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攻略诗词鉴赏对策1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攻略诗词鉴赏对策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攻略诗词鉴赏对策(一)阅读鉴赏诗词十法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两点要求虽然也涉及到古代散文阅读,但主要是针对诗词鉴赏而言的。
由此可见,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应该包含在思想内容中。
这四个方面也是诗词鉴赏的主要命题方向。
虽然知道了这些,但还不够。
要想作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阅读理解。
只有阅读理解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答案。
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阅读理解。
那么,怎样去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诗词呢?下面作一下简单阐述。
一、诗词阅读十口诀:从题目抓住题材,从关系分析技巧,从褒贬辨别倾向,从辞色把握风格,从冷暖体味悲喜,从细节解读形象,从转换弄清思路,从背景联想意图,从尾句了解主旨,从整体品评意境。
二、解说:1、从题目抓住题材:题材即写的是什么。
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
……有不少诗词——当然,词需有题目,不能仅看词牌——题目反映出诗词的题材。
如: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这首诗的题目是“边词”,应属边塞诗,行役戍边之作。
诗歌首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
第二句用本该桃红柳绿,春光烂漫的二月,而边地的垂柳却仍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枝条这一典型景象,表现五原的荒寒景象。
三四两句仍紧扣“迟”字,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进一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再从辞色上看,全诗充满了冷色调的词语。
这样,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没有写到人,但在这样荒凉寒冷的环境中,戍边的将士会怎样呢?所以,它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篇一】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一)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一)提前准备在高考前,应该提前准备一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
首先,多读古诗词,熟悉作者、时代、流派、诗词体裁等相关知识。
同时,也要充分了解每种诗体的特点和要求,建立自己的诗词库,掌握古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
另外,还要练习做一些真题,熟悉考点和考试形式。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高考古诗词鉴赏中的难点之一,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要先读题并理解题意,通过找定位句或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断和判断。
同时,也要注意文本中的情感、色彩、形象等细节,把握作者情感变化和意图。
诗歌解释题这类题目要求考生对所给的诗句进行解释,需要考生具备对古诗词的敏感度和深入解读能力。
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诗句的意境和意义,关注诗句所表现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同时,也要结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准确理解诗句的内涵。
学术判断题此类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风格特色等进行判断和分析,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审美能力。
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诗歌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注意文本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确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流派特征,准确把握古诗词的艺术地位和价值。
总结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需要考生具备熟练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深入的文化理解能力。
在答题时要注意细节,区分不同类型的题目,注重词汇和语言的理解,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图。
同时,也要注重实战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考点,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小结•提前准备:多读诗词、建立自己的诗词库、掌握诗词的特点和要求、练习做真题。
•阅读理解题:先读题并理解题意、找定位句或联系上下文进行推断和判断、关注作者情感变化和意图。
•诗歌解释题:注意诗句的意境和意义、关注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结合作者生平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
•学术判断题:根据古诗词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风格特色进行判断和分析、关注诗歌的艺术特点和价值、确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如何备考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如何备考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1.基础积累:
-熟读并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尤其是经典篇目和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过的诗词。
-学习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格律、韵脚、词牌等基础知识,以及诗词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生平。
2.内容理解与鉴赏技巧:
-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分析诗词的形象、意境和情感,学会通过词语、意象解读诗人的情感寄托和社会意义。
-分析诗词的语言特色,如炼字炼句、修辞手法(比喻、象征、拟人、借代等)及其表达效果。
-掌握诗词的结构布局、篇章组织和表达技巧,比如起承转合、虚实相生等。
3.答题策略:
-明确高考诗歌鉴赏题型特点,针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各种题型制定不同的解题策略。
-结合理论知识,找准题目设问的得分点,按照“点—析—结”的结构进行答题,即先明确指出诗歌某一方面的特点或作用,再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总结该特点在全诗中的作用或价值。
4.真题演练与反思:
-大量做历年的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尤其关注新高考改革后的新题型和出题趋势。
-对比标准答案,了解评分标准,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答题思路和表述方式。
-反思错题,找出知识盲点和答题误区,并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5.拓展阅读与深度思考:
-拓展阅读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古代诗词,培养对诗词艺术的敏感度和审美能力。
-鼓励独立思考,形成个人见解,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性解读。
6.教师指导与课堂互动:
-积极参与老师的专题讲座和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利用老师的经验和资源提升鉴赏水平。
-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交流观点,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2025年答题技巧总结高考语文中的诗词鉴赏一直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以下是为大家总结的 2025 年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的答题技巧。
一、读懂诗词是关键在面对一首诗词时,首先要读懂它的字面意思。
这包括理解诗词中的字词含义、典故运用以及诗词的整体大意。
1、字词解读要注重诗词中关键字词的理解。
有些字词可能具有特殊的含义,比如“折柳”常代表送别,“月亮”多寄托思乡之情等。
遇到不熟悉的字词,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测。
2、典故运用很多诗词会引用典故来丰富内涵。
了解常见的典故,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等,有助于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3、整体把握在理解字词和典故的基础上,对诗词进行整体的把握。
明确诗词所描绘的场景、人物、事件等,为后续的分析打下基础。
二、分析诗词的表现手法诗词往往会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增强艺术效果,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诗词中较为常见。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春风比作剪刀,形象地描绘出春风的灵巧。
2、描写手法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是动静结合的典范,“照”和“流”使静态的画面有了动态之美。
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接抒情,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不满;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则属于间接抒情。
三、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的情感是诗词鉴赏的核心。
诗人的情感往往会受到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1、时代背景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点,如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宋朝的内忧外患等,有助于理解诗词中的情感倾向。
2、个人经历诗人的人生遭遇会在诗词中有所反映。
比如,被贬谪的诗人可能会表达愤懑和无奈,仕途顺利的诗人可能会抒发壮志豪情。
3、诗词意象某些意象常常与特定的情感相关联。
高考语文备考攻略如何应对诗歌鉴赏题和短文改错题
高考语文备考攻略如何应对诗歌鉴赏题和短文改错题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和短文改错题是让考生们头疼的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如何应对这两类题型,帮助同学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应对诗歌鉴赏题1. 熟悉基础知识诗歌鉴赏题考察的是考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在备考阶段,要加强对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学习,理解并熟悉各类诗歌的特点和技巧。
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知识,对于解答相关题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注重诗歌鉴赏方法在阅读诗歌时,要注意审题和理解,抓住重点。
可以先读一遍题目和诗歌,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了解诗歌的背景,注意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切勿流于表面,力求深入理解。
通过有针对性的分析,可以更好地回答相关问题。
3. 大量练习多做一些题型类似的训练题,对于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很有帮助。
可以通过做试题或者参加模拟考试,较好地了解自己的水平和薄弱点。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提高对诗歌鉴赏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应对短文改错题1. 抓住句法错误短文改错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句法知识的掌握和对语法错误的辨析能力。
备考时,要重点学习语法知识,并熟悉各类典型的语法错误。
在审题时,要明确题目要求,有目的地寻找错误,并及时进行修改。
2. 注意上下文语义在改错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语义连贯性。
有时错误可能并不是在一个句子中,而是在上下文的联系中出现的。
要综合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错误判断和修改。
在做题时要细心,进行仔细推敲。
3. 多练习加强训练短文改错题需要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因此需要大量的练习。
可以多做一些历年高考真题,并对错题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强化训练。
总结起来,对于高考语文备考的诗歌鉴赏题和短文改错题,我们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通过大量的练习加强训练。
相信只要同学们在备考中充分重视这两类题型,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成绩。
高考语文备考-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方法及应对策略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技巧方法及应对策略——古代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进入古代诗歌鉴赏高考专题复习,采取两步走的复习策略。
第一步:读诗。
第二步:解题。
目前尚在第一步,已复习约十课时。
依托复习主资料,“读诗”阶段主要侧重于单首诗的“四读”(结合考试的选择题则为“五读”)和“十题材”的一类诗阅读。
计划中的课时安排大约是七课时,考虑到教材中每个学期都有古诗阅读的学习内容,且都是教学重点,高考复习阶段的读诗应该成为一次巩固提升的训练,复习进度可以更快更高效。
有许多本应在学习阶段解决的障碍没有真正解决,于是一轮复习不得不重新来解决这些基础问题。
障碍一:语言障碍古代诗歌创作运用的是古代汉语,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见现代汉语中没见过的词和义项,从而形成语言障碍。
应对策略:一、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积累是根本解决之道。
尤其是要提高古诗文的阅读量。
许多学生除了教材内的几篇古诗文几乎没有读过别的古诗文了,甚至教材内的古诗文也不熟悉。
大量的古诗文阅读是综合提升古代汉语能力的不二法宝。
此外,还可以做专门的古代汉语词汇识记训练。
二、勤查工具书。
遇见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就马上查,查完马上记,这是零散积累古代汉语词汇的途径之一。
三、主观推测。
无可奈何之下,少数生僻词汇的读音和意义不妨直接主观臆测,即使错了也没有关系。
一方面可以保持古诗阅读的信心,不至于因一个词不懂就惧怕古诗阅读;另一方面也是有效的实词推断训练。
猜字音往往要观察一下字形,猜字义也要观察字形,还要联系语境及既有的词汇积累。
这都是很好的练习。
障碍二:言意障碍宽泛地说,这也可以算作第一类语言障碍的。
不过,我想强调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学生在认识诗中所有的字词,并知晓其意义的前提下,依然不能理解诗意。
这是由诗歌本身的陌生化和跳跃性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诗歌有其自身的诗语习惯决定的。
就诗语习惯来说,《诗经》时代以四言为主,句中多衬词虚词,喜欢重章叠句;而唐宋的诗歌则以五言、七言为主,每个字都落得比较实。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课件
译文: 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去兰草生长的沼 泽地采兰花。
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 故乡的爱人。
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 望无边无际。
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 伤以至终老。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 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 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 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暮暮。
一、形象类
(三)答题步骤 1.总说形象:概说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3.形象意义: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练一练:分析人物 分析《静女》《涉江采芙蓉》《鹊桥仙》三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 人物形象?
静女
《诗经 ·邶(bèi)风》
鉴赏古诗的意境,要注意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意象),有什么特征,
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景之间的关系如何等问题。
三、意境类
【常用术语】 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 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恢弘高远\浩瀚辽阔 \博大新奇\深邃奇崛\朦胧渺远\空灵高远\空蒙迷茫\虚幻飘渺\苍凉 悲壮\优美迷人\清新明丽\清净幽远\宁静恬淡\安谧美好 \清净悠闲 \冷森幽僻\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淡雅闲适\和谐静谧\开阔苍凉\深远 绵邈\高远辽阔\沉郁孤愁等
练一练:分析《虞美人》中的意象 2、“东风”是什么意思? “又”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东风:春风。又;从时间上来看,又度过了一年。与其在说时 间,不如说是重复囚徒般屈辱的生活,透过文字,我们感受到:一 年年的屈辱生活,无数次对故国的思念。春有再来,循环无际,而 生命短暂,复国无望。所以很自然发出哀叹……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知识点及教材学习任务梳理+课件
必修上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
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秋景,毛泽东填写了这首词,抒发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雄视天下的 凌云壮志。阅读时注意领略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品味其中意象的活泼灵动、意境的丰盈深邃。要反复诵 读,仔细揣摩,体会这首词炼字选词的精妙之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诗词都能引发我们对青春的思考, 可以课外阅读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周恩来《赤光的宣言》、朱德《太行春感》、陈毅《赣南游击词》等, 感受他们的情怀。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
写文学短评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从多方面触动我们的情思,引 发我们的思考,值得评论的点很多。写短评时要能够聚焦,如果面面俱到,很容易失之浮泛。比如作 者怎样渲染气氛,怎么描摹景物,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哪些手法等,都可以成为评论的焦点。同 时,也要注意选择小的切入口,可以关注一些细节。茹志鹃《百合花》中“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 小通讯员衣服上被撕开的口子等细节反复出现,就可以将它们作为切入口,分析这些细节对于表现人 物、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东的《沁园春·长沙》作于反帝反封建斗争风起云涌、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时代,至今都能让人感受 到诗人炽热的情感、豪迈的气概。如果我们平时多关注现实,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诗情就会不 期而至,也就能从中提炼出抒情的主题。
诗歌需要形象。思想感情与具体形象相融合,就形成意象。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诗情和意趣, 诗歌就会产生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在闻一多的《红烛》中,诗人通过对红烛这一核心意象的层层渲染 和开掘,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中,诗人情感的变化和对人生的 思考是通过几个意象的组合实现的。雪莱的《致云雀》以云雀为中心组成密集的意象群,表达诗人奔 放的激情和坚定的理想。写作诗歌时,最好不要直接说出你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要通过具体的形象, 运用比喻、象征等方式来暗示。总之,要婉转曲折地表达才能耐咀嚼,有诗味。
说说高考语文复习的总对策及诗歌鉴赏的规律和方法
说说高考语文复习的总对策及诗歌鉴赏的规律和方法一、语文复习的总对策第一、以本为本,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考试内容。
150分的语文试卷,共21小题,内容包含六大块(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我们稍微研究一下不难发现,其实,每一大块的内容,每一小题的考点,都是来自教材的,都是来自每一堂课所学的内容。
所以,高考复习就应该结合教材,结合平时每一堂课所学以及高考试题进行,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确实有效。
第二、认真研究试卷结构、考点内容及学生特点,针对不同的考点内容和不同特点的学生情况制定不同的复习要求,明确不同的学习方法,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方法得当,效果明显,切不可一刀切,胡子眉毛一把抓。
首先,应尽早让学生头脑里刻上一张高考试卷,使学生对高考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了如指掌,从而在复习中才能真正做到有针对性,复习才会有效果。
其次,结合考试内容,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要达到的目标,明确不同的复习重点。
首先是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考试内容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我应该并且可以考多少分!然后再结合21小题的内容去认真研究一下,哪些是我一定能拿到而且必须拿到分的,哪些是我必须拿分但还得付出艰苦努力才能拿到且一定会拿到分的,哪些是我拿不到分的——即使付出了艰苦努力后也不一定能拿到分的,只有这样,复习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三、认真研习每年的《高考说明》,以纲为纲,从中找出对高考复习有指导意义的重要信息,落实到我们的高考复习中去,使复习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高考复习不同于平时上课,老师教学的重点应该是组织引导,设计策划,方法点拨。
面对高考复习这项“庞大工程”,绝大多数学生开始都会表现出无所适从的,根本不知道从哪儿下手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认真研究每个学生的特点,给予每个学生正确的引导,为他们指明方向、明确目标;精心设计复习计划和复习内容;总结规律,点拨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及时步入高考复习的正确轨道,轻松而有效地完成高考复习任务。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及答题技巧+课件
七、送别怀人诗
题材特征:古人在送别之际,往往设酒饯行,折柳送别,吟诗赠别,表达依依 不舍之情。
常见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等字样。 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 也常在送别诗中出现)。
一、题画诗
题材特征: 题画诗指题在画作上或吟咏画作的诗歌。题画诗把有形的画和含蓄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
使画特征题材意与诗情互相补充、互相延伸、互相丰富,从而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诗 中有画,画中有诗,画为视觉的艺术,诗为语言的艺术,二者结合,使诗画意境更加深远。题画诗的特 点大致有三点:①化静为动;②变无为有;③借题发挥。 常见标志:
教材链接: 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柳永《雨霖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八、其他类诗词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类诗词内容深沉浑厚、含 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学道理蕴含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大都是 四句的绝句,如苏轼的《题西林壁》。
教材链接:
王翰《凉州词》、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塞下曲》、 高适《燕歌行》、王维《使至塞上》、王之涣《凉州词》、王昌龄 《出塞》。
五、托物言志诗
题材特征: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常见标志: 1、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 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常见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2、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 内容: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 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情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 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
总结方法
(五)看意象,品意境 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
,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 意象:含有特定情意的物象。 意境:由意象组合构成的艺术境界。
【例五】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
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
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六)再现情景,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与想象,再现诗歌的情景,设身进入
这一情景中去体验、感受其意境和情感。 要有再现诗词画面的习惯和能力。
练习
通过联想或想象,描绘“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 流”这两句诗句的画面,品味其意境。
诗
歌
鉴
赏 01
2024高考专题复习
❀ 如何读懂古诗词
古代诗歌基本知识介绍
(一)了解诗歌发展的概况:
《诗经》 《楚辞》
汉魏五、七言 古体诗
唐诗(近体诗)
宋词
元曲
明传奇(剧本)
清(集大成) 现代诗(自由体、律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古体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 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羁旅思乡之情。
从军行 杨炯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要点及建议
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要点及建议古诗鉴赏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一个重点。
学生在古诗鉴赏中所体现的水平不仅关乎该部分试题的得分,且与散文阅读和写作表达有密切联系。
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水平,走出效益低下的复习困境,是高三老师一直在用心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就我们备课组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试做陈述,亦求教于各位同仁。
一、复习要点(一)创造解读诗歌的条件1.明确诗歌的内涵。
比如诗歌是主情言志的,它讲究凝练、讲究含蓄隽永,它有富于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读者要调动想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等。
诸如此类,都是读诗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
2.明确诗歌的体裁特征和题材分类。
能分清《诗经》中诗、乐府诗、绝句、律诗和词、曲词等,因为形与意关系紧密。
另外,常见的诗歌题材也必须做到心中有素,比如你得知道一首诗是闺怨诗,还是羁旅诗,或者边塞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等3.重视解读诗歌的三个要件——题目、作者、注释。
要明白它们对于解读诗歌的意义所在。
这些都不知道,就没办法读诗、没办法做题了。
4.养成重视细节的习惯。
诗歌的很多意味都是通过细节来传达的,能够把握细节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
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可以用来启发一下学生。
5.培养综合信息的能力。
这里我讲的是结合前面所讲的几点,外加试题中的题干,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完善自己的理解,进而读懂诗歌。
(二)掌握诗歌分析的方法这里要讲的方法,主要是把握几种关系。
1.背景与内容的关系诗歌创作,都是基于一定的背景而来的;因此把握背景,即我们平常讲的“知人论世”就比较重要了。
那么这些信息哪里来,当然,学生得首先积累到一些。
教材中不是介绍了那么多诗人吗?唐代的诗仙、诗圣、诗魔、诗鬼,宋代的苏学士、辛豪杰、李才女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你该对他们的生活轨迹和心路历程有所了解吧。
一般而言,不是教材中涉及到的诗人,如果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才能读懂诗歌,命题者就会加注解,那么你就好好把握注解里的信息。
2.题材与情感的关系把握这一层关系,需要一定的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攻略诗词鉴赏对策1高三2010-11-04 15:04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攻略诗词鉴赏对策1最新高考语文复习攻略诗词鉴赏对策(一)阅读鉴赏诗词十法高考《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能力中提出了两点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这两点要求虽然也涉及到古代散文阅读,但主要是针对诗词鉴赏而言的。
由此可见,古代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应该包含在思想内容中。
这四个方面也是诗词鉴赏的主要命题方向。
虽然知道了这些,但还不够。
要想作好诗词鉴赏题,首要的是阅读理解。
只有阅读理解了一首诗或一首词曲,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答案。
因此,诗词鉴赏的关键是阅读理解。
那么,怎样去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诗词呢?下面作一下简单阐述。
一、诗词阅读十口诀:从题目抓住题材,从关系分析技巧,从褒贬辨别倾向,从辞色把握风格,从冷暖体味悲喜,从细节解读形象,从转换弄清思路,从背景联想意图,从尾句了解主旨,从整体品评意境。
二、解说:1、从题目抓住题材:题材即写的是什么。
主要有:爱国爱民,忧国伤时,建功立业,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孤标傲世,伤春悲离,惜别怀友,羁旅思乡,思亲怀人,即事感怀,咏物言志,借古讽今,怀古伤己,思慕田园,隐逸山水,行役戍边,参禅说理,人民疾苦,劳动生活。
……有不少诗词——当然,词需有题目,不能仅看词牌——题目反映出诗词的题材。
如:张敬忠的《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这首诗的题目是“边词”,应属边塞诗,行役戍边之作。
诗歌首句是全篇总冒,以下三句即对春色之来迟进行具体描绘。
第二句用本该桃红柳绿,春光烂漫的二月,而边地的垂柳却仍在凛烈的寒风中摇曳着光秃秃的枝条这一典型景象,表现五原的荒寒景象。
三四两句仍紧扣“迟”字,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进一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再从辞色上看,全诗充满了冷色调的词语。
这样,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不难发现,全诗虽然没有写到人,但在这样荒凉寒冷的环境中,戍边的将士会怎样呢?所以,它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咏物之作,要联想到有关背景,思索它是否是借物咏怀或托物言志的作品。
2、从关系分析技巧:关系即诗文中材料和材料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因为诗词讲究简洁、凝练,又受诗句长短限制,所以,在诗词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诗句之间的组合关系。
这种关系就是写作技巧,即表现方法。
仍然以《边词》为例,诗歌三、四句“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虽然时间没变化,但是描写的地点、景物都有变化,三句写的是五原边地的景象,四句写的是长安京城的景象,一迟一早,两个材料性质不同,组合在一起就构成对比,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
3、从褒贬辨别倾向:褒贬即作者思想感情倾向。
这一点从词语的褒贬中流露出来。
如胡世将的《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
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是南宋排和议而主恢复的主将之一。
这首词开始用“沉陆”一词,表现中原沦陷的悲愤之情。
接着用“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与下面“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对比,“一范一韩”指的是北宋时驻守西北边境的范仲淹与韩琦。
这既表达他希钦和追慕先贤的感情,也在深慨当代没有这样的人物。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汉家三杰,就是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与韩信。
用“往事”,用“只数”,含蓄地表现出“时无英雄”的感慨。
下阙作者写到“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以鲜明的态度反对屈辱的和议。
“拜将台欹,怀贤阁杳。
”是在怀念韩信和诸葛亮,但用一“欹”一“杳”,再次暗寓“时无英雄”之慨,所以,作者感叹“空指冲冠发”。
最后,作者写到:“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显示他内心忧愤既巨且深,再也无法平复了。
这首词就是用了这些褒贬分明的词语,鲜明地表达出作者反对和议力主恢复中原的志向。
4、从辞色把握风格:辞色即词语传达出来的各种色彩。
包括:①感情色彩,像褒贬(赞美、批评)、冷暖(悲喜)等。
②性格色彩,像显隐(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刚柔(豪放、婉约)、庄谐(严整、幽默)等;③语体色彩,像文白(文采绚丽、文朴实)、散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等。
风格即由选材、表达、语言等方面综合形成的艺术特色,如雄浑、旷达、豪放、俊逸、朴实、冲淡、沉郁、悲凉、清新、婉约等。
褒贬在第三点“从褒贬辨别倾向”中已经做出阐述,冷暖将在下面第五点“从冷暖体味悲喜”中做出阐述。
要把握风格,特别要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
如王维的《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
但作者主要用白描,全诗不见雕凿之气,又注重调配色彩,如用“红、翠”等词语,辞色既有“显”的一面。
又有“文”的一面。
风格清新而不失俊逸、绚丽。
所以,虽然写的是初冬之景,却不带任何清冷虚无色彩,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很健康。
5、从冷暖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
”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两大情感色系,以体味诗词文赋中作者所转达出来的或悲或喜的思想感情。
冷色调词语转达出来的多是悲伤,暖色调词语转达出来的多为喜悦。
当然,词语表达感情多因境而变,婉转曲折,风情万种,阅读时应深加体味。
如薛逢的《宫词》:“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
这首诗,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仅“锁衔金兽连环冷”中的一个“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
再与“长”字相映,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6、从细节解读形象:诗词中很难像记叙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形象展开描写,多是通过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如李端的《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罗带。
”诗人驾驭文字,举重若轻,而形往神留,艺术造诣极深。
“即便”二字,于虚处传神,为语气、神态、感情之转折处,一以见人物的急切神态,二以示人物的微妙心理。
“细语”二字,维妙维肖地状出少女娇嫩含羞的神态。
少女内心隐秘,本不欲人闻,故于无人处,以细声细语出之,诗人亦不闻也。
而“北风吹罗带”看似客观描写,但人物内心之思绪荡漾,却从罗带中断续飘出,使人情思萦绕,如月下花影,拂之不去。
诗歌全用素描手法,以线条勾勒轮廓,隐秘处仍归隐秘,细节处只写细节。
通过娴美的动作、轻柔的细语和亭立的倩影,人物一片虔诚纯真的高尚情感跃然纸上,沁人心脾。
7、从转换弄清思路:转换即诗词的脉络。
具体说,就是一首诗词是如何开头、展开、变换、衔接、结尾的。
如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其一)》:“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这是皮日休《馆娃宫怀古五绝》的第一首。
第一句“绮阁飘香下太湖”,从正面着笔写吴王如何迷恋声色,不能自拔。
第二句转到对越军出其不意进袭,爬上姑苏台的情景的描写,说是“乱兵侵晓上姑苏”。
前二句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中,蕴含着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
然而从三、四句看,诗人不去指责吴王,却把矛头指向了越王。
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大有堪羞”之处。
这是很有意思的妙文。
难道吴越的兴亡真就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么?显然不是。
但写诗忌直贵曲。
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
他的观点,表面上看似批评越王打败吴国太容易了,只靠一个西施。
但仔细玩味全篇,是在说,越国只靠一个西施,怎么能够打败吴国呢?可见,打败吴国的,只能是吴王的荒淫腐败而已。
这种转换,是作者在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刺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8、从背景联想意图: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背景,前者是“文为世”的反映,后者是“诗言志”的表现。
所以,要很好地理解一首诗词,一定要联系有关背景。
如张炎的《清平乐》:“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
客里看春多草草,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
张俊六世孙。
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
宋亡时,年二十九,家产籍没,至以卖卜为生。
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次年春后南归。
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
卒于元延祐四年后,年七十馀。
这样的身世决定了他的词以“悲情”见长,万般情怀皆见愁绪。
而这愁绪中充满了亡国之情,破家之痛。
本词用对比、比兴。
今昔物是人非的强烈对比渗透词中,借“燕子”比喻自己飘荡无依,借“夜雨”比喻摧花折绿的残暴的元兵。
由景到人,由人到物,由物到情,层层深入,又层层翻新。
表现出国破家亡的悲痛。
9、从尾句了解主旨:许多诗词,往往在最后一两句升华,较为鲜明地表达出主题来。
所以,强调注意末句,从末句把握诗词的主旨。
如蔡松年的《相见欢》小序云:“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
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
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云闲晚溜琅琅。
”词云:“泛炉香。
一段余川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
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
”这是蔡松年退隐山林之后作出的一首小令。
即使不知道作者的生平背景,只从末句“一曲清商人物两相忘”一句,可使人感到清新、淡雅,陶醉于纯朴清澈的自然中,超脱出纷乱烦杂的世界,也能看出作者追求的正是那种陶渊明式的精神境界。
10、从整体品评意境:意境是指由情、景、意、言和谐统一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情、景、意、言都是豪迈雄壮的,所以整体风格显得雄浑壮美。
因为意境涉及到情、景、意、言等多方面,所以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
三、举例赏析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赏析】可以从题目抓住题材。
诗人用新娘梳妆完毕马上要见公婆,来隐喻自己即将参加进士考试。
新娘顾影自怜的情态,和诗人自恃才学又怕不能考中的心情很相象,诗作显得巧妙自然。
汴河怀古(唐)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赏析】可以从转换弄清思路。
诗歌先说众人评论隋亡的原因是“为此河”,转而指出此河仍在发挥作用,“至今”“赖通波”,三句三转,用假设,指出隋亡的真正原因,“水殿龙舟”腐化之事,四句又转,说不是奢侈腐化,修汴河的功劳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劳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