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教案

合集下载

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音乐教案

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音乐教案

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音乐教案教学主题:《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音乐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2. 学习并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播放《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这首歌曲,让学生聆听并体会歌曲的情感和表现形式;2. 歌曲分析: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3. 歌曲演唱:让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并进行演唱;4. 音乐表演:让学生通过音乐表演,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现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播放《我不知道风往哪一个方向吹》这首歌曲,让学生聆听并感受;2. 歌曲分析: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并进行歌词、旋律和节奏的分析;3. 歌曲演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并进行演唱;4. 音乐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现能力;5. 总结:学生通过回顾歌曲的过程和结果,自我评估自己的表现和收获。

教学反思:1. 此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一首优秀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表现能力;2.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歌词、旋律和节奏;3. 学生应该在音乐表演中发扬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展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现能力。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歌曲进行学习2. 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次表演,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表现能力;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创造过程;4. 可以将学生的音乐表演录制下来,并与家长分享,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音乐方面的表现和进步。

教学评估:1. 歌曲欣赏和分析环节: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和理解,以及对歌曲歌词、旋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2. 歌曲演唱和音乐表演环节:观察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创意表现,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教学总结环节:通过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3. 人是情感和理智的综合体。通过对徐 志摩的了解,说说在人的生命旅途中, 情感和理智孰轻孰重? 请同学们 各抒己见
偶 然
• • • • • • • • • •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我不 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 徐 志摩 青青朗读_标清.flv
• • • • • • • • • • • •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 我不知道风 • 是在那一个 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 • 黯淡是梦里 的光辉。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意思清楚不 过,失去了她,人生还有何意义可 言?生命也势必黯淡无光。假如初 恋的甜美展示出年轻恋人生命的缤 纷姿彩,那么说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当然让人容易理解,但是,失恋的 人生命已然是黯淡无光了,那又何 来“光辉”之可言?是不是诗人徐 志摩在这里所说的“光辉”只是一 种文学上的反讽?而他在全诗每一 节重复强调的“我是在梦中”对他 来说才是生命的真实?进一步,我 们要问:是不是诗人徐志摩必须真 正经历过与深切体悟到这确切的孤 独与悲伤,他的诗歌才能更深入地 展现出生命的真实本质与人性的深 邃内蕴?是不是生命的真实本质与 人性的深邃内蕴必须长期地沉醉在 黯淡的梦里才会出现豁醒的真实可 能性?这难道不是人性的悲哀吗?
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
徐志摩与张幼仪
• 张幼仪(1900年-1988年), 名嘉玢(bīn),江苏宝山人 (现属上海),是一位中国 女银行家、企业家。她是张 君劢(mài)、张公权的妹妹, 诗人徐志摩的第一任妻子。 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八。 1912年考入苏州师范学校, 1915年12月5日奉家庭之命与 徐志摩结婚。端庄善良,具 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 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 重、善操持家务。婚后生了 一个儿子,且能相夫教子, 后来和徐离婚。 1988年逝世 于纽约。

2023语文选修第2课《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雪花的快乐)3

2023语文选修第2课《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雪花的快乐)3

一、新诗
• 、新诗的诞生 • ①晚清“诗界革命”止于对宋诗派的摹仿,是在传统范围
内的调整与改良。 • ②“五四”新诗运动对晚清“诗界革命”有所继承,更有
所突破。 • ③胡适在其《论新诗》中提出“作诗如作文”的主张,事
实上有“战略选择”的意义:即以散文化(或者说是“非 诗化”)去对过分成熟的传统诗歌语言形式进行有组织的 反叛,在传统诗歌结构之外去另寻门路。 • ④新诗的“最初形态”简要的归纳:主要用白描和托物寄 兴手法,倾向于散文化和平实的风格,以求跳出旧诗词的 束缚,实现诗体解放。 • ⑤《尝试集》和其他早期白话诗很幼稚,对其艺术形式的 分析主要应着眼于如何有别于传统诗歌,并考察其贡献、 价值与局限。

• 诗人幻化的“雪花”,欢快地在半空中娟娟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在这里,诗人点明了 他在前边一再强调的‘我的方向”,即是那“清 幽的住处”。“清幽”是写景,是指示“她”的 所在,亦是说这一片感情领域是属于诗人自己的, 不愿受任何外界的干挠。此外,“清幽”也有这 样的含义,即:不再让那些纷乱的思绪、复杂的 情感来搅挠自己,让自己静静地沉浸在期盼里, 期盼着那位有着“朱砂梅清香”的姑娘的到来。 这是一种感情的期待,里边酿着一个感情的狂澜。
• 也许那是一段美丽的感情,最终触礁而没了。但 感情可以理藏,却不能死亡,藏匿在心底的那份 没有完成的爱,适时便在诗人心中复活。这使诗 人洒脱轻灵的诗思中带有一种深沉的感情蕴藏, 欢愉自信的情绪里浸着一份难以觉察的惆怅。诗 人毕竟是多情而浪漫的,他获得的爱情,虽不象 火焰那样热烈得令人焦灼不安、头晕目眩,却如 雪花一般贞洁得使人肃穆,它抚慰了诗人那颗受 伤的心。在下面两节诗中,诗人的心境又被欢愉 充溢着,感情的流波回到那轻松明快之河。

《辨认风向》风的方向我知道

《辨认风向》风的方向我知道

《辨认风向》风的方向我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风是一种常见却又神秘的自然现象。

我们能感受到它的吹拂,听到它穿过树林的呼啸,看到它扬起的尘土和吹皱的水面,但要准确地辨认风向,却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于那些长期在户外工作的人来说,比如渔民、农民或者飞行员,辨认风向是至关重要的技能。

渔民需要根据风向来判断出海的最佳时机和航线,以免遭遇恶劣天气;农民要依靠风向来决定何时播种、灌溉和喷洒农药,以保障农作物的生长;飞行员更是要精确地掌握风向,确保飞行的安全与稳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辨认风向呢?首先,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周围物体的运动。

比如飘扬的旗帜、被风吹弯的树枝、烟囱冒出的烟等等。

如果旗帜向南方飘动,那么风很可能是从北方吹来的;树枝被吹向西侧,风大概就来自东侧。

但这种方法有时并不准确,因为物体的运动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感受来辨认风向。

当风迎面吹来,我们会感到凉爽和有压力;而当风从背后吹过,我们则会觉得轻松和温暖。

不过,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特别是在风力较弱或者环境温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很难准确判断。

还有一种相对科学的方法,那就是使用风向标。

风向标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风向的仪器,通常由箭头和尾翼组成。

箭头会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尾翼则起到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在一些气象站、机场和高层建筑的顶部,常常可以看到风向标。

通过观察风向标的指向,我们就能准确地得知风向。

除了以上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自然现象来辨认风向。

比如,在海边,海浪的方向往往与风向有关。

当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时,海浪会比较平缓;而当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时,海浪则会变得汹涌澎湃。

此外,沙丘的形状也能反映风向。

在风的长期作用下,沙丘会呈现出迎风坡平缓、背风坡陡峭的特点,通过观察沙丘的形态,我们可以推断出风的大致方向。

在不同的季节和地区,风向也会有所不同。

在我国,夏季常常吹东南风,冬季则多吹西北风。

这与气候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师大版选修 中国新诗选读高中语文《第二课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的诗 云 游》教学设计_0

北师大版选修 中国新诗选读高中语文《第二课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的诗 云 游》教学设计_0

《云游》写于1931年7月,距徐志摩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遇难仅四个月,深受欧美浪漫派和唯美派文学的影响。

《云游》有两个形象:“你”和“他”。

你代表云,他代表涧水。

这两个形象一动一静。

动的天马行空,无忧无虑;静的感情凝重,心事重重。

云的状态是,翩翩,自在,轻盈,愉快,逍遥,明艳;而涧水的状态是,卑微,空灵,惊醒。

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想像空间。

第一,我们能够把“云”想像成生命的进取者,而把“涧水”想像成生命的保守者。

那么,我们从这两种不同生命形态的对比中,就能够看出不同的生命轨迹和意义。

第二,我们能够把“云”想像成少女,而把“涧水”想像成少男。

那么,诗里反映的情境就成了少男的单相思。

自在轻盈、愉快逍遥的少女根本“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而少男则显得卑微和痴情,人家的明艳使他惊醒,他将人家的倩影抱紧。

第三,我们能够把“云”想像成少男,而把“涧水”想像成少女。

那么,诗里反映的情境就成了少女的单相思。

自在轻盈、愉快逍遥的少男根本“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而少女则显得卑微和痴情,人家的明艳使她惊醒,她将人家的倩影抱紧。

第四,我们能够把“云”想像成远离祖国的游子,而把“涧水”想像成近百年来多灾多难的祖国。

那么,这首诗里的情境就成了祖国母亲盼望游子早归的相思。

祖国母亲知道游子到外面是学本事,所以她要“你已飞度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同时,祖国母亲又时时惦记着游子,盼望他早日归来,“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云游》这首诗最能代表徐志摩的才性和诗情。

它不但以其优美的想象和意境的洒脱打动着读者,而且也表现出诗人隐蔽的心理历程与人生的价值取向。

在这首诗里,我们理应记住“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这个警句。

因为美是一种梦幻般的稍纵即逝,因为美只能属于那些逍遥无拦阻的自由之子。

徐志摩钟爱华夏文化,特别对古文颇有根底。

在欧洲留学期间,他广泛接触了华滋华斯、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作品,特别是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作品。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教案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教案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教案讲到徐志摩的诗歌就不得不讲讲他一生的情感经历,因为这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这首诗是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的一首名诗,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位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但同时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张幼仪作为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恪尽妇道,孝顺父母,然而这一切在徐志摩看来就是呆板、乏味、无趣。

由于这桩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都鄙弃张幼仪,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情,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来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后来在英国念书时结识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与张幼仪离婚。

当张幼仪知道徐志摩与张幼仪的恋情时,竟原谅到这种态度,她说:“你可以纳她为妾。

”徐志摩很无奈地说:“这不是纳妾的问题,而是以自由偿还自由,我有我的自由,你也应该去寻找自己的自由。

”留学期间,虽然徐志摩与林徽因志同道合,互相爱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

回国后经朋友胡适的介绍结识了一位王夫人,她就是陆小曼,由于她是有夫之妇,所以这也注定是一场不被人们接受的相爱。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飞机飞向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

飞机在山东济南上空遇到大雾撞山炸毁,这位伟大的诗人便罹难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志摩是一个追求自由个性赋予浪漫传奇色彩的人。

我不知道风从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从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写作背景2、反复阅读,感知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3、正确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内涵二、教学重点1、领悟诗人的真挚感情2、正确理解本诗的内蕴,即爱情诗的外衣下,诗人面对当时中国的复杂现实所产生的彷徨和苦闷情绪。

三、教学过程(一)导语(二)作者及背景介绍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之一,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

他的诗,风格欧化,流动着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情感真挚充沛,有《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

徐志摩留学英美,交游广阔:胡适、梁启超、郁达夫、沈从文、罗素、狄更生、泰戈尔、曼殊斐儿……无一不是社会名流兼文化名人。

长辈与他亦师亦友,同辈与他亲密无间。

熟识徐志摩的人都称赞他的性格品行,说他天真挚诚、不计名利、热情无私、活泼风趣,有徐志摩的地方就有欢笑。

但是,总是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徐志摩内心却有解不开的“烦恼结”。

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名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个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1915年,由政界风云人物张君劢为自己的妹妹张幼仪提亲,徐志摩把从未谋面的新娘娶进了门。

张幼仪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相夫教子,恪尽妇道。

而徐志摩对这桩“无爱的婚姻”始终心存疑虑,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年3月两人在柏林离婚,11月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

徐志摩还写下《笑解烦恼结》一诗送给张幼仪,痛斥封建礼教后说:“此去清风白日,自由道风景好”。

可这时徐志摩的“烦恼结”已系在了林徽因身上。

林徽因秀外慧中,是有名的才女,其父林长民也是社会名流。

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着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他们的因缘也是一段佳话。

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

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一、徐志摩简介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

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

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

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

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

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1923年成立新月社。

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任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

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徐志摩是新月诗代表诗人之一,他先后出版的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四本。

代表作品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

[2]徐志摩以复杂诗人著称,他一生想往“爱、自由、美”三位一体的生活境界,但单纯的理想主义的信仰却不断在现实生活中破灭、追求、失望、忧郁、迷茫的感情流变也就不时地在他诗歌创作中显露。

徐志摩擅长巧妙地把人生的全部复杂性作诗意的提炼,用清柔爽丽的诗句抒发细腻感人的情怀,在音节的匀称与流动中造就美的节奏和旋律。

二、人物评价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曾经活跃一时并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他的世界观是没有主导思想的,或者说是个超阶级的“不含党派色彩的诗人”。

他的思想、创作呈现的面貌,发展的趋势,都说明他是个布尔乔亚诗人。

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创作前后期的不同状况,是和当时社会历史特点关联着的。

高中语文第二课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的诗雪花的快乐课件2北师大版选修中国新诗选读

高中语文第二课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的诗雪花的快乐课件2北师大版选修中国新诗选读

2、清丽幽雅的意境美。
诗以境美为上,这首诗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开篇,奠定了全诗柔美、朦胧的格调,使诗中的 自由和执著笼罩在淡淡的忧伤里,诗的过程本身就 是灵魂的飞扬。雪花“娟娟的飞舞”、“清幽的住 处”,“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盈盈的,沾 住了她的衣襟”、“柔波似的心胸”,这一系列的 意象与描述带给人的是轻盈与淡雅,既有“出淤泥 而不染”的莲花的高洁,又有兰花的清幽与脱俗, 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 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出了一个优美的 艺术境界。
二、诗人人生的真实写照-徐志摩的诗
梦想自由、爱、美的人生-《雪花的快乐》
对完美人生的无限眷恋又无比的惆怅-《再别康桥》
人生失意后一颗迷惘的灵魂--《我不知道风在哪 个方向吹》
三、徐诗的艺术美--诗情、诗意、诗体 的完美结合

1920年,徐志摩为追随罗素而赴英国,

进入剑桥大学,两年的康桥生活,形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是
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 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 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 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 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 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 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 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 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 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 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 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新月”诗派的诗歌主张
1、“理性节制感情”的美学原则 2、提倡以“和谐”、“均齐”为新诗的
审美特征,倡导新诗的现代格律化。 3、“新月”派倡导新诗格律化的复杂性 (1)精炼与集中,具有相对规范形式。 (2)盲目搬用西洋格律诗的音乐规则,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赏析

《雪花的快乐》徐志摩诗赏析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
徐 志 摩 与 陆 小 曼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 志 摩 、 泰 戈 尔 、 林 徽 因
徐 志 摩 与 林 徽 因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创作背景
• • • • • • • • • • • 1924年(民国十三年) 27岁 年初,在北京筹办《理想》周刊,最后计划失败。 一月,作小说《老李》。 二月,在北京筹办“以魔鬼诗派为中心的拜伦百年纪念会”。诗《自然与人生》在 《小说月报》上发表。 四月,泰戈尔抵上海,代表北方学界前往欢迎。泰戈尔访华期间,任随从翻译。陪泰 戈尔到北京。梁启超、蔡元培、胡适等到站欢迎。泰戈尔在北京做了六次公开演讲。 五月,为庆祝泰戈尔64岁生日,北京学界举行祝寿会。对林徽因的爱情之火再度燃起。 陪泰戈尔回见溥仪,又联系与孙中山会面,因孙中山患病未成。陪泰戈尔赴太原。当 晚在车站与林徽因痛苦告别。陪泰戈尔去日本东京。 七月,专程送泰戈尔到香港。离日本前作诗《留别日本》和《沙扬娜拉》。 八月,在与林徽因失恋的痛苦中,开始与凌叔华通信达两个月,倾吐心中的痛苦。 九月,作诗《毒药》、《白旗》、《婴儿》等。 十一月,作诗《悼沈叔薇》。 秋,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英美文学和外文。去北京师范大学作题为《落叶》的讲演。 支持新月社事务。在新月社的活动中,与陆小曼相识,不久两人坠入情网。

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ppt课件

我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ppt课件

——《“新月”的态度》1928年3月
4、朋友文本中的徐志摩
1)“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 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
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合于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
‘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
信仰的实现的历史。”
——胡适
2)浪漫的爱,有一种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这爱永远处于可望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 ,我的迷醉 。
我是在梦中,甜美 是梦里的光辉。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 ,我的伤悲 。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
我是在梦中,黯淡 是梦里的光辉。
即使诗情是如此的抑扬,但这并不妨碍前后部分波动流转的细
腻情感的传达。在前半首诗里,梦里依洄的沉醉,含情脉脉的回味,
2、情感生活记事 1)1915年10月29日,19岁,与张幼仪结婚。
2)1921年,25岁,在英国认识林徽因。 3)1922年3月,26岁,在德国与张幼仪离婚。 4)1924年,28岁,在北京与陆小曼相识。 5)1926年10月3日,30 岁,与陆小曼结婚。
3、徐志摩文本中的自我表达
1)关于爱情: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全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
袅。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氖围,
也给吟唱者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几分“梦”态。让人难以辨清《我不知道
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该是深沉的梦呓还是梦醒的独白?
2、意绪的传达 1)关于主体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风力和风向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风力和风向苏教版

18.风向和风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学习,能说明什么是风向和风力。

科学探究:会借助操作轻飘物体判断风向和风力,能复述“风级歌”的内容。

科学态度:自制风向风力计,测量风向和风力并做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通过阅读资料,列举龙卷风、台风等极端天气现象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和难点】重点:判断风向和风级。

【教学难点】难点:利用“风级歌”,在自然场景中面对复合现象判断风级。

【教学准备】用来观测风向的轻飘物体,如纱巾屑、纱巾、布条等。

自制风向风力计的材料:硬卡纸、纱巾、细线、乒乓球、吸管、尺子、带橡皮擦的铅笔、剪刀圆规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气温、云和雨三种天气特征,它们同时也是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那除了气温、云和雨外,天气预报还描述了哪些天气特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师生一起观看视频。

2.师:同学们,你们找到答案了吗?除了气温、云和雨外,天气预报还描述了什么天气特征?生:风。

3.师:对。

风。

风也是重要的天气特征。

天气预报是怎样描述风的呢?生:偏北风3级转1-2级,北转南风2-3级转4级等。

4.师: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偏北风3级转1-2级,请大家猜一猜,显示的是风什么样的特征呢?生:偏北风就是说风从偏北方向吹来,说的是风的方向。

几级风就是风的大小。

4级风比1级风大。

5.师:同学们猜的非常正确,偏北风3级转1-2级这一组关键字中,显示了风的两个要素:风向和风力。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风向和风力。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天气预报,让学生了解风是重要的天气特征,以及怎样描述风。

风有方向,有大小。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二、通过讨论,学会辨认风力和风向(一)认识风向1.师:我们先来了解风向的信息。

风看不见也摸不着,怎样探究风向呢?(出示电风扇,面朝学生摆放。

)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风。

老师现在把电风扇打开,模拟大自然的风。

大家感受到风了吗?座位靠前的学生:感受到了。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演奏曲)》歌词 人间四月天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演奏曲)》歌词 人间四月天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演奏曲)
作词:徐志摩作曲:李泰祥
我不知道风我不知道风
是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我是在梦中
他的温存我的迷醉
他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我不知道风
是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甜美是梦里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我不知道风
是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我是在梦中
他的负心我的伤悲
他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我不知道风
是那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心碎
悲哀里心碎
心碎
我不知道风在那个方向吹
以上就是关于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演奏曲)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

幼儿园大班教案《风在哪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自然科学》第四章《气象我知道》第三节《风在哪里》。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定义,风的作用,风吹来的方向,以及如何观察风。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风的定义,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2. 使幼儿掌握风吹来的方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3.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风的定义和风吹来的方向。

重点:观察风的现象,了解风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向仪、扇子、气球、风车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感受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引导幼儿观察树叶、旗帜等被风吹动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教师展示风向仪,讲解风向和风力的概念。

(2)通过观察气球、风车等,让幼儿了解风吹来的方向。

3. 随堂练习(1)教师提问:“你们刚才感受到的风是从哪个方向吹来的?”引导幼儿回答。

(2)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风吹来的方向。

4. 知识讲解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解风的定义,让幼儿了解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5. 活动展示(1)教师展示用扇子、气球等制作的教具,让幼儿观察风的现象。

(2)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风车,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况。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定义: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现象。

2. 风的作用:风吹动树叶、旗帜,影响我们的生活。

3. 风吹来的方向:根据风向仪、气球等观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植物,描述风吹动植物的样子。

答案示例:风吹动树叶,树叶左右摇摆。

2. 作业题目:画出风吹来的方向。

答案示例:画一个风向仪,标注风吹来的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风的定义和风吹来的方向。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对风的观察和描述,鼓励他们用更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风的认知。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其他气象现象,如雨、雪等,培养他们关注自然、热爱科学的好习惯。

我不知道风往哪里吹箫雨教案

我不知道风往哪里吹箫雨教案

我不知道风往哪里吹箫雨教案
教案主题:我不知道风往哪里吹箫雨教案
适用对象:幼儿园中班
教学目标:
1. 认知知识: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风和雨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观察和预测天气变化。

2. 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3. 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
1. 图片资料:风、雨、阳光等相关图片。

2. 实物资料:纸、颜料、画笔、剪刀等。

3. 游戏道具:风铃、小雨伞等。

4. 教学课件:多媒体PPT。

教学内容:
1. 课前热身(5分钟):
教师播放风、雨等天气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并让幼儿感受风的声音、雨的声音,营造好奇心和探究心。

2. 导入新知识(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PPT,向幼儿介绍风、雨等天气现象,让幼儿了解天气现象的形成原因和对生活的影响。

3. 制作小雨伞(15分钟):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纸、颜料、画笔和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合作制作小雨伞。

教师提供模板和样品,让幼儿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小雨伞的制作。

4. 天气变化预测游戏(15分钟):
教师准备风铃、小雨伞等游戏道具,让幼儿进行天气变化预测游戏。

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然后根据情况提出天气变化的问题,让幼儿用道具预测天气变化,增加幼儿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5. 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总结所学知识,并进行简单的反思和评价。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74页PPT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等74页PPT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 吹等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
51、 天 下 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教案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教案讲到徐志摩的诗歌就不得不讲讲他一生的情感经历,因为这是他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

这首诗是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的一首名诗,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位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

像许多抒情诗人一样,女性是徐志摩灵感的源泉,但同时也是他悲剧的根源.。

张幼仪作为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出身显赫富贵却不娇纵,恪尽妇道,孝顺父母,然而这一切在徐志摩看来就是呆板、乏味、无趣。

由于这桩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从婚前到婚后徐志摩都鄙弃张幼仪,就连履行婚姻义务这种事情,他也只是遵从父母抱孙子的愿望罢了。

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漠视来源于对封建礼教的厌恶,后来在英国念书时结识了林徽因更促使他决心与张幼仪离婚。

当张幼仪知道徐志摩与张幼仪的恋情时,竟原谅到这种态度,她说:“你可以纳她为妾。

”徐志摩很无奈地说:“这留学期间,虽然徐志摩与林徽因志同道合,互相爱慕,但还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在一起。

回国后经朋友胡适的介绍结识了一位王夫人,她就是陆小曼,由于她是有夫之妇,北平,因为他答应20日要帮助林徽因筹划一个学术讲座。

飞机在山东济南上空遇到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徐志摩是一个追求自由个性赋予浪漫传奇色彩的人。

林语堂曾称他为情才和奇才,胡适曾经用爱、自由、美来概括他对人生信仰的追求。

那么各位同学所了解的徐志摩是什么样子呢,能否列举一些你所熟知的诗,(学生回答)好,课件展示:(林徽因说,诗人徐志摩的心情是洁净的,头老抬得那么高,胸中老是那么完整的诚挚,臂上老有那么许多不折不挠的勇气。

徐志摩一生为着一个愚诚的倾向,把所感受到的复杂的情绪尝味到的生活,放到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的锅炉里烧炼成几句悠扬铿锵的语言,来满足他自己本能的艺术的冲动,为着这情感而发生的冲动更是非实际的——或不全是实际的——追求。

林语堂在《新丰折臂翁?跋》说:“志摩,情才,亦一奇才也,以诗著,更以散文著,吾于白话诗念不下去,独于志摩诗。

”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 从各位同学以及几位名人对徐志摩的评价中我们对徐志摩已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他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广为流传,特别是他与三位优秀的女性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的情感故事。

娱乐界甚至将志摩的故事拍成连续剧《人间四月天》,来纪念这为杰出的诗人。

音乐与文学皆属艺术的范畴,自然都有感动与震撼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以音乐那一个方向吹》)听完歌曲大家有什么感受,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朗诵犹如刚才这首优美的乐曲一般。

现在就让我先给大家示范一遍,朗诵过程中给大家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那就是需要发挥各位的想象力,将诗中抽象的文字还原成两幅具体的画面,然后结合你们自身的生活经历用语言描绘出来。

为什么说两(朗读完毕,让学生起来说)同学们的想象力都很丰富,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刚才我已经给大家示范了一遍,同学们也都描述了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现在我分别请两位同学起来朗读诗歌的前三节和后三节,带着你所想象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争取做到声情并茂。

问:这首诗在结构和韵律上有什么特点,作者采用反复的手法有什么意图呢, 全诗共六节,每节四行,每节前三句完全重复,均以“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开启,第四句变化中又有呼应:第一节与第五节句型完全一致,只是变换了一个词语,从“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到“心碎”,强化了诗人退回内心世界仍无从摆脱苦闷和忧郁的伤感;第二、四节相对应,也是通过个别词语的变换表现梦想的破碎及破碎后的颓废;第三、六节也相互呼应,表现幻想的最终破灭。

形式上真正达到了“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诗歌全篇每节二、四句均押灰韵,完全不换韵,全诗充满音乐美,节奏轻盈柔和,与全诗消极、颓唐的主旨相暗合,形成一种阴柔之美。

作者采用反复的手法旨在表现出一种失落彷徨迷惘的情绪。

诗句的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形成一种“依洄”吟唱之风。

(分析完后让学生齐读,感受该诗歌的吟唱之风)很明显,这首诗每一小节的最后一句就是故事的发展主线,假如我们把六个小节中的最后一句串联起来,便能清晰地发现这首诗故事的演变。

下面我们就将这六句诗课件展示:“在梦的轻波里依洄—她的温存,我的迷醉—甜美是梦里的光辉—她的负心,我的伤悲—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暗淡是梦里的光辉。

”(精心选用了灰韵,营造出一种阴柔之感)现在同学们依循这样一条发展线,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一下这个爱情故事。

课件展示:(一个迷失方向无所适从的男子,只好“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在梦中,他曾被他钟爱的女子的“温存”所“迷醉”,沉浸在她“甜美”的“光辉”。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她”却“负心”而去,一切都化作了“伤悲”,从此,“悲哀”的生活使人“心碎”,“黯然”代替了梦里的“光辉”。

)了解了故事的概要,也许大家会问诗中的女主人公会什么会负心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林徽因与徐志摩了。

下面我们就结合每一节诗歌的内容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情感纠葛。

课件展示: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课件展示:第一节中的“在梦的清波里依洄”,我们可以认为是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相遇相识,而这个初遇让徐志摩对林徽因产生了不能自拔的感情,他彻底地沉醉于这个不真实的梦中,依洄荡漾在这美梦的柔波里,明确地说就是一见钟情。

的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但是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仍然被徐志摩渊博的知识、风雅的贪图、英俊的外貌所吸引,两人于是坠入了爱河。

第二节中的“你的温存,我的迷醉”,温存就是温柔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的徐志摩已经完全迷失和陶醉于对方的温柔中。

这个一见钟情的初恋故事并不是单方面的,它得到了回应。

事实证明林徽因也一样不能自拔地坠入了爱河。

1921年,他们曾在剑桥拜伦潭前指水为誓。

第三节中的“甜美是梦里的光辉”,便是进一步描述他们自由恋爱的甜蜜美妙的内心感觉。

然而这个“甜美”是短暂的,只持续到1921年林徽因由英国返回中国前。

第四节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便是这首诗的转折,她为什么负心呢,可以说林徽因恰似是一朵娇艳的玫瑰,却开在别人园里,诗人徐志摩只好徘徊在花园的院门外,探着头向里张望,这一看就是几年。

1922年年底到1924年4月,不管徐志摩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林徽因的决定。

到康桥学习。

然而等到他回国之后才发现自己的乐观自信和现实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此时的林徽因早已和梁思成(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在一起,并发展成恋人的关系,这个打击之大可想而知。

识崇拜,并无爱情。

她明白用诗来表达的爱情多少是非理性的,当她意识到他对她的爱几近疯狂时,她择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徐兄,我不是你的另一半灵魂,我们是太一致了,就不能相互补充,我们只能平行,不可能相交,我们只有友谊,不能有爱情。

”不能有爱情。

这几个字有太多的想象空间,“不能”并不是“不可能”,言外之意是条件不允许,一是时下徐志摩有妻她不想伤害,二是自己有婚约在身不想违约,三是彼此还是有爱的。

如此这般,林徽音传递给诗人的信息是暖昧的,欲说还休,这抛妻弃子,与家人反目,彻底孤单了自已。

可结果是,他离婚了,她恋爱了,恋爱对象却不是他。

第五节中的“在梦的悲哀里心碎”,就很好理解了,面对“她的负心”,徐志摩的感情世界当然就完全崩溃了。

诗的第六节,也就是最后一节“暗淡是梦里的光辉”,诗的结尾尽管对当初梦里的辉煌表示了无限的怀恋,而心灵深处的“黯然”却是无法排遣的。

眼下所谓“梦里的光辉”,正处在“黯淡”的阴影笼罩之下,最终诗人还是徘徊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迷境之中,仍然是找不到拨解迷途的正确答案。

上面我们只是以徐林二人的情感纠葛为线索分析了本首诗歌的主要内容。

这首诗歌真的就只是代表了单纯的恋爱苦情吗,徐志摩是“新月”诗人,为什么很多人都把他看作“风月”诗人呢,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首诗,那就是从诗人最高的诗歌理想出发——那就是“回到生命本体中去。

” 徐志摩的诗大多是披着爱情外衣的政治书抒情诗,他所追求的爱情,常常就是理想的代名词。

他为压在生命本体之上的各种忧虑、惧怕、猜忌、懊恨所苦闷,为的是要保持这一份生命的真与纯~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

诗歌所营造的“梦”是怎样一个梦啊~它决不仅仅是“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之类的恋爱苦情。

这还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总结:1.体会了作者所表达的彷徨迷惘的情绪。

2.感受了本首诗歌的“三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