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设计心得

合集下载

关于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思考_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有感

关于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思考_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有感

关于城市广场空间设计的思考———重庆朝天门广场设计有感收稿日期:2003205222作者简介:裴飞一(19722),男,1997年毕业于甘肃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工程师,后勤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 400041郭燕沫(19732),男,2000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工程师,中原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熊 珍(19762),女,2000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师,后勤工程学院建筑设计院,重庆 400041裴飞一 郭燕沫 熊 珍摘 要:从城市广场设计的一般原理出发,分析与评价了重庆朝天门广场在设计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对今后的城市广场设计有所启示。

关键词:城市景观,广场设计,空间形态中图分类号:TU245.1文献标识码:A1 城市广场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城市广场设计是城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广场是城市社会生活的中心,可以进行集会、游览、休憩、商业服务等活动。

按照城市需要的不同,广场可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如市民广场、城市中心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在进行广场设计时,应根据广场的功能需要,主次分明,综合考虑。

广场空间设计应满足人们的活动需要及观赏要求,而且应注重动态空间的组织要求。

其次,广场设计要考虑空间的开合性,做到开中有合,合中有开,有节奏地组合。

例如,游览观赏性的广场可以收放自由,也可以通过小品、绿化、色彩、水体等方法来丰富其空间环境要素,造成活泼气氛。

其三,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基本空间之一,无论是从艺术效果、功能涵义,还是从经济、生态角度,都应当把绿化列入广场空间要素的首位。

而色彩是表现广场空间的特色和环境气氛、创造良好空间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空间层次较为丰富的广场,设计时应注重其色彩设计。

最后,广场空间的景观应注意近景、中景、远景的结合,使单一空间变为多样空间,静观视线转为动观视线,以求广场空间层次的丰富。

在广场设计中应注意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要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注重对人在广场上活动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创造出不同性质、不同功能、不同规模和各具特色的城市广场空间,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

城市广场设计随感

城市广场设计随感

城市广场设计随感城市广场设计随感摘要:本文简略的介绍了城市广场的缘起、并对广场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作者的看法和感想。

关键词:广场;规模;使用;细部设计等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city square, and put forward the author's views and Thoughts on several problems that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the square design.Key words: square; scale; use; detail design中图分类号:TU984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3)1-0020-02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特别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

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广场的规模广场大小并非简单的面积问题,它是受活动内容、结构布局、视觉关系、光照条件、空间围合、周边建筑等诸多因素中共同制约的,同时也与相邻空间的对比衬托有关。

有些广场尽管面积不大,却让人感到这小小的空间已成为生活的必需。

相反,有些广场面积不小,但除了让人感到空旷、无所依靠外,并不能够引发参与的兴趣和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一个好的广场,不在其规模的大小,而在于能够提供丰富的社会交往空间,有良好的空间视觉感受,能体现城市或地区的文化特征,以及能满足市民心理和情绪的需求。

从另一个方面说,城市广场多是建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建筑密集、土地价格高,在这些地段修建广场,势必有大量的拆迁,因此结合旧城改造、城市重要公建以及商业文化建筑分布进行广场的建设,这样不仅花钱少,利用率高,而且有利于提高城市空间品质。

城市广场设计心得[五篇范例]

城市广场设计心得[五篇范例]

城市广场设计心得[五篇范例]第一篇:城市广场设计心得城市绿地广场设计心得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

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二、地方特色原则: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

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

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三、突出主题原则: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

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

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

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

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的三大功能。

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四、构成城市广场的要素:从形态上看,城市广场由点、线、面及空间实体构成。

构成城市广场的一般要素包括:绿地、铺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下面就除绿地外的其它要素进行介绍。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起到了交流、休闲和观赏的功能。

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设计原则。

1. 城市广场规划的重要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重要空地,对于城市整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城市广场可以提供人们交流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广场上相互交谈,分享信息,增进社交关系。

其次,城市广场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市民可以在广场上放松身心,参加各种活动,享受城市提供的文化和娱乐资源。

最后,城市广场还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一个美丽、宽敞的城市广场可以为城市增色不少,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

2. 设计原则(1)人性化设计城市广场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注重市民的需求和体验。

广场的道路和通道应该合理布局,方便市民的出行。

同时,广场应该提供舒适的休息设施,如长椅、树荫等,让市民在其中可以得到休息和放松。

(2)多功能设计城市广场应该具备多种功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广场可以设置户外体育设施,供市民进行锻炼和娱乐活动。

此外,广场还可以安排演出场地,为市民提供观赏和欣赏的机会。

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多功能性,灵活满足不同需要。

(3)生态环保设计在城市广场的规划和设计中,应该注重生态环保的概念。

广场可以合理布置绿化带和花坛,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设施,如太阳能板、风力发电设备等,为广场提供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3. 案例分析(1)中国广场中国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广场以其震撼人心的规模和美丽的设计而闻名。

广场中央有一座巨大的纪念碑,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

广场周围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人的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游玩。

(2)英国广场英国广场位于伦敦市中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广场。

广场的建筑风格独特,周围环绕着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商业广场实践心得体会

商业广场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广场已成为城市繁华的象征。

我有幸参与了一次商业广场的实践活动,通过这次实践,我对商业广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实践的心得体会。

一、商业广场的建设1. 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商业广场的建设首先要考虑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一个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而便捷的交通则能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商业广场周边的交通网络、公共交通设施等都是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2. 建筑设计与规划商业广场的建筑设计与规划至关重要。

一个合理的规划可以保证商业广场的功能分区明确,各区域之间相互协调。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购物需求,合理安排商业、餐饮、娱乐、休闲等业态,打造一个多元化、高品质的商业空间。

3. 环境与景观商业广场的环境与景观也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景观可以提升商业广场的品味,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商业广场的绿化、照明、排水等设施都应注重环保与美观。

二、商业广场的运营1. 商业业态组合商业广场的运营要注重商业业态的组合。

合理搭配各类业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又能提高商业广场的竞争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商业广场在招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业态之间的互补性,打造一个具有特色的商业生态圈。

2. 客户服务商业广场的客户服务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客户服务能够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提高商业广场的口碑。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商业广场要建立健全客户服务体系,包括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确保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关爱。

3. 品牌推广商业广场的品牌推广是提升知名度、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媒体宣传、线上线下联动等方式,扩大商业广场的影响力。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商业广场要制定合理的品牌推广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商业广场的管理1. 人力资源配置商业广场的管理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团队。

泰安市市政广场设计心得

泰安市市政广场设计心得

泰安市市政广场设计心得在泰山学院度过的四年中,有太多的记忆已经停留回味在泰安市的各个角落,不仅对校园有诸多的恋恋不舍,作为学习设计专业的我,也对泰安市各大景点和建筑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四年来通过学习设计这个专业,对专业知识的积累与理解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设计思路,本次毕业设计,我就对泰安市的市政广场休闲区进行设计改造。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引起人们的关注。

城市广场正在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部分,他的出此案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我们的生活空间提供了更多的物质线索。

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他继承了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

在日益走向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就泰安市市政广场南侧广场进行改造,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城市广场在规划设计中改造所得出的个人心得。

泰安市是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为依托的历史名城和现代化的城市,泰城融入泰山,泰山拥抱泰城,形成山成一体。

泰安市市政广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岳大街中段,规划用地面积1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0余平方米。

广场外部采用园林景观设计,内有水景,阳光不到,休闲广场,内部每个通道都铺有绿化景点,一切都精雕细琢,精彩生活天地,日渐显现。

人们在购物的同时尽情畅游在优美的环境中。

本次改造的部分为南侧的休闲广场。

本次规划改造,力图使市政广场设计成为特色鲜明,主题鲜明,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城市广场。

主要突出“泰山”为主题的设计构思。

这次设计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利用几何线条与图形的有机组合,划分出合理的空间,尽显开敞大气,规则式的植物种植则起到了明显的导向作用。

作为城市空间,主张不设门,不修围墙,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可达性良好,自由休闲的广场。

空间、景观规划结合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结合广场规划性质,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的融入广场环境。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

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形象塑造、社交活动的展开以及居民生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多功能的公共空间,促进社会互动和文化交流。

本文将探讨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成功案例,并对未来城市广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客厅”,是城市文化、经济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良好的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首先,城市广场可以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在广场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艺术展览等,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其次,城市广场可以成为城市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良好的广场规划与设计能够吸引商家和游客,促进商业活动的繁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最后,城市广场可以成为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广场上,人们可以进行休闲娱乐、交流互动,增进社会联系,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二、城市广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1. 人性化原则城市广场的规划与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首先,广场应提供舒适的休息和活动空间,设置合适的座椅、绿化和遮阳设施,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和娱乐需求。

其次,广场应具备良好的可达性和可用性,方便行人和残障人士的进出和活动。

此外,广场的设计还应考虑到不同年龄、性别、文化背景的人们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服务,以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2.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广场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广场的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配置绿化和水体,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其次,广场应注重节能减排,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设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此外,广场的设计还应鼓励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如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减少汽车使用和交通拥堵。

3. 历史文化保护原则城市广场作为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其规划与设计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广场景观设计实训总结

广场景观设计实训总结

广场景观设计实训总结一、引言广场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

因此,对广场的景观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我参与的广场景观设计实训进行总结,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设计成果和设计心得。

二、设计思路在广场景观设计实训中,我们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性思路:根据广场的定位和功能需求,确定合适的景观元素,如绿化带、水景、休闲设施等,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和活动需求。

2.美观性思路:注重广场的整体美观效果,通过合理布局、精心选择植物和艺术装饰等手段,打造出独特的景观特色,提升广场的美感。

3.可持续性思路:考虑到广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采用节水、节能的设计方法,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三、设计过程1.调研与分析:首先,我们对广场周边的环境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人流量、交通情况、周边建筑等因素,以便更好地进行设计规划。

2.概念设计:根据调研结果,我们进行概念设计,确定广场的整体布局、景观元素和主题风格,同时考虑到广场的使用需求和功能设置。

3.详细设计: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详细设计,包括材料选择、植物配置、照明设计等方面的考虑,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实施可行性。

4.施工与监督:设计完成后,我们参与了广场的施工与监督工作,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并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四、设计成果我们的设计成果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美感的广场景观,具有以下特点:1.绿化设计:通过合理布置植物,形成独特的绿化带,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

2.水景设计:在广场中设置水景,如喷泉、人工湖等,增加场所的视觉效果和观赏性。

3.休闲设施:根据广场的使用需求,设置了休闲设施,如长椅、游乐设施等,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闲体验。

4.艺术装饰:在广场中融入艺术装饰元素,如雕塑、壁画等,增加广场的艺术氛围和文化内涵。

五、设计心得通过参与广场景观设计实训,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1.团队合作:广场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多个专业人员的协同合作,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绿地广场设计心得
城市广场被称为城市的客厅,它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为集中的地方。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除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外,一般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一个聚居地是否适宜,主要是指公共空间和当时的城市肌理是否与其居民的行为习惯相符,即是否与市民在行为空间和行为轨迹中活动和形式相符。

个人对“适宜”的感觉就是“好用”,现代广场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主体,体现“人性化”,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

二、地方特色原则:
城市广场的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

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

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

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

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三、突出主题原则:
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题。

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

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

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

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的三大功能。

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
四、构成城市广场的要素:
从形态上看,城市广场由点、线、面及空间实体构成。

构成城市广场的一般要素包括:绿地、铺地、雕塑、小品、水景、照明等,下面就除绿地外的其它要素进行介绍。

1.铺地
铺地是广场设计的一个重点,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市民的户外活动提供场所,铺装场地以其简单而具有较大的宽容性,可以适应市民多种多样的活动需要。

铺地可划分为复合功能场地和专用场地两种类型:复合功能场地没有特殊的设计要求,不需要配置专门的设施,是广场铺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专用场地在设计或设施配置上具有一定的要求,如露天表演场地、某些专用的儿童游乐场地等。

从工程和选材上,铺地应当防滑、耐磨、防水排水性能良好。

花岗岩是用于铺装的一种高档材料,具有高雅、华贵的效果,但成本高、投资大,需要与一定的场合相匹配,尤其是雨雪天防滑效果差,用作广场铺装材料存在安全隐患。

过去大多广场铺地用的水泥方砖和现在流行的广场砖相对刻板而单调,若在重点地方稍加强调,会对比衬托出一种意想不到的美感。

天然材料的铺地,如砂子、卵石则显得纯朴甜美,富有田野情趣,对人往往更具亲和力,是广场铺地中步行小径的理想选材。

其实,混凝土可以创造出许多质感和色彩搭配,是一种价廉物美使用方便的铺地材料,国外在这方面研究得很深,一些重要地段的铺装也都使用混凝土材料,如巴黎艾菲尔铁塔下的广场,铺地与坐凳小品都是混凝土制品,并无不协调或不
够档次的感觉。

在调查中发现,南京市各主要城市广场的铺地一般采用广场砖、花岗岩、木材、卵石、石材作铺面。

从装饰性上,广场铺地不同于室内装修,切忌室内化倾向,以简洁为主,通过其本身色彩、图案等来完成对整个广场的修饰,通过一定的组合形式来强调空间的存在和特性,通过一定的结构指明广场的中心及地点位置,以放射的形式或端点形式进行强调。

同时,广场铺地要与功能相结合,如通过质感变化,标明盲道的走向,通过图案和色彩的变化,界定空间的范围等。

2.雕塑与小品
城市雕塑发展有两大趋势:一种趋势是远距离“瞭望型”的大型标志物,以其醒目的色彩、造型、质感、肌理等特征,屹立于城市背景之中;另一种趋势则是近距离“亲和型”,以与人体等大的尺度塑造极具亲和的形象,既没有雕塑基座,也没有周边的围护,以小巧的体量经常被裹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却带给观赏者特殊的惊喜和趣味「5」。

雕塑是广场美化的点睛之笔,应服从于广场主题的需求,要与广场的气氛情调相一致,与周围的环境内容相符合,对整个广场起到一种烘托的作用。

所以,雕塑本身要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品,不仅要有好的创意,还要有美的形式。

正如刘开渠在论述城市雕塑的作用时讲到:“屹立在街头、广场、园林、建筑物上的硬质材料的圆雕或者浮雕不分季节,不论昼夜,总是默默地放射艺术光华。

”“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的历史时代留下不易磨灭的足迹,正如我国的唐文化以及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的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不少东西被淹没了,而硬质材料的雕塑却能够比较长期的留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和人类文化的对比。


这也说明了雕塑在城市和城市广场中的作用。

雕塑的尺度大小应考虑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整个广场的尺度,二是人体的尺度。

以广场为尺度的雕塑主要存在于纪念性广场或主题广场中,以人为尺度的雕塑一般存在于商业及游憩广场中。

调查发现南京市各主要城市广场的雕塑大多采用以广场为尺度,采取人体尺度的较少,雄伟壮丽的同时与市民拉开了距离。

小品建筑虽然不是广场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一旦成为广场的构成成分,尤其是功能性的小品建筑往往对广场的空间景观有着主导作用。

诸如指示牌、栏杆、灯柱、广告等等体现着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布置得当的小品能够美化广场、展示文化、陶冶情操。

或者换句话讲,环境小品设施是广场空间的装饰品和必需品。

广场上的垃圾箱、坐凳、广告牌、阅报栏、电话亭随处可见,它们直接影响着城市广场景观的形成和丰富,广场中的小品应与广场整体环境相协调,造型上应该活泼多样,并有街道化特征。

如坐凳是广场最基本的设施,布置坐凳要仔细推敲,一般来说在空间亲切宜人,具有良好的视野条件,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感和防护性的地段设置坐凳要比设在大庭广众之下更受欢迎「6」。

3.水景与照明
人类有着本能利用水,观赏水,亲近水的需求,借水抒情,以水传情,大概说的就是这道理。

水能降低噪音,减少空气中的尘埃,调节空气的湿度与温度,对人的身心大有裨益。

水可动可静,可无声可喧闹,平静的水使环境产生宁静感,流动的水则充满生机「7」。

广场中的水景有喷泉、跌水、瀑布等形式,尤以喷泉多见。

在国外许多广场因其独具特色的喷泉而名声远扬。

由于现代技术手段的先进,制造喷泉变得很容易,而且喷泉的形式和功能也在增多,气势也在增大,声光电控制,耗资颇大。

在实际水景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以及地理气候条件,在水空间创造中要与周围环境和人的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与人的行为心理结合起来,尽可能营造一些安全近水空间,特别是要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营造出适合不同人群近水活动,包括看水、戏水、听水、闻水等场所和空间。

同样,从人的需求出发,照明也是广场的重要要素之一。

在广场的主空间,宜采用高压钠灯,给人以高亮度的感觉,在雕塑、绿化、喷泉处突出灯光产生的影响,宜多通过反射、
散射或漫射,使色彩多样化,并使之交替,混合产生理想的退晕效果:同时,光源的选择应考虑季节的变换,冬天宜采用桔红色的光使广场带有温暖感,夏天宜采用高压水银荧光灯带有清凉感。

五、讨论: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广场能为市民献上一份宁静与恬暇;在拥挤的都市水泥森林中,广场能为市民守住一片绿洲与舒朗,这就是广场的魅力所在。

广场设计融合了建筑、美学、植物学、生态学、规划设计等多门学科的精华。

所以,应注意各门学科的综合运用,突出植物学、生态学与美学的有机结合。

城市广场设计无定式,应以绿色植物为造景的基础,减少硬质铺装。

让绿色植物的亲和性充分发挥在园林小品的设计和装饰中。

提倡广场保留原有大树,以期形成树大荫浓、温馨和谐的氛围和良好的生态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