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历史价格走势记录模版
白银2013年回顾及2014年展望
![白银2013年回顾及2014年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51d31d55e45c3b3567ec8bd9.png)
白银2013年回顾及2014年展望一、行情回顾2013年,白银整体呈弱势震荡下跌的态势,年初开盘在30.40美元/盎司,在01月23日触及到当年最高点32.47,然后开始受压大幅下跌,06月28日最低触及18.20的低点,创出近3年以来的低点,然后受支撑开始将近2个月的反弹,在08月28日触及25.11压力后继续下跌,目前在19-21美元附近震荡。
整个2013年,美白银由年初的30.40开盘,截止到12月31日收盘报19.43收盘,全年白银下跌达10.97美元/盎司,下跌幅度达到36.06%,全年振幅达到14.27美元/盎司,2013年白银也创出近年来最大年跌幅。
纵观整个2013年白银总体走势为先下跌后盘整,最后以低位盘整结束全年的走势。
图1 美白银2013年走势图和黄金同为贵金属,一方面白银和黄金均具有避险的属性,另一方面工业上的需求使得白银的工业属性要强于黄金。
在白银的整个需求中,其中工业需求大概占到白银整个需求的额40%左右。
2013年白银走势整体呈现出持续下跌行情,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半年,白银价格呈现单边下跌的行情;第二阶段是第三季度前期和中期,白银价格呈现触底反弹的走势;第三阶段是第三季度后期至四季度;白银价格再次走出下跌行情。
第一阶段(上半年)白银价格呈现持续下跌走势的原因包括:第一,美国经济数据好转,市场焦点重回美国经济的复苏上,美元指数走出强势;第二,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暂缓,市场风险偏好上升;第三,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担忧的减弱,风险偏好再次提升;第四,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部分官员发言提及潜在的收缩购债计划的时间表,撼动黄金市场。
总体而言,上半年市场的焦点集中在了美国经济复苏以及美联储逐步缩减购债计划的主题上,投资者渐渐对白银失去投资热情,资金流出贵金属。
第二阶段(第三季度前期和中期)呈现触底反弹的走势。
反弹原因包括:第二,美国经济有所回落,美联储鸽派声音重现;市场对通胀预期有所抬升;第三,空头低位回补,ETF基金开始连续增持;第四,埃及冲突的升级以及叙利亚危机催生市场的避险情绪。
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
![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24ca3b866fb84ae45c8d78.png)
白银的历史变迁分析在中国货币史上,白银曾经独树一帜。
明朝后期,白银从四面八方大量涌入我国,我国货币往来及经济交往主要以白银为主,白银渐渐占据着主要通货地位,白银的广泛使用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外交往来及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白银在金融史上的地位是其他货币无法取代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受到外国的侵略,政治经济受到冲击并逐渐走向衰弱,中国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了贸易逆差的出现,贸易逆差出现以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银流入国,贸易逆差出现后,我国成为白银流出国,身份也由之前的国际白银市场的信用购买者,变成之后的需求者。
19世纪30年代,因为世界银价的上涨,我国白银大量向外流出,于是,金融市场发生了动荡,并出现了货币制度危机,我国发生了经济衰弱及信用紧缩。
为此,我国的币制金融、民族经济等都受到严重冲击,并遭受到很大影响,由此,世界白银商品的价格决定着我国白银货币的价格。
一、白银的广泛使用在我国古代,金是指一切金属的统称,人们还按照金属颜色的不同,把金属分为“五金”,五金包括:黑铁、青铅、赤铜、白银、黄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因为金银的稀缺,有了贵金属的高贵地位。
可以说,金的开采之后,才有了银的开采及冶炼,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史册里,就开始有了对银的记录。
由于战国时期不是以白银作为主要货币进行流通,白银更多是起到仪仗、装饰、宝藏等的作用。
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始皇规定,不能把白银作为货币进行流通,而只能起装饰、宝藏的作用。
元狩四年,张汤向汉武帝进谏铸造白金币,汉武帝采纳了张汤的建议。
白金币由银锡合金铸造而成,在历史上被称为“白金三品”。
当时,因为白金币币值太高,出现了许多盗铸者,由于假币与真币真假难辨,致使白金币使用受到很大影响,即便在遭受贬值的情况下仍不受大家欢迎,政府虽然一再维持,但收效甚微,于是,白金币铸造发行一年后就被废除。
到了两汉时期,随着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我国有了丝绸之路,与此同时,阿拉伯人也开创出了华南沿海的贸易路线,于是,亚洲中部地区和西方的金银币流传到了中国。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https://img.taocdn.com/s3/m/6c4ce7b7960590c69ec3766e.png)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这些都是白银具备剧烈波动的群众基础,因为大家都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和心灵深处的触及欲望。
真正激活银价的还是79年世界商品历史上的一端传奇,他就发生在白银身上,从此白银就再也没寂寞过,无数投机家带者对前辈的尊崇在今天都前仆后继的涌入白银市场。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平静地在2美元/盎司附近蠕动爬行。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认为如果能够悄悄地垄断这个市场,会是一件有趣又有利的事情。
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出。
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这当然刺激了他们的行动。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他们感到高额利润已经到手,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们不知道,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
在墨西哥政府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静静地吃进白银,比以往还积极。
偶尔他们也涉足其他商品。
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了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就要采取大动作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他们随即开始发难,一路买进,不停对市场施加压力。
到10月份时,这个国际财团实际上已经拥有纽约商业交易所所有白银的25%以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白银的八分之五。
到1979年底,他们把银价推上19美元/盎司,把资本变成三倍以上。
1968年~2008年世界黄金月平均价格及走势图
![1968年~2008年世界黄金月平均价格及走势图](https://img.taocdn.com/s3/m/af6483e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e.png)
1968年~2008年世界黄金月平均价格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涨跌% 1968 35.2 35.2 35.2 37.9 40.7 41.1 39.5 39.2 40.2 39.2 39.8 41.1 38.691969 42.3 42.6 43.2 43.3 43.46 41.44 41.76 41.09 40.89 40.44 37.4 35.17 41.09 6.19 1970 34.94 34.99 35.09 35.62 35.95 35.44 35.32 35.38 36.19 37.52 37.44 37.44 35.94 -12.5 1971 37.87 38.74 38.87 39.01 40.52 40.1 40.95 42.73 42.02 42.5 42.86 43.48 40.8 13.52 1972 45.75 48.26 48.33 49.03 54.62 62.09 65.67 67.03 65.47 64.86 62.91 63.91 58.16 42.54 1973 65.14 74.2 84.37 90.5 102 120.1 120.2 106.8 103 100.1 94.82 106.7 97.32 67.32 1974 129.2 150.2 168.4 172.2 163.3 154.1 143 154.6 151.8 158.8 181.7183.9 159.3 63.65 1975 176.3 179.6 178.2 169.8 167.4 164.2 165.2 163 144.1 142.8 142.4 139.3 161 1.11 1976 131.5 131.1 132.6 127.9 126.9 125.7 117.8 109.9 114.2 116.1 130.5 133.9 124.8 -22.5 1977 132.3 136.3 148.2 149.2 146.6 140.8 143.4 145 149.5 158.9 162.1 160.5 147.7 18.32 1978 173.2 178.2 183.7 175.3 176.3 183.8 188.7 206.3 212.1 227.4 206.1 207.8 193.2 30.81 1979 227.3 245.7 242 239.2 257.6 279.1 294.7 300.8 355.1 391.7 392 455.1 306.7 58.72 1980 675.3 665.3533.6 517.4 513.8 600.7 644.3 627.1 673.6 661.1 623.5 549.9 612.6 99.74 1981 557.4 499.8 498.8 495.8 479.7 464.8 409.3 410.2 443.6 437.8 413.4 410.1 460 -24.9 1982 383.4 374.1 330 350.3 333.8 315 339 364.2 435.8 422.2 414.9 444.3 375.6 -18.3 1983 481.3 492 419.7 432.9 438.1 412.8 422.7 416.2 411.6 393.6 381.7 389.4 424.4 12.96 1984 370.9 386.3 394.3 381.4 377.4 377.7 347.5 347.7 341.1 340.2 341.2 320.1 360.5 -15.1 1985 302.7 299.1 304.2 324.7 316.6 316.8 317.4 329.3 324.3 325.9 325.2 320.8 317.3 -12 1986 345.4 338.9 345.7 340.4 342.6 342.6 348.5 376.6 417.7 432.5 398.8 391.2 367.7 15.89 1987 408.3 401.1 408.9 438.4 460.2 449.6 450.5 461.2 460.2 465.4 467.6 486.3 446.5 21.43 1988 476.6 442.1 443.6 451.6 451 451.3 437.6 431.3 412.8 406.8 420.2 418.5 436.9 -2.13 1989 404 387.8 390.2 384.1 371 367.6 375 365.4 361.8 366.9 394.3 409.4 381.4 -12.7 1990 410.1 416.8 393.1 374.3 369.2 352.3 362.5 394.7 388.4 380.7 381.7 278.5 383.5 0.54 1991 383.6 363.8 363.3 358.4 358.6 366.7 367.7 356.2 348.7 358.7 360.2 361.1 362.1 -5.58 1992 354.5 353.9 344.4 338.5 337.2 340.8 353.1 343 345.6 344.4 335.9 334.8 343.8 -5.05 1993 329 329.4 330.1 342.1 367.2 371.9 392.2 378.8 355.3 364.2 373.8 383.4 359.8 4.64 1994 386.9 381.9 384.1 377.3 381.3 385.6 385.5 380.4 391.6 389.8 384.4 379.3 384 6.73 1995 378.6 376.6 382.1 391 385.1 387.6 386.2 383.8 383.1 383.1 385.3 387.4 384.2 0.04 1996 400.3 404.8 396.3 392.8 391.9 385.3 383.5 387.5 383.1 381.1 377.9 369 387.8 0.94 1997 354.1 346.6 351.8 344.5 344 340.8 324.1 324 322.8 324.9 306 288.7 331 -14.6 1998 289.2 297.5 295.9 308.3 299.1 292.3 292.9 284.1 289 296.2 294.8 291.6 294.2 -11.1 1999 287.1 287.2 286 282.6 276.9 261.4 256.1 256.7 266.6 310.7 293 282.4 279 -5.22 2000 284.3 299.9 286.4 279.9 275.3 285.7 281.6 274.5 273.7 270 266 271.5 279.1 0.05 2001 265.5 261.9 263260.5 272.4 270.2 267.5 272.4 283.4 283.1 276.2 275.9 271 -2.89 2002 281.7 295.5 294.1 302.7 314.5 321.2 313.3 310.3 319.2 316.6 319.2 332.4 309.7 14.27 2003 356.9 359 340.6 328.2 355.7 356.5 351 359.8 379 378.9 389.9 407.6 363.6 17.39 2004 414 405.3 406.7 403 383.5 392 398.1 400.5 405.3 420.5 439.4 441.8 409.7 12.69 2005 424.2 423.4 434.2 428.9 421.9 430.7 424.5 437.9 456 469.9 476.7 509.8 444.7 8.55 2006 549.9 555 557.1 610.7 676.5 596.2 633.8 632.6 598.2 585.8 627.8 629.8 603.5 35.69 2007 631.2 664.8 654.9 679.4 666.9 655.5 665.3 665.4 712.7 754.6 806.3 803.2 696.4 15.4 2008 889.6 922.3 968.4 909.7 888.7 889.5 939.8 839 829.9 806.6 760.9 816.1 872 26 2009 858.7 943.2 924.3 890.2 928.6 945.7 934.2 949.4 996.6 1043 1127 1135 973 11.59 2010 1117 1095 1113 1149 1205 1233 1193 1216 1271 1342 1370 1391 1225 25.86黄金33年走势图1967年11月18日,英镑在战后第二次贬值;1968年3月17日,“黄金总汇”解体;1969年8月8日,法郎贬值11.11%。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https://img.taocdn.com/s3/m/04621c2731b765ce050814d4.png)
白银在国际市场上的历史走势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这是因为白银在西方世界同样具备很深的渊源,从“只受制于白银和大蒜的吸血鬼”传说到耶酥最后的晚餐中的银制餐具,白银在西方宗教世界中就是神圣和纯洁的代名词。
这些都是白银具备剧烈波动的群众基础,因为大家都对他投以关注的目光和心灵深处的触及欲望。
真正激活银价的还是79年世界商品历史上的一端传奇,他就发生在白银身上,从此白银就再也没寂寞过,无数投机家带者对前辈的尊崇在今天都前仆后继的涌入白银市场。
1970年代初期,白银价格平静地在2美元/盎司附近蠕动爬行。
由于白银是电子工业和光学工业的重要原料,邦克·亨特和赫伯特·亨特兄弟俩认为如果能够悄悄地垄断这个市场,会是一件有趣又有利的事情。
据说亨特兄弟发现一本名叫《七十年代买白银获暴利》的书,是他们的兴趣所出。
书中说白银总有一天会比黄金更有价值,这当然刺激了他们的行动。
从1973年12月的2.90美元/盎司开始,白银价格启动、攀升。
此时亨特兄弟已经持有3500万盎司白银的合约。
不到两个月,价格涨到6.70美元。
他们感到高额利润已经到手,不费吹灰之力。
但他们不知道,当时墨西哥政府囤积了5000万盎司的白银,购入成本均在2美元/盎司以下。
在墨西哥政府看来,每盎司6.70美元的价格已经相当可观,所以墨政府决定立时获利。
墨西哥人冲垮了市场,银价跌回4美元左右。
此后的四年间,亨特兄弟静静地吃进白银,比以往还积极。
偶尔他们也涉足其他商品。
到1979年,亨特兄弟通过不同公司,伙同沙特阿拉伯的皇室以及大经纪商大陆、阳光,拥有和控制了数亿盎司的白银。
当他们就要采取大动作时,白银价格正停留在6美元/盎司附近。
他们随即开始发难,一路买进,不停对市场施加压力。
到10月份时,这个国际财团实际上已经拥有纽约商业交易所所有白银的25%以上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白银的八分之五。
到1979年底,他们把银价推上19美元/盎司,把资本变成三倍以上。
2006年白银市场分析及2007年市场展望
![2006年白银市场分析及2007年市场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4c0b3a0816fc700abb68fc39.png)
表 1 20 0 6年 国 际市 场 白银 价 格 ( 元 , 司 ) 美 盎
Ta l Pr e o ne ain l i e ak d i o 6 be 1 i fitm t a l rm re n2 0 c o sv
从 中期看 20 06年 白银价格的走势基本可 以分 为3 个阶段 :第 1 阶段是从 2 0 年 1 个 06 月至 5 月 中旬 ,白银价格在 1 4 — 月一直在上升通道 中前行 , 纽约现货 白银价格在 4 1 月 9日达到 1. 美元/ 47 4 盎 司,在 白银 E F 布后 ,5月 1 T发 2日,纽约 白银期 货价格 曾经达到 1.1 5 美元/ 2 盎司 ;第 2 个阶段是 5 月 中旬至 6 月上旬 ,为白银价格的回调整理阶段 , 纽约现货在 6 月上旬一度跌落至 9 8 . 美元/ 4 盎司 的 低点 ;第 3 阶段是从 6月 中旬开始 的蓄势待发 个 阶段 ,银价开始稳 步反弹 ,此轮反 弹出现 了一波 三折( 1 第 波行情从 6月 中旬 开始 ,一直持续 到 9 月初 。银价在上升 通道 中不断前行 ,纽约现货 白 银价格最高达到 1. 美元/ 38 2 盎司 ;第 2 波行情从 9
2 轮上涨行 情是从 20 0 2年年底 白银市超跌之后 的 反弹开始 ,20 — 05年在高位整 固 ,在 20 04 20 0 6年 出现历史性 的突破 。20 0 6年以来 ,在美元 贬值 、 黄金价格走 高、 白银 E F指数基金发行 、国际油 T 价高涨等更多利好因素的刺激下 ,国际 白银价格连 创新高 ,4 2 月 0日纽约现货 白银价格达到 1. 美 48 6 元/ 盎司 ,为 2 年来的新高 ;5月 1 3 1日,纽约期货 白银价格收于 1. 美元/ 51 2 盎司,为 2 年来的新高 ; 5
黄金与白银价格的关系
![黄金与白银价格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a954f6e0975f46527d3e186.png)
历史上相当长时期内,黄金与白银共同以货币形式存在。
时至今天,两者之间行情相关系数仍高达90%左右。
不过,由于黄金金融属性强于商品属性,而白银商品属性强于金融属性,两者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一些差异。
但长期来看,两者之间会维持一个均衡的比值,当比值偏离过大时,有回归的趋势。
我们统计了黄金与白银自1968年以来的比价关系,其比值总体运行在较大的震荡(14,101)之内,平均值为53.34倍,核心区间为35—80倍之间。
此外,从贵金属比值的历史行情可以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为贵金属比值的分水岭,此前贵金属比值大致维持在40倍以下,而此后两者比值继续呈扩大趋势。
1990年—1993年,最高比值达到100.8,之后再度回落至均值附近。
最近两者比值出现异常主要发生在2008年四季度和2011年一季度,其中2008年两者比值迅速上冲至81附近。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黄金由于其储备货币及避险功能,行情大幅上行,而白银则因其工业需求萎缩,行情低迷,两者比值大幅上涨。
但到了2010年,特别是2011年,白银的投资性需求大幅增加,白银市场接近疯狂,贵金属比值又继续下跌。
之后白银投机泡沫破灭,行情大幅跳水,两者比值又回归至均值附近。
与黄金相比,白银金价格具有更大的波动率,其原因在于白银市场更小的容量以及更高的投机倾向。
从增量需求的角度看,白银每年的需求总量按价值计算仅为黄金的15%,而从存量保有量的角度看,由于历史上开采的白银大部分已被消耗,其地表保有量按价值计算同样明显低于黄金。
同时,由于白银的存量更分散,回收成本也更高,导致相当一部分白银存量被“固化”在首饰也许银器中。
因此,同样的资金量在白银市场中产生的冲击要大得多。
这也直接导致白银市场的波动性明显高于黄金。
而从投资者结构的角度来看,白银的投机属性更强。
由于其投资门槛较低(对于部分投资品种),相对于黄金投资者结构更为分散,且在持有结构上基本没有中央银行储备(不被计为储备资产),决策更为短的期限化。
国内银价历史走势
![国内银价历史走势](https://img.taocdn.com/s3/m/dbc69240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6.png)
国内银价历史走势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国内银价历史走势银价是指国际市场上白银的价格,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全球经济形势以及政治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而在中国,由于全球市场的影响以及国内经济的发展情况,国内银价也经历了诸多波动和变化。
本文将对国内银价历史走势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2008年以前在2008年之前,国内银价并不是市场主导的交易品种,因此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一般情况下,国内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黄金,而白银则少有人涉足。
国内银价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波动幅度不大。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际市场上的金融市场陷入混乱,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了投资者对避险资产的需求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白银这一避险资产备受关注,国内银价也开始受到影响,逐渐走高。
二、2008年至2016年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到2016年,国内银价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上涨行情。
在国际市场的推动下,白银价格一路攀升,国内银价也受到影响,价格不断上涨。
在这一时期,国内投资者开始关注白银投资,白银市场逐渐兴起。
一些投资机构也纷纷推出了白银投资产品,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
白银市场逐渐成为金融市场的热门品种,国内银价也一路走高。
2016年以后,国内银价走势开始有所波动。
在全球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白银价格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2018年初,国际市场上的金融市场再次陷入混乱,白银价格再度上涨。
国内银价也受到影响,在短时间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在随后的时间里,由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白银价格开始回落,国内银价也随之下跌。
截至目前,国内银价仍处于相对波动较大的状态,价格变动幅度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谨慎对待白银投资,做好风险控制。
四、展望未来未来国内银价的走势仍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全球经济形势、金融市场的状况、国际政治局势等都可能对白银价格产生影响。
投资者在进行白银投资时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控制。
黄金和白银的历史比价关系
![黄金和白银的历史比价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b69a25eee06eff9aff8071d.png)
从古至今,黄金和白银一直为人所熟悉,并且早前都是直接充当货币进行交易。
如今,现货黄金和白银都不再直接进行货币交易,而是换成了纸币。
从历史上来看,白银价格走势也与黄金有着相当的联动性。
黄金和白银的价格在1971前基本无多大变化,因为那之前美元与黄金挂钩。
但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以来,黄金和白银的价格飞速上涨(也意味着纸币的迅速贬值)。
美联储在八十年代初实行超过20%的高利率政策以对抗通货膨胀,这让无法产生利息的黄金和白银投资陷入长达20年的低谷。
直到2000年开始低成本的货币扩张让稀有的黄金和白银相对于泛滥的纸币重新显现价值,进入快速飙升的十年。
相对于1900年的价格,黄金上涨了36倍,白银上涨了27倍,但大部分涨幅都是在70年代和最近10年取得的。
在100多年的时间内,尽管黄金和白银的价格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两种贵金属的相对价格却波动不大。
金银比价平均为47倍,最高为96倍,最低为18倍。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黄金由于其储备货币及避险功能,价格大幅上涨,而白银则因其工业需求萎缩,价格低迷,两者比值大幅走高。
但到了2010年,特别是2011年,白银的投资性需求大幅增加,白银市场接近疯狂,黄金白银比值又继续走低。
之后白银投机泡沫破灭,价格大幅跳水,两者比值又回归至均值附近。
与黄金相比,白银价格具有更大的波动率,其原因在于白银市场更小的容量以及更高的投机倾向。
从增量需求的角度看,白银每年的需求总量按价值计算仅为黄金的15%,而从存量保有量的角度看,由于历史上开采的白银大部分已被消耗,其地表保有量按价值计算同样明显低于黄金。
同时,由于白银的存量更分散,回收成本也更高,导致相当一部分白银存量被"固化"在首饰或银器中。
因此,同样的资金量在白银市场中产生的冲击要大得多。
这也直接导致白银市场的波动性明显高于黄金。
而从投资者结构的角度来看,白银的投机属性更强。
由于其投资门槛较低(对于部分投资品种),相对于黄金投资者结构更为分散,且在持有结构上基本没有央行储备(不被计为储备资产),决策更为短期化。
白银价格与黄金及美元关系
![白银价格与黄金及美元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da59d2a58da0116c1749fb.png)
白银价格与黄金及美元关系
黄金和白银虽然都属于贵重金属,因此相关系数高达0.87,但二者的兑换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从1970年初的1盎司黄金兑换18盎司白银,发展到今日的1盎司黄金兑换42盎司白银,期间也出现了很多波折,比如1991年2月份,曾创下了1盎司黄金兑100盎司白银的历史最高纪录,同样1980年1月,也出现过1盎司黄金兑14盎司白银的历史最低纪录。
回顾一下最近出现的三次黄金白银的比值大幅波动情况,最近一次是08年7月到08年10月,金价与银价的比值由51窜到84,黄金相对白银“变贵”,究其原因,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大幅下滑探底,白银的工业需求大幅萎缩,致使银价下跌44.46%,而黄金同期仅下跌了11.86%;03年5月到06年4月,则是全球经济活动非常活跃,大宗商品价格普涨,白银上涨185.32%,而同期黄金上涨65.66%;第三次爆发于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大量海外资本涌入美国避险,美元大幅攀升,金价受制,而白银在经济增长中价格却上涨69.56%。
总的来看,白银的涨跌还是非常显著地受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的影响,而黄金受的此类影响较弱,更多反映了保值抗通胀的属性。
白银与美元的关系,纵观过去40年的历史,70年代初到1982年,从大的趋势上看,白银的价格和美元指数是绝对的负相关;82年到83年以及85年到87年曾出现过两次短暂的背离,但整体上这种关系一直在延续,直到80年代末。
90年代这10年两者的表现比较扑朔迷离,比较难看出具体的规律,美元指数在80与100之间震荡,而银价则在5至10美金每盎司的范围。
2000年以来两者重新回到负相关的关系。
所以可以说在过去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银价都和美元呈现负相关,特别是最近10年。
白银发展历史
![白银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e69b764b84254b35effd342a.png)
白银作为货币和价值储藏手段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1816年,英国实施《金本位法》,确定英镑纸币只盯住黄金,英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货币地位的国家。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各国在货币方面开始跟随英国实行金本位。
20世纪初,世界主要国家只有中国还是完全的"银本位制"。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彻底放弃了用银元做货币,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后一个重要的国家放弃了银本位,白银价格随后跌到历史最低水平,其商品属性超过金融属性。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美国政府开始放开对金银的价格管制。
白银价格得以随市场需求自由波动,银币的内在价值也超过了面值。
此后,白银价格迅速上涨,经历了长达10年左右的牛市,并在1980年1月18日达到49.45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点,10年价格增长了近29倍。
不过随着美国亨特兄弟恶意炒作的失败,其后白银价格迅速回落,进入长达20年的熊市,此间白银价格一直在3-7美元/盎司区间波动。
2002年,白银价格再次发力,开始了新一轮的牛市。
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及其后金融危机引发的避险需求使得市场对贵金属的需求大幅增加,黄金价格一路飙升,白银也在其带动下迅速上涨。
由于白银价格相对金价便宜很多,其价格波动也更加剧烈。
2011年4月28日,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之下,白银价格迅速攀升至30年高点48.44美元/盎司,逼近上一轮牛市的历史最高点,5个月内几乎翻了一倍,相比10年前上涨了9倍。
从历史上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一个大周期约30年。
白银从上一轮牛市高点即1980年的49.45美元至2011年的48.44美元基本上经过一个轮回。
当前白银价格主要受到两方面的支撑:一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白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二是随着白银投资产品的增多,在金融市场整体动荡的环境下,白银的投资需求成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
2007年白银市场分析及2008年展望
![2007年白银市场分析及2008年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d1d5f6b265ce0508763213b4.png)
表 1 2006 ̄2007 年国内外市场白银价格对比 Table 1 Comparis on on price of s ilver price between do-
mes tic and overs eas market from 2006 to 2007
山 Alamo Dorado 和Cerro San Pedro 也增产很快。2008 年 , San Cristobal 银 矿 将 全 面 投 产 , 玻 利 维 亚 San Bartolome 银 矿 、 墨 西 哥 Penasquito 银 矿 和 Dolores
场供需格局总体变化不大, 国 际 白 银 价 格 紧 随 黄 金 走 势 创 下 27 年 来 高 点 , 伦 敦 金 银 协 会( LBMA) 白 银 现 货 价 格
最 高 达 到 15.82 USD/oz; 黄金价格走高、美元疲软、原 油 能 源 价 格 居 高 和 投 机 投 资 需 求 强 劲 是 白 银 价 格 走 强 的 主
2007 年 8 月 16 日, 伴随着国际金融商品市场 的全线爆跌, 白银价格也大幅下跌。当日纽约商品 交易所( COMEX) 白银主力合约 9 月期银( SIU7) 价格 较前日爆跌 1.06 USD/oz, 定盘价为 11.495 USD/oz, 跌幅超过 11%。暴跌之后, 银价开始了超跌后的反 弹。进入 10 ̄11 月份, 国际银价在众多利好因素作 用下, 价格不断攀高, 在 11 月 7 日, 国际 银 价 最 高一度突破 16 USD/oz。 国 际 金 银 价 格 的 暴 涨 , 与 美元的极度疲软和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有直接 的联系。进入 12 月份, 国际银价受黄金价格带动, 价格继续震荡前行。
不考虑运输交易成本关税等其它因素, 2002 ̄ 2007 年 国 内 白 银 现 货 价 格 始 终 比 国 际 市 场 同 期 价 格 要 高 。 表 1 为 2006 ̄2007 年 国 内 外 市 场 白 银 价 格 对 比 。 从 表 1 中 可 以 看 出 , 2007 年 上 海 黄 金 交 易所交易的现货白银价格一直比同期国际银价高 200 CNY/kg 以上。国内价格虚高可能与国内白银市 场定价机制有一定原因( 定价机制不成熟) , 国内以
白银发展历史
![白银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31ec064de80d4d8d15a4fb1.png)
白银作为货币和价值储藏手段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1816年,英国实施《金本位法》,确定英镑纸币只盯住黄金,英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国家层面废除白银货币地位的国家。
19世纪下半叶,西方各国在货币方面开始跟随英国实行金本位。
20世纪初,世界主要国家只有中国还是完全的"银本位制"。
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改革",彻底放弃了用银元做货币,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后一个重要的国家放弃了银本位,白银价格随后跌到历史最低水平,其商品属性超过金融属性。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宣告瓦解,美国政府开始放开对金银的价格管制。
白银价格得以随市场需求自由波动,银币的内在价值也超过了面值。
此后,白银价格迅速上涨,经历了长达10年左右的牛市,并在1980年1月18日达到49.45美元/盎司的历史最高点,10年价格增长了近29倍。
不过随着美国亨特兄弟恶意炒作的失败,其后白银价格迅速回落,进入长达20年的熊市,此间白银价格一直在3-7美元/盎司区间波动。
2002年,白银价格再次发力,开始了新一轮的牛市。
金融市场流动性泛滥及其后金融危机引发的避险需求使得市场对贵金属的需求大幅增加,黄金价格一路飙升,白银也在其带动下迅速上涨。
由于白银价格相对金价便宜很多,其价格波动也更加剧烈。
2011年4月28日,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之下,白银价格迅速攀升至30年高点48.44美元/盎司,逼近上一轮牛市的历史最高点,5个月内几乎翻了一倍,相比10年前上涨了9倍。
从历史上看,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一个大周期约30年。
白银从上一轮牛市高点即1980年的49.45美元至2011年的48.44美元基本上经过一个轮回。
当前白银价格主要受到两方面的支撑:一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白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二是随着白银投资产品的增多,在金融市场整体动荡的环境下,白银的投资需求成为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