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

合集下载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 类号 :F 4 0 7 文 献标 志 码 :A 文章 编号 :2 0 9 5 — 1 6 4 7 ( 2 0 1 3 ) O 1 — 0 0 3 8 — 0 5
引 言
海水淡化作为淡水 资源 的增量与替代技术 , 已经成为新 世纪解决淡水资源危机 的战略选择 , 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支持 。据统计 ,截 至 2 0 1 0 年 底 ,全 球 已有 1 5 0个 国家 和地 区在 利用 海 水淡 化 技 术 , 已建 成 和 在 建 的海 水 淡 化 工 厂 有 1 5 0 0 0
损 问题 。根据 《 经济参 考报》 的调查分析 ,天 津 、山东等产业发展领先地区的海水淡化装置产
能严 重 闲置 。天津 已建 成投 产 的 6家海 水淡 化 厂 均 存 在 大 面 积 停 工 现 象 ,国 家 重 点 循 环 经 济 项 目— —天 津北 疆 电厂海 水淡 化 工程 产能 闲 置率 达
容 易 引 发经 济 学 中的 “ 公地悲剧” ,最 终 可 能 导 致资 源 开发利 用上 出现 一系列 问题 。
从产业的终端产品来看 ,提供给居民的市政 用 淡 化 水 是 一 种 公 共 产 品 ,具 有 巨 大 的 正 外 部 性 ,一般 由政府统一生产 、统一供 给 、统一定 价。另外 ,淡化水的副产 品浓盐水 的排放也涉及 到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 ,海水淡化产业链两端 的 资源和产 品属性决 定 了该 产业具有公 用事业属 性 ,政府不但需要合理规划 、引导和规制产业 的 发展 ,而且需要成为该产业链 中的一环 ,实现和 履行其公共服务职能。 1 . 3 市场竞 争属 性 海水淡化存在多种技 术路线 ,从传统的多级 闪蒸 、低温多效 、压气蒸馏等热法工艺到新兴 的 反渗透膜 、电渗析等膜法工艺【 3 ] ,在国内外都 已 经得到不 同程度 的发展和引用。从国外海水淡化 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由于主导技术和市场需求 都逐渐走 向成熟 ,海水淡化产业 的技术研发、装 备制造和设施建设环节都已经形成 了具有较强竞

盐化工(海洋化工)产业链及重点项目

盐化工(海洋化工)产业链及重点项目

盐化工(海洋化工)产业链及重点项目一、以海水淡化为龙头的海洋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海水淡化工程→实现电水联产→经淡化处理浓度提高的海水可以提溴后再进离子膜烧碱装置→盐化工(主要是离子膜烧碱装置)→氯气、氢气、液碱与电石生产聚氯乙烯,很少部分节余氯气作为商品卖出→产生废渣生产水泥或填埋。

1、10万吨海水淡化生产装置。

海水淡化过程所产生的浓盐水浓度较高,可供发展盐化工业。

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生产规模为日产淡水10万吨。

采用多级闪蒸技术利用大型电厂汽轮机的低压蒸汽作为海水淡化装置的热源,实现水电联产。

2、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设年产50万吨离子膜烧碱及配套聚氯乙烯装置工程。

利用浓海水建设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5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规模50万吨,项目总投资估算67亿元,其中离子膜烧碱装置投资17亿元,聚氯乙烯装置投资50亿元。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可实现利税12亿元,项目所产的废渣可就近实现填埋或生产新型建材。

3、利用废渣生产水泥和新型建材。

利用电石生产1吨PVC约产生1.4吨废渣,50万吨PVC项目预计产生废渣70万吨,可以此生产水泥或新型建材,估算投资3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亿元。

二、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原盐→离子膜烧碱→产生氯气、氢气、盐酸和烧碱→氯气与丙烯生产环氧丙烷,氯气与甲醇生产甲烷氯化物,盐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后一氯甲烷和硅粉反应生产有机硅,氢气与石油苯生产苯胺,苯胺与光气生产聚氨酯。

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综合配套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项目:4、2×30万千瓦热电联产。

建设两台30万千瓦装机,就近满足石化、盐化企业和港城集中供热需要,估算投资30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6亿元。

5、60万吨离子膜烧碱。

建设6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生产烧碱、氯气、盐酸和氢气,估算投资22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3.6亿元。

6、100万吨煤制甲醇。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我国海水淡化产业是我国海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海水淡化产业也逐渐受到了关注。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一些瓶颈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

一、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瓶颈分析1. 技术水平相对滞后海水淡化技术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多级闪蒸法、反渗透法等,但在技术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如能耗较高、膜组件寿命短等问题。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发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对于一些新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缺乏支持,这导致了我国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

2. 能耗较高目前我国海水淡化厂的能耗较高,主要是由于采用的传统海水淡化技术存在能耗大的缺陷。

高能耗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海水淡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3. 产业链不完善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产业链相对薄弱,从技术研发到设备制造再到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相对独立,缺乏协同配合。

这导致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不协调性和不完善性。

4. 政策支持不足海水淡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但目前我国在海水淡化产业方面的政策支持还不够完善。

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政策,使得相关企业在海水淡化产业投入较少,发展动力不足。

二、对策建议1. 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了提升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应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可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的投入,促进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鼓励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

2. 降低能耗,提高节能环保水平针对目前海水淡化产业能耗较高的问题,应该加大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

可以加大对清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提高海水淡化产业的节能环保水平。

2024年海水淡化处理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海水淡化处理市场需求分析

海水淡化处理市场需求分析引言海水淡化处理是指将海水转化为淡水的一种技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人口的增长,海水淡化处理将成为未来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海水淡化处理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一、市场背景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全球淡水资源供应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据统计,全球约71%的地表覆盖着水,但其中97.5%是海水,只有2.5%是淡水,而且受到限制的淡水资源还要减去2/3的冰川和冻土。

目前,全球有超过30个国家面临严重的淡水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水淡化处理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择。

二、市场规模和趋势海水淡化处理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水淡化处理市场规模约为1560亿美元,并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到23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

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到淡水需求增加、水资源短缺、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

三、市场推动因素1. 淡水需求增加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淡水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淡水的需求非常迫切。

海水淡化处理技术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在这些地区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2. 水资源短缺全球水资源短缺是推动海水淡化处理市场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可以将海水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有效缓解地区性水资源不足问题。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和岛屿国家,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3. 工业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淡水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多工业过程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传统的地下水和河水等淡水资源很难满足这些需求。

因此,许多工业企业选择使用海水淡化处理技术来满足水资源需求,从而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4. 科技进步随着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处理成本不断降低,技术效率不断提高。

高效、低成本的海水淡化处理技术对市场需求有着重要影响。

科技进步使海水淡化处理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使其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

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分析与对策建议一、技术水平不足在海水淡化产业中,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以多级膜蒸馏和多级闪蒸为主,但这些技术在能源消耗、设备成本和运行维护方面存在问题。

我国在智能化、自动化设备等方面也相对滞后。

针对技术水平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发投入,培养和吸引高水平的人才。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海水淡化技术和设备,提升我国的技术水平。

在政策上,应该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将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二、成本高昂传统的海水淡化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尤其是热水蒸发法和多级闪蒸法,能源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很大比重。

海水淡化设备的制造和运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由于成本的高昂,导致海水淡化产品的价格也相对较高,难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为解决成本高昂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海水淡化工艺的改进和升级。

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降低海水淡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可以加强对海水淡化设备的产业化生产,提高设备的制造技术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

政府也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海水淡化产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三、设施建设难度大由于我国海岸线长,地理环境复杂,海水淡化厂的建设难度较大。

包括建设场地的选择、海水取水的方式、废水排放处理等问题都需要面对现实的困难。

海水的取水和废水的处理是海水淡化产业遇到的两大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设施建设难度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大对先进的建设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力度,提高海水淡化设施的建设效率和质量。

政府应该在工程审批和项目推进过程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便利,例如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建设手续等。

加强对海水淡化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环保高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

(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各 级政 府要加大 对 一 发 展海水 淡化产业 的投 入力度 。中央预算 内投 资积极 支 持实施 海水淡 化重点示 范工程 和 以市 政供水 为主要 目的的海 水淡化 工程项 目。对海水 淡化水 进入 市政供 水 系统研究 出台适 当的支持政策 。 ( )实施金融 和价格支持 政策 。鼓励金融机构在 二
国务 院办公 厅
二 。一二年二 月六 日
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提高供水企业使用海水淡化水 的积极性 ,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加快发展 。 ( ) 三 完善法 规标准 。研究制定海水淡化 相关 法律 法规 ,明确海水淡化的战略定位 ,从资源开发、环境 保护 、安全供给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对海水淡化产业发 展进 行引导 和规 范。研究制 定海水 淡化取 排水 、原 材 料和药剂 、 淡化水水质 及卫生检验 、 海水淡化工艺技术 、
作者 通联 : 19 28 6 O 5 350 8 1
1 城镇供水 N . 2 1 8 O 5 02
国土木工程 学会水 工业分 会给水深 度处理研 究会 . . 2 6 [ ]张悦 , 晓健 , 5 张 陈超等 . O . 市供 水 系统应 急 净水 技术 指 导 手 2 9城 O
册 ( 试行 ) M ] 北京 : 国建 筑工业 出版社 . [ . 中
[] 6 张莉平 , 习晋 . 0 . 水质处理 技术 [ . 2 6特殊 0 M]北京 : 工业 出版社 . 化学
淡化示 范城 市 。选择 居 民较 多 、淡水 匮乏 、关 系 国家 海洋权 益 的海 岛作 为海水淡 化示 范海岛 ,将海 水淡化
法海水淡化 、大型海水循环冷却等关键技术 ,反渗透 海水淡 化膜组 件 、高压 泵 、能量 回收 等关键 部件和 热 法 海水淡 化核 心部件 ,以及化工 原材料 和相关 检验 检 测 技术 的研发 力度 ,鼓励 开发 海水淡 化新技 术 ,增 强 自主创 新能力 和配套 能力 。积极 研究 开发利 用 电厂余 热 以及 核能 、风能 、海洋 能 和太 阳能 等可再 生能源 进

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趋势

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趋势

29水工业市场2012年第3期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淡水消耗量增加了7倍,约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饮用水,预测到2025年,将有23亿人缺水。

世界范围普遍缺水造成的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

中国缺水情况更加严重,是联合国公认的世界13个最贫水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并且水资源分布不均。

可以预见,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推进以及人民生活质量提高,这些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进行海水淡化,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淡水紧缺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发展现状自1981年西沙群岛海水淡化装置投入使用以来,中国海水淡化产业工程已历经了30余年的发展建设。

据统计,截至2011年8中国海水淡化产业现状与趋势文 / 段焕强 谈探(中国科学院信息咨询中心 北京 100190)图1 各种海水淡化方法所占产水量(设计产能)比例图2 各种海水淡化方法建成装置分布情况30MARKET 市场水工业市场 2012年第3期月末,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66处(座)。

其中,由于技术原因,早期建设的6处(座)海水淡化工程装置已停产。

建成投产的60处(座)海水淡化工程设计产能已达到75.6818×104m 3/d 。

1、技术与工艺:以反渗透为主反渗透和低温多效蒸馏是国内海水淡化工程中应用最多的技术。

从设计产能看,反渗透法以接近60(实际58.0818)×104m 3/d 的产水量,排在第一位,占总设计产能的74.12%;低温多效蒸馏法以接近20(实际18.65)×104m 3/d 的设计产能,位列第二,占23.8%。

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蒸馏法的设计产能合计占了总产能的97.93%(见图1)。

从工艺技术工程项目数看,反渗透法有55处(占总83.33%),而低温多效有7处(占10.6%)。

两种海水淡化方法所占产水量和工程规模比例的差异是由于装置规模和用水负荷造成的(见图2)。

盐化工(海洋化工)产业链及重点项目

盐化工(海洋化工)产业链及重点项目

盐化工(海洋化工)产业链及重点项目一、以海水淡化为龙头的海洋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海水淡化工程→实现电水联产→经淡化处理浓度提高的海水可以提溴后再进离子膜烧碱装置→盐化工(主要是离子膜烧碱装置)→氯气、氢气、液碱与电石生产聚氯乙烯,很少部分节余氯气作为商品卖出→产生废渣生产水泥或填埋。

1、10万吨海水淡化生产装置。

海水淡化过程所产生的浓盐水浓度较高,可供发展盐化工业。

该项目总投资11亿元,生产规模为日产淡水10万吨。

采用多级闪蒸技术利用大型电厂汽轮机的低压蒸汽作为海水淡化装置的热源,实现水电联产。

2、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建设年产50万吨离子膜烧碱及配套聚氯乙烯装置工程。

利用浓海水建设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50万吨,聚氯乙烯装置规模50万吨,项目总投资估算67亿元,其中离子膜烧碱装置投资17亿元,聚氯乙烯装置投资50亿元。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4亿元,可实现利税12亿元,项目所产的废渣可就近实现填埋或生产新型建材。

3、利用废渣生产水泥和新型建材。

利用电石生产1吨PVC约产生1.4吨废渣,50万吨PVC项目预计产生废渣70万吨,可以此生产水泥或新型建材,估算投资3亿元,可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利税1亿元。

二、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原盐→离子膜烧碱→产生氯气、氢气、盐酸和烧碱→氯气与丙烯生产环氧丙烷,氯气与甲醇生产甲烷氯化物,盐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一氯甲烷后一氯甲烷和硅粉反应生产有机硅,氢气与石油苯生产苯胺,苯胺与光气生产聚氨酯。

氯碱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综合配套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项目:4、2×30万千瓦热电联产。

建设两台30万千瓦装机,就近满足石化、盐化企业和港城集中供热需要,估算投资30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利税6亿元。

5、60万吨离子膜烧碱。

建设60万吨离子膜烧碱生产装置,生产烧碱、氯气、盐酸和氢气,估算投资22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3.6亿元。

6、100万吨煤制甲醇。

2023年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发展现状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加剧,淡水资源逐渐稀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水淡化技术应运而生。

近年来,海水淡化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成为解决淡水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海水淡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淡水来源之一,特别是在中东地区,由于水资源十分匮乏,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淡水补给方式。

根据国际海水淡化协会(IDA)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18000个海水淡化厂,年淡化海水数量达到超过那达慕希尔吨,年均增速为10%至15%。

作为全球唯一实现全产业链式海水淡化的国度,中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也颇具潜力。

据国家水利部统计数据,到2019年,全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厂53座,年淡化海水量近3000万吨。

根据中国海水淡化协会的数据,近年来中国海水淡化行业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以上。

海水淡化行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在全球范围内,除了中东地区外,还有许多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如东南亚、南亚和非洲国家等,这些地方在未来几十年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水淡化技术成本也在逐步降低,未来将更具竞争力,预计到2030年,全球海水淡化行业将有30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环保和节能。

目前,海水淡化主要采用蒸馏和反渗透两种技术,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技术的应用将被逐渐推广,如压电技术、太阳能技术和碳纳米管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将大幅降低海水淡化所需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总的来说,海水淡化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将会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淡水补给方式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节能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将变得更加成熟和先进,也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

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研究及发展现状

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研究及发展现状

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研究及发展现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作为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研究及发展现状,分析不同淡化技术的优缺点,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与前景。

文章将首先介绍海水淡化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随后概述各类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并评估这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现状。

文章还将探讨海水淡化技术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海水淡化技术概述海水淡化技术,指的是将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杂质去除,以得到适合人类生活和工业使用的淡水的技术过程。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海水淡化技术在解决人类水资源危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海水淡化技术主要包括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多级闪蒸法、压汽蒸馏法等。

蒸馏法是最早的海水淡化技术,其原理是利用水的沸点比盐分高的特性,通过加热使水蒸发,然后再冷凝成淡水。

这种方法虽然工艺成熟,但能耗较大,且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

反渗透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海水淡化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海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半透膜,而盐分和其他杂质则被截留在膜的另一侧。

反渗透法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设备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其原理是在电场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使海水中的阴阳离子分别通过不同的膜层,从而实现海水淡化的目的。

电渗析法具有能耗低、环保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较高。

多级闪蒸法和压汽蒸馏法则是利用海水的热性质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其原理是将海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后,通过多级闪蒸或压汽蒸馏的方式,使水分从海水中蒸发出来,从而实现海水淡化的目的。

这两种方法具有能耗低、淡水产量大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和维护成本也较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的海水淡化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如正渗透法、膜蒸馏法等。

海水淡化(1)

海水淡化(1)

多级闪蒸

多级闪蒸:所谓闪蒸,是指一 定温度的海水在压力突然降低 的条件下,部分海水急骤蒸发 的现象。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是 将经过加热的海水,依次在多 个压力逐渐降低的闪蒸室中进 行蒸发,将蒸汽冷凝而得到淡 水。目前全球海水淡化装置仍 以多级闪蒸方法产量最大,技 术最成熟,运行安全性高弹性 大,主要与火电站联合建设, 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 主要在海湾国家采用。多级闪 蒸技术成熟、运行可靠,主要 发展趋势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 能力,降低单位电力消耗,提 高传热效率等
低温多效

低温多效:多效蒸发是让加热 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 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 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 源,并冷凝成为淡水。其中低 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 的方法之一。低温多效蒸馏技 术由于节能的因素,近年发展 迅速,装置的规模日益扩大, 成本日益降低,主要发展趋势 为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采 用廉价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 高操作温度,提高传热效率等。
反渗透法

反渗透法:通常又称 超过滤法,该法是利 用只允许溶剂透过、 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 透膜,将海水与淡水 分隔开的
太阳能法

太阳能法:人类早期利用太阳能进 行海水淡化,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进 行蒸馏,所以早期的太阳能海水淡 化装置一般都称为太阳能蒸馏器。 馏系统被动式太阳能蒸馏系统的例 子就是盘式太阳能蒸馏器,人们对 它的应用有了近150年的历史。由 于它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至今仍 被广泛采用。目前对盘式太阳能蒸 馏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材料的选取、 各种热性能的改善以及将它与各类 太阳能集热器配合使用上。与传统 动力源和热源相比,太阳能具有安 全、环保等优点,将太阳能采集与 脱盐工艺两个系统结合是一种可持 续发展的海水淡化技术。太阳能海 水淡化技术由于不消耗常规能源、 无污染、所得淡水纯度高等优点而 逐渐受到人们重视。

国家在海水淡化方面的政策

国家在海水淡化方面的政策

国家在海水淡化方面的政策
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海水淡化的政策,以应对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海水淡化政策措施:
1. 技术推广:国家通过投资研发和技术推广,以提高海水淡化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

这包括研发新的膜分离技术、蒸馏技术和其他淡化方法,以减少能耗和成本。

2. 建设海水淡化设施:国家在适宜地点建设海水淡化设施,以供应淡水。

这些设施通常由政府、私营部门或两者合作进行运营。

政府通常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以吸引私营部门投资。

3. 法规支持:国家通过制定法规和标准,以确保海水淡化设施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这些法规可能涉及对设施排放水质的要求、设施建设和运营的许可、环境评估等。

4. 税收和激励措施:国家可能提供税收减免、补贴或其他激励措施,以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和使用海水淡化技术。

这样可以促进淡水资源的多样化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5. 国际合作:一些国家在海水淡化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共享经验和技术,加强研发和创新合作。

这有助于解决海水淡化技术的挑战和提高全球淡水供应的可持续性。

需要指出的是,具体的海水淡化政策可能因国家的资源状况、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不同。

国家在制定海水淡化政策时通常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措施。

加快建设厦门海洋强市 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加快建设厦门海洋强市 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加快建设厦门海洋强市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做出新贡献 今年的全国海洋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宏伟目标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海洋工作会议。

会风新,开短会,讲实效,大家深受鼓舞、备感海洋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会后,厦门市立即行动起来,按照国家海洋局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月1日,厦门市专门召开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对贯彻全国海洋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全面动员部署。

一、学习贯彻海洋强国战略,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厦门海洋强市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

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在工作报告中深入论述了海洋强国的内涵、特征,强调了海洋强国主要是指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科技创新强劲、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海洋综合管控能力强大的国家,提出了5个“坚持”的基本要求、10个近期奋斗目标,5个“海洋”的主要任务,为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市,开创海洋事业新局面进一步指明了工作方向。

我们要深入领会海洋强国战略的重大部署,结合厦门的实际情况,梳理厦门海洋强市工作思路,明晰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建设厦门海洋强市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统揽全局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局“三个六”和“五个用海”“五个海洋”的工作要求和省、市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海洋事业发展全局,以建设海峡西岸现代海洋产业开发基地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陆海联动战略,培育发展新兴海洋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扩大海洋经济总量,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确保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厦门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强、产业结构布局合理、海洋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强市。

建设厦门海洋强市的战略目标是“两个翻番”,即:努力实现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年递增15%以上,到2015年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51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2020年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1020亿元,在201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

十四五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

十四五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

十四五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为促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统筹推进海水淡化产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按照《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和《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现实基础〃十三五〃以来,海水淡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能产量不断提高,技术工艺日趋成熟,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

社会认知度显著增强,对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保障水资源供给,作用不断凸显。

到2020年,全省有海水淡化企业5家,海水淡化产能达到30万吨/日。

海水淡化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因受配套管网建设、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存在着海水淡化水用途单一,企业自用份额较高,市场化程度较低,进入市政管网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沿海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人均水资源分别为全国水平的8%和14%,成为制约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促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应用,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以推动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为目的,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以培育海水淡化示范城市、建设海水淡化示范工业园区为重点,创新海水淡化发展模式和政策机制、构建独具特色的海水淡化产业链条,推动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5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50万吨/日以上,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政策机制更加完善。

三.重点任务(一)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

鼓励沿海缺水地区因地制宜,将海水淡化水作为生活补充水源、市政供水辅助水源或应急备用水源,并纳入省、市水资源规划和水资源统一配置,不断提高海水淡化水在水资源中的配置比例。

充分利用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推广〃政企合作〃供水模式。

因地制宜。

统筹推进已建海水淡化工程配套管网建设,做好已建海水淡化工程与配套管网、供水用户之间的协调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中国海水淡化市场的完整产业链摘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发展海水淡化的必要性,归纳了我国海水淡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总结了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给出了海水淡化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技术指标,提出了实现这些指标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海水淡化;产业链;发展措施一、引言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仅次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世界第二大环境问题。

世界范围的普遍缺水使海水淡化技术从中东的沙漠地区扩展到全球的主要沿海国家,形成了海水淡化水的生产销售和装备制造两大产业。

我国沿海地区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的缺水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大的人口总量,也没有这么大的经济规模和发展速度。

可以预见,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面对北方沿海地区资源型缺水和南部沿海周边水质型缺水和水资源亟待保护和科学利用的严峻形势,在采取蓄水、跨流域调水、再生水利用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向大海要淡水已成为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

海水淡化是解决水资源危机、为中华民族开拓新的安全水源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海水淡化的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一)中国海水淡化技术主要进展在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方面:2004 年9 月,攻克千吨级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自主设计、制造完成了山东青岛黄岛电厂3000m3/d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并投入运行,实现我国蒸馏法海水淡化工程化“零”的突破,吨水成本约4.8元。

2006年4月从法国Sidem公司引进的2×10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投产,同年12月由法国Weir公司设计、国内为主制造的10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在天津投产。

另外首钢公司和天津北疆电厂分别签订从法国Sidem公司和以色列IDE 公司引进低温多效设备的合同,工程规模分别为5万吨/日和10万吨/日。

2007 年国内相关机构整合成立海水淡化公司数家,借助我国电力设备的出口,目前已签订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设备供货合同4项,产水容量2.8万吨/日。

在反渗透海水淡化方面:取得了较大工程技术进展,已经建成单台产水能力1000t/d、3000t/d、2×2500t/d的多个示范工程;2005 年建成10万吨/日亚海水淡化工程,形成大规模反渗透淡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技术;2007年10月,由国内设计的单机1 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产,在单机规模方面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我国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艺已基本成熟,具备单机规模万吨级以上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力。

在膜材料和膜组器开发应用方面:2004 年完成了反渗透复合膜组器生产线,提高了我国平板膜生产和卷式膜元件生产设备的性能和工艺水平,可生产反渗透复合膜、纳滤膜、超滤膜、微滤膜等18 个品种和膜组器,具备120 万平米/年的生产能力。

生产的复合膜平均脱盐率99.2%,最低脱盐率98%,产品合格率在85%以上;经过近两年的改进,脱盐率稳定在99.4%,已通过一年多的现场性能测试,单级反渗透产水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在400mg/l 以下,符合饮用水标准。

说明我国的反渗透复合膜已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提高了我国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在海水淡化配套设备和材料方面:国产海水给水泵可满足技术要求;产量在3000吨/日以下的反渗透用高压泵已实现国产化并通过了三年多的现场考核,开发出了功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并进行了现场测试,尚需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进一步提高;铝黄铜类海水淡化传热管可满足国内需要并大量出口,开发出了日产万吨级以下的蒸汽热压缩器并完成了为期三年的现场考核,效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效率和开发更大容量的装备。

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目前正在进行单机1 万吨/日反渗透和2.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示范装置的开发和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

(二)中国海水淡化的发展趋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发展,中国的海水淡化已经从市场培育期进入成长期。

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中国的海水淡化发展将呈现如下的特点:1、MED与SWRO优势互补,在一定时期内是中国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中国沿海各地区的缺水形式不同,北方沿海一般是资源型缺水而南方沿海多为水质型缺水;北方海域的海洋动力学条件与海水水质与南方海域也有较大的不同,加上我国工业布局的趋海调整,使得多效蒸馏(MED)和海水反渗透(SWRO)由于其各自的适应条件和技术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我国海水淡化的主流技术。

2、海水淡化装备的单机规模向大型化发展中国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在3000吨/日以下的单机规模已经基本可实现本土化生产,依靠引进的高压泵和增压泵,完成了单机10000 吨/日的装备建设,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单机10000吨/日的成套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将单机规模提高到20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已经形成10000吨/日的技术能力,生产多台套5000吨/日以下的淡化装备,在“十一五”期间要完成单机25000吨/日的成套技术,在“十二五”期间将单机规模提高到50000吨/日。

从而在单机规模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国产化、新材料应用和技术集成使淡化的成本降低通过对国内若干海水淡化工程的跟踪研究,发现国产化可以明显降低海水淡化的装备成本,其平均降幅在15%左右,MED 较SWRO 表现出了更大的下降空间。

目前国内进行的研究包括了海水淡化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例如通过表面处理实现铝合金作为海水淡化的传热材料,非金属复合材料作为蒸发器的壳体材料,能量回收装置的研发与应用等。

另外,还将通过产业集成开发海水淡化适配的汽轮机等发电设备实现发电与造水的双赢。

这些措施及其集成有望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海水淡化的成本。

4、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渤海由于是一个相对封闭的海域,海洋交换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环渤海地区进行海水淡化尤其需要仔细论证、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处理好水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凡是有可能实现海水淡化与盐化工结合的地区,应优先鼓励海水淡化浓盐水用于晒盐制碱,减少或避免浓盐水的排放,保护海洋环境、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在交换能力较强的南方海域,也应科学设计海水淡化工程的取水和浓盐水排放工程,减轻对于海洋的不利影响,并加强对于海水淡化工程的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

5、海水淡化技术集成在各领域的应用从本质上说海水淡化的两种主流技术代表了高效蒸发和基于无相变过程的高效分离技术。

其技术集成可望在广阔的领域应用,实现水资源的净化回用和有用物质的回收。

例如,膜技术用于处理微污染水保障饮水安全,不仅可用于农村改水工程还可用于城镇供水;海水淡化集成技术用于化肥、石化、化工、电镀、有色冶金等行业,实现高纯水的回用,同时回收废水中的有用物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海水淡化技术在石油开采、钢铁等行业应用,利用部分废热实现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或避免废水的排放等。

三、中国海水淡化与国外的差距中国的海水淡化虽然进入了产业成长期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家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如下的差距和问题:(一)技术方面低温多效技术核心部件、材料、水电联产等基础研究有待深入,装备验证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要求,缺乏大规模海水淡化装置设计、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的工程实践,迫切需要通过规模示范形成成套技术和锻炼队伍。

反渗透膜组件、高压泵、能量回收及水处理药剂等关键部件和材料仍以进口为主,缺乏大规模反渗透海水淡化成套工程技术和实践,迫切需要形成高压泵、能量回收、膜组件等关键设备的自主技术和批量生产,通过规模示范形成成套技术应对国际竞争。

核能海水淡化的概念已经提出许多年,还缺乏工程实践;核反应堆与海水淡化的接口还停留在研究和设计阶段,需要打通流程,形成成套技术和装备体系。

(二)产业规模方面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多在千吨级、少数达到了万吨级,而国外已达到几十万吨级水平,我国海水淡化日产水量15.08 万吨(仅占世界总产量的3‰),与国外的差距明显。

(三)实施机制方面没有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没有形成产业联盟。

海水淡化必须有针对性地在政府领导、行业协调、产业政策、技术创新等方面统筹规划,全面协调各方利益,才能形成合力,促进产业发展。

(四)示范及投入方面国家对规模示范工程的资金投入不足,造成规模示范不够,制约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和成果的转化。

四、打造中国海水淡化的完整产业链综上所述,中国的水资源形势、海水淡化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都迫切要求尽快打造中国海水淡化的完整产业链条。

从技术的层面上看,我国海水淡化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标志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海水淡化完整产业链的技术指标①建成10 万吨/日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形成单机2.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备的设计、加工、安装、运输成套技术以及单机5万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备的技术储备。

②建成10 万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单机规模不低于1万吨/日),掌握膜法海水淡化大型单体装置设计、控制、安装技术,开发出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渗透膜、能量回收、高压泵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实现膜法海水淡化装备的国产化。

③形成热膜耦合海水淡化设计技术、热膜耦合海水淡化优化运行技术和水电联产耦合技术,依托相关项目建成大规模示范工程。

④针对低品位核反应堆热能特点,攻克蒸馏法海水淡化与核反应堆的接口技术和核能海水淡化技术的安全保障技术,形成海水淡化技术与核能耦合的最佳方案,建设10万m3/d核能海水淡化示范工程,为海水淡化与清洁能源的结合奠定技术基础。

⑤培养2~3个海水淡化专业工程公司,建立2~3个海水淡化技术研发基地,培育一批专业海水淡化部件、材料生产企业,形成海水淡化产业联盟和规模超过800人以上的海水淡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⑥研发海水淡化新技术、新工艺,形成海水淡化相关专利80 项、技术标准22项以上,建成我国海水淡化的专利和技术标准体系。

(二)形成完整产业链的措施1、强强联合、产业凝聚,强化集成、重在实效实现海水淡化相关行业的强强联合,注重依托高等院校进行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夯实基础理论并积累基础数据;发挥专业研究机构的技术集成作用和实验验证能力,完善专业实验室建设,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积极吸引产业投入,凝集工业界力量组织联合攻关,充分利用大企业在装备制造、工程建设、配套设施、资金等各方面优势,培养产业联盟,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个国家不能依赖进口水资源、也不能长期依赖进口设备生产水资源,否则会矛盾和冲突不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