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QT的电子地图设计与实现

基于QT的电子地图设计与实现
基于QT的电子地图设计与实现

基于QT的电子地图设计与实现

摘要

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际间的往来更加频繁,导航仪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电子地图是导航仪最主要的部分,而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颇为繁琐,价格也比较昂贵,给导航仪的开发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果掌握了电子地图的绘制方法,那么不仅带研发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就此,本课题对电子地图的绘制和相关程序的编写开展了研究。

课题对Trolltech公司的QT/Embedded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Intel Pxa270的电子地图。地图的数据来源于实际,利用Mapinfo9.5自主绘制电子地图。通过QT的API与Mapinfo图表数据结合,把地图显示在QT的程序框架上。进而进行了相关的功能的设计,主要包括地图引擎的设计、路径规划设计、实时定位设计等。

关键词:Mapinfo9.5 QT/Embedded 电子地图

QT-bas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lectronic Map

ABSTRACT

Peopl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ter-city exchanges between the more frequent, navigatio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life. Navigation electronic map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he electronic map will work quite complicated, the price is also more expensive, to navig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is a big trouble. If the master electronic map drawing method, then not only with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will bring greater economic benefits. In this connection, the subject of the e-map rendering and related research carried out the preparation procedures.

Subject to the Trolltech's QT / Embedded-depth analysis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a digital map based on Intel Pxa270. Map data from the actual use of Mapinfo9.5 own digital maps drawing. QT's API through the chart data combined with Mapinfo, the map shows the procedure in the QT framework. Then carried out the functions related to the design, including the design of the engine map, path planning, real-time location and design. Key words:Mapinfo9.5 QT/Embedded Electronic map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前言. (1)

1.1概述 (1)

1.2研究背景 (1)

1.3研究目标 (1)

1.4需求分析 (2)

1.4.1用户需求分析 (2)

1.4.2功能需求分析 (2)

1.5 本章小结 (3)

2 QT简介 (4)

2.1 QT的背景介绍 (4)

2.2 QT实现的结构原理 (4)

2.3 QT Graphics View Framework简介 (5)

2.3.1 Graphics View层次结构 (5)

2.3.2 QGraphicsItem (8)

2.4 QT应用程序的实现 (10)

2.5 本章小结 (11)

3 mapinfo绘制电子地图 (12)

3.1 MapInfo Professional简介 (12)

3.2 MapInfo地图图表 (13)

3.3 MapInfo地图图层与图元 (14)

3.3.1地图图层 (14)

3.3.2地图图元 (14)

3.4 地图的来源 (15)

3.5 电子地图绘制 (17)

3.5.1 MapInfo Professional地图绘制工具 (17)

3.5.2 MapInfo Professional绘制地图 (17)

3.6 *.MIF和*.MID文件 (18)

3.7本章小结 (20)

4 系统框架描述 (21)

4.1系统模块 (21)

4.2主要功能 (21)

4.3平台简介 (22)

4.4 UP-TECHPXA270-S核心模块资源 (23)

4.5 本章小结 (24)

5 详细设计 (25)

5.1程序流程图 (25)

5.2界面设计 (27)

5.2.1主窗体设计 (27)

5.2.2 子窗体设计 (28)

5.3 地图的显示 (29)

5.3.1地图坐标转换 (29)

5.3.2地图图元的显示 (30)

5.3.3显示效果设计 (33)

5.4 单源最短路径算法 (36)

5.4.1 Dijkstra(迪杰斯特拉)算法 (36)

5.4.2 路径节点的存储 (37)

5.5 本章小结 (41)

6 测试及运行结果 (42)

6.1 测试目标 (42)

6.2 测试预期结果 (42)

6.3 运行结果 (42)

6.3.1 地图浏览功能 (43)

6.3.2 路径规划功能 (44)

6.4 本章小结 (45)

7 论文总结 (46)

参考文献 (47)

谢辞 (48)

1 前言

1.1概述

随着新的ARM芯片不断问世以及这些芯片的价格下降,嵌入式产品开始潜移默化的取代早期的一些单片机,并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嵌入式产品也由此成为众多工程师选择开发高端产品的芯片首选。QT具备跨平台,易扩展,界面华丽,性能稳定等优点。因此,以嵌入式处理器作为硬件平台,以QT作为程序框架,两者的完美结合必将成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1.2研究背景

现在,汽车正在普及,道路不断建设,城际间的经济往来更加频繁,活动的区域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大量的休闲活动、探险活动的举行使我们并不局限在自己认识的一小块区域中,不认识道路,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也屡有发生。就此,各种各样的导航仪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无论什么导航仪最主要的部分都是电子地图。开发电子地图成为了导航仪的关键。根据调查,电子地图制作困难而且价格相当昂贵,给导航仪的开发带来了很多不便。自主绘制电子地图,编写电子地图应用程序,不管是从经济上还是研究上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市面上的嵌入式产品各式各样,用到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自然也是有所不同。如果拥有一个跨平台的程序的话,那将会给我们的开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QT 正是一个支持多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框架。它提供给应用程序开发者建立艺术级的图形用户界面所需的所用功能。Qt是完全面向对象的很容易扩展,并且允许真正地组件编程。所以使用QT作为应用程序框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1.3研究目标

基于上述背景,开发一个电子地图项目,使用windows CE5.0搭配PXA270开发板来构建这个项目。使用mapinfo电子地图绘制软件自主绘制电子地图。利用QT4作为系统应用层的程序框架。根据系统的需求,裁减、移植windowsCE 内核。分析系统功能和接口,添加各种驱动程序,如:USB驱动,COM口驱动等。根据应用程序中的每个功能模块,分析各个模块的用户界面接口和对人机交互图

形化用户界面的接口设计。

1.4需求分析

1.4.1用户需求分析

目前,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电子地图,例如以网页形式的电子地图,如Google地图、Google Earth、百度地图等,以车载GPS导航仪的电子地图,如garmin任我游、纽曼、新科、城际通等,还有以手机导航功能出现的电子地图,越来越多的手机将支持导航功能,诺基亚2010年在大规模普及手机导航。

对此,本项目采用免费版的QT4作为程序框架,并且可以跨平台使用,在开发成本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未来几年,配备电子地图的电子产品市场将逐渐走向成熟,市场需求和产品销量会保持大幅增长,产品供应链中的各类企业将获得巨大商机。尤其是随着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这种快速发展的态势会愈加明显。电子地图在中国市场必然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由此,本项目也适应用户需求,开发电子地图的相关功能:地图显示功能、卫星定位功能、路径导航功能、语音提示功能等。

1.4.2功能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需求,和对产品的定位,划分以下功能:

表1-1 用户需求功能

支持功能分析:

1.地图显示:显示当前位置地理信息,包括道路、河流、建筑物,以及标志性

建筑的名称,可以通过地图了解的所在位置的周边情况。

2.实时定位:通过不断对对COM口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获取当前所在位置,

并且显示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

3.路径导航:可以设置目的地点,系统将通过路径优先算法显示最优路径,完

成导航功能。

4.语音提示:通过简单的语言提示来配合路径导航。

所需硬件分析:

需要的硬件模块在UP-TECHPXA270-S硬件实验平台上已一应俱全。在此平台上还配制了8英寸的TFT真彩液晶屏,支持640*480的分辨率。UP-TECHPXA270-S在存储系统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配置,内置了高性能价格比的NAND FLASH 64M 内存,支持大容量的用户差异图形图片和媒体文件的存储。

CPU的能力当然是毋庸置疑的,Intel Xscale结构芯片的PXA270在各方面都表现了很强悍的能力,在目前市场上来说也是一款很先进的处理器芯片。PXA270处理器是Intel公司目前性能最为强劲的移动处理器,已经成为高端移动设备中最受欢迎的处理器之一。PXA270最高主频可达624MHz,它引入了X86架构奔腾4系列上的多媒体技术——MMX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多媒体处理能力,用户通过该技术可以在VGA上面播放高质量的MPGE4视频;同时加入了Intel SpeedStep动态电源管理技术,在保证CPU性能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移动设备功耗。

1.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本项目的选题背景、意义,选题目标和项目需求分析,根据产品市场和本人技术水平情况,按需求划分软件功能模块,还根据软件功能和现有资源的性能对硬件需求做了详细分析。

2 QT简介

2.1 QT的背景介绍

Qt/Embedded 是著名的Qt库开发商Trolltech公司开发的面向嵌入式系统的Qt版本,开发人员多为KDE项目的核心开发人员。许多基于Qt的X Window程序可以非常方便地移植到Qt/Embedded上,与X11版本的Qt在最大程度上接口兼容,延续了在X上的强大功能,在底层彻底摒弃了X lib,仅采用framebuffer作为底层图形接口。Qt/Embedded类库完全采用C++封装。丰富的控件资源和较好的可移植性是Qt/Embedded最为优秀的一方面,使用X下的开发工具Qt Designer可以直接开发基于Qt/Embedded的UI(用户操作接口)界面。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软件公司也开始采用Qt/Embedded 开发嵌入式下的应用软件。

2.2 QT实现的结构原理

Qt/Embedded是Trolltech公司开发的面向嵌入式系统的Qt版本,与X11版本的Qt在最大程度上接口兼容,采用帧缓存(framebuffer)作为底层图形接口。Qt/Embedded类库完全采用C++封装,并且有着丰富的控件资源以及较好的可移植性,大范围的Qt/Embedded API可用于多种开发项目。Qt/Embedded的实现结构如下:

图2-1 QT的实现结构图

Qt/Embedded 的底层图形引擎基于framebuffer。Framebuffer 驱动程序的实现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LCD及其相关部分的初始化,包括画在缓冲区的创建和对DMA通道的设置;另外一方面是对画面缓冲区的读写,具体到代码为read、write、lseek等系统调用接口。至于将画面缓冲区的内容输出到LCD显示屏上,则由硬件自动完成。对于软件来说是透明的。当对于DMA通道和画面缓冲区设置完成后,DMA开始正常工作,并将缓冲区中的内容不断发送到LCD上。这个过程是基于DMA对于LCD的不断刷新的。基于该特性,framebuffer驱动程序必须将画面缓冲区的存储空间(物理空间)重新映射到一个不加高缓存和写缓存的虚拟地址区间中,这样能才保证应用程序通过mmap将该缓存映射到用户空间后,对于该画面缓存的写操作能够实时的体现在LCD上。

QT程序是基于C++编写的,图形用户界面编程同时需要运行效率和高水平的灵活性。Qt通过结合C++的速度为这一领域提供了Qt对象模型。

Qt把下面这些特性添加到了C++当中:

一种被称为信号和槽的非常强大的机制;可查询和可设计的属性项;强大的事件和事件过滤器;根据上下文进行国际化的字符串翻译;完善的时间间隔驱动的计时器等。

许多Qt的特性是基于QObject的继承,通过标准C++技术实现的。

QApplication是必须构造的Qt主对象,需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构造这个对象,并把命令行参数传递给这个对象,每个Qt应用程序有且仅有一个QApplication对象,该对象必须在做其他事之前创建,这个对象处理一些底层操作,如事件处理、字符串本地化和控制界面外观等。

信号和信号处理函数是GUI应用程序用来响应用户输入的基本机制,也是所有GUI库的核心特征,Qt的信号处理机制由信号(signal)和槽(slot)构成,它们相当于GTK+中的信号和回调函数。在Qt中回调函数就叫做槽。

信号和槽用于对象间的通讯,它的基本语法为:

connect(object1,signal1,object2,slot1);

2.3 QT Graphics View Framework简介

2.3.1 Graphics View层次结构

Graphics View 提供一个强大的自定义2D平面图元并处理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接口,以及将一个这些图元可视化的view控件,它支持旋转和缩放。该框架还包含一个事件传递机制,允许画布和画布上的图元之间精确

地双向交互。图元处理鼠标键盘事件,如鼠标按下、移动、释放、点击和双击事件,也跟踪鼠标移动。另外,Graphics View使用BSP树来提供快速的图元搜索,从而能够支持大画布显示,甚至是包含数百万图元的画布。

Graphics View架构分作3层。最底层是一系列QGraphicsItem,也就是最基本的图元。所有要显示的对象都必须包装成QGraphicsItem或其子类的对象,然后调用QGraphicsScene::addItem方法把图元加入画布中。中间层是QGraphicsScene对象都添加或删除图元。当显示QGraphicsScene 对象时,它包含的所有的QGraphicsItem对象都会显示。最上层是QGraphicsView,这是个窗体控件,专门负责画布的显示。QGraphicsView 和QGraphicsScene类似于MVC架构中的Model和View的关系,或者Observer设计模式的Data和View的关系。QGraphicsView控制图像显示,并负责处理或向QGraphicsScene或QGraphicsItem转发键盘鼠标等用户交互事件;QgraphicsScene包括要显示的QGraphicsItem列表数据信息。QGraphicsView和QGraphicsScene是多对一的关系,即一个QGraphicsScene可以放多个QGraphicsView中以不同方式显示。

图2-2 Graphics View三元素之间的关系

Graphics View基本类有各自不同的坐标系。QGraphicsScene 类的坐标系是以中心为原点(0,0)。

图2-3 QGraphicsScene的坐标系

QGraphicsView 类继承自QWidget类,因此它和其他的QWidget类一样以窗口的左上角作为自己坐标系的原点。

图2-4 QGraphicsView 的坐标系

QGraphicsItem则有自己的坐标系,在调用QGraphicsItem类的paint()函数重画项目时是以此坐标系为基准。

图2-5 QGraphicsItem 的坐标系

3种坐标系统可以相互转换。QT提供了相应的接口。例如,通过调用QGraphicsItem::mapToScene和QGraphicsItem::mapFormScene可以在Item坐标系统和Scene坐标系统之间进行转换,QGraphicsItem::mapToParent和QGraphicsItem::mapParent可以在Item坐标系统和它的父Item坐标系统之间进行转换,QGraphicsView::mapFromScene和QGraphicsView::mapToScene可以在View坐标系统和Scene坐标系统之间进行转换。

2.3.2 QGraphicsItem

QGraphicsItem提供了丰富的子类为程序的编写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有QGraphicsEllipseItem,QGraphicsLineItem,QGraphicsPathItem,QGraphicsPixmapItem,QGraphicsPolygonItem,QGraphicsRectItem,QGraphicsSimpleTextItem,QGraphicsTextItem一共8种。

在地图的绘制中QGraphicsLineItem可绘制道路,河流。QGraphicsPathItem 可以绘制一些曲线。

图2-6 QGraphicsLineItem 图2-7 QGraphicsPathItem

QGraphicsPixmapItem可以把一些通用的小图标添加到地图中,例如酒店,车站,书店,政府部门等。

图2-8 QGraphicsPixmapItem

QGraphicsPolygonItem可以灵活的绘制出一些多边形建筑物,或者行政区域,湖泊等。

图2-9 QGraphicsPolygonItem

QGraphicsSimpleTextItem、QGraphicsTextItem则可以在地图上添加文字说明或者地标。

图2-10 QGraphicsSimpleTextItem图2-11 QGraphicsTextItem

2.4 QT应用程序的实现

由以上简介可知,Qt是一个创建GUI程序的C++类库,编写Qt应用程序的主要工作是基于已有的Qt类编写用户类。

Qt提供了一组范围相当广泛的C++类库,并包含了几种命令行和图形界面的工具,有效地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加速开发过程。

Qt Designer:Qt设计器。用来可视化地设计应用程序界面。

Qt Linguist:Qt语言学家。用来翻译应用程序。以此提供对多种语言的支持。

Qmake:使用此工具可以由简单的、与平台无关的工程文件来生成编译所需的Makefile。

Qt Assistant:关于Qt的帮助文件。类似于MSDN。可以快速地发现你所需要的帮助。

moc:元对象编译器。

uic:用户界面编译器。在程序编译时被自动调用,通过ui_*.h文件生成应用程序界面。

Qt应用程序的设计使用基于工程的方法,并通过.pro文件进行工程管理。实现应用程序的第一步是编写.pro文件,然后使用QT4自带的qmake工具生成Makefile,最后进行源代码的编译。

Qmake的过程如下:

qmake –project //生成.pro的工程文件

qmake //生成Makefile

nmake //编译

2.5 本章小结

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方软件公司利用Qt/Embedded开发嵌入式Linux下的应用软件,Qt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本章主要介绍了QT的背景和描述了QT实现的结构原理,还简述了QT的相关特性。此外,也介绍了QT应用程序开发时的相关工具。

3 mapinfo绘制电子地图

3.1 MapInfo Professional简介

图3-1 mapinfo启动界面

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一种数据可视化、信息地图化的桌面解决方案。它依据地图及其应用的概念、采用办公自动化的操作、集成多种数据库数据、融合计算机地图方法、使用地理数据库技术、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形成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可以为各行各业所用的大众化小型软件系统。MapInfo 含义是“Mapping + Information(地图+信息)”即:地图对象+属性数据。

1986年MapInfo公司成立并推出了第一个版本—MapInfo for DOS V1.0及其开发工具MapBasic,此后又推出了DOS平台的2.0和3.0版。1995年底MapInfo发布了MapInfo Professional,是一个以Windows 95和Windows NT为平台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目前该软件的最新版本是MapInfo Professional9.5及其系列软件。

MapInfo Professional是一套强大的基于Windows平台的地图化解决方案,可以方便地将数据和地理信息的关系直观的展现,其复杂而详细的数据分析能力可帮助用户从地理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各种信息;可以增强报

表和数据表现能力,找出以前无法看到的模式和趋势,创建高质量的地图以便做出高效的决策;凭借其新特性和增强功能,MapInfo Professional 使得桌面地图化和分析功能更快和更容易-并可延伸至整个企业。

MapInfo Professional提供一整套功能强大的工具来进行复杂的商业地图化、数据可视化和GIS功能。通过MapInfo Professional可连接本地及服务器端的数据库,创建地图和图表以揭示数据行列背后的真正含义。也可以定制MapInfo Professional以满足用户的特定需要。支持Oracle8i 完全读/写,通过OCI对Oracle8i及通过ODBC对其它数据源的实时访问。

3.2 MapInfo地图图表

使用mapinfo软件可对地图进行处理、查询、编辑和分析等操作,前提条件是:首先应该对地图信息化,而执行该操作的前提就是建立图表。

图表由行和列组成,行含了特定地理特性或事件的等信息,而列包含有关表中数据项的特定类型信息。

图表的组成类型:

一个典型的mapinfo表将主要由*.TAB、*.MAP、*.ID和*.DAT文件格式组成。

*.TAB 属性数据的表结构文件

*.MAP 空间数据文件

*.DAT 属性数据文件

*.ID 交叉索引文件

图3-2 mapinfo图表之间联系

3.3 MapInfo地图图层与图元

3.3.1地图图层

每一个可用地图表示的mapinfo表都能在地图上作为图层显示。一个mapinfo电子地图可能包含很多不同图层,而每一层都包含了地图的不同部分。通过将这些图层一层层叠加,就可以看到整个地图信息。

图3-3 多个图层组成mapinfo地图

3.3.2地图图元

图元是图层中的一个元素。在mapinfo中共育4种基本图元样式。

1.区域对象

区域对象特指覆盖给定区域的闭合对象。其中包括多边形、椭圆和矩形,例如国家边界、邮政边界等。

2.点对象

点对象表示数据的单一位置。其示例有饭店。

3.线对象

线对象是指覆盖指定给定距离的开发对象,包括线、折线、弧线等,其示例有街道、河流和电力线路等。

4.文本对象

文本对象是特指用于说明地图或其他对象文本,其示例有标注或标题等。

3.4 地图的来源

西方绘画有一种写实手法,要有一个真实的物体,才可以进行创作。绘制地图也是同样的道理,要有一个实物的照片或者是事先绘制的纸质地图,才可以进行绘制。本项目绘制的是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电子地图,由于某些原因,使得地理数据资源比较匮乏。在google地图上面找到比较合适的地图也是2004年学校的卫星照片(图3-4)。

图3-4 Google地球上的卫星照片

这张图片上面虽然建筑物寥寥无几,但是已经可以作为参照物,为地图的绘制提供了较高的准确性。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还拍下了学校路边的地图(图3-5)作为参考,并且做了实地考察,手工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地图(图3-6)。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流程和原理

艾森卫星导航系统(成都)有限公司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原理和流程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 版本 1.0

目录 1.引言3 2.原理3 2.1地图的基本特征3 2.2地理坐标3 2.3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3 2.4地图空间数据结构3 2.5电子地图的概念3 3.电子地图制作要求的软硬件环境4 3.1硬件环境4 3.2软件要求4 4.电子地图制作一般流程4 4.1图像几何矫正4 4.2数字化地图4 4.3地图数据拓扑处理5 4.4数据转换(Coverage→Shapefile)6 4.5数据转换(Shapefile→TAB)7 4.6地图配色处理8 4.7添加地图标注10 4.8使用GPS控制点对地图进行验证10 4.9对地图进行重新矫正12 5.电子地图制作总结12

数字电子地图制作 1.引言 数字电子地图的制作可以有几种方式实现,比如:可以从航空相片上采集地面信息,一般来说通过从航空相片上直接采集地面信息,相对来说精度比较高,覆盖面也比较广,制作出的地图比较规范,但是制作费用非常昂贵,一次航飞所需要的费用接近几百万,这对于小型单位是难以承受的,也是不必要的。 成都市旅游地图概括的内容比较详细,但精度较低,二环路以内道路的精度还可以,二环路以外,精度达不到要求,因为成都市地图更新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成都市道路建设的步伐,所以一般通过旅游地图制作出的电子地图都存在二环路以外有偏差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要想很好的解决,需要针对具体偏差地区,多采集控制点,来对地图做多点矫正,矫正时可能要分区和分块处理,以使局部不产生扭曲和变形。 2.原理 顾名思义,数字电子地图就是通过数字化的方法,把城市地理信息以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存储起来,并能以连续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其实它就是一个小型的城市地理数据库。 2.1地图的基本特征 地图的基本特征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地图概括,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2.2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点位的球面坐标。对于地理坐标系统中的经纬度有三种提法: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和地心经纬度。在地图学中常以大地经纬度来定义地理坐标。地面上任意点的位置,可用大地经度、大地纬度和大地高表示。大地经度,向东0°-180°为东经,向西0°-180°为西经。大地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俩级量度,向北0°-90°为北纬,向南0°-90°为南纬。 2.3地图投影与坐标系选择 地图投影,就是按照一定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位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在编制地图过程中,对新编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地图的精度和使用价值。本次地图制作主要采用了横轴墨卡托投影,它通常是按6°或3°分带投影,经线和纬线成正交关系,该投影无角度变形。 其中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采用按经差3°分带,1:2.5万-1:50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经差6°分带。在6°分带中,从东经到西经一共分为60个投影带。 由于我国疆域均在北半球,X值皆为正值。为避免Y值出现负值,还规定各投影带的坐标纵轴均西移500KM,中央经线上原横坐标值由0变为500KM,在整个投影带内Y值就不会出现负值了。 坐标系可以明确地图对象的空间定位坐标,它包括一组参数,如坐标系名称、投影类型、基准面、坐标单位、原点坐标、方位角、比例系数等。 2.4地图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图形数据的基本要素为点、线、面和体,表达地图要素的图形都可以看作是点的集合。 拓扑结构,就是基本要素点、线、面和体之间具有邻接、关联和包含的拓扑关系。这种关系从总体上面反映了空间实体间的结构关系,对地图信息的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有重要意义。 2.5电子地图的概念 电子地图,也称为数字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一种数字化的地图。电子地图大多连着属性数据库,能做查询和分析。

电子地图方案

电子地图方案 一、制作原因 当今社会,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在世界上制造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发展直接冲击着政府的功能定位和运作形态,同时也对政府如何更加有效的管理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今,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把如何发展和利用信息科技,如何采用更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办法来管理和监督社会的发展列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正在大力发展信息化的办公方式。其中,电子地图作为一种实用的、直观的数据源被广泛使用,我国各大主要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均已推出各自辖区的电子地图。 我街道作为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一直把发展信息化办公作为工作的一个主要方向来抓,于2003年与区政府共同投资建设了学院路街道NC办公网络之后,一直致力于用信息化来发展和推动街道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我街道辖区内既有大学校区、大社区,又有若干居民区,相关地理信息较为复杂,为方便社区管理,跟紧机关工作发展形势,我街道决定制作学院路街道及周边部分地区涵盖地理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电子地图软件,由此来逐渐建立学院路街道的基础数据库,对今后的规划、排查、统计等工作给予相应的指导作用。

二、实施方案 由于街道主要领导的重视,我街道迅速成立了电子地图制作领导小组,在前期市场调研和制作开发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按照“实事求是、适度开发、勤俭节约”的原则,经过认真研究和多次比对,最后决定由辖区内的国家航空遥感测量中心派出工程师负责制作软件,街道工作人员负责提供相应数据。整体工作分为两期进行,前期由学院路街道相关科室负责收集地图的基础资料,后期由航遥中心负责软件的具体制作。 软件将采用Visual Basic + Access数据库编程完成,利用RS 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集成学院路街道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实现图形和影像的漫游浏览,地理信息的查询检索,主要数据的统计汇总,图件的编绘输出等功能。其中主要数据存储在Access数据库中,界面及部分功能实现则由VB完成。 三、开发方法说明 根据系统的任务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法实现系统: (1)空间数据管理 采用美国ESRI公司的MO(Map Objects)组件式GIS软件,以文件形式组织和管理矢量数据和影像数据,从而在同一环境中显示多源的空间数据,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操作功能。 (2)属性数据管理

浅谈电子地图制作

电子地图 一、电子地图 1.1电子地图说明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服务数据。 由于天地图、数字城市的制作完成,广东省1-17级电子地图服务已经初步建设完,下一步主要生产目标为数字县区大比例尺电子地图(18-20级)以及数字城市中未完全覆盖县区的专题数据 1.2主要分类 发布内容的安全级别及发布网络区分:涉密、政务、公众 地图表达的内容:影像地图、矢量地图 1.3主要作业内容 1、矢量数据更新 2、地理数据实体化 3、矢量电子地图制作 4、影像电子地图制作 1.4作业流程 作业流程图:

1.3.1实体库整理 1.3.3.1基础数据抽取与重组 核实原始数据,获取数据源分类代码是否采用《广东省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代码与属性表》进行分类分层,如否,则需要进行数据重组 1、制作代码对应关系表——

分类代码对照示例 2、进行代码的转换与整合——可编写程序,读取对照表进行重组 1.3.3.2核心要素更新 DLG数据由于编制工作量大,更新周期慢,大部分城市的DLG数据现势性都在3年以上,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说滞后性严重,需要对主要道路、主要水系网络、大片居民地进行更新,满足服务的现势性要求: 核心要素更新对象: 主要道路、水系,居民片区、植被面 基于影像对已有数据进行核心要素更新: 更新内容: 1)删除已消失地物 2)采集新增地物 3)修改变化地物 4)变化地物与周边各图层地物相互关系进行接边处理

更新标准 水系 实地变化超过10(2)米的河流、运河、沟渠,变化面积超过200(36)平方米的湖泊、水库、池塘应予更新; 水系要素参考影像地图直接更新采集,河流、湖泊、水库水涯线一般按摄影时期的水位采集。池塘的水涯线按影像沿池塘的边缘绘出; 水系要素应构成网状,河流遇桥、水闸、道路等不断开,直接采集; 消失河段、地下河段、地下沟渠等不可视水系不采集; 不同名称的河流段从分界处断开,并分别录入名称; 其他水系附属设施根据水系主体要素的相应关系进行同步更新,如拦水坝、闸等。 居民地 实地变化面积超过200(36)平方米的居民地中已建成的普通房屋和高层房屋应予更新; 居民地参考影像采集,采集时要注意消除房屋投影差; 房屋附属建筑如阳台、飘楼等不做区分,视为房屋整体更新; 密集居民片区可做适当综合更新; 地下不可见建筑不予更新。 交通 实地变化长度超过10米的城际公路,除内部道路、阶梯路以外的城市道路,及铁路予以更新,长度虽小于10米,但起贯通作用的城市道路 也应更新。 正确采集变化的道路,并录入道路属性,重点更新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城市主次干道以及新建的铁路。其他在影像上能清晰 判断的公路也要更新。 所有依比例道路更新需要采集中心线,并按实地采集道路面与道路边线。 道路附属设施如桥梁、隧道、收费站、匝道,服务区、加油站等根据道路主体要素的相应关系进行同步更新。

电子地图设计-导航电子地图设计方案-设计与实现

武汉大学试卷纸 GPS电子地图的设计 李庆君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发展,产生了一门新的应用领域——GPS 电子地图。根据电子地图的特点,介绍了GPS 电子地图系统的结构、功能、实现原理、系统结构、功能设计、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车载导航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导航电子地图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步扩大,但现势性距实际导航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为加快导航电子地图采集与更新,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导航电子地图的制作系统很有必要。 导航电子地图是将GPS或北斗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后,把GPS或北斗接收器所在位置定位在地理底图上,并显示在屏幕上GPS 电子地图是导航、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而且它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它可安装在移动目标(例如车船、飞机)上,也可用于目标跟踪。本文以笔者参与开发的系 统为例详细介绍该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2 原理及系统结构 2.1 原理 系统主要分为采集和编辑2个模块。采 集是利用GPS技术进行导航和道路信息采集,其工作原理是:两台测量型GPS接收机,一 台为固定站,放置在已知控制点上,另一台 放置在车辆上作为流动站,流动站GPS接收 机与便携机联机作业,系统采集模块同时进 行GPS定位数据采集存储,单点定位方式导 航可视化采集道路属性信息和兴趣点等信息。在采集结束后,把固定站数据与流动站数据 进行后差分处理,从而获得高精度道路坐标。

市地理信息子系统设计策划方案研讨

郑州市环境监控指挥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设计方案 郑州新光源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版本历史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由于本系统是环保系统的一个部分,涉及到数据库同步和数据库资源一致化设计,以及数据流的接口,故编写本设计以多方交流和今后系统详细设计,减少因为信息认识理解的差异而造成的各种问题。 1.2背景 以与市环保局信息中心、监理支队的多次交流的文档和一期项目开发协议书为依据编写。本设计只涉及到项目一期开发任务。在线监测(包括大气子站、监测断面、排污点源)与监测查询,在线报警显示与报警记录查询,空气质量日报公布,排污企业的差不多情况查询,办公信息查询,社会信息查询,所有功能的结果都能在电子地图上显示。 1.3定义 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如下: B/S:Browser/server ; C/S:Client/Server ;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MS:Internet Map Server; DBMS:DataBase Manager Server; 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OID:Object ID; 电子地图:电子地图是将纸质模拟地图,矢量化数字化,以数字形式存在的地图。地图以数据的形式存放在文件内(而不是图形的形式),当显示时按各种对象的空间关系构建成图形,故它能够无极放大缩小。 图文互查:指通过输入条件查询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也能通过点击地图来显示被点击的对象的属性信息; 支持内、外网的无限级缩放:在局域网和互联网上都能打开电子地图并进行在地图正常显示范围内的无限级放大与缩小; 污染物因子:污染物类型,如废气,废水。 1.4参考资料 1.4.1郑州市环境爱护在线监测系统之地理信息系统(一 期项目)开发协议书

电子地图的制作方案

电子地图制作方案 一、电子地图的制作目标 为满足城市车辆导航的需要,电子地图的制作需要满足如下要求: 1、提供电子地图须是矢量化电子地图。矢量化电子地图虽然比传 统的栅格电子地图制作成本高,但具有无极比例尺(比例尺可 以随需求无限地放大或缩小)、信息含量高、易处理等特点, 更符合车船导航与管理的需要。 2、为保证地图精度和所需信息量,电子地图的矢量化工作要求在 比例尺为1:2万地图上进行。 3、提供电子地图要求包括主要城市街道及名称、公路、水库湖泊、 海洋、公园绿地、河流水溪、主要建筑或标志物、医院、影剧 院、学校、机关和公司等内容。 4、最终提供的电子地图数据格式须是DXF和ESRI shape。这是为 分别满足导航仪和管理系统要求而提出的。 二、电子地图制作的技术途径 1、矢量化平台的选择 经过对多种方案实验比较,确定采用美国ESRI公司的DAK作为地图数字化和编辑软件。DAK不仅具有较强的数字化功能,还可以进行地图编辑、建立拓扑关系,提供46种地图投影方式转换,具有支持ARC/INFO E00、AGF、DXF、ESRI shape等数据格式。 此外,利用DAK也可以方便以后对电子地图的修改和更新。 2、纸图的确定 根据电子地图的制作要求,选择1:2万的地图为矢量化对象。 3、其他条件的选择 制作矢量化电子地图在硬件上需要数字化仪、计算机等设备。计算机可以选择普通PC兼容机,数字化仪可选择DAK所支持的CAL

COM9100等品牌。 三、电子地图制作主要工作及步骤 1、地图控制点的选择与测定 因为购买的大比例尺地图缺少经纬度坐标和地理控制点,根据地图数字化的要求,需要首先测定一些高精度控制点。为提高控制精度,控制点的选择既要均匀,还要具有的易测点、易标定的特点。 2、地图数字化分层方案的制定 根据地图数字化的内容和地理信息处理与存储的需要,将地图分为9个图层(Coverage)。 面状图层:包括主要城市街道和公路、建筑、水库湖泊、海洋面状河流,公园绿地等。 城市区界边界层 高速路及主干道层 城市街道图层 次要街道图层 建筑物图层 水体图层 绿地公园图层 线状图层:包括河流水溪、铁路等,此外还包括一些面状图层中部分辅助线。 点状图层:包括主要建筑或标志物,主要医院、影剧院、学校、机关,主要公司等。 在以后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从以上8层中提取数据,做更多分层。 3、数字化编码方案制定 为满足电子地图在使用中显示、查询检索和定位导向的需要,在数字化过程中要对地物进行编码。 根据管理中心和车载设备对电子地图的不同要求,地图数字化采取了普遍编码的措施。对某一具体地物来说,其编码即用户标识码(User_ID)共7位,由两部分组成:前3位为属性码,后4位为识别

平台框架数据电子地图配图方案

福建省交通地理信息 公共服务平台(一期) 框架数据电子地图配图方案 (2010) 福建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 广州城市信息研究所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 1 范围 (1) 2 参考资料 (1) 3 建设目标和内容 (2) 4 技术要点 (2) 4.1 数据叠加 (2) 4.1.1 图层叠加 (2) 4.1.2 道路中心线的叠加和融合 (5) 4.2 兴趣点抽稀 (6) 4.3 金字塔规则 (7) 4.4 字体和线状图层的平滑 (9) 4.4.1 字体平滑 (9) 4.4.2 线状图层的平滑和衔接 (9) 4.5 道路图层的处理 (9) 4.5.1 道路图层的衔接 (9) 4.5.2 道路标注的处理 (11) 5 专题制图 (12) 5.1 公路专题制图 (12) 5.2 公路附属设施 (12) 5.3 交通流量制图 (13) 5.4 八纵九横专题制图 (16)

1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福建省交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电子地图配图,是《福建省交通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地图配图规范》的延伸,包含有在实际配图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以及专题图的制图方案。 2参考资料 《电子地图规范——试行稿20100730》(以下简称《规范》),国家测绘局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技术组; 《GB-T20257.2—2006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GB/T20257.2—2006》(以下简称《地图图示》),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400万—5万地理实体数据整合技术要求》,国家测绘局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总体技术组; 《ESRI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电子地图配图模板1.2版本》,ESRI中国(北京)有限公司共享服务事业部; 《S-52-Specifications For Char Content And Display Aspects Of Ecdis》(S-52_电子海图规范),国际航道测量组织(IHO)。 GB/T 20257.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 000 1:2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 000 1:10 000地形图图式》 GB/T 20257.3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图式》

数字地图制图复习

简述数字地图、电子地图、模拟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差别?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质地图的基础。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的符号化显示,是计算机条件下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是人眼直接可视的,包括二维、三维电子地图。模拟地图:传统地图一般绘制印刷在布匹、木板、石板铜板和纸张等介质上,这种地图称为模拟地图。 数字地图的特性:可识别性:指计算机可识别,而目视一般不可识别;可量算:计算可进行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方位等;可分析性:分析的深度取决于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可转化性:是数字地图与模拟地图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可传输性:可借助于当代通讯技术进行远程或近距离传输;存储与显示分离:存储与其显示是分离的; 地图数据的几何变换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征?缩放(比例)、对称、旋转、平移、投影、错切、二维组合等各种变换。平移变换用于移动坐标系的原点变换前后的坐标必须满足,。旋转变换指图形的放置围绕原点旋转θ角,且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平移和旋转变换都保持二维空间上目标变换时的距离及大小不变,但缩放变换会改变坐标系的单位长度(距离)。 顺序存储、随机存储、链式存储的比较链式存储在某些特定操作上具有比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更多的优点。它能很容易地处理因节点的绝对位置改变带来的变化。尽管一个节点在表中的绝对位置改变了,但它的物理存储位置可以保持不变,只是节点的属性值即地址要改变。随机存储也允许节点的存储位置保持不变,但要改变其指向存储位置的指针。在不改变表中任何节点的绝对位置时,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要优于链式存储。在顺序或随机存储中,可以很容易地访问第j个节点。 DCEL模型的原理? 1.假设C的方向从pN到sN,则与其相邻的多边形RP位于右边,LP位于左边。弧段C是由围绕点sN处的下一个逆时针弧段RC和围绕点pN的下一个逆时针弧段LC界定的边界之内。 2.所谓下一弧段表示了在终结点sN关联的弧段中,该弧段逆时针方向的第一条弧段RC,而所谓上一弧段则表示了在始结点pN关联的弧段中,该弧段逆时针方向的第一条弧段LC。 3.如果沿着多边形RP顺时针移动,那么弧段RC紧位于C后, 4.如果沿着多边形LP顺时针移动,那么LC紧位于C后 路径拓扑模型有哪些,网络拓扑模型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路径拓扑模型有面条模型(面状单元间的边界作为坐标记录下来,没有关于坐标串与单个多边形间关系的相应信息;地理底图的轮廓线可以从这种数据模型中轻易获取)、多边形模型(记录和存储了每个多边形的外轮廓线;很容易标识每个多边形实体,但其存储空间却迅速扩大,因为多边形间的公共边被存储两次)、点位字典模型(该模型是对多边形模型的一个改进,它记录的是各多边形边界上各点的编码ID并构成循环表,同时以数据字典方式记录下各点的坐标值,利用字典就可通过点的编码找到其相应的坐标)、弧段/点位字典模型(表达了多边形与弧段,以及弧段与点的构成和组成关系;在该模型中,每个多边形由弧段的循环表组成,而每条弧段又由一列点组成)。网络拓扑模型有DIME模型(1.要找出所有的DIME段及其左右多边形。 2.这些段按以下顺序排列:第一段的止点是后一段的起点,最后一个段的止点是第一个段的起点,这样便形成了一个循环表。在这个过程中,起、止点是可以按需切换的,以使多边形始终位于每个段的右边。)、POLYVRT模型(将弧段的关系按DIME段给出,弧段的端点被称为结点而不是点)、结点模型(用结点结构来组织这些关系,根据任何一个结点都具有且仅有三个相邻结点,每个结点都具有且仅有三条相关链和与这三条相关链相关的右多边形(按右手法则确定),在拓扑文件中记录下各结点的三个相邻结点、三条相关链和三个右多边形,以此来实现数据处理时对多边形的操作与检索)、扩展弧段模型(弧段的邻域可加以扩展,从而包含围绕某一结点的下一逆时针弧段的ID。当沿着某一多边形轮廓顺时针方向前进时,这些弧段将依顺序成为下一条弧段。每一弧段的邻域关系包括了第一和最后一个结点,左、右多边形以及相应的左、右弧段(LC和RC)。右弧段依顺序是右多边形的下一条弧段,左弧段依顺序是左多边形的下一条弧段)。 4叉树的基本原理?四叉树分割的基本思想是首先把一幅图像或一幅栅格地图等分成四部分,逐块检查其格网值。四个等分区称为四个子象限,按顺序为左上(NW)、右上(NE)、左下(SW)、右下(SE),可以用树结构表示。如果某个子区的所有格网都含有相同的值,则这个子区就不再往下分割;否则,把这个区域再分割成四个子区,这样递归地分割,直到每个子块都只含有相同的灰度或属性值为止。这就是常规四叉树的建立过程。 数字地图数据采集的方式有哪些?比较各自的优缺点和实用范围?数字遥感数据获取、数字化、野外测量等。数字化具有简便,效率较高,但是精度比野外测量差。 数据测量的尺度有哪4种,各自的特征?定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还有比例尺度什么是地图综合,它与数据压缩、比例尺缩放的差别?空间信息数量庞大,类型复杂,因此,在有限的计算机存贮空间与地图的图面上要反映这些庞大而复杂的空间信息,就不得不反映其主要的、本质性的方面,舍弃次要的、非本质性的方面,以确保地图的易读性,满足空间数据库的多尺度表达和GIS的多层次规划、管理与分析决策的需要,这个过程就是地图与GIS综合。数据压缩是指在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缩减数据量以减少存储空间,提高其传输、存储和处理效率的一种技术方法。或按照一定的算法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减少数据的冗余和存储的空间。比例尺缩放只是指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变大或者缩小,地图的所包含的信息数据并没有变。地图综合与数据压缩都导致信息量的减少,都是为了缩小存储空间和节省计算处理时间而去掉繁杂细节。但数据压缩一般是在无损图解精度的前提下去掉“贡献”小而用插值方法可近似恢复的数据元素,即数据压缩可用数据的插值加密手段进行逆处理,而制图综合不受图解精度约束,被删除或被派生的信息不可逆。 地图综合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综合规则的制定,综合过程的控制,综合结果的评测。 线状要素的综合算法有哪些?各自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独立算法(它不顾及相邻点之间的几何关系。如选取每第k点法,去掉其它点。还有随机取点法。很难捕捉到特征点,会引起曲线的变形。这种方法只能用于简单的数据压缩,而不能用于真正的地理信息综合。)、局部处理算法(该方法在对顶点选择时顾及到直接相邻诸顶点的特征。算法所产生的变形比独立点算法小。但比后继方法差。)、约束扩展局部处理算法(在线的某段周围定义一个搜索域,并利用距离、角度或点数来搜索更多的相邻点。)、无约束扩展局部处理算法(利用线的复杂度,坐标点的密度、开始点的定位等来搜索相邻的点。)、全局算法(它考虑到整条线或特定线段的特征)、基于自然法则的化简算法(对于任何特定的地图比例尺,就必然有其上地图目标的一个极小尺寸SVO ,在这个尺寸内,所有的细部信息都会丢失)。 可视化和符号化的概念?可视化:是指在人脑中形成对事物的图像,是一个心理处理过程,促使对事物的观察力及建立概念等。科学计算可视化:是通过研制计算机工具、技术和系统,把实验或数值计算获得的大量抽象数据转换为人的视觉可以直接感受的计算机图形图像,从而可进行数据探索和分析。地学相关的可视化:测绘学家的地形图测绘编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使用的图解,地图学家专题、综合制图等,都是用图形(地图)来表达对地理世界现象与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地图可视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及其在专业应用领域的可视化。符号化是指将专题数字信息转化为模拟的制图符号。 数据增强的手段?数据增强(给线、面状要素增加细节以改进显示效果或者为没有数据采样的地方进行估值。近似地看作为数据选取和其它综合操作的逆过程)有线性插值,分段拟合(用一段一段的曲线来代替每条线段,而且只在每条线段的端点处才相交。使用分段多项式函数能产生理想的结果),曲线拟合,空间插值。 多边形晕线填充的原理?多边形的晕线填充算法要求代表某值的晕线与起点对齐。相邻区域如果属性值相同,这两个区域的晕线则完全对齐。方法:通过固定晕线位置,使之同X 轴平行就可以保持这种特性。 首先将坐标轴按晕线的方向角旋转。然后在旋转后的坐标空间中找到多边形的最大Y坐标(YMAX)。穿过多边形的晕线中最顶端的那条Y坐标可以根据下式计算:Y*=INT [YMAX / DELTA ] × DELTA (其中INT是最大取整函数;DELTA是晕线间的垂直距离。)取得多边形晕线中的最高一条的Y坐标后,其他各晕线的Y坐标可以通过将Y*依次递减DELTA值来得到,这个过程直到该多边形中再没有晕线经过时停止。基本方法有:单线法(首先将多边形先旋转一个方向角,然后依序每次一条晕线地分别处理各线。下一步检查多边形轮廓的每一段,判断其是否与所处理的晕线相交,保存交点并按X坐标排序。这种排序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移动,绘制)对操作来保证恰当地绘出晕线。最后所有的交点旋转回原始多边形空间显示),绕行法(原理是环绕多边形一周以计算所有晕线与多边形的交点)。 网格法追踪原则和鞍部处理?通过网格追踪等值线方法的优点,在于网格可以按照行列编号隐式地建立起邻域间的位置关系。步骤:1.一条等高线从网格单元(i,j)的四个邻接单元(i-1,j),(i+1,j),(i,j-1),(i,j+1)之一进入,应退出该单元并继续往其余三个网格单元追踪。2.确定当前单元的哪条边作为退出边时,要看该边两端点的z值范围是否包含了zi值。 3.等值线在退出边上的准确位置通常使用内插方法确定, 4.该内插是在网格单元的边上进行的。在得到等值线与网格的交点以后可以按顺序直接绘出。“鞍点”现象:一个网格单元内可能会出现多于一条的有相同z值的等值线段。出现“鞍点”时的追踪:基于四个端点的z值内插出网格单元的中心点的z值,然后把单元分成四个三角形(图6-36d)。对于每个三角形来说,由于其只有三边,就不存在难以确定追踪方向的。问题:如果一条等值线从三角形的一边进入的话,只可能从另外两边的一边中出去。网格中心点的z值为53,所以应该把S1与S2,S3与S4相连 位-平面方法裁剪线段的算法(分区裁剪)?1.窗口把这个平面分成九个区域。2.点的x,y 坐标如果都位于四个角区域中的任一个,那么该点位于窗口外。3.如果点的x或y坐标位于四个边区域的任一个,那么这个点也在窗口外。4.除了角区域和边区域,就是剪裁窗口了。5.如果一条线段的端点都位于窗口的内部,那么这条线段就全部显示出来。6.而两端点都位于窗口的同一条边界外,这条线段就要全部剪裁掉。7.只有当端点一个位于窗口外,一个在窗口内,或者两端点都在窗口外但是线段穿过不同的窗口边界时才需要进一步处理。

电子地图设计

《电子地图理论与技术》考试题 1.数字地图的定义及其与空间数据库的区别 答:(1)数字地图就是存贮在计算机中的矢量图形数据,是地理信息的抽象或数学模型,因此,数字地图是一组地理空间数据的集合,即按照一定的地理框架组合的、带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描述地理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2)数字地图与空间数据库是两个相近的概念,数字地图强调对地理信息的描述或地理实体的表达,是以制作地图为目标的;而空间数据库则强调对地理信息或地理实体的管理,是以建立管理系统为目标的。两者的数据都是几何数据,且生产方式相同,两者可以共用一种数据模型,但数字地图的数据模型更灵活。 2.电子地图与数字地图的区别 答:数字地图与电子地图的概念大体相同。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经可视化处理后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是数字地图或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形式。数字地图是一种虚地图,电子地图是实地图。数字地图侧重空间数据的组织和管理;电子地图侧重空间数据的表达和应用。数字地图和电子地图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数据基础(即本质),而后者是前者的可视化方式(即现象)。 3.简述地图投影的局限性和大地坐标的优越性 答:(1)地图投影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跨带之间的裂缝,需要通过数学手段对经纬线进行“拉伸”或“压缩”,添加大量的改正数,增加了系统的负担;不同的投影会有不同的变形,区域愈大变形愈大,在表达全球大范围区域时很难准确地反映真实地表特征;给地图带来了变形、图幅拼接、坐标变换等诸多问题。(2)大地坐标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真正统一的坐标系,因而就可以实现数据的真正共享和互操作,同时也使建立数字地球成为可能;由于不再使用地图投影,因而避免了由其带来的变形和失真,,省去了多要素叠加分析中可能带来的投影变换问题;无论任何规模的GIS中,空间信息都应当是连续的,这样才能保证对任意范围、任意位置上的分析处理是可能的,分析的过程是一致的(无附加处理)。 4.简述地图比例尺的含义 答:地图总是以缩小的方式反映远远大于人眼正常视野范围的地表景观;地图比例尺通常都用来说明纸质地图的缩小倍数。可以总结为:地图比例尺就是地图上的尺寸与它所表达的地面上的尺寸之间的比率。它具有以下含义:(1)尺寸的缩小倍数,比例尺的缩小倍数是地图上的尺寸与它所对应的地图投影面上的距离之比,受投影变形的影响,同一比例尺地图上的缩小倍数不完全相同。这就是在排除地图量测误差和地面测量误差后,图上量测距离与地面测量距离不相等的原因。(2)内容的详细程度,表示单位区域内,特征要素的存储数量,隐含表示最小的特征要素尺寸。(3)形状的细致程度,一是对实体细节表现的精细程度;二是对实体分类的细致程度。(4)位置的精确程度,精度是地图与现实世界的接近度,地图精度包括绝对精度和相对精度。(5)地图的表达方式,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实体是客观的和绝对的,但地形图的表示方法是主观的和相对的。 5.简述电子地图的组成内容 答:电子地图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3部分组成的。其中,地图数据包括: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编辑与专题地理数据;硬件设备包括:(1)数据输入设备:用于空间数据的扫描仪、测绘仪器,用于非空间数据的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鼠标、键盘、触摸屏等;(2)数据存储设备:硬盘、光盘;(3)数据输出设备:显示器或投影仪、

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研究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出行定位等的需要,电子地图应运而生并飞速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一般电子地图的组成,结构,设计与实现方法,总结电子地图的优势所在。 关键词:电子地图;设计;实现 0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一种新的地图产品——网络电子地图悄然出现, 它正改变着人们使用地图的方式, 同时,对地图制图的传统理论和技术也是一个新的挑战。网络电子地图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 在不同详细程度的可视化数字地图的基础上, 表示空间实体的分布, 并通过链接的方式同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相连, 通过对网络电子地图数据库的访问, 实现查询和空间分析功能。网络电子地图系统具有的交互功能可以使用户实现对地图的多尺度、要素可控制的浏览, 实现对地理信息及相关信息的查询、获取空间分析的结果[1]。 1 电子地图组成 由于网络电子地图以In ternet为平台, 因此其体系结构与传统的以CD - ROM介质存储、单机运行的电子地图有很大的不同。网络电子地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地图服务器:地图服务器的作用是存放地图数据, 理地图数据, 并返回结果。 2)数据库服务器:安装数据库管理软件, 存放相关属性数据。 3)网络信息服务器:该服务器的作用是安装网络应用程序, 响应浏览器端用户发送的 请求, 并返回结果。 4)主域控制器:存放用户账号, 进行计算机网络控制等。 5)网络:传送浏览器发送的请求和返回服务器端处理的结果数据。 6)计算机:浏览器计算机, 安装浏览器IE、N avigation等程序或地图服务程序的客 户端(该程序的作用是内嵌在浏览器中, 对服务器端发送来的地图数据进行解释、显示,实现图形的放大、缩小、查询等工作)。 2 电子地图的系统总体设计 1) 产品定位:确定产品的用户群或者理解客户的制作要求。 2) 分析数据源:了解数据的格式,如欠景或栅格的地图数据格式、常见的多媒体及多种数据库。内容设计:包括背景信息设计与专题信息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电子地图设计与制作

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电子地图设计与制作 钱敏,陆藩藩 (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江苏南京210013) 摘要电子地图是地图学与计算机科学紧密结合的产物,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拓展了地图的应用,它的出现使地图的信息存储方式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变革。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以省一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主要数据源,设计与制作电子地图的过程。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电子地图电子地图设计电子地图制作地图瓦片 1引言 电子地图简单地说就是基于电子技术的屏幕地图,是80年代初出现的地图新品种。随着计算机、数据库等技术的发展而飞速地发展起来,近年来广泛应用和普及在各部门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中。与传统的纸质地图相比,电子地图在自适应性、动态性、信息量、地图显示、量算分析、数据共享性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电子地图制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套结合实用和美观功能的电子地图是保证系统运行的基础。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省级以及地市级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内电子地图制作不可缺少的元素,无论是矢量数据还是影像数据,都有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权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社会各部门对地理信息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取决与电子地图和地理实体数据的质量,这也就需要一个良好的数据来源,以及合理的数据更新机制。针对各类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地图的设计和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支持,逐渐进步和完善。 2数据分析和处理 2.1 按照需求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 使用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制作的电子地图在系统中作为底图应用很广泛,普遍的展示模式为矢量电子地图、影像电子地图、矢量和影像叠加电子地图。以江苏省为例,可选择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制作电子地图的主要矢量数据源,1:5万或者1:25万数据的部分要素作为辅助,2.5米或者较低分辨率遥感影像、0.5米或者更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作为制作电子地图的影像数据源。数据使用的范围和要素需要按照系统功能要求进行选取和处理。 对于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来说,很多要素是地形图要素,在制作相关部门系统的电子地图的时候,有些要素是可以不需要上图的,如等高线、高程点等要素,要素的选择应以系统功能相适应,并且保证地图展示的美观性和可视性。 影像数据的搜集应考虑其地理范围,如2.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应搜集全省范围,用于较小比例尺的电子地图展示,而0.5米分辨率航空影像可缩小范围,搜集建筑物密集的建城区,或者重要地理目标处的局部影像,一般高分辨率的影像都用来制作大比例尺的电子地图,以便突出高分辨率的优势,更好的展现地面地物。 其它公共地理信息数据,如各类兴趣点、公交线路等数据也可有选择的搜集上图。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普及,各类数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千万不要盲目搜集,容易造成数据重复、数据精度不够等问题。

GPS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GPS 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现 3 1998年3月10日收稿. 3国家“九五”重中之重科技攻关项目(No.96-B02-03)资助. ①Car Navigation.日本Sony 公司,1995. 龚国清 曾 文 (中国地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的发展,产生了 一门新的应用领域———GPS 电子地图.根据电子地图的特点,介绍了自行开发设计的GPS 电子地图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实现方法.关键词 电子地图,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球定位系统(GPS ).中图法分类号 P228,TP391第一作者简介 龚国清,男,副教授,1955年生,198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获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计算机、GPS 和GIS 的应用研究. 0 引言 GPS 电子地图是将GPS 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经 过计算机处理后,把GPS 接收器所在位置定位在地理底图上,并显示在屏幕上.GPS 电子地图是导航、计算机图形学、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 )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而且它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已被广泛应用到诸多领域,它可安装在移动目标(例如车船、飞机)上,也可用于目标跟踪.迄今为止,国外已有电子地图应用于汽车导航,如日本Sony 公司开发的汽车导航系统①,该系统具有最佳路径搜寻、行驶方向指示、已行驶路程显示、当前时间显示、当前位置距终点距离显示等功能.国内有些部门也正在研制开发GPS 电子地图,但有的是基于国外软件平台,因而支持平台有一定局限性, 内部结构也不可更改,而且汉化程度不高.而我们自己开发研制的GPS 电子地图是在自行开发研制的 MAP GIS 软件平台上实现的,该软件平台除了弥补了国外软件的不足之处,还具有对图库管理的独特之处,就是不受图幅多少的限制,这非常适合于开发电子地图系统,因为电子地图是针对全国的地图.根据GPS 电子地图系统应具有实时性和动态性的特点,我们开发的GPS 电子地图的主要功能包括:实时显示目标当前的位置,提供最佳行进路线,任意缩 放数字地图,数字地图随目标移动而漫游,提供周边 地区的有关信息和查询行驶距离和轨迹等. 1 系统结构GPS 电子地图系统由GPS 接收天线、计算机、地理底图库和相关信息库构成(图1).计算机负责将接收到的卫星信息———经纬度坐标转换为(X ,Y )坐标并显示在屏幕底图上,它还可完成各种查 询功能;GPS 接收天线负责接收卫星信息,并传送给计算机;地理图库对一定数量的单幅地图按地理相关位置建库,形成一区域性电子地图库;信息库存放与地理位置相关的有关信息,如旅游点、宾馆、娱乐场所、标志建筑物等.GPS 天线 地图库信息库 计算机 界面 图1 GPS 电子地图结构示意图 Fig.1 Electronic map structure of GPS 2 系统功能 一个电子地图设计的好坏,主要是衡量它的功 能是否齐全,操作是否方便,响应速度是否及时等. 我们根据电子地图的特点、开发和应用过程中的体 第23卷第4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23 No.41998年7月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J uly 1998

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摘要:屯子地图是一种以硬盘、CD-ROM等为承载介质的多媒体数字地图产品,它融合了数字制图技术、GIS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技术,具有灵活性、动态性、和可扩展性等诸多特点。研究电子地图的设计与实施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字:电子地图多媒体 1.电子地图的构成 电子地图从技术组织和内容构成与关联上看,其整体结构如图1:包括片头、目录、图组、主图、图幅、插图、文本、静态图像、音频、视频及片尾等部分。电子地图各部分内弈分述如下: (1)片头电子地图的片头通常是电子地图主题的一种抽象的方式反映,类似于电影电视节目的片头。 (2)目录电子地图的目录是电子地图的全部内容的索引,是一个图集所描述内容的概括,包含各个图组的链接。电子地图的目录多由一个静态图像加上热区构成,其中每个热区与一个图组链接,“进入”和“退出”是两个热区。 (3)图组电子地图的每个图组包含一幅主图和若干图幅及插图。 (4)主图电子地图的主图反映了图组的主题内容,并且包含各个图幅的索引。电子地图的主图通过一种可视的方式来描述一个图组所表达的内容,同时包括有向此纽图所包含的各个图幅的链接。电子地图的主图多由一个静态图像加上热区构成,其中每个热区与一个图幅链接,如“南京市”是一个热区,点击“南京市”可以进入图幅。 (5)图幅电子地图的图幅足指反映某一专题相关信息的页面,是电子地图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电子地图的主体。电子地图的图幅由背景图层和专题图层组成,其中背景图层可以为矢量的、栅格的或者矢量、栅格混合的;专题图层足用户可以进行交互查询的图层,其基本组成部分是:点、弧段、路径、线、面等图元,用户可以对各个图元进行单独定义、控制和操作,因而可以方便地将这些基本图元定义为超媒体中的热区,还可以进一步和其它媒体进行链接,从而方便地查阅点、弧段、路径、线、面等图元的媒体信息。每个图幅还可以与其它媒体链接。如背景音乐的链接、其它相关图幅的链接等。根据背景图层和专题图层的组合方式,可以将图幅分为静态图幅和交互图幅两种类型:①静态图幅:静态图幅只能由背景图层构成,是只读属性的,用户不能进行信息的交互查询;

电子沙盘系统方案设计31463

电子沙盘技术方案

目录 1.概述................................................................................................................. - 1 - 2.建设目标......................................................................................................... - 2 - 3.解决方案组成................................................................................................. - 3 - 4.军用智能交互式电子沙盘软件子系统......................................................... - 4 - 4.1电子沙盘软件基础平台(SimVIZ可视化仿真软件平台)............... - 4 - 4.1.1平台组成....................................................................................... - 4 - 4.1.2平台功能....................................................................................... - 5 - 4.1.3平台特性....................................................................................... - 6 - 4.1.4平台优势....................................................................................... - 6 - 4.1.5核心组件和工具........................................................................... - 7 - 4.2电子沙盘软件子系统组成..................................................................... - 8 - 4.3软件功能................................................................................................. - 8 - 4.3.1基础地理信息............................................................................... - 8 - 4.3.2态势显示....................................................................................... - 9 - 4.3.3兵力部署....................................................................................... - 9 - 4.3.4军标标绘(服务器版本)........................................................... - 9 - 4.3.5地图标注(服务器版本)........................................................... - 9 - 4.3.6兵要地志信息查询(服务器版本)........................................... - 9 - 4.3.7视频监控功能............................................................................... - 9 - 4.3.8GPS、北斗目标监控功能 ........................................................... - 9 - 4.3.9热点功能..................................................................................... - 10 - 4.3.10沙盘互动..................................................................................... - 10 - 4.3.11最佳路径搜索............................................................................. - 10 - 4.3.12联动报警..................................................................................... - 10 - 4.3.13电子白板..................................................................................... - 10 - 4.3.14地图输出..................................................................................... - 10 - 4.3.15语音通讯(服务器版本)......................................................... - 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