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632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a.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祖父的园子教案篇一《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里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这是作者童年的乐园。
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 用草帽遮脸睡觉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 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6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ec2c8a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a.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6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6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网络学习课前准备:字典,课本图片,笔记本,网络畅通,学习所用电子产品。
网络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正确书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解释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说出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说出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网络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网络教学难点:读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初读《祖父的园子》,感知园子的'世界。
(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谈话激趣:童年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是美好的,人们往往留恋童年时光,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就记录了这样的感受。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她的童年生活吧!下面先介绍一下萧红ppt。
在萧红的记忆里,难以忘却的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童年的记忆,走进《呼兰河传》节选的——《祖父的园子》。
(ppt: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学生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4.教师领读我会认生字,练习朗读。
5.教师领读我会读词语,练习朗读。
6.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我会写生字,观察讲解易错字。
“拔”区别拔和拨;“承”;区别瞎和割。
7.学习词语:明晃晃、光芒四射。
8.默读课文,说一说作者从哪两方面写祖父的园子的?教师小结:两个方面,第一园子里有什么?第二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什么?9.跟老师一起读读前三段,说说园子里都有什么?学习前三段。
10.再读课文前三段,读出喜爱之情。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案(通用5篇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bc1a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3.png)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该内容位于教材第四章第二节。
课文详细描绘了祖父的园子,以及作者在园中与祖父度过的美好时光,展现了祖孙间的深情厚意。
我们将深入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情感渲染以及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祖父园子的特点及祖孙之间的感情。
2. 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关祖孙互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和祖父母之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情感。
3. 课文分析:b)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c) 选取课文中优美的句子进行分析,理解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祖父的园子》2. 主要内容:祖父园子的特点、祖孙感情、修辞手法3. 重点句子:课文中的优美句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祖父园子。
b) 选取一个场景,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
c) 谈谈你对祖孙情的理解。
2. 答案:a) 祖父园子: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小桥流水、鸟语花香。
b) 仿写: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同一幅金色的画卷。
c) 祖孙情:是无私的关爱、陪伴、传承,是人生中最珍贵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感受到祖孙情?是否掌握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2. 拓展延伸:a)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15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bdeac7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e.png)
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15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下册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二、自学生字(课前完成,检查)1、读准生字词(分辨多音字)。
2、形近字对比组词。
3、分析难写字和易错字。
4、理解难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查词典)。
三、初读课文,知大意。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3、想想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 用草帽遮脸睡觉四、理解课文,1、课文中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画出有关的句子,并说说原因。
2、说说“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怎样,从哪儿体会到的。
满足,得意,自由自在,无忧无虑3、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部分。
课后反思:祖父的园子是一幅明丽的漂亮的富有童话色彩的画,画中有树、有花、有菜、有庄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蚂蚱、有小鸟、有风、有雨,还有太阳的光芒、云朵的影子。
资料交流:学生出示自己课前准备的作者的资料,以了解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体会作者的情感。
因为是略读课文,所以我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精选8篇)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8160a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7.png)
《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精选8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晃”,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从具体生活情景表现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
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就走进园子,一同感受她那美好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初读情况,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点拨。
(1)根据检查情况,教师指导难点、易错点。
字音:瞎xiā 铲chǎn 拴shuān 瓢piáo 逛guàng(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指导。
易错字:拔、瞎、承、瓢。
(3)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回忆童年跟随外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时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
3、文中的园子具有怎样的特点?(丰富多彩、生机勃勃、自由自在……)4、文中写了园中发生的哪些趣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追蜻蜓、浇水等)从发生的这些趣事中初步感悟“我”和祖父的性格。
5、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个儿时的园子呢?三、小结课后,请大家继续读课文,下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去感受那个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园子。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更近一步走近萧红的童年生活的园子,走进她和祖父的园子,去感悟那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园中景、园中事以及园中情。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最新6篇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08f52d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ec.png)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最新6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得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美妙的句子。
【课时布置】1课时。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介绍1、出示课题:祖父的园子2、介绍:萧红,现代知名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呼兰人。
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知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同时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是什么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教学中要敬重同学的理解和体验,只要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词句,言之有理的,都应当激励。
同学可能的会有这样的印象:(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分了欢快。
(3)祖父的园子特别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2、找出你最爱好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2、课堂交流,依据同学的回答随机引导:(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分生机、热闹、美丽)③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边玩。
①默读课文4~14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和玩的句子,细细地读读,想象我。
A、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的胡闹B、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C、一抬头,看到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D、祖父浇水,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气力,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分了欢快。
祖父的园子教案(通用12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34d67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2.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通用12篇)祖父的园子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父的园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祖父的园子教案篇1【教材简析】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
全篇以轻快、优美的文笔详尽地展现了祖父园子的勃勃生机。
园子里的所有生命都是那么无拘无束;祖父又是那么宽厚仁爱;尤其是童年的“我”,在这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学习这篇课文,要放手让学生完全自主地阅读,读懂课文内容,明白祖父的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课堂;懂得大自然处处皆学问,习得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建议】本文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
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广泛交流。
可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先通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再潜心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的情景,自读自悟,体会作者心情。
然后,全班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
最后,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积极运用于写作实践。
【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在前两课同类题材的学习基础上,把阅读方法运用于阅读实践。
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前的“学习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重点,体会作者情感。
并注意与大家交流、讨论,积极吸取别人的合理见解,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使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乐园。
【教学目标】1、会认读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优秀6篇)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bb50f29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3.png)
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优秀6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透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我在园中的自由快乐;感受祖父对“我”深深的疼爱;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读准7个生字“蚱、嗡、啃、樱、蚌、嘟、倭、瓢”,了解方言“倭瓜”。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我在园中的趣事及描写园中景物自由与快乐的语段。
4、感受课文中出现的反复手法的运用,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5、感受萧红语言朴实、平和、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与“我”之间浓浓的亲情。
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难点:品味萧红语言中反复手法运用的妙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激发兴趣1、板书好课题。
读题。
2、选自《呼兰河传》,作者是萧红。
3、出示原著中的一句话: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园子,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4、质疑:当你读到这句话时,你想知道什么?梳理主要问题如下:祖父是怎样一个人?后园又是怎样的一个园子?为什么说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明确初读要求幻灯片投影出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
2)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二)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嗡嗡啃树樱桃蚌壳嘟嘟水瓢2、词语分类教学(1)出示词语一(全班女生读):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读准:蚂蚱màzha(2)出示词语二(全班男生读):倭瓜黄瓜玉米谷穗注意“倭”的读音。
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长得圆圆的小南瓜叫“倭瓜”。
(3)出示词语三: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3、整体感知。
读了课文,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三、走进“园子”,感受美丽1、感受祖父的园子是个美丽的、充满生机的。
祖父的园子很美丽,充满生机,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它的美丽与生机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一qi两个自然段,划出句子来读一读?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
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6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1099d36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dd.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6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好处。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情绪。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这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下面,我们一齐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资料。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透过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桌交流等方法理解文中部分词语。
3.小组讨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4.全班交流: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能够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交流课文主要资料: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小女孩,她顽皮可爱,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你觉得哪件事最搞笑?预设一:“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其实,但是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这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0e27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19.png)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通用10篇)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2、能力目标:能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趣味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以及对我的爱,引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体会作者的快乐,自由。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课题为祖父的园子。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2、从老师的板书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隔开一些?3、(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这是什么意思?(要在学习之后填写两个词语)[设计意图]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括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期待,在无形中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和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园子?为接下来的研读设置了强劲的“引力场”。
二、整体感知园子的美丽,生机勃勃。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过渡: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祖父的园子里的昆虫可多了,有(出示词语幻灯片)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园子里还长着许多的农作物呢,有倭瓜,黄瓜,玉米,谷穗,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农活,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
祖父的园子真是丰富多彩呀!2、感受园子的生机,及其美丽。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说到昆虫多,作者可得意了,你看在课文的开头就在炫耀她的园子呢?谁来读一读。
(2)园子美吗?从哪感觉到了?(3)喜欢这座园子吗?作者比你更你更喜欢呢?齐读,读出作者的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中词语的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同时抓住文中作者对昆虫的描写,通过学生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感知园子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祖父的园子教案3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8598c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0.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晃”,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1、体会作者从具体生活情景表现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同学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对你我而言,或许印象模糊,或者压根就留不下印象,但是,对于著名作家萧红来说,这个园子深深烙印在她心中,让她久久挥之不去。
这个园子带给她快乐,带给她自由,带给她美好的回忆,带给她无限的遐想,这就是——《祖父的园子》,今天,我们就走进园子,一同感受她那美好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学生讨论、交流初读情况,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点拨。
(1)根据检查情况,教师指导难点、易错点。
字音:瞎(xiā)铲(chǎn)拴(shuān)瓢(piáo)逛(guàng)(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指导。
易错字:拔、瞎、承、瓢。
(3)主要内容:本文写了作者回忆童年跟随外祖父在园子里“劳动”和玩耍时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
3、文中的园子具有怎样的特点?(丰富多彩、生机勃勃、自由自在……)4、文中写了园中发生的哪些趣事?(栽花、拔草、种小白菜、铲地、追蜻蜓、浇水等)从发生的这些趣事中初步感悟“我”和祖父的性格。
5、思考:作者为什么会写这个儿时的园子呢?三、小结课后,请大家继续读课文,下节课老师将带着大家继续去感受那个令作者念念不忘的园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过渡: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更近一步走近萧红的童年生活的园子,走进她和祖父的园子,去感悟那令作者难以忘怀的园中景、园中事以及园中情。
祖父的园子教案(实用5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实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d78c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c.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实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祖父的园子》章节内容进行设计,详细内容包括园子的描写、祖父的形象、园子中的动植物以及作者在园子中的童年生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感受美好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家庭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的学习,生字词的掌握。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 讲解生字词: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祖父和园子的感情。
5.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后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后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祖父的园子》2. 主要内容:a. 园子的描写b. 祖父的形象c. 园子中的动植物d. 童年生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描述园子的景象。
c.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生活的短文。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b. 略。
c.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开展“我心中的园子”主题活动,让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美好家园。
b.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农田或公园,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c. 开展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人分享学习成果,增进家庭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掌握。
2. 课文细节描写的理解。
3. 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体会。
4. 作业设计中的短文写作。
《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7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6fdd79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59.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优秀7篇)《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
感受。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 ,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5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板书: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 用草帽遮脸睡觉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 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优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b0343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d.png)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第1篇】《祖父的园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句进行学习,想像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二、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三、教学过程(一)读诗导入,明确步骤1、揭示课题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
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板书课题。
2、读课前连接语,明确学习步骤(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2、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的朗读。
(四)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师:你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你觉的作者我在园子做的哪件事最有趣?边读边在旁边写出感受。
生自读自悟,教师巡回。
2、交流:重点抓住以下几件趣事:⑴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你体会到什么?淘气、调皮。
特别从哪个词体会到?男女生赛读⑵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是不是特有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体会天真,傻的可爱。
)⑶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一片狗尾草时,他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的园子教案(最新12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最新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13328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2.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最新12篇)《祖父的园子》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
学会“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1.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体会作者的心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萧红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介绍作者,揭示题目1.介绍作者。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萧红就像是她笔下的北方院落里的花朵一样,鲜明而热烈地开放。
萧红的《呼兰河传》就是对故乡的一本回忆录。
在这本书中,她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
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萦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2.板书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提醒:“倭瓜”中的“倭”字读作wō。
“蚌壳”中的“蚌”字读作bànɡ。
“水瓢”中的“瓢”字读作piáo。
2.再读课文,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归纳学生的发言)(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儿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3.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
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2.课堂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随机指导。
(1)这花园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①朗读第1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和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③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祖父的园子》教案(通用5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d35e1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1.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通用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
该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详细描述了一个孩子与祖父在园子里度过的一段美好时光,展现了祖孙间的深厚情感以及自然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如“藤蔓”、“蝴蝶”等。
2.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出的自然美和亲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来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细节感悟自然美和亲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各种美丽的花园,引发学生对花园的想象,进而引入课题。
2.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
3. 精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各段大意。
(2)通过抓关键词、句子,深入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自己与祖父母之间的美好时光,分享亲情故事。
5. 例题讲解出示关于课文内容的判断题,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内容进行答题。
6. 随堂练习学生互相提问,巩固课文内容。
强调课文表达的主旨:亲情、自然美。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祖父的园子2. 主要段落大意:(1)园子的美景(2)祖孙二人的快乐时光(3)感悟亲情,怀念祖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园子里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短文。
(2)列举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祖父的园子》,让学生感悟到亲情和自然美。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真正体会到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的童年生活,或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学会珍惜亲情和美好时光。
《祖父的园子》教案(15篇)
![《祖父的园子》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a13c1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5.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15篇)《祖父的园子》教案1目标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园子里有什么,“我”在园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3.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和对祖父的思念。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简介作者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
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2.简介《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
该作品以萧红自己童年生活为线索,把孤独的童话故事串起来,形象地反映出呼兰这座小城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
3.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入手,介绍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介绍她的《呼兰河传》,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祖父的园子》教案
![《祖父的园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e71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e.png)
《祖父的园子》教案《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地位:《我和祖父的园子》是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教材分析:《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文章文字虽然浅显,但意境很美,寓意不凡。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在品读文字中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自由快乐和祖父的爱,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萧红1、老师知道现在咱们班已经有很多同学深深地爱上了读书,爱得痴迷,爱得癫狂。
能说说你读书的感受吗?(交流)今天我们来共读一篇文章(板书课题)这个园子是谁的?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1、检查自读:(投影)①读一读,联系课文或经验理解。
倭瓜、瞎闹、谎花、韭菜、谷穗、抛给②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读音。
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用脚一个个地溜平。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你还想知道什么?①作者为什么要写祖父的园子?②园子是什么样的?③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这样念念不忘?三、赏读,看景物之自由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进这个大园子。
(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读着萧红清新自然的文字,我们仿佛一起走进了园子。
漫步园中,你看到什么?你觉得这是一座怎样的园子。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想像画面,体会园中昆虫、蔬菜、花草充满生气,自由自在。
并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子。
(是充满生机,美丽、五彩缤纷的园子)3、课文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到了这个大园子?(自读)这段这要讲了什么?你感觉到什么?(板书自由)作者怎么写园中景物自由的,默读,找出特别有趣的词语或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回归全文,领悟写法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
这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具有真情实感。
作者的描写具体生动,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使我们好像真正走进了园子,看到了“我”一样。
因此,我们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这篇课文为什么能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使人心驰神往?缘于作者敏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她选举的例子看似一件件平常的小事,却往往最易打动人,印证了“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对我们的写作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
练习设计:1.理解下列句子。
①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②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
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扩展练习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
教学建议:本文作者主要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园子里的快乐生活,充满了童真、童趣,饱含真情实感。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现代优秀女作家萧红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课文描写了“我”童年时代跟随祖父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表现了祖父的园子是“我”童年快乐、自由的家园,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回忆。
字字、句句童心四溢,贴近小孩子的生活。
文中的语言非常有特色:平和、朴实、充满童趣,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
运用拟人、排比,使语言整齐而优美。
欣赏这样的文章,对于成人是勾起了那平常不太想起的一大串童年趣事,而对于那些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小学生来说,就好像去野外踏青一样,体验了别样的生活,与自然好好地对了一次话。
【设计理念】题目中最核心的词语是“园子”。
是园子给了萧红自由欢乐、幸福的童年,是园子承载了祖父和萧红纯真、亲密而浓厚的亲情之美。
园子中的两个人物,“我”如此的调皮、捣蛋,在园子里瞎闹、乱闹、尽情玩耍;祖父慈祥,有亲和力,只要我开心,祖父就是快乐的。
祖孙二人互为对方快乐的源泉,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课文的核心情感是自由,在园子中小萧红是自由的,园中的万物也是自由的,正因为心是自由的,所以眼中的物也是自由的。
教学时要扣住这条情感线索,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3、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
难点:重点感悟祖父的慈爱,读悟中领会“寄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设计流程一、原著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2、引出课题。
这是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写下的心声。
在《呼兰河传》里,她用了许多的文字写了自己的童年,尤其重点描写了家里的园子,她称它为祖父的园子,自己的后花园。
为什么她对园子如此念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什么呢?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忆,走进她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子。
板书课题。
3、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小说中经典的语言过渡、拓展,将课文置于《呼兰河传》的背景中,既与文本的理解相得益彰,又可引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读词语。
(1)这篇课文当中,出现了一些我们熟悉的小昆虫。
屏幕出示词语一: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读准:蚂蚱màzha(2)还有一些农作物。
屏幕出示词语二:倭瓜黄瓜玉米谷穗注意“倭”的读音。
理解倭瓜就是南瓜,北方人把那些长得圆圆的小南瓜叫“倭瓜”。
(3)还有她模仿祖父干的农活。
屏幕出示词语三:栽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4)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小黄瓜、大倭瓜、栽花拔草这一景一物一事构成了“我”的快乐空间,让人难以忘怀。
再读三组词语。
一起认认园子里的这些小动物——读第一组词语一起看看园子里的这片庄稼——读第二组词语一起回忆做的这些有趣的事情——读第三组词语3、读好句子。
注意句子中“种”的读音。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4、指名分段读课文。
检查句子是否读通顺,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根据文本对词语进行了分类,利用关于昆虫、农作物和农活的三组词语无痕地对文本进行了感知,通过初读,对文章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对园子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
一些方言土语,有必要进行适当的讲解与点拨。
三、走进“园子”,感受趣事1、在祖父的园子里,有一位非常可爱的小女孩,读着读着就被她逗得想笑了,拿起笔用心读一读,找找她做的哪些趣事,让我们忍不住要被她逗得笑起来。
2、交流讨论:过渡: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使你看着看着就想笑了?(交流时说、议、读相结合):交流一: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带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出示插图)(1)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我好像是祖父的“影子”、“小尾巴”,一老一少,一顶大草帽、一顶小草帽相映成趣。
(2)品味语言: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这一语言风格充满着独特的“萧红味”。
交流二: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议:哪里是在种小白菜,我就是在瞎闹。
读:谁愿意当当文中的小女孩,来读读自己的调皮捣蛋。
想象着小女孩东一脚西一脚踢飞种子时的调皮相,再来读读这有趣的画面。
交流三: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
我是在怎样铲地的?哪里是在铲地的呀?这简直就在帮倒忙。
交流四: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1)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哪些词说明我和祖父是不一样的?(2)想象一下,小萧红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的神情是怎样的?(激动地、欢快地、开心地、天真烂漫地……)(3)感情朗读。
你边读边想象她的动作,神情。
(4)小结:你看,本是浇菜的水和工具,可到了“我”那,它就成了乱闹的玩具。
瞧我的开心劲儿,让我们再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趣事,通过词句品读、想象画面、再现情境,“以趣导学,以情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高效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四、布置作业,积累巩固1、抄写词语,听写词语。
2、读读背背课文中写景的句子。
设计意图:读读背背,抄抄写写,让学生经历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自由快乐第二课时一、复习提问,完成填空1、出示填空。
祖父的园子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我”心中,园子是快乐的:“我”在园子里()、()、()。
2、口头练说,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以填空的形式对课文进行复习,即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又是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二、走进祖父,体会慈爱1、这个小女孩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又是什么态度,带着这个问题读读5~12自然段。
2、投影出示: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够了,把草拔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你看。
”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了,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地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
(1)抓“慢慢地”体会祖父对我的慈爱。
“慢慢地”说明祖父没有发火,而是耐心的教育我。
“慢慢的”背后是祖父一颗多么慈爱宽容的心呀!(2)“大笑起来,笑够了,还在笑”从这三次笑中你发现了什么?(3)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还在笑,笑声中,他仿佛在说什么呢?(课件呈现课文插图)他仿佛在说:________________(4)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有这样的笑?(慈祥、和蔼可亲、疼爱孙女的)板书:慈爱师:细读出滋味!这个“笑”字读活了!(笑中的慈爱、包容、呵护。
)(5)朗读对话。
一问一答,多么温馨的画面呀!来让我们好好读读对话,感受祖孙俩有趣的对话情景。
3、我们饶有情趣地读了“溜土窝”、“铲地”、“浇菜”等一个个惹人发笑的生活场景,你的心中一定会升腾起一种感觉,你会蹦出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我在园子里的生活?(估计会有:快活、有趣、好奇、无拘无束、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率真率性、无忧无虑……)(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在这座园子中,孙女爱胡闹,祖父从来不恼,正是有了祖父的慈爱,在他宽容、耐心、呵护下,我才可以如此地在园子中纵情嬉戏!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这是一座乐园,更是一座爱园。
板书:乐园、爱园5、引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设计意图:文中祖父的“笑”等细节颇耐人寻味,引导学生想像人物真实的心境,推敲、琢磨,紧紧围绕文本文字形成理解的波澜。
情动而辞发,在语言练习中,走进人物的内心。
三、走进景物,共浴自由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小萧红的眼里,园中的景象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这段话。
2、、师:把自己当成园子中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等,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出示组图:我是______,我愿意______就_______3、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在自由地飞,倭瓜、黄瓜、玉米在自由地长,园子里生机盎然。
可以说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4、领会写法。
题目是祖父的园子,想写出自己的快乐,为什么课文里用这么多的笔墨写动物植物的快乐?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这种写法就是──寄情于景。
板书:寄情于景5、读:天空蓝悠悠,又高又远。
为什么写天空,作者眼里的天空怎么样?自由洒脱。
在这样的天空下,一切都是自由的。
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天空。
6:读:白云来了,一大团一大团的,从祖父的头上飘过,好象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