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有哪些项目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有哪些项目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缘由的确无法支付的对付款项、政府补助、返还款、罚款收入、募捐利得等。
1.企业合并损益。
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3.盘盈利得。
指企业对于现金等资产清查盘点中盘盈的资产、报经批准后计入营业外收入的金额。
其中盘盈。
是指企业在财产清查盘点中发觉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量原值减去估量折旧后的净值。
现行的新准则中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节帐户。
3.因债权人缘由的确无法支付的对付款项。
它主要是指因债权人单位变更记下或撤销等而无法支付的对付款项等。
4.政府补助。
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型资产或非货币型资产形成的利得。
5.教导费附加返还款。
它是指自办职工子弟小学的企业,在交纳教导费附加后,教导部门返还给企业的所办小学经费补贴费。
6.罚款收入。
它是指对方违背国家有关规矩,根据规定支付给本企业的罚款,不包括银行的罚息。
为了总括反映和监督企业营业外收入状况,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账户。
该账户贷方记下企业发生的营业外收入额,借方记下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经结转后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二、什么是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亦称营业外收益。
指与生产经营过程无挺直关系,应列入当期利润的收入。
是企业财务成绩的组成部分。
例如,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收回调入职工欠款、罚款净收入等等。
营业外收入在利润或利润或亏损账户核算。
在企业的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需单独列示。
属于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款项应准时入账,不准留作小家产或其他不符合制度规定的开支。
企业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在营业外收入账户下举行,也可在该账户下按各种不同的收入设置明细账户举行明细核算。
三、营业外收入需要缴税吗是的,都交。
但是,不一定都缴纳增值税得税的分类。
希翼这些内容可以协助到您。
或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不一定都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
其他业务收入,要缴纳增值税或营业税。
营业外收入是不需要交纳营业税等,但交纳了所得税。
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一、概述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其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取得的收入,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范围。
作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一部分,营业外收入需要进行核算和处理。
本文将重点介绍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二、营业外收入的分类营业外收入一般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非经常性损益、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
下面对这三类进行详细介绍。
1. 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不会经常发生的一次性或非常规性收益。
例如,企业处置长期资产或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即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在核算营业外收入时,应将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单独列出进行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明确标注。
2.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投资所取得的收益。
这些投资可以是股权投资、债权投资或其他形式的投资。
投资收益的核算需要根据投资方式和会计准则进行处理,一般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
权益法是指按照企业所持有的被投资企业的股权比例计算投资收益,而成本法是以投资成本为基础计算投资收益。
在财务报表中,投资收益应单独列示,并注明投资的具体项目和金额。
3. 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各种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非经常性的收益项目。
例如,政府补贴、罚款收入等都属于其他收入范畴。
其他收入的核算也需要单独列示,并在财务报表中明确指出。
三、营业外收入的核算方法对于营业外收入的核算,一般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将营业外收入直接列示在财务报表上。
这种方法要求企业对营业外收入进行准确计量和记录,并在财务报表中对其进行明确标注。
直接法的优点是准确直观,能够清晰地展示企业的收入来源和金额。
但是,直接法也需要企业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间接法间接法是指将营业外收入列示在财务报表的其他综合收益或利润分配项目中,并在财务报表注释中进行说明。
间接法要求企业将营业外收入与其他收益项目相结合,综合考虑企业的全面财务状况。
间接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整体盈利能力,增加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内容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内容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取得的收入,它通常是一些非经常性的、偶然性的收入,不属于企业正常经营范围内的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营业外收入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投资收益是营业外收入的一大类。
企业在持有其他企业的股权、债权、投资性房地产等金融资产时,如果能够获得股息、利息、租金等投资收益,这部分收入就属于营业外收入。
投资收益是企业通过投资活动所取得的收益,它不属于企业的经常性经营活动,但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处置资产所取得的收益也属于营业外收入的一种。
企业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时,如果取得了处置收益,这部分收入也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处置资产所取得的收益通常是一次性的、非经常性的收入,它并不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但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此外,赞助收入也是营业外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
企业在开展各类文化、体育、公益活动时,常常会得到各种赞助资金或赞助物品,这部分收入也应当计入营业外收入。
赞助收入是企业在开展非经常性活动时所取得的收入,它通常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和特殊性,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最后,政府补助也是营业外收入的一种重要来源。
在特定的时期或情况下,企业可能会得到政府的各种补助资金,这部分资金也属于营业外收入。
政府补助通常是针对特定项目或特定企业的,它并不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收入,但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营业外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处置资产所取得的收益、赞助收入以及政府补助等内容。
这些收入形式各异,但都不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收入,它们对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企业财务分析和经营决策中,对营业外收入的合理把握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在企业财务核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着重要影响。
营业外收入指的是与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联,但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收入,营业外支出则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联,但需出现的费用支出。
对于企业而言,正确地核算和处理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至关重要,本文将对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1. 利息收入利息收入是企业通过投资取得的收入,例如存款利息收入、债券利息收入等。
在核算时,应当将其作为营业外收入加以记录。
2. 赞助收入赞助收入是企业通过赞助活动获得的收入,例如赞助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所取得的收入。
在核算时,应当将赞助收入列入营业外收入中。
3. 外币汇兑收益外币汇兑收益是企业在外币兑换时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收益。
在核算时,应当将外币汇兑收益列入营业外收入中。
4.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收益是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所获得的收益。
在核算时,应当将资产处置收益列入营业外收入中。
5. 其他营业外收入除以上列举的项目外,其他与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联,但又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收入,均可列入其他营业外收入中。
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内容1. 罚款、罚息支出罚款、罚息支出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因违反法规、合同约定等而产生的费用支出。
在核算时,应当将其列入营业外支出中。
2. 金融资产处置损失金融资产处置损失是企业通过处置金融资产而产生的损失,例如处置股票、债券等所产生的损失。
在核算时,应当将金融资产处置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中。
3. 自然灾害及不可抗力支出自然灾害及不可抗力支出是企业在面对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力因素所产生的费用支出。
在核算时,应当将自然灾害及不可抗力支出列入营业外支出中。
4.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资产价值由于市场变化、技术更新等原因而发生的损失。
在核算时,应当将资产减值损失列入营业外支出中。
5. 其他营业外支出除以上列举的项目外,其他与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联,但又需发生的支出,均可列入其他营业外支出中。
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
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一、什么是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取得的收入,不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范围内的收入项目。
营业外收入通常是非经常性收入,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结果。
二、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营业外收入的核算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本利得资本利得是指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交易、固定资产处置、子公司股权转让等方式所产生的利得。
这些利得通常是非常规性的,不是企业的日常经营所得。
例如,企业出售一项固定资产赚取的利润、出售子公司股权后所得到的收益等都归类为营业外资本利得。
2.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所产生的收益。
企业在持有其他公司的股票或债券时,可以通过股息、红利及利息来获取收益。
这些投资收益不属于企业经营的正常活动,而是企业作为投资者所获得的收益。
3. 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中,由政府提供的各种形式的经济补贴。
政府补助通常是为了支持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就业率等目的而设立的,不是企业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
政府补助可以是直接支付的资金,也可以是提供优惠条件、减免税费等方式给予的支持。
4. 非货币性资产收入非货币性资产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非货币形式取得的资产,例如通过非货币交换、捐赠、赠与等方式所获得的收入。
这些收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一定的贡献,但与企业正常的货币收入不同,通常被归类为营业外收入。
5.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指企业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非正常的、非日常的差异损益项目。
这些损益项目通常为企业的一次性事件,不会长期持续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例如,灾害损失、重组费用、滞销产品的报废等都被视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三、营业外收入的核算方法企业在核算营业外收入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首先,确定收入的性质和归属。
根据收入的来源和性质,判断其是否为营业外收入,并确定该收入所属的具体项目。
2.然后,核算收入的金额。
根据实际发生的金额,将收入计入到财务会计凭证中,并进行相应的核算处理。
营业外收入核算的内容
营业外收入核算1. 概述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以外获得的收入,不属于日常经营所产生的收入。
它通常是一些非常规性、偶发性或非核心业务相关的收入。
营业外收入核算是对这些非经常性收入进行准确、全面和规范的会计处理和核算,以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2. 营业外收入的分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营业外收入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持有股权、债权或其他金融资产而获得的分红、利息、股价增值等形式的回报。
投资收益通常与企业对其他企业的投资关系密切相关。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价格波动而引起的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是一种非经常性且无法预测的风险收益。
(3)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是指企业出售、报废或以其他方式处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收入。
这类收入通常与企业的资产管理和优化相关。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收益是指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获得的价值增值。
这类交换可能涉及无形资产、实物资产或其他非货币性权益。
(5)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指企业获得的各种形式的财政支持,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给予的经济补贴、税收减免等。
政府补助通常与企业对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服务和贡献相关。
(6)罚款减免和赔偿收入罚款减免和赔偿收入是指企业因为违法行为被罚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减免或获得赔偿而实际上没有承担经济损失。
这类收入通常与法律纠纷和争议解决相关。
3. 营业外收入核算流程营业外收入核算是一个涉及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
以下是一般的核算流程:(1)收集和登记原始凭证企业应当及时收集和登记所有与营业外收入相关的原始凭证,包括合同、票据、发票等。
这些凭证应当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获得的收入情况。
(2)确认营业外收入根据企业所获得的原始凭证,确认各项营业外收入的性质和金额。
确认过程中应当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核算内容1. 简介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入项目,它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区分。
营业外收入通常是指非正常的、偶然性的、非日常性的收入,它的金额和期间不同于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应当对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和管理,以便合理评估企业综合经营情况。
2. 营业外收入的分类营业外收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分类:(1) 投资收益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对外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包括股息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等。
(2)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收益是指企业处置长期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所获得的收益,包括出售资产所得、以非货币资产换取其他资产所获得的差价等。
(3) 其他收益其他收益是指与企业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包括政府补贴、捐赠收入、罚款收入等。
3. 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企业在核算营业外收入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会计处理:(1) 登记收入企业应当将营业外收入的金额登记到贷方的相应科目中,如“投资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其他收益”等。
(2) 确认收入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确认营业外收入的实际金额,并将其确认为收入。
(3) 分类核算企业应当根据营业外收入的不同分类,对其进行详细的分类核算,便于分析和评估企业的经营情况。
(4) 记账凭证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制作相应的记账凭证,将营业外收入的会计处理记录下来。
(5) 编制财务报表企业应当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将营业外收入列入其中,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4. 营业外收入的重要性和影响营业外收入作为企业业务外的收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增加盈利能力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可以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整体经营状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平衡亏损当企业主营业务不盈利或出现亏损时,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可以对亏损进行部分或全部的补偿,从而平衡企业的损益状况。
(3) 提升企业形象一些营业外收入项目,如政府补贴、捐赠收入等,可以提升企业在社会上的形象和声誉,对企业发展和业务拓展具有积极影响。
企业会计营业外收入科目
企业会计营业外收入科目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除了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产生的收入外,还存在一些与企业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收入,这些被称为“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企业会计中的营业外收入科目进行详细的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概念。
一、营业外收入的概念及特点营业外收入,顾名思义,是指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这些收入通常具有偶发性、非经常性和不可预测性等特点。
营业外收入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收入,而是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情况而产生的。
例如,企业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产生的利得、债务重组产生的利得等,都属于营业外收入的范畴。
二、营业外收入的科目设置为了更好地核算和管理营业外收入,企业需要在会计科目体系中设置相应的营业外收入科目。
一般来说,营业外收入科目属于损益类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
在设置营业外收入科目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细分,以便更准确地反映不同类型的营业外收入。
常见的营业外收入科目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这些科目分别对应了不同类型的营业外收入,有助于企业对营业外收入进行分类管理和核算。
三、营业外收入的核算方法企业在核算营业外收入时,需要遵循一定的会计原则和方法。
一般来说,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实际发生原则:企业应在营业外收入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和计量,而不是预计或预估。
2. 权责发生制原则:企业应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在确认营业外收入时,同时确认相关的资产或负债。
3. 公允价值计量原则:对于涉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业务的营业外收入,企业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具体的核算方法上,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营业外收入采取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企业可以在处置非流动资产时,将处置收入扣除相关费用后的净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对于政府补助,企业可以在收到政府补助时,按照补助资金的性质和用途,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等。
营业外收入三级科目
营业外收入三级科目1. 定义和概述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获得的收入,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
营业外收入可以是一种非常规性的、偶然性的或非常规性的收入来源,它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重要一部分,它通过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以体现企业的经营综合情况和盈余能力,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了了解企业盈利状况的重要信息。
营业外收入分为三级科目,包括一级科目、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一级科目是对营业外收入的整体归纳,二级科目是对营业外收入的进一步细分,而三级科目则是对营业外收入的具体细目进行划分。
2. 一级科目一级科目是对营业外收入的整体归纳,一般来说,营业外收入的一级科目的编码为5001,代表“营业外收入”。
3. 二级科目二级科目是对营业外收入的进一步细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划分为多个二级科目。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二级科目:3.1 其他收入(5101)这是营业外收入中最常见的二级科目之一。
它包括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以外获得的与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一次性收入,例如处置无效或闲置资产所获得的收入、政府补贴等。
3.2 资产处置收入(5102)这是指企业通过出售或处置资产而获得的收入,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所获得的收入。
3.3 投资收益(5103)这是指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的投资而获得的收益,包括股息收入、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等。
3.4 其他经营收入(5104)这一类二级科目用于列示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收入,如政府补贴、债务重组收益等。
4. 三级科目三级科目是对营业外收入的具体细目进行划分,以下是常见的几种三级科目:4.1 其他收入•优惠收入•其他经营收入4.2 资产处置收入•固定资产处置收入•无形资产处置收入•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收入4.3 投资收益•股息收入•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4.4 其他经营收入•政府补贴•债务重组收益5. 例子下面是一个例子,展示了一个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营业外收入三级科目的情况:一级科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发生额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优惠收入100,000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其他经营收入50,000营业外收入资产处置收入固定资产处置收入200,000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股息收入30,000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10,000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50,000营业外收入其他经营收入政府补贴100,000结论营业外收入是企业经营活动以外获得的收入,能够提升企业的盈余能力,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积极影响。
财务报表中营业外收入如何确认
财务报表中营业外收入如何确认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营业外收入是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企业在非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收益,对于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究竟如何确认财务报表中的营业外收入呢?营业外收入,顾名思义,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
它具有偶发性、非经常性的特点。
常见的营业外收入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等。
要确认营业外收入,首先需要明确其来源和性质。
例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只有在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时,所获得的超出资产账面价值的部分才能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这就要求企业在处置资产时,准确核算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或摊销以及处置费用等,以确定最终的处置利得。
政府补助是营业外收入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政府为了鼓励或扶持某些行业、企业或项目,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
当企业收到政府补助时,需要判断该补助是与资产相关还是与收益相关。
如果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在资产使用寿命内分期确认为营业外收入;如果是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营业外收入。
盘盈利得通常是指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盘盈资产的价值。
比如,在盘点库存现金时,发现现金多于账面上的金额,经过核实确认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盘盈,就可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捐赠利得则是企业接受来自外部单位或个人的捐赠所获得的收入。
但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接受捐赠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并且要能够合理确定捐赠资产的价值,才能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债务重组利得是指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按照重组协议,以低于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清偿债务所产生的差额。
这种情况下,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支付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股份的公允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所取得的收入,也就是不属于主营业务范围的收入。
它是指企业经由对外提供有偿服务或者有形/无形资产产生的收入。
营业外收入既能增加企业的利润,也能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营业外收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收益:企业通过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如股息、利息、租金收入等。
这些收入是企业投资者通过投资所得到的回报。
2. 资产处置收入:企业通过把无形/有形资产出售或出租所获得的收入。
这些资产可以是不再使用的设备、土地、房屋等。
3. 减值收益:企业通过对财务资产进行减值计提所获得的收益。
减值收益是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要求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而获得的。
4. 赔偿收入:企业通过索赔、违约金等途径获得的收入。
这些收入通常是因为合同的违约、侵权行为等而产生的。
5. 补贴收入:企业通过向政府申请或者获得的补贴所获得的收入。
这些补贴可以是为了支持企业的研发、创新等活动而给予的。
6. 捐赠收入:企业通过接受他人捐赠所获得的收入。
这些捐赠可以是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形式的。
7. 其他收入:除以上几种外,企业还可能获得一些其他形式的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对于企业来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它可以帮助企业增加利润,改善财务状况。
此外,营业外收入还可以降低企业主营业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综合能力。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开展与营业外收入相关的活动,如积极投资、合理处置资产、开拓新的收入来源等。
营业外收入虽然对企业有益,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战。
比如,投资收益可能受到市场波动、投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资产处置可能会面临市场需求不足、价格波动等问题;索赔收入可能会遇到诉讼风险、赔偿难度等;补贴收入可能会受到政策调整的影响。
因此,企业在处理营业外收入时需要谨慎,明确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实践中,企业应该加强对营业外收入的管理和监视,确保其合规性和合理性。
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与相关当事人的沟通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争取更多的营业外收入。
关于营业外收入的规章制度
关于营业外收入的规章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营业外收入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营业外收入的概念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之外取得的收入,不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所得的收入。
三、营业外收入的分类1. 投资收益:包括对外投资股权收益、债权投资收益等。
2. 资产处置收益:包括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带来的收益。
3. 其他收益:包括政府补助、捐赠收入、赔偿款收入等。
四、营业外收入的认定原则1. 实际收到现金或其价值可以可靠测定的,认定为营业外收入。
2. 具有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并能够可靠计量的,认定为营业外收入。
3. 考虑公允价值,实现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原则,认定为营业外收入。
4. 符合法律法规、公司章程等规定,认定为营业外收入。
五、营业外收入的确认时机1. 投资收益:以确认被投资企业盈余分配或设立准备方案的日起,确认投资收益。
2. 资产处置收益:以取得处置资产的权益交割日,确认资产处置收益。
3. 其他收益:以获得相关权利许可、完成相关服务等事实发生的日起,确认其他收入。
六、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和报告1.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账户进行营业外收入核算,确保营业外收入能够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报告。
2. 营业外收入应当在财务报表的其他利润表目中进行明细列示,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相关信息。
七、营业外收入的审计1. 独立审计机构应对企业的营业外收入进行审计,核实其真实性和合法性。
2. 审计机构应对企业的营业外收入核算方法、记录程序、内部控制制度等进行审计,提出审计意见。
八、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企业,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2. 对于故意隐瞒、虚报或篡改营业外收入的情况,应当通报上级主管部门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九、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2. 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管理层所有。
以上就是关于营业外收入的规章制度,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到合规经营,提高经营效益,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准则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非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根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第6108条,小企业的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收益、政府补助、捐赠收益、盘盈收益、汇兑收益、出租包装物和商品的租金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益、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违约金收益等。
这些收入通常在实现时按照其实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请注意,营业外收入并不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而是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或偶然发生的收入。
因此,在会计核算中,营业外收入应当单独列示,以反映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详细或专业的解释,请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查阅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法规。
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和标准
一、概述会计准则中关于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和标准是财务会计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取得的收入,通常是一些偶然事件所产生的收入。
对于这部分收入的确认和标准,会计准则做了明确的规定,以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
本文将就会计准则中关于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和标准进行深入探讨。
二、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原则根据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 经济利益控制:企业必须能够控制经济利益的流入,并且这种控制是可靠的。
2. 收入的确认时间:收入应当在其所属的会计期间内确认。
即使现金还未实际收到,只要条件成熟,应当按照相关会计准则予以确认。
3. 可靠性:收入的发生应该是可以准确计量的,收入金额应该是可以可靠判断的,收入的发生和金额应该是客观存在的。
三、营业外收入的确认标准在会计准则中,针对营业外收入的确认标准也做了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衍生工作的产出:如果企业因为某项营业活动而产生了一些衍生工作,比如发生了一次法律诉讼并取得赔偿,这部分赔偿款就属于营业外收入,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
2. 不间接竞争产出:如果企业因为参与不间接竞争而取得了某些收益,这部分收益也属于营业外收入,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
3. 非日常经营活动收益:如果企业从非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得了一些收益,比如出售了一部分长期投资,这部分收益也属于营业外收入,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
4. 莫须有工作的产出:如果企业因为一些与经营活动相关的偶然事件而取得了一些收益,比如属于偶然事件的一次保险理赔,这部分收益也属于营业外收入,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确认。
四、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应用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会计准则中关于营业外收入的确认和标准,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应用实例来加以说明。
某企业在去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获得了一笔保险理赔款,这部分收益应该如何确认呢?根据会计准则中的相关规定,这笔保险理赔款属于偶然事件所产生的收入,是不属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范围内的,因此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的定义和分类
营业外收入的定义和分类一、营业外收入的定义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联且非常态性产生的收入,不属于企业的主营业务范畴。
营业外收入可以是一次性的、偶发的收入,也可以是与企业主营业务相关但与正常经营活动有差异的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盈利的补充来源,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营业外收入的分类1.非经常性收入非经常性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联的收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阶段性的。
这类收入通常不会在日常经营中经常发生,因此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贡献较为有限。
非经常性收入可能来自于资产处置、政府补贴、捐赠等。
2.资产处置收入资产处置收入是指企业通过出售或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形式所获得的收入。
在资产处置的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将资产转售或者以其他方式处置来获取现金或其他有价物。
这类收入通常是临时性的,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
3.政府补贴政府补贴是指政府为了促进企业发展或满足特定需求而提供的经济支持。
政府补贴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
对于企业而言,政府补贴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提升企业的利润水平,但同时也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和限制。
4.捐赠收入捐赠收入是指企业获得的来自于个人、其他组织或非营利机构的赠与款项或赠品。
这些款项或赠品可以是现金、物品或其他有价物。
捐赠收入通常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关,但与正常经营活动有所区别。
企业在接受捐赠收入时,需要遵守相关的规定,明确款物用途,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核算。
5.其他营业外收入除了上述分类之外,还有一些无法归类到特定类别中的营业外收入。
这类收入通常与企业的特殊情况或外在因素有关,如罚款收入、利息收入、汇兑收益等。
结论营业外收入对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和正确处理营业外收入的定义和分类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应当合法合规地获取营业外收入,科学规范地管理和使用这些收入,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健发展。
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定义
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定义企业会计准则中,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但仍然能够为企业带来收入的项目。
这些收入通常来自于非日常业务活动,如出售固定资产、处置长期投资、取得政府补助等。
营业外收入是企业财务报表中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的变化。
营业外收入的定义和确认必须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且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这些收入必须是实际发生的,有确凿的证据支持。
其次,收入与企业的正常经营业务无关,不能归属于营业收入。
第三,收入必须能够可靠地计量,即能够合理确定其金额。
最后,收入必须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能够增加企业的资产或减少负债。
营业外收入的种类多种多样,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营业外收入。
首先是处置长期投资所产生的收益。
企业在决定出售或处置长期投资时,如果能够获得出售或处置差价,这部分差价就可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例如,企业A出售其持有的股权投资,获得了比购买时更高的价格,那么这部分差价就可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其次是出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收益。
企业在出售固定资产时,如果能够获得出售差价,这部分差价也可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例如,企业B出售了一台旧机器,获得了比原购买价格更高的价格,那么这部分差价就可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第三是取得政府补助所带来的收益。
政府为了支持企业的发展,常常会给予企业一些补助。
这些补助通常与企业的正常经营无关,因此可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例如,企业C获得了政府的科研补助,这部分补助就可以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还有一些其他的营业外收入项目,如处置无形资产所获得的收益、罚款违约金收入等。
这些收入项目都不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但仍然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
营业外收入在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反映通常为“营业外收入”项目。
在利润表中,营业外收入会单独列出,并在最后合计计入利润总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营业外收入会增加企业的资产总额。
营业外收入的出现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营业外收入科目设置
营业外收入科目设置营业外收入是企业财务报告中一个相对特殊的科目,它记录了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联,但确实发生的各项利得。
正确设置和记录营业外收入科目,对于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设置原则、具体内容及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一、营业外收入的概念与特点营业外收入,顾名思义,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这些利得具有偶发性、非经常性和边缘性等特点,不属于企业主营业务范畴,但确实为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
营业外收入通常包括政府补助、捐赠利得、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
二、营业外收入科目设置的原则1. 明确性原则: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设置应明确反映其经济内容和性质,便于会计人员进行日常核算和管理。
2. 完整性原则:科目设置应涵盖企业可能发生的所有营业外收入项目,避免遗漏。
3. 稳定性原则:科目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避免频繁变动,以便于历史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4. 灵活性原则:在满足明确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科目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企业经济环境的变化。
三、营业外收入科目的具体内容1. 政府补助: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如财政拨款、税收返还等。
政府补助应单独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以清晰反映补助资金的来源和用途。
2. 捐赠利得:指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无偿给予的资产,如现金捐赠、物资捐赠等。
捐赠利得应按照捐赠者的名称或类别设置明细科目,以便于追踪和管理。
3.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指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时,取得的超过账面价值或相关税费的收益。
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应按处置资产的类别设置明细科目,如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无形资产处置利得等。
4. 盘盈利得:指企业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现金、存货等资产的实存数大于账面数的差额。
盘盈利得应分别按现金、存货等资产类别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财务报告中的营业外收入解析与分析
财务报告中的营业外收入解析与分析财务报告是一家企业向外界展示自己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其中,营业外收入是财务报告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它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所获得的收入。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财务报告中的营业外收入进行解析与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营业外收入的影响和作用。
一、营业外收入的概念和形式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活动范围之外所获得的收入,它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无关。
营业外收入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非经常性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所得收益、政府补助等等。
在财务报告中,营业外收入往往以单独的一栏呈现,以体现其与主营业务的区分度。
二、营业外收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营业外收入作为一项非经常性收入,对企业的盈利能力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营业外收入可以提升企业的净利润水平,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营业外收入的大小和稳定性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经营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投资吸引力。
三、营业外收入的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财务报告中的营业外收入需要采用一系列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对营业外收入项目进行分类和归纳,以便对其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
其次,需要关注营业外收入的增长趋势和变动原因,从而判断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状况。
另外,还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营业外收入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
四、营业外收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定位对其营业外收入的形成和规模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战略布局来主动创造营业外收入的机会,比如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等。
另一方面,企业的战略调整也会对营业外收入产生影响,比如退出不盈利的业务领域、剥离不相关的资产等。
因此,通过对营业外收入的细致分析,可以揭示企业战略的成功与否。
五、不同行业的营业外收入特点及其分析不同行业之间的营业外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
比如,制造业的企业往往依靠处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收益来增强自身经营能力,而金融业的企业则更多地依靠非经常性投资收益来提升盈利水平。
会计里营业外收入是指什么
会计里营业外收入是指什么一、概念: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二、特点:营业外收入:1.和营业外支出一般彼此互相独立,不具有因果关系;2.通常意外出现,企业难以控制;3.通常偶然发生,不重复出现,企业难以预见;4.不与企业经营努力有关。
其他业务收入:不常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
三、核算内容:营业外收入:(1)固定资产盘盈。
它指企业在财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计原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新准则中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
(2)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
它指处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及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后的余额。
(3)罚款收入。
它是指对方违反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法规,按照规定支付给本企业的罚款,不包括银行的罚息。
2在会计记帐中,营业外收入算是收入吗在会计记帐中,营业外收入也是收入。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确认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营业外收入并不是由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必须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一种纯收入,不必须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
因此,在会计核算上,应当严格区分营业外收入与营业收入的界限。
通俗一点讲就是,除企业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视为营业外收入。
一般采纳贷方多栏式明细账格式进行分类核算。
3营业外收入二级科目主要包括哪些一、营业外收入二级科目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财政部财会[2006]18 号)6301 营业外收入:(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收入的内容有哪些
营业外收入的内容有哪些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收入是在经营收入外,与经营收入没有关系的所得。
虽然是营业收入在经营收入外的,但是还是需要交税的。
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内容要交税吗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收入是在经营收入外,与经营收入没有关系的所得。
虽然是营业收入在经营收入外的,但是还是需要交税的。
一、营业外收入包括哪些内容?要交税吗营业外收入指与生产经营过程无直接关系,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债务重组利得、企业合并损益、盘盈利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政府补助、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罚款收入、捐赠利得等。
企业获得的营业外收入同样需要缴纳税款的,例如增值税或者企业所得说等。
罚款收入,交企业所得税25%2.处理固定资产收益,交企业所得税25%3.出卖设备收益,交增值税17%或者2%,所得税25%4.出卖房屋土地收益,交营业税5%,所得税5.还交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还要交城建税3%-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2%。
二、政府补助是否计入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并不是都计入营业外收入的,一般政府补助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计入营业外收入,二是冲减相关的成本费用或者损失。
具体选哪种,要判断该项经济业务的实质。
比如,增值税的即征即退。
首先,增值税是价外税,其次,增值税的返还并不是针对特定的成本费用进行的补偿,因此,一般是计入收入。
又如,对某些特定的行业按照材料实际耗用数量退还消费税,这部分消费税是可以对应到生产成本的。
因此,可以采用冲减相关成本的方法来予以确认。
三、关于营业外收入税收的答疑网友提问:营业外收入利润可不可以抵主营业务的亏损,不交所得税?律师回复:营业外收入是应该并入主营业务利润或亏损的,如经计算和汇算清缴后得出的是亏损的话,是不用缴纳所得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临时设施的内容
临时设施是指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生产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而在施工现场建造的生产和生活用的各种临时性简易设施。
主要包括:施工现场临时作业棚、机具棚、材料库、办公室、休息室、茶炉棚、厕所、化灰池、储水池、沥青锅灶等。
用于搭建施工所需收取的临时设施费,由施工企业包干使用。
施工企业应合理搭建各种临时设施,保证施工生产的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临时设施核算应设置的账户
为了总括地核算和监督临时设施的搭建成本和价值摊销情况,以及出售、拆除、报废临时设施的清理情况,施工企业应设置下列会计科目:
1.“临时设施”科目
它属于资产类科目,本科目用来核算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和管理的正常进行而购建的各种临时设施的实际成本。
其借方登记企业购置或搭建各种临时设施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企业出售、拆除、报废不需要或不能继续使用的临时设施的原价;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用临时设施的账面原价。
本科目应按临时设施的种类和使用部门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2.“临时设施摊销”科目
它属于资产类科目,也是“临时设施”科目的备抵调整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各种临时设施在使用过程总发生的价值损耗,即临时设施价值的摊销情况。
其贷方登记企业按月计提摊入工程成本的临时设施摊销额;借方登记企业出售、拆除、报废、毁损和盘亏临时设施的已提摊销额;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施工企业临时设施累计摊销额。
本科目只进行总分类核算,不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需要查明临时设施的累计摊销额,可以根据临时设施卡片上所记载的该项临时设施的原价、摊销率和实际使用年限等资料进行计算。
3.“临时设施清理”科目
它属于资产类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因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而转入清理的临时设施账面价值以及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取得的清理收入。
其借方登记出售、拆除、报废和毁损临时设施的账面价值以及发生的清理费用;贷方登记收回出售临时设施的价款和清理过程中取得的残料价值或变价收入;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临时设施清理后的净损失,如为贷方余额,则反映临时设施清理后的净收益。
临时设施清理工作结束后,应将净损失或净收益分别转入“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科目,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本科目应按被清理的临时设施名称设置明细账,进行核算。
(三)临时设施的核算
施工企业购置的临时设施所支付的各项实际成本可直接计入“临时设施”科目。
对于通过建筑安装才能完成的临时设施,发生的各有关费用,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临时设施”科目。
【例】企业在施工现场搭建临时作业棚,其实际搭建成本为28 800元,其中:领用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 000元,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2%,应付搭建人员的工资为8 000元,应付福利费为1 12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的其他费用为4 380元。
临时设施完工,交付使用。
其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1)搭建时
借:在建工程 28 800
贷:原材料 15 000
材料成本差异 300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8 000
——应付福利费 1 120
银行存款 4 380
(2)交付使用时
借:临时设施 28 800
贷:在建工程 28 800
(四)临时设施摊销的核算
1.临时设施摊销的计算
由于临时设施的使用期限一般较长,在使用过程中有基本上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因此,其价值也应该逐渐地、陆续地转移到受益的工程成本中去,即应将临时设施的价值采用摊销的方法分期计入受益的工程成本。
因此,施工企业的各种临时设施应当在工程建设期间内按月进行摊销,摊销方法可采用工作量法,也可按工期法,但一般按工期法。
当月增加的临时设施,当月不摊销,从下月起开始摊销;当月减少的临时设施,当月继续摊销,从下月起停止摊销。
按工期摊销的计算公式如下:
2.临时设施摊销的会计处理
工程施工单位所建造的各种临时设施,其使用期与为之服务的工程建设期相同,因而应将搭建临时设施所发生的实际支出,根据其服务年限和服务对象合理确定分摊方法,按期计提摊销额,分配计入到受益工程的成本中去。
各期摊销时,先按应摊销的临时设施非借记“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临时设施摊销)”,贷记“临时设施摊销”。
【例】假设是上例中临时设施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工程的受益期为两年。
其账务处理方法如下:
计算临时设施作业棚的月摊销额
临时作业棚月摊销额=28 800×(1—5%)÷24=1 140
按月计提摊销额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临时设施摊销) 1 140
贷:临时设施摊销 1 140
(五)临时设施维修、拆除和报废的核算
1.临时设施维修的核算
施工单位发生的临时设施维修费用,直接计入工程成本中去,则借计“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临时设施修理费)”账户,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
2.临时设施拆除、报废的核算
拆除、报废不需用或不能继续使用的临时设施,可通过“临时设施清理”核算。
清理时,将临时设施的账面价值记入“临时设施清理”的借方,将已提摊销额记入“临时设施摊销”的借方,同时将临时设施的账面原价记入“临时设施”账户的贷方;发生的变价收入和收回的残料价值,记入“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账户的借方,以及“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的贷方。
清理后的净损益,借记“营业外支出”(或贷记“营业外收入”)账户,以及贷记或借记“临时设施清理”账户。
【例】某施工单位本期维修临时设施领用材料1 000元,分配工资100元。
可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临时设施修理费) 1 100
贷:原材料 1 000
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00
【例8】某施工单位将一座不能继续使用的临时木工棚拆除,原价10 000元,已提摊销额9 400元,拆除时应分配人工费100元,残料回收500元。
可作如下会计分录:
(1)注销拆除临时设施的原价和已提摊销额时
借:临时设施清理 600
临时设施摊销 9 400
贷:临时设施 10 000
(2)发生临时设施拆除费用时
借:临时设施清理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 100
(3)登记残料变价收入时
借:原材料 500
贷:临时设施清理 500
(4)结转清理净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 200
贷:临时设施清理 200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等。
营业外收入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转让固定资产时,先结转固定资产原值和已提累计折旧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收到双方协议价款,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最后结转清理损益,若转出价款高于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②企业处置无形资产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等,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已计提的累计摊销,借记“累计摊销”科目,按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及其他费用,贷记“应交税费”、“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其贷方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③确认的政府补助利得,借记“银行存款”、“递延收益”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⑷期末,应将本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营业外收入不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属于记入利润表的利得,属于利润会计要素;其他业务收入,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产生的收入,但不是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属于收入会计要素。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取得的收入。
例如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处置固定资产不是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处置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就是企业的营业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