不能就这些观点给出一个概述。
我被要求做的事情是提供与乡村部门的组织相关的一种看法,并解释为什么我(或者其他人)应该“相信”这些理论,或者至少是这些理论为什么比一部分广泛讨论的可选择的理论更为合理。
我的思路包括5项主要的原则:(1)个人(包括在欠发达国家乡村部门中的农民)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以一种(合理的)一致的方式——即一种与环境变化相适应的方式——而采取行动。
(2)信息是需要支付成本的。
这一点有许多重要的含义。
个人不能获得完全的信息,因此,他们的行为可能明显地不同于假如他们拥有完全信息情况下的行为。
当个人从事交易时(购买劳务、增加贷款、租用土地或牲畜)有关这些交易项目的信息是不完全的:于是,出现完全信息的合意的交易是不可能发生的。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册)》(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货币、价格水平与美联储【圣才出品】
第28章货币、价格水平与美联储一、概念题1.交易量方程(quantity equation of exchange)答:交易量方程是用来表示经济中的商品与服务的交易量与货币之间关系的方程式。
交易方程式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 V P Y式中,M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一般物价水平,Y为商品与服务的实际交易额,常用实际GDP来表示。
该方程式表明货币存量与货币周转率的乘积等于价格与交易数量的乘积,该等式经常被看作是货币数量论的标准表达式,称作数量方程,用来说明经济中货币供应量上升,必然与其他三个变量变动相联系:物价上升、产出上升、流通速度下降;或者表现为三者变动的某种组合。
2.流通速度(velocity)答:货币流通速度又称货币周转率、货币收入周转率,是指每年内货币存量在融通该年收入流量时周转的次数,它等于名义收入(通常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货币存量的比率。
以V表示货币周转率,则根据交易量方程(MV PY=),可以推导出货币周转率的表达式为:PYV=M根据货币周转率公式可知,由于货币有不同的定义(如M0、M1、M2等等),因此每一个定义都有其相关的周转率(如V、1V、2V等等)。
3.货币中性(neutrality of money)答:货币中性是指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不产生影响的一种现象。
古典经济学把变量分为实际变量和名义变量,认为货币只会对名义变量产生影响,而不会对实际变量产生影响。
实际上,在长期,货币中性是成立的;但在短期,货币非中性,即货币对实际经济变量会产生影响。
不同学派对货币非中性的解释不同,凯恩斯认为是由于短期价格刚性,而弗里德曼和理性预期学派则认为是由于人们预期的错误或政府的干预使得短期货币非中性。
4.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答:计价单位是指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单位,用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劳务、资产、负债的相对价值的一种职能。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减少了交易中需考虑的价格数目,从而减少了经济中的交易成本,简化了交换过程。
搜寻理论
搜寻和搜寻理论“搜寻(search)”一词最先由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提出。
他把“搜寻”定义为:某一买者要购买时,总要询问许多卖者以确定最合适的价格,这样的现象叫做搜寻信息不对称和价格的离散性是搜寻的前提。
如果信息是完全对称的,买者从一开始就知晓商品的价格分布和地理分布,那么买者不需花费任何成本就可以买到使他效用最大化的商品;如果价格不是离散分布而是连续分布,那么买者可以根据已知价格推断未知价格,搜寻的成本和时间都可节省。
但现实并非如此,所以需要搜寻。
斯蒂格勒的搜寻理论这样表述:为了使购买者的效用最大化,他需要不断搜寻更多的价格,直到从购买中得到的预期节约额等于再多拜会一个销售商的代价为止。
然后,他停止搜寻,从他遇到的报价最低的销售商那里购买产品。
搜寻理论把搜寻分为固定样本搜寻和连续搜寻。
该理论认为,人们对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
既然存在搜寻成本,那么,对搜寻者而言,他所面临的选择就是:“搜寻”或“停止搜寻”。
如果搜寻者决定“停止搜寻”,就意味着他在已有的机会集合中选择一项行动,搜寻过程结束;如果搜寻者决定“搜寻”,就意味着他继续搜寻新的选择对象。
必须指出,随着搜寻次数的增加,获得自搜寻的边际收益总是下降的。
当搜寻活动使搜寻的预期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搜寻活动才会停止。
这里,搜寻额外价格的预期边际收益是指追加一次搜寻所带来预期最低价格的减少量乘以购买量。
搜寻额外价格的边际成本由时间、交通费用、信息费用构成。
人力资本积累和物质资本积累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两大支柱,但是在二寸一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经济学家仍然把人力资本视为一种均值的自然享赋,直到五十年代中期经济学家在发现工业化国家的产出增长率大大高于劳动和资本投入增长率而形成的增长“残差”(RobertSolwo,1956)时,才一意识把人力资本投入单纯地视为量的增加而不考虑质的改进是有问题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舒尔兹(TheodoreW.Sch。
张五常教授经济学思想简介
张五常教授经济学思想简介(06113091 马俊)摘要:张五常教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非凡的学术思想,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试图从基础上对教授的经济学思想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概括•主要内容涉及教授对产权,交易费用等若干概念的解释,以及佃农理论和企业理论等•从而,为我们熟悉和掌握教授的经济学思想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张五常;价格理论;产权;交易费用如今在国内,说起张五常(StevenN.S.Cheung教授,即便不是学经济的人恐怕也是早有耳闻的.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价格理论,交易费用和合约理论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也是将新制度经济学应用于中国问题研究的第一人.教授传奇的学术经历和丰富的学术成果让人们对他本人及其理论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这也正是张五常热在国内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回首六十年代初期,当时全力专注于产权和交易费用研究的只有四个人,即阿尔钦(A.A.AIchian),德姆塞茨(H.Demsetz)科斯(RonaldH.Coase)和张五常.一九五九年张五常进入洛杉矶加州大学后,得到了导师阿尔钦,以及其他名师如德姆塞茨等人的言传身教.同时,他也深受科斯和戴维德(A.Director)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他完成了作为今天合约经济学开山之作的《佃农理论》,从而影响力大增.一九六七年由于《佃农理论》被戴维德等人看中,张五常因而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奖学金并跟从科斯作博士后研究.由于他表现出色所以深受科斯的欣赏,后来他被转为了该校的助理教授.在这里,与他共事还有德姆塞茨,戴维德以及斯蒂格勒(G.J.Stigler) 等许多名家.良好的学术氛围和优越的学习条件,加之他自身的刻苦钻研,芝大的研究生活对他影响很大.此间,他写成了关于合约选择与合约结构的两篇重要的文章.一九六九年他去了华盛顿大学,在那里他与巴泽尔(Y.Barzel),麦基(J.S.Mcgee), 诺斯(D.C.North)等人共事多年,并以诸多原创性的思想深深影响了巴泽尔和诺斯. 显而易见,这种多年来身处潮头,屡遇名师的学术经历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应该说教授是幸运的,更是成功的.教授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始终坚持着两个原则.一,经济学的目的是解释真实世界,并推出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含义.二,强调价格理论的重要性并始终用价格理论的基础假设去解释现象.他常说自己的研究是继承了斯密.马歇尔.奈特.弗里德曼和科斯等价格理论大师的伟大传统,且坚持经济学是实证科学.同时,他在众多前辈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独特的创见,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经济解释》(三卷本)是集其经济学思想的大成之作,当中形成了价格理论新的分析架构.在开始介绍教授的经济学思想之前,对实证经济学(关于价格理论)的发展历程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是非常有必要的.1776 年,斯密在《国富论》中最先确立了经济学的完整体系.在这部巨著中, 真是国民财富的增长是主要的研究对象,但他的分析中缺一直暗含着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存在需求定律.而且,他对价格有完全一般化的理解,他把所有约束人的行为的局限条件都处理为价格或成本.同时,斯密确立的体系属于实证经济学体系.因为他没有使用复杂的计量工具就抓住了复杂事实的简单逻辑,也没有使用数学公式却透析了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对世界各国经济制度的演进进行了分析,这一点意义非凡.教授常说自己是在复斯密的古,并称自己是"古人",发展的理论是"古文",看来不无道理.然而,斯密的理论也并非完美无缺,最主要的失误在于真实价格或价值与名义价格的区分以及将劳动作为衡量价值的绝对标准.正是这些失误直接误导了后来的经济学者,使经济学走向了歧途.这一点在斯密之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中,以李嘉图最为典型.他对价值的错误理解,使得他从成本或供给的角度来分析价值,形成了劳动价值论或成本价值论.而且,其中缺乏明确的选择行为分析架构.由于对资本,财富等概念没有一般性的理解,他发展出了很多模糊不清的概念如资本积累,储蓄,投资和再生产等.同时,他的分析中缺乏明确的因果关系概念,常常使自己陷入循环论.他对经济体系运行的公理"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化" 没有明确的认识,对制度安排或制度选择在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分析中的应用也完全没有给予考虑.经济学到了李嘉图手里,已经开始以提供政策建议为目标了.在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基础上,19 世纪70 年代杰文斯,门格尔和瓦尔拉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发起了边际效用革命.他们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从需求的角度或效用的角度来分析价格或价值的决定,未考虑成本或供给,最后提出了效用价值论.边际效用理念使得数学开始大量进入经济学,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欣赏数学方程式的完备,抽象和优美,追求对经济系统最一般的"镜像"描述,而不关心是否可以解释真实世界.对边际效用的研究,还促使了福利经济学的产生.可见,边际效用革命使经济学在背离实证经济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当然,也不能认为全无贡献和进步.至少边际理念为经济解释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方法,因而意义重大.还有就是,它促使马歇尔提出了价格理论的完整分析架构.1890 年马歇尔将需求价值论和成本价值论合而为一,建立了价格理论的第一个真正完整的理论架构.他认为经济学家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复杂事物间的简单规律,并用简单规律解释复杂现象.他的《经济学原理》是继《国富论》之后对经济思想史的又一次整合.他明确强调经济学的唯一目的是解释真实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他还认为需求定律是经济学统一的基础,是经济学的基石,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关系决定所有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另外,边际理念和边际相等原理在他这里得到了绝妙的应用.遗憾的是,马歇尔对成本理念认识不清,对供应的本质认识不足,这使他在面临规模收益递增问题时几乎束手无策.为此他发明了长期,短期,均衡和非均衡等概念,来掩盖自己的不足.而这些对于解释现象或行为没有任何作用的概念,不仅违背了他自己的许多理念和初衷而且还深深误导了后来的经济学家.他对需求定律的理解不完全,也使他在解释吉芬商品的存在时力不从心.正是基于此,教授常说自己一生没有发明什么新的理论,他所做的只是对马歇尔传统的补充和完善.在《经济学原理》出版后的半个多世纪里,马歇尔的传统没有得到主流经济学的追随.相反,瓦尔拉斯系统却占了上风,成为大多数经济学家信奉的经济学规范.此后,以政策为导向的经济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主要的发展表现在四个方向:一是英国剑桥大学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张伯伦教授的《垄断竞争理论》,提出了完全市场竞争的理念.他们将斯密"看不见的手"简单的,教条式地理解为完全市场竞争.二是英国剑桥大学凯恩斯教授的《通论》所引发的革命.虽然凯恩斯是一个关注真实世界的人,但他的理论却不是为了解释现象或行为.其追随者对《通论》的片面理解以及对著作中一些理论失误的继承和发展,使得经济学成为了更加名副其实的"经世致用"之学.三是英国剑桥大学庇古教授创立了福利经济学.他的著作《福利经济学》不仅诸多概念模糊不清,而且全部理论都是服务于提供政策建议.四是法国经济学大师瓦尔拉斯发起的数理经济学和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与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创立的计量经济学.由于数学方法的大量运用,使得经济学具有了"科学"的外衣和"精确"的名声,所以追随者无数.物极必反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经济学也不例外.20世纪60年代,经济解释的潮流开始不断高涨,经济学开始向斯密和马歇尔的传统回归•产权和交易费用经济学既新制度经济学很快兴起,并在奈特,弗里德曼,科斯,阿尔钦,德姆塞茨以及张五常等经济学家的推动下不断丰富和壮大•说实话,教授的经济学思想不仅深刻而且广博•本文受笔者自身局限条件的约束,也仅仅在几个方面对其做了简单的概述.回味教授的著作,让人感受最深的是他贯穿于所有文章中的分析方法,以及由此组织建立的经济学思想体系•在这方面, 教授大量借鉴了卡纳等人的逻辑哲学成果•本文将从介绍教授的分析方法开始,逐渐涉及他的经济学思想.一,科学的方法:实证主义与经济解释教授始终认为,经济学是解释人类行为的科学•但困难的是,经济学者也是人,于是就难免将自己的价值观牵涉在内,以致用主观的好恶来作为科学的结论.因此, 主观感情与客观分析的清楚划分是尤为重要的•优秀经济学家之所以优秀,就在于能够冷却自己的感情,并将上述二者划分的泾渭分明•而所谓科学的方法,是抽象理论与客观世界转接中的实证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实证经济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教授强调,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缺乏科学精神,因而科学方法论对中国人尤为重要•(一)现象必有规律.不管是大自然或人为的现象•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事实上,现象有规律,自古以来就概莫能夕卜.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也正是出于人们对未知现象及其规律孜孜不倦现是必有原因的.这些就是科学的必需条件.(二)事实不能解释事实.解释现象是需要非事实的抽象理论的.事实的规律不能不言自明,自我解释. 天下雨,天上一定有云(这是现象的规律),但雨的出现不能解释云的存在.私有产权带来经济繁荣(这也是规律),但繁荣不能解释私产的存在•倒过来说,也没有什么解释能力.事实的规律只可以使我们知其然,但却不能使我们知其所以然.(三)特殊理论和套套逻辑.所谓特殊理论,是指只能特殊地解释一个现象,完全没有一般性的解释能力,因而内容太多.所谓套套逻辑,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是错的,甚至不可能被想像为错,因而没有内容.例如:四足动物有四只脚.对此,我们通过增加约束条件或局限条件,可以使特殊理论增加更具一般性的解释能力(代价不至过大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套套逻辑增加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内容.通常,可以解释现象和行为的理论都必定是介于特殊理论与套套逻辑这两个极端之间的.科学的进步,往往是从一个极端或另一个极端开始,逐步地向中间发展的.(四)可能被事实推翻的重要性.在整个科学方法的结构中,最重要的是,理论的推测一定要可能被事实推翻. 不可能被事实推翻的理论,是没有解释能力的.科学不是求对,也不是求错,科学所求的是可能被事实推翻.可能被事实推翻而没有被推翻,就算是被证实了.不管是对还是错,有解释力的理论就是有用的理论.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套套逻辑•还有四种情况会使一个理论免于可能被事实推1, 理论模糊不清.能解释现象的理论•必然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可是•概念或分析模糊不清•理论就不可能清楚地证明是错的•也不可能清楚地被事实推翻.因此• 模糊不清的理论没有解释能力.例女口•下雨天空就一定有云可能是错的(但从未错过),但是如果我们不清楚地知道云为何物•我们又怎么来判断对与错呢2, 理论没有意义.没有意义并非空洞(不像套套逻辑),也并非模糊不清,而是因为言论互相矛盾,使人不知所指,因而变得没有意义了.例如•有人说"一幅全白的墙壁有污点".这句话不空洞,也很清楚.但"全白"与"污点"互相矛盾,不能共存,这句话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可见,矛盾的言论可以有内容,也可以很清楚,但不可能有意义. 3, 用以验证的现象,并非现象(事实).天下雨,天上必有云.这句话中的雨和云是事实:是可以观察到的.但假如雨或云不是事实,无从观察,那么雨云之说就无法验证了. 这反映了实证科学中的一个很深刻的哲理.一方面,凡是一个有解释能力的推断,其考证方法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假若A发生,B就会跟着发生,而A与B皆是可以观察到的事实•但问题在于,事实是不能解释事实的•所以,在另一方面,有解释力的理论一定得始于抽象的思想,以某些非事实的假设入手,然后经过逻辑的推理,引出可以被验证的含意.4, 被推断会发生的现象没有限制•例如,经济学上所说的均衡或非均衡只是概念,在真实世界中不存在,不是现象或事实,是不可以被观察至V的.教授认为,非均衡是指因为被推断的现象没有限制,理论就缺少了可能被事实推翻的含意,而均衡则是指因为有限制而达到可以验证的理论.也就是说,可验证的含意,要有被事实推翻的可能性,但含意中的附加条件以及现象的推断不能是没有限制的.(五)理论的真实性.事实不能解释事实,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又必然是抽象的,那么理论有真实性吗在教授看来,真实有多种意义,若不搞清楚是哪个方面的,争论就永无止境了.有解释力的理论最终是要被用于事实验证的,这就表明有实用性的理论是有其真实性的.对于有解释力的理论的非真实性,其意义在于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理论本身必定有抽象的成分.说它非真实,当然是对的.但说它非真实而没有解释力,却是错了.第二,所有事实或观察的描述都一定需要简化,而这简化使事实变得非真实了.第三,世界很复杂,简化的假设(与思想上的抽象假设不同)是必需的.但这个简化的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处理,若取消这个简化并不会影响效果.第四,当把验证条件作为一种假设时,它一定要有迹可寻,无论怎样简化,也一定要大致吻合世界的真实情况例如,做化学实验时需用一支清洁的试管(清洁是一个验证条件),我们不能用一支肮脏的试管而假设它是清洁的.在经济学上,局限条件(验证条件)的真实调查与简化,是忠于经济解释的最艰难的过程.二,价格理论的传承:需求定律、交易费用与制度效率教授认为经济学是一门注重概念的科学,只有对基本概念掌握的通透才能深入浅出,让价格理论发挥巨大的作用.而且,经济学真正有用的概念少之又少.所以, 掌握基本概念就是领会教授经济学思想的基础.(一)对价格理论基础假设的解释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要有一个起点,因为科学不可能在一个争论不休的起点上存在和进行下去•因而,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以人们之间的共识作为基础假设或公理是一个不言自明的规则.只有当人们在共识之上以理性的思维推出一些可以用事实来验证的含意时,争论和反对才会有理有据•那么,价格理论的基础假设是什么呢?教授认为用价格理论来解释世事的两个最关键的共识或基础假设是,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化(教授称之为自私的假设)和需求定律(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价减量增).其实,这正是教授经常所称道的自己解释世事的两个制胜绝招,也是价格理论的精髓所在•若局限条件发生变化,则人的行为就一定发生变化•但是要解释或推测人的行为的变化,人的行为就不能随意变化,而必须要受到理论的约束.在这里,约束人的行为的规律即理论主要是指需求定律.1,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化经济学的分析是以个人为起点的,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由个人来作出的,经济问题其实就是选择问题.而经济学要想通过推测人的选择(行为)来解释现象,那么人的选择就必须受到理论的约束.因为,不受约束的行为中是推不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内容的.但是,由于不同的个人具有不同的偏好函数和目标函数,他们的选择就取决于是否能实现各自的目标.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们尽力实现其目标的过程只是人们各自不同的目标使得利益最大化具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随之人们的选择也变得多种多样.然而,如果我们轻易地认为任何选择都是自私自利的,那么就是犯了套套逻辑的错误.关键是我们必须指明在怎样的局限条件下,人会因为自私而作出怎样的选择,而局限条件的变化又会导致选择发生怎样的变化.可见,局限条件的认识,审核和界定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人们对于自私的本质历来持有不同的观点,如:斯密认为自私是被逼局限条件行为变动理论(需求定律)出来的,是适者生存;阿尔钦以自私作为基础假设,同时认为自私是人的本性;道更斯认为自私属于遗传;教授认为自私应该作为一个基础假设.自私作为基础假设,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但是,只要能把局限条件处理得当,各种观点的解释能力都是一样的.可见,作为一个基础假设,人的本质是否真的自私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而最为关键的是,用局限条件下的最大化假设来解释人的行为时是否能推出可以被事实推翻的含意.2,需求定律需求定律主要是用来指出人们需求行为变化的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假设来约束人的行为,从而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效用分析常常被用来研究人们需求行为的变化规律,可是事实证明效用分析推不出需求定律.因为吉芬商品的存在, 使得效用分析的三个定理(争取局限下的最高效用;替换定理;内凸定理)推出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需求曲线不能总是保证向右下方倾斜.所以,为了解释行为,我们必须假设一个需求定律并以此为基础假设.而这个需求定律就是指,当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时,对物品的需求量必定增加.可见,需求定律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假设,主要是因为它对行为具有更强的约束,不仅包括了效用分析中三个定理的所有行为约束,而且也把吉芬商品排除在外了,因此很容易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其实在教授看来,效用分析是可以被挽救的.因为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竞争和吉芬商品是不能共存的.一样物品,如果价格越高人们越愿意多买,那么卖者就会越不愿意卖,因为价格还可以长得更高.这样的物品怎么可能在市场成交呢但教授最终没有接受效用分析,因为"效用"是抽象的不存在之物,不仅很难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而且很容易陷入套套逻辑的陷阱.当然,需求定律不仅限于价格变动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很多物品没有市价,一些制度中也不存在市场,但需求定律依然适用.因此,可以影响需求的因素是数不胜数的."需求量"与"需求"的区别也就在于此,即前者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而后者随价格之外的因素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在影响需求的这些因素中哪些变哪些不变呢显然,需求定律选择变与不变的因素是需要准则的.教授所定的准则是: 只要需求定律的验证含意不被事实推翻,其他的不变因素越少越好,其他可变因素越多越好,因为这会增加需求定律解释现象的广泛性.基于此,教授认为关于变与不变的界定有如下三项是安全的,是可以不被事实推翻的.1,凡是直接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皆可变.如,农业丰收,供给增加,价格下降.2,凡是直接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皆不可变.如,连天大雨影响雨伞需求量.3, 价格转变会导致需求量的转变,但价格的转变还可能导致其他因素的转变,而这些其他因素可能再影响需求量.如, 糖作为中间因素可以影响咖啡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化.这些在中间的,间接地影响需求量的因素都可变.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为了需求定律能解释行为,我们要假设每个人的品位是不变的.因为以品位的变化来解释行为,不可能推出可以被事实验证的含意.需求定律是价与有关的量的定律•关于什么是价,什么是量应该有明确的认识• 斯密指出,价值有两种•一种是用值,一种是换值.所谓用值是指某物品给予其拥有者或享用者的最高所值,或这个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换值是指获得该物品时需要付出的代价,在市场上换值就是该物品的市价•那么,价格就是一个消费者对某物品在边际上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在选择均衡点上,市价就必定等于最高的边际用值.而需求量是指在不同的价格(换值)下,消费者试图换取的最高的量•事实上, 需求量是一个无从观察,不存在的量,是个意图之量.教授认为量可以分为"有质"的和"委托"的两类,以及二者的合并•其中,凡是质量被直接度量而算价的,就是有质的量.如,钻石的定价.凡是通过无质的委托单位来算价的,就是委托的量.如,瓶装维他命的定价•重要的是,价与量是必定有直接联系的,有关的量是价直接表达着的量•(二)对交易费用的解释局限条件的变化会导致人的行为的变化,那么认识和界定局限条件呢其实, 所谓局限条件是指那些约束人们争取更多利益的条件•根据不同的角度,局限条件可分为八种:财富,知识,价格,成本,边际产量下降,竞争,产权和交易费用•其中前五项的分析是比较简单的,如:价格和财富(收入)约束着消费需求咸本,知识和边际产量下降定律约束着生产供应•而后三项的分析都不太容易处理,以马歇尔为首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在竞争这个局限条件上下足了功夫,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则引入了对于产权和交易费用这两个局限条件的分析•当然,最后这两种局限条件也是最难处理的.教授认为,相对于抽象的产权而言交易费用是可以考证的.同时,产权的存在也是因为有交易费用的存在•所以,以交易费用作为局限条件时就可以不考虑产权了.交易费用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休谟和斯密,但直到科斯发表《企业的性质》一文后,交易费用才首次得到了开拓性的分析•最广义地说,交易费用包括了鲁宾逊(一人)经济中不可能存在的所有那些费用.这样定义是因为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常常只有在边际上才可以分开.如果我们能够在边际上把不同类型的交易费用区分开来,并能够把这些费用按顺序排列好,便会得到可检验的命题•严格地说,交易费用实际上应该称为"制度费用",这也是科斯的观点.一个人以上的经济必然包含有制度,但由此而产生的费用却完全不需要有任何交易.尽管"交易费用"这个词严格说来并不正确,甚至会产生误导,但却是沿用至今.交易费用。
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述要(二):斯蒂格勒
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述要(二):斯蒂格勒乔治·斯蒂格勒1911年出生在华盛顿州林顿,父母都是移民,父亲来自巴伐利亚,母亲则来自奥匈帝国,在三岁之前,他只会说德语。
他进入西雅图的公立学校,嗜读如命。
1931年,他从华盛顿州立大学毕业获得商业管理学士学位后准备步入商界,而当时是大萧条最严重的时刻,他的愿望没有实现,而是进了西北大学,1932年获得MBA,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并有兴趣追求一种学术生活。
他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点是1933年被芝加哥大学录取攻读博士学位。
芝加哥大学当时已经有了由奈特和维纳领导的非常卓越的经济系,斯蒂格勒是少有的几位由奈特亲自指导撰写学位论文的学生之一,而维纳对宏观经济理论与经验的相关性及用历史和其他经验证据检验理论的必要性的强调,对斯蒂格勒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在芝加哥,斯蒂格勒跟弗里德曼、沃利斯(Allen Wallis)成了好朋友。
他的博士论文于1938年完成,1941年出版,论文首次认真地探究了1887年以来新古典主义生产和分配理论演变的轨迹,立刻就被誉为经济学思想史上划时代之作。
在完成博士学业之前,1936年,斯蒂格勒就被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任命为爱荷华州立大学经济学助教之职,当年和他一起在乏加哥任教的教授们记得,除了他之外就只有一个人还曾经获得过这种殊荣。
1938年,他来到明尼苏达大学,一直干到1946年,从助教晋升到助理教授直到正教授。
在此期间,他曾一度供职于战时全国经济研究局和设在哥伦比亚的统计研究集团。
1946年,斯蒂格勒告别明尼苏达大学进入布朗大学,1947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呆到1958年。
这一年,他重归芝加哥,与弗里德曼相逢,担任Charles R. Walgreen 美国制度优异服务教授,担任此职一直到1981年退休。
1977年,他出任经济与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并一直到1991年12月去世。
斯蒂格勒的部分经济思想
斯蒂格勒的部分经济思想斯蒂格勒的部分经济思想摘要:乔治?J.斯蒂格勒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信息经济学”与“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并因其在研究工业结构、消费者行为、市场作用和公共调节政策的效果方面所作的贡献而获得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本文试图梳理斯蒂格勒有关信息经济学及政府管制方面的经济思想,适当分析搜寻理论对就业的影响以及中国的政府管制政策。
关键词:经济;消费;思想一、引言在斯蒂格勒的《价格理论》一书中,对不完全信息下的消费者价格搜寻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打破了原有市场理论中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
斯蒂格勒指出,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价格受到价格分布、消费者的搜寻成本等多方面的影响,商品的实际售价会有所不同。
斯蒂格勒将这种分析方法延伸到劳动市场,开创了“信息经济学”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作为管制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斯蒂格勒的思想中,经济政策的目标应把个人自由放在首要的位置,市场也不是所谓的某个讨价还价的场所,而是一个有结构的复合体,买卖双方和政府都是市场里的重要力量。
而政府力量的介入正是产业的管制,但管制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竞争,管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难于开展有效竞争的产业引入竞争。
中国正值新一届领导人上任之初,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方案引起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特别是大刀阔斧将铁道部并入交通部,中国铁路总公司悄然成立一事,更是引发了中国是否在放松政府管制,一步步将部分国家垄断行业放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讨论。
此时回顾斯蒂格勒的思想更有助于理解经济现状。
二、斯蒂格勒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经济思想本文的信息经济学是指以斯蒂格勒和阿罗为最早研究者的西方信息经济学、微观信息经济学,他们从微观的角度入手,研究信息的成本和价格,并提出用不完全信息理论来修正传统的市场模型中信息完全和确知的假设,重点考察运用信息提高市场积极效率的种种机制。
斯蒂格勒在分析市场的经济主体活动中将信息这一因素加入到成本中,指出了非货币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并批判了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继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搜寻理论。
合谋定价培训资料
禁止合谋定价培训资料合谋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只要存在合作与沟通,合谋就不可避免。
价格合谋是危害最严重的限制竞争行为,已成为各国反垄断执法打击的对象,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已明令禁止。
近年来,价格合谋在我国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企业通过价格合谋推动物价非正常上涨的事件屡见不鲜,典型的如方便面价格联盟、电信企业“竞合”协议、保险企业统一车险标准、中石油中石化联合涨价等,这些价格合谋行为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如何规范“价格合谋”限制竞争行为,尊重保护企业自主定价权,维护公平的竞争环境是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面临的一个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拟基于反垄断法的视角,分析价格合谋的识别与规制,在介绍国外相关立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对策建议,期望能为完善我国规制价格合谋行为的反垄断立法和实践提供些许参考。
一、合谋与价格合谋(一)合谋的涵义合谋(collusion)是一种古老的经济政治行为,合谋理论最早的经济学研究来源于卡特尔,属于产业组织间的合谋理论范畴,{1}18-23这一时期对合谋的研究一般属于静态分析。
张伯伦(Chamberlin)的《垄断竞争理论》、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更接近实际的全面研究,共同构成了“垄断竞争论”,奠定了垄断价格理论的基础。
合谋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Stigler)和布坎南(Buchanan)在20世纪80年代研究政府管制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时提出来的。
合谋是一个常见的名词,但作为学术术语,还缺乏统一的、准确的概念界定。
Stanley Baiman、John. H. Evans等认为,合谋就是一种私下的、法外的安排,其中代理人并不同意按照所有者的意志而行动。
{2}梯若尔(Tirole)认为合谋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济主体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而相互勾结,对第三方利益造成损害的一种非正当行为。
《价格理论》读书笔记
《价格理论》读书笔记《价格理论》读书笔记作者乔治·施蒂格勒因其““产业结构市场功能,以及公共领域管制的原因和效果”的创造性重大贡献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信息研究方向的提倡者之一,自其论文于发表至今,该研究已经成为今日经济学科中的显学,近年来产生过很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在《价格理论》一书中,作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根本不存在一条令人信服的向上倾斜的需求曲线。
斯蒂格勒认为,需求定律是一个经验规律,无需证明也无法证明。
如果需求定律是经验规律当然无需证明,但经验规律意味着需求定律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变量“价格”和“需求量”都必须是事实才可以。
更新了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中关于一种商品只存在一种价格的假定。
在研究过程中,斯蒂格勒还把这种分析延伸到劳动市场。
读罢此书,最大感受在于:感慨经济学家之慎密思维、创新视角和研究能力。
他们实在是擅于从日常的生活中抽象和提炼出经济学的精髓来。
也正是有着像施蒂格勒这样一批富有学术精神和专研能力的精神强者,才使得我们透过日常琐碎的重重迷雾和覆盖看到其后浅装亦或深藏的经济理性。
关于序言“经济理论的中心论题就是分析不同体制和不同的激励机制对资源使用效率的影响。
”一句简单而又高度概括的话,揭示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资源”、“效率”等最最平凡又频繁的词语再一次登场中心舞台。
看似繁复的经济学理论就此有了核,外面再多的圈再多的线也觉得不再是混乱。
关于目录《价格理论》共分了20个小节来阐述作者的观点。
在此有必要一一列举,因为这是这样的一些小节构筑了价格理论的全套体系。
1、经济分析简论2、价格和企业经济3、消费者行为4、效用理论5、有效供给条件下的定价6、生产性服务的供给7、成本和生产8、生产:收益递减9、生产:规模收益10、生产和成本:附加的论题11、竞争价格的一般理论12、垄断理论13、买主寡头垄断、卡特尔和兼并14、信息经济学15、对生产服务的需求16、租金和准租金17、工资理论18、收入分配的规模19、资本和利息20、经济和政府。
斯蒂格勒对商品要价分布情况的假设
主题:斯蒂格勒对商品要价分布情况的假设一、引言在经济学中,价格是市场交易中最基本的信息之一。
对于商品的定价,既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也受到生产成本和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20世纪初,奥地利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提出了一项对商品要价分布情况的假设。
二、斯蒂格勒对商品要价分布情况的假设斯蒂格勒在其著作《商品要价》中提出,如果所有出售同一种商品的卖家都独立行动,并且每个卖家都有固定的成本和价格策略,那么这些卖家的价格将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形式。
商品的价格将呈现出在一个中心值周围对称分布的情况。
三、实践案例分析为了验证斯蒂格勒的假设,我们可以通过实践案例来进行分析。
以电子产品市场为例,我们可以发现同一款电视机在不同的卖家处会有不同的标价,但是在整体上这些价格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趋势。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在市场上某个价格是最常见的,而特殊高价或低价的情况相对较少。
四、市场失灵对假设的影响斯蒂格勒的假设在理想状态下是成立的,但实际的市场经济中存在着诸多因素可能会导致市场失灵,从而影响了价格分布情况。
比如垄断行为、信息不对称、外部干预等因素都可能使得商品的价格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的理论模型。
五、结论斯蒂格勒对商品要价分布情况的假设提出了一个有益的理论模型,它对解释市场价格形成和预测价格走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是一个充满多变因素的复杂系统,因此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六、参考文献1. Stigler, G. J. (1961).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9(3), 213-225.2. Varian, H. R. (1980). A Model of Sal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0(4), 651-659.七、实证研究的意义斯蒂格勒提出的商品要价分布情况的假设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也在实证研究中具有指导作用。
经济学家 约瑟夫 斯蒂格利茨
百科名片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员。
他于1979年获得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 Bates Clark Medal),200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蒂格利茨曾担任世界银行资深副总裁与首席经济师,提出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他还曾经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
人物简介斯蒂格利茨博士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并从1988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任教。
他主讲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金融学和组织经济学,包括在该校最受欢迎的《经济学》。
他的数十名博士在世界各地任要职。
他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学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所倡导的一些前沿理论,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标准工具。
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
他所著的教材是世界上最通行的教材之一,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斯蒂格利茨教授是数以百计的学术论文和著作的作者和编者,包括十分畅销的本科教材《公共部门经济学》(诺顿公司)和与安东尼·阿特金森合著的《公共经济学讲义》。
1987年,他创办的《经济学展望杂志》降低了其他主要经济学杂志所设立的专业化障碍。
他曾经担任美国经济协会副主席。
斯蒂格利茨博士是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教育者之一。
他先后执教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牛津大学,并从1988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任教。
他主讲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金融学和组织经济学,包括在该校最受欢迎的《经济学》。
他的数十名博士在世界各地任要职。
2008年,他在CNN专栏针对由于华尔街房产泡沫出现的经济危机提出了几个预防经济危机再度出现的措施(见《斯蒂格利茨:如何防范下一个华尔街危机》)。
相关的中文版书籍:《经济学》第二版,《经济学》小品和案例《经济学》第一版,《经济学》第二版导读。
人物生平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斯蒂格利茨1943年出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一个叫做加里的小城, 此城以生产钢铁闻名,但除此之外,这个小城还诞生了两位当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一位是萨缪尔森,另一位就是斯蒂格利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