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项目背景:为了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环保要求,本公司在北京地区投资建设了一座烟气脱硝工程项目。
该项目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以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目标,通过脱硝催化剂将烟气中的NOx转化为无害物质,以达到环保要求。
项目安全验收内容:1.安全设施建设及完备性评估:对项目现场安全设施进行评估,包括灭火系统、泄漏报警系统、紧急停车装置等设施的建设情况,并评估其完备性和有效性。
2.安全操作规程及培训情况评估:对项目方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评估,并评估员工对操作规程的培训情况,以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设备,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有效应对。
3.环境风险评估: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环境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排查和评估,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项目安全设备运行状况评估:对项目现场的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包括防爆设备、应急照明等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估:评估项目建设期间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包括施工设备安全使用情况、清理现场杂物情况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评价结果:根据对项目的安全验收评估,总体上,本项目在安全方面做得较好。
经评估发现如下情况:1.安全设施建设情况良好:项目现场安全设施建设到位,各类安全设备完备,并经过了专业的维护保养,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2.员工安全培训到位:项目方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了系统的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3.环境风险评估细致全面:项目方对环境风险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评估,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安全设备运行正常:项目现场的安全设备运行正常,能够及时监测到潜在危险并采取措施,保障了现场的安全。
5.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做得不足:在施工期间,项目方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做得不够到位,存在一定的危险隐患,需要加强安全监管措施。
评价建议:鉴于上述情况,本评价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脱硫改造项目后评价报告
脱硫改造项目后评价报告一、项目背景脱硫技术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项目之一,主要目的是减少大气污染物。
脱硫改造项目的实施通常涉及生产工艺、设备投资和运营成本,因此需要进行评价以确定项目的成功与否。
二、项目目标1.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提高环境质量3.降低运营成本4.加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三、项目实施1.技术选择在项目实施前,我们对不同的脱硫技术进行了比较和评估。
最终选择了适合我们企业情况的脱硫工艺,并与专业公司签订合同进行改造工作。
2.设备投资3.工程实施实施脱硫改造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设计、停产、施工、试运行等多个环节。
我们委托相关专业公司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调试。
四、项目效果评价1.二氧化硫排放减少通过脱硫改造后,我们的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减少。
通过实测数据,与改造前相比,我们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80%以上,达到了国家相关要求。
2.环境质量改善3.运营成本降低虽然脱硫改造项目的投资较大,但在运营过程中,我们发现操作维护费用大幅降低。
同时,由于环保措施的加强使企业形象更加良好,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4.环保责任担当通过脱硫改造项目的实施,我们企业提高了对环保的责任感。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加强了环保培训,使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问题与建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脱硫设备的运行维护需要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以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其次,对于投资回收期的评估,我们需要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最后,应在脱硫改造方案中加入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率。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建立完善的维护制度和责任制,提高设备的稳定运行率。
2.对于投资回收期的评估,应当更加准确地收集数据,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3.鼓励与技术供应商合作,引进新技术提高脱硫效果。
六、总结脱硫改造项目的实施对改善环境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电厂脱硝改造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前言**********安全评价公司受*************************发电分公司的委托,对该公司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进行重大危险源评估。
评估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对该项目危险化学品储存装置进行重大危险源专项评估。
**********安全评价有限公司接到重大危险源评估委托书后,即组成立评价小组,并于2013年9月派评价人员赴*************************发电分公司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勘察、收集评价资料,评估工作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检查和论证,对提供的技术资料及其它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制了《*************************发电分公司2×600MW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本次评估得到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电分公司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 (1)1.1评估目的 (1)1.2评估范围 (1)1.3评估内容及程序 (1)第二章评估依据 (3)2.1法律 (3)2.2法规 (3)2.3规章 (3)2.4标准、规范 (5)2.5有关文件和技术资料 (9)第三章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10)3.1项目基本概况 (10)3.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11)第四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27)4.1地面点源瞬时排放模型评价方法评估 (27)4.2蒸气云爆炸模型分析法评估 (31)第五章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34)5.1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 (34)5.2可能受事故影响周边范围内涉及到的人员情况 (35)第六章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36)6.1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 (36)6.2重大危险源辨识 (36)6.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 (37)第七章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 (40)第八章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41)第九章事故应急措施 (43)第十章评估结论与建议 (44)10.1评估结论 (44)10.2建议 (46)第一章编制说明1.1 评估目的1.加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全面掌握和分析重大危险源的基本状况,判别危险等级,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和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依据;3.通过对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判别和确认重大危险源安全现状与法律法规、标准等的差距,提出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整改建议,为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督促整改、依法整治和监管提出依据,确保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安全生产。
节能环保脱硫脱硝项目安全检查报告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10月份安全/环境/职业健康检查报告1、检查日期: 2019.11.92、参加检验人员:检查人员:尹康弘;被检查项目安全负责人:周荣涛3、检查范围及内容:莱钢能源动力厂黄前区170t/h锅炉脱硫和莱芜钢铁集团银山型钢区3×130t/h锅炉脱硫项目,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施工现场4、检查过程:要求项目部:介绍工程进度概况以及提供项目部安全、环境、职业健康相关制度,施工单位单位安全教育情况,应急预案演练计划。
通过项目部的介绍、查询资料以及现场检查等,此项目安全情况汇报如下:项目部已编制大部分安全制度,但现场无监理,施组和施工方案无法审批;项目部管理人员缺少,安全管理人员不足;交叉作业协议未签;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稀少,安全制度和安全资料缺少。
5、结论项目经理汤楚贵和兰军鹏组建了项目部安全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岗位责任制。
但现场我公司安全管理人员不足,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不足,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总体安全情况不合格。
事故方面:截至目前,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现场问题:1)气瓶卧倒放置,有防倾倒架但未使用2)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3)配电箱未标识负责人姓名和电话4)吊装时吊物下方禁止站人6、对项目部的要求1)须增加项目部管理人员的数量,每个项目单独设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2)要求施工单位配齐施工管理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建议项目经理约谈各施工单位负责人,制止施工单位以包代管的行为。
3)尽快督促各家施工单位签署交叉作业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防护措施、施工顺序和负责协调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需与业主协调和讨论,施组和施工方案等文件如何审批。
7、本次检查问题整改报告回复时间、责任人请项目部在2019年11月17日前提供本次检查报告的整改结果。
相关责任人:周荣涛安全生产部2019年11月14日。
脱硫脱销安全评估报告
脱硫脱销安全评估报告脱硫脱销安全评估报告一、项目概述本报告是针对脱硫脱销工艺过程进行的安全评估。
脱硫脱销是一种用于净化燃烧烟气中硫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技术,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安全评估报告将从工艺流程、设备安全、操作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估。
二、工艺流程安全评估1. 工艺流程合理性评估:对脱硫脱销工艺流程进行分析,评估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工艺流程达到安全和有效的目标。
2. 工艺流程风险评估:分析工艺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评估其安全性,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减少潜在风险。
三、设备安全评估1. 设备完整性评估:对脱硫脱销设备进行检查,评估其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且不出现漏气、渗漏等问题。
2. 设备操作安全评估:评估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如设备启停、设备维护等,确保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安全操作设备,减少操作错误导致的事故风险。
四、操作安全评估1. 人员岗位安全评估:对岗位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 操作程序安全评估:评估操作程序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确保操作规程能够准确指导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并设立相应的检查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五、安全控制措施评估1. 安全监测系统评估:评估安全监测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2. 应急预案评估:评估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确保能够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六、结论通过对脱硫脱销工艺过程进行安全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脱硫脱销工艺流程合理可行,能够达到安全和有效的目标。
2. 脱硫脱销设备完整性和安全性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3. 操作人员经过安全培训和资格认证,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4. 安全监测系统完善,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5. 应急预案合理可行,能够在发生事故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综上所述,脱硫脱销工艺过程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但仍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脱硫改造效果评价报告模板
脱硫改造效果评价报告模板1. 引言本次报告旨在对脱硫改造工程进行评价,评估脱硫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通过对实际改造过程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改造效果评价结论,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和决策依据。
2. 改造工程概述对脱硫改造工程进行概述,包括改造工程的背景、目的、范围和关键技术等内容。
指出改造工程的重要性和目标。
3. 数据收集和分析3.1 数据收集说明数据收集的方法、范围和时段,详细列出收集的数据项。
确保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2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数据的统计特征、变化趋势等。
具体分析说明硫氧化物(SOx)去除率、脱硫剂使用量等数据变化情况。
4. 脱硫效果评价4.1 脱硫效果达标情况根据国家或地方相关法规和标准,评价脱硫效果是否达到要求的目标。
详细说明脱硫设备运行后的排放浓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4.2 脱硫效果分析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脱硫效果进行分析。
比较改造前后的数据,评估改造工程的实际效果。
分析脱硫剂的使用效率、脱硫剂损耗等数据,判断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
4.3 改造成本评估评估脱硫改造的成本,包括设备投资、运行费用和维护成本等。
根据成本评估结果,分析改造工程的成本效益。
5. 结论和建议根据脱硫改造效果评价的结果,给出结论和建议。
结论部分总结脱硫改造工程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如果达到预期目标,可肯定改造工程的有效性;如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分析原因和不足之处。
建议部分提出对脱硫工程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结合评价结果,提出管理和工艺优化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和经济效益。
6. 参考文献列出评价过程中使用的参考文献。
确保报告的可信度和可复制性。
以上是脱硫改造效果评价报告的模板,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可适当调整和修改报告的内容和格式。
报告应该清晰、准确地反映脱硫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效果,为后续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焦炉煤气脱硫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焦炉煤气脱硫项目安全评价报告报告人:XXXX审核:XXXX时间:XXXX目录第一章安全评价概述 (1)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1)1.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 (1)1.1.2 安全预评价范围 (2)1.1.3 安全预评价工作程序及重点 (2)1.2 安全预评价依据 (4)1.2.1 国家法律、法规 (4)1.2.2 技术规范及标准 (4)第二章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概况 (7)2.1 企业概况 (7)2.2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 (7)2.2.1 地理位置 (7)2.2.2 自然条件 (8)2.3 社会环境概况 (9)2.3.1 经济概况 (9)2.3.2 交通概况 (9)2.4 区域规划 (10)第三章项目概况 (12)3.1 总图及平面布置 (12)3.2 原料及其产品方案 (12)3.3 工艺流程 (13)3.4 主要设备 (13)第四章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4)4.1 危险物质分析 (14)4.2 主要工业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4)4.2.1 火灾、爆炸危险因素分析 (14)4.2.2 中毒窒息危险因素分析 (14)4.2.3 物理爆炸(容器爆炸)危险性分析 (15)4.2.4 中毒及窒息危险性分析 (16)4.2.5 灼烫危险性分析 (16)4.2.6 噪声危害因素分析 (16)4.2.7 开停车、检维修危险性分析 (17)4.2.8 厂内车辆运输危险因素分析 (18)4.2.9 高处作业危险因素分析 (18)4.2.10 电气伤害危险因素分析 (18)4.3 人员管理危险 (19)4.4 本项目工艺中的危险分析 (19)4.4.1 温度失控 (19)4.4.2 流量失控 (21)4.4.3 压力失控 (21)第五章评价方法简介和评价方法确定 (23)5.1 评价方法简介 (23)5.1.1 安全检查表法(SCL) (23)5.1.2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24)5.1.3 事故树分析法(FTA) (25)5.1.4 危险度评价法 (25)5.1.5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DOW) (27)5.1.6 危险性分析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28)5.2评价单元的划分 (30)5.2.1评价单元划分原则 (30)5.2.2评价单元划分 (31)5.3评价方法的选择 (31)第六章定性定量评价分析 (32)6.1 周边环境 (32)6.2 自然条件 (35)6.3 生产内部 (36)6.3.1 安全检查表 (36)6.3.2 HAZOP法 (47)6.3.3 事故树分析 (51)6.3.4 预先危险性分析 (56)6.3.5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法评价 (61)第七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67)7.1 概述 (67)7.2 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的安全措施 (67)7.3 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68)7.4 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70)7.5 安全工程设计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72)7.6 职业安全卫生与常规防护安全对策措施 (72)7.7 对自然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73)第八章预评价结论 (75)第一章安全评价概述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和基本原则1.1.1 安全预评价的目的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1前言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市XX南,厂址为XX市XX乡属地,是以XX砖厂既有占地为基础向南、向西扩展而成,厂区总占地面积17万m2。
公司于2006年10月14日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6】XX号文件核准,建设规模为1台200MW的抽汽凝汽式供热汽轮机和1 台735t/h国产超高压、13.7MPa、540℃煤粉炉,工程由XX国电XX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设计,XX电力建设工程公司进行施工建设,于2007年9月28日19点,完成72+24小时机组整套启动试运行。
该公司现有1×735t/h国产超高压、13.7MPa、540℃煤粉炉烟气无配套脱硝设施,所以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要求决定对该锅炉新增烟气脱硝设施。
2012年12月XXX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受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承担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的安全预评价工作。
我公司根据安全预评价项目的具体情况和评价范围,成立评价小组,收集与该建设项目有关的资料和评价所需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安全预评价导则》等法律法规、导则,以及《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书》中的有关内容,运用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安全性分析法、事故模拟分析法等五种方法进行分析辨识,我们编制完成了《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
报告中对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针对这些危险、有害因素提出了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评价工作开展期间,得到了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部门及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对他们所给予的积极配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2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本次评价工作得到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帮助和细心指导,在此一并致谢!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3目录1 概述 (1)1.1指导思想和评价目的 (1)1.2安全评价的依据 (2)1.3评价范围 (5)1.4安全预评价程序 (6)2 项目概况 (9)2.1建设单位简介 (9)2.2建设项目概况 (10)2.3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安全投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7)3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 (36)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36)3.2物质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 (37)3.3厂址选择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49)3.4总平面布置、道路交通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1)3.5建(构)筑物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2)3.6主要脱硝装置、脱硝剂的贮存和制备系统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53)3.7辅助生产设施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3)3.8安全管理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69)3.9重大危险源辩识 (70)3.10案例分析 (76)4 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用 (83)4.1评价单元的划分 (83)4.2评价方法的选择 (83)5 定性、定量评价 (87)5.1选址、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单元 (87)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5.2主要脱硝装置、脱硝剂的贮存和制备系统装置单元 (92)5.3公辅设施单元 (100)5.4职业卫生单元 (109)5.5安全生产管理单元 (111)6 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115)6.1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依据 (115)6.2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原则 (115)6.3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15)6.4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118)6.5其它对策措施建议 (126)7 安全预评价结论 (133)7.1项目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 (133)7.2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 (134)7.3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 (135)7.4安全预评价结论 (135)附件 (137)XXXXX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机组烟气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11 概述1.1 指导思想和评价目的1.1.1 指导思想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的监督、监察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对于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预评价。
电厂烟气脱硝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1
电厂烟气脱硝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1×××火电有限公司一期、二期机组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安全技术咨询公司APJ-(国)-×××二O一×年×月×××火电有限公司一期、二期机组脱硝改造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二O一×年×月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等相关要求,保证×××火电有限公司烟气脱硝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以后生产的顺利进行,×××安全技术咨询公司受委托接受了“×××火电有限公司一期、二期机组(1~6号)烟气脱硝工程安全预评价”任务。
本次评价的范围为位于×××火电有限公司厂区内的一期、二期机组烟气脱硝工程,包括:1至6号机组SCR 系统及氨站等辅助系统。
本安全评价报告是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编写的。
×××安全技术咨询公司评价人员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辨识与分析该建设项目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作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中安全设施设计和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监察的主要依据。
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股份有限公司×#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有限公司APJ-(国)-×××二〇一三年××月×××股份有限公司×#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二0一三年××月评价人员前言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治理暂行方法》(安监总局[2010]第36号)等相关要求,保证××××股份公司×#机组烟气脱硝工程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和以后生产的顺利进行,×××有限公司受××××公司托付同意了“×#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项目安全验收评价”任务。
本次评价的范围为位于××公司厂区内的烟气脱硝工程,包括:×#锅炉的SCR 系统及氨站等辅助系统。
安全验收评价工作分析了本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对建设项目的平面布置、装置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合规性评价,对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状况进行了检查和论证,对该公司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分析和预测了事故发生的阻碍范围,依照《安全验收评价导则》(AQ8003-2007)的相关规定,编制了该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诚挚感谢。
260立方每小时锅炉烟气氨法脱硫项目安全预评估报告
260m3/h锅炉烟气氨法脱硫项目安全预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防雷和防静电工程 (1)1.2设计依据 (1)1.3防雷措施 (1)1.3.1 厂区建筑物防雷措施 (1)1.3.2 露天储罐、气罐及户外架空管道防雷措施 (1)1.3.3 防静电与接地保护 (2)第二章电信工程 (4)2. 1 设计依据 (4)2.2 电信方案 (4)2.2.1通信系统总述 (4)2.2.2行政管理电话 (5)2.2.3生产调度电话 (5)2.2.4扩音呼叫/通话系统 (5)2.2.5无线对讲电话 (5)2.2.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2.2.7电信外部线路。
(5)第三章消防 (6)3.1 设计依据 (6)3.2 防火、防爆 (6)3.3 防尘、防毒、防化学伤害 (7)3.4 防电伤、防机械伤害及其它伤害 (7)第四章职业安全及工业卫生 (8)4.1 设计规范 (8)4.2 职业安全 (9)4.2.1 工业毒物 (9)4.2.3 噪声 (10)4.2.4 腐蚀 (11)4.3 工业卫生 (11)4.3.1 工作场所 (12)4.3.3 辅助用室 (12)第五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 (12)5.1 综述 (12)5.2 建筑场地及布置方面的对策措施 (13)5.3 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对策措施 (13)5.4 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14)第一章防雷和防静电工程1.1概述雷击对建筑物、设备、人、畜危害甚大。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化工装置是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的危险场所,其操作压力高、装置规模大,更增加了其危险程度,因此化工企业的防雷显得特别重要。
厂区内各建筑物和构筑物根据GB50057-94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设置防雷保护系统,防雷保护系统由避雷网(带)、引下线、测试卡和接地极等组成。
1.2设计依据《电子产品防静电放电控制手册》GJB/Z105-98《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GJB/Z25-91《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15599-2009《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1.3防雷措施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雷等级按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防雷要求可分为三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概述 (1)1.1安全预评价目的 (1)1.2安全预评价范围 (1)1.3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依据 (1)1.3.1国家法律、法规 (1)1.3.2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 (3)1.3.3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 (5)1.3.4标准、规范 (6)1.3.5其他资料 (10)1.4安全预评价程序 (10)2新建项目概况 (12)2.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2)2.2建设项目概况 (13)2.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条件 (13)2.3.1气象条件 (13)2.3.2地质、水文条件 (14)2.4建设项目周边情况及总平面布置 (14)2.4.1周边情况及总平面布置 (14)2.4.2建(构)筑物 (16)2.5公用工程 (16)2.5.1给排水 (16)2.5.2供暖与通风 (16)2.5.3供配电系统 (16)2.5.4防雷与接地 (17)2.5.5照明 (18)2.6消防系统 (18)2.6.1消防用水量核算 (18)2.6.2消防水设施 (18)2.6.3灭火器配置 (18)2.6.4消防站 (18)2.6.5消防用电负荷 (19)2.6.6消防通道 (19)2.7脱硫脱硝工艺流程概述 (19)2.7.1原有锅炉运行情况介绍 (19)2.7.2脱硫脱硝工艺反应原理 (19)2.7.3脱硫脱硝工艺简述 (20)2.8脱硫脱硝控制系统 (21)2.9原、辅材料及产品情况 (21)2.10设备配置情况 (22)2.11劳动定员情况 (25)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26)3.1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26)3.1.1危险因素分类 (26)3.1.2有害因素分类 (26)3.2危险、有害物质 (26)3.2.1氢氧化钠 (27)3.2.2亚硫酸钠 (28)3.2.3二氧化硫 (29)3.2.4一氧化氮 (30)3.2.5二氧化氮 (31)3.3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 (32)3.3.1火灾、爆炸 (33)3.3.2腐蚀、灼伤 (35)3.3.3电伤害 (35)3.3.4机械伤害 (37)3.3.5高处坠落 (38)3.3.6车辆伤害 (38)3.3.7物体打击 (39)3.3.8灼烫 (39)3.3.9淹溺 (39)3.3.10自然灾害 (39)3.4生产过程有害因素分析 (40)3.4.1噪声 (40)3.4.2振动 (41)3.4.3粉尘 (41)3.4.4高温 (41)3.4.5中毒、窒息 (42)3.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布 (43)3.6重大危险源辨识 (43)4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评价方法的选择 (45)4.1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45)4.2评价单元的划分 (45)4.3评价方法的选择 (45)4.3.1安全检查表评价法(SCL) (45)4.3.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45)4.3.3各单元选用评价方法汇总 (46)5定性、定量评价 (47)5.1总平面布置及建(构)筑物单元 (47)5.1.1安全检查表 (47)5.1.2防火间距检查表 (50)5.2脱硫脱硝工艺及亚硫酸钠生产单元 (51)5.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单元 (56)5.4安全管理单元 (57)6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58)6.1《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58)6.2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58)6.2.1总图布置和建筑方面对策措施 (58)6.2.2脱硫脱硝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63)6.2.3袋式除尘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66)6.2.4亚硫酸钠生产装置安全对策措施 (68)6.2.5消防安全对策措施 (69)6.2.6电气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75)6.2.7防烟与排烟方面的对策措施 (79)6.2.8防雷接地安全对策措施 (80)6.2.9照明方面安全对策措施 (84)6.2.10采暖通风安全对策措施 (85)6.2.11车辆伤害安全对策措施 (85)6.2.12安全色、安全标志 (86)6.3建议补充的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86)6.3.1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补充 (86)6.3.2安全教育和培训 (86)6.3.3安全生产保障 (87)6.3.4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87)7评价结论 (89)7.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89)7.2各单元评价结果 (89)7.3安全性评价综述 (89)7.4评价结论 (90)附件 (92)1概述1.1安全预评价目的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的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利于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
1.针对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分析预测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及其危害程度。
2.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提出控制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的对策及技术措施,以便于在该设计与建设阶段,将各类危险及危害程度控制在为全社会所能接受的水平上,努力实现该建设项目投产后的本质安全化。
3.为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安全管理系统化、科学化和标准化提供依据。
同时,也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1.2安全预评价范围本次评价范围按照《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包括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的建(构)筑物、生产工艺设备和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等。
建设期间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方面的评价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
1.3安全预评价的主要依据1.3.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年第13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4]年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年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年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年第7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9]第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9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7]第69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8]第90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2]第54号)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997]第88号)1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5]第441号)14.《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1]第302号)1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3]第393号)16.《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4]第423号)1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18.《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0]第570号)19.《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10]第586号)2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1.3.2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第21号)2.《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财企[2012]16号)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1号)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5]第3号)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7]第16号)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09]第17号)7.《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0]第30号)8.《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4]第68号)9.《危险化学品名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10.《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1]第44号)11.《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1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13.《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改投资[2003]1346号)14.《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管三[2011]95号)(国15.《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16.《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委办字[2005]48号)17.《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18.《特种设备目录》(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质检锅[2004]31号)19.《关于增补特种设备目录的通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质检特[2010]22号)20.《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办发明电[2006]28号)21.《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令[2013]第24号)22.《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中国气象局令[2011]第21号)23.《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1990]第6号)24.《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2012]第119号)25.《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2012]第120号)1.3.3地方法规、规范性文件1.《辽宁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9]第22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5]2.《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第178号)3.《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11]264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5]4.《辽宁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第180号)5.《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7]第61号)6.《辽宁省消防条例》(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2]第53号)7.《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9]第17号)8.《辽宁省防震减灾条例》(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1]第40号)9.《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0]36号)10.《关于印发辽宁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辽安监应急[2010]30号)11.《关于全省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辽安监发[2003]33号)12.《沈阳市安全生产条例》(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6]第60号)13.《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沈政发[2011]19号)14.《沈阳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督管理办法》(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令[2012]第37号)15.《沈阳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沈政令[2004]第29号)16.《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沈委发[2009]17号)17.《关于印发沈阳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沈阳市安全生产委员会沈安委[2009]23号)18.《沈阳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条例》(沈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13]第3号)1.3.4标准、规范1.《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 8002-2007)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5.《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7.《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 18218-2009)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10.《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 5817-2009)11.《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 15577-2007)1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分:生产性粉尘》(GBZ/T 229.1-201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14.《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15.《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049-2011)16.《袋式除尘器技术要求》(GB/T 6719-2009)1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T 17919-2008)18.《电站锅炉风机选型和使用导则》(DL/T 468-2004)1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2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22.《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2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2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GB 50222-1995)2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2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2011年版]》(GB 50014-2006)2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29.《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2014)30.《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 12801-2008)3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32.《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3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34.《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35.《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29510-2013)36.《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37.《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5226.1-2008)38.《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检验技术要求》(GB/T 16178-2011)39.《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3部分:阀门与汽水管道系统检修》(DL/T 748.3-2001)40.《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5部分:烟风系统检修》(DL/T 748.5-2001)41.《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6部分:除尘器检修》(DL/T 748.6-2012)42.《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检修导则第10部分:脱硫装置检修》(DL/T 748.10-2001)43.《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2004)44.《机械安全急停设计原则》(GB 16754-2008)45.《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4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 158-2003)4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4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49.《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50.《噪声作业分级》(LD 80-1995)51.《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53.《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2014)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55.《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5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5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5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2008)59.《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AQ 3009-2007)60.《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787-2006)6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62.《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208-2008)63.《旋转电机整体结构的防护等级(IP代码)分级》(GB/T 4942.1-2006)64.《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GB 25201-2010)65.《应急导向系统设置原则与要求》(GB/T 23809-2009)66.《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 17945-2010)67.《疏散平面图设计原则与要求》(GB/T 25894-2010)68.《安全色》(GB 2893-2008)6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70.《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1992)71.《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72.《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73.《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2003)74.《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75.《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76.《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77.《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78.《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79.《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1.3.5其他资料1.《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脱硝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昊(大连)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2013年7月);2.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与沈阳奥思特安全技术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3.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相关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等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