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海豚湾》分析

合集下载

影评 - 《海豚湾》

影评 - 《海豚湾》

影评 - 《海豚湾》
《海豚湾》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片,通过展现海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生活,向观众揭示了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对动物的残忍行为。

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强烈的感触和共鸣。

首先,电影以其精美的摄影和令人惊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被大海的壮丽景色所震撼,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海洋的深处。

导演运用了慢动作和特殊摄影技术,将海豚在水中自由畅游的场景呈现得栩栩如生。

这些画面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然而,电影并不仅仅是一部美丽的自然纪录片。

它通过展示海豚被捕杀、被囚禁以及受到人类活动的威胁,揭示了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我被电影中揭示的残酷现实所吓到。

海豚被迫与家人分离,被关在狭小的水池中,甚至被用作娱乐工具。

这些场景让我深感痛心和愤怒,我开始反思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和行为。

电影还通过讲述一位海洋保护者的故事,向观众传达了希望和改变的信息。

这位保护者努力呼吁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改变对动物的看法和对待方式。

他的坚持和努力给我带来了希望,让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环境和动物作出贡献。

总的来说,电影《海豚湾》通过其令人惊叹的视觉效果和感人的故事情节,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受和共鸣。

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对人类对待动物和环境的警示。

这部电影唤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关爱和责任感,激励我行动起来,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动物权益做出贡献。

纪录片《海豚湾》分析

纪录片《海豚湾》分析

纪录片《海豚湾》评价与分析——对比《圆明园》,反观中外纪录片之差异时光如梭,人们渴望纪录那些令人为之震撼的瞬间,纪录片应运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的纪录样态、纪录手法等也在发生着变化。

中外关于纪录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下面通过纪录片《海豚湾》和《圆明园》的比较分析,来了解一下中外关于纪录片的不同理解。

一、了解纪录片首先得了解什么是纪录片。

对于纪录片的界定,中外也各有说法。

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这是美国1979年出版的《电影术语词典》中对于纪录片的界定;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他通过摄影和摄像手段对于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环境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所做的记录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愉悦功能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这是我国对于纪录片的定义。

纪录片《海豚湾》的拍摄真正契合了外国关于纪录片的界定。

《海豚湾》的拍摄具有一定危险性,因为它触及到一个庞大的捕鲸产业的利益。

在拍摄中,有暗拍、偷拍,还有利用红外线摄影设备拍下的,拍摄画面的摇摆不定,使观众更感觉到拍摄人员所处环境的危险性,为他们暗自捏把汗,拍摄画面也无不触目惊心。

画面的真实客观纪录,将一个个海豚保护者的心境、行动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捕杀海豚的头目的丑陋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

相较之《海豚湾》,《圆明园》在拍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前者是当时发生时的客观纪录;而后者是当今时代对已去历史的再现。

在拍摄手法上,前者完完全全是客观的纪录,没有任何的再现表演或补拍成分;后者则大量的运用了演员的再现表演,圆明园的那山那景也是利用现代科技根据历史资料复原的。

从片子节奏编辑和画面的编辑上来说,前者多是表现捕杀场面的惨烈、海豚生活的凄惨、人们的不人道,画面节奏紧凑;后者则有张有弛,在表现圆明园的宏伟壮丽时,节奏舒缓,在表现八国联军侵华时,节奏紧凑。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篇1看环保纪录片,给我最大、最深刻的感受是我们观看者是这电影的主人公。

纪录片通过叙述事实的过程展现给观众它的主题,它插入评论;目的是给人以启示,倡导人们如何保护环境。

这一点相对于其他纪录片是非常明显的:地球只有一个,有些东西一旦完全失去了,就再也不能挽回了。

《海豚湾》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刚听到这个名字,我想这应该会是个描绘温馨的海豚生活的吧。

因为海豚的栖息地多为浅海,很少游入深海。

它们会在不同的地方进行不同的活动,休息或游玩时,会聚集在靠近沙滩的海湾,捕食时则出现在浅水及多岩石的地方。

可看了《海豚湾》后给我一个大大的打击。

海豚湾不再是海豚的美好栖息地,而是个血腥无情、毁灭生命的屠杀场,一滩玷污海豚的死水。

《海豚湾》叙述了一群热爱海豚的环保主义工作者冒着重重阻拦深入日本太地町拍摄当地海豚被屠杀的惊人事实,向世人揭示了肮脏的海豚交易。

该记录片是秘密拍摄的,使用了大量高科技设备,工作者更是冒着生命危险深入现场取景。

其结论是科学实验权威所得出的,发人深省。

每年秋天,都有成千上万条海豚聚集在太地町附近的海域,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鱼类资源。

海豚们肆意游曳,时不时会有大量海豚跃出水面,形成了当地一道极美的风景线。

但是,当地的渔民却把屠杀这些海豚视为一笔极大的财富。

据统计,每年在日本约有23000条海豚和鼠海豚被宰杀。

世界各游乐场公司都到太地町采购海豚。

一条活海豚最高可达15万美元。

不可置疑,这会是一个多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也不难想象为什么当地政府没有禁止捕鲸。

这对政府的税收有多重要!然而,自2003年起,日本援引"科学数据"将国际渔业产量的减少归咎于海豚和鲸鱼。

而我觉得这是个掩盖的借口。

弱肉强食本来就是自然界的规律,更不能把责任全推给海豚身上;因为人类本身不加节制地捕杀海洋鱼类,不留余地让鱼类繁衍后代,因此物极必反。

这才是渔业产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

看着海洋游乐场里的海豚表演,看到它与指挥员是那么的合作无间,人们喜欢上了这位亲切的动物朋友。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海豚湾》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纪录片,它展现了海豚们生活的美妙和脆弱。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刻感受到了海豚们的智慧、情感和对人类的亲近。

本文将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故事情节和表达主题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首先,纪录片运用了精妙的拍摄手法,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海豚们的世界中。

导演通过水下摄影师的镜头,将我们带入了海豚们游弋的海洋,一起感受它们与海底世界的共处。

水中镜头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海豚们的自由和快乐,仿佛自己也在与它们一同翱翔于海洋之中。

纪录片中还出现了一些震撼人心的场景。

例如,在一个夜晚,一群海豚围绕着一只幼小的海豚走出困境,它们密切配合,形成一个圈子将幼小的海豚护送至安全地带。

这一场景无声地传递出了海豚们智慧和团结的信息,令人动容。

同时,纪录片还展示了海豚们与人类之间的亲近,有一段在纽约的镜头,海豚们主动与游客互动,为人们带来欢笑和感动。

这些场景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海豚们不仅有高度发达的智力,而且具有丰富的情感。

其次,纪录片的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情感印象。

影片以一个故事情节来串联起各个片段,这个故事情节是一个大胆拯救海豚的行动。

一些勇敢的志愿者们无私地投身到拯救海豚的行动中,他们舍弃自己的舒适和安全,与海豚们共同面对危险。

这个故事情节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海豚的处境和挑战,也更加投入到纪录片的观看中。

与此同时,纪录片通过真实的镜头展现出了海豚们所面临的许多困境和挑战。

其中最令人痛心的是人类活动对海豚栖息地的破坏。

工业化、污染和过度捕捞等现象,给海豚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纪录片通过展示这些现实问题,引发观众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的行为不仅影响到自然环境,也严重威胁到了其他物种的生存。

最后,纪录片通过展现海豚们的美丽和灵性,传达出保护自然和野生动物的主题。

纪录片中的海豚们展现出了高度发达的智力和不可思议的行为能力,令人惊叹。

海豚湾赏析

海豚湾赏析
四、拍摄过程和技术手段
看得见的镜头都是记录的,有声电影出现后,声画关系问题被视为电影视听语言的最重要的美学问题,它们使镜头有了自己的语言。《海豚湾》以记录为主线,讲述了故事、描写了自由、呈现的残酷,也观照了人性。
(一)、画面语言
1、延时镜头
片中不止一次地使用了延时镜头,如海豚加工厂的熙攘、市街头的攒动、峦间浮云速移和日月的须臾升降,无不体现出日子之快,时间从指缝中流走的匆匆。这些拉快了节奏的延时镜头,我们能看到的几秒钟,则拍摄起来需要耗费数个甚至十几个小时,它们展示了时间的节奏、生命的出生和陨落,更是让观者从分秒的走动中,找到了活着的证据、看到了大自然的表情。
《海豚湾》在选题过程中很好的避免了两极分化,用主流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状态去表达主题,同时又兼顾了其拍摄主体的个性以及个体所表达的丰富多彩。这部纪录片通过镜头中的客观影像,深刻的表达了创作者对大肆捕杀海豚中具有主题意义相关的渔民和捕杀事件等的价值判断,并依次实现与观众的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很好的避免了描绘现实的主观形式。
一、真实
这也是这部纪录片最震撼我的地方,首先是它对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纪录片的主角都是真实的客观存在,它以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肆意的捕杀海豚这一真实的事件和当时捕杀过程中真实的情景为表现对象,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择和组接,来表达作者理查德·欧巴和导演路易·塞霍尤斯的思想。
整个纪录片的拍摄是在真实的环境和时间内,拍摄着真实的渔民和海豚,它有效地记录了客观自然的真实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认为的主观色彩,并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受众“了解真相”的求知心理。整部纪录片中的每一个凄美而惨烈的镜头都渗透着作者对保护海豚、关爱生命的深沉的呐喊,这种适度的情感渗透非但没有影响纪录片真实性的表达,反而的渲染、强化、延伸、凸显客观的记录主体,有利于主题的表达和升华,提升了纪录片存在的价值。

《海豚湾》解说文案

《海豚湾》解说文案

纪录片《海豚湾》解说文案----------------处理第1个文件中-----------共计1个文件-------------嗯嗯嗯嗯嗯嗯,在日本泰迪挺有着许多可爱的海豚形象,不熟悉这里的人们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热爱海豚和金鱼的地方,实际上,泰迪挺每年都会屠杀成百上千的海豚,导演陆毅和海豚专家,旅客准备拍下图上花边,把秘密公之于众,但当地渔民会拿着刀不断地来回损失,禁止外人闯入,立刻觉得如果杀人不犯法的话,自己一定会被干掉,这时他发现一辆汽车正在后面跟踪,1964年,因为海豚的故事的热播,李赫成为了全球最负盛名的海豚驯养师,节目激发了人们对海豚的渴望,开创了一个。

价值数十亿的产业经过整整七年的朝夕相处,你可意识到,海豚比人类想象中的更聪明,而且他们拥有自我意识,不喜欢囚徒般的生活,但我们在海洋馆观看海豚的精彩表演时,很难发现它们身上会有什么问题,因为海豚的微笑,虽然你误以为它们一直都很快乐,但其实这些海豚都得了胃溃疡,看着海豚在大海里遨游的样子,我们就会知道它们为什么患上胃溃疡了,海豚是一种听觉动物,它们每天能在大海里畅游40公里平静声音不是西西等等,嗯,但当他们被捕关进一个混凝土铸造的大使里,四周全是观众的呼喊,兽师敏感的听觉会让海豚围压力很大,在巴尔帝摩国家海洋馆里海豚舅舅因为过滤系统噪声太大,患上疾病,继而陆续死去。

嗯,泰迪挺的渔民,另外,海豚灵敏的听觉系统,通过敲击一个放在水里的长杆形成生强,把他们驱赶到一个秘密海湾,等到次日清晨,所有的海豚驯养是会来到这里挑选自己看中的海豚带回海洋馆,而那些没有被选上的就会被渔民赶到另一处没人看见的秘密海湾等待被屠杀,这种海湾围困会从九月一直持续到三月,拒不解,每年有23000条海豚在日本被踩上一条表演用的海豚,最高可以卖到15万美元,那些死掉的海豚每条只值600多,他已经经历博物馆作为中间商销售这些海豚利润则被当地政府和渔民瓜分,其实离开也可以像他们一样,一年赚上几百万美元,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是凯西的死亡让他发生了转变。

《海豚湾》 英文电影赏析

《海豚湾》 英文电影赏析
5
《海豚湾》所引发的现实问题 : 1. 蔓延全身的日本太地町的悲凉 . 2. 全世界 “ 写给日本人的情书 ” 3. 世界上最大关于海豚的谎言 . 4. 人类恻隐之心不能磨灭 . 5. 除了猎杀 ,还有什么 ? 6.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7. 人类 ,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朋友 ? 8. 为海豚而进行的战斗还远远未能结束 .
从三个方面了解真实的《海豚湾》
1.词汇及 句法层面 2.修辞方 法及策略 层面 3.信息组 织层面
3
中文名 : 杀海豚节 所属地区 : 日本南部渔村太地町 时 间 : 每年的 9月中旬 一种 庆祝活动。400年来,日本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捕 鲸、食鲸国。 尽管当地渔民小心翼翼地竖起大量防 水油布,但这些东西不能完全遮盖下面正在进行的野 蛮屠杀。即使从悬崖顶上,也能听到海豚猎人的声音, 也能感受到海豚们为了自由和生存发出的抗争。海豚 猎人们从油布缺口处跃入水中,然后将手中的刀对着 水面扎下去。几分钟后,四周刚才还是鲜绿色的海水, 顿时变成一片深红,早晨清新的空气中混杂着血腥味。
10
重点 来了

thanks
8
经典原声纯音乐

1.The Cove —— J.Ralph(凄凉悲惨)
2.We Try To Do The Story Legal —— J.Ralph(激烈) 3.OPS —— J.Ralph(愤怒、沉闷) 4.Anywhere In The World My Phone —— J.Ralph(信念)
1.太町地的鲸鱼博物馆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水族馆海豚和鲸鱼的“集散地”,那些被捕捞的鲸鱼和海豚 只有一小部分体态优美、智商完善、发育良好的才能被“有幸”送到水族馆,其余则要遭受悲惨的命 运。 2.相关数据表明,每年日本人都要杀掉23000头海豚供食用。但是日本农业部提供的数据则表明整个 2007年只有13080头鲸目动物被捕杀--其中包括各个品种的海豚和鲸鱼。 3.本片的导演路易· 皮斯霍斯曾经是《国家地理》的摄影师。本片是他的导演处女作。 4.本片中心人物里克· 奥巴瑞曾是60年代最权威的海豚训练专家,也是当今最著名的海豚音学学家,曾 经制作了Flipper这个经典的电视节目。 5.路易· 皮斯霍斯是位半素食主义者,他还吃鱼。但是在拍摄完本片后,他连鱼也不吃了,成了位完全 的素食主义者。甚至连皮带、皮衣都被他“抛弃”了。 6.日本人有着悠久的捕杀和猎食海豚的历史,在他们的食谱上,海豚肉一直是一道重要的菜肴。 7.影片曾在2009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上放映。 8.日本政府曾有过一次“学校午餐计划”,海豚肉被列在中餐食谱上。可是在本片之后,这道菜被取 消。 9.加拿大自由潜水女冠军 曼迪-雷· 克鲁克谢克 和她的丈夫自由潜水教练 克科· 克拉克 参与影片的拍 摄。 10.导演找到工业光魔公司模型制作部的负责人,在他的帮助下,剧组做了一个能藏住摄像机的假岩石。 11.太町地的地形复杂,三面环山,只有一个入口,还被铁丝网、警卫和警犬保护着,剧组只有选择晚 上“翻墙”而入。 12.整个摄制组在当地受到了全天候的严密监控,由于日本方面不予发放拍摄许可,这部电影其实是 7 “非法”拍摄出来的。

纪录片海豚湾ppt

纪录片海豚湾ppt

个人和社会如何参与海豚湾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个人行动
作为个人,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使用塑料制品、避免随意丢弃垃圾、选择可持续的交通方 式等行动来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此外,我们还可以关注并支持海豚湾保护组织和项
目,参与志愿者活动,为保护海豚湾贡献自己的力量。
社会参与
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参与海豚湾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对海豚湾保护的支持 力度,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绿色发展。同时, 教育部门和媒体也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只有全社会
这部纪录片也促进了国际间的合作,一些国家和组织开始联手打击海豚 捕猎行为,共同保护海豚的生存权利。
03
纪录片的主题和内容
海豚湾的海豚种类和生态习性
海豚种类
海豚湾是多种海豚的栖息地,包括瓶鼻海豚、飞旋海豚和白鳍豚等。这些海豚 在湾内生活、繁殖和觅食,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群落。
生态习性
海豚湾内的海豚通常以鱼类为食,具有高度的群居性和协作性。它们在水中展 现出优美的泳姿和高度发达的社交行为,成为湾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该片还引发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反对海豚表演和捕杀, 进一步推动了动物权益保护的进程。
纪录片对动物保护和环保意识的影响
《海豚湾》让更多人意识到动物权益 保护和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的 环保意识。
VS
该片还促使政府和企业采取更严格的 环保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 护。同时,该片也引发了人们对其他 动物保护和环保问题的关注,进一步 推动了动物保护和环保事业的发展。
Roth)和保罗·辛格(Paul
摄影师
马克·奥斯本(Mark Obenhaus)和约翰·卡梅隆 (John Carman)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叫的纪录片,心里就像被塞进了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堵得慌。

这片子里的画面,那叫一个触目惊心。

在日本的一个叫太地町的小地方,有那么一个海湾,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海豚被驱赶到那里。

一开始,镜头展现的海湾美得像画一样,蓝色的海水,金色的阳光,谁能想到这样美丽的地方竟然隐藏着那么残忍的勾当。

那些渔民们,开着大船,用巨大的噪音把海豚们从广阔的海洋驱赶到那个狭窄的海湾。

海豚是那么聪明、那么友善的动物,它们听到噪音,以为是伙伴在呼唤,就欢快地游了过去,却不知道等待它们的是一场噩梦。

我清楚地记得片子里的一个细节,一只小海豚拼命地游啊游,试图逃离那个包围圈。

它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那眼神就好像在向我们求救。

可是,那些渔民们根本不在乎,他们无情地把小海豚和它的家人朋友们都困在了海湾里。

海湾里的水很快就被海豚们挤满了,它们挤在一起,根本无法自由地游动。

这时候,那些所谓的“挑选者”就出现了。

他们用眼睛打量着这些海豚,就像在菜市场挑选货物一样。

那些长得漂亮、适合表演的海豚被挑了出来,被带去海洋馆之类的地方,从此失去了自由。

而剩下的大部分海豚,等待它们的就是死亡。

渔民们可不会手软,他们当着所有人的面,拿起长矛,狠狠地刺向那些海豚。

海水瞬间被染成了红色,那红色刺得我眼睛生疼。

海豚们的哀叫声响彻整个海湾,可那些渔民们却没有一丝的怜悯。

看着那些海豚在痛苦中挣扎,我的心都碎了。

它们是那么无辜,它们什么都没做错,只是生活在这片海洋里,却要遭受这样的厄运。

还有一个让我特别难受的场景,一只母海豚紧紧地护着自己的孩子,不想让它受到伤害。

可是渔民们哪管这些,直接就把长矛刺向了小海豚。

母海豚疯狂地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最终还是无能为力。

那种绝望的母爱,真的让人忍不住落泪。

我在想,这些渔民们怎么能下得去手呢?难道他们没有心吗?为了钱,他们就可以这样残忍地杀害这些可爱的生命?而且,那些吃海豚肉的人,难道就不知道海豚肉里充满了汞等有害物质,吃下去对身体有多大的危害吗?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好几天都没缓过神来。

生物纪录片300字

生物纪录片300字

看完《海豚湾》这部纪录片,情绪久久不能平静,为那些被捕鲸者残忍杀害的海豚感到痛心,对那些为利益不择手段的人感到愤怒。

结尾处说“太地町海豚湾大屠杀计划于每年九月继续进行,除非我们能有所行动。

”看到这句话,情绪无比的沉重。

不禁要问,难道片中的人们做得还不够多吗?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得到的那些宝贵的视频,为什么还是不能阻止人们对海豚的屠杀行动?何况海豚肉内含汞,不宜多食,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行动,使得日本捕鲸协会副会长被辞退,“国际鲸鱼保护协会日本代表”引咎辞职,海豚肉也从小学生午餐中被剔除。

但是对海豚的屠杀依旧没有停止。

片中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世界顶级海豚驯养专家理查德.奥巴瑞为保护海豚搜集太地町海豚湾屠杀海豚的证据。

另一条是国际捕鲸协会委员会的召开,日本捕鲸协会副会长想要掩盖他们在太地町屠杀海豚的事实。

在搜集海豚湾杀害海豚的证据时,片中选用的紧张的音乐以及夜间拍摄的方法,仿佛把人们带到了现场,有一种很强的参与感。

最终他们最后拍到了宝贵的证据,也将该片推向了高潮,捕鲸人残忍杀害海豚,没有一句解说词,客观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海水被血染成了红色,几千只海豚被杀害,让人触目惊心。

看到这情景,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为海豚的生存环境可悲,为人类的残忍可恨。

地球只有一个,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也不能挽回了。

但是,当地的渔民却把屠杀这些海豚视为一笔极大的财富。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我们以后不要吃海豚肉、鱼翅、鲸鱼肉等。

保护动物不受伤害,让更多的动物找回属于它们的快乐家园。

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从海豚湾看纪录片的叙事与呈现

从海豚湾看纪录片的叙事与呈现

从海豚湾看纪录片的叙事与呈现F1003015 5100309012 尤頔目录摘要 (1)正文 (2)一、选题新颖深刻 (2)二、再现真实场景 (2)三、叙事技巧娴熟 (3)四、镜头的综合运用 (4)(一)长镜头 (4)(二)短镜头 (4)(三)快镜头 (4)(四)慢镜头 (4)(五)特写 (4)五、巧妙的声音组织 (5)(一)解说词 (5)(二)音乐与音效 (5)结语 (5)摘要纪录片《海豚湾》通过拍摄海豚在日本太地被当地渔民残忍屠杀的真实故事,宣扬一切生命皆有天赋权利,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了纪录片独到的叙事与呈现手法。

正文在当代,纪录片所传达的实质往往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

纪录片《海豚湾》则是通过真实冷静的镜头语言和高超的叙事技巧,为世人残忍揭露海豚在日本太地被当地渔民残忍屠杀的真实故事,宣扬一切生命皆有天赋权利,谴责日本野蛮、暴力、残忍的所谓传统“屠杀”习俗。

当观众内心深处的道德底线被唤醒的同时,也不得不为导演对纪录片的把握和素材运用之精湛,以及拍摄团队的付出感到深深的敬佩。

以下,我们将从选题、场景、叙事、镜头等方面剖析这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独到之处。

一、选题新颖深刻保护动物、珍爱生命、反对肆意捕杀的主题是目前主流的纪录片,以日本太地渔民大量捕杀海豚为主要内容的《海豚湾》,它所表达的思想是让人们对肆意捕杀海豚寻求一次自身的反省和心灵的启迪,让人们更好的从中发现生命本身的意义所在。

日本太地捕杀海豚已经有着很久的历史了,但是一直没有人真正的关注过。

《海豚湾》在别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和视觉角度,用别人没有用过的技术手段,拍摄出别人没有拍摄的画面。

整个纪录片立意高,形式独特,在创作技巧上也有高过别人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收获了很好的效果。

导演给了受众一副特殊的眼力,使受众从这个特殊的方面去洞察纪录片中的角色以及角色所处的情景。

纪录片《海豚湾》

纪录片《海豚湾》

纪录片《海豚湾》海豚湾》——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通过非法手段拍摄到的!这是海豚的眼泪!日本不想让世界知道的,本电影的导演的同事已陆续有被谋杀的了,救救我们的和平天使,人类最好的朋友!!请分享它!让爱与责任传递下去!日本南部渔村太地町,三面环海,风景宜人,到处可见以海豚为标志的建筑、路标以及海豚形状的轮船。

初来乍到者甚至日本本土观光客,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热爱海豚的小镇。

谁能想到,美丽的海湾背后,竟隐匿着一个从未被世人发现的海豚屠宰场。

每年9 月至次年2 月的捕鲸季,也是海豚遭受捕杀的季节。

每天傍晚,太地町的渔民们驾着十几艘小船开往海豚聚集的海口,从船上将一根长杆置入海中,不断敲打并制造出一排声浪,目的是让海豚这种主要依靠敏锐听觉生存的动物受到惊吓。

随后,渔民们会开船将海豚驱赶到用渔网封锁的礁湖之中。

第二天清晨,来自全球各地的贸易商会前来挑选适合在水族馆进行表演的海豚。

一头特别聪明的海豚可能会卖出10 万英镑的高价。

一旦这些贸易商挑选完毕,剩下的海豚就只能等待被屠杀的命运。

渔民们会用长钩刀砍杀海豚,用削尖了的长枪将其刺伤,然后拉上小船。

受到惊吓的海豚在海湾凹口内四处游窜,周围的海水已被海豚的血水染成红色。

有些母海豚为了告知幼海豚有危险并试图保护它们时,往往发出极度痛苦的鸣叫。

绝望的叫声加上触目惊心的血水,让这一幕显得即凄惨又血腥。

由于大量失血,再加上疼痛难忍,这些受伤的海豚往往会失去活力;这时渔民会将它们拉上渔船,割断它们的喉咙,或者砍开它们的脊髓。

更多的海豚则会被留在船上,任其自然死亡。

自2005 年起,美国海洋摄影师、“海洋保护协会”创办人路易·皮斯豪斯(Louie Psihoyos)连续三年往返美国与日本太地町。

2008 年9 月,他与伙伴们终于在这个四处张贴着“禁止拍摄”、“危险”等字样标语的海港小镇,通过摄影机镜头记录下血色“海豚湾”的惊天秘密。

这也是他导演生涯的处女作。

“海豚也在鲸类之列,但它是不受国际反捕鲸协会(IWC)保护的小型鲸类。

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技巧

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技巧
【 关键词 】 纪录片


主题 分 析
在。
反思 。 毋 庸置疑 , 与传 统纪 录片 的直接宣 教性相 比, 《 海 豚湾 》 的宣教性更 为隐蔽 , 它 以形象鲜活 的画 面令观众情绪 高涨 , 从 而获得受众 的认 同。 这种手法是 否与纪 录 片的精神相悖 尚有争论 , 但它的确在展现 给受众客观事实的过程中有所取巧 。
去 ,也 更 容 易 引 发 观 众 对 海 豚 的 深 切 同
太地 町政 府 同意 只保 留 5 0条表 演用 海 豚, 其余 数干条 海豚得 以生 还。 正如 《 海 豚湾 》 宣传海报 上的 口号 “ 持公 义 , 凭勇 智, 举世 支持 ”所言 , 影 片站 在了主 持公
道、 正 义的立场上 , 对 捕 杀 海 豚 这 一 残 酷

①[ 奥] 弗洛依 德著 , 赖 其万 、 符传 孝 译: 梦的解析 [ M ] . 作家 出版社 , 1 9 8 6 ②[ 奥] 弗洛依德 著 , 彭舜译 : 精 神
分析 引论 》[ M ] . 陕 西 人 民 出版 社 , 2 0 0 1
面上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 使 大众 克服
并安放在 海豚 湾附近 ; 导演 闯入会场揭露 日本 出席 I WC代 表森下 助 二的谎 言 ; 里 克胸前挂 着放 映海豚湾视 频 的屏幕 站在 日本街头 意在让 日本 民众 知道 这一事 实
… …
事 实进 行 强 烈抨 击 。 这 正 是 影 片 的主 题 所
情、 对捕 杀海 豚的人类 的憎恨及对 自身的
朋友 们 的 帮 助 ,秘 密将 器 材 运 送 到 日本 ,
地 板等 ,同时 画内音说 : “ 如果 你开始并 不知情 , 你会 以为这个小镇 是个 热爱 海豚 和鲸鱼的地方 。 ”当然 , 事实并非如 此。 这 种鲜 明的对 比一 开始就 使受众 感到强 烈 的震撼 ,更容 易使受众 进入影 片情境 中

纪录片《海豚湾》观后感

纪录片《海豚湾》观后感

纪录片《海豚湾》观后感
纪录片《海豚湾》观后感
《海豚湾》是一部拍摄于2009年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尤斯执导,里克•奥巴瑞主演,该片记录了日本太地町当地的渔民每
年捕杀海豚的经过。

影片于 2009年7月31日美国上映。

影片讲
述在著名的海洋哺乳类动物专家的带领下,一群动物保护人士冒
着生命危险、突破重重阻碍走进了这一海湾,深入现场,记录下
大量海豚被日本人屠杀的血腥场面。

(摘百度)
先说下观后感吧,第一次看的时候,本身带着仇日的心情,
看完更觉得日本人的可恨,就在昨天,又看了一遍,更多的,不
仅是可怜那些海豚,还有那位为海豚奔波的老人,因为保护自然,保护这个地球,保护那些可爱的海豚,他自己显的孤立无援,这
个地球上能有多少拼尽全力的为保护大自然而行动的人呢,太少了,更多的为房贷,为了家庭,为了生存,可是有错么,也没错,重心不同,责任也不同。

但长远的想想,没有这个地球,也就没
有家,我不敢想象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或者一百年以后是什
么情况。

如果只剩下人类,会不会将来的孩子会在历史生物的图
书里看到这些东西,我觉得,一大部分人,不一定会有多大的能
力去对自然做很大的改变,那就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乱扔
垃圾,不破坏环境,绿色出行等等。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海豚湾纪录片观后感范文
《海豚湾》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纪录片,该片揭示了人类与海洋生物之间的恶性循环。

观看完这部片子后,我深感悲痛和愤怒,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感到深深地忧虑。

首先是对海豚的猎杀。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无数的海豚被残忍地屠杀,只为了获取它们的鱼肉或者海豚肉。

这种残忍的行为让我感到心痛,我真的无法理解为什么人类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此外,这部纪录片还揭示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

随着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的加剧,许多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它们的生存状况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让我深感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一个危险的程度。

最重要的是,这部纪录片唤起了我对环保的责任感。

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才能保证我们的地球能够继续存在下去。

我希望《海豚湾》这部纪录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行动,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海豚湾读后感

海豚湾读后感

海豚湾观后感《海豚湾》是一部令人震撼的纪录片,真实再现了海洋保护协会OPS组织为揭发日本太地町屠杀海豚罪恶的艰难取证全过程。

影片围绕日本太地町触目惊心的虐杀海豚事件,在毫无拍摄悬念,毫无情节修饰的平淡背景中,将日本人恶魔般的变态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看完该片,我在震惊、震撼之际,不由自主地将善良、宽容化作了对日本人的巨大的仇视和愤慨!随着保护协会一行人的镜头,我们来到了日本太地町。

那里到处是可爱的海豚模型,海豚柔和的身体曲线,弯月般的唇吻,让人爱怜之心油然而生。

然而,日本人可不是爱怜海豚而立起这么多的海豚塑像,他们每年要屠杀约23000头海豚并冒充鲸鱼肉出售。

这些模型和塑像只是他们的商业炒作啊!OPS保护组织发现了这个惊天秘密,在与日本政府交涉未果的情况下,决心向世人揭示。

而日本政府为了长久掩盖其罪恶,对太地町地区的虐杀场用铁丝网与外界分割开来,严加看管。

一旦怀疑有人拍摄,立即上前挑衅,并以种种理由加以监禁。

这给取证带来了极大困难。

然而这是无疑是一次正义刺破邪恶的行动!OPS的义举得到了电影特技师、空军技师、电学专家以及加拿大潜水女冠军曼迪-雷·克鲁克谢克等人的支持。

他们做了周详细致,同时又充满艰险的准备工作:夜半时分,将带有热能感应器的摄像机伪装成“鸟巢”“石头”,偷偷安装在树上和礁石上;潜入二三十米水下,安装水下摄像机、录音机,扮作游客操纵无人驾驶飞艇、无人驾驶飞机等设备。

最终如人所愿,他们拍摄到了日本人的虐杀场面。

那是怎样的罪行啊!大批海豚被电极、电网诱捕和驱赶进一个小小的海湾――海豚湾,然后毫无人性的日本人用最原始野蛮的方法――渔叉虐杀!整个海湾猩红一片。

这是对弱小生灵真正的虐杀!一只小海豚拼命挣扎,翻越过几道网,可以看到它背上的伤痕和身后长长的殷红血带,伴着凄厉的叫声,最后它沉没了。

我伤心的哭了,这就是海洋公园里带给我们欢乐,高高跃出水面天使般可爱的小海豚吗。

日本政府漠视国际社会的呼吁和谴责,真是丧尽天良!他们为了那见不的人的勾当合法化,去收买一些小国家,要他们给日本捕杀海豚和鲸鱼投票,作为回报日本政府给他们点“实在的”。

关于纪录片海豚湾的观后感

关于纪录片海豚湾的观后感

关于纪录片海豚湾的观后感关于纪录片海豚湾的观后感美国记录片《海豚湾》以真实的镜头语言和好莱坞式的叙事策略揭露了大量海豚在日本太地海湾被屠杀的事实,在娱乐的同时给予人们启示。

海豚湾纪录片的观后感,给大家了一些,希望你们喜欢!微笑的背后——观《海豚湾》有感“海豚的微笑,是世界上最大的误会。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直到今天,才领悟了其中蕴含的深意。

都说海豚是“微笑的天使”,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但是当人们一张张微笑的脸背后暗藏杀机,当邪恶的力量操纵双手,当湛蓝的海水被鲜血染红,当一只只精灵挣扎过后奄奄一息,我们痛心,我们厌恶,他们却只看到利益,看不到微笑背后的绝望,看不到一条条鲜活生命背后的残忍。

《海豚湾》,一部通过非法手段拍摄的奥斯卡最正确纪录片,真真切切地记录了这一段血和泪的历史。

初看《海豚湾》,就被画面中的残忍所震慑,甚至不忍再多看一眼,用一部电影中的一句话来讲,就是:我受到了惊吓。

回首影片,在日本南部渔村太地町,三面环海,风景宜人,到处可见以海豚为标志的建筑、路标以及海豚形状的轮船。

初来乍到者甚至日本外乡观光客,都会误以为这是一个热海豚的小镇,谁会以为不是呢?但事实总是在人们意料之外,谁能想到,美丽的海湾背后,竟隐匿着一个从未被世人发现的海豚屠宰场。

这是一个地狱。

这里每年有大约23000头海豚被日本渔民捕杀。

我仍清晰地记得那些受到惊吓的海豚在海湾四处游窜的画面,它们使劲挣脱,想要逃离这场可怕的杀戮,却被渔网一次又一次地挡住。

它们无处可逃,只能等待死亡。

镜头下,原本蔚蓝的海水,瞬间漫出大片大片鲜艳的红,最后整个海湾都被刺眼的血色所浸染,海豚们此起彼伏的挣扎,发出惨烈的哀叫。

而挥舞着长枪的渔民们,好似没有灵魂、没有知觉,他们脸上没有一丝不忍,满是收获的喜悦,满是欲望的眼神,将奄奄一息的海豚用铁钩一具具挑上船。

第二天,第二轮屠宰再次上演??太阳逐渐升起,慢慢染红整个海面。

这里只剩下一片像血一样鲜红的海水。

《海豚湾》观后感800字

《海豚湾》观后感800字

《海豚湾》观后感800字《海豚湾》是一部2009年上映的纪录片,由路易·西霍尼执导。

该片以揭示日本太地町的海豚屠杀为主题,通过对海豚的生活、屠杀行为和环保运动的描绘,向观众传递了保护海洋生物和环境的重要信息。

以下是我对《海豚湾》的观后感。

首先,这部纪录片给观众带来了震撼和深刻的感受。

影片以真实的镜头展现了日本太地町海湾中的海豚屠杀场面,让观众目睹了这残忍而血腥的过程。

这些镜头令人心碎,同时也唤起了观众的愤怒和对不公平对待动物的愤慨。

观众在电影中亲眼见证了海豚们无助的命运,对于这种残忍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关注。

其次,电影通过展现海豚的智慧和情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可爱而聪明的生物。

影片中展示了海豚之间的友谊、家庭联系和智力表现,让观众意识到它们与人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这些描绘让观众对于海豚屠杀行为的残忍程度感到愤怒和不可接受,同时也激发了观众对于保护海洋生物的责任感。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环保运动和活动家的描绘,呼吁观众积极参与到保护海洋生物和环境的行动中。

影片中的环保活动家们不畏艰难,通过秘密拍摄和揭露真相的方式,试图唤起人们对于海洋生物保护的关注。

他们的奋斗和努力激发了观众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行动意识,使观众认识到个体的力量可以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最后,电影的制作和叙事手法也非常出色。

导演运用了多种拍摄技巧和创新手法,如水下摄影、空拍镜头和秘密拍摄等,使影片更具观赏性和真实感。

纪录片的叙事方式紧凑而引人入胜,让观众无法自拔地被故事吸引。

影片的音乐也非常配合,通过动人的配乐加强了情感的表达,让观众更深入地体验到影片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

总的来说,《海豚湾》是一部令人震撼和深思的纪录片。

它通过揭示海豚屠杀的真相和展示环保活动家的努力,唤起了观众对于海洋生物保护和环境问题的关注。

影片不仅是对于海豚屠杀行为的谴责,更是一种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海洋生物和环境的警示。

这部纪录片的成功在于它通过真实的镜头、深入的描绘和引人入胜的叙事,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愿望,为环保事业呐喊。

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视角

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视角

大 众 文 艺大154一、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一)叙事学的概念1969年,托多罗夫在《<十日谈>语法》中写道:“……这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于是,随着结构主义的兴盛和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20世纪最著名的学科之一——叙事学在法国诞生了。

叙事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这里的“叙事作品”的界定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最初的叙事学研究是从文学文本的研究开始的,后来才逐渐拓展到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等其他各个研究领域。

(二)叙事视角与纪录片叙事视角,指的是叙述者观察和讲述故事的的角度。

“事件无论何时被描述,总是要从一定的‘视觉’范围内描述出来。

要挑选一个观察点,即看事情的一定方式、一定角度,无论所涉及的是‘真实’的历史真实,还是虚构的事件。

”1任何一篇叙事作品,都必须有一定的叙事视角,因为当作者要展示一个叙事世界的时候,他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把外在客观世界搬到纸面上,而必须创造性地运用叙事规范和叙事谋略来进行叙述,所以,“一个象征细节,人物的某个特定动作等,都有一种潜在的讲述功能,不是讲述消失了——除非你对它视而不见——而是讲述以隐蔽的方式出现,变换了形式而已。

”2关于叙述视角的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外视角和内视角,单一视角和多元视角,第三人称叙事和第一人称叙事。

二、纪录片《海豚湾》的叙事视角2010年,纪录片《海豚湾》获得美国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海豚湾》讲了这样一件事:日本有个叫做“太地”的渔村,每年捕杀数以万计的海豚。

起初是因为海豚表演行业的兴起,渔民捕捉海豚送到各地的水族馆训练以及出口各国,然而这种捕捉是“灭绝式”的,没被训练师挑中的海豚会被成批屠杀。

海豚肉不值钱,大多用来冒充鲸鱼肉出售或者贱卖和奉送给游人孩子——结果这件事惹恼了资深海豚训练师Richard O’Barry,他昔日拍摄海豚表演的电影倍受欢迎,不想因此给这些可爱的动物遭来祸殃,偏偏日本渔业从官员到渔民在这件事上百般阻挠隐瞒,于是老人家聚集了一批摄影/潜水高人,不惜重金偷闯禁区拍了这部纪录片。

纪录片海豚湾影评

纪录片海豚湾影评

纪录片海豚湾影评纪录片海豚湾影评(一)第八十二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让这部名为《海豚湾》的环保主题影片进入大众的视野。

这部电影纪录前海豚训练师里?奥巴瑞带领摄制团队前往日本太地町,揭露当地残杀海豚并冒充鲸鱼肉贩卖的故事,并试图寻找这种残忍背后的原因,以及对这一事件的改变所做出的努力。

毋庸置疑的是,这部影片在话题的选择,素材的选择,形成感受,传递情感等方面达到的某种极致。

影片中戏剧化的剪辑方式,以及充分的奇景展示和情感渲染使影片保护海豚的主题得到充分的表达。

比如,影片中一个冲浪运动员在讲述海豚在他面对虎鲨的威胁时“拔刀相助”的下一个镜头讲述的是在太地町每年有23000只海豚被屠杀;在海豚馆中,一个小男孩在出售海豚肉的货架前好奇张望,而一个小女孩正爱不释手的抱着海中的海豚形象的布偶;影片中被海豚鲜血染红的海洋,以及受伤的海豚疯狂的挣扎,一直小海豚拖着满身的鲜血游向镜头,渴望获救,但最终无望的沉入海底。

当影片的主人公因为小海豚的死去而流泪的时候,在旁监视他们的渔民却在麻木调侃和挑衅的嘲笑。

这些触目惊心画面像针一样扎进观众的心里,人内心激发的不仅仅是对这种残杀海豚这种行为的痛恨,更是对自身的反思,以及本能的想去为海豚做些什么。

影片对蒙太奇的精彩运用,以及通过在视觉上、声音上和话语上反复营造一种诉求,一种“神入”的效果——我不是海豚,但我仿佛进入这样一个通人性爱人类的动物种群之中,感同身受。

于此同时,《海豚湾》的叙事方式,对题材,海豚主人公,以及叙述者本人的深度探索之间相互交融,其中所形成的节奏性与戏剧性与一般的纪录片冗长,沉闷的叙事方式相比有了很大的创新。

该种叙事方式对影片主题的表达,以及提高影片的影响力及可看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揭露真相作为纪录片的灵魂,导演在这方面延续的《华氏911》《医疗内幕》的导演迈克尔?摩尔的归谬式采访和贯穿全片的取证行动。

典型的段落如片中对日本渔业部副部长诸贯秀树的归谬式采访,以及对日本通过收买小国选票试图恢复商业捕鲸的揭示,还有片中对日本政府勾结媒体隐瞒海豚肉中汞含量严重超标的指责(当然还有对捕鲸协会副会长森下助二的讽刺性描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海豚湾》评价与分析——对比《圆明园》,反观中外纪录片之差异时光如梭,人们渴望纪录那些令人为之震撼的瞬间,纪录片应运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录片的纪录样态、纪录手法等也在发生着变化。

中外关于纪录片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下面通过纪录片《海豚湾》和《圆明园》的比较分析,来了解一下中外关于纪录片的不同理解。

一、了解纪录片首先得了解什么是纪录片。

对于纪录片的界定,中外也各有说法。

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或观点,但它是从现实生活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来增进作品的感染力。

这是美国1979年出版的《电影术语词典》中对于纪录片的界定;纪录片,是一种非虚构的影视艺术,他通过摄影和摄像手段对于真实的环境里、真实的环境内,发生在真实人物身上的事件所做的记录报道,并给人一定的审美愉悦功能的影视作品,真实是纪录片最根本的特性,是纪录片的灵魂。

这是我国对于纪录片的定义。

纪录片《海豚湾》的拍摄真正契合了外国关于纪录片的界定。

《海豚湾》的拍摄具有一定危险性,因为它触及到一个庞大的捕鲸产业的利益。

在拍摄中,有暗拍、偷拍,还有利用红外线摄影设备拍下的,拍摄画面的摇摆不定,使观众更感觉到拍摄人员所处环境的危险性,为他们暗自捏把汗,拍摄画面也无不触目惊心。

画面的真实客观纪录,将一个个海豚保护者的心境、行动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将捕杀海豚的头目的丑陋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

相较之《海豚湾》,《圆明园》在拍摄过程中没有那么多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前者是当时发生时的客观纪录;而后者是当今时代对已去历史的再现。

在拍摄手法上,前者完完全全是客观的纪录,没有任何的再现表演或补拍成分;后者则大量的运用了演员的再现表演,圆明园的那山那景也是利用现代科技根据历史资料复原的。

从片子节奏编辑和画面的编辑上来说,前者多是表现捕杀场面的惨烈、海豚生活的凄惨、人们的不人道,画面节奏紧凑;后者则有张有弛,在表现圆明园的宏伟壮丽时,节奏舒缓,在表现八国联军侵华时,节奏紧凑。

在音响音乐效果上,前者在表现捕杀场面时多用悲哀凄惨的音乐,再加上海豚凄惨的哀鸣声,不觉让人不寒而栗。

而在表现海豚自由穿梭于大海的画面时,则运用轻快地音乐,又有海豚发出的高兴的叫声。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其意欲何在不言自明;《圆明园》在表现时根据画面节奏的不断变化,音乐的应用也呈现出二、从纪录片的类型来看,中外划分各有标准。

中外纪录片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呈现流派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19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直接电影与真实理电影。

《海豚湾》在拍摄编辑过程中流露出的主观倾向,归属为真理电影;《圆明园》的诗画般的纪录归属直接电影。

国外将纪录片分为:解说式、印象式、观察式、自省式;我国将纪录片分为:纪实型专题节目、创意型节目。

对于《海豚湾》的类型,个人认为,按国外划分标准属于解说式和观察式。

《海豚湾》在编辑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参与纪录人员的旁白,对画面内容作进一步的解说或补充,同时纪录者又再时时刻刻纪录下发生的每件事情,例如当日本捕鲸人在阻止他们入场时甚至出现暴力行为,纪录者也未关机,而是继续纪录,虽然画面有些不稳定,但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双方的争斗,有身临其境之感;按我国划分标准则为创意型节目。

拍摄者的意图显而易见,其个人主张也清晰明了,直接表达出来。

在编辑过程中更是体现了拍摄者的个人主观意识,即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保护海豚。

《圆明园》按国外标准属于印象式纪录片。

从三维动画的复原圆明园的富丽堂皇到现实的被烧残垣断壁,运用抒情、诗化、暗喻等,游走于纪实与虚构之间,虽未直接说教却让观众感受到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按我国标准属于纪实型专题节目。

虽然观看完此片,浓浓的中华情会涌上心头,但在片子中拍摄者并未明显的流露,只是将那段地大物博的泱泱大国的历史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受辱史客观再现了出来。

三、纪录片的片种属性。

纪录片的片种属性包括:表现对象的非虚构性、表现内容的丰富性、艺术手法的多样性、语言元素的综合性。

《海豚湾》是对现实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纪录,《圆明园》是对历史的客观再现。

《海豚湾》和《圆明园》分别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抗衡的两大重要主题。

《海豚湾》在表现手法上主要是客观纪录,再加上相关者的解说或采访;《圆明园》则运用了抒情、诗化、暗喻、再现表演等手法综合表现。

《海豚湾》和《圆明园》在语言运用上都具有综合性,形成字幕、镜头语言、画面语言、音响语言、文学语言、音乐语言等视听结合,完美呈现纪录内容。

其中解说词的运用更是起到了一定的叙事、补充提示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四、纪录片的功能。

纪录片具有以下功能:传播知识和舆论导向的功能、记录历史和解释历史的功能、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的功能、给人以愉悦的功能。

《海豚湾》主要是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保护海豚,起到舆论导向和情感沟通的作用。

《圆明园》目的在于客观纪录历史,并对历史加以解释,起到传播知识和信息交流的功能。

五、纪录片的选题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丰富广泛,取材相对困难些,犹如大海捞针,题材的确定更有不确定性。

但通观所有纪录片,其选材又遵循一定的标准,即史料知识性、社会普遍性、形象趣味性、突破常规。

现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升级,关于动物的纪录片也不少见。

《海豚湾》独树一帜,露骨的没有一点遮挡的将人与自然的矛盾彻彻底底的表现出来,同时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呼吁全社会保护海豚,禁止肆虐的捕杀海豚,还海豚以自然生长的自由环境。

《圆明园》也体现了当今纪录片的一个趋势,即纪录历史时刻。

《圆明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客观再现,历史的场景、历史的景观、历史的人物,都通过当今的科技手段、人员表演客观的表现出来,同时又有现存历史遗骸的画面,历史与现实不断交织,完美的解说已经逝去的历史。

六、纪录片创作的理性思辨。

(一)真实与非真实。

何为真实?对于某件事实来说会很容易说出什么是真实什么是非真实的,但对于纪录片中事实的应用我们却很难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真实性依然是纪录片的灵魂,毋庸置疑,否则将不是纪录片,而只能是故事片等。

这里对于纪录片的真实与非真实的讨论主要集中在纪实与真实这两个特殊概念。

所谓纪录片是通过纪实的方式将真实的已经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纪录下来。

没有绝对的真实,真实都是相对的。

尤其对于已经发生的不可复原的历史事实的纪录,就是根据现有的遗存的资料,经过科学的解剖分析,运用三维动画等高科技手段复原历史画面、通过演员的历史情境的再现表演,结合解说、旁白、音响效果等来纪实的。

说它非真实,是因为没有那时的人那时的景那时的情,一切由人们的主观意志根据现有历史资料编排出的;说它真实,是因为这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有历史科学依据,不同于故事片。

《海豚湾》是对正在发生的事实的客观纪录,其真实性毋庸置疑。

《圆明园》大量运用科技复原、演员场景再现等手段,将一段不争的历史事实客观的表现了出来,而拍摄者并未流露其任何主观意志,而是完全由观看者自我领会。

(二)主观与客观。

任何纪录片都会有纪录者的主观意识的体现,但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经过纪录者的主观意识的参与,合理编辑纪录画面,更客观的表现事实给观众。

《海豚湾》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纪录者主观意图的露骨表达,对客观事实的真实纪录,所纪录事实都是在主观意识的主导下完成的,根据主观需要纪录下可以表达主观目的的客观事实,二者相结合。

《圆明园》则是经过纪录者或导演的主观刻意安排,根据科学客观的分析史实资料,运用科技和演员再现,完美纪录当时情景,并呈现给广大受众。

在拍摄的同时并未将拍摄者的主观目的或说选题目的明显表现出来,而是化有形于无形,化无形于有形,将片子的精神内涵赋予片子本身,最终完全由观看者自我领悟。

(三)旁观与介入。

这也是相对而言,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旁观,像国外的观点“墙上的苍蝇”那样几乎很难做到。

《海豚湾》中明显可体现出纪录者的介入,纪录者根据自己的纪录目的,有意识的纪录日本捕杀海豚的血腥场面,并将此画面公之于众。

《圆明园》在一定意义上说是相对的旁观。

纪录者根据导演的创作意图,将演员表演、三维场景的搭建完美结合,将有意表现的情景客观的纪录,当然现在的纪录并非与历史完全符合,但是最接近历史的表现。

(四)再现与表现。

《海豚湾》是对发生事实的真实的客观纪录,《圆明园》则是对历史事实的再现纪录。

虽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以客观事实,或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真实事实,为依据,不容虚构。

(五)纪实性与艺术性。

《海豚湾》更多的是表现纪实性,《圆明园》则更多的是表现艺术性,通过纪实表现出艺术的魅力。

七、纪录片中导演的工作。

纪录片是客观的纪录,为何还需要导演?当然需要,哪怕是自己拍摄一段纪录画面,也有着自己想表达的思想。

不论是客观纪录还是主观可以引导,在拍摄过程中都讲究一定的拍摄技巧,以求画面的美观协调。

在这里导演的作用可分为两点,即主观介入和客观品格。

在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主观介入主要指拍摄者根据已确定的反映客观事物的视角,适当运用某种拍摄手法作用于被拍摄者的做法。

主观介入有其负面影响,比如对拍摄对象的干扰,造成拍摄画面的失真等。

须知,即使是纪实性最强的纪录片,当摄像机出现时,当拍摄者与拍摄对象交流时,干扰是不可避免的。

但若我们对负面影响加深认识,力求回避,保持纪录片创作的平视态度,客观品格,发挥主观介入的积极功用。

在纪录片中,适当的主观介入,能够更好的体现平视态度,能够使拍摄者和被拍摄者以及观众之间产生更有效的思想交流。

《海豚湾》在拍摄海豚被杀的画面时有两种,一种是拍摄者自己拿着摄像机直接面对被拍摄者拍摄时,被拍摄者表现出的是暴力、愤怒和胆怯,这是由拍摄者(或导演)参与其中,激怒了被拍摄者,被拍摄者极力掩饰自己的罪行的才表现出的丑陋嘴脸;一种是海豚保护者将摄像机放于石头模型中、架于树枝间、放置于热气球上等,让摄像机自己去客观的去,在这里的人员不知道摄像机的存在,这时的表现是最真实最自然的,而这更能说明捕杀者内心的残酷和无知,同时在反击所谓的生物保护协会和保护海豚方面更具说服力。

《圆明园》表现更突出的是导演的主观介入,大量的高科技、特效的运用,以及演员的表演,场景的布置,无不体现着导演的主观创作。

但它又是站在一定的平视的高度去实现主观创作的,这就是历史的不容虚构性,一切以史料为准,不加修饰的表现给观众,一切由观众自己评判。

八、纪录片的叙事。

纪录片的叙事不同于普通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可以是故事、可以是传奇人物的传奇事迹、可以是传说、童话等等,叙述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适当的加些内容,或夸大或贬低,完全由叙述者个人掌控。

但纪录片的叙事有其根本特征和特点,当然在叙事中也要遵循一定原则。

纪录片的叙事有别于一般的叙事艺术的根本特征之处在于它不安排完整的情节,他处理的不是情节,而是事件,事件比情节在概念上更为宽泛,更接近于生活事实的本身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