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海豚湾》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海豚湾》评价与分析
——对比《圆明园》,反观中外纪录片之差异
时光如梭,人们渴望纪录那些令人为之震撼的瞬间,纪录片应运而生。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的纪录样态、纪录手法等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外关于纪录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下面通过纪录片《海豚湾》和《圆明园》的比较分析,来了解一下中外关于纪录片的不同理解。
一、了解纪录片首先得了解什么是纪录片。对于纪录片的界定,中外也各有说法。
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这是美国1979年出版的《电影术语词典》中对于纪录片的界定;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他通过摄影和摄像手段对于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环境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所做的记录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愉悦功能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这是我国对于纪录片的定义。
纪录片《海豚湾》的拍摄真正契合了外国关于纪录片的界定。《海豚湾》的拍摄具有一定危险性,因为它触及到一个庞大的捕鲸产业的利益。在拍摄中,有暗拍、偷拍,还有利用红外线摄影设备拍下的,拍摄画面的摇摆不定,使观众更感觉到拍摄人员所处环境的危险性,为他们暗自捏把汗,拍摄画面也无不触目惊心。画面的真实客观纪录,将一个个海豚保护者的心境、行动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捕杀海豚的头目的丑陋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
相较之《海豚湾》,《圆明园》在拍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前者是当时发生时的客观纪录;而后者是当今时代对已去历史的再现。
在拍摄手法上,前者完完全全是客观的纪录,没有任何的再现表演或补拍成分;后者则大量的运用了演员的再现表演,圆明园的那山那景也是利用现代科技根据历史资料复原的。
从片子节奏编辑和画面的编辑上来说,前者多是表现捕杀场面的惨烈、海豚生活的凄惨、人们的不人道,画面节奏紧凑;后者则有张有弛,在表现圆明园的
宏伟壮丽时,节奏舒缓,在表现八国联军侵华时,节奏紧凑。
在音响音乐效果上,前者在表现捕杀场面时多用悲哀凄惨的音乐,再加上海豚凄惨的哀鸣声,不觉让人不寒而栗。而在表现海豚自由穿梭于大海的画面时,则运用轻快地音乐,又有海豚发出的高兴的叫声。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其意欲何在不言自明;《圆明园》在表现时根据画面节奏的不断变化,音乐的应用也呈现出
二、从纪录片的类型来看,中外划分各有标准。
中外纪录片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呈现流派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19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直接电影与真实理电影。《海豚湾》在拍摄编辑过程中流露出的主观倾向,归属为真理电影;《圆明园》的诗画般的纪录归属直接电影。
国外将纪录片分为:解说式、印象式、观察式、自省式;我国将纪录片分为:纪实型专题节目、创意型节目。
对于《海豚湾》的类型,个人认为,按国外划分标准属于解说式和观察式。《海豚湾》在编辑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参与纪录人员的旁白,对画面内容作进一步的解说或补充,同时纪录者又再时时刻刻纪录下发生的每件事情,例如当日本捕鲸人在阻止他们入场时甚至出现暴力行为,纪录者也未关机,而是继续纪录,虽然画面有些不稳定,但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双方的争斗,有身临其境之感;按我国划分标准则为创意型节目。拍摄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其个人主张也清晰明了,直接表达出来。在编辑过程中更是体现了拍摄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即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保护海豚。
《圆明园》按国外标准属于印象式纪录片。从三维动画的复原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到现实的被烧残垣断壁,运用抒情、诗化、暗喻等,游走于纪实与虚构之间,虽未直接说教却让观众感受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按我国标准属于纪实型专题节目。虽然观看完此片,浓浓的中华情会涌上心头,但在片子中拍摄者并未明显的流露,只是将那段地大物博的泱泱大国的历史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受辱史客观再现了出来。
三、纪录片的片种属性。
纪录片的片种属性包括: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语言元素的综合性。
《海豚湾》是对现实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纪录,《圆明园》是对历史的客观再现。《海豚湾》和《圆明园》分别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抗衡的两大重要主题。《海豚湾》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是客观纪录,再加上相关者的解说或采访;《圆明园》则运用了抒情、诗化、暗喻、再现表演等手法综合表现。《海豚湾》和《圆明园》在语言运用上都具有综合性,形成字幕、镜头语言、画面语言、音响语言、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等视听结合,完美呈现纪录内容。其中解说词的运用更是起到了一定的叙事、补充提示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四、纪录片的功能。
纪录片具有以下功能:传播知识和舆论导向的功能、记录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功能、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功能、给人以愉悦的功能。
《海豚湾》主要是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保护海豚,起到舆论导向和情感沟通的作用。《圆明园》目的在于客观纪录历史,并对历史加以解释,起到传播知识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五、纪录片的选题
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丰富广泛,取材相对困难些,犹如大海捞针,题材的确定更有不确定性。但通观所有纪录片,其选材又遵循一定的标准,即史料知识性、社会普遍性、形象趣味性、突破常规。
现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升级,关于动物的纪录片也不少见。《海豚湾》独树一帜,露骨的没有一点遮挡的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彻彻底底的表现出来,同时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呼吁全社会保护海豚,禁止肆虐的捕杀海豚,还海豚以自然生长的自由环境。
《圆明园》也体现了当今纪录片的一个趋势,即纪录历史时刻。《圆明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客观再现,历史的场景、历史的景观、历史的人物,都通过当今的科技手段、人员表演客观的表现出来,同时又有现存历史遗骸的画面,历史与现实不断交织,完美的解说已经逝去的历史。
六、纪录片创作的理性思辨。
(一)真实与非真实。何为真实?对于某件事实来说会很容易说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非真实的,但对于纪录片中事实的应用我们却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真实性依然是纪录片的灵魂,毋庸置疑,否则将不是纪录片,而只能是故事片等。这里对于纪录片的真实与非真实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纪实与真实这两个特殊概念。所谓纪录片是通过纪实的方式将真实的已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纪录下来。没有绝对的真实,真实都是相对的。尤其对于已经发生的不可复原的历史事实的纪录,就是根据现有的遗存的资料,经过科学的解剖分析,运用三维动画等高科技手段复原历史画面、通过演员的历史情境的再现表演,结合解说、旁白、音响效果等来纪实的。说它非真实,是因为没有那时的人那时的景那时的情,一切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根据现有历史资料编排出的;说它真实,是因为这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历史科学依据,不同于故事片。
《海豚湾》是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纪录,其真实性毋庸置疑。《圆明园》大量运用科技复原、演员场景再现等手段,将一段不争的历史事实客观的表现了出来,而拍摄者并未流露其任何主观意志,而是完全由观看者自我领会。
(二)主观与客观。任何纪录片都会有纪录者的主观意识的体现,但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经过纪录者的主观意识的参与,合理编辑纪录画面,更客观的表现事实给观众。
《海豚湾》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纪录者主观意图的露骨表达,对客观事实的真实纪录,所纪录事实都是在主观意识的主导下完成的,根据主观需要纪录下可以表达主观目的的客观事实,二者相结合。
《圆明园》则是经过纪录者或导演的主观刻意安排,根据科学客观的分析史实资料,运用科技和演员再现,完美纪录当时情景,并呈现给广大受众。在拍摄的同时并未将拍摄者的主观目的或说选题目的明显表现出来,而是化有形于无形,化无形于有形,将片子的精神内涵赋予片子本身,最终完全由观看者自我领悟。
(三)旁观与介入。这也是相对而言,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旁观,像国外的观点“墙上的苍蝇”那样几乎很难做到。
《海豚湾》中明显可体现出纪录者的介入,纪录者根据自己的纪录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