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耐候性试验标准
耐候性测试标准
耐候性测试标准耐候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暴露后的性能进行评估的测试方法。
在工程领域中,材料的耐候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着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建立对于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耐候性测试的意义。
耐候性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暴露后的性能变化情况,包括颜色变化、表面质量、力学性能、化学性能等方面。
通过耐候性测试,可以及时发现材料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材料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耐候性测试的内容。
耐候性测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暴露试验和人工加速试验两种方式。
暴露试验是将样品暴露在自然环境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测量来评估材料的性能变化情况;人工加速试验则是利用人工设备模拟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暴露因素,如紫外线、高温、高湿等,通过加速试验来评估材料的耐候性能。
三、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
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材料的种类、使用环境、暴露时间等多种因素。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耐候性测试标准有ASTM、ISO、JIS等多种标准,它们针对不同材料和使用环境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
四、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应用。
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建筑材料、涂料、塑料、橡胶、纺织品等多个领域。
通过对材料的耐候性进行测试评估,可以为材料的选择、设计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
五、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发展趋势。
随着材料科学和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耐候性测试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耐候性测试标准将更加注重对材料在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性能评估,同时也将更加关注测试方法的标准化和国际化,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材料交流和合作。
六、结论。
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建立和应用对于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材料的质量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材料科学和测试技术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和应用,不断完善和推进相关工作,为材料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耐候性测试标准
耐候性测试标准耐候性是指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暴露后,其性能和外观不发生明显变化的能力。
耐候性测试是对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长期暴露性能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其结果直接影响到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材料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耐候性测试标准应当明确测试的对象和测试的环境。
测试对象可以是各种材料,如塑料、涂料、橡胶、金属等,测试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人工模拟环境。
对于不同类型的材料,其耐候性测试的对象和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差异性。
其次,耐候性测试标准应当包括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测试方法是指对材料进行耐候性测试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暴露条件的设定、测试周期的确定、测试样品的制备和安装等。
评价标准是指根据测试结果对材料的耐候性进行评价的依据,可以采用物理性能测试、化学性能测试、外观评价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另外,耐候性测试标准还应当考虑到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差异性。
由于地域和气候的不同,材料在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暴露性能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在制定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地域和气候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
最后,耐候性测试标准的执行和监督也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测试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审核,确保测试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总之,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材料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才能准确评价材料的耐候性能,为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未来在制定和执行耐候性测试标准时能够充分考虑到不同材料和环境的特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推动材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qct17耐候实验标准
qct17耐候实验标准
QCT17耐候实验标准是指在汽车行业中常用的一种耐候性测试标准。
耐候性测试是用来评估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特别是在暴露于日光、湿度和温度变化等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性能。
QCT17标准通常适用于汽车外部部件的测试,例如车身涂料、塑料零部件等。
根据QCT17标准,测试样品通常会暴露在模拟自然环境的设备中,例如暴露于紫外线、高温、低温、潮湿等条件下一定的时间,然后对样品的外观、颜色、表面质量等进行评估。
这有助于制造商了解材料在实际使用中的耐久性能,从而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
QCT17标准的具体测试方法和评定标准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汽车制造商或者测试实验室而有所不同。
然而,通常会遵循国际上公认的测试程序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总的来说,QCT17耐候实验标准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非常重要,它有助于确保汽车外部部件在各种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耐久性能,从而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
国标5237.3-2008与2004的区别
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5237.3 2008前言本部分第4.4.4条和表2中的复合膜局部膜厚要求是强制性的,其余内容是推荐性的。
GB 5237《铝合金建筑型材》分为六部分:——第1部分:基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本部分为GB 5237的第3部分。
本部分代替GB 5237.3-2004《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本部分参考日本JIS H 8602-1992《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涂装复合膜》和美国AAMA612-2002《建筑用铝表面阳极氧化复合膜的试验方法及性能要求技术规范》进行修订的。
本部分与GB 5237.3?004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吸纳了YS/T 459-2003《有色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的内容,并对其进行了修改。
——删除了阳极氧化膜平均膜厚的要求,并将A级和B级阳极氧化膜的局部膜厚提高到“≥9μm”。
——将A级、B级和S级落砂试验耐磨性指标分别提高到3300g、3000g 和2400g。
——参照AAMA 612的规定,增加了耐盐酸性、耐灰浆性和耐湿热性要求。
——增加了耐洗涤剂、耐溶剂性要求。
——4.5条将“但在型材端头80mm范围内允许局部无漆膜”改为“但在型材端头80mm范围内允许局部无膜”。
本部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广东坚美铝型材厂XXX、广东兴发铝业XXX、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XXX、福建省南平铝业XXX。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华南有色金属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佛山市新合铝业XXX、佛山市南海华豪铝型材XXX、广东凤铝铝业XXX。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卢继延、葛立新、戴悦星、朱祖芳、夏秀群、黄赐为、谢志军、詹浩、马存真。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 5237.3-2000、GB 5237.3-2004。
耐候性测试标准
耐候性测试标准耐候性测试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材料或产品经受日晒、雨淋、风吹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检验其耐久性和稳定性的能力。
耐候性测试标准是对材料或产品进行耐候性能评定的依据,其结果直接关系到材料或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质量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耐候性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以及其在材料和产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首先,耐候性测试标准主要包括对材料或产品在自然环境中暴露的时间、温度、湿度等因素的要求。
这些因素对材料或产品的耐候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测试标准中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测试,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材料或产品在自然环境中的使用情况,从而更加准确地评定其耐候性能。
其次,耐候性测试标准还包括对测试方法和设备的要求。
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测试设备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耐候性测试标准中,需要对测试方法和设备进行详细的规定,确保测试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只有在符合标准的测试条件下进行测试,才能得到准确的测试结果,为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再次,耐候性测试标准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和判定也有着详细的规定。
在测试结束后,需要对测试样品进行详细的检测和分析,得出相应的测试结果。
这些测试结果需要根据标准中的评定标准进行判定,从而对材料或产品的耐候性能进行评定。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评定和判定,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材料或产品的耐候性能,为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耐候性测试标准在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测试,才能得到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为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因此,制定和执行耐候性测试标准对于提高材料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耐候性测试标准有所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
以上就是本文对耐候性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
耐候性试验方法
耐候性试验方法之樊仲川亿创作树脂耐候性试验方法分为下面两大类,而每种试验又可细分为若干种方法。
1. 室外流露试验(Outdoor exposure test)在自然环境下了解耐候性、耐光性和耐臭氧性。
・由于处在与资料所流露的实际环境类似的状态,因此资料劣化切近现实情况。
・试验非常耗费时间。
・数据再现性低。
(在短期流露试验中尤为显著)・结果有时会因流露场合而异。
2. 人工促进试验(Artificial accelerated weatherability test)在近似自然环境的状态下通过人工促进来了解耐候性、耐光性和耐臭氧性。
・可在比室外流露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试验。
・在使用相同试验装置的情况下结果的再现性更好。
・光劣化机制可能与室外流露分歧。
・促进性因聚合物而异。
耐候性试验的种类室外流露试验室外耐候性试验直接流露试验黑箱流露试验太阳追踪流露试验太阳追踪集光流露试验室外耐光性试验玻璃下流露试验玻璃下黑箱流露试验玻璃下流露试验太阳追踪玻璃下流露试验太阳追踪集光人工促进试验促进耐候性试验日照碳弧灯式耐候性试验氙弧灯式耐候性试验促进耐光性试验紫外线碳弧灯式耐光性试验日照碳弧灯式耐光性试验氙弧灯式耐光性试验紫外线荧光灯式耐光性试验耐候性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耐候性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如下:1. 针对树脂机械物性和强度等的变更(坚持率)的评价方法・拉伸强度和延伸量坚持率・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坚持率・悬臂梁冲击强度坚持率2. 针对树脂成型品概况状态(颜色变更、开裂等)的评价方法・变褪色(有时用丈量仪,有时则通过目视)・是否开裂・光泽变更。
耐候性测试标准
耐候性测试标准耐候性是指材料在自然环境下长期暴露或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原有性能和外观稳定性的能力。
耐候性测试是对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性能进行评价和验证的重要手段,对于各种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耐候性测试的标准及其意义,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生产厂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首先,耐候性测试的标准主要包括对材料的耐光性、耐热性、耐湿性、耐候性等方面的测试。
其中,耐光性测试是指材料在日光或人工光照下的性能表现,主要包括颜色的保持性、表面光泽度、抗紫外线性能等指标。
耐热性测试是指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主要包括材料的热变形温度、热老化性能等指标。
耐湿性测试是指材料在高湿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主要包括材料的吸水率、耐潮性能等指标。
耐候性测试是指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性能表现,主要包括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指标。
其次,耐候性测试的标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耐候性测试的标准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生产厂家了解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从而指导材料的研发和生产。
另一方面,耐候性测试的标准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材料,保证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外观。
最后,针对耐候性测试标准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目前耐候性测试的标准还不够完善,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
另一方面,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对于一些新材料的耐候性测试标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
综上所述,耐候性测试标准是对材料在自然环境中的性能进行评价和验证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讨,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更新耐候性测试的标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生产厂家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
ul耐候测试标准
ul耐候测试标准UL耐候测试标准是对橡胶制品的耐候性能进行测试的标准,包括耐紫外线、耐高温、耐低温等指标。
耐候性是指材料在户外环境下长期使用时,能够抵抗自然气候因素(如阳光、雨水、风沙等)对其性能的影响。
对于橡胶制品来说,耐候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UL耐候测试中,通常会模拟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橡胶制品进行加速老化试验。
这些试验条件可能包括高温、低温、湿热、紫外线辐射等。
通过在这些极端条件下的测试,可以评估橡胶制品在实际使用中的耐候性能。
具体来说,UL耐候测试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耐紫外线测试:模拟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观察橡胶制品在长时间紫外线照射下的性能变化。
这通常涉及将样品暴露在强紫外线灯下,并定期检查其外观和性能。
2.耐高温测试:将橡胶制品置于高温环境中,观察其在高温下的性能表现。
这可能包括测量其硬度、拉伸强度、压缩永久变形等指标的变化。
3.耐低温测试:将橡胶制品置于低温环境中,观察其在低温下的性能表现。
这可能包括测量其脆性、冲击强度等指标的变化。
4.湿热老化测试:将橡胶制品置于高温高湿环境中,观察其在湿热条件下的性能变化。
这可能涉及测量其重量变化、硬度变化、拉伸强度变化等指标。
5.盐雾腐蚀测试:模拟海洋或工业环境中的盐雾腐蚀条件,观察橡胶制品在盐雾腐蚀下的性能表现。
通过UL耐候测试标准对橡胶制品进行测试和评估,制造商可以证明其产品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从而获得UL认证。
获得UL认证后,橡胶制品可以在相关领域得到认可,并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可靠的选择。
同时,UL认证也为橡胶制品在全球市场拓展提供了优势,增加了用户对产品的信心和信赖。
2018年油漆涂装作业指导书-推荐word版 (1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油漆涂装作业指导书篇一:油漆喷涂作业指导书油漆喷涂作业指导书一、目的规范金属结构件的喷漆操作流程,保证油漆喷涂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二、适用范围本工艺操作规范适用于我司生产产品用金属结构件喷涂以及有特殊要求金属结构件的表面喷涂。
三.职责1. 生产部生产人员按照规范操作,保证喷漆工序合格。
2. 品质部检验人员负责喷漆工序的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保持纪录。
四、活动和方法1. 外观检查检查待喷漆金属结构件表面有无披锋、多肉、粘砂、散热片缺损、油污、锈迹等缺陷,若存在上述缺陷则必须打磨或修补处理,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 喷漆前处理a.用干毛刷清除金属结构件表面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浮灰等吹干净。
b.用RT-810强力油污清洗剂手工清洗金属结构件表面油污。
根据油污的程度调整稀释比例,搅拌均匀后使用。
c.用 120#砂纸打磨金属结构件表面,清除毛刺后吹干净,保证表面光洁,必要时再次清洗。
干燥后不可用手触摸待喷漆表面。
d.施工表面必须干燥清洁,温度高于露点,以免冷凝。
3. 喷底漆a.底漆为玉龙牌环氧富锌底漆 17340(基料:17349 固化剂:97040)。
将底漆充分搅拌均匀后,使用量杯将底漆 17349-19830与固化剂 97040 按照 4:1的比例调配,充分搅拌均匀,直至粘度适宜。
必要时添加稀释剂。
b.喷第一道底漆。
喷漆前应再次检查工件表面清洁度,如有灰尘等,应再次清洗干净。
喷漆时应喷涂均匀。
c.将工件在空气中常温下放置 15-20min,闪干。
d.喷第二道底漆。
喷涂均匀以保证漆膜厚度。
e.检查。
若某些部位没有喷涂到位,可用毛笔描涂底漆。
4.4 喷面漆前处理 a.待底漆流平、干燥(20℃下,8h)后,用 240#砂纸打磨工件表面,干膜厚度 40~60μm,清除气孔、杂质后吹干净。
氟碳喷涂制品外观检测标准
广茂达光艺科技检验标准——氟碳喷涂制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金属防腐涂装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贮存、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图纸未注特殊要求外我司需氟碳喷涂类产品。
2.引用标准GB/T 9754 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属颜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镜面光泽的测定GB/T 9761 色漆和清漆色漆的目视比色GB/T 6739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4957 非磁性基体金属上非导电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涡流法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T 1740 漆膜耐湿热测定方法GB/T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T 6682 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T 1865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GB/T 1766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3.定义3.1 A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
3.2 B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或者角度下能看到的面。
3.2 C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一般指非喷涂面。
3.3 检验条件A 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
B 目测距离:A级面为300mm,B等级面为500mm;C等级面为1000 mm。
3.4 检验标准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4 要求4.1 涂层种类涂层种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对于我司产品无特殊要求,均采用三涂层的涂层种类。
4.2 涂层性能4.2.1 光泽涂层的60°光泽值及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耐候性测试
耐候性测试1、QUV(紫外灯)与WOM(人工加速老化仪)的比较QUVWOM光源紫外光(313nm,340nm)灯:主要为313,340波长附近的紫外光,没有可见光氙灯:摸拟自然光,主要为UV的长波(340)及可见光区域强度大大强于自然光照,一般几百小时就使材料破坏强于自然光,模拟自然环境,需要2000小时以上,才能分出好坏破坏UV短波会破坏树脂,使树脂表面失去光泽,脆裂等UV光+可见光引起表面颜色变化用途一般用于检测树脂(另行分析)检测颜料/染料等着色剂2、假如客户使用QUV作为测试手段国内客户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时多数会选择QUV,主要原因有2个,一方面是QUV的实验成本最低,而WOM(Weather-O-Meter)要贵很多,做大量数据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另一方面是一些做老化设备的厂商为了多卖设备有意无意在误导客户,在宣传上做手脚,让人以为用QUV就能够检测颜料的耐光性能。
从上图可以看出,QUV(尤其是QUV-B)的辐射曲线与自然光相差甚远,得到的试验数据也不能准确反映自然曝晒的结果。
图中QUV-B在波长310-320nm有一个高峰,许多结构复杂的高性能颜料(DPP尤其明显)的化学结构恰恰在这一段上禁不起辐射破坏,然而这在自然环境中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用QUV来检测高性能颜料往往会得出与自然使用条件下相反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在QUV测试中会出现红112比红254好,黄74比铁黄好的主要原因。
许多研究结果已经证明QUV比较适合测试树脂的耐候性而不是颜料。
3、测试样片中不添加紫外光稳定剂和吸收剂有些客户在做颜料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的时候,测试样片(涂料或塑料)中不加足够量的紫外光稳定剂吸收剂或者根本就不加,这样的作法对最终结果影响很大。
因为,树脂在测试的时间内必须保证没有颜色变化,才能区分出颜料的性能。
首先要明确的是紫外光稳定剂吸收剂的作用是对树脂进行保护而不是颜料,因此在对颜料耐候性测试时必须加入足够量的光稳定剂和吸收剂(比如涂料中建议加入2%光吸收剂Eversorb80+1.5%受阻胺稳定剂Eversorb93),以避免树脂受紫外光破坏而发生结构断裂,宏观现象就是开裂、粉化,一旦树脂开裂和粉化,在水的作用下会使光线来回折射增加照射量进而使试验条件更加恶化,最终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而且粉化的树脂表面也增加了判断颜料好坏的难度。
涂料耐候性检测标准
涂料耐候性检测标准涂料的耐候性是指涂料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暴露后所能保持的性能和外观稳定性。
耐候性是涂料品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涂料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因此,对涂料的耐候性进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涂料耐候性检测的标准方法,以及对涂料耐候性进行评估的相关要点。
首先,涂料耐候性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耐候性试验方法、试验条件、试验周期、试验样品的制备和试验结果的评定标准。
耐候性试验方法通常包括人工气候老化试验、自然暴露试验和加速老化试验等。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紫外辐射等环境因素,以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的耐候性情况。
试验周期一般根据涂料的使用要求和预期寿命进行设定,通常包括数百小时甚至数千小时的试验时间。
试验样品的制备需要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时,需要根据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和评定方法进行判定,以确定涂料的耐候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其次,涂料耐候性的评估主要包括对涂料的外观变化、色泽变化、附着力、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进行评定。
外观变化通常包括泛白、开裂、脱落、变色等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色泽变化则是通过比色仪或色差仪等设备进行测定,以确定涂料色泽的变化程度。
附着力、硬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等性能指标的评定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以确定涂料在耐候环境中的性能表现。
总的来说,涂料的耐候性检测标准对于确保涂料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严格的耐候性检测和评定,才能保证涂料在各种恶劣环境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外观。
因此,涂料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都应当重视涂料的耐候性检测工作,确保涂料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合理选择耐候性试验方法,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也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定,及时发现和解决涂料耐候性能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涂料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GB8013.1-2007-T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 第1部分 阳极氧化膜
ICS 25.220.01 H 60GB/T 8013.1—200X代替 GB/T 8013-198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 阳极氧化膜Anodic oxide coatings and organic polymer coatings on aluminium and its alloysPart 1: Anodic oxide coatings(报批稿)200X —XX —XX 发布 200X —XX —XX 实施GB/T 8013.1-2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布前言GB/T 8013《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分为三部分:——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第2部分:阳极氧化复合膜——第3部分:有机聚合物喷涂膜本部分为GB/T 8013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 8013-1987《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
本部分与GB/T 8013-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全面更改了标准的结构,将原第4章~第16章变化为第4章性能要求和第5章试验方法。
各项性能要求归并入 4.1~4.13,而相应的试验方法列入 5.1~5.13。
——本部分增加了以下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1) 增加了“4.4.1.2 硝酸预浸的磷铬酸试验”;(2) 增加了“4.5.1耐盐雾腐蚀性”和“4.5.2耐碱性”,并规定了各种级别的CASS和耐碱性的性能要求;(3) 增加了“4.8抗热裂性”;(4) 增加了“4.9.2 自然耐候性”、“4.9.3 加速耐候性”、并且将4.9.3分为“4.9.3.1 耐人造光”和“4.9.3.2 耐紫外光”。
相应章节增加了试验方法。
——本部分撤销了原标准“7.2.2 交替式耐酸试验”及“12 耐晒度及紫外辐射性”。
——本部分撤销了原标准“13 光的反射性能”,增加了“5.10 光反射性测量方法”,分别按照新国标GB/T 20503-2006,GB/T 20504-2006,GB/T 20505-2006,GB/T20506-2006执行。
防水涂料验收标准
防水涂料验收标准一、概述防水涂料是建筑防水工程中常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因此,防水涂料的验收标准是保证防水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防水涂料的验收标准,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检测、干燥时间等各个方面。
二、外观检查1.防水涂料应均匀一致,无气泡、裂纹、颗粒等缺陷。
2.涂膜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流淌、滴落等现象。
3.涂膜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明显色差。
三、厚度检测1.防水涂料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应小于1.5mm。
2.涂膜厚度检测可采用针测法或超声波测厚仪进行。
3.涂膜厚度不均匀性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厚度不均而导致防水性能下降。
四、干燥时间1.防水涂料干燥时间应符合产品说明书或设计要求。
2.干燥时间过短可能导致涂膜未完全固化,影响防水性能;干燥时间过长则可能影响施工进度。
3.干燥时间可通过产品说明书或试验确定。
五、附着力检测1.防水涂料与基层的附着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应大于0.5MPa。
2.附着力检测可采用划格法或拉拔法进行。
3.附着力不达标可能导致涂膜脱落,严重影响防水效果。
六、耐候性检测1.防水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抵抗紫外线、雨雪、温差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2.耐候性可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条件进行试验验证。
3.耐候性差的涂料可能导致涂膜老化、开裂等问题,影响防水效果和使用寿命。
七、总结与建议1.防水涂料验收标准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检测、干燥时间、附着力检测和耐候性检测等方面。
这些标准是保证防水涂料质量的重要依据,必须严格遵守。
2.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防水涂料的监管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对于不合格的防水涂料应及时进行更换和处理,避免影响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
3.为了提高防水涂料的质量和性能,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
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汽车面漆耐候标准
汽车面漆耐候标准
汽车面漆的耐候性标准通常是指漆膜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如光照、温度变化、湿度、雨淋、风沙等)能够保持其颜色稳定、光泽不明显下降、不开裂、不起泡和不出现锈蚀的能力。
国标中对汽车面漆的耐候性能要求是:
1.汽车面漆漆膜在热带地区长时间暴露于阳光下(至少12个
月),允许有轻微失泽和变色,但不允许出现起泡、开裂和锈斑等严重影响外观和防腐性能的现象。
2.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方面,可能会要求漆膜经过一定时间(比如
1000小时)的人工氙弧灯老化试验后,失光率不超过15%,且变色或粉化等级不得超过1级。
1。
耐候性测试报告范本
变褪色
是否开 裂
机械物性/强度
光泽 变化
拉伸强度/延 伸量保持率
弯曲强度/弹 性模量保持
率
悬臂梁冲 击强度保
持率
级数
结论 (OK/NG)
NO.1
快速温度 变化测试 NO.2
NO.3
NO.4
NO.1
NO.2 高温测试
40℃ NO.3
NO.4 NO.1
低温测试 NO.2 -20℃
NO.3
NO.4
XXXXX有限公司
耐候性测试报告范本
检测名称 产品品名 抽查数量 试验依据
实施部门 规格型号 实验设备 试验方式
自然气候 (A) 室外强化 (B) 实验室模拟 (C)
1级:放大镜 /显微镜观察 2级:放大镜 /显微镜观察
3级:肉眼观察细小裂纹
4级:肉眼观察明细裂纹
检测目 的:
序号
温度变 化范围
测试时 间
制表: 时间:
审核: 时间:
批准: 时间:
耐候性测试标准
耐候性测试标准耐候性测试是指对材料在自然环境中长期暴露后的性能进行评定的一种测试方法。
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耐候性测试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测试方法。
首先,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应用环境的差异。
不同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耐候性测试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材料和使用环境的特点进行制定,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耐候性测试标准需要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测试要求等内容。
测试方法是指对材料进行耐候性测试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规程,测试条件是指测试过程中所需的环境条件,测试设备是指进行测试所需的设备和仪器,测试要求是指对测试结果的评定标准和要求。
这些内容的完善和规范对于测试的有效进行至关重要。
另外,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测试周期和评定标准的确定。
测试周期是指测试的持续时间,不同材料和使用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测试周期,因此测试周期的确定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实际情况。
评定标准是指根据测试结果对材料性能进行评定的标准,评定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最后,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还需要考虑到测试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测试结果的分析是指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取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从而为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测试结果的应用是指根据测试结果对产品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耐候性能和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耐候性测试标准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特性和使用环境的差异,包括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设备和测试要求等内容,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测试周期和评定标准的确定,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和应用。
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耐候性测试标准,为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标准9474
标准9474
标准编号:GB/T 9474-2011
标准名称:涂料耐候性试验方法
发布日期:2011年9月30日
标准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用自然和人工环境的方法测定室内和室外涂料耐候性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于木材、金属和混凝土等基材的涂料和涂层。
不适用于用于建筑物外墙涂料的试验。
标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用规定
第二部分:自然耐候性试验方法
第四部分:试样的制备和评价
第六部分:报告的编制
各部分内容简介:
此部分规定了适用于本标准的符号和缩略语。
此部分还规定了实验室的必备条件、试验温度范围、湿度、日照等环境条件。
自然耐候性试验即将试验样品安放在自然环境下,通过风吹、日晒、雨淋等方式进行加速老化试验。
试验时间一般至少为12个月。
此部分规定了试样的准备、试样放置方式、检测方法等。
人工耐候性试验是将试验样品暴露在人工环境下,通常采用氙灯或荧光灯进行加速老化试验。
该方法可以使时间缩短到数周或数月。
但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与自然老化存在一些差异,如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等。
本部分规定了氙灯和荧光灯的使用条件、试样暴露方式、试验时间等。
本部分规定了试验样品的选取、加工、质量要求等。
本部分提供了涂料耐候性试验结果的评价方法。
包括观察试样的外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物理性能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提供了试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包括试验设备、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等。
本标准提供了涂料耐候性试验的具体步骤,并提供了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试验报告的范本,可供涂料生产、检测和应用单位参考。
耐候性测试
耐候性检测也称为可靠性检测,是指材料如涂料、建筑用塑料、橡胶制品等因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变化,风吹雨淋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出现的褪色,变色,龟裂,粉化和强度下降等一系列老化的现象。
其中紫外线照射是促使塑料老化的关键因素。
检测范围:耐热性耐冻融性耐冲击性耐磨性耐黄变性耐光老化性耐碱性耐酸碱性耐沾污性耐洗刷性耐盐雾性耐湿热型耐液体介质耐水性等等;耐候测试方法:1、自然气候自然的室外测试需要标本照射阳光,暴露在大气中,它们或是直接或是用玻璃挡板。
两种基准气候常被用来在美国测试产品:湿热的亚热带佛罗里达气候和干热的亚利桑那州沙漠气候。
其他地方的气候适合于其他市场。
2、室外强化当要更大程度地暴露于太阳辐射下,我们可以用太阳跟踪器或者集中处理系统直接暴露在真实的户外风化条件下,来获得更快的户外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能提供比原来真实时间风化情况下至少快八倍的有效结果。
3、实验室模拟将实验室测试利用具有特殊环境的测试箱和人工的光源,这些能提供极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类似于真实时间条件,但又快许多倍时所获得的结果。
可用不同的环境控制和灯源(如荧光,碳氙弧,或金属卤化物)。
每种都有独特的光谱特性,能和太阳光的几个关键的波长相匹配,来预测产品的性能。
检测仪器:气相色谱(GC) 紫外、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AAS) 液相色谱(LC) X 荧光光谱、XRF X射线衍射仪(XRD) 红外光谱(IR、傅立叶) 气质联用(GC-MS) 液质联用(LC-MS)等等;测试方法:自然气候:自然的室外测试需要标本照射阳光,暴露在大气中,它们或是直接或是用玻璃挡板。
两种基准气候常被用来在美国测试产品:湿热的亚热带佛罗里达气候和干热的亚利桑那州沙漠气候。
其他地方的气候适合于其他市场,例如,Atlas在欧洲范围内有25种气候测试。
室外测试常采用全年的照射、风化处理,这些处理随着时间有所不同。
室外强化:当要更大程度地暴露于太阳辐射下,我们可以用太阳跟踪器或者集中处理系统直接暴露在真实的户外风化条件下,来获得更快的户外测试。
自然耐候性试验标准
自然耐候性试验1、要点涂膜在屋外曝晒时,对自然环境受的影响,要调查其耐久性。
将试料试验片和样品试验片安装在耐候试验台上,实施屋外曝晒试验。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试验观察涂膜,比较结果,进行记录。
2、耐候试验场进行耐候试验的场所,由正东方至正南方之方位,从日出30分钟后到日落30分钟前的这段时间,没有妨碍日光的直射、通风、降水。
要采取措施,防止日光的反射,尘土的飞扬和水淹等等情况,以有害气体和蒸汽等等的环境污染因素少的场所,作为耐候试验场所。
耐候试验场,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对于试验片的试验来说,年平均日射量4000MJ/m2以上的地域,每年的统计变化不大的地方设置为最好。
3、装置、器具以及材料3.1耐候试验台耐候试验台,如图85那样的构造的东西。
用钢材、木材等,加固制作,以免产生由试验片相互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影响,放开适当的间隔,准备能固定试验片的试验片保持框架,用适当的涂料进行涂装,作为以免损伤试验片的条件。
耐候试验台,是将试验片的试验面朝向正南的上方,与水平面之角度,比所在场所的纬度约小5度。
试验片的最下端,由耐候试验台设置面,保持500mm以上位置那样牢固地进行设置。
试验台保持框,在耐候试验中和安装、拆卸时,不可以损伤试验片,还不可以让水浸到试验片的下端。
即使有暴风雨也不会脱落的那样的构造,作为耐候试验台。
3.2试验板:3.3涂装工具:根据产品规格之规定4、样品样品产品规格所规定的涂料样品。
5、试验片的制作:试验片的制作,如下进行:5.1试验片的区分和称呼试验片,如果采用耐候试验涂料的话,根据在其试验中的使用目的,组合成如表29那样的区分名称。
表29 试验片的区分和称呼注:原状试验片,要在给涂膜坏的影响的气体、蒸气、灰尘少,没有直射日光的室内,根据表1将涂膜一片一片不重叠的放置。
5.2试验片的涂装系指试验板前处理品、调整,包含从底漆到挥发性面漆的反复涂刷,干燥方法的涂装,根据产品规格进行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耐候性试验
1、要点
涂膜在屋外曝晒时,对自然环境受的影响,要调查其耐久性。
将试料试验片和样品试验片安装在耐候试验台上,实施屋外曝晒试验。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试验观察涂膜,比较结果,进行记录。
2、耐候试验场
进行耐候试验的场所,由正东方至正南方之方位,从日出30分钟后到日落30分钟前的这段时间,没有妨碍日光的直射、通风、降水。
要采取措施,防止日光的反射,尘土的飞扬和水淹等等情况,以有害气体和蒸汽等等的环境污染因素少的场所,作为耐候试验场所。
耐候试验场,年平均日照时间在2000小时以上,对于试验片的试验来说,年平均日射量4000MJ/m2以上的地域,每年的统计变化不大的地方设置为最好。
3、装置、器具以及材料
3.1耐候试验台
耐候试验台,如图85那样的构造的东西。
用钢材、木材等,加固制作,以免产生由试验片相互间的接触而产生的影响,放开适当的间隔,准备能固定试验片的试验片保持框架,用适当的涂料进行涂装,作为以免损伤试验片的条件。
耐候试验台,是将试验片的试验面朝向正南的上方,与水平面之角度,比所在场所的纬度约小5度。
试验片的最下端,由耐候试验台设置面,保持500mm以上位置那样牢固地进行设置。
试验台保持框,在耐候试验中和安装、拆卸时,不可以损伤试验片,还不可以让水浸到试验片的下端。
即使有暴风雨也不会脱落的那样的构造,作为耐候试验台。
3.2试验板:
3.3涂装工具:根据产品规格之规定
4、样品
样品产品规格所规定的涂料样品。
5、试验片的制作:试验片的制作,如下进行:
5.1试验片的区分和称呼
试验片,如果采用耐候试验涂料的话,根据在其试验中的使用目的,组合成如表29那样的区分名称。
表29 试验片的区分和称呼
注:原状试验片,要在给涂膜坏的影响的气体、蒸气、灰尘少,没有直射日光的室内,根据表1将涂膜一片一片不重叠的放置。
5.2试验片的涂装
系指试验板前处理品、调整,包含从底漆到挥发性面漆的反复涂刷,干燥方法的涂装,根据产品规格进行规定。
5.3试验片的处理
试验片的周边和后面,在耐候试验中,要根据产品规格规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以免受影响。
5.4试验片的数量
就试料和样品而作的耐候试验片的数量,要根据产品规格进行规定。
5.5试验片的标识
标识的位置,在试验片的端部、后面等部位,应在无碍耐候试验和其评价的位置。
标识的内容、试验的种类、耐候试验的场所、条件简单的采用记号、编号,用不影响试料的方法,耐候试验后,能明显的识别。
6、操作
6.1试验的开始
试验片根据产品规格规定的条件、干燥,保持稳定后,将试验面向上安装在耐候试验台上,开始进行试验。
开始时期根据产品规格进行规定③。
但是,开始试验的日子为阴天和晴天。
注③:特殊无规定的场合,为4月以及10月。
6.2试验的期间
耐候试验的期间,为产品规格规定的期间。
6.3试验、观察的时间
观察试验涂膜,没有特别指定的场合,开始后每三个月为一个周期,一年后每6个月为一个周期。
6.4评价项目
观察试验的耐候试验片,进行评价的项目,根据产品规格进行规定。
建议零部件总成室外放置时间1年,支架类零部件6个月
6.5评价方法
目视评价方法
由耐候试验产生的颜色、光泽的变化程度,根据目测试料耐候试验片和试料原状试验片,进行观察、比较和调查。
根据目视与样品耐候试验片和样本原版试验中相同,比较和调查试料和样品的变化差。
裂纹、脱落、起泡、气孔、锈蚀分别直接比较试料与样品的耐候试验片,观察其程度的大小。
7、耐候试验结果的记录
观察耐候试验片的结果,每次的记录,全期工作完毕后,要总结、评价并记录试料的耐候性。
8、气象观测
对耐候试验场和其他所在地的气象,要定期作好观察记录。
该记录,可作为评价耐候试验的成绩时的参考。
气象情况在异常时要特别作好记录。
气象观察的项目,如下:
天气、气温、温度、降水量、日照时间、日射量
注⑤:用耐候试验场的所在地附近的气象部门的数据就行。
但是,此种场合,要记上与耐候试验场的位置情况。
9、耐候试验的实施和管理
9.1耐候试验的实施
9.2耐候试验结果的管理
试验完毕后的试验片,要保管1年时间;结果的详细记录要保存5年以上,要将
其数据活用到品质维持和提高,以及制造方法和使用方法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