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穿刺液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浆膜腔积液检验 ppt课件

第六章-浆膜腔积液检验  ppt课件
15
16
谢谢大家 !
17
二 渗出液形成原因
1 感染因素
化脓性细菌、分支杆菌、病毒或支原体
2 非感染因素
外伤、化学刺激(血液、尿素、胰液、胆汁
和胃液)
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
的积液
4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二 检查项目 (一)一般性状
1 颜色 漏出液 淡黄色 渗出液 各种颜色
(1)红色(淡红色、红色、暗红色) 见于恶性肿瘤、急性结核性胸膜炎 风湿性及出血性疾病、外伤、内脏损伤等
10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3 葡萄糖测定 漏出液 与血糖近似 渗出液 常低于血糖
11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三)显微镜检查 1 细胞计数
【原理】(略) 【临床意义】
漏出液<100 ×106/L 渗出液 >500 ×106 /L
12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2 细胞分类 漏出液 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 细胞数较多
(一)漏出液形成原因 1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蛋白<25g/L可引起浆膜腔积液 常见于 晚期肝硬化、肾病综合症、重度营 养不良
2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漏出液形成原因 2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常见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 3 淋巴管阻塞
常见于丝虫病、肿瘤压迫
3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7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二)化学检查 1 粘蛋白定性实验
【原理】 浆膜上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粘蛋白量增加,其等电点为PH35,因此可在稀醋酸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
8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1 粘蛋白定性实验
【临床意义】 漏出液(-) 渗出液(+)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


三、化学检查
标本需要离心后取上清夜进行可同时与 血清中某些化学成分一起测定。
一 、pH
漏出液 pH>7.4
渗出
液 pH偏低
pH偏低见于类风湿、结核、肿瘤、SLE.
胸水pH<7.6常见于食道破裂或脓胸。
二、蛋白质定量: 测定方法与血清蛋白
质定量相同。
漏出液 <2.5g/l
渗出液>30g/l
质及部位有关。
2. 颜色: 正常为清亮、淡黄色液体。病理 情
况下有不同颜色变化。
–1. 红色 : 可由于穿刺损伤、结核、肿瘤 等引起。
–2. 白色 : 脓性或乳白色。
–3. 绿色 : 绿脓杆菌感染。
–4. 棕色 : 阿米巴感染。
–5. 黄色或淡黄色 :各种原因的黄疸。
–6. 黑色 : 曲霉菌感染。
三 、葡萄糖定量: 方法同血清葡萄糖 定量。
漏出液 : 稍低于血糖
渗出液 : 明显降低,化脓性低于结核 性
原因 : 葡萄糖受细菌或细胞的酵解。
四 、乳酸铁测定: 用于鉴别积液是细 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
五 、脂类测定: 胆固醇、甘油三脂、 脂蛋白电泳可鉴别真性与假性乳糜积液。
含铁血黄色颗粒:夏科-莱登结晶。
四、 细菌学检查:
怀疑恶性肿瘤时离心沉淀,收集细胞做 巴氏或HE染色或做免疫组化染色明确肿 瘤性质和来源。
五、 染色体检查: 是诊断恶性肿瘤的 有效方法。
六、 病原微生物检查
一、 寄生虫及虫卵: 二、 细菌:如鉴别为漏出液不需做细菌检查。
–渗出液:细胞种类多,各种细胞增加临床意
1.中性分叶核增加:见于化脓性渗出液。 结核早期也可见中性分叶增加为主。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课件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方法课件

04
确定穿刺部位
在B超引导下确定穿刺部位, 避开血管、肋骨和炎症部位。
消毒和麻醉
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并注射 局麻药进行局部麻醉。
进行穿刺
用穿刺针刺入穿刺部位,抽取 浆膜腔积液。
样本处理
将抽取的样本进行初步处理, 如过滤、离心、细胞计数等。
样本处理的常用方法与流程
细胞计数
将样本进行细胞计数,确定细 胞种类和比例。
离心处理
将样本进行离心,分离出上层 血清和下层细胞成分。
细胞涂片
将细胞成分制作成涂片,进行 显微镜检查。
生化分析
对样本进行生化分析,测定各 项生化指标,如蛋白质、糖、 脂肪等。
样本保存与运输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低温保存
将样本保存在4℃的低温 环境下,避免细胞死亡和 细菌繁殖。
快速运输
尽快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 行检测,确保样本新鲜和 无污染。
06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相关 问题与处理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预防出血 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避免损伤血管。
预防气胸 选择合适的穿刺点,避免穿破胸膜。
预防复发 根据病情需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准备
了解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穿刺部位和适应症。
来源
浆膜腔穿刺液主要来源于浆膜腔内的渗出液和漏出液。渗出液通常由于炎症、 肿瘤、外伤等原因产生,而漏出液则由于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等 原因产生。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01
诊断感染和炎症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可以用于诊断感染和炎症,如结核病、肺炎等。通过
观察细胞计数、分类和细菌培养等指标,有助于确定感染的性质和病原

浆膜腔积液检查PPT精品医学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查PPT精品医学课件
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 原体等。
恶性肿瘤: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浆膜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
其他: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液、胆 汁和胃液)、风湿性疾病等也可引起积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内容 日益增多,相关的实验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 从以前的物理学方法、显微镜镜检、化学方法、 酶学方法等鉴别炎症与非炎症,发展到用免疫 学等方法鉴别引起浆膜腔积液的良性与恶性肿 瘤。甚至用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引起浆膜腔积液 的恶性肿瘤进行定位检查,以及多种实验技术 优化组合检查,方法的进步使疾病的诊断更为 明确。
则生成增多。同时,毛细血管静脉压升 高,液体回流受阻,形成积液,如晚期 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回流受 阻等。
2、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小于 250克/L ),使血浆胶渗压下降, 则有效滤过压加大,积液增多,如 肾病伴蛋白大量丢失、重症贫血、 肝硬化晚期、肾病综合征等。
四、化学检查
腺苷脱氨酶 (ADA): 是一种核苷酸氨基水解酶,主要存在于 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内。 一般在结核性积液中活性升高且幅度最 大,癌性次之,漏出液最低。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常>40U/L,对结核性 积液诊断阳性率可达99%,优于结核菌 素试验、细菌和活组织检查。
四、化学检查
溶菌酶: 主要在单核、粒细胞、上皮细胞中,在 淋巴、肿瘤中无。结核性积液中溶菌酶 含量多超过30mg/L,且积液与血清溶菌 酶比值大于1.0,明显高于癌性积液、结 缔组织病。 因此测定胸腔积液中的溶菌酶对鉴别良、 恶性积液、结核性与其他性质积液有重 要价值。
❖ 心包腔积液:明显减低可见于风湿性、结核性、 化脓性、恶性肿瘤性、尿毒症性心包炎等,其 中以恶性肿瘤性、结核性积液减低较明显。

浆膜积液检查概要课件

浆膜积液检查概要课件
细菌培养
对于疑似感染的积液,进行细菌培养 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指导临床 用药。
影像学检查
X线和超声
X线和超声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可以发现肺部病变和胸腔积液,而 超声可以实时观察胸腔、腹腔和心包等部位的积液量及分布情况。
CT和MRI
CT和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能够更准确地发现肿瘤病灶和淋巴结 转移。CT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提高对恶性积液的诊断准确性。
检查方法的局限性
检查结果的主观性
浆膜积液检查的结果可能 受到医生主观判断的影响, 不同医生对检查结果的解 读可能存在差异。
敏感性和特异性
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不同,可能导致漏 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
操作难度
某些检查方法可能操作较 为复杂,对医生的技术要 求较高,可能导致检查结 果的不稳定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浆膜积液的临床表现因积液部位和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腹痛等。体征可能包括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等。
诊断
浆膜积液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如超声、X线、 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积液常规、生化、细胞 学等。
02 浆膜积液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浆膜积液检查概要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浆膜积液检查简介 • 浆膜积液检查方法 • 浆膜积液检查结果解读 • 浆膜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 浆膜积液检查的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01 浆膜积液检查简介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浆膜积液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浆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超过 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
分类
04 浆膜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与鉴别判断
诊断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

• CK 0.5-2U/L 脑实质坏死
38
4、病原体检查
1.显微镜检查 涂片 •革兰氏染色: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时其阳性率约为6090% •抗酸染色:结核菌 •印度墨汁染色:隐球菌
2.细菌培养 主要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 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
39
墨汁染色
原理:墨汁染色(负染色法),背景着色而菌体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法称负 染色法。在黑色印度墨水的背景下,可清晰观察到酵母细胞周围环绕 着一圈明亮的区域,即粘多糖荚膜,因此印度墨汁可以检测到是否有 囊状物包裹的酵母存在,此法用以观察细菌及某种真菌的荚膜等
●随年龄不同也有所差别,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含量0.1~0.2g /L,50岁以上者为0.3~0.4g/L
●一般而言,脑脊液总蛋白不超过0.4g/L为正常范围
31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32
生化学检查
氯化物
脑脊液氯化物来自血液,但高于血液浓度,含量与血浆浓度密 切相关(应同时查血氯水平)。按氯离子计算其浓度约为血清 的1.2~1.3(平均1.25)倍。正常值为120~130mmol/L,儿 童略低 脑脊液氯化物降低较有意义,往往与糖降低同步发生
化脑: 白细胞显著增加,以 N 为主 结脑:白细胞中度增加,早期以 N 为主,中晚期 以 L 为主 病脑:白细胞轻度增加,以 L 为主 脑寄生虫病: WBC↑ E↑ 急性脑膜白血病:WBC↑ ,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28
注意事项
• 1、标本采集1小时内计数完毕 • 2、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数必须校正 • 3、细胞计数时如发现皱缩或肿胀红细胞应
35
参考值 成人:2.5~ 4.5mmol/L 儿童:2.8~ 4.5mmol/L 脑脊液/血浆: 0.3~0.9

浆膜腔积液检查PPT参考幻灯片

浆膜腔积液检查PPT参考幻灯片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1. 漏出液形成原因:
1)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清蛋白<25g/L) ➢ 晚期肝硬化 ➢ 肾病综合征 ➢ 重度营养不良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2)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
3)淋巴管阻塞
➢丝虫病、肿瘤压迫
4)水钠潴留
三、脂类含量测定
➢区别真假乳糜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真性与假性乳糜性积液的鉴别
鉴别点 病因 外观 乙醚试验 脂肪含量(%) 脂蛋白电泳 胆固醇 甘油三酯(mmol/L) 蛋白质含量(g/L 脂肪 胆固醇结晶 细菌 细胞
真性乳糜性积液 胸导管阻塞或梗阻 乳糜性 变清 >4 乳糜微粒区带明显 低于血清 >1.26 >30 大量,苏丹Ⅲ染色阳性 无 无 淋巴细胞增高
第一节 浆膜腔积液标本采集与处理
一、标本采集 1. 标本采集
(1)胸腔穿刺术 (2)腹腔穿刺术 (3)心包腔穿刺术
➢ 留中段液体送检 ➢ 必要时加抗凝剂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二、 标本转运
1.即时送检或加10%乙醇后置冰箱≤2h 2.生物安全
三、保存和接收
1.接收标本后及时检验或置冰箱≤4h 2.标识清楚
➢胆固醇结晶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
第十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化学检验
一、蛋白质检测
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粘蛋白等电点为pH3~5,可在稀醋酸溶液析出) 漏出液——阴性 渗出液——阳性
2.蛋白定量试验 漏出液:<25g/L 渗出液:>30g/L

浆膜腔积液及图文报告课件

浆膜腔积液及图文报告课件
浆膜腔积液及图文报告 ppt课件
在这个演示中,我们将深入讨论浆膜腔积液的定义、常见病因、症状、确诊 和治疗方法,并通过图文报告ppt演示的方式呈现这些内容。
浆膜腔积液的定义
1 体液堆积
浆膜腔积液是指在肺和胸膜之间积聚过多的液体。
2 胸腔疾病
它通常是由于肺疾病、心脏病、肝病或癌症等多种疾病引起的。
3 影响呼吸
浆膜腔积液会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常见病因
1 炎症反应
感染性肺炎、结核或肺组织受损可导致浆膜 腔积液。
2 心脏病
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等心脏问题可能引起 浆膜腔积液。
3 肿瘤
癌症,尤其是肺癌或乳腺癌,可以导致浆膜 腔积液。
4 肝脏疾病
肝硬化、肝脏损伤等肝脏问题也与浆膜腔积 液有关。
关注病因
治疗的效果取决于准确识别 并针对患者的疾病病因进行 治疗。
浆膜腔积液的症状
1 呼吸困难
由于液体堆积,可能导致 气短、呼吸困难和咳嗽。
2 胸痛
胸部不适、剧痛和尖锐的 胸痛,尤其是深呼吸时。
3 体重减轻
由于呼吸困难和食欲减退, 体重会迅速减轻。
确诊和治疗方法
1
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仔细检查胸部和倾听心肺音来确定积液存在。
2பைடு நூலகம்
X光和超声波
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医生判断液体的数量和位置。
3
胸腔穿刺
通过穿刺抽取积液样本进行化验以确定病因。
4
药物治疗
根据病因使用药物治疗,如抗生素、利尿剂或抗炎药。
图文报告ppt演示
通过精心设计的图文报告ppt演示,我们将直观地展示浆膜腔积液的相关信息、 治疗方法和预后。
总结与展望

浆膜腔积液检验 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验 PPT课件

某些检查结果介于渗出液和漏出液之间:
①漏出液继发感染
可 能 原 因 ②漏出液长期滞留 反复穿刺 药物 ③漏出液含多量血液 ④浆膜原发肿瘤 积液浓缩
2、寻找病因:
病原体检查
肿瘤细胞检查
3、用于治疗:
出现压迫症状
穿刺+化疗
病例介绍:
胸部X光照片
积液实验室检查结果: 1、颜色 —— 红色 2、蛋白 —— 53.1g/L 3、Rivalta test——Postive 4、葡萄糖—— 17.9mmol/L 5、LD —— 577U/L 6、CRP —— 15mg/L 7、CEA —— 25 μg/L 8、 AFP —— 158μg/L 9、 CA125 —— 153U/L 10、细胞数 —— 4800×106/L
第一节 一、标本采集与保存
1、标本采集 1)胸腔穿刺术 2)腹腔穿刺术 3)心包腔穿刺术
2、适应症 1)胸腔穿刺术 ①原因不明的积液 ②诊断或治疗性穿刺 2)腹腔穿刺术 ①新发生的积液 ②积液增多或伴发热 ③诊断或治疗性穿刺 3)心包腔穿刺术 ①原因不明的积液 ②诊断或治疗性穿刺
二、理学检查
1、颜色 漏 出 液——淡黄色 渗 出 液——深黄色 绿色—— 棕色—— 白色—— 黄色—— 黑色—— 红色——
(五)脂类含量测定
区别真假乳糜
(六)酶活性测定
(examination of enzyme)
1、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液——与血清LDH活性相似 渗出液——高于血清LDH活性
化脓性炎:可达血清的30倍
结核性炎:略高于正常
2、溶菌酶 单核 细胞 吞噬 细胞 中性粒细胞 YES
区别良性与恶性积液
血性积液
恶性肿瘤 风湿性疾病 外伤或内脏损伤 结核性胸腹膜炎

浆膜腔积液检查-幻灯片1

浆膜腔积液检查-幻灯片1
6.免疫球蛋白: 渗出液:积液/血清IgG(IgA)。
干扰素(γ-IEN)。 结核性浆膜腔积液中γ-IFN含量升高,
平均为91U/ml,而其它性质的胸腔积液γIFN含量均低于2U/ml。
8、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BMG) β2-MG蛋白对鉴别结核性积液和非结核
性积液有一定的价值。
②寄生虫:微丝蚴、阿米巴等。 ③脱落细胞学:
怀疑恶性肿瘤时必须送病理科。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间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间皮细胞
肿瘤细胞
四、微生物学检查
已肯定为漏出液,一般则无检查细菌的必要。
如肯定为或疑为渗出液,则应经无菌操作离心沉 淀,取沉淀物作涂片染色检查及细菌培养。
作涂片时应用油镜仔细观察,如见有细菌或真菌
诊断与鉴别诊断。
CA125:腹水中CA125>1000u/ml常作为卵巢癌转 移的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
CA199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CA50是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 CA242作为腺癌的标志物。 鳞状细胞癌抗原组织多肽抗原,对扁平上皮细
胞癌、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七、其他特殊成分测定
3、溶菌酶(lysozyme,LZM) 结核性积液中溶菌酶含量超过30mg/L,
积液和血清中溶菌酶比值,明显高于癌性积 液、结缔组织病。
因此测定积液中溶菌酶对结核性胸膜炎 的诊断有帮助,连续观察可估计预后。而癌 细胞不含溶酶体,无LZM产生,故癌性积液 LZM无增高。
4、淀粉酶(amylase, AMY)

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细菌检验必须认真
负责,因细菌感染的胸膜炎可同时由多种细菌引
2.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两种原因常为多浆膜腔积液,且伴 有组织间液增多引起的水肿。
9
渗出液
A.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等 B.非感染性:
1)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胃液) 2)恶性肿瘤 3)风湿性疾病等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一浆膜腔积液
10
检验项目
➢ 一般检查 ➢ 化学检查 ➢ 显微镜检查 ➢ 细菌学检查
11
(一)一般检查
非炎症所致 淡黄 透明 低于 1.018 不自凝 阴性 <25g/L 近似血糖 <100×106/L 淋巴、间皮 阴性
炎症、肿瘤、化学 不定(血性、脓性) 混浊 高于 1.018 能自凝 阳性 >30g/L 常低于血糖 >500 ×106/L 中性或淋巴为主 可为阳性
27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Light标准)
30
参考书目
1. 欧阳钦主编. 临床诊断学(7年制规划教材). 人民 卫生出版社
2. 叶任高主编. 内科学. 第五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邝贺龄主编.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第四版. 人民卫
生出版社 4. 林兆蓍, 戴自英主编. 实用内科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5. 孙荣武等主编. 临床实验诊断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颜色 透明度 比重 凝固性
漏出液 淡黄色 清晰透明 小于1.018 不易凝固
渗出液 黄色或其他颜色 呈不同程度混浊
大于1.018 易自行凝固
12
(二)化学检查
1.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原理:浆膜上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
增加,后者又称酸性糖蛋白,在稀醋 酸溶液中析出而产生白色沉淀
22
(三)显微镜检查
3. 脱落细胞检查及寄生虫检验:
癌细胞的检出是诊断癌肿的 重要依据(查找肿瘤细胞作HE染色)
23
(四)细菌学检查
➢ 无菌操作离心沉淀,取沉淀物 ➢ 涂片作革兰染色镜检,查找病原菌 ➢ 必要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
24
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1.浆液性:
见于:结核性、化脓性浆膜炎早期、转移癌
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液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渗出液增高 化脓性 >癌性 > 结核性
淀粉酶:
胰腺疾病增高;胰腺癌可增高
16
4. 酶活性测定
溶菌酶(LZM):
结核性积液中的LZM含量>30mg/L,明 显高于癌性积液和风湿病性积液
腺苷脱氨酶(ADA):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癌性>漏出液。当 ADA>40U/L考虑为结核性,而抗结核治疗有 效时,ADA活性随之下降
20
(三)显微镜检查
1. 细胞计数:
漏出液<100×106/L 渗出液>500 ×106/L
21
(三)显微镜检查
2. 细胞分类:
离心沉淀,瑞氏染色,油镜分类
漏出液:主要为淋巴和间皮细胞 渗出液:各种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不同
中性粒细胞为主:化脓性、结核早期 淋巴细胞为主:结核性、癌性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过敏性、寄生虫病
漏出液(exudate):为非炎症性积液, 大分子物质及有形成分少
渗出液(transudate):为炎症性积液 血管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及有形成分多
8
漏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 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大:
心衰、缩窄性心包炎、静脉栓塞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低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重度营养不良等)
C. 淋巴回流受阻:肿瘤压迫、丝虫病等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科
1
目的要求
1.了解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2.掌握浆膜腔积液的检查项目;渗出
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2
内容
1.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2.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3.检查项目 4.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5.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6.临床应用
3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
浆膜脏层、壁层之间密闭的腔隙。人 体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正常有微量 液体润滑。由壁层浆膜产生,脏层浆膜回 吸收。
4
浆膜腔及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液体增多, 称为浆膜腔积液。
按部位分: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
包积液
5
6
7
浆膜腔积液分类和发生机理
根据浆膜腔积液的原因及性质不 同,积液可分为两大类:
临床意义:漏出液(—);渗出液(+)
13
(二)化学检查
2. 蛋白定量试验
原理:双缩脲法—红色沉淀—光电比色 临床意义: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14
(二)化学检查
3. 葡萄糖测定
原理:同血糖测定(邻甲苯胺法) 临床意义:漏出液含量与血糖相似
渗出液常降低
15
(二)化学检查
4. 酶活性测定
漏出液 渗出液
浆液蛋 白质/ 血清蛋 白
<0.5
>o.5
浆液 LDH/血 <0.6 ≥0.6 清LDH
浆液 <200u/ >200u/
LDH L
L
28
临床应用
浆膜腔积液
渗出液
漏出液
明确病因
未明确 病因
明确病因
胸腹腔检查 反复抽液
29
思考题
1. 试述浆膜腔积液的发生机制 2. 简述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31
32
17
(二)化学检查
5.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癌胚抗原(CEA)测定:
酶联免疫法,>5ug/L为异常
PCEA/SCEA>1.5,常提示恶性胸腹水 其敏感性93.5%,特异性 93.3%
18
5.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铁蛋白(Ft):
胸腹水Ft>500μg/L,疑恶性;>1000μg/L,有 助于恶性胸腹水的诊断,敏感性80%,特异性90%
糖链抗原:
CA15-3↑:常提示乳腺Ca致胸水 CA19-9 ↑:恶性胸水 目前倾向多指标联合检测提高诊断效率
19
(二)化学检查
6.其它:
胸水细胞染色体检查: 恶性胸水中细胞核型常以非整倍体、假
二倍体、超三倍体和多倍体为主 流式细胞仪:
利用FCM对胸水细胞进行DNA定量,二倍 体细胞多为正常/良性肿瘤细胞,异常二倍体 细胞则为恶性肿瘤
早期、风湿病
2.脓性:
见于: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也可见于 结核杆菌感染
25
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3.血性:
见于:创伤、恶性肿瘤、结核病变
4.乳糜样:
见于Hale Waihona Puke 纵隔肿瘤、淋巴结核、丝虫感染 所致胸水
26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诊断
鉴别要点
漏出液
渗出液
原因 外观 透明度 比重 凝固 粘蛋白定性 蛋白定量 葡萄糖定量 细胞计数 细胞分类 细菌学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