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课件PPT47页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课件PPT47页](https://img.taocdn.com/s3/m/2289a79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2.png)
注:仅用于参考,不是100%能确定
第46页,共47页。
谢 谢!
第47页,共47页。
第25页,共47页。
CK20
免疫组化表达:
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泌尿系统和移行细胞癌(通常CK7+/CK20+)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和CK20的共同表达对于癌的原发部位的诊断尤 其有用
第26页,共47页。
CK7和CK20的共同表达
单独CK7+或CK20+均不能可靠区分肺癌和结肠癌,CK7和
CK20共表达如CK7+/CK20+或CK-/CK20-有助于诊断开始较 模糊的肿瘤。 联合TTF-1检测有助于诊断肺腺癌。
第27页,共47页。
CDX2
CDX2:是一种肠特异的转录因子。大约95%以上的浸 润性结、直肠癌可检出CDX2阳性表达,胃癌和卵巢
黏液性腺癌也可表达
CDX2与CK7、CK20配合有助于寻找转移癌的原发部位。
第28页,共47页。
CEA
CEA 癌胚抗原: 是从结肠癌中分离而得的一种球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对
胃、肠、肺、胰、肝等几乎所有的腺癌为阳性 显示涎腺或汗腺肿瘤中的腺体成分
用于鉴别腺癌和间皮瘤
第29页,共47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主要内容
•浆膜腔积液概述
•浆膜腔积液的采集、申请单的填写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的分类及意义 •免疫组化染色
第2页,共47页。
浆膜腔积液概述
第3页,共47页。
概述
浆膜腔
浆膜-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 脏器官表面的薄膜
浆膜壁层-贴于体腔壁表面的 部分 浆膜脏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 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 浆膜脏层和脏层之间的间隙-- 浆膜腔
第46页,共47页。
谢 谢!
第47页,共47页。
第25页,共47页。
CK20
免疫组化表达:
用于胃肠道腺癌、卵巢黏液性肿瘤、皮肤Merkel细胞癌诊断。 泌尿系统和移行细胞癌(通常CK7+/CK20+) 鳞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CK7和CK20的共同表达对于癌的原发部位的诊断尤 其有用
第26页,共47页。
CK7和CK20的共同表达
单独CK7+或CK20+均不能可靠区分肺癌和结肠癌,CK7和
CK20共表达如CK7+/CK20+或CK-/CK20-有助于诊断开始较 模糊的肿瘤。 联合TTF-1检测有助于诊断肺腺癌。
第27页,共47页。
CDX2
CDX2:是一种肠特异的转录因子。大约95%以上的浸 润性结、直肠癌可检出CDX2阳性表达,胃癌和卵巢
黏液性腺癌也可表达
CDX2与CK7、CK20配合有助于寻找转移癌的原发部位。
第28页,共47页。
CEA
CEA 癌胚抗原: 是从结肠癌中分离而得的一种球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对
胃、肠、肺、胰、肝等几乎所有的腺癌为阳性 显示涎腺或汗腺肿瘤中的腺体成分
用于鉴别腺癌和间皮瘤
第29页,共47页。
神经内分泌肿瘤
主要内容
•浆膜腔积液概述
•浆膜腔积液的采集、申请单的填写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的分类及意义 •免疫组化染色
第2页,共47页。
浆膜腔积液概述
第3页,共47页。
概述
浆膜腔
浆膜-衬在体腔壁和转折包于内 脏器官表面的薄膜
浆膜壁层-贴于体腔壁表面的 部分 浆膜脏层-壁层从腔壁移行折 转覆盖于内脏器官表面 浆膜脏层和脏层之间的间隙-- 浆膜腔
第十二章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
![第十二章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d84c63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95.png)
四、 漏出液和渗出液检验
(三)显微镜检验
1. 细胞
细胞计数 全部有核细胞(含间皮细胞)计入总数 漏出液 细胞较少,常低于0.3×109/L 渗出液 >1×109/L 临界值 (0.3~1)×109/L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四、 漏出液和渗出液检验
5. 免疫学检查
(2)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 近年有人提出检测浆膜腔积液中鳞状 细胞癌抗原(SCC)和组织多肽抗原(TPA), 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细菌感染、 恶性肿瘤、 其它原因刺激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四、 漏出液和渗出液检验
(一)理学检验 1.量 2.颜色 漏出液 一般为深浅不同的黄色或黄绿色 渗出液 颜色随病情而变化: 红色、咖啡色、深黄色脓样或奶酪色 乳白色、黄绿色、棕色
观 察 结 果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四、 漏出液和渗出液检验
1.李凡他(Rivalta)试验 【结果】
呈白色云雾状沉淀并沉至管底者为Rivalta 试验阳性,不出现白色沉淀,或白色浑浊半途 扩散消失者为Rivalta试验阴性
(三)显微镜检验
1. 细胞
细胞计数 全部有核细胞(含间皮细胞)计入总数 漏出液 细胞较少,常低于0.3×109/L 渗出液 >1×109/L 临界值 (0.3~1)×109/L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四、 漏出液和渗出液检验
5. 免疫学检查
(2)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 近年有人提出检测浆膜腔积液中鳞状 细胞癌抗原(SCC)和组织多肽抗原(TPA), 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细菌感染、 恶性肿瘤、 其它原因刺激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四、 漏出液和渗出液检验
(一)理学检验 1.量 2.颜色 漏出液 一般为深浅不同的黄色或黄绿色 渗出液 颜色随病情而变化: 红色、咖啡色、深黄色脓样或奶酪色 乳白色、黄绿色、棕色
观 察 结 果
返回
在日常生 活中, 随处都 可以看 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四、 漏出液和渗出液检验
1.李凡他(Rivalta)试验 【结果】
呈白色云雾状沉淀并沉至管底者为Rivalta 试验阳性,不出现白色沉淀,或白色浑浊半途 扩散消失者为Rivalta试验阴性
第六章-浆膜腔积液检验 ppt课件
![第六章-浆膜腔积液检验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7a20d7a45177232e60a20a.png)
15
16
谢谢大家 !
17
二 渗出液形成原因
1 感染因素
化脓性细菌、分支杆菌、病毒或支原体
2 非感染因素
外伤、化学刺激(血液、尿素、胰液、胆汁
和胃液)
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
的积液
4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二 检查项目 (一)一般性状
1 颜色 漏出液 淡黄色 渗出液 各种颜色
(1)红色(淡红色、红色、暗红色) 见于恶性肿瘤、急性结核性胸膜炎 风湿性及出血性疾病、外伤、内脏损伤等
10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3 葡萄糖测定 漏出液 与血糖近似 渗出液 常低于血糖
11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三)显微镜检查 1 细胞计数
【原理】(略) 【临床意义】
漏出液<100 ×106/L 渗出液 >500 ×106 /L
12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2 细胞分类 漏出液 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 细胞数较多
(一)漏出液形成原因 1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蛋白<25g/L可引起浆膜腔积液 常见于 晚期肝硬化、肾病综合症、重度营 养不良
2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漏出液形成原因 2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常见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 3 淋巴管阻塞
常见于丝虫病、肿瘤压迫
3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7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二)化学检查 1 粘蛋白定性实验
【原理】 浆膜上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粘蛋白量增加,其等电点为PH35,因此可在稀醋酸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
8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1 粘蛋白定性实验
【临床意义】 漏出液(-) 渗出液(+)
16
谢谢大家 !
17
二 渗出液形成原因
1 感染因素
化脓性细菌、分支杆菌、病毒或支原体
2 非感染因素
外伤、化学刺激(血液、尿素、胰液、胆汁
和胃液)
恶性肿瘤、风湿性疾病也可引起类似渗出液
的积液
4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二 检查项目 (一)一般性状
1 颜色 漏出液 淡黄色 渗出液 各种颜色
(1)红色(淡红色、红色、暗红色) 见于恶性肿瘤、急性结核性胸膜炎 风湿性及出血性疾病、外伤、内脏损伤等
10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3 葡萄糖测定 漏出液 与血糖近似 渗出液 常低于血糖
11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三)显微镜检查 1 细胞计数
【原理】(略) 【临床意义】
漏出液<100 ×106/L 渗出液 >500 ×106 /L
12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2 细胞分类 漏出液 淋巴细胞和间皮细胞为主 渗出液 细胞数较多
(一)漏出液形成原因 1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血浆蛋白<25g/L可引起浆膜腔积液 常见于 晚期肝硬化、肾病综合症、重度营 养不良
2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漏出液形成原因 2 毛细血管内流体静脉压升高
常见于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栓塞 3 淋巴管阻塞
常见于丝虫病、肿瘤压迫
3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7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二)化学检查 1 粘蛋白定性实验
【原理】 浆膜上皮细胞在炎症反应刺激下分泌粘蛋白量增加,其等电点为PH35,因此可在稀醋酸溶液中析出,产生白色沉淀
8
第四章 浆膜腔积液检验
1 粘蛋白定性实验
【临床意义】 漏出液(-) 渗出液(+)
《浆膜积液检查》课件
![《浆膜积液检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feed5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f.png)
04
浆膜积液检查的临床意义
协助诊断
判断病因:通过检查浆膜积液, 可以了解疾病的原因和性质
指导治疗:通过检查浆膜积液, 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 调整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评估病情:通过检查浆膜积液, 可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监测疗效:通过检查浆膜积液, 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情 况
指导治疗
诊断疾病:通过浆膜积液检查,可以诊断出多种疾病,如结核病、肿 瘤等。
评估病情:通过浆膜积液检查,可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指导治疗:根据浆膜积液检查的结果,可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和调整。
监测疗效:通过浆膜积液检查,可以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评估疗效和预后
评估疗效:通过浆膜积液检查,可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判断疾病是否得 到控制 预后判断:通过浆膜积液检查,可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和预后,为临床 决策提供依据
03
浆膜积液检查的方法
实验室检查
细胞计数: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和 形态
免疫学检测:检测抗体、抗原等免疫 学指标
细菌培养:检测细菌是否存在和种类
基因检测:检测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 情况
生化分析:检测蛋白质、糖类、脂质等 生化指标
病理学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和组织结 构变化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 显示胸腔积 液、心包积
预防医学:加强预防医学研究, 降低浆膜积液的发生率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检查方法:超声、CT、MRI等影 像学检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目的:诊断疾病,评估病情, 指导治疗
检查结果:观察积液量、颜色、 透明度等,判断疾病类型和严重 程度
《浆膜腔积液检验》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3434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0.png)
检查方法
细胞计数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积液中的白细胞数量。
化学方法
使用化学试剂对浆膜腔积液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化学 成分。
结果分析
了解浆膜腔积液的常见疾病,并学会正确解读检查结果。
注意事项
1 检查前的准备
患者应该遵循特定的准备 事项,例如禁食或停用特 定药物。
2 检查过程中的操作注
意事项
护士或医生在检查过程中 应注意无菌操作,并确保 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 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浆膜腔积液检验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简介
浆膜腔积液是指在身体内部脏器的腔隙内出现液体积聚的情况。该部分将介 绍浆膜腔积液的定义和分类。
检查指标
总蛋白
用于评估浆膜腔积液的蛋白质含量。
积液白细胞计数
用于判断积液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
化学指标
用于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特定物质,以帮助诊断疾病。
3 检查后的处理
检查后,根据查结果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结论
1
浆膜腔积液检验的重要性
通过浆膜腔积液检验,医生可以获得关于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信息,以帮助更准 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2
应用前景展望
未来,浆膜腔积液检验将继续发展,并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 用。
浆膜腔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诊断及鉴别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0812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9.png)
渗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等 B.非感染性: 1)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胃液) 2)恶性肿瘤 3)风湿性疾病等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侧浆膜腔积液
一般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病原生物学检查
胸、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
一般检查
漏出液
渗出液
颜 色
2.蛋白定量试验 原理:双缩脲法—红色沉淀—比色 临床意义:漏出液<25g/L;渗出液>30g/L
化学检查
3. 葡萄糖测定 原理:同血糖测定 临床意义:漏出液含量与血糖相近 渗出液常降低
化学检查
4. 酶活性测定 ①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液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渗出液增高 化脓性 > 癌性 > 结核性 ②淀粉酶(AMY): 诊断胰源性疾病;食管穿孔的早期诊断
混浊
比 重
小于1.015
大于1.018
凝固性
不易凝固
易自行凝固
正常 清亮、淡黄色液体,无凝块
化学检查
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原理:浆膜上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 (酸性糖蛋白)增加,在稀醋酸溶液 中析出而产生白色沉淀 临床意义:漏出液(—);渗出液(+)
<0.6
≥0.6
积液LDH
<200u/L
>200u/L
常见渗出液的特点
脓性
浆液性
血性
乳糜性
外观
黄色
黄色
红色、暗褐色
乳白色
透明度
混浊
微混半透明
混浊
混浊
原因
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结核性、化脓性积液早期
创伤、恶性肿瘤、结核病变
纵隔肿瘤、淋巴结核、丝虫感染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0cc733ce2f0066f53322fc.png)
检查
DNA指数<1.0
染色体核型分析 无异常
恶性腹腔积液
>20 >100 增高 阳性 恶性细胞 DNA指数>1.0 多异常
精选课件ppt
20
项目
结核性胸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pH
<7.4
>7.4
ADA (u/l) >40
<25
黏液/血清 >1.0
<1.0
ADA比值
溶菌酶(mg/l) >27
<15
CEA(ug/l) >5
2. 寻找病因 :
– 1.脓性渗出液: 有大量脓细胞及细菌。
– 2.浆液性渗出液:见于结核性及早期化脓性 炎症及转移癌。
精选课件ppt
18
– 3. 血性渗出液: 常见于结核和癌性、创伤、 肺梗阻等。
– 4. 乳糜性: – 5. 胆固醇渗出性: – 6. 胆汁渗出性:
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
项目
浆膜腔: 人体胸腔、腹腔、心包腔和关 节腔统称为浆膜腔。
正常情况下,少量,起润滑作用,不易 采集。
胸腔液<200ml 腹腔液<50ml
心包液 10-30ml 关节腔液0.1-2ml
精选课件ppt
1
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积蓄形成
浆膜腔积液。根据部位不同而分为胸水、腹水、 心包积液、关节腔积液。 根据产生原因及性质 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 :
<30 减低
精选课件ppt
恶性腹腔积液 多为血性 20-40 <11 增高 增高 增高 >500 >30 增高
22
关节腔积液检查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5d2ebaca0116c175f0e482c.png)
24
4.人工配制含黏蛋白的溶液做 阳性对照,按漏出液成分配制 基础液并加入不同量的黏蛋白。 【临床意义】浆膜腔积液中蛋 白质的变化对鉴别渗出液和漏 出液以及寻找积液的原因有重 要意义。漏出液与渗出液蛋白 质的变化及不同积液蛋白质变 化见表15-2,15-3。
25
二、葡萄糖 【检测原理】测定方法同血清 葡萄糖定量方法,多采用葡萄 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积 液中葡萄糖定量检验对鉴别积 液的性质有一定参考价值。
20
2.蛋白质定量检验 浆膜腔积 液中蛋白质定量,采用与血清 蛋白质相同的双缩脲法测定。 积液蛋白电泳可对积液的蛋白 组分进行分析。 【参考值】 ①Rivalta 试验: 漏出液:阴性。渗出液:阳性。 ②蛋白质定量:漏出液<25g/L, 渗出液>30g/L。
21
【方法学评价】Rivalta试验是 一种简易过筛试验,简便、快 速,无需特殊仪器,但只能测 定黏蛋白。积液蛋白质定量可 测定清蛋白、球蛋白、纤维蛋 白原等蛋白质的含量,蛋白电 泳可对蛋白组分进行分析,故 蛋白质定量和蛋白电泳有助于 积液性质的判断。
11
二、颜色与透明度 (一)颜色 肉眼观察浆膜腔积液颜色,分 别以淡黄色、黄色、红色、白 色、绿色等描述。一般渗出液 颜色随病情而改变,漏出液颜 色较浅。
12
【参考值】淡黄色。 【临床意义】浆膜腔积液是临床 常见的体征,病因复杂,病理情 况下可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 1.红色 呈淡红色、暗红色或红 色,可由穿刺损伤、结核、肿瘤、 内脏损伤、出血性疾病等所致。
17
四、比重 【参考值】漏出液<1.015,渗出 液>1.018。 【临床意义】浆膜腔积液比重的 高低与其所含溶质的多少有关。 常采用比重计法和折射仪法测定, 前者标本用量多,后者用量少。 漏出液因其含有的细胞、蛋白质 等成分少,其比重常小于1.015, 而渗出液由于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细胞等成分,其比重常大于1.018。
浆膜腔积液检查PPT精品医学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查PPT精品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c3d82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c.png)
感染性:如化脓性细菌、分枝杆菌、病毒或支 原体等。
恶性肿瘤: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浆膜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
其他: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液、胆 汁和胃液)、风湿性疾病等也可引起积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内容 日益增多,相关的实验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 从以前的物理学方法、显微镜镜检、化学方法、 酶学方法等鉴别炎症与非炎症,发展到用免疫 学等方法鉴别引起浆膜腔积液的良性与恶性肿 瘤。甚至用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引起浆膜腔积液 的恶性肿瘤进行定位检查,以及多种实验技术 优化组合检查,方法的进步使疾病的诊断更为 明确。
则生成增多。同时,毛细血管静脉压升 高,液体回流受阻,形成积液,如晚期 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回流受 阻等。
2、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小于 250克/L ),使血浆胶渗压下降, 则有效滤过压加大,积液增多,如 肾病伴蛋白大量丢失、重症贫血、 肝硬化晚期、肾病综合征等。
四、化学检查
腺苷脱氨酶 (ADA): 是一种核苷酸氨基水解酶,主要存在于 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内。 一般在结核性积液中活性升高且幅度最 大,癌性次之,漏出液最低。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常>40U/L,对结核性 积液诊断阳性率可达99%,优于结核菌 素试验、细菌和活组织检查。
四、化学检查
溶菌酶: 主要在单核、粒细胞、上皮细胞中,在 淋巴、肿瘤中无。结核性积液中溶菌酶 含量多超过30mg/L,且积液与血清溶菌 酶比值大于1.0,明显高于癌性积液、结 缔组织病。 因此测定胸腔积液中的溶菌酶对鉴别良、 恶性积液、结核性与其他性质积液有重 要价值。
❖ 心包腔积液:明显减低可见于风湿性、结核性、 化脓性、恶性肿瘤性、尿毒症性心包炎等,其 中以恶性肿瘤性、结核性积液减低较明显。
恶性肿瘤:产生血管活性物质,使浆膜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
其他:如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尿液、胆 汁和胃液)、风湿性疾病等也可引起积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内容 日益增多,相关的实验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 从以前的物理学方法、显微镜镜检、化学方法、 酶学方法等鉴别炎症与非炎症,发展到用免疫 学等方法鉴别引起浆膜腔积液的良性与恶性肿 瘤。甚至用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引起浆膜腔积液 的恶性肿瘤进行定位检查,以及多种实验技术 优化组合检查,方法的进步使疾病的诊断更为 明确。
则生成增多。同时,毛细血管静脉压升 高,液体回流受阻,形成积液,如晚期 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静脉回流受 阻等。
2、血管内胶体渗透压下降:
当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少(小于 250克/L ),使血浆胶渗压下降, 则有效滤过压加大,积液增多,如 肾病伴蛋白大量丢失、重症贫血、 肝硬化晚期、肾病综合征等。
四、化学检查
腺苷脱氨酶 (ADA): 是一种核苷酸氨基水解酶,主要存在于 红细胞和T淋巴细胞内。 一般在结核性积液中活性升高且幅度最 大,癌性次之,漏出液最低。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常>40U/L,对结核性 积液诊断阳性率可达99%,优于结核菌 素试验、细菌和活组织检查。
四、化学检查
溶菌酶: 主要在单核、粒细胞、上皮细胞中,在 淋巴、肿瘤中无。结核性积液中溶菌酶 含量多超过30mg/L,且积液与血清溶菌 酶比值大于1.0,明显高于癌性积液、结 缔组织病。 因此测定胸腔积液中的溶菌酶对鉴别良、 恶性积液、结核性与其他性质积液有重 要价值。
❖ 心包腔积液:明显减低可见于风湿性、结核性、 化脓性、恶性肿瘤性、尿毒症性心包炎等,其 中以恶性肿瘤性、结核性积液减低较明显。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911fc69b89680203d8252c.png)
6 6
中性粒细胞 >100 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间皮细胞 恶性细胞 其他细胞 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计数增高的临床意义 化脓性积液、早期结核性积液、肺梗死、膈下脓肿 结核性积液,肿瘤、病毒、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积液 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浸润浆膜所致积液 胸腔积液见于血胸和气胸、肺梗死、真菌或寄生虫感染、间皮瘤、过敏综合征; 腹腔积液见于腹膜透析、血管炎、淋巴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主要见于漏出液,提示浆膜受刺激或损伤 恶性肿瘤 组织细胞见于炎性积液,含铁血黄素细胞见于陈旧性血性积液
6
要点4: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参考值 红细胞:无。白细胞:漏出液<100×10 /L,渗出液>500×10 /L。 浆膜腔积液细胞数增高的临床意义 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数量(×106/L) 临床意义 >100 000 >200 创伤、穿刺损伤、恶性肿瘤、肺栓塞、以恶性肿瘤最常见 结核性、肿瘤性积液 化脓性积液
10
良性和恶性腹腔积液鉴别 鉴别点 外观 总蛋白(g/L) 乳酸脱氢酶(LD,U/L) 积液 LD/血清 LD 纤维连接蛋白(mg/L) 铁蛋白(μ g/L) 癌胚抗原(CEA,μ g/L) 积液 CEA/血清 CEA 甲胎蛋白(μ g/L) 溶菌酶(mg/L) 癌抗原 CA125 细胞学检验 良性 少见血性 >40 接近血清 <0.6 <30 <100 <20 <1.0 <100 增高 正常 阴性 恶性 多见血性 20~40 >200 >0.6 >30 >500 >20 >1.0 >100 减低 增高 阳性
7
要点 5:临床应用 1.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项目有许多交叉,使积液既具有漏出液的性质,又有渗出液的特点,如“中间 型积液”,因此应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检验结果。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 项目 病因 颜色 透明度 比密 凝固性 Rivalta 试验 蛋白质定量(g/L) 积液蛋白/血清蛋白 漏出液 非炎症性 淡黄色 清晰透明 <1.015 不易凝固 阴性 <25 <0.5 渗出液 炎症性、外伤、肿瘤或理化刺激 黄色、红色、乳白色 浑浊 >1.018 易凝固 阳性 >30 >0.5
中性粒细胞 >100 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浆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间皮细胞 恶性细胞 其他细胞 临床意义
浆膜腔积液细胞分类计数增高的临床意义 化脓性积液、早期结核性积液、肺梗死、膈下脓肿 结核性积液,肿瘤、病毒、结缔组织疾病等所致积液 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或多发性骨髓瘤浸润浆膜所致积液 胸腔积液见于血胸和气胸、肺梗死、真菌或寄生虫感染、间皮瘤、过敏综合征; 腹腔积液见于腹膜透析、血管炎、淋巴瘤、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主要见于漏出液,提示浆膜受刺激或损伤 恶性肿瘤 组织细胞见于炎性积液,含铁血黄素细胞见于陈旧性血性积液
6
要点4:显微镜检查
1.细胞计数 参考值 红细胞:无。白细胞:漏出液<100×10 /L,渗出液>500×10 /L。 浆膜腔积液细胞数增高的临床意义 细胞 红细胞 淋巴细胞 数量(×106/L) 临床意义 >100 000 >200 创伤、穿刺损伤、恶性肿瘤、肺栓塞、以恶性肿瘤最常见 结核性、肿瘤性积液 化脓性积液
10
良性和恶性腹腔积液鉴别 鉴别点 外观 总蛋白(g/L) 乳酸脱氢酶(LD,U/L) 积液 LD/血清 LD 纤维连接蛋白(mg/L) 铁蛋白(μ g/L) 癌胚抗原(CEA,μ g/L) 积液 CEA/血清 CEA 甲胎蛋白(μ g/L) 溶菌酶(mg/L) 癌抗原 CA125 细胞学检验 良性 少见血性 >40 接近血清 <0.6 <30 <100 <20 <1.0 <100 增高 正常 阴性 恶性 多见血性 20~40 >200 >0.6 >30 >500 >20 >1.0 >100 减低 增高 阳性
7
要点 5:临床应用 1.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项目有许多交叉,使积液既具有漏出液的性质,又有渗出液的特点,如“中间 型积液”,因此应结合临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检验结果。 漏出液和渗出液鉴别 项目 病因 颜色 透明度 比密 凝固性 Rivalta 试验 蛋白质定量(g/L) 积液蛋白/血清蛋白 漏出液 非炎症性 淡黄色 清晰透明 <1.015 不易凝固 阴性 <25 <0.5 渗出液 炎症性、外伤、肿瘤或理化刺激 黄色、红色、乳白色 浑浊 >1.018 易凝固 阳性 >30 >0.5
浆膜积液检查概要课件
![浆膜积液检查概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f476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3.png)
细菌培养
对于疑似感染的积液,进行细菌培养 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指导临床 用药。
影像学检查
X线和超声
X线和超声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可以发现肺部病变和胸腔积液,而 超声可以实时观察胸腔、腹腔和心包等部位的积液量及分布情况。
CT和MRI
CT和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能够更准确地发现肿瘤病灶和淋巴结 转移。CT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提高对恶性积液的诊断准确性。
检查方法的局限性
检查结果的主观性
浆膜积液检查的结果可能 受到医生主观判断的影响, 不同医生对检查结果的解 读可能存在差异。
敏感性和特异性
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不同,可能导致漏 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
操作难度
某些检查方法可能操作较 为复杂,对医生的技术要 求较高,可能导致检查结 果的不稳定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浆膜积液的临床表现因积液部位和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腹痛等。体征可能包括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等。
诊断
浆膜积液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如超声、X线、 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积液常规、生化、细胞 学等。
02 浆膜积液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浆膜积液检查概要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浆膜积液检查简介 • 浆膜积液检查方法 • 浆膜积液检查结果解读 • 浆膜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 浆膜积液检查的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01 浆膜积液检查简介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浆膜积液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浆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超过 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
分类
04 浆膜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与鉴别判断
诊断
对于疑似感染的积液,进行细菌培养 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类型,指导临床 用药。
影像学检查
X线和超声
X线和超声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可以发现肺部病变和胸腔积液,而 超声可以实时观察胸腔、腹腔和心包等部位的积液量及分布情况。
CT和MRI
CT和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能够更准确地发现肿瘤病灶和淋巴结 转移。CT还可以通过增强扫描提高对恶性积液的诊断准确性。
检查方法的局限性
检查结果的主观性
浆膜积液检查的结果可能 受到医生主观判断的影响, 不同医生对检查结果的解 读可能存在差异。
敏感性和特异性
不同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和 特异性不同,可能导致漏 诊或误诊的情况发生。
操作难度
某些检查方法可能操作较 为复杂,对医生的技术要 求较高,可能导致检查结 果的不稳定性。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浆膜积液的临床表现因积液部位和量而异,常见的症状包括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腹痛等。体征可能包括胸腔积液、 腹腔积液等。
诊断
浆膜积液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如超声、X线、 CT等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如积液常规、生化、细胞 学等。
02 浆膜积液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浆膜积液检查概要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浆膜积液检查简介 • 浆膜积液检查方法 • 浆膜积液检查结果解读 • 浆膜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 浆膜积液检查的注意事项与局限性
01 浆膜积液检查简介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浆膜积液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的浆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超过 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
分类
04 浆膜积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与鉴别判断
诊断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431b9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4.png)
• CK 0.5-2U/L 脑实质坏死
38
4、病原体检查
1.显微镜检查 涂片 •革兰氏染色:细菌化脓性脑膜炎时其阳性率约为6090% •抗酸染色:结核菌 •印度墨汁染色:隐球菌
2.细菌培养 主要用于脑膜炎奈瑟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 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分离培养
39
墨汁染色
原理:墨汁染色(负染色法),背景着色而菌体本身不着色的染色法称负 染色法。在黑色印度墨水的背景下,可清晰观察到酵母细胞周围环绕 着一圈明亮的区域,即粘多糖荚膜,因此印度墨汁可以检测到是否有 囊状物包裹的酵母存在,此法用以观察细菌及某种真菌的荚膜等
●随年龄不同也有所差别,正常儿童脑脊液蛋白含量0.1~0.2g /L,50岁以上者为0.3~0.4g/L
●一般而言,脑脊液总蛋白不超过0.4g/L为正常范围
31
临床意义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32
生化学检查
氯化物
脑脊液氯化物来自血液,但高于血液浓度,含量与血浆浓度密 切相关(应同时查血氯水平)。按氯离子计算其浓度约为血清 的1.2~1.3(平均1.25)倍。正常值为120~130mmol/L,儿 童略低 脑脊液氯化物降低较有意义,往往与糖降低同步发生
化脑: 白细胞显著增加,以 N 为主 结脑:白细胞中度增加,早期以 N 为主,中晚期 以 L 为主 病脑:白细胞轻度增加,以 L 为主 脑寄生虫病: WBC↑ E↑ 急性脑膜白血病:WBC↑ ,可见原始及幼稚细胞
28
注意事项
• 1、标本采集1小时内计数完毕 • 2、血性脑脊液白细胞数必须校正 • 3、细胞计数时如发现皱缩或肿胀红细胞应
35
参考值 成人:2.5~ 4.5mmol/L 儿童:2.8~ 4.5mmol/L 脑脊液/血浆: 0.3~0.9
浆膜腔积液检查护理课件
![浆膜腔积液检查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478d2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e.png)
浆膜腔积液检查护理 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浆膜腔积液检查概述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结果分析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护理措施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浆膜腔积液检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浆膜腔积液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浆 膜腔内的液体样本,进行实验室 检查,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 病的过程。
对于检查结果的解读要慎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避免 误诊和漏诊。
CHAPTER 03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结果分析
浆膜腔积液的颜色与性状
颜色
正常浆膜腔积液呈淡黄色,清亮透明 。异常颜色包括红色(血性)、黄色 (胆汁性或胆红素增高)、绿色(绿 脓杆菌感染)等。
性状
正常浆膜腔积液为清晰透明的液体, 异常情况下可出现浑浊、脓性、血性 等改变。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计数与分类
细胞计数
通过计数浆膜腔积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了解炎症程度。正常值范围根据不同年 龄和性别有所差异。
分类
通过分类浆膜腔积液中的白细胞类型,判断炎症性质。正常时以单核细胞为主 ,细菌感染时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而病毒感染时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浆膜腔积液的生化检查
蛋白质
通过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了解浆膜腔积液的渗出性 质。蛋白质含量增高提示渗出液
预防并发症
及时发现浆膜腔积液异常 ,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患者的风险。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19世纪,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检查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
改进。
技术进步
现代浆膜腔积液检查技术更加准确 、快速和便捷,如自动化检测设备 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诊 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contents
目录
• 浆膜腔积液检查概述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结果分析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护理措施 •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案例分析
CHAPTER 01
浆膜腔积液检查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浆膜腔积液检查是指通过采集浆 膜腔内的液体样本,进行实验室 检查,以协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 病的过程。
对于检查结果的解读要慎重,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避免 误诊和漏诊。
CHAPTER 03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结果分析
浆膜腔积液的颜色与性状
颜色
正常浆膜腔积液呈淡黄色,清亮透明 。异常颜色包括红色(血性)、黄色 (胆汁性或胆红素增高)、绿色(绿 脓杆菌感染)等。
性状
正常浆膜腔积液为清晰透明的液体, 异常情况下可出现浑浊、脓性、血性 等改变。
浆膜腔积液的细胞计数与分类
细胞计数
通过计数浆膜腔积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了解炎症程度。正常值范围根据不同年 龄和性别有所差异。
分类
通过分类浆膜腔积液中的白细胞类型,判断炎症性质。正常时以单核细胞为主 ,细菌感染时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而病毒感染时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浆膜腔积液的生化检查
蛋白质
通过检测浆膜腔积液中的蛋白质 含量,了解浆膜腔积液的渗出性 质。蛋白质含量增高提示渗出液
预防并发症
及时发现浆膜腔积液异常 ,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患者的风险。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浆膜腔积液检查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19世纪,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检查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
改进。
技术进步
现代浆膜腔积液检查技术更加准确 、快速和便捷,如自动化检测设备 和分子诊断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诊 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浆膜腔积液PPT课件
![浆膜腔积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05c195f0b4c2e3f572763a8.png)
34
胸腔穿刺注意事项
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 以后抽液量不超过1000ml/次 过多或过快抽液可能诱发肺水肿 肺水肿处理:吸氧、皮质激素、利尿剂 胸膜反应处理:停止抽液、平卧、肾上腺素皮
下注射
35
胸腔积液的治疗
类肺炎性胸膜炎 治疗原发病 多数无需抽液 脓胸:引流
36
胸腔积液的治疗
A pleural effusion is an accumulation of fluid between the layers of the membrane that lines the lungs and chest cavity.
13
一、胸水的循环机制
正常人的胸膜 腔内含有少量 液体(10- 15ml)起着润 滑作用。胸液 的滤出和吸收 处于动态平衡。
14
胸水的循环
动态平衡(500-1000ml/24h) 产生:壁层体循环毛细血管
渗漏性胸膜(半透膜) 回吸收:壁层淋巴管微孔
类似于机体任何间质腔
15
胸水的循环机制-正常情况下
胸腔内的液体主要是来自壁层毛细血管 的滤过。
胸水的排出主要是依靠壁层胸膜淋巴管 的重吸收。
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对胸水循环的作 用较小。
原发病临床特点
胸痛
积液量少
渗出液,中性粒细胞明 显升高,葡萄糖和 PH下降
脓胸 (empyema),WBC >10000x106/L,葡 萄糖<1.12mmol/L, PH<7.0
32
渗出性胸腔积液常见病因
恶性胸腔积液 (malignant)
恶性肿瘤侵犯、转移 至胸膜:肺癌、乳腺 癌、淋巴瘤、胸膜间 皮瘤…
渗出液 (exudate) 色深,混浊,凝 >1.018 > 500x106/L >30g/L
胸腔穿刺注意事项
首次抽液不超过700ml 以后抽液量不超过1000ml/次 过多或过快抽液可能诱发肺水肿 肺水肿处理:吸氧、皮质激素、利尿剂 胸膜反应处理:停止抽液、平卧、肾上腺素皮
下注射
35
胸腔积液的治疗
类肺炎性胸膜炎 治疗原发病 多数无需抽液 脓胸:引流
36
胸腔积液的治疗
A pleural effusion is an accumulation of fluid between the layers of the membrane that lines the lungs and chest cavity.
13
一、胸水的循环机制
正常人的胸膜 腔内含有少量 液体(10- 15ml)起着润 滑作用。胸液 的滤出和吸收 处于动态平衡。
14
胸水的循环
动态平衡(500-1000ml/24h) 产生:壁层体循环毛细血管
渗漏性胸膜(半透膜) 回吸收:壁层淋巴管微孔
类似于机体任何间质腔
15
胸水的循环机制-正常情况下
胸腔内的液体主要是来自壁层毛细血管 的滤过。
胸水的排出主要是依靠壁层胸膜淋巴管 的重吸收。
正常情况下,脏层胸膜对胸水循环的作 用较小。
原发病临床特点
胸痛
积液量少
渗出液,中性粒细胞明 显升高,葡萄糖和 PH下降
脓胸 (empyema),WBC >10000x106/L,葡 萄糖<1.12mmol/L, PH<7.0
32
渗出性胸腔积液常见病因
恶性胸腔积液 (malignant)
恶性肿瘤侵犯、转移 至胸膜:肺癌、乳腺 癌、淋巴瘤、胸膜间 皮瘤…
渗出液 (exudate) 色深,混浊,凝 >1.018 > 500x106/L >30g/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化学检查
一.蛋白质 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原理:浆膜间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
(酸性糖蛋白)增加,等电点为pH3-5,在 稀醋酸溶液中析出而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临床意义:漏出液(—);渗出液(+)
18
化学检查
2.蛋白定量试验
原理:双缩脲法—红色沉淀—比色 临床意义:漏出液<25g/L;渗出液
临床意义:漏出液含量与血糖相近, 渗出液常降低
21
化学检查
3.脂类测定 方法:酶法 参考值:胆固醇1.6mmol/L, 甘油三酯:0.65mmol/L 临床意义:腹腔积液胆固醇大于1.6mmol/L时多为恶性积液, 小于1.6mmol/L时多为肝硬化积液。胆固醇增加的积液中有 时可见胆固醇结晶。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26mmol/L则提示 为乳糜性胸腔积液,小于0.57mmol/L则可排除乳糜性胸腔积 液
化学检查
4. 酶活性测定
①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液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渗出液增高 化脓性 > 癌性 > 结核性 恶性胸腔积液LD活性约为患者血清的3.5倍,而良性积液约为2.5
倍,有助于鉴别诊断
②腺苷脱氨酶(ADA):参考值(0-45U/L)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癌性>漏出液。当ADA>40U/L考虑 为结核性,特异性达99%,而抗结核治疗有效时,ADA 活性随之下降,以判断疗效。
15
一般检查 颜色:清亮淡黄色
颜色 红色 黄色 绿色 乳白色
咖啡色
黑色
临床意义
穿刺损伤、肿瘤、结核、风湿性疾病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化脓性胸膜炎、丝虫病淋巴结肿瘤、淋巴结 结核、慢性肾炎肾变期、肝硬化、腹膜癌等 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穿刺损 伤时积液 曲霉菌感染
16
一般检查
微生物毒素、缺氧以及炎 性介质 血管活性物质增高、癌细 胞浸润 外伤、化学物质刺激
静脉回流受阻、充血性心衰和晚期肝硬 化 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低的各种疾病 丝虫病肿瘤压迫等所致的淋巴回流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病综合征 结核性和细菌性感染
转移性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
血液、胆汁、胰液和胃液等刺激,外伤
10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2标本送检、保存和接收 ① 立即送检,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 细菌自溶破坏,否则应加入10%乙醇 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h。送检时防 止外溢,若有外溢,应消毒。 ② 防止细胞等有形成分破坏,防止蛋白、 葡萄糖降解,标本接收后应及时检验。
11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一般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病原生物学检查
24
化学检查
4. 酶活性测定
③淀粉酶(AMY)(参考值0-300U/L)
>30g/L
19
漏出液和渗出液蛋白质测定比较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Rivalta试验 蛋白质定量 蛋白电泳
积液/血清蛋白
阴性
阳性
<25g/L
>30g/L
α、γ球蛋白低于 与血浆相近 血浆,白蛋白相对 较高
<0.5
>0.5
20
化学检查
2. 葡萄糖测定 原理:同血糖测定 参考值:3.6-5.5mmol/L
浆膜腔积液检验
Examination of Serous Effusion
1
概述
浆膜腔
浆膜脏层、壁层之间密闭的腔隙。人 体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 正常有微量液体润滑。
2
概述
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 留,称为浆膜腔积液
3
4
5
分类
一、按部位分: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 心包腔积液、关节腔积液
12
一般检查
一理学检查
包括量、颜色、透明度、比重、pH、凝固性
13
一般检查
量:正常时只有少量
病理情况下可增多,数量与病变部位和病 情严重程度有关
14
一般检查
正常 少量清亮、淡黄色液体,无凝块
颜色
漏出液
淡黄色
渗出液
黄色或其他颜色
透明度
清晰透明 呈不同程度混浊
比重 凝固性
小于1.015 不易凝固
大于1.018 易自行凝固.40提示为炎性积液, <7.30并伴有葡萄糖减低,提示有并发症的炎性积液、类 风湿积液和恶性积液 <6.0,常因胃液进入胸腔使pH降低,见于食管破裂或严重
脓胸 ②腹腔积液:降低常见于细菌感染,代谢产生酸性物质,使 pH降低 ③心包积液:pH明显降低可见于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性、 恶性肿瘤、尿毒症
7
漏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大: 充血性心衰、晚期肝硬化、静脉栓塞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重度营养不良等) C.淋巴回流受阻: 肿瘤压迫、丝虫病等 D.钠水潴留 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8
渗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感染性:细菌毒素或炎症介质引起,如化脓性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等
22
真性与假性乳糜性积液的鉴别
鉴别点
真性乳糜性积液
假性乳糜性积液
病因
胸导管阻塞或梗阻
外观
乳糜性
乙醇试验
变清
脂肪含量(%) >4
脂蛋白电泳 乳糜微粒区带明显
胆固醇
低于血清
甘油三酯
>1.26
蛋白质含量 >30
脂肪
大量,苏丹Ⅲ染色阳性
胆固醇结晶 无
细菌
无
细胞
23 淋巴细胞增高
慢性胸膜炎所致积液 乳糜性 无变化 <2 乳糜微粒区带不明显或缺如 高于血清 <0.57 <30 少量,有较多脂肪变性细胞 有 有 混合性细胞
二、根据浆膜腔积液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可分 为:
漏出液(exudate):多为双侧性非炎症性
积液,大分子物质及有形成分少
渗出液(transudate):多为单侧性炎症
性积液,血管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 及有形成分多
6
漏出液和渗出液产生的机制和原因
类型 发生机制
常见原因
漏出液 渗出液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 淋巴回流受阻 钠水潴留
B.非感染性: 1)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胃液) 2)血管活性物质增高、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性肺 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 3)风湿性疾病等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侧浆膜腔积液
9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 由临床医师采集,收集中段液体,根 据检验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试管,立 即送检。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 学检查各取2ml,厌氧培养取1ml, 结核杆菌检查取10ml。理学检查、细 胞学检查宜采用EDTA-K2抗凝,化学 检验宜采用肝素抗凝。另留取一管不 加抗凝剂,观察有无凝固现象
化学检查
一.蛋白质 1.粘蛋白定性试验(Rivalta试验) 原理:浆膜间皮细胞受炎症刺激分泌粘蛋白
(酸性糖蛋白)增加,等电点为pH3-5,在 稀醋酸溶液中析出而产生白色雾状沉淀。 临床意义:漏出液(—);渗出液(+)
18
化学检查
2.蛋白定量试验
原理:双缩脲法—红色沉淀—比色 临床意义:漏出液<25g/L;渗出液
临床意义:漏出液含量与血糖相近, 渗出液常降低
21
化学检查
3.脂类测定 方法:酶法 参考值:胆固醇1.6mmol/L, 甘油三酯:0.65mmol/L 临床意义:腹腔积液胆固醇大于1.6mmol/L时多为恶性积液, 小于1.6mmol/L时多为肝硬化积液。胆固醇增加的积液中有 时可见胆固醇结晶。甘油三酯含量大于1.26mmol/L则提示 为乳糜性胸腔积液,小于0.57mmol/L则可排除乳糜性胸腔积 液
化学检查
4. 酶活性测定
①乳酸脱氢酶(LDH):
漏出液活性与正常血清相近;渗出液增高 化脓性 > 癌性 > 结核性 恶性胸腔积液LD活性约为患者血清的3.5倍,而良性积液约为2.5
倍,有助于鉴别诊断
②腺苷脱氨酶(ADA):参考值(0-45U/L)
结核性积液ADA活性>癌性>漏出液。当ADA>40U/L考虑 为结核性,特异性达99%,而抗结核治疗有效时,ADA 活性随之下降,以判断疗效。
15
一般检查 颜色:清亮淡黄色
颜色 红色 黄色 绿色 乳白色
咖啡色
黑色
临床意义
穿刺损伤、肿瘤、结核、风湿性疾病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黄疸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化脓性胸膜炎、丝虫病淋巴结肿瘤、淋巴结 结核、慢性肾炎肾变期、肝硬化、腹膜癌等 内脏损伤、恶性肿瘤、出血性疾病及穿刺损 伤时积液 曲霉菌感染
16
一般检查
微生物毒素、缺氧以及炎 性介质 血管活性物质增高、癌细 胞浸润 外伤、化学物质刺激
静脉回流受阻、充血性心衰和晚期肝硬 化 血浆白蛋白浓度明显减低的各种疾病 丝虫病肿瘤压迫等所致的淋巴回流障碍 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和肾病综合征 结核性和细菌性感染
转移性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
血液、胆汁、胰液和胃液等刺激,外伤
10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2标本送检、保存和接收 ① 立即送检,防止出现凝块、细胞变性、 细菌自溶破坏,否则应加入10%乙醇 冰箱保存,但不宜超过2h。送检时防 止外溢,若有外溢,应消毒。 ② 防止细胞等有形成分破坏,防止蛋白、 葡萄糖降解,标本接收后应及时检验。
11
浆膜腔积液检验
一般检查 化学检查 显微镜检查 病原生物学检查
24
化学检查
4. 酶活性测定
③淀粉酶(AMY)(参考值0-300U/L)
>30g/L
19
漏出液和渗出液蛋白质测定比较
项目
漏出液
渗出液
Rivalta试验 蛋白质定量 蛋白电泳
积液/血清蛋白
阴性
阳性
<25g/L
>30g/L
α、γ球蛋白低于 与血浆相近 血浆,白蛋白相对 较高
<0.5
>0.5
20
化学检查
2. 葡萄糖测定 原理:同血糖测定 参考值:3.6-5.5mmol/L
浆膜腔积液检验
Examination of Serous Effusion
1
概述
浆膜腔
浆膜脏层、壁层之间密闭的腔隙。人 体包括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 正常有微量液体润滑。
2
概述
浆膜腔积液
病理情况下,浆膜腔内有大量液体潴 留,称为浆膜腔积液
3
4
5
分类
一、按部位分: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 心包腔积液、关节腔积液
12
一般检查
一理学检查
包括量、颜色、透明度、比重、pH、凝固性
13
一般检查
量:正常时只有少量
病理情况下可增多,数量与病变部位和病 情严重程度有关
14
一般检查
正常 少量清亮、淡黄色液体,无凝块
颜色
漏出液
淡黄色
渗出液
黄色或其他颜色
透明度
清晰透明 呈不同程度混浊
比重 凝固性
小于1.015 不易凝固
大于1.018 易自行凝固.40提示为炎性积液, <7.30并伴有葡萄糖减低,提示有并发症的炎性积液、类 风湿积液和恶性积液 <6.0,常因胃液进入胸腔使pH降低,见于食管破裂或严重
脓胸 ②腹腔积液:降低常见于细菌感染,代谢产生酸性物质,使 pH降低 ③心包积液:pH明显降低可见于风湿性、结核性、化脓性、 恶性肿瘤、尿毒症
7
漏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大: 充血性心衰、晚期肝硬化、静脉栓塞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肾病、重度营养不良等) C.淋巴回流受阻: 肿瘤压迫、丝虫病等 D.钠水潴留 充血性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
8
渗出液
发生机制及病因
A.感染性:细菌毒素或炎症介质引起,如化脓性细菌、 结核分枝杆菌等
22
真性与假性乳糜性积液的鉴别
鉴别点
真性乳糜性积液
假性乳糜性积液
病因
胸导管阻塞或梗阻
外观
乳糜性
乙醇试验
变清
脂肪含量(%) >4
脂蛋白电泳 乳糜微粒区带明显
胆固醇
低于血清
甘油三酯
>1.26
蛋白质含量 >30
脂肪
大量,苏丹Ⅲ染色阳性
胆固醇结晶 无
细菌
无
细胞
23 淋巴细胞增高
慢性胸膜炎所致积液 乳糜性 无变化 <2 乳糜微粒区带不明显或缺如 高于血清 <0.57 <30 少量,有较多脂肪变性细胞 有 有 混合性细胞
二、根据浆膜腔积液的原因及性质不同,可分 为:
漏出液(exudate):多为双侧性非炎症性
积液,大分子物质及有形成分少
渗出液(transudate):多为单侧性炎症
性积液,血管通透性增加,大分子物质 及有形成分多
6
漏出液和渗出液产生的机制和原因
类型 发生机制
常见原因
漏出液 渗出液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 淋巴回流受阻 钠水潴留
B.非感染性: 1)外伤、化学性刺激(血液、胰液、胃液) 2)血管活性物质增高、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性肺 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 3)风湿性疾病等
渗出液常表现为单侧浆膜腔积液
9
一标本采集和处理
1标本采集 由临床医师采集,收集中段液体,根 据检验目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试管,立 即送检。理学检查、细胞学检查和化 学检查各取2ml,厌氧培养取1ml, 结核杆菌检查取10ml。理学检查、细 胞学检查宜采用EDTA-K2抗凝,化学 检验宜采用肝素抗凝。另留取一管不 加抗凝剂,观察有无凝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