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NSCLC靶向诊断治疗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研究进展孙任成1,孙赛赛1,于渊21.潍坊市中医院肿瘤外科,山东潍坊 261041;2.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山东潍坊 261041[摘要] 随着靶向治疗为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以及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获益,肺癌靶向治疗的新辅助策略逐渐受到关注。
近年来,NSCLC 的新辅助靶向治疗临床试验研究数据不断更新,NSCLC 新辅助靶向治疗安全有效,可增加根治性手术机会、减少疾病复发并改善患者预后。
本文对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 应用新辅助靶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新辅助靶向治疗的认识。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4)02(c)-0195-04Advances in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UN Rencheng 1, SUN Saisai 1, YU Yuan 21.Department of Surgical Oncology, Weif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261041 China;2.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Weifang People's Hospital, Weifang, Shandong Province, 261041 China[Abstract] With the benefit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positive driver genes and postoperative adjuvant therapy, neoadjuvant strategies of targeted therapy for lung cancer are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data of clinical trials of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 in NSCLC have been constantly updated.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 in NSCLC is safe and effective, which can increase the chance of radical surgery, reduce disease recurrence and improve patient prognosis.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levant studi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 in driver gene-positive NSCLC, in order to improve clini⁃cians' understanding of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eoadjuvant targeted therapy; Review肺癌是中国乃至全球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占80%~85%,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但预后并不理想,Ⅱ~ⅢA 期5年总生存率为41%~65%,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辅助或新辅助化疗仅在手术基础上提高了4%~8%的5年总生存率,免疫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驱动基因阴性NSCLC 的预后,但对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 效果并不理想。
晚期nsclc分子病理诊断的重要性及新进展课件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42卷第6期 中华肿瘤杂志2014年7月第36卷第7期
中华结核呼吸科杂志2014年3月第27卷第3期
ALK阳性NSCLC命名的由来
2010, Kwak EL:
证实克唑替尼治疗有效, 但仍沿用EML4-ALK阳性
非小细胞肺癌的称谓
2007, Soda & Mano
首次发现EML4-ALK基因
Estimated Enrollment: Study Start Date: Estimated Study Completion Date:
348 July 2013 June 2018
Inclusion Criteria:
1. Patient has a histologically or cytologically confirmed diagnosis of non-squamou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12
6
主要内容:ALK阳性NSCLC的诊断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定义 ✓ALK检测适宜人群 ✓ALK检测诊断流程专家共识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42卷第6期 中华肿瘤杂志2014年7月第36卷第7期
中华结核呼吸科杂志2014年3月第27卷第3期
7
ALK阳性NSCLC具有鲜明的 临床及病理特征
(R lung)
M
Squamous
靶向治疗在NSCLC治疗进展

针对肿瘤转移的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转移的靶向治疗
肿瘤细胞的转移过程包括粘附、侵袭、转移和增殖等阶段,针对这些阶段的靶向 药物包括抑制粘附分子、抑制转移相关激酶、抑制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等,可抑 制肿瘤细胞的转移。
针对肿瘤微环境的靶向治疗
肿瘤微环境包括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血管等,针对这些成分的靶向药物包括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等,可调节肿瘤微环境,抑制肿瘤细胞 的转移。
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靶向治疗可作为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
多项临床研究证实,对于EGFR突变或ALK融合的nsclc患者,TKI治疗或克唑替尼治疗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有 效缓解肿瘤进展并延长患者生存期。
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可提高疗效
多项研究证实,对于未突变或ALK融合的nsclc患者,采用TKI或克唑替尼联合化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降低肿 瘤复发的风险。
nsclc概述
NSCLC是肺癌的一种类型,占所有 肺癌的80%~85%。
VS
它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 肺癌三个亚型。
靶向治疗在nsclc中的重要性
靶向治疗的出现为NSCLC患者提供了更多的 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存获益。
它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减少了 对身体的损害。
02
nsclc靶向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如免疫治疗、化疗等)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克服耐药性。
精准医疗
运用基因测序等精准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靶向治疗方案。
耐药性机制研究
深入探究靶向治疗的耐药性机制,为克服耐药性提供新思路。
针对未来nsclc治疗的建议与展望
要点一
加强国际合作
1
靶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NSCLC治疗策略,能够 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EGFR-TKI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一线与二线疗效对比的研究进展

临床与病理杂志J Clin Pathol Res2016, 36(6) 842EGFR-TKI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一线与二线疗效对比的研究进展应梦洁 综述 孙建立 审校(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六科,上海 200232)[摘 要] 本文对近年来关于表皮生长因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的多项研究进行分析:EGFR-TKI 与传统化疗相比,无论一线还是二线治疗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患者均能够提高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改善生活质量;应尽早明确患者基因突变状态,二线治疗进行基因检测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EGFR 敏感突变的患者,有研究显示EGFR-TKI 一线治疗与二线治疗相比,能提高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但并未见PFS 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延长。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一线治疗;二线治疗Progress in patients with EGFR sensitive mutatio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EGFR-TKI as first- or second-line therapyYING Mengjie, SUN Jianli(Sixth Division of Department of Oncology, Longhua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232, China)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a number of studies 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GFR-TKI) in recent years: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ith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mutati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EGFR-TKI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chemotherapy,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an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quality of life improved, both in first- or second-line therapy; gene mutation status should be made clear as early as possible, even for chemotherapy-treated patients, genetic testing is also very necessary; There are studies show that EGFR-TKI treat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s, the response rate and disease control rate in chemonaive patients are higher收稿日期(Date of reception):2016–04–10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孙建立,Email:*****************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81573890);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CCCX-3-3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课题(JDZX2015069)。
肺癌靶向治疗

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
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最初是从老鼠的成血管细胞瘤株培养液中分离提纯得到的一种内源性糖 蛋白,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美国一家公司生产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 素(rh-endostain)并于1999年9月和2002年10月分别进行了Ⅰ期和Ⅱ期 临床试验,但由于蛋白质复性问题和生产成本昂贵,Ⅲ期临床试验中途 停止。我国烟台麦得津公司以罗永章为首的科学家经大量试验研究解决 了蛋白质复性问题,并采用大肠杆菌作为表达体系生产出了新型重组人 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YH-16),并于2006年7月上市。
的倒位融合能够使得组织表达新的融合蛋白 EML4-ALK,这种融合基因能通 过 PI3K-AKT,MAPK 和 JAKSTAT 途径导致肿瘤的发生。 EML4-ALK 是新发 现的肺腺癌驱动基因。ALK 基因重组并不多见,仅占非小细胞肺癌的 4%-7%。 它更容易出现在既往少量 / 无吸烟史和年轻的患者身上。其病理类型常常是腺癌 ,更具体而言是腺泡癌和印戒细胞癌。约 33% 非 EGFR 和 KRAS 突变 的 NSCLC 患者会出现 EML4-ALK 突变。而且,EML4-ALK 突变有很强的排他 性,即当它突变时,其他驱动基因往往不会发生变异。
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
(一)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肺癌靶向治疗 吉非替尼(易瑞沙)、厄洛替尼(特罗凯)、西妥昔单抗(爱必妥)、
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伊马替尼(格列卫)。
(二)以血管生成为靶点的肺癌治疗 贝伐单抗(阿瓦斯汀)、血管内皮抑素(恩度)
(三)以法基尼转移酶为靶点的肺癌靶向治疗:R115777 (四)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 4 与间变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 EML4-ALK)基因重组:克唑替尼,色瑞替尼、 alectinib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二三事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二三事作者:王勇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7期【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7-21--02肺癌是当前时期威胁着人類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所有肺癌患者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比是80%~85%,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初诊的时候,就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他们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所以靶向治疗、化疗成为该类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本文以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为例,对患者靶向治疗期间,应该掌握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到广大患者和家属。
一非小细胞肺癌是什么?在了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之前,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非小细胞肺癌。
简单来说,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
在我国城市人口中,肺癌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非小细胞肺癌就是生活中非常多见的恶性肿瘤类型。
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
相较于小细胞癌,非小细胞癌的癌细胞生长、分裂较为缓慢,扩散转移也会相对晚一些。
但由于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就已经被诊断为晚期非小细胞癌,所以在治疗时,部分患者的治疗手段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除此之外,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会存在疲乏、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见呼吸受阻、咳嗽和咯血这类局部症状。
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二三事(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背景以往对于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他们在癌症治疗时,一般是通过化疗缓解肺癌引起的不良症状。
但是近几年,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已经出现了瓶颈期,其治疗进展不明显。
值得惊喜的是,在分子遗传学的深入研究中,人们将非小细胞肺癌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分子亚型。
并且研发出疗效更具针对性的靶向治疗药物,使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得以改善。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 o1.17 No.4932投稿邮箱:sjzxyx6666@1 靶向治疗靶向药物是通过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在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通过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的靶点,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使肿瘤细胞加速凋亡。
所以靶向治疗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较具有更高的选择性、毒副作用小。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因为小分子抑制剂的出现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4]。
下面将介绍治疗NSCLC 的各类分子靶向药物。
1.1 Crizotinib (克唑替尼)2007年,日本学者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首次发现了EML4-ALK 融合基因,后来针对EML4-ALK 融合基因阳性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发了一种口服的靶向抑制剂Crizotinib(克唑替尼)。
Crizotinib 的出现是分子靶向治疗NSCLC 的极其重要的里程碑[5]。
Crizotinib(2011年)是ALK 受体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抑制剂,它的作用机制是可以选择性竞争三磷酸腺苷(ATP),阻断磷酸化而发挥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加速肿瘤细胞的凋亡。
在Solomon BJ、Cappuzzo F、Felip E、Blackhall FH、Costa DB、Kim D-W 的报告中,PROFILE 1014是ALK 阳性NSCLC 的3期前瞻性研究,与BM 患者的化疗相比,一线氯吡啶组的颅内疾病控制率(IDCR)显示较高。
虽然颅内进展时间改善,但并不显著[6]。
在BM 患者中,Crizotinib 与化疗相比,PFS 大大改善。
患有BM 的患者的IDCR 与化疗相比显着高于对照组。
无法避免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NS)渗透或肿瘤生物学变化,大脑是Crizotinib 耐药最常见的部位。
在接受治疗的同时,高达70 %的患者中新发颅内病变的进展是对Crizotinib 的获得性抵抗的常见表现[7]。
nsclc一线化疗方案

nsclc一线化疗方案
NSCLC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缩写,是指除了小细胞肺癌以外的其他
类型的肺癌。
一线化疗方案是指首次被用于治疗肺癌的化疗方案。
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NSCLC一线化疗方案:
1. 铂类药物加双环类化疗方案:这是一线治疗NSCLC的常见方案
之一。
通常会使用铂类药物如顺铂或卡铂,结合双环类化疗药物如依
托泊苷(又称VP-16)或紫杉醇(又称TAXOL)。
这种方案可以降低
肿瘤负荷并提高患者存活率。
2. 靶向治疗加化疗方案:在某些NSCLC患者中,存在特定的靶向
突变,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酪氨酸激酶(ALK)融合
基因。
对于这些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如吉非替尼(又称IRESSA)或克
唑替尼(又称XALKORI)可以与化疗药物结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3. 二线非肿瘤细胞毒药物治疗方案:在一线化疗失败后,可以考虑
使用二线非肿瘤细胞毒药物如埃托泽米布(又称TS-1)或依托泊苷。
需要指出的是,NSCLC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
根据患者的病情、分期和基因突变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因此,在制
定治疗方案时,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根据具体情况来制定最合适的
治疗策略。
以上所提到的一线化疗方案仅仅是一些常见的治疗选择,还有其他
许多方案可供选择。
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决
定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化疗对晚期NSCLC的疗效已达到平台期,患者很难再从化疗中进一步获益。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成为当前肺癌领域的热点,对接受EGFR-TKI治疗的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无论是有效率还是生存期以及生活质量都远远超过当前单纯化疗的水平,又一新的靶点EML4-ALK阳性的靶向药物Crizotinib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率高达80%以上,肺癌的新的驱动基因EGFR-1、ROS1、mTOR、DDR2、PIK3CA、MEK 等的发现,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不断开发成功,肺癌的治疗才是真正的走向基因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新时代。
现对当前晚期NSCLC靶向治疗的现状总结如下。
标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基因;进展在世界范围内,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肺癌均居恶性肿瘤首位,一旦发现,约80%肺癌为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并且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
第三代新药联合铂类二药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标准方案,但疗效达到一个平台期,其总体有效率(RR)为25%~35%,至疾病进展时间(TTP)4~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8~10个月,患者似乎很难再从化疗中进一步获益。
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靶向治疗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已成为当前肺癌领域的热点,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药物、抗EGFR单克隆抗体以及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样4-间变淋巴瘤激酶(EML4-ALK)抑制剂等等。
2009年Jackman 等[1]分析了5项临床试验,旨在研究EGFR和K-RAS突变对晚期NSCLC患者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有效率还是生存期,TKI都远远超过当前单纯化疗的水平,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接受TKI治疗的RR达67%,OS约为24个月。
这使我们相信,靶向治疗正在引领肺癌走向真正个体化治疗的时代。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中常见的异常表达基因之一,因此,针对EGFR的靶向治疗已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包括EGFR基因突变与表达的研究、EGFR抑制剂的研发与临床应用、EGFR靶向治疗的耐药机制以及联合治疗策略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进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期望能够为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靶向治疗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EGFR基因及其与NSCLC的关系EGFR,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关键的跨膜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主要参与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在人体中,EGFR 基因位于第七号染色体上,其编码的EGFR蛋白广泛存在于上皮组织,尤其在肺、脑和乳腺等组织中表达最为丰富。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EGFR与NSCL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NSCLC细胞常常存在EGFR基因的突变或过度表达,这些变化导致EGFR蛋白的持续激活,从而引发细胞的无序增殖和肿瘤的形成。
EGFR突变最常见的是酪氨酸激酶域的突变,这些突变能够增加EGFR 的活性,使细胞对EGFR配体的反应增强,导致细胞增殖失控。
EGFR作为NSCLC的重要治疗靶点,其靶向药物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NSCLC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主要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和单克隆抗体两大类。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EGFR的活性或阻断其与配体的结合,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提高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然而,尽管EGFR靶向治疗在NSCLC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患者对EGFR靶向药物不敏感,部分患者在初始敏感后会出现耐药性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我们,对EGFR 及其与NSCLC关系的深入研究,以及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仍然是NSCLC治疗领域的重要任务。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进展

1个报告 的结果 显示 , 易瑞 究最 多的是 胞内小分子抑制物 ,酪 氨酸 失败病例 的 3 5 疾病控制率 >6 % , 0 激酶抑 制剂 T I 这 类药 物 的代表 , K是 这 沙 的有效率 >2 % ,
类 药 物 主 要 通 过 抑 制 表 皮 生 长 因子 受体 进 展 时 间 >3个 月 , 中位 生 存 >6个 月 ;
到 其抑 制 肿瘤 及血 管 的 生 长 , 使 肿 瘤 凋 小样本 l 并 l 期试验 有效率 为 1 % , 在美 个 月 ; 2 而 而亚 洲一线治疗 的有效率在 2 % 5 亡 增 加 的 目的 , 其 副作 用 小 。 按 其 作 用 国 进 行 的 包 括 了 2 9例 晚 期 N CL 二 故 2 S C
维普资讯
的
北 京 医 院肿 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科 程 刚 囊
( el c ce r g l o s C l yl e u t r, a d a eya eihb o ) e c t l ii r 。 s n t H so e i n t
生存 优 势 。 至 此 ~ 般 认 为 T I 疗 - / K治 = J l 、 l z
其特点而 言是选 择性 的作 用于 肿瘤细 胞 达 到 了 2 .% 。 而 两 个 试 验 中 的 欧 美 人 进 行 了一 线 的研 究 ,在 欧 美一 线 治 疗 有 75
的一些与其发生发展有关的特殊结构 , 达 种的有效率均近似 1 %。同样特罗凯的 效 率 多在 4 一 8 , 中 位 生 存 在 6 1 O % 1% —4
合 治 疗 具 有 一 定 的 研 究. 目前 是 CS CO, S O 会 员, 中央保健委 员 AC 会 特 聘 会 诊 专 家 , 杜 克 大 学
肺黏液表皮样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肺黏液表皮样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张俊;李印【摘要】肺黏液表皮样癌是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少见类型,对传统化疗和放疗缺乏特异性。
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且缺乏大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因此对其最佳的治疗标准尚未确立。
近年来,随着肿瘤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作为一项极具潜力的新方法已经逐渐成为肺黏液表皮样癌临床治疗的一部分。
本文对其靶点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is rare and survival does not appear to be improved by tra-ditional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Because of the low incidence and lack of large randomized studies,optimal therapy for PMEC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umor and cellbiology,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as a potentially new approach has gradually become part of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MEC, W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PMEC,focu-sing on its therapeutic target and mechanism of action.【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4页(P1331-1333,1334)【关键词】肺黏液表皮样癌;分子靶向治疗;癌,非小细胞肺;综述【作者】张俊;李印【作者单位】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WHO定义肺黏液表皮样癌(pulmonary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PMEC)为一种由黏液细胞、鳞状细胞及中间型细胞3种细胞成分,呈实体状、腺状或囊状排列而构成的恶性上皮肿瘤[1]。
nsclc靶向治疗 思考题

nsclc靶向治疗思考题NSCLC(非小细胞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
针对NSCLC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相比,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法,通过特定的靶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下面是一些与NSCLC靶向治疗相关的参考内容。
1. 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与多个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关,例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LK(无心肌病原体融合蛋白)等。
了解这些细胞信号通路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NSCLC中的作用,可以为研发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2. 靶向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针对上述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一些与这些通路相关的分子靶标,并研发了相应的靶向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是单克隆抗体或小分子激酶抑制剂。
临床试验是评估这些药物在治疗NSCLC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途径。
3. 靶向药物的应用现状和进展EGFR和ALK靶向治疗是NSCLC靶向治疗的两个重要领域。
EGFR突变患者可以接受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西他滨和埃克替尼。
ALK重排患者可以接受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
然而,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和耐药性等问题,研究者们正在努力研发新的靶向药物,同时也在探索多种抑制剂的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4. 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在NSCLC靶向治疗中,耐药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了解耐药机制对于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已知的耐药机制包括细胞突变、信号通路重组和上调其他生长因子等。
研究耐药机制可以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如针对耐药突变设计的二代或多靶向药物。
5. 靶向治疗的预后评估指标准确评估NSCLC患者接受靶向治疗后的预后是一个挑战。
EGFR突变和ALK重排等生物标志物在预后评估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循环肿瘤DNA(ctDNA)和循环肿瘤细胞(CTC)等液体活检技术对于动态监测靶向治疗的疗效和耐药情况也具有一定的潜力。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新进展

够与血管表皮生长因子(Ⅵ粥F)结合的重组人体
单克隆抗体,由人类IgGl的框架结构区域和鼠
TKI已经批准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单抗的抗原结合决定区域组成,可识别所有主要
的人VEGF同分异构体,该药物通过与血液中的
一线治疗失败后的二线和三线治疗,但还不知道 能否作为一线治疗。在2008年的欧洲肿瘤内科 (ESMO)年会中报告一项亚洲进行的表皮生长因 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吉非替尼与一 线化疗比较的大型Ⅲ期临床研究(IPASS研 究)…J。IPA&S研究是一项亚洲多中心临床研 究,比较EGFR TKI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 线治疗与标准一线化疗的疗效比较,选择腺癌及 不吸烟病人,随机分为单药吉非替尼组或紫杉醇 +卡铂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组可转入紫杉醇 +卡铂化疗组,而紫杉醇+卡铂化疗组失败病人 可选择其他标准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
了顺铂/紫杉醇、卡铂/紫杉醇、顺铂佶西他滨、顺
铂/多西紫杉醇4种第3代含铂方案,发现有效率 17%--21%,到进展时间3.3~4.5个月,中位生 存期7.4~8.2个月,1年生存率31%~36%,2 年生存率10.5%~15.7%,4种化疗方案之间没 有显著性差异【5J5。一线化疗后疾病复发或进展 的患者,需要进行二线治疗。最佳的二线治疗方 案还不清楚,目前主要推荐多西紫杉醇、培美曲赛 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 —TKIs)[6-9]。作者就近年来晚期NSCLC靶向治
EGFR
48%、41%,P=0.0148;试验结果指数(TOI)分
别为46%、33%。P<0.001]。生存数据尚不成 熟,但2种治疗方法的总生存相似(HR
95%C1
0.91,
0.76~1.10;37%的患者已死亡)。进一
少见突变阳性NSCLC:靶向治疗还是免疫治疗

基线肿瘤负荷至最佳缓解的瀑布图
OS生存曲线
Sotorasib vs 多西他赛,ORR=28.1% vs 13.2%,P<0.001,DCR=82.5% vs 60.3%,缓解深度=-58.8% vs -48.7% 多西他赛组34%患者后续接受KRASG12C抑制剂,中位OS=10.6个月 vs 11.3个月,HR=1.01,P=0.53,无显著OS获益
Naïve
CheckMate-057 Pre-treated
OAK
Pre-treated
Regimen
Pembrolizumab Chemo
Pembrolizumab+Chemo Chemo
Atezolizumab+BCP Bevacizumab+CP
Nivolumab Docetaxel Atezolizumab Docetaxel
Skoulidis F, et al. N Engl J Med. 2021 Jun 24;384(25):2371-2381.
CodeBreaK 200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mPFS为5.6个月
这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III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6月4日至2021年4月26日间的345例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和PD-1/L1抑制剂治疗的KRAS G12C突变阳性(且其他肿瘤驱动基因阴性,如EGFR或ALK) 晚期NSCLC患者,按1:1随机接受Sotorasib或静脉多西他赛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BICR评估的PFS,中位随访17.7个月;
Adrianus Johannes de Langen, et al. Lancet. 2023 Mar 4;401(10378):733-746.
KRYSTAL-1研究:再次突破KRAS魔咒,ORR可达42.9%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内科治疗进展摘要】非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机会,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手段,包括靶向治疗。
本文就近年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靶向治疗新进展肺癌70%-80%以上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由于早期难以发现,确诊NSCLC时70%-80%患者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中位生存期仅6~8个月,5年生存率仅15%。
因此,化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就近年来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化疗1.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化疗铂类药物联合第三代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紫杉类药物、长春瑞滨)是晚期NSCLC患者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
吉西他滨为一种新型核苷类似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
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在1998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晚期NSCLC的一线方案,有效率21%~41%,中位生存期8.1个月~11.1个月,1年存活率32%~39%,从全球13项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4556例NSCLC病人的荟萃分析显示:吉西他滨+铂类较第一代化疗药和第二代铂类方案使NSCLC病人总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延长;与第三代化疗药物+铂类比较,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明显延长[1]。
1.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二线化疗最近NCCN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已将疗效评定改为1个周期后即评估,当出现疾病进展,应采用二线化疗。
目前有三种药物经美国FDA批准用于NSCLC的二线治疗,两种细胞毒性的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和培美曲塞,另一种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药物) (EGFR-TKIs)厄洛替尼[2]。
TAX317[3]研究证实,多西他赛作为二线治疗优于最佳支持治疗。
TAX320研究确立了多西他赛75mg/m2三周治疗的地位。
此后, JMEI研究证实,培美曲塞作为二线治疗其疗效不亚于多西他赛,且毒性反应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