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全词,体味作者豪迈雄浑的情怀。

2、学习作者通过雄浑阔大的秋景,表达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3、学会感知诗词大意一般步骤。

4、积累借景抒情、设问手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的主要意象,通过阅读,体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诗句。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鉴赏借景抒情、设问手法。

教学方法

①朗诵法②合作探究法③提问法④多媒体呈现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学生背诵全诗,体味洋溢字里行间的革命豪情和昂扬斗志

二、作者、背景

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毛泽东诗词特点:胸怀→包蕴寰宇,气势→突兀磅礴,意境→深邃苍劲,景色→静中寓动,色彩明丽,场面→恢宏壮阔。

2、背景:一九二五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震惊世界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也遍及十几个省,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这时候,一方面是工农革命运动在蓬勃发展,另一方面是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那么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这些问题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长沙是湖南的省会,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一九二五年二月他从上海回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八月从韶山到长沙,九月前往广州主持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逗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便以“长沙”为题写下了这首《沁园春》,形象地指出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

三、词的常识

1)词牌:词是特殊的诗体,句子长短不一,故有“长短句”之称,另有别名诗余、曲子词、曲子、乐府、乐章等。

(2)词题:词最初可和乐歌唱,后来与音乐渐渐脱离。词有词牌,表示音乐,与音乐

脱离后,表示词的格式,规定着句数,字数。所以“写词”一般不不叫“写词”,叫“填词”,

按照规定的句数、字数来填写,还得按照平仄要求写。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必然关系,不能

以词牌名来理解词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词没有题目,随着创作的发展,便慢慢有了题

目。如《沁园春·雪》。

(3)词类:词分小令、中调、长调(也叫“慢词”,就是长篇词)。58字内为小令, 59

字到91字为中调, 91字以上的为长调。常见的词为中调,分为上下阙(也叫“片”)。

(4)词风:词作分为两大类,代表着不同的美感类型,就是——豪放派和婉约派;代

表作家分别是: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婉约派——欧阳修、柳永、李清照、秦

观等。毛泽东诗词应该归于——豪放派。

四、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注意诵读要求:咬准字音,读出重点)

2、 听范读,再次体味诗词感情

[来源:学科网]

加点字均须重读,咬字要重而实,沉而扬,慢而缓!

沁.园春(q ìn ) 百舸.(g ě) 怅.

寥廓(ch àng ) 岁月稠(ch óu ) 峥嵘..(zh ēng r óng ) 方遒.(qi ú) 浪遏.

((è)飞舟 3、集体朗读,初步感知

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五、阅读鉴赏

(1)词的上片透过哪些意象,描绘出一幅怎样的图景?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

呢?

(万)山 ———— 红(遍)(山上)(远眺)

(层)林 ————(尽)染

(漫)江 ———— 碧(透)(江中 ) (近观) (静态)

(百)舸 ————(争)流

鹰 ———— 击长空(天空)(仰视)

鱼 ———— 翔浅底(水底)(俯观)(动态)

明确:通过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

的湘江秋景图。由远及近,自上而下,动静结合。

(2)“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三句的大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

独立..

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此三句开阔苍茫,似有问题萦绕心头,语速较慢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

流。/ 读出“看”独领作用,后节奏稍快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前两句与前紧连,后一句渐慢,后三字拖腔 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读出“怅”“问”独领作用,读出自问自答语气 携来百侣..曾游,/ “携来”快读,紧连上阕,重读“百侣”,志同道合者多也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 “忆往昔”紧连,“峥嵘”拖腔,“岁月稠”渐慢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读出“恰”独领用,后四句较快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前两句与前紧连,“当年”拖腔,后渐慢 曾记.

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否”“中流”拖腔,后四字拖腔,戛然而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