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
沁园春长沙的优秀教案(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沁园春长沙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沁园春长沙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简单掌握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走向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的特点2、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理解、体会诗人崇高的情怀及豪情壮志【教学重点】1、结合词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2、融入课文情景,有激情的朗读词作【教学难点】⒈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⒉领悟伟人的博大情怀以及人格魅力【教学方法】⒈点拨法。
通过点拨关键字词,把握词中意象。
⒉语言品读法。
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中体会作者情感。
⒊比较法。
可以与作者的其他词作纵向对比,也可以与本单元所涉及的其他诗歌做横向对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总括:1、中国新诗简介:中国新诗是相对与中国古典诗词而言的,它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受外国诗歌影响较大。
2、诗歌鉴赏方法:诗歌重在品味,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四个方面着手,优美的诗篇都是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新颖的意境,借助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把品位的重点,鉴赏的目标都放聚焦于意象、意境、语言和情感四个方面!二、导入新课“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
立志是成才的动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这篇词作也经常被人们称为“长沙志”。
《沁园春长沙》教案(6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6篇)《沁园春长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分析与联想,实现“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学目的。
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在实践中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够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一、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重、难点)二、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重点)三、指导学生掌握鉴赏诗词方法,训练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难点)【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对于秋天,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幻灯片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忧国伤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清静无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少年壮志)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
(老而弥坚)二、诵读(注意以下字的读音)橘舸遒遏三、研习全文1、前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及人物寒秋,(我)独立橘子洲头,(看)湘江北去。
问题:寒秋作何理解?明确: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赏析由“看”字领起的秋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绿色给人以活力(百)舸——(争)流竞争给人以动力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要点:“击”透出猛、劲;“翔”突出轻、快。
这远比用“飞”与“游”好得多。
练习一: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动词,并说明理由。
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奔击行啸翔游鸣走排藏3、用一句总结性的话概述此秋景特征:万类霜天竞自由。
4、面对着如此富有激情、活力的景色,我想到了什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小结:此上阕由景生情,表达了一个胸怀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壮志。
5、齐读下阕,说说这段为我们塑造了怎样的少年形象?明确: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粪土当年万户侯。
6、问题:上、下阕的最后一问是否相同?若不同,则请说明。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8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8篇)沁园春长沙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了解词的结构及有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诵读诗词的过程中,主动积极地感受诗词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毛主席的博大情怀和豪情壮志,教育学生要胸怀人民、充满豪情。
教学重、难点1、把握本词中所描述的景物特点及作者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的豪情壮志;2、作者笔下景、胸中情的关系及二者交融所形成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当代诗人任泽键写道:你是最了不起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全不在话下,谈笑间,钟山风雨一派豪情,你看重,战地的黄花。
这首诗中的你就是毛主席,他不但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同时还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出现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词人--毛主席,现在,就让咱们充满激情地追寻着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二、整体感受:1、师范读,正音。
舸寥廓峥嵘遒遏找一个学生读,师点评。
(点拨: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作停顿,突出领字的作用。
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找第二个学生读,或学生齐读,师点评。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其突出特点就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词,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动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板书)通过朗读全词咱们可以知道,词的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精神和理想。
三。
具体鉴赏1、鉴赏前三句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
那么,这三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什么呢?(提问学生)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关于沁园春长沙的教案(通用9篇)
沁园春长沙的教案关于沁园春长沙的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沁园春长沙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沁园春长沙的教案篇1[教学目的]以《沁园春长沙》词为依托,拓展比较,充分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体味诗歌用词的妙处,[教学重点]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本课重点放在朗读背诵和诗词鉴赏上。
[教学设想]先以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引入,让学生总体感知概括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然后再学习本词,重点突破字词、写作思路、由写作意象所展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体味诗人用词的妙处。
然后进行拓展教学。
[教学过程]一、引入诗词给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让学生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问: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
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泽东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以前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其境界之阔大,气势之宏伟,可以说亘古未有。
齐背《沁园春雪》。
二、学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诗词壮美的风格体现于他的绝大多数诗词中。
他不但在《沁园春雪》中体现了这种壮美,而且在同词牌的《沁园春长沙》中也体现了壮美之情。
让我们来学习他的《沁园春长沙》,充分感受一下这种壮美,这种气魄。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解析《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毛泽东在长沙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况。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与作者生活背景的关系,理解诗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1.2 作者介绍介绍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强调其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通过作者的其他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毛泽东的文学风格和思想特点。
第二章:诗歌结构与语言特色2.1 诗歌结构分析《沁园春长沙》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的排列、韵律、节奏等。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结构对于表达主题和情感的重要性。
2.2 语言特色解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以及其对表达意境和情感的作用。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语言美,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诗歌意象与主题分析3.1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如湘江、秋叶、橘子洲等,理解其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知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其文学想象力。
3.2 主题分析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如对家乡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向往等。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主题与作者生活背景和时代背景的联系,理解诗歌的深刻内涵。
第四章:诗歌表达技巧与情感抒发4.1 诗歌表达技巧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如描绘、抒情、议论等,理解其对表达意境和情感的作用。
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诗歌中的表达技巧,提高其写作能力。
4.2 情感抒发探讨诗歌中的情感抒发,理解诗人对家乡、自然和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向往。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培养其情感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第五章:诗歌鉴赏与创作实践5.1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沁园春长沙》,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其表达能力。
5.2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以《沁园春长沙》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诗歌表达技巧和情感抒发方法,发挥创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第六章:诗歌与文化价值6.1 诗歌与传统文化探讨《沁园春长沙》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山水田园诗情、忧国忧民情怀等。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
2.掌握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学内容:1.介绍诗歌的背景: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等。
2.介绍作者毛泽东的生平经历和文学成就。
3.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诗歌意境与意象分析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意象。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山水、花鸟等。
2.解读意象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探讨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歌,观察和描述诗歌中的意象。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意象的理解和感受。
第三章: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分析诗歌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探讨诗歌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3.解读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手法。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思考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和感受。
第四章:诗歌艺术特色与修辞手法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节奏等。
2.解读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探讨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效果。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修辞手法。
第五章:诗歌创作与表达技巧教学目标:1.学习诗歌的创作和表达技巧。
2.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介绍诗歌的创作技巧,如押韵、对仗等。
2.分析诗歌中的表达技巧,如描写、抒情等。
3.探讨创作技巧在诗歌中的运用和效果。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阅读诗歌,注意诗歌的创作和表达技巧。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创作技巧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诗歌与文化传统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8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8篇《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请一位同学上台讲故事。
一个女生上台讲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苏氏在学校园散步,发现了一个小女孩摘了花房里的一朵玫瑰。
如果被一个教师发现,可能会大声斥责:你是哪个班的,为什么要做小偷。
但是苏氏并没有这样做,他轻轻地问女孩子,你摘这朵玫瑰花送给谁。
小女孩说奶奶病得很重,她想摘花给奶奶看,告诉奶奶她没有说谎,学校里有很大的玫瑰花。
苏氏在花房里摘了两朵花,一朵送给小女孩,奖励她懂事,一朵让小女孩送给她的妈妈,奖励她培养了一个好孩子。
这可能就是李老师说的“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老师简单地讲了一下苏氏和他的学校。
苏氏在学校门口的校训是“要爱你的妈妈”。
希望我的同学向李老师一样,也会尊敬苏氏。
她曾经给女儿写了一组信,我们以后要读的。
二、解决遗留问题。
先拿出一张纸,默写《沁园春长沙》,写上姓名,一会儿要交上来。
(学生默写)凡是我看不清楚的字,就算你写错了,所以要注意书写。
把名字写上,后面要登记成绩。
某某同学,李老师不点名了,不要再交头接耳了。
你知道李老师在说你。
写上名字撕下来。
现在一定要一切行动听指挥,听李老师的安排。
临近的两个同学互相交换。
好了,我现在宣布扣分标准。
写错写掉一个字扣一分。
不算标点。
有学生交换错了,(批评,你们这一块纪律不好,李老师提出批评)一会儿我根据多数同学的进度就要收上来了。
(看一个同学在批分数,一百分啊,了不起。
要把批改人的姓名写上)要写:阅卷人:某某某。
而且,要把分数标上。
(有学生在下面议论)有问题跟我说。
还没有批改完的同学举手。
(一部分同学举手)看自己的,不要看别人的。
我马上就要收了。
现在,个别同学没改完的,继续改。
叫两个同学收两边。
其他同学听李老师讲。
(下面有议论声,李老师在等)抓紧时间。
还有个别同学没交上来,一会儿给我。
在阅卷中批一百分的举手。
(举手的寥寥无几)同学们能不能就李老师的突然袭击谈一谈感受。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长沙的山水、秋色、橘子洲头等。
1.2 作者简介介绍毛泽东的生平背景,包括他的革命事业、文学创作等。
分析毛泽东的文学风格,特别是在诗歌创作方面的特点。
第二章:诗歌结构及语言特色2.1 诗歌结构分析沁园春长沙的诗歌结构,包括诗的格律、韵律、节奏等。
解释诗歌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部分的特点。
2.2 语言特色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探讨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隐喻的运用。
第三章:诗歌主题及情感表达3.1 诗歌主题探讨沁园春长沙的核心主题,如革命理想、英雄气概等。
分析诗歌中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3.2 情感表达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如激情、豪迈、抒情等。
探讨作者通过诗歌表达的个人情感和心境。
第四章:诗歌鉴赏及解读4.1 诗歌鉴赏指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艺术魅力,培养对诗歌的审美能力。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语言的结合,体验诗歌的美感。
4.2 诗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五章:诗歌创作及实践5.1 诗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创作的技巧和方法,如选词、构思、押韵等。
提供诗歌创作的练习和示例,帮助学生掌握创作要领。
5.2 诗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共同提高诗歌创作水平。
第六章:词牌特点及沁园春长沙的词牌运用6.1 词牌特点介绍沁园春词牌的特点,包括音律、节奏、平仄等。
分析沁园春词牌在表达情感和意境方面的优势。
6.2 沁园春长沙的词牌运用分析沁园春长沙中词牌的运用,如何体现词牌的特点。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词牌的变换和运用来表达情感和意境。
第七章: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7.1 意象分析分析沁园春长沙中的主要意象,如长沙的山水、秋色、橘子洲头等。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毛泽东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解析诗歌中的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1.2 作者简介生平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和事迹文学成就:毛泽东的诗歌创作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二章:诗歌结构与艺术特点2.1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布局,包括词牌、韵律、句子长度等解释诗歌的起承转合,以及如何把握整首诗歌的脉络2.2 艺术特点探讨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隐喻分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如豪放、婉约等第三章:词牌“沁园春”与诗歌创作3.1 词牌“沁园春”简介介绍词牌的起源、发展和特点解析“沁园春”词牌的格律要求3.2 诗歌创作指导分析毛泽东如何运用“沁园春”词牌创作《长沙》引导学生尝试创作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诗歌第四章:诗歌主题与思想内涵4.1 主题解析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如爱国情怀、革命精神等讨论诗歌如何表现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4.2 思想内涵阐述诗歌中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分析诗歌对读者的启示和教益第五章:教学设计与课堂活动5.1 教学设计制定详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如讲解、讨论、写作等5.2 课堂活动安排课堂朗读、诗歌解析、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设计课后作业,如写作、研究性学习等第六章:诗歌意象与描绘技巧6.1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如“江山”、“人物”等探讨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6.2 描绘技巧讲解诗歌中的描绘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引导学生欣赏诗歌中的艺术美感第七章:词句解析与修辞手法7.1 词句解析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解释其含义和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难点和重点7.2 修辞手法介绍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设问等演示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第八章:诗歌情感与审美体验8.1 诗歌情感探讨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悦、忧愁、愤怒等分析诗歌如何触动读者的情感共鸣8.2 审美体验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审美魅力,如音韵美、意境美等讨论诗歌对个人审美情趣的影响第九章:比较研究与文学鉴赏9.1 比较研究将《沁园春·长沙》与其他毛泽东的诗歌进行比较分析不同诗歌之间的艺术特色和创作风格9.2 文学鉴赏教授如何鉴赏诗歌,包括形式、内容、语言等方面的鉴赏方法提供鉴赏实例,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第十章:综合练习与评价10.1 综合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安排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10.2 评价方式设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考试、作文、口头报告等进行课堂评价和课后反馈,鼓励学生的学习进步第十一章:当代意义与诗歌传承11.1 当代意义探讨《沁园春·长沙》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分析诗歌如何启示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11.2 诗歌传承讲解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和发展历程强调诗歌教育和传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第十二章:跨学科研究与应用12.1 跨学科研究探讨《沁园春·长沙》在历史、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关联分析诗歌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12.2 应用实践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思想和情感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鼓励学生创作以《沁园春·长沙》为灵感的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第十三章:诗歌朗诵与表演13.1 诗歌朗诵教授诗歌朗诵的技巧和表达方法安排学生进行诗歌朗诵练习和展示13.2 诗歌表演指导学生将诗歌内容转化为表演形式组织课堂或课后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表演艺术展现诗歌的魅力第十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阅读14.1 教学资源推荐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在线资源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效果14.2 拓展阅读推荐与《沁园春·长沙》相关的其他文学作品和学术文章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诗歌背景和相关领域的理解第十五章:教学反思与改进15.1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和教学评价,提高教学质量15.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提出教学改进措施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理解《沁园春·长沙》的历史背景、诗歌结构、艺术特点、主题思想、意象描绘、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审美体验、比较研究、文学鉴赏、跨学科应用、诗歌朗诵与表演、教学资源与拓展阅读。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
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如“秋水共长天一色”,“白云千载空悠悠”等。
1.2 作者简介简述作者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如他的革命事业、文学成就等。
探讨作者的创作风格和特点,以及沁园春长沙在作者作品中的地位。
第二章:诗歌结构与韵律分析2.1 诗歌结构解析沁园春长沙的诗歌结构,包括诗句的排列、段落的划分等。
分析诗歌中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
2.2 韵律分析分析沁园春长沙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词语与意象解读3.1 词语解读解释诗歌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如“江山”、“楼船”等。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在诗歌中的含义和作用。
3.2 意象解读分析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如“长沙”、“秋水”等。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章:诗歌主题与情感分析4.1 诗歌主题探讨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思想,如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历史的感慨等。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社会现实的启示和影响。
4.2 情感分析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如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对国家的忧虑等。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魅力,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第五章:创作与欣赏5.1 创作指导提供一些创作灵感,鼓励学生以沁园春长沙为蓝本,创作自己的诗歌。
指导学生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和韵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2 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沁园春长沙的优美诗句和意境。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六章:诗歌与文化意义6.1 诗歌与历史分析沁园春长沙中的历史元素,如提到的“橘子洲头”、“岳麓书院”等,与历史事件的关联。
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历史元素背后的故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6.2 诗歌与社会文化探讨沁园春长沙中所展现的社会文化背景,如提到的“渔舟唱晚”、“岳麓山”等,与当时社会风俗的关联。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沁园春 长沙语文教案7篇
沁园春长沙语文教案7篇沁园春长沙篇一教学目标1、品味诗词,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2、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1、通过品味意象,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
2、领会诗人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革命气概。
教学难点1、从意象的角度了解关于湘江秋景和少年同学的描写。
2、领会浪遏飞舟的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1、语言品读法。
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比较法。
如对《沁园春雪》的比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共和国的缔造者;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梅花瑞雪,战地黄花,如血残阳,神采飞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今朝的风流人物,他就是伟人毛泽东。
让我们追寻伟人的足迹,再回长沙,走进领袖的宽阔胸怀,走进诗人的崇高心灵。
二、背景介绍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学习、生活、从事革命活动长达十三年,这期间发生了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等,他与何叔衡、蔡和森等人创立新民学会,领导长沙学生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诵读欣赏1、结合欣赏毛泽东手书,听朗读录音。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思路,熟读成诵诵读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停顿,突出领字作用。
“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万类霜天竞自由”要读出彻悟、慨叹之情。
“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
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介绍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地点背景等。
解释沁园春·长沙在毛泽东诗词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1.2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强调毛泽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诗歌结构分析2.1 诗歌形式解释诗歌中的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
2.2 诗歌结构解析沁园春·长沙的诗歌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
强调诗歌中的意象转换和情感变化。
第三章:诗歌意象与主题分析3.1 诗歌意象分析沁园春·长沙中的主要意象,如长沙、橘子洲头、百侣等。
解释意象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3.2 诗歌主题探讨沁园春·长沙的主题思想,如革命情怀、英雄主义等。
强调诗歌中的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的关联。
第四章:诗歌艺术特色分析4.1 语言艺术分析沁园春·长沙中的语言艺术,如词汇、句式、修辞等。
解释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4.2 情感表达探讨沁园春·长沙中的情感表达,如豪情、激情、抒情等。
强调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感染力。
第五章:教学实践与拓展5.1 教学方法提出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朗诵、讨论等。
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5.2 教学拓展提出沁园春·长沙的教学拓展活动,如写作、表演、研究等。
强调教学拓展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第六章:诗歌鉴赏与解读6.1 诗歌鉴赏教授如何鉴赏沁园春·长沙,包括诗歌的语言、意象、情感等。
通过具体诗句,讲解如何欣赏毛泽东的诗词艺术。
6.2 诗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沁园春·长沙的内涵和外延。
分析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寓意。
第七章:诗歌与文化传承7.1 诗歌与传统文化探讨沁园春·长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联。
分析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历史、哲学、道德等。
7.2 诗歌传承强调沁园春·长沙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传承价值。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4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优秀4篇】引言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描绘了他对湖南长沙的那份深情厚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可以借助这首诗歌,组织一些教学案例,以增强学生对长沙的了解,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介绍四个优秀的沁园春长沙教案,用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
教案一:用沁园春·长沙引发学生对长沙的好奇心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沁园春·长沙,了解长沙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培养学生对长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学内容1.学习沁园春·长沙的背景知识2.分析诗歌内容,并讨论学生对长沙的看法3.进行小组讨论,探究长沙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教学步骤1.引导学生熟读沁园春·长沙2.分析诗歌的内容,讨论学生对长沙的感受和想法3.小组讨论,交流学生对长沙的认知和了解4.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收集关于长沙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资料5.学生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分享教学评价•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是否提高•学生对长沙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教案二:以沁园春·长沙为主题,开展写作活动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对长沙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笔和写作技巧教学内容1.学习沁园春·长沙的诗句和意象2.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3.开展写作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以沁园春·长沙为主题的文章教学步骤1.学习沁园春·长沙的诗句和意象,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2.引导学生观察长沙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3.学生进行写作活动,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写一篇以沁园春·长沙为主题的文章4.学生相互交流、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文章5.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选和评析教学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否增强•学生的文章是否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教案三:以沁园春·长沙为素材,进行美术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长沙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教学内容1.学习沁园春·长沙的诗句和意象2.分析诗歌中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3.进行美术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幅以沁园春·长沙为素材的画作教学步骤1.学习沁园春·长沙的诗句和意象,分析诗歌的景物描绘和情感表达2.引导学生观察长沙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欲望3.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创作一幅以沁园春·长沙为素材的画作4.学生相互欣赏、讨论和评价作品5.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彰教学评价•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想象力是否提高•学生对长沙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受是否准确表达在作品中•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独创性和艺术感染力教案四:沁园春·长沙的演唱和舞蹈创作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舞蹈创作能力•增强学生对长沙的情感和归属感•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教学内容1.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歌曲版本和舞蹈2.分析歌曲的表演要求和情感表达3.进行演唱和舞蹈的排练,创作一套适合沁园春·长沙的舞蹈动作和编排教学步骤1.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歌曲版本和舞蹈,分析歌曲中的表演要求和情感表达2.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情感和对长沙的归属感3.进行演唱和舞蹈的排练,学生分工合作,创作一套适合沁园春·长沙的舞蹈动作和编排4.进行排练和彩排,提高演唱和舞蹈的质量和效果5.进行演出和展示,邀请其他班级和老师观赏教学评价•学生的演唱和舞蹈能力是否提高•学生对长沙的情感和归属感是否准确表达在演唱和舞蹈中•演出和展示的质量和效果如何结论以上是四个优秀的沁园春长沙教案的简介,通过这些教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对长沙的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感。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解析《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活经历。
引导学生了解长沙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特点,理解诗歌中长沙的象征意义。
1.2 作者介绍介绍毛泽东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强调其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析毛泽东的文学创作风格,特别是其诗词的特点和风格。
第二章:诗歌结构和韵律分析2.1 诗歌结构解析《沁园春长沙》的诗歌结构,包括诗的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结构美和节奏感。
2.2 韵律分析分析《沁园春长沙》的韵律特点,包括平仄、押韵、对仗等。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感。
第三章: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3.1 诗歌意象解析《沁园春长沙》中的主要意象,如江山、英雄、激扬等。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2 修辞手法分析《沁园春长沙》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偶等。
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诗歌的修辞美。
第四章:诗歌主题和情感分析4.1 诗歌主题解析《沁园春长沙》的主题,理解其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4.2 情感分析分析《沁园春长沙》中的情感变化,如豪情、激情、深情等。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魅力和情感表达方式。
第五章:诗歌鉴赏和创作实践5.1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欣赏《沁园春长沙》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分析诗歌中的艺术特色,如意象、修辞、韵律等。
5.2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运用所学的诗歌知识和技巧。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第六章:词牌特点及创作背景6.1 词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词牌的历史演变和不同风格。
6.2 创作背景探讨《沁园春长沙》的创作背景,包括毛泽东的生活经历和思想状态。
分析当时社会环境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七章:诗歌意象与象征意义7.1 诗歌意象深入解析《沁园春长沙》中的关键意象,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等。
2023最新-沁园春 长沙优秀教学设计【7篇】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7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7篇沁园春长沙优秀教学设计,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高一必修一《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的博大气魄。
2、理解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3、在理解的赏析后进行背诵。
二、教学手段1、老师串讲,师生赏析。
2、课堂朗读。
3、幻灯显示,电脑课件。
三、教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秋天,在一般人的眼中,往往充满了苍凉,充满了感伤,而我们的毛泽东主席在他年青的时候,却曾为秋天唱过一曲昂扬的赞歌,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充满动感,充满力量,充满浓烈色彩的《沁园春·长沙》。
(二)朗读全首词,在朗读前,先打出幻灯片,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容易读错的字。
(二)分析上阙1、第一层(第一句至第三句)[老师串讲]“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1)提问“独立”,“寒秋”,“橘子洲头”,分别点明了什么?[同时,老师在电脑上打出这三句,并在旁标出学生回答的“处境”,“季节”,“地点”](2)这里的词序本来应该是“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提问:为什么作者却写成“独立寒秋”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出因为填词的需要,并说明词有一定的句数,格律要求。
[赏析]:△“独”(1)提问:为什么作者要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而不是三五成群,要求学生结合作者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谈谈。
(2)学生谈完,老师总结:明确作者为了逃避军阀耳目,才独自一个人登上橘子洲头。
[同时,以幻灯片打出《沁园春·长沙》创作背景]2、第二层(第四一第十句)[老师串讲]深秋时节,作者独自一个人,站在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向北流去。
(1)提问:此时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同时,老师用电脑打出一幅湘江秋景画](2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切换上述画像,用电脑显示“湘江秋景图”一表,在“景物栏上打上景物名称。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4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4篇)《沁园春长沙》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品尝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壮阔肤浅的意境,感受抒情仆人公的形象,培育诗词鉴赏力量。
二、背诵全词。
教学设想一、教时:1课时。
二、重点与难点:诗词观赏与评价。
三、学法指导:诵读入境,观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四、教具预备:1、PPT2、范读录音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爱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毛泽东用古典诗词形式写现代精神。
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
他生前同意并公开发表的诗词有39首,其中,以“沁园春”为词牌的长调(91字以上)只有两首。
学校我们学习了《雪》,今日我们要观赏的`是《长沙》。
长沙是毛泽东革命人生的起点,让我们追寻伟人的闪光脚印,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二、诵读鉴赏1、整体感知,熟识内容①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②生齐读,熟识内容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它的突出特点是塑造了抒情仆人公“我”的形象。
读这首词就要从整体感受抒情形象入手,理清思路。
①默读圈点,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词。
明确:立、看、怅、问、携、忆、记②理清思路:(见预习提示)明确: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表现青年时代的精神和抱负,暗答了上阕的提问。
③初步概括形象特征:(外观其行,内察其心)明确:独立深思,忆旧言志。
④自由朗读,试行背诵。
(记关键词顺着思路背)检查背诵,若不能背,说明缘由可能是没有进入意境;若能背,指出还要深化体会,详细把握情感特征。
3、鉴赏评价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仆人公的形象后,我们还要深化体会,详细把握情感特征。
①联想设疑,制造悬念:前3句的正常语序为——寒秋,(诗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精选13篇)《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沁园春·长沙》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的】1、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2、对比诵读,了解词的格律特点,加深对情感内涵的把握和理解。
3、品味词的语言和意境,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4、背诵全词,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诗词朗读,赏析诗词的语言表现力,感受作者的情怀。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板块学习方法介绍(结合人文主题)1、说说: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
(引入写作与阅读的结合)2、读读:初读、对比读,感知诗词的形式特点──音韵、节奏与格律。
范读后整体感知本文的思想情感与风格。
3、议议:品味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技巧,深入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品语言、知诗艺、思想)4、写写:拓展鉴赏。
二、品读课文1、说说:⑴ 同学们,踏入高中也就踏入青春的门槛,今天老师想问问大家,你的青春理想是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你的理想?(学生自由表达)⑵ 交流后,教师点评后引导:刚才同学们都畅谈了自己的理想,非常简洁的一句话或几句话。
但老师想问问你们中有谁能诗意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⑶导入课文:今天我们来学习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看看作者青春时代的理想是什么?又是如何形象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如何诗意地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伟人的伟大,并从中学到一些诗词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2、读读:⑴ 我们先来读读读这一首词。
读了之后,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同学们读了之后的初步感受。
提醒注意:把握情感,注意语气,划分节奏,读出重音。
(交流初读的感受,请学生推荐学生来范读,探讨该词的朗读处理。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沁园春长沙》的诗意、诗意和诗韵,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沁园春长沙》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学难点:诗句的深入解读,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毛泽东及其作品《沁园春长沙》,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诗歌大意。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诗歌的意境、诗句的含义,分析作者的情感。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意象,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沁园春长沙》。
2. 结合课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情感。
3. 写一篇关于《沁园春长沙》的读后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读后感,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沁园春长沙》的默写测试,检验学生对诗句的掌握程度。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寻找答案。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长沙的自然风光,增强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3. 运用比较教学法,将《沁园春长沙》与其他毛泽东的诗作进行比较,拓宽学生的视野。
七、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毛泽东的其他诗作,用于比较教学。
3. 相关背景资料,如长沙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等。
八、教学步骤1. 课前展示长沙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自然意象。
2. 课堂讲解: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修辞手法。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3篇)
《沁园春·长沙》教案(精选13篇)《沁园春·长沙》教案篇1【示范教案】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学目标】一、学问教育目标1.了解《沁园春长沙》的写作背景。
2.了解词的进展简史。
3.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二、力量培育目标1.训练同学诵读力量。
2.着重训练同学抓准词中意象的力量。
三、德育渗透目标1.培育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的喜爱。
2.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珍惜今日的一切,激发同学奋勉向上的热忱。
【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以乐景写哀,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词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词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妙的。
缘由在于越写山河的壮美,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
词人正是在这不全都中突出了剧烈的革命精神。
当然,这里面也含有喜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亮,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教导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争”字、“击”字、“翔”字等都极为精确精当。
【解决方法】1.指导同学有感情地反复诵读。
2.补充古诗文(小说、戏剧)中同学能懂的例子作佐证。
3.精讲必要的历史学问。
【同学活动设计】1.课外提前预备:注音,细读注解,反复读,完成预习作业。
2.课堂随老师诵读——美读——成诵。
3.观看多媒体。
4.自由争论。
【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课内美读成诵。
2.通过抓住主要意象来把握内容大意。
二、诵读背诵1.抽查同学朗读,老师点评。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沁园春·长沙》。
(2)理解诗中的意象、典故和比喻,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文。
(2)学会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审视古典诗词。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奋发向前的壮志豪情。
(2)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诗中意象、典故和比喻的把握。
3. 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中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了解。
2. 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掌握。
3. 诗人心境与时代精神的融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包含诗文、注释、背景资料等。
2. 学生用书:《沁园春·长沙》及相关诗词鉴赏资料。
3. 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音频:毛泽东朗读《沁园春·长沙》。
(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的、作者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语音韵律。
(2)结合注释,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中的意象、典故和比喻的含义。
(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4. 诗文鉴赏(1)分析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基本鉴赏方法。
(2)从历史、文化、艺术等多个角度审视诗文,深入理解诗人的心境与时代精神。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感受诗人的情感。
(2)讨论诗人心境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1)背诵《沁园春·长沙》。
8. 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选取其他描写秋色的诗词,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等,与《沁园春·长沙》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学案[教学目的]以《沁园春•长沙》词为依托,拓展比较,充分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体味诗歌用词的妙处,[教学重点]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
本课重点放在朗读背诵和诗词鉴赏上。
[教学设想]先以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引入,让学生总体感知概括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然后再学习本词,重点突破字词、写作思路、由写作意象所展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体味诗人用词的妙处。
然后进行拓展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人物传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引入诗词给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让学生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西江月•井冈山》)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清平乐•六盘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问: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
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泽东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
提问:世界上最长的生命体是什么?台湾诗人席慕容的回答:诗是何等奇怪的个体/生下来就会站起来走开/薄薄的一页瘦瘦的几行/不需衣衫不畏冻饿/就自己奔跑到野外/甚至只要有几句写到谁的心里去/就可以/从商周到隋唐/一直活到所谓的当代二.有关‘词’的文学知识介绍1)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
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2)词牌:又称词调。
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
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
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
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
3)词的分类: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4)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5)“沁园春”,词牌名。
沁园: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
有人咏其事,词牌“沁园春”,由此得名。
“长沙”是题目。
6)关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 “意象”,所谓“意象”是指在诗歌中,融人了词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
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枯藤、老树”等11个意象,“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上被诗人的情感“剪辑”在一起时,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
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B “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
诗歌的意境(情景)关系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意境的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孤独冷寂等等。
抓住诗歌的意象,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第二课时:品读《沁园春•长沙》课前准备:一、熟读成诵与整体感知自学完成。
疑难之处,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解决。
二、背景资料呈现,辅助解读作词动机与写景寓意。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
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
信息整合利用辅助:1.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革命形势,词中着力描写“红”色,富有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火热的情怀,“万山红遍”是“星火燎原”的外化。
词中写“竞自由”寓自由解放追求。
2.国共合作,革命应由谁来领导,成为当时的焦点问题。
此便是“谁主沉浮”质问的来由与内涵,由此可见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三、活动资料呈现,辅助解读“峥蝶岁月”的相关内容。
1.毛泽东在长沙学习、工作期间,常与蔡和森等革命青年在橘子洲头散步、游泳、畅谈天下大事。
2.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信息整合利用辅助:1.呼应“百侣曾游”。
2.呼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峥嵘岁月”,也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了诠释。
“万户侯”、“中流击水”没必要字字落实,但寓意要清晰。
四、小结背景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物象,物象传递情意。
读诗词必须知人论世,利用相关资料去解读诗境,品悟诗情。
这是鉴赏的基本素质。
课程过程:一、朗诵比赛活动预课:要求每个同学反复诵读课文,读得音准语畅。
学课:分组交流,人人有诵读展示机会,互相带动。
先行分组齐诵,培育团队意识,提高整体能力。
老师评点,评出优胜组,予以鼓励。
后行个人诵读,每组推选最佳的,全组帮助设计停顿、重音、表情等,集体评出最优个人,予以表扬。
二、“我最欣赏”的品味活动要求:选出你欣赏的某个词、某一句、某几句,说明为什么...,写成书面稿。
相同的不可重复,突出“我认为”。
基本同意的,可以补充;不同意的,提倡争鸣。
形式:课前发布,自主交流,课堂以对话形式展开。
师生互动三、“我们缺什么”研讨活动要求:人教版、苏教版不约而同将《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语文第一课,显然有所期许。
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年龄,与毛泽东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青年相比,我们究竟缺形式:可用现场讨论形式,先分组让每个同学有发言机会,后由各组推荐最优者全班展示,教师欣赏、引导、调剂。
可用随笔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以书面表达出来,教师评点展示,促进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备考:当今青年不乏理想与执着追求,但通常定位在个人发展上,缺少当年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当今青年图稳求安,优柔寡断,缺少当年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豪壮果敢;当今青年谈吐作文,少刚性多柔性,缺少当年革命青年深远而雄奇的思想气魄,急需补钙。
从成长来看,少年大志,一生大为;少年无大志,一生难作为。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后来的丰功伟业,正是基于他们年轻时的壮志激励。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当今时代同样需要“中流击水”、中流砥柱型的英豪,知识青年更应敢为人先立大志、成英豪,从进入高一开始早起步,踏实奋进,渐强渐升,以不辜负时代的重托,民族的期盼。
第三课时:《沁园春•长沙》拓展、比较阅读目的:充分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
(一)《咏蛙》咏蛙1910年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解说:毛泽东这种阔大的胸怀并非是参加革命后才有。
早在……(背景)写作背景: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
凡是来东山高小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
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
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内容,而毛泽东则写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
校长李元甫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这首诗体现出一种王者之气,一种霸气。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流露出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二)《采桑子•重阳》毛泽东的诗词为什么有如此宏大的气魄,如此壮阔的境界?——这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分不开,与他伟大的胸襟,英雄的胆略和气概分不开。
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心胸的人那里,感受是不同的。
比如重阳登高,杜甫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一种激愤与悲愁。
而毛泽东,则写下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作背景:红四军内部意见不一(1929年7月,在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不同意实质上是军事冒险的中央的指示意见),毛泽东暂时离开了领导岗位(被调离),做地方政府工作。
当时他身体有病,便带病深入基层到地方搞土地革命斗争。
10月,在乘担架赴上杭的途中,时值秋天,面对闽西绚丽夺目的秋色,毛泽东顿发诗兴,创作了这首词。
(古代抒写人生的诗词,尤其是借秋抒写人生的诗词,许多都有感伤的色彩。
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从这首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乐观豪迈的情绪——词中的秋色比春光还要美好,战地上的野菊简直令人陶醉,强劲的秋风使人无比爽快。
词中充满乐观的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超的审美情趣。
※蕴含深邃的哲理——充满辨证思想:1、人生有限(“人生易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宇宙无限(“天难老”,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并不慨叹人生短暂,而是通过优美的艺术境界,形象地告诉人们:新陈代谢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每个革命者都应该正确对待生命的价值,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
2、“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提起战争,人们往往会想到流血牺牲,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等,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
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
而正义战争,革命战争,目的是推翻腐朽的统治力量,推动历史前进,给更多的人带来和平,带来幸福。
所以,毛泽东在词中才盛赞“战地黄花分外香”。
(三)比较阅读《卜算子•咏梅》(与陆游比较)目的: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
解说:中国历来不缺乏爱国者。
从屈原到杜甫,再到陆游、辛弃疾,他们的许多诗篇都抒写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感情。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驿外断桥边,飞雪迎春到。
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已是黄昏独自愁,犹有花枝俏。
更著风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