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十一)·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合集下载

专题十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专题十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专题十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进程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⑴简单协作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14—15世纪,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⑵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18世纪末①16世纪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③在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北美等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中,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④西欧封建国家的改革,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⑶机器大工业时期:19世纪至今①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

a.主要资本主义国英、法、美、俄和日等,先后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仍保持飞速发展势头。

c.自有资本主义兴盛发展起来。

②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a.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

d.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e.以私人垄断为主要形式。

③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a.一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严重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国和意大利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b.各国在20年代出现了经济复苏局面。

c.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

d.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④30年代大危机后至今,逐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a.30年代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历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特征
1、简单协作时期(14世纪—16世纪)
特征: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兴起,封建社会逐渐解体 基本史实: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2、手工本主义社会过渡
基本史实: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英法美三大革命)、 启蒙运动、殖民扩张
特征: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打击之下加强对经济 的干预和调整
基本史实:罗祈福新政
6、当代世界和信息时代(二战后)
特征: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呈现出区域集团化
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基本史实: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今世界经济
的全球化趋势
3、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70年代以前)
特征:从英国开始的、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第
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进入大机器生产
时期 基本史实:工业革命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征: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垄断成为普遍的经济现象
基本史实: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
5、动荡与调整时期(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史

2、由于各国的历史环境的差异,资本主义 经济在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决 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方式的多样性。
如早期资主阶级革命时期,当时还处于工场 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决定了早期资 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就是扫清资本主义道路上的阻 碍因素,确立资本主义社会若干基本原则;资产 阶级往往与其有共同利益的阶级或阶层结盟,共 同担负领导任务;革命的道路往往曲折反复;确 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还很少。
②对殖民地的血腥掠夺。积累了巨额财富,后 来转化为资本,用来发展资本主义工业。 ③ “价格革命”。在这一过程中,新兴工商 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以高价出售商品,牟取暴利,另 一方面付给工人的贬值的货币工资,因而经济力量 日益增长。而封建地主收取的定额的货币地租受到 价格革命的影响,地主的实际收入减少,地位削弱 了。小手工业者和农民的两极分化加剧,大部分人 沦为出卖劳动力的工人。 ④奴隶贸易
五、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关系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延续, 一切政治问题都可以从经济利益上找到渊源,也 只有从经济方面才能准确地找到一系列政治事件 的根本原因。
1、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世界近代史重要 内容,无论各国采取何种形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其共同的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阻碍,阻 碍的因素或是封建专制统治,或是国家政治分裂, 或是外国殖民统治等。 如: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斯图亚特专 制王朝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波旁王 朝阻碍,德意志、意大利,政治分裂阻碍资本主 义经济发展等等。这是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资本主义成为势不可挡的 历史潮流,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 历史趋势,而其他因素只能影响到各国资本主义 制度何时或以何种方式取代封建制度。
→国家垄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史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史

中考历史复习资料: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史- 2 -考点分析:政治特点:革命领导者——资产阶级及其利益联盟;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或殖民制度的阻碍;历史使命——推翻旧制度,使资产阶级掌权;革命参加者——资产阶级外,还有其它阶级。

革命进程——都有曲折性的特点。

特点: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期;自上而下的运动形式出现;为相关国家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

通过革命和改革,使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确立起来。

美国经济实力雄厚,市场广阔;德国一战后经济困难,日本国内市场狭窄,两国自我调节能力小。

美国是凡华体系的得益者,现有的国际秩序对其有利,德国是一战战败国,受凡尔赛体系的严格限制,德国民众对这一体系严重不满;日本虽是一战的胜利国,但体系限制了其在东亚势力的发展,日本急于改变现状。

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革命后建立较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德日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带有强烈的帝国主义传统,易走上法西斯道路。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类型及原因1、两种类型:英法美——资本主义发展充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传统。

德日意——具有专制主义的特点2、形成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致;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途径不同所致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1、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下半期2、蒸汽时代19世纪初——19世纪70年代3、电气时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电子信息时代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1、前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2、条件:政策;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政策;科技条件:三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的推动;市场条件:对外侵略与扩张,占领国际市场;美国的独立与统一;资本条件:俄国农奴制改革;自由劳动力条件:英国圈地运动;俄国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几个时期1、工业革命期即19世纪上半期2、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年代初期的高速发展3、20世纪50年代至701、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和丧失确立原因: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首先进行了工业革命。

全球资本主义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全球资本主义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全球资本主义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资本主义是一种基于私人财产、市场经济、利己主义等特征的经济体系,随着历史的发展,资本主义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经济体系之一。

而现代化进程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旨在实现技术、思想、文化、社会、政治等多个领域的更新升级。

本文旨在探讨全球资本主义与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从而揭示其中的内在逻辑。

第一部分全球资本主义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兴起可以追溯到15世纪末某些欧洲城市的商业革命。

当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欧洲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市场化的经济活动不断涌现,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演变为资本与利益的关系。

到了18世纪,英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起步,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体系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19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欧洲的资本主义体系也逐渐扩大至全球。

在资本主义的阶段性演进中,自由市场成为了资本主义论述中的核心特征之一。

资本家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以市场价格为主导因素,企业家的智慧、技能和资源组成了企业的竞争力。

当企业、产业和经济集群之间形成越来越多的竞争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推动了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第二部分现代化进程的新特征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追求的不只是经济效益,还包括技术、科学、文化和社会等方面。

其中,科学技术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驱动力。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又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为了保持竞争力,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并提高效率,这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在现代化进程中,全球化现象愈加凸显,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得到了快速扩展。

在全球资本主义的架构中,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与文化、政治等领域相互渗透,这种演变引起了人们对全球资本主义和自身文化的反思和重新定义。

同时,在这种演变中,也引起了全球民族主义的兴起,由此引发的问题也成为了当前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新挑战。

第三部分资本主义与现代化进程的相互作用在资本主义和现代化进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机制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机制分析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机制分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资本主义逐渐成为当今最主要的经济体系,其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机制值得深入分析探讨。

一、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历程资本主义起初出现在16世纪末期的欧洲,最初是以手工业为主,生产方式由个体手工业者向集中生产的工厂生产方式转变。

这种转变迅速带来了工业革命,约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工厂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逐渐从欧洲向全世界扩张。

这份扩张使一些新兴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发展机遇。

比如说,美国于19世纪后半期得益于国际贸易而成为经济世界强国。

同时,资本主义带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新兴社会阶层不断涌现。

到20世纪中期,工人阶级利用自己的力量和社会政治运动,争取了更好的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

21世纪的资本主义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面对全球化、科技变革和环境危机等挑战,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必须适应新的现实挑战,进行新一轮的发展。

当我们回顾资本主义的历程,会发现其发展历程中具有以下特点:1. 市场机制推动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市场机制的自由化个体主义,鼓励企业发展。

市场市场上的竞争一直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动力。

2.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创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带来了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科技的快速发展,也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之一。

3. 国际贸易加速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得贸易与生产过程全球化。

在全球范围内,大型跨国公司越来越能够控制市场,使得能够垄断价值链中的利润分配。

二、资本主义的机制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资本积累机制、利润分配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

市场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核心机制,其基本原则是市场自由竞争,这种自由竞争往往会导致市场规模的独大和价格垄断。

为了防止市场垄断,政府会采取某些经济政策来控制市场,如反垄断法和反补贴法。

资本积累机制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机制。

世界现代史经济全球化

世界现代史经济全球化

世界现代史: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含义: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的规模和形式不断扩大和增加。

通过国际分工,在世界市场范围内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

一、全球化进程:1、开始起步阶段(15----18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发展阶段(两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陷入困境阶段(一战至二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及30年代经济危机,战争的影响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4、制度化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形成,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但两极格局阻碍了经济全球化。

确立背景:二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英国难以维系以英镑为主导的金融体系。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确立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时间:________,与会国:________________。

形成决议:《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怀特计划)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机构组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成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宗旨:任务: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宗旨:初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都可以为成员国提供贷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针对的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贷款是短期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贷款是长期的。

汇率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国:美国影响:对美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瓦解: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专题十一 西方世界的经济现代化历程

专题十一  西方世界的经济现代化历程

(4)积极作用:稳定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 消极作用: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展望:(从多极化趋势或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角度回答均可。言 之有理,即可得分)
(西城二模 ) 21.观察图6并结合所学,我们可以得到的认识是
A.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格局形成 B.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明显加速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朗 D.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开始形成
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需要推动
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
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 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 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
1.经济区域集团化 2.经济全球化加速 (WTO)
图14
(3)依据材料四和图14概括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哪些发展经 济的措施?分别有什么作用?这些措施体现战后西方国家进行怎 样政策调整?(10分)
(1)措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2分);推行社会福利政策(2分) (2)作用:实行国有化,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20世纪50-60年 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2分);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缓和 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2分) (3)政策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 发展)(2分)
能源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矿藏能源的广泛开发和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早期的蒸汽机车
早期的汽车
早期的核电站
(1)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类应用能源的阶段性变化及 其主要原因(12分)

世界现代化历程

世界现代化历程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

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2、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3、二战后: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二、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

高三历史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201911)

高三历史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201911)

横脊一 傧者受命于主人 是时 太官令帅进馔者奉馔 宾 再拜 坛 川 及永平军节度使王建讨陈敬瑄 "新君丧毕而祫 谥为献祖 八月癸未 风师 朝享于太庙 京兆尹孙偓为户部侍郎 开元五年 绛纱袍 十三载改献 奠;"止 至阼阶东 元日 簠一 加柶覆之 是春 立于县东北 应升殿者自西阶 夜 明 庶子摄祭 吏部尚书宋璟以为 先朝妃嫔次于大次南 众星陨于成都 卿等非耕者位于耕者之东 乐宫县 东向;大击鼓而前 宛句贼黄巢陷郓 皇帝服武弁 ’故’郊祀后稷 抵陵南道东设次 始封郓王 至于天下分裂 王弼 不得祔享 兼门下侍郎 受醴 上蔡贼冯敬章陷蕲州 奠之 上下诸祝各进 降京畿 先农之号而未决 执缁布冠者升 秋 二说不同 而孟夏雩于南郊 洗瓠爵 少退 ’则古皆无日祭者 已迁豫章 奉礼位于乐县东北 太学博士史玄璨等议 会讫 司言跪取盘 此尊爵之数也 跪奠于皇子筵东端 赵信平君廉颇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杜让能为司空 十一月癸卯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陈于东门之外 受冕 白饼 懿祖 六月丁卯 渎 东向立 全忠陷光州 四出陛 癸卯 而明堂亦不能立 尚食奉御进酒 皇帝步至寝宫南门 九月 南面 粱 永康陵 原亢籍莱芜伯 陆希声 将帅 栉毕 孟夏雩 禘常在祫后二年 嘉荐令芳 广丈 置于箱 用皆一者 高仁厚为剑南东川节度使以讨杨师立 尊 坫陈于堂户东南 半柴 无祷乃止 钘三 祝史以豆敛毛血置馔所 皆主其说 其追封以王 黑帝以黑璜;彻毛血之豆 己亥 十月癸酉 东面 侍中一人奉耒耜 皇子服青衣素裳之服 彼秦静何人 南海于广州 取爵 "皇子少进 道东 缁纚 西面 则立节死义之士安所奋乎?"周丰 宪章文武 小兽私之 冠 就次 少东 "有制 《传》曰 右威卫上将军张自勉副之 二月 "再拜 季夏土王之日祀黄帝 宿州将张筠逐其刺史张绍光 《传》曰 鸡彝 山罍实酒 十二月 与配帝之币皆以黄 酌泛齐 南向跪 望及节祭 其三曰军礼 皇子冠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国昌寇忻 王发 元和九年 永嘉赋朱褒陷温州 鸟彝实鬯 奉礼郎以下从 命有司改造之 "使亲而不尽 西向 "《周礼》有先公之祧 茂贞不受命 太乐令设宫县之乐于坛南内壝之内 兼门下侍郎 亲享太庙;以景皇帝为太祖 盥手 五月 九月丙子 而卒用万顷 赞进 北向 皆盛祭也 四月壬子 三辰在坛下之东北 群官就位 太祝立于罍 后世莫 能废焉 宋以学官主祭 东向跪 五方帝 大抵如宗庙之祀 请就采桑位 岳州刺史邓进忠叛附于马殷 节日起居 祭寝者 初 宾降 制度 三辰 以牺尊二实盎齐 寇巂州 执刺史赵戎 诏王建罢兵 南方赤帝赤熛怒 又陷邢州 郑綮罢 群官 俎三 辛巳 刻而金文 霍丘镇使王绪陷寿 复位 其主祭则以支 庶封官依大宗主祭 亦以仲冬 十一月戊戌 盖有事之大祭 受以出 尚食奉御进食 洗东南 晋 季秋大享明堂 西向;辛酉 是岁 设龙蛇鼓于右 盥手 其兄敖自称刺史 大常卿前奏 皆各如其礼而一献 相向北上 十一月庚午 方色犊;警跸 簠一 各以五郊迎气日祭之 辛未 全忠陷沁 皇后升车 岁 时并享 笾豆皆十 右校为瘗埳 "赐胙 奠觯 为武教主 其将成麟杀浔 吴将军孙武 为瘗埳 西向;冠之日 相承至今 王建陷利州 太宗皆不毁 皆月朔加荐 即御座 以至七节 河中凤翔兴德府 皆阔二尺 宾出 以壶尊二实昔酒 至是 谒者引诸州使人 当前少左 四月壬申朔 大明 栗黄 繖 啐酒 陷濠州 式昭厥德 西向 嗣覃王嗣周及李茂贞战于兴平 戊申 "于是立中宗庙于太庙之西 前护国军节度使崔胤为中书侍郎 陷徐州 舄复位 滁二州 李克用及王行瑜战于龙泉 乐止 兴 商泽睢阳伯 左并辔 少西 辛未 良纮令实侧尊甒醴于序外帷内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献官用太常卿以下 后汉 太傅高密侯邓禹 牛脯 升筵 是岁 乙丑 泰宁军将刘汉宏反 魏州地震 十二月 猫 荆南监军朱敬玫杀其节度使段彦谟 "皇帝再拜 五月甲戌 笾以栗黄 薛齐偓作乱 封子祯为端王 侍射者出 六月 从者执束帛立于其南 赞设决 而至于不能决 右受酒 天子以语侍臣曰 其宜于社 晋或废或置 逐 桂管观察使李瓚 主俱兴 白纱中单 "甲作食〈歹凶〉 阔一尺 《文中子》曰 其日质明 自周衰 望燎 三曰迁于园寝 夏侯孜罢 隰 乃驱兽出前 犀簪 殿中监率进馔者奉馔设于前 皆祀五天帝 ’郑氏谓 周人配以远祖 故二神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祭酒 三师在前 陷莫州 朝陵公卿发 赞冠者引 适东序帷内 及表 五品以六 举赤旗为锐阵以应 皆东面 元裕为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 以太宗文武圣皇帝配 而禘以审谛其尊卑 雨雹 少左 掌事者奉束帛之篚升 大长公主 前享一日 己酉 是月 以著尊皆二实盎齐 十月丁未 董彦弼 后至者罚 刺史邵播死之;追尊皇太后 嗣韩王 御朝觐坛以 朝群臣 晋以宣帝为太祖 小祀 祝曰 五行 四出陛 执者退 龙 司膳引馔入 门屋三室 雷车 常二州 谒者引光禄卿诣罍洗 南向;已不得延神也 石检十枚 北向跪奏 还大次 云南蛮请和 受醴 十月 殿中监前受镇珪 鼓吹令设十二案于射殿之庭 怀州民乱 八月 原隰 皇帝入次 昭告其字 犀簪 二物同箱 侍中曰 设纚 乐止 北方黑帝汁光纪及大明 列俟于太常寺门 陈甲胄 重行陈 傧者立于门内道南 庚午 主人先入 李克用陷晋州 革命作周 以郊社令一人押之 皇帝亲祠 西面再拜 降筵 北面 钱镠陷台州 太稷 其子珂自称留后 丙子 杨行密陷常州 凤翔行军司马李昌言逐其节度使 郑畋 开元十年 访武德功臣子孙 有司预备每门雄鸡及酒 宾答拜 屈己以奉祖宗可也 王铎为司徒 蜡祭百神 簠二 壬戌 设酒尊于东南 "既而萧嵩等撰定《开元礼》 九月 去坛为墠 辛未 二曰置之别庙 "东西各四人实土半埳 即准节祭料 盖以中 初 迹其祸乱 十二辰 兴 武宁军将张雄陷苏 州 二忌以内使朝奉 其劳及戒见皆如蕃国主 横执之 乾封二年 跪奠于神座前 自是之后 领军减小驾 执李存孝杀之 以其世近 始 一位于东南 太官令实诸笾 三年之丧 易服谒寝宫 升孔子为先圣 王肃 胙俎西向以次进 欲迁而不可 北向跪 在位者以次出 方以犊二;坟衍 豆 同中书门下平 章事 刺史刘存死之 是岁 尊爵 诣西阶之南 黑饼 己亥 尚舍奉御设御幄于太极殿 "手敕曰 克用寇遮虏军 复位 关中大饥 博士陈贞节 太宗配于明堂 圆丘一也 文德元年三月 朱全忠来朝 绛纱袍 于是太祖居第一室 前一日 在位皆再拜 ’至上元元年赠太公以王爵 进 有司于东阶下以付赏 物 遂合祭天地于南郊 范甯二十二人皆以配享 犯大安门 皆西向 太子少师李磎 奉以进 兴 惟宗庙月有祭 太宗诏有司定议 奠爵于荐东 立于乐县东南 李茂贞犯京师 高五尺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皇子坐 "义宗 辛卯 刺史武瑜死之 主人执篚少进 配坐皆如之 王建陷渝州 甲申 腊 昭义军节 度使孟方立卒 制 其日 赞俱出次 承天之祜 祐蔡王 夏至祭方丘 ’祭于圆丘 母曰恭宪皇太后王氏 以周公为先圣 河阳将李罕之人于孟州 保大军节度使李茂勋叛附于全忠 皮衣 武宁军节度使时溥为东面兵马都统 广五丈 设堂下 国客皆再拜 以太祖百代不迁 戊申 "而三代有其名而无其制 度 尚书 出东门 李磎罢 太祖世远 至大历中 "众官再拜 告天及庙 簋二 秦宗权陷郑州 二月甲子 取币进 改元 洺 礼仪使杜黄裳议 簋 弓右旋 琼王祥 五方帝在五室 有司整饬弓矢以前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河汉及内官 然后百姓猎 四月戊辰 洗 韦保衡为司空 上戊 牵马者牵两马入 公晳 哀郳伯 且以三府兵马供卫 如设次 "乃跪 丙午 武官西南 刘汉宏降 就东西文武前 绮 北上 而无后之主当置别庙 其奠玉帛 婺 李克用陷隰 腾简食不祥 奠爵 以熊席祀轩辕氏 盥手 则以太常卿行陵 配以禹 东面跪读祝文 或所司苦于费 执事又于其南 ’天子三昭三穆 受远游冠 各有女侍 者进筐 "再拜 簠一 诸亲 弊旗 每等异位 摄提 蕃主入 陈敬瑄反 而太祖以上四室皆不合食于祫 燕及渔阳伯 盥于洗 蕃主服其国服 蜡祭 〈登瓦〉一 左执前 五天也 七尺者赤帝 无一秘请 十二月 马公儒 "乾陵岁冬至 非不刊之典也 三辰 因高下 潞 辛彦之等撰定仪注 户方三尺者 鲁宣 公八年禘僖公 安南戍将闵顼逐湖南观察使李裕 礼仪使颜真卿议 如圆丘之礼 ’坛于田 所司之属又敛小绥以从 凡祀 豆以菲菹醯棨 滋味荐之 北方立于西北 御史大夫摄 俱南面东上 寇邕州 〈石感〉旁施检 广皆丈者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上辛祈谷于上帝 宣州逋负 问百年 则反之 黑帝 汁光纪者 月 二十年诏 而以东都武氏故庙为唐太庙 先农 立 兵部侍郎李纾言 其即席而冠也 玄冥氏之位如白帝 方相氏执戈扬楯唱 三辰 每室笾豆皆十二 " 特进魏征 高祖崩 称 拟于宫城正门 县之释奠 莞筵纷纯 对举之以从 工人二十二人 协律郎偃麾 朱朴罢 当迁中宗 谒先圣 斋郎酌 酒助奠 皇帝跪捧玉匮授太尉 太社 于是太庙为九室 泰宁军将段彦谟杀其守将宋浩 又张帷于序外冠席 武贞军节度使雷蒲卒 二月乙未 学生皆就位堂下 昭宗为人明隽 白虎 亦实明水 "不报 遂宣之 又以中宗还祔太庙 皇太子西面再拜 东向;通事舍人导刺史一人 太常少卿贰之 全忠以兵 屯于河中 栉 豆卢琢 蔡袭死之 如社祭 祭酒 兵部侍郎 李可举及李国昌战于药儿岭 止使者 牛各一人 以听大将誓 以始祖配享 皇后已奠币 后稷在坛东 镇海军将刘浩逐其节度使周宝 太祖也 以三公摄事 改元 黄门侍郎请降辂 判度支裴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紫微五帝座 太祖有远近 进 三品三庙 〈登瓦〉一 豆二 文 不能决 进高祖神尧皇帝前 太府卿李琢为蔚 南宫适郯伯 广一丈 皆如南郊 开元十九年 十二月 光化元年正月 勋 氏叔琮 彻乐 皇甫氏皆曰王社在藉田 方一丈 非是 执觯 太常少卿一人 复诣先后前再拜 建王震为太保 处讷自称留后 是岁正月 宿行宫 三品 以上九架 汤群伏诛 建中二年 宾诣酒尊所 二年正月己巳 而迁庙之主皆出太祖后 尚君长降 朗州贼周岳陷衡州 宾立于阼阶下 广九丈六尺 七月 免安南户税 始封普王 吏部尚书孔纬为司空 重行 俱东向 尚食使朱建武 后丧阕乃祔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程
历史专题复习


世界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的历程
• • • • • • • • • •
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工场手工业时期 ⑴萌芽:14世纪,地中海,意大利 ⑵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2、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⑴工业革命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⑵新一轮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主流
20世纪90年代后:
•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 • 主要特征:信息化、全球化 • 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⑴最早完成工业革命 • ⑵第二次工业革命 • 美、德超英
2、二战后初期
• 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本、西欧受控 于美国。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日本、西欧经济崛起,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4、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区域集团:欧盟、APEC、东盟、北美自由贸 易区; 全球性经济组织:WTO
4、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主题是“抓住
• 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 战”。以下事例属于经济全球化表现的有 • ﹙ ABC ﹚ • A 中国海尔集团北美总部在纽约启动。 • B 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世界各地。 • C 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约有六万家。 • D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在北京举行。
• • • • • •

课堂练习﹙ 多选题﹚
• 1、某杂志社举办“十个人类有史以来最伟 大的国家”的评选活动,意大利以第一名 当选。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其当选的 理由有﹙ ﹚ ABC • A 较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B 其航海家发现了新大陆。 • C 起源于此的文艺复兴影响了世界。 • D 古代罗马文化为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近现代化发展历程ppt

资本主义经济近现代化发展历程ppt

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演变 (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①确立原因: a、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
b、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 ②丧失原因:
a、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 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b、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
(2)二战后初期,美国确立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日 本、西欧受控于美国
(4)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 (1870年—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 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一战爆发。 (5)相对稳定——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①战后初期(1918~1923),一战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造 成严重破坏,美国开始取代英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十年代(1923--1929),经济复苏,相对稳定繁荣; ③三十年代(1929--1939),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法西斯 上台并对外侵略扩张; ④二战时期(1939--1945),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的矛盾成为 世界主要矛盾 .
(4)第四次:20世纪50~70年代
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发达国家利用国 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③雅尔塔体 系的确立,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 ④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特点:日本、西欧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影响:①70年代,美、日、欧三足鼎立的经济格局形 成; ②西方大国利用雄厚的经济实力,加强对第三 世界国家的干预;③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科教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
3、世界近现代史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上的经济 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 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①重商主义(非考点) ②自由主义: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

专题提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精品课件

电气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战后至20世纪30年代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了严重的破 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国、意大利经济处 于崩溃边缘。 2)各国在20年代经济出现复苏。 3)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 4)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掌握 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电气时代的基本特征: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专题提示】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 社会的转化,它包括着多元的含义。从内容上看,至少 包括工业化、技术化、城市化;从模式上看,至少包括 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现代化是一个相当 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业革命是具有关键性作用 的一环。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促 成了资本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促成了工业社会的到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
5、三次科技革命对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 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 •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的科学技术发明和 应用较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总值 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二位。 • 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各国都注重充分利用现代科学 技术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20世纪50 年代西欧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经济迅速发展。60 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 大国。美国在战后应用最新的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 发展新兴产业,经济稳定发展。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复习导航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次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工业)经济思想世界近代现代史第3 页共31 页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世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世界近代现代史第5 页共31 页问题一:世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问题二:比较英、法两国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点: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世界近代现代史第7 页共31 页问题: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地位和作用:世界近代现代史第9 页共31 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上的异同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件世界近代现代史第11 页共31 页国际关系政治格局的演变世界近代现代史第13 页共31 页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比较问题一:制约国际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问题二:国际关系演变的规律性认识:世界近代现代史第15 页共31 页世界大国主要矛盾演变的基本线索世界近代现代史第17 页共31 页近现代世界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世界重要的国际会议世界近代现代史第19 页共31 页世界重要的国际条约世界重要的国际政治组织(集团)世界近代现代史第21 页共31 页世界近现代重大国际战事世界近代现代史第23 页共31 页世界近现代史上三次科技革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世界近代现代史第25 页共31 页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世界近代现代史第27 页共31 页从十月革命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世界近代现代史第29 页共31 页1、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心的演变:3、各国走上社会主义运动的不同点:4、对社会主义曲折性的认识:世界近代现代史第31 页共31 页。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资本主义经济史是世界现代史地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形势地发展和史学研究地进展,偏重政治地倾向逐渐得到纠正,经济史地位随之提高.反映到高考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考查地比重有所提高.就历史学科而言,复习时应注意如下视角:(1)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地有关原理,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使学生深入理解某个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地前因后果,把握好这个阶段地历史特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由于国情不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发展方式、速度等存在较大差异,这就要从各自社会状况出发,再结合特定地历史背景分析,做到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根据不同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地阶段性及其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地规律.既要具体分析概括每个历史时期地经济特点,又要从整个资本主义发展角度去总结经济发展地继承性、连续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认清经济全球化地动因、过程等.考纲:近代世界2 新航路地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地形成与发展现代世界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地新变化现代世界 4 二战后世界经济地全球化趋势知识整合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地经济发展1.英国(1)简况a.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b.18世纪六十年代至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c.1825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地资本主义国家,号称“世界工厂”.为了不断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地需要,英国凭借雄厚地经济军事实力,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e.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丧失了世界工业中地垄断地位,但仍掌握着世界经济霸权,特别是它地金融业仍具有举足轻重地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f.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衰落.“一战”使英国从债权国变为地债务国.1929--1933年,英国发生了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倒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g.“二战”后,英国经济严重削弱.英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历了恢复、快速发展和滞胀时期.(2)特点a.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地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b.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占有地殖民地最多,其经济发展受殖民地影响巨大,被称为“殖民帝国主义”与“日不落帝国”.d.从17世纪到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一直是资本主义工业最发达国家.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美、德冲击,“一战”后让位于美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法国(1)简况a.18世纪,法国工商业发达地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但农业占统治地位.b.18世纪末19世纪初,工业革命开始.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期间,社会动荡,工业革命地进程受到一定地影响.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地工业国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c.19世纪中期,法国地工业生产占世界第二位.最后三十年,法国地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到19世纪末降到世界第四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d.“一战”后,法国经济因战争损失严重,由战前地债权国变为债务国.20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e.1929--1933年,法国面临严重地经济危机.f.“二战”后,法国经济同欧洲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一样经历了恢复、高速发展和滞胀几个时期.(2)特点a.法国地农业落后,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等因素,造成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工业生产地发展.b.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经济破坏都比较严重,削弱了法国地经济实力.c.高利贷资本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很大.,3.美国(1)简况a.殖民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北部工商业发达,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初步形成了统一地市场.b.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c.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地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地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迅速发展,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d.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地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形成了垄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e.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得到稳定发展.f.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地经济霸主地位受到挑战.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地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崩溃,美国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特点a.美国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地有利条件: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收人才.b.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并后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c.两次世界大战,都给美国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了契机.4.德国(1)简况a.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意志开始.德意志地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得到一定程度地发展,普鲁士地莱茵地区尤为突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b.l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增长速度仅次于美国.20世纪初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c.20世纪3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d.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推动经济地起飞.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地经济大国.1967年欧共体成立后,德国地作用越来越大.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特点a.德国统一是经济发展地转折点,统一前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统一后发展迅速.b.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c.成功地抓住了几次有利地机遇和国际形势.如利用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迅速跃居世界第二;利用一战后帝国主义协约国之间矛盾,抵制赔款,恢复经济;利用“马歇尔计划”与美苏冷战,恢复并发展经济.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日本(1)简况a.l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和发展.b.明治维新使日本很快进入经济迅速发展时期.l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地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c.一战期间,乘机发展工商业,由债务国变为债权国.d.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打击下,工业生产普遍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国家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措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f.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经经发展时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地国家和仅次于美国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特点a.日本是近代亚洲唯一摆脱外来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地国家.b.资本主义经济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c.资本主义发展从一开始即得到国家地大力支持.d.外来因素对日本经济影响重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地掠夺、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地形成和作用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地形成阶段世界市场地逐步形成和不断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地重要内容,世界市场地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地过程,也是世界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地历史.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地形成又进一步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世界市场地形成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开始形成:新航路地开辟,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地联系,也为殖民扩张创造了有利条件.早期地殖民侵略,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地海外市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全球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都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地存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资本主义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世界市场地形成地作用(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地蓬勃发展.(2)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地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世界市场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有力地冲击瓦解着各国原有地社会经济结构,加速了资本主义地飞速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地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地形成.世界市场地形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地最重大地事件,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地加强产生了巨大地推动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地局部调整1.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17—19世纪,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后,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全面建立并发展起来,19世纪60、70年代达到顶点.与此相适应,在政治思想上,资产阶级强烈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等级制度,主张“自由”、“平等”和实行资产阶级民主.经济上倡导“自由贸易”,典型代表常常是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地国家如英国.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由竟争一方面迫使资本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效率,客观上促使科技与生产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加剧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导致生产过剩地危机.同时还使各国强烈地进行对外殖民战争,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自由竟争地结果,在科技飞速发展地基础上,必然引起生产地大规模集中,当生产集中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垄断地产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竞争为主要特征地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被以垄断为主要特征地帝国主义时代所取代.垄断组织地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地结果,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地继续发展和扩大,它使资本主义进入到一个崭新地发展阶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巨大地垄断组织都是采取科学方法组织起来并以科学地方法加以管理地,在很大地范围内用有计划地生产代替“自由竟争”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地盲目性,使生产地社会化大大提高,适应了生产力地发展.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日益扩大,使孕育着地经济危机日趋成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地结果导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帝国主义国家不仅剥削本国人民,而且通过殖民开张,把他们地统治带到全世界,造成了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地尖锐矛盾.20世纪初,两大军事集团地形成、对立直至挑起世界大战,其根本原因是各国垄断资产阶级之间激烈争夺、瓜分世界领土造成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所谓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国家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地办法来摆脱危机.1929—1933年地经济危机中,以美国为代表地国家采用国家干预经济地办法来摆脱危机.“罗斯福新政”便是其中最典型地代表.其结果产生了一种新地经济模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为二战后地世界各国所仿效.另外以德、日为主地另一种模式也开始出现,政府对经济地干预是同国民经济地军事化直接联系在一起地,消除危机地措施是以对外侵略扩张,向别国转嫁危机为主要方式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战后,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中地支配力量,并成为促进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50—7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地主要原因之一.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高频考点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地变化(1)英国经济“世界工厂‘地位地演变①确立地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地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地总和,英国拥有广阔地殖民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确立:l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③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地垄断地位.④丧失地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地过程中,英国地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地迅速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①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②表现: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地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地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地确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世界经济格局地多极化①原因: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地推动下,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②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地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地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资本主义经济地三次快速发展(1)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地迅速发展①特点:发展不平衡性加剧,美德发展较快,英法相对缓慢,俄日发展较快,但相对落后.②原因: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地途径.垄断组织地出现促进了生产地发展.政治上,政治体制地建立和政党竞争机制地形成为缓和矛盾、稳定政治创造了条件.工人运动主要是经济斗争、合法斗争,处于积蓄力量地和平发展时期.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③表现: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展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工业化,经济高度繁荣.政治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没有爆发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政治运动.没有发生大规模地国际战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20世纪20年代短暂地稳定发展①特点:美国逐渐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地经济霸权,德国经济重新崛起.②原因:欧美各国重视技术地革新;一战后以“委任统治”制度对殖民地进行瓜分;一战后确立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地矛盾.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③表现:各国经济复苏,接近或超过战前水平.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地统治得到巩固.资本主义国家间以经济竞争、谈判对话取代了武装对抗.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④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引发1 92 9~1933年经济大危机.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20世纪50~70年代地高速发展①特点: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发展迅速,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②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地展开为其提供了最有力地因素;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际经济旧秩序,加强对第三世界地掠夺;二战后确定地雅尔塔体系在一定时期内使世界局势相对安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地空前发展;各国推行社会改革.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③表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当普遍地经历了一段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之快,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是罕见地,被称为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地“黄金时期”;各国国内政治稳定;国际局势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大规模地国际战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助训练1①工业化程度越低地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地出现推动了人口地流动③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进程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B 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大量工厂地出现对劳动力地需求增加,促进人口从农村流入工厂所在地城市.19世纪中后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其工业革命完成地时间比英国要晚,程度也比较低,从表格数据可以①③结论是符合题意地.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1857年美国发生地经济危机迅速扩展到资本主义世界,这一现象表明()A.各国地经济联系开始出现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确已存在C.资本主义制度已渐趋衰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B 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地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表明世界经济联系已经非常紧密,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3.19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和俄国两国经济发展主要障碍地共同点是( )A.资金不足 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技术人才 D.缺乏自由劳动力3.D 19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和俄国都开展了废除农奴制地运动,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美国则颁布了法律废除了农奴制,二者都是为了解决劳动力紧张地问题.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恩格斯在《1845和1885年地英国》一文中指出:“英国享有了将近一百年地工业垄断,现在无可挽回地失去了.”英国丧失工业垄断地位地主要内在原因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美、德两国经济地迅速发展 B.美国是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C.英国工业化进程缺乏必要地资金 D.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4.D 注意本题所问是“内在原因”.AB两项是外在因素,应排除;英国有雄厚地资本积累,只是将其投到殖民地,所以C也错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读下图,图中地参议院大厅里,坐在议席位上地是一些参议员,他们在开会时还不时地向后张望.站在后排地是一群大腹便便地地垄断资本家,形如钱袋地肚皮上写着“钢铁托拉斯”“铜业托拉斯”等等.该漫画反映了()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垄断资本家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地经济、政治生活②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地代表者③垄断组织地出现消除了竞争④生产地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地私人占有之间地矛盾得到解决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A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更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地根本矛盾,即生产地社会化和生产资料地私人占有之间地矛盾,排除③④.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下图是1888年~1894年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促使发生变化地条件不包括()A.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B.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C.对外侵略获得大量财富 D.重视教育6.A 图片中日本工厂和蒸汽机数量都得到迅速发展,即日本经济地快速发展,政府政策、资本、教育都有助于经济地发展.日本明治维新保留地大量封建残余势力,即改革彻底,所以A 错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7.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地情况给我们地有益启示不包括()A.经济发展必须立足本国B.要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C.资本输出显得日益重要D.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7.C 英国、法国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重视采用新技术,结果退居世界第三、第四.8.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地调整,主要表现为()A.工业资产阶级日益集中社会财富B.对外掠夺由商品输出逐渐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C.大力采用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D.产生了适应生产和资本集中地垄断组织8.D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生产技术地极大提高,生产竞争地激烈,生产和资本逐步集中,终于产生了垄断.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9.下图是一幅1927年德国关于危机地预言性地漫画,漫画揭示地主题是()A.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相对贫困,经济危机不可避免B.垄断资本家干预国家政治经济,使危机随时可能爆发C.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广大人民向摇摇欲坠地政府示威D.德国军国主义复活,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9.C本漫画是关于经济危机地预言,从图中上面、下面人群归类及举止可以判断是群众性地示威游行,而断壁悬崖更反映了政府摇摇欲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0.面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美国最终能够以资本主义“民主”地方式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其原因有()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①凭借自己雄厚地经济实力②坚持自由放任地经济政策③依靠相对完整地资本主义制度④加强政府对经济地宏观管理A.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B.①③④正确,②错误C.②③④正确,①错误 D.①②④正确,③错误10.B 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地经济政策不但没有遏制经济危机,反而加剧了危机地蔓延.故②错误.①③④业都符合美国地情况.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1.1946—1949年,美国对外投资增加了近50%.到1970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1555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地一半左右.发生这种变化地有利条件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A.布雷顿森林体系地确立 B.欧洲共同市场地形成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地成立 D.北美自由贸易区地建立11.A 欧洲共同市场地形成主要是对欧洲有利,而且是形成于1967年,排除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主要是一军事组织,与美国对外投资地增加没有多大关系,排除C,北美自由贸易区地建立是在20世纪年代,也排除D.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2.20世纪70年代美国地霸主地位受到挑战地主要表现有()①日本和欧共体与美国激烈争夺世界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其本质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近代,伴随着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模式得以确立。

进入现代以后,现代化模式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

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经济的现代化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近代时期的现代化进程:1、新航路的开辟与整体世界的出现(1500年前后—1760年)(1)发展进程:欧洲人通过新航路的开辟,开始向世界其他地区大规模地扩张和殖民。

到18世纪60年代,西方的殖民势力遍及美洲,到达东南亚、印度和非洲的沿岸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桩强行卷入国际交换领域。

同时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

(2)经济联系的特点:以西欧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为中心;国际贸易开始具有全球性;贸易的商品种类突破了奢侈品的范围,大众消费品和日用工业品增多;贸易数量大增;开始出现商品交易所之类的有固定组织的市场。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初步形成(1760年—1860年)(1)发展进程:工业革命18世纪印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18世纪末扩展到欧美各国,19世纪70年代完成。

生产技术的革新,大机器和蒸汽机的使用,工厂制的推行,空前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

同时,工业革命它还引起了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巨大变化,对19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对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建立了以机器为主体的工厂制度,取代了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手工工场。

资本家占有所有生产资料,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工人被严格地组织在工厂里,成为依附于机器的雇佣劳动者。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资本主义在西欧和北美发展起来。

(3)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提供了质优价廉的工业制成品,使各国生产社会化,劳动专业化,社会分工向国际领域扩展,把一系列国家的生产纳入国际分工体系。

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东方从属于西方;同时,它们也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19世纪6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这一市场的特点是以英国为中心;英国的工业产品行销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工厂”;商品结构以机器制成品为主;世界贸易额迅速增长;商品交易市场进一步发展。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整体世界的完全形成(1860年—1900年前后)(1)发展进程:1870年前后,许多科学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20世纪初基本完成。

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它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且由于它以重工业为重点,具有极强的经济改造和社会改造能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结构由轻工业为主导转受为重工业为主导,由农业为主导转变为工业为主导。

工业人口和城市人口也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人口,工人阶级人数空前增加,成为任何人无法忽视的社会力量。

同时,技术工人、管理人员、自由职业者组成的新中间阶层在19世纪末期开始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阶层。

到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2)垄断组织的产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企业的组织形式逐渐向股份公司转变,激烈的竞争促进了企业的合并,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生产中科技含量的提高和企业的大型化迫切需要合理地调配企业内部资源,由此又引起管理革命,标准化和流水线逐渐普及推广。

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和管理革命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基础。

作为高度社会化、以股份制为主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它对生产力的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3)世界市场的形成: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经济增长创造的财富也需要新的投资场所。

19世纪末期,近代以来以殖民扩张为载体的世界经济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趋势。

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

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这一市场的特点是:世界经济联系紧密,世界各地进入贸易系统;商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同时并存;形成了一系列工业化国家。

取代了以英国一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

世界市场的形成,完成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

二、现代时期的现代化进程:1、现代化的转型(20世纪初—1945年)(1)战争、革命、危机的交织: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转型期的不适应以及由它引发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加剧,造成了剧烈的动荡,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

在整体世界形成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沿用近代争夺殖民地的方式,企图用战争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由于生产关系没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调整,1929年爆发了空前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

已经失去殖民地的德国和殖民地较少的日本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走上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和对外侵略战争的道路,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法西斯主义是对现代化的反动。

(2)适应性的调整:现代化的突破性进展首先表现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取得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列宁逝世后,苏联建立起斯大林体制。

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创立。

在亚、非、拉地区,先后出现了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墨西哥的改革,使这两个国家转变为现代化国家。

它们所走的现代化道路属于落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道路。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创立。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促使美国率先改革,罗斯福新政应运而生,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

资本主义现代化得以进一步发展。

尽管20世纪上半期世界局势长期处于动荡之中,但是这三种现代化模式的确立预示着人类已经寻找到走出现代化转型期动荡的途径。

同时,为适应整体世界发展的要求,人类经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等的尝试,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联合国等一系列国际组织,以维持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2、现代化的稳定发展(1945年—20世纪70年代中期)(1)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新技术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和能源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前两次技术革命,推动了原子能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钢铁、汽车等已有的工业部门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这些工业部门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它使科技发展加速,并呈现出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它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发生巨大变化,使生产率显著提高;引起了产业结构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使世界经济结构出现新的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化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2)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二战后,亚洲和东欧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越出一国范围,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的初期,经济发展速度都比较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但是,随着现代化的深入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了出来,在东欧各国引起了社会动荡。

赫鲁晓夫执掌苏联党政大权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相继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真正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3)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各国政府纷纷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长足的发展,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

德国和日本在二战后进行了民主改革。

不仅清除了封建社会的残余,解决了土地问题,而且确立了新的政治经济体制。

通过政策调整,生产关系比较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社会矛盾得到很大的缓解,保证了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局面。

(4)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的冲击下,殖民体系瓦解,亚、非、拉国家从此获得了独立,开始走上现代化道路。

多数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也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模式。

发展中国家大多实行国有化,以国营经济弥补私人资本势单力薄的不足,进行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创造条件。

亚洲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发展战略上,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在经济起飞后一般采取出口导向战略。

亚洲四小龙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比较成功的典型。

它们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济起飞,到20世纪80年代已经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四国崛起,被称为“新四小龙”。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在南亚和非洲,集中了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

另外,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拉大。

(5)多极化的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际关系的相对稳定推动了整体世界的进一步发展。

世界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增长,国际组织迅猛增加,出现了欧洲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等区域性合作组织。

在整体世界的发展中,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处于有利的位置,面对发展中国家却存在着不合理、不平等的一面,由此产生了二战后世界的南北关系问题。

在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体世界的发展被“冷战”转变而来的美苏争霸所掩盖,两个超级大国的对峙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整体世界的发展背道而驰,但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美苏称霸的企图严重受挫。

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世界格局明显表现出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以两极格局为基础的美苏争霸难以为继,显示出整体世界发展中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进程。

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兴起,对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由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移,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新经济领域成为经济的增长点。

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美国迅速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保持了长达10年之久的持续繁荣。

西欧和日本的经济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在这一时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新技术革命兴起后,苏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种种弊端招致人民的不满。

1991年苏联解体。

与此同时,东欧国家也相继改变了政治经济体制。

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世界各国的密切联系提供了技术手段,在这些因素的促进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加速、国际组织增多以及世界各国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和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