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美论

一、美的探索

1.古希腊和罗马早期

2.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

3.古典美学

*4.三个论美的模式

美的理论观念的全部多样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范式:

(1)美是与人无关的自然属性。这种模式肯定美的客观性并且与现实性,也找出了形式美的某些规律。(美在客观)

一个方向就是偏重于“美在客观形式”,因而形成一种“技术美学”。

另一个方向则偏重于“美在于人的自然生理-心理基础”,形成了心理学派的美学,比如精神分析美学。

(2)美不在现象,而在现象之后的更高的本质。(美在主观)

为真正从具体出发把握抽象、把握本质提供了可能性。

(3)美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或美是生活。这种模式是对前两种模式的综合。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力图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启蒙时期的形而上学认识论美学和神秘主义美学加以吸纳和融合。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说”,则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对古典哲学唯心主义的扬弃。

二、美的本质

按照马克思本人对美的理解来对美的本质进行界说。

1.劳动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真正科学的根基是马克思提供的:社会生活的本质基础就是劳动。马克思第一次从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中揭示出美的基础即社会生活的本质,因而揭示了美的实质,使美学成为了唯物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现在就对“劳动”作一界说。

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

社会是由诸要素组合而成的有机体,而其中发生最密切联系并作为社会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首要因素是人和自然。社会关系中首要和基本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人在劳动的过程中不仅改造着外在自然界,而且历史地改造着自身。

首先,劳动使主体和客体开始了分化。正是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使得人本身和工具的制作操作构成了主客体两个相关的系统。人意识到了自己是整个活动的主体,而工具本身和它被使用时作用的对象构成了客体。

其次,伴随着萌芽状态的劳动,人的身体器官的质量、形态和功能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人类自身生态的发展是随着劳动和操作工具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并不是直接面对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是人成为审美活动主体的前提,而这一前提是由劳动所

创造的。

再次,劳动在使主客体分化的同时,也使人的意向有了所指,并且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生产劳动在确定人的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即人类的劳动产品在人的对象世界中,增加了一个人格化的世界,也可称为“第二自然”。这是一个融合了人类真(符合客观规律)的观念和善(符合人类目的、利益、追求)的观念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在产品中再现了人的意志和力量。

*2.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

人化自然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劳动实践

所谓“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自在自然”是“人化自然”的前提,“人化自然”则是从“自在自然”转化而来的,这种转化表现为一个历史地扩大的过程,转化的基础便是劳动实践。

(1)“人化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人化自然的产生)

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即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他还是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存在物。

对于人来说,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人不是消极地适应自然提供的现成条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是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去改造外部自然条件,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中,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对象性关系,能动地把外界事物作为自己的活动对象,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和理想目的现实地对象化,通过自己的活动有意识地创造出合目的、合意志的对象性存在,创造出原来自然所不具有的对象性关系。这种创造性的活动,便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方式。

人把自身从一切存在物中区别出来,提升为主体。把外部世界和自然对象变成“为我而存在”的客体。在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中,人通过自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把自己的目的、意志和能力对象化到客体之中,在这个对象客体上留下人的主体性印记,生产出自己的需求对象。

总之,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它集中地体现了人类能动性和对象性的本质。正是这种能动和对象性的实践,使人成为主体,使人和物之间形成了原来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完全新型的对象性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客体关系的出现,说明人通过实践在自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人化的自然,自然已经分化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所以,“人化自然”是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2)“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扩大的。(人化自然的扩大)

“人化自然”不仅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大,实践是推动“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不断转化的动力。

首先,从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来看。主体通过自己所创造的客体,使主体的素质和本质力量得到巩固、充实、丰富和完善。主体本质力量的丰富和完善,又使得实践主体改造外界自然的能力增强以及所需求的新愿望产生,所以,实践主体和实践客体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过程,始终具有开放的、可塑的特点。

实践一方面是客体改变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主体自身改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创造“人化自然”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主体素质和本质力量提升的过程,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其次,从人的创造性本质来看。人是自己创造自己生活和活动方式的一种存在物,创造性是人特有的本质。“人化自然”的不断扩大正是在人的创造性本性驱使下,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再次,从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来看。人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也是不断发展的。人正是为了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的本质,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断地从事实践活动同时,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根据主体的“内在尺度”、“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的,它首先表现为对自然形式的改造,即造形。进一步地,人类的物质生产是通过自然形式的改变,使自然规律为人的目的服务。因此,主体尺度与自然形式的统一,乃是主体目的合自然规律的统一,这才是“美的规律”的全部内容。

总的看来,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理论明确了“自然”并非纯粹自然,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历史地生成的自然,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丰富了自己的本质力量。这里的“本质力量”,一方面包括人的对广义自然的(功利的、认识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包括人对狭义自然的多层次(功利的、认识的、审美的)把握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这些能力进行美的创造的创造能力。因此,人类的美的愿望、美的理想、以及对美的规律的把握,都是人类实践过程中对象性的自我创造的结果:美的愿望可以在历史实践中找到它的历史根源;美的理想是人对掌握世界、以及掌握自身的希冀;把握和运用美的规律则是自然的人化和人本身的人化(文明化、社会化)的最高体现。

3.劳动为美创造了前提条件

其一,劳动创造了美的事物。

经过认识的自然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这两方面就是自然美的根源所在。人在劳动中结成的关系也是社会美形成的根源所在。

其二,劳动创造了能够欣赏美的人。

主体自身通过历史性劳动的“人化”问题。

主体自身的自然“人化”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外部的、形体的、物质的和生理器官方面的(脑、手等);另一方面是内部的、精神的和心理素质的方面。在这一过程中,人通过劳动培养了自身精神能力的专注性,并在不同方面发展了自身的感观的特性。总起来说,这些特性包括:

a. 概括性。

b.联系性。

c. 情感性。

d.创造性。

综上所述,美是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人类的生产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它是按照美的规律、有意识有目的的、自由创造的活动。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自身;劳动是“自然的人化”,也是人的本质的自我获得;人类通过劳动获得了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又将人的社会的、普遍的、自由的本质物化在客观世界中。在劳动实践中对象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肯定,或者说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便体现了美的本质。

三、审美关系

就美而言,审美关系则是其核心的范畴。在美的领域中,种种范畴只有在审美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

*1.审美关系的本质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