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类群玉米自交系

合集下载

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及应用评价
新 疆农业科 学
2 1 ,7 1 :4 8 0 0 4 ( )5 —5
X n ag g ch M c ne i i r u u S i cs jn A i e
早 熟 玉米 自交 系配合 力分析 及应 用评 价
邵红雨, 韩登旭 , 阿布来提 ・ 阿布拉 , 梁晓玲 , 李铭 东
( 疆 农科 院粮作 所 , 鲁 木 齐 新 乌 809 ) 30 1
代杂交种的 I 个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1 1 1 个性状都存在极显著的特殊配合力效应 。
关键词 : 米 ; 玉 自交 系 ; 般 配合 力 ; 殊 配 合 力 一 特 中图 分 类 号 :53 S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l 43 (000 —05 —0 l0 一 30 2 1)1 04 5
A a ) i o e g n r l o b nn b l 3 s o e h t1 r i a i i c nl i ee c . h p ca o i ig n ' s ft e e a c m i ig a i t h w d t a t t w s s n f a t df rn e T e s e i c mb nn Is h ir I as g i y l
向效 应 值 大 。新 自 3 1 一l O 8 —2 、 自 3 1 xJ0 、 自 3 1 34 、 自 3 1 13 × S7 4 新 12 2 新 L l9 x早 1L 新 12x武 34新 自 40 1、 22×
新 自 3 、 自 40 x P8/ 这 6 4 新 9 22 A 29 Z 个组合 的特殊配合力单株产量较高。【 结论 】 亲本的一般 配合 力效应对 F I
An lsso mb nn it n p id Ev l ain ay i fCo ii g Abl y a d Ap l au to i e

玉米各自交系类群及其特点概述

玉米各自交系类群及其特点概述

常见玉米各自交系类群及其特点概述(据老师课堂讲课内容总结,出处不知)一、Reid群1.该类群特点:多为美国杂交种系,遗传基础较丰富,植株叶片较上冲,抗病抗倒性较好,果穗较长,略粗,籽粒长,马齿形,多中熟,配合力高,但近年来该类群感染锈病、弯胞菌叶斑病和粗缩病较多。

2.包括的自交系:掖478,郑58(该类群代表自交系),郑32, 8112,7922,郑653,黄C,L105,新白503,琼42,济223,掖107,沈219-1, 52106, 独321,3184,郑13, 153等二、唐四平头群1.该类群特点:该类群叶片上冲,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中等,果穗中长,较粗,籽粒中长,硬粒或半硬粒型,早熟或中早熟,多为浅黄色,易感锈病、弯胞菌叶斑病、青枯病和病毒病。

2.包括的自交系:黄早四,昌七-2(该类群代表自交系),安152,京7,K12,黄选522,浚152,获选A60, 5237等三、旅大红骨群1.该类群特点:叶片较宽,上冲,抗病性好,抗倒性中等,果穗中长,较粗,马齿或半马齿型,生育期较长,易感锈病、弯胞菌叶斑病、青枯、病毒病和黑穗病等2.包括的自交系:E28,丹340(该类群代表自交系),360选,郑22,8340,选4-1, 340-5,F349, 53,选3, 868,811等四、Lancaster群1.该类群特点:植株较高,叶片平展或中间型,抗病性较好,抗倒性中等,果穗长,中粗,籽粒长,马齿或半马齿型,中熟,株型松散,根系欠发达,易感条锈病,近年来育种应用比重呈下降的趋势。

2.包括的自交系:Mo17(该类群代表自交系),商27-263,维矮141,许052,漯12,HZ32五、P78599群(简称P群或78599群)1.该类群特点:该群含热带和亚热带种质,遗传基础十分丰富,具有高产、优质和抗倒的特点,茎叶青绿,保绿度好,活秆成熟,秆强不倒,抗叶斑病和茎腐病等2.包括的自交系:P178,P138,丹599,丹3130,齐319, 89-1, 87-1,599-3,齐318,济533,丹598,早318等六、综合群1.该类群特点:不大明显2.包括的自交系:综3,综31,N808, 374等。

玉米亲本自交系几大类群

玉米亲本自交系几大类群

玉米亲本自交系几大类群1、改良REID杂优群本群系以中粗较长穗为主,株型好,耐密植,茎干坚硬,抗倒伏,多中间型或半马齿型,花粉量较少,制种产量高,宜做母本。

主要代表系铁7922,郑32、U8112、掖478、5003及其改良系均属此群。

2、兰卡斯特杂优群分为两个亚群;一是MO17亚群,本群系多长穗,制种产量高,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广,宜做母本,有些系花粉量较多,亦作父本,用适宜的种质进行改良以提高配合力、抗病性和自身产量;主要代表系以C103的二环系MO17及其改良系为主,如齐302、77、杂C546、1324等;二是自330亚群:本群系多粗穗,适应性强,花粉量多,宜做父本,有些系亦可做母本;主要代表系以自330改良系为主,如3H-2、Oh43、200B、龙系17等;可用黄改系、墨黄9系等种质进行改良,也可用一些农家种或综合种选系改良;3、四平头杂优群本群系多为硬粒型,株型好,抗病性强,耐旱而瘠,适应性广,花粉量多,宜做父本;主要代表系以黄改系为主,如黄早四、H21、吉853、掖502、京7、昌7、黄野四、四自四、196、404;可与旅大红骨群系、Suwan系、自330亚群系进行改良;4、旅大红骨杂优群本群系多粗穗、半硬粒或中间型,株型和抗病性较好,适应性广、花粉量多,宜做父本;主要代表系以旅9改良系和杂交种选系为主,如旅9、旅9宽、旅28、丹340、E28、丹黄02等;可用黄改系、Suwan系和综合品种选亚群系等进行改良;5、其他杂优群(1)外杂选亚群多为国外杂交种和品种选系及其改良系,有些与Reid群和MO17亚群种质有一定关系,如掖107、J7等;可用于改良Reid群和MO17亚群,并可对其余适宜种质进行改良;(2)综合种选亚群主要为群选种、农家种、综合种等选系,遗传基础复杂,如群选亚种综31、混517、集2911、东237等,农家品种选系如获白、吉63、白鹤43、甸11等,应作为四大类群种质的补充种质改良利用;(3)Suwan亚群新的低纬度种质,如S37、S73、S2-4、Q3012等;此群品质好、抗病耐旱、但偏晚熟;宜与黄改系和旅大红骨系及综合品种选亚群系相互改良;(4)Tuxpeno群低纬度种质亚群,以墨西哥综合种选取为主,如墨黄9、SC12、ETO等;。

美国早熟玉米自交系简介

美国早熟玉米自交系简介

美国早熟玉米自交系简介
张运锋;黄光和;李希国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为了解决云南玉米种质资源狭窄的问题,云南特殊的生态条件下玉米育种工作,积极从中国农科院玉米中心引进早熟材料,扩展云南玉米资源,加快玉米育种的步伐。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张运锋;黄光和;李希国
【作者单位】云南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675000;云南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675000;云南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675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合344及其衍生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J], 王巍
2.早熟马齿型饲料玉米重组自交系的遗传分析Ⅱ一自交系及其顶交种的细胞壁构成和细胞壁可消化性位点的定位 [J], V.Roussel;C.Gibelin;邱敦莲
3.早熟马齿型饲料玉米重组自交系的遗传分析Ⅰ.用重组自交系及其顶交试验对产量、早熟性、淀粉和粗蛋白含量进行QTL定位 [J], Y.Barriere;邱敦莲;等
4.25份美国早熟玉米自交系抗病性评价与利用研究 [J], 石运强;金振国;高利;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唐铭;董晓慧
5.加拿大早熟玉米群体与黑龙江省早熟自交系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J], 孙广全;王振华;王霞;张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玉米自交系保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玉米自交系保护是指为了保障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和稳定性,采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加以保护和管理的过程。

玉米自交系是通过连续自交和选择培育而成的自交纯合系,其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和纯度,是玉米杂交育种的重要基础。

然而,在实际生产和管理中,玉米自交系往往面临着遗传污染、退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其在育种中的稳定性和应用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概念、意义、必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玉米自交系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为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进行说明,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安排。

在这篇关于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文章中,文章结构的说明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 正文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玉米自交系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介绍,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必要性,以及详细阐述玉米自交系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2.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要讨论的主题,通过概述的方式引出了玉米自交系保护的重要性,并说明了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玉米自交系。

3. 结论部分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玉米自交系保护的重要性,展望未来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并表达结束语。

通过以上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文将全面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相关内容,逐步引导读者了解、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主题的知识和技术。

1.3 目的玉米自交系保护是为了保护和维护优良的自交系品种的遗传特性和纯度,确保其在种子生产和播种过程中不受外来杂交的干扰和破坏。

通过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可以确保玉米自交系品种的纯种性,提高种子产量和品质,保证播种后的作物产量和品质稳定性,促进玉米种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旨在探讨玉米自交系保护的必要性、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加强人们对玉米自交系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为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支持。

玉米自交系名词解释

玉米自交系名词解释

玉米自交系名词解释
玉米自交系是指在种群中通过连续自交繁殖,经过多代的自交后,产生的一系列具有相对稳定遗传特征的纯系或近纯系。

在玉米自交系的形成过程中,种子的自交繁殖使得基因组中的杂合性减少,而同源性增加。

经过多代的自交后,纯系或近纯系中的基因组变得更为稳定,表现出较为一致的遗传特征。

这使得玉米自交系在农作物育种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纯系或近纯系能够保持较为稳定的性状,有助于育种者更好地进行遗传改良和选育。

玉米自交系的创建通常需要经过多代的自交与选择。

首先,选择出具有良好性状的原始个体作为亲本进行配对。

然后,从配对后的子代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自交,以达到基因组的稳定性。

这个自交选择的过程需要进行多代,通常需要进行5-8代的自交与选择。

在每一代中,育种者会根据目标性状对自交后代进行选择,通过保留或淘汰的方式筛选出合适的个体。

玉米自交系的创建是为了获取一系列稳定的纯系或近纯系,以便在种植中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其遗传特征。

通过这样的自交系,育种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利用不同基因型的性状表现,从而更好地进行品种选育、杂种优势利用和遗传改良。

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几个早熟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df etg nmcca c r i e h er a r gm i nrdsa s 【 to 】 h et a ds ndwt ie n ar o i hr t sn i t aym t n a eibe ti .Me d Tet s ei e i fr o a e 【 l g u i z rn h sw g h nr a lads Ⅱ ( c Ⅱ) e o ,h a e rcs db P30sf ae.Rsl Ted e ne ohcri ei t on n g N m t d tedtwr p es yD S . owr 【 eut h i r cs h a eo e t s 】 fe
o il e ln , k r espe a , k r es n m e , e rln t e r da tr b r i n r w h pe o u n fy ed p rp a t en l re r en l u b r a e gh, a imee , a e t a d go t r d d r g p i i
9 — 1 4 a d 0S 7 —2 r ih rta h to te n rd sri s Tt o bn gait T A) f i i 1 8 7 8 n 4 wee hg e h n ta foh ri b e tan o em ii bly( C o n 4 l a n i X z2l
HAN n De g—x S u, HAO Ho g—y Ab li ・ u a LANG a n u, uat Ab l , I i Xio—ln , IMi g— d n YANG i i g L n o g。 Je
( ntueo ri rp ,X nin cd m A r utrl c ne ,U u q 3 0 1 hn Isi t f Gan Co s i a gA a e y o g i l a i cs r m i8 0 9 ,C ia) t j f c u Se

玉米自交系K10及其近源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玉米自交系K10及其近源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交 后 选 择 典 型 植 株 连 续 自交 、 交 , 用 南 繁 加 代 经 过 5 测 采 年 时 间 8 世 代 选 出 的 长 3改 良 系 。 长 3追 本 朔 源 是 由 个
长 春 地 区 引 人 。 期 以来 育 种 家 们 根 据 K 0的 生 物 学 特 长 1
表 1 Kl 0直 接 参 与 组 配 的 玉 米 品 种
穗 病 1 . % , 龙 江 正 常 栽 培 条 件 下 自身 产 量 2 6 5 ~ 03 黑 2
30 0k / m 。K 0承 接 了 长 3的 高 配 合 力 、 容 重 和 优 0 gh 1 高
质等优点 , 而且 改 变 了 长 3的雄 花 分 枝 少 、 粉 量 少 等 缺 花 点 , 以说 是 源 于长 3而 胜 于 长 3 可 。
} 收 稿 日期 :0 0— 9一 1 2 1 0 O
作者 简 介 : 巍 ( 9 7一) 男 , 士 , 龙 江 省 农 科 院 玉米 研 究 所 助 理 研 究 员 , 事 玉米 遗 传 育 种 研 究 。 王 17 , 学 黑 从
3O 8
杂 粮 作 物
第3 种 质 。
做 出 了重 大 贡 献 , 以 有 必 要 弄 清 楚 玉 米 骨 干 系 K 0的 所 1 种质来源和应用方式 , 便进 一步挖 掘该系 的应用 潜力 , 以
使其继续为玉米育种和生产创造新的贡献。
K1 0株 高 22c 穗 位 高 6 m, 哈 尔 滨 地 区 生育 日 1 m, 8c 在 数 l2d 幼 苗 浅 绿 , 鞘 乳 白 色 , 花 分 枝 中等 , 丝 黄 1 , 叶 雄 花
论 划 分 , a cs r 属 于 N s类 种 质 。 而 K1 Lnat 群 e s 0的 近 源 系 在 血 缘 上 大 多 也 与 K1 、 3相 当 的接 近 , 0长 变化 不 大 , 以 可

玉米自交系合344及其衍生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玉米自交系合344及其衍生系在早熟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摘 要 : 过 介 绍 合 3 4的种 质 来 源和 生物 学特 征 , 通 4 分析 了其 在 早 熟 玉米 育 种 中的 应 用 现 状 , 提 出今 后 要 重视 并
对 合 3 4的改 良和 创 新 的 研 究 , 其 为早 熟 玉米 育 种 和 生 产 发展 做 出更 大 的 贡 献 。 4 使
i h s o i n ja r vn e n teWet fHel ginP o ic o
ZHOU a gj n Ch n -u
( qn a c o Heln j n Ac d my o rc lu a S in e , qn ,Heln ja g Da ig Br n h f i gi g o a a e f Ag iut r l ce c s Da i g i g in o
骨 干 系 合 3 4的 种 质 来 源 和 应 用 方 式 , 4 以便 进 一
代 和 6 自交 , 代 在人 工接种 大斑 病 、 黑穗病 的条 丝
件 下 严 格 株 选 , 1 8 年 育 成 了 早 熟 、 病 、 低 于 93 抗 耐
步挖 掘该 系的应 用 潜 力 , 使其 继 续 为 玉米 育 种 和 生产 创造新 的贡 献 。
关 键 词 : 3 4; 熟 玉 米 ; a c se 合 4 早 L n a tr
中图 分 类 号 : 5 3 ¥ 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2 2 6 ( 0 1 0 —0 3 0 1 0 — 7 7 2 1 ) 60 0 —3
玉米 自交 系合 3 4是我 国北 方早熟 春玉米 区 4 重要 的骨干 玉 米种 质 资 源 , 3 4及 其 衍生 系 在 合 4 早熟 玉米 育种 和 生 产 中发 挥 了巨 大 的作 用E引。

利用SSR标记研究新疆特早熟玉米白交系遗传多样性

利用SSR标记研究新疆特早熟玉米白交系遗传多样性
s h o we d t h a t 1 2 8 a l l e l i c l o c i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u s i n g s t a b l e 3 2 S S R p a i r s E a c h p i r me r p a i r g e n e r a t e d a l l e l i c l o c i i n
Ab s t r a c t I n b r e d L i n e s o f 4 7 E s p e c i a l — P r e c o c i o u s Ma i z e s we r e s t u d i e d b y me a n s o f S S R Ma r k e r s .C l u s t e r
r ng a e f r o m 2 t o 8 wi t h he t a v e r a g e o f 4 . 1 l o c i . T h e p o l y mo r p h i s m i n f o r ma t i o n c o n t e n t e a c h p i r me r wa s ro f m 0 . 3 7 2
分子植物育种 , 2 0 1 3 年, 第1 1 卷, 第 2期 , 第 1 6 8 — 1 7 3页
Mo l e c u l a r P l a n t Br e e d i n g , 2 01 3 , Vo 1 . 1 1 , No . 2 , 1 6 8 — 1 7 3
研究报告
( t WGMh ) . T h e g r o u p i n g nd a c l a s s i i f c a t i o n o n d o mi n nt a c a t e g o i r e s o f ma i z e ma t e i r a l s a l s o c o n d u c t e d . T h e r e s u l t s

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

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

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玉米的自交系是指对自交繁殖有较高亲和性的品种,其通过自花授粉或人工授粉进行自交繁殖,逐代进行筛选和改良,以提高其品质和产量。

而杂种优势则是指在杂交后代中,相比于父本自交系,杂交优势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更好的抗性等优点。

以下是14个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群分析:自交系1:产量高,但抗病性差。

与自交系2进行杂交,可以提高抗病性,但并不能进一步提高产量。

自交系2:抗病性强,但产量低。

与自交系1进行杂交,可以提高产量和抗病性,但抗病性的改善程度较自交系1与自交系2单独杂交时的改善程度稍低。

自交系3:早熟性强,但耐旱性差。

与自交系4进行杂交,可以提高耐旱性,但对早熟性的改善影响不大。

自交系4:耐旱性强,但早熟性差。

与自交系3进行杂交,可以提高早熟性,但对耐旱性的改善影响不大。

自交系5:产量稳定,但抗虫性差。

与自交系6进行杂交,可以提高抗虫性,但产量稳定性略有下降。

自交系6:抗虫性强,但产量不稳定。

与自交系5进行杂交,可以提高产量稳定性,但对抗虫性的改善影响较小。

自交系7:品质优良,但生长周期长。

与自交系8进行杂交,可以缩短生长周期,但品质有局限。

自交系8:生长周期短,但品质一般。

与自交系7进行杂交,可以提高品质,但生长周期略有延长。

自交系9:耐寒性强,但抗病性差。

与自交系10进行杂交,可以提高抗病性,但对耐寒性的改善影响较小。

自交系10:抗病性强,但耐寒性差。

与自交系9进行杂交,可以提高耐寒性,但对抗病性的改善影响较小。

自交系11:产量高,但适应性差。

与自交系12进行杂交,可以提高适应性,但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自交系12:适应性强,但产量低。

与自交系11进行杂交,可以提高产量,但对适应性的改善影响较小。

自交系13:抗虫性强,但抗病性差。

与自交系14进行杂交,可以提高抗病性,但对抗虫性的改善影响不大。

自交系14:抗病性强,但抗虫性差。

与自交系13进行杂交,可以提高抗虫性,但对抗病性的改善影响不大。

玉米自交系意义

玉米自交系意义

玉米自交系意义
玉米自交系,也称作玉米内聚系,是一类引起许多种玉米自然变异的重要种群。

它是从最初的玉米后代中自然发生的玉米变异的重要基因源,也是玉米品种选育的重要来源。

玉米自交系的出现意义非常重大,它对玉米的品种改良、繁殖技术的发展以及玉米的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玉米自交系是玉米品种改良的重要来源。

玉米自交系由于其自然变异的特性,可以作为玉米品种改良的重要来源,可以提供更多的优良品种。

玉米自交系产生的变异,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品种改良的需求。

其次,玉米自交系是玉米繁殖技术的重要基础。

玉米自交系的变异丰富,可以为玉米繁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它可以提供大量的纯合体,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繁殖技术的需求,为玉米繁殖技术发展注入灵活性和多样性。

再次,玉米自交系是玉米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的重要依托。

玉米自交系的变异多样,可以提供大量的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玉米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的需求。

它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良种质资源,可以为玉米品种改良提供更多的选择,为玉米品种改良和遗传资源利用提供基础。

总之,玉米自交系的出现意义重大,它不仅可以为玉米品种改良提供良好的来源,而且可以为玉米繁殖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还可以为玉米种质资源和遗传资源的收集和利用提供依托。

因此,研究玉米自交系有助于玉米品种改良的进步,从而提高玉米的产量,改善玉米的品质,提高玉米的经济效益。

玉米育种的特点自交系选育杂交种选育

玉米育种的特点自交系选育杂交种选育

玉米育种的特点|自交系选育|杂交种选育种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新品种是农业科技进步最核心的基础,玉米育种和生产实践表明,玉米产量增加的43%~60%是通过优良品种及其推广实现的。

那么玉米育种有何特点呢?又该如何选育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玉米育种的特点玉米最主要的特征是天然异花传粉,天然授粉群体的田间组成处于高度的异质状态,个体的基因型处于高度的杂合状态,这决定了在玉米天然授粉的群体中,株间表现型比较意义不大,必须通过一定的基因型选择过程才能正确地决定取舍。

同时,由于个体基因型高度杂合,造成表型选择不可靠,必须对大量个体做测交或后代鉴定,才能确认表型是否真实遗传。

由于这些原因,在玉米育种过程中,一般都要经过多代的选择比较才能育成新的自交系或品种。

现代玉米育种的主流是杂种优势育种,基本途径是先选育纯合的亲本自交系,再将亲本自交系杂交,选育出杂种优势强的杂交种。

生产上利用的是F1代的杂种优势。

自交系的选育不但要求本身性状优良,还要求配合力高。

对自交系农艺性状和配合力的选择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不可偏废。

这就大大提高了育种的难度,延长了育种的周期。

不仅如此,自交系的性状同杂交种的性状虽然有关系,但仍然有距离,在杂交种水平上还要对农艺性状进行选择鉴定,同时对主要目标性状的杂种优势水平进行比较,最终育成优良杂交品种。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1、农艺性状好①植株性状:主要包括株型和抗倒性。

植株性状一般根据穗上部叶片伸展的姿态分为紧凑型、半紧凑型、和平展型。

根据株高分为高秆、中秆、矮秆、半矮秆等。

②穗部性状:穗部性状一般由穗型、粒型、穗行数等构成。

穗型的划分有很多种,最明显的是长穗型、粗穗型、筒型、锥型、纺锤型等。

粒型分为马齿型和硬粒型及其各种过渡类型。

自交系选育中最好兼顾长穗型和粗穗型的选择。

长穗型的行粒数较多,但粒行数较少。

粗穗型的粒行数较多,但行粒数不可能很多。

自交系的粒行数一般10~20行。

12~14行的比较适中。

第05节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第05节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1. 单倍体选育法 2. 人工诱变选育法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一玉米自交系的概念二优良玉米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三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材料四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五玉米自交系的改良六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其它方法一玉米自交系的概念玉米自交系是指从一个玉米单株连续自交多代结合单株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第五节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
一、玉米自交系的概念 二、优良玉米自交系应具备的条件
三、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材料
四、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五、玉米自交系的改良
六、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其它方法
一、玉米自交系的概念
玉米自交系是指从一个玉米单株连续自交多代、 结合单株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 传性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二、优良玉米自交系应具备 的条件
1. 遗传上相对稳定,性状整齐一致 2. 配合力高
3. 农艺性状优良
4. 产量高
三、选育玉米自交系的基本 材料
1. 农家品种 OPV 一环系
2. 杂交种
3. 综合种
二环系
一环系:从品种或品种间杂交种种选育出的自交系
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
四、选育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基本技术:人工套袋自交 基本方法: 1、按农艺性状选
基本材料
S1代
穗行 方法:系谱法 依据:各种性状 时间:早代选择 晚代选择 穗行
优中选优
S2代
优中选优
Sn代
自交系
2、按配合力选 一般配合力(GCA)指一个自交系和一系列自交 系杂交,其杂种一代产量的平均表现。 特殊配合力(SCA)指2个特定的自交系杂交, 其杂种一代的产量表现。
五、玉米自交系的改良

极早熟玉米自交系边自465的选育、评价及利用

极早熟玉米自交系边自465的选育、评价及利用
提 高 籽 粒 的商 品 品质 和存 贮 指 标 。
域组 ,几年来通过 各种 途径搜集与整理 国内外种质 资源,使 现在的育种材料得 到了很大的改善 ,较大 拓宽遗传基础,并 积累 了一大批骨干 基础材料 ,将 一批 高产、优质 、抗病 的优
良自交系将应用在 生产中 。 边自4 6 5自交 系是 黑龙 江省农业 科学院黑河分 院玉米 室于 2 0 0 0年育成 的早熟 、优 良玉米 白 交系 。 该 自交系 的成功 选育使黑龙江省北 部高寒地 区的极早 熟玉米杂交种水平 实现较大的提高 , 以边 自4 6 5 为基础材料 , 我室先后选 育成 功一些较为优秀的后备杂交 组合 。
材料 ;对 S 世代 以上材料进 行抗病 性鉴定,通过对稳定材 料整个生 育期观 察与调查,室内品质 分析等手段选 择出哪些 苗势强耐寒 ,成 熟后脱水快,株型收敛 ,品质优 的自交系 。 ( 2 )亲本材料要高抗丝黑穗病 、黑粉病 ,试验 田田间接 种条件 下发病率 一般低 于 1 5 %;抗虫性好 ,尤指对玉米螟的 抗性 ,以有利 于植株在 成熟后期保持较好的直立性;在 正常 栽培条件 下不倒伏 ,以利于品种的后续收获;粒型为中间型 或硬粒型 , 棒形为 中长棒 , 以降低生产上玉米籽粒 的含 水量 ,
期是 一个 关键指标 ,如何提 高其产量和抗逆性是早 熟玉米育种人员需要 攻克 的难点 。
关键 词 :玉米 ;极早 热; 自交 系;边 自4 6 5
D 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6 3 9 6 . 2 01 4. 0 2 . 0 3 0
丝黑穗病发病 率 1 0 . 7 %~ 1 2 . 2 %。
库 ,同时用其进行杂 交组配 可选 育出极早熟、早熟 高产优质

极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C22选育

极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C22选育

极早熟高产玉米杂交种—承单22号的选育方华、马中义、王奇、佟桂富、方祥、孙志伟、袁文利、王艳芝、梁秋华一、选育目的和目标选育适用于我国北部冷凉气候区的极早熟(冀承单3号熟期类型)玉米杂交种。

目标要求抗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抗倒伏,抗逆、适应性广;产量较冀承单3号增产10%以上,或产量接近,但在某一性状上有明显改进的玉米杂交种。

二、选育经过1、亲本”C182“选育1993年组配基础材料”478×C351-7/C18”。

1994年开始连续自交加代,经南繁北育,于1997年性状趋于稳定,定名为C182,表现极早熟,经与多个稳定自较系测交,表现抗倒,高配合力,农艺性状优良。

2、C182的血缘关系1993年组配478×C351-7×C18连续自交加代南繁北育1997年育成C1823、母本“承北711”母本为承北711,承北711是从黑龙江省北安市农科所育成的“北711”中通过穗选,抗病性选择出的极早熟自交系。

4、承单22号杂交种选育1996年冬以C182 S5代优良穗行做父本,与承北711测交,1997年鉴定试验入选,1998年参加极早熟品比。

1999年继续参加极早熟品比,三点均增产,平均亩产607.4㎏,较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2.1%,达0.01显著水平。

2000--2001年参加河北省承德市极早熟组玉米区试,生育期比冀承单3号长5天,表现高抗玉米丝黑穗病,抗大小斑病,不早衰,活秆成熟,并且植株高度比冀承单3号高度15-30cm,作为粮饲兼用品种更为适宜。

承北711×C182 1996年冬组配1997年鉴定试验2000年区域试验2001年区域试验、生产示范承单22号2003---2004年参加国家极早熟区试,平均产量6414.0KG/公顷,较对照增产14.37%,生产试验产量7078.8KG/公顷,较对照增产11.44%。

2002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

2003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认定。

玉米品种及自交系的识别

玉米品种及自交系的识别

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指纹技术
通过DNA指纹技术,如RFLP、SSR等,可以对玉米基因组进 行多态性分析,从而鉴别不同品种的玉米。
基因测序
对玉米基因组进行全测序或部分测序,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品 种的基因组结构和变异,为玉米品种鉴别提供更准确和可靠 的方法。
03 玉米自交系的识别与鉴定
自交系的纯度鉴定
遗传多样性分析意义
有助于了解自交系的遗传特点和育种 潜力,为育种选择提供依据,促进玉 米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
自交系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方法
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形态和排列方式,对自交系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了解染色体变异情况。
染色体核型分析意义
有助于了解自交系的染色体结构和变异特点,为染色体工程和基因定位提供基础数据,促进玉米遗传学和分子育 种的研究。
玉米自交系的分类
根据遗传基础分类
根据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可以将玉米自交系分为单基因系、双基因系和多基因 系。
根据性状表现分类
根据自交系的性状表现,可以将玉米自交系分为优良性状系、抗病系、抗虫系 等。
02 玉米品种的识别方法
形态学方法
01
02
03
叶片识别
通过观察叶片的形状、颜 色、大小等特征,可以初 步判断玉米品种。
玉米品种分类
根据玉米的用途和来源,可以将 玉米品种分为普通玉米、甜玉米 、糯玉米、高油玉米、高淀粉玉 米等。
自交系的概念
自交系
指通过自交或近缘杂交,从具有优良 性状的植株经过连续自交、选择和淘 汰,育成的纯系。
自交系的特征
自交系具有生长整齐、性状一致、遗 传基础纯合的特点,是玉米育种的基 础材料。
穗部识别
穗的颜色、长度、粗细等 特征也是鉴别不同玉米品 种的重要依据。

常用玉米自交系选育及特征

常用玉米自交系选育及特征

自交系类型一、籽粒性状和组成成份按籽粒性状可将自交系分为9类,即:1.硬粒型(Zea mays indurate Sturt)也称燧石型。

籽粒一般呈圆形,质地坚硬,顶部和四周由致密、半透明的角质淀粉所包围,中间充满疏松的粉质淀粉。

2.马齿型(Z.m indentata Sturt)籽粒近长方形,顶部凹陷成坑状,棱角较分明,似马齿。

四周是一薄层角质淀粉,中间和顶部为粉质淀粉所填充,成熟时因粉质淀粉收缩而粒顶下陷。

3. 粉质型(Z.m amylacea Sturt)也称软质型。

籽粒表面暗淡无光泽,胚乳全部由粉质淀粉组成。

是较古老类型。

4.爆裂型(Z.m everta Sturt)果穗小。

籽粒小而坚硬光滑。

胚乳全部由角质淀粉组成。

遇热爆烈膨胀,有的可达原体积的20倍以上。

有圆形和尖型两种,分别称为珍珠型和米粒型。

5.甜质型(Z.m saccharata Sturt)籽粒可溶性糖含量较多,淀粉较少,成熟后皱缩或凹陷。

1)普通甜玉米颖果皮较薄,胚乳由角质淀粉组成,成熟后半透明。

乳熟期可溶性糖含量8%左右。

2)超甜玉米完熟的干籽粒皱瘪凹陷,不透明。

乳熟期采收,含可溶性糖18%~20%。

6.糯质型(Z.m sinensis Kulesh)也称蜡质型。

籽粒不透明,无光泽,外观蜡状。

胚乳全部由支链淀粉组成。

7.甜粉型(Z.m amylacea,saccharata,Kulesh)籽粒上部为富含糖分的皱缩状角质,下部为粉质。

只在南美一些地方能找到。

8.有稃型(Z.m tunicata Sturt)果穗上的每个籽粒都分别包在几片长稃壳中,整个果穗仍像其他玉米一样包在大苞叶中。

受第4染色体上显性基因Tu控制。

9.中间型即半硬型和半马齿型。

二、粒色按粒色大致可把自交系分为红、白、紫、黄、杂色五大类型。

三、全生育期叶片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国际通用标准,把玉米分为7种类型。

1.超早熟型植株叶片数 8~11片,生育期70~80天。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技术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技术

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技术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技术一、选择合适的原种1.种子抗病性:选择高产、抗病性高、品质好的玉米品种,根据地理位置、温度、土壤、灌溉与农化条件综合筛选。

2.发芽力:选择优良的发芽力强的种子,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够高。

3.确保纯度:玉米品种的纯度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因素,应通过DNA 技术确认玉米品种的纯度。

4.种质分析:根据遗传和环境的变异,使用物种分析套件进行分析。

二、移栽技术1.廉价安全:要使用种子组织培养基,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同时节省成本。

2.良好营养:选择有营养物质含量高的、能有效补充营养的培养基,保证种子生长发育。

3.降低风险:在移栽前应加入不同类别的抗性技术,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三、繁殖育种1.自交系:通过不同繁殖方式获得水稻自交系,保证优势基因的继承,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2.育种技术:使用优势基因配置、基因突变、控制近交育种等技术,获取育种目标品种。

3.精校成品:通过跨代回顾、优势基因检测、纯度确认、育种新品种等步骤,控制和优化品种的质量。

四、抗病性测试1.病虫害的诊断:运用完善的实验手段诊断病原的种类和感染幅度,判断品种的安全性和抗病性。

2.抗病技术:采用抗病剂、抗虫剂、生物防治等技术,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拓展,保证植株的安全性。

3.营养元素测试:通过配套技术筛选优良品种,选择营养成分更优的品种,促进玉米生长发育。

五、生产实施1.适应性评估:需对玉米原种的生态环境适应性,进行优化评估,提前预测玉米的高质优势。

2.品质鉴定:能清楚地识别出不同中国玉米品种的鉴定指标,及时发现质量控制玉米品种。

3.施肥管理:采取施肥和施药的联合操作,确保营养充足,防止病虫害,增强植株免疫力。

六、收获管理1.品质评估:科学地评估表型,检测玉米品质,以改进其口感、色泽以及营养品质。

2.成熟收割:在玉米采收前应先测定其成熟度,并采取现场分选收割等技术,以保证采收的质量。

3.贮藏保鲜:采用成熟后迅速收割,并尽快进行流通贮藏,以免影响玉米品质及口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熟类群玉M自交系原黄81 四自四B尖八京630 克一KI3 KI4 合344 龙抗11 抗旱大粒黄冀35 黄野四北711 承18 获唐黄长455 运 87-422 Sh10屯56 T52 扎461 扎143 扎917 文黄31413 酒341-2 830 D黄212一、原黄81由北京市农场局农业科学研究所赵垂达、魏桂兰、马宝洪、李德贵等人参加,1983年从自交系原武02中分离出一抗玉M大斑病的植株,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分离出抗倒性强、高抗玉M大斑病的优良自交系原武抗。

1983年用矮源矮13-31与黄早四杂交,并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分离出早熟、株叶型好、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早矮,1988年用原武抗与早矮杂交,经多代自交分离选择,于1992年10月育成早熟、抗病、抗倒、配合力高的优良自交系原黄81。

该自交系早熟,生育期90天左右。

苗期叶鞘浅紫色。

植株叶数17~18片,叶片斜上冲。

株型半紧凑。

株高170厘M,穗位高60厘M。

雄花序主轴明显,分枝多,花药粉红色,花粉量大。

丝状花柱粉色。

北京地区5月上旬播种,一般在7月上旬初抽雄、散粉、吐丝,雌雄协调。

果穗近锥型,长14厘M,粗4.0厘M,行数14~16行,轴白色。

籽粒黄色,硬粒质,千粒重160克,出籽率80%左右。

经本所多年田间观察鉴定,高抗矮花叶病毒病、粗缩病和青枯病,大斑病0~0.5级,小斑病0.5~1级,抗丝黑穗病。

用该配合力好的自交系组配成优势杂交种京垦 114(丰 5×原黄 81)于 1997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在京津及附近地区累计推广50万亩。

目前参加北京市区试的组合有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组配的京玉4号。

二、四自四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胡遂甫、孙伯陶等用黄早四×自334自交3代后,与黄早四回交一次,再自交,于1988年选育而成。

选育地点在该所实验农场。

北京地区夏播生育期95天左右。

出苗快,苗势中等。

成株叶数18~19片。

叶色黄绿,上部叶片较短。

株型平展。

株高150厘M,穗位高60厘M。

雄花序分枝较少,1~3个,小穗着生密集,花粉量较大,全穗花粉量中等,花药黄色,散粉良好,散粉期较长。

雌穗花柱绿色。

北京地区6月20日播种后,8月14日达抽雄期,散粉期为8月17日,吐丝期是8月19日,吐丝与散粉间隔2~3天。

果穗筒型,长10厘M,粗4厘M,穗行数14行,结实好,穗粒数200~250粒,穗轴白色,轴粗2.6厘M。

籽粒浅黄色,偏硬粒型,出籽率75%,千粒重230克左右。

根系不太发达,无气生根,抗倒能力较差。

成熟时有早衰现象。

耐旱性及耐涝性中等。

大斑病1~2级,小班病0.5~1级。

抗矮花叶病、粗缩病,中感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褐斑病轻。

夏播适宜种植密度4000~4500株/亩,春播4000株/亩。

用四自四自交系组配成的玉M杂交种有京早10号。

三、B尖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胡遂甫、孙伯陶等从[(BC7321×尖端齐)×8112]中经多代自交选育,于1988年育成。

选育地点在该所实验农场。

在北京夏播,生育期100天。

出苗较快,苗势中等。

成株叶数 19片。

株型紧凑,上部叶片上冲,雄花序顶部略高于旗叶。

叶片窄长,叶色深绿。

株高165厘M,穗位高70厘M。

雄花序分枝3~5个,花药黄色,花粉量少,制种时不宜作父本。

雌穗花柱绿色,抽丝较快且集中。

北京地区6月10日播种后,抽雄期为8月6日,散粉期为8月9日,吐丝期在8月7日,吐丝期与散粉期间隔1~2天。

果穗筒型,长17厘M,粗3.6厘M,穗行数12行,穗粒数300粒左右,结实良好,不秃尖。

籽粒深黄色,偏硬粒型,出籽率82%,千粒重270克。

穗轴白色,轴粗2.5厘M。

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气生根1~2层,抗倒伏能力强。

耐旱性中等。

耐涝性稍差。

高温高湿条件下散粉较差。

大斑病2~3级,小斑病0.5级。

较抗矮花叶病、青枯病,丝黑穗病较轻,褐斑病轻,中感黑粉病,不抗粗缩病。

夏播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株/亩,春播为4500株/亩。

用该自交系配成的玉M杂交种有京早10号、京早11号、京玉1号。

四、京 630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以6625×群体C1-30为基础,经自交于1998年选育而成。

北京地区春播,从出苗至成熟105天,为极早熟类型。

苗势较强。

幼苗叶鞘绿色。

成株叶数15片左右。

平展型株型。

株高较矮100厘M左右,穗位高45厘M。

雄花序分枝4~6个,花药黄色,花粉量较多。

雌穗丝状花柱为绿色。

北京地区4月20日播种,6月22日抽雄,6月26日散粉,6月28日吐丝,雌雄协调。

果穗筒型,长14厘M,穗行数14行,穗粒数400粒左右,穗轴白色。

籽粒为半马齿型,黄色,千粒重200克左右。

结实性良好,不秃尖。

抗倒性好。

抗大、小斑病、矮花叶病,轻感黑粉病。

春播种植密度4500株/亩。

用该自交系配成的极早熟杂交种京玉8号,在山西省大同市试种表现突出,其生育期与冀承单 3号相同,产量增加 15%。

五、克一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农业科学研究所曹任之于1984年育成。

该自交系生育期为95~100天,需≥10℃积温2000~2100度·日。

芽势强,耐低温,苗期发育快。

株型平展,叶鞘稍紫色。

株高140厘M左右,穗位38厘M。

雄花序分枝5~10个,雌穗丝状花柱黄色。

果穗短推型,长12~13厘M,粗3.8厘M,行数14~18行,行粒数27粒,穗轴红色。

籽粒黄色,近硬粒、楔型,千粒重220克。

较抗斑病。

抗玉M螟虫。

该自交系单产125~150公斤/亩,保苗4500株/亩。

用该自交系已配制成克单6号、克839杂交种。

六、KI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小麦研究所玉M室刘兴焱、谭福忠以安 44113 ×1034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于1991年选育而成。

在黑龙江省克山种植,出苗至成熟90~93天。

生育期内需≥10℃积温2150度·日。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前期生长慢,后期快。

株高150~180厘M,穗位高40厘M左右。

叶片较窄且略收敛,色深绿,株型较清秀。

雄花序分枝及花粉量适中,护颖绿色。

雌穗丝状花柱粉红色,较分散,易接受花粉。

果穗锥型,长13~16厘M,粗3.8~4.6厘M,穗行数14~18行,穗轴白色。

籽粒大小中等,中硬粒型,千粒重195克左右。

根系发达,抗倒伏。

轻感大斑病、黑粉病及丝黑穗病。

适宜种植密度为4500~5000株/亩。

一般单产为200~275公斤/亩。

用该自交系配制的玉M杂交种有克单8号。

七、KI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小麦研究所玉M室刘兴焱、谭福忠以(甸 11×Mo17)×KI6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于1991年选育而成。

在克山种植,出苗至成熟 100~105天。

生育期内需≥10℃积温 2200~2250度·日。

幼苗绿色,叶鞘紫色,发苗快。

株型较收敛,叶片黄绿色,茎秆紫色。

株高170~190厘M,穗位高60~70厘M。

雄花序分枝5~10个,护颖紫色,花药黄色,花粉量较大,质量好。

雌穗丝状花柱紫色。

果穗长棒型,长 15~18厘M,粗 3.5~3.8厘M,穗轴红色。

籽粒大小中等,黄红色,中硬粒型,千粒重185克。

抗黑粉病、丝黑穗病,自然条件下大斑病发病率不超过2级。

适宜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亩。

一般单产为175~200公斤/亩。

用KI4自交系配制的玉M杂交种有克单8号。

八、合344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育成。

来源是自常武白头霜×Mo17。

在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春播,5月15日出苗,9月5日成熟,出苗至成熟113天。

出苗快,幼苗长势及拱土力强,叶鞘紫色。

成株叶数15~17片。

株高154厘M,穗位34.6厘M。

雄花序分枝4个,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花粉量适中。

雌穗花柱黄白色。

哲盟地区种植,7月15日抽雄,7月20日散粉,7月24日吐丝,雌雄较协调。

果穗圆柱型,长12厘M,粗3.2厘M,穗行数10~12行,穗粒数219粒,穗轴红色,轴粗2厘M。

籽粒楔型,硬粒,出籽率80%,千粒重264克。

单穗重30克,单穗粒重24克。

根系较发达,抗倒性强。

耐旱、耐涝。

高抗大、小斑病,抗粗缩病。

花叶病毒病、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

耐瘠薄。

适应性好。

哲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3800~3900株/亩。

该自交系在高纬度地区应用较广。

已组配出的玉M杂交种有合玉17(合344×熊掌)、哲单 37(合 344×461)、合玉 15(合 344×冬 96)。

九、龙抗11黑龙江省龙江农科所从Mo17×330材料中选育而成。

该自交系选育地点是黑龙江省,近几年引入哲里木盟地区,从出苗至成熟119天左右。

通辽地区春播5月14日出苗,出苗快,苗势强。

幼苗叶鞘浅紫色。

成株叶数16~17片。

株高151厘M,穗位高73厘M。

雄花序较发达,4~11个分枝,护颖绿色,花药浅绿色。

雌穗花柱绿色。

一般年份7月17日抽雄,7月20日散粉,7月24日吐丝。

成熟期9月10日。

果穗圆柱型,长15厘M,粗3.2厘M,穗行数10~12行,穗粒数162~180粒,轴粗2.2厘M,穗重46克,穗粒重32克。

籽粒楔型,呈橙黄色,硬粒型,出籽率70%,千粒重290克。

植株根系较发达,抗倒伏,抗倒折。

耐旱、耐涝性强。

耐瘠薄地,适应性好。

高抗大、小斑病,抗粗缩病、矮花叶病毒病、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

在哲盟地区适宜种植密度为3850~4000株/亩。

该自交系在哲里木盟中早熟区应用,目前利用该系已组配成的杂交种有龙单13(K10×龙抗11)。

十、抗旱大粒黄在哲里木盟地区春播,出苗至成熟122天。

出苗快,幼苗长势强,叶鞘紫色,苗色深绿。

成株叶数17~18片。

株高150厘M,穗位55厘M。

雄花序较发达,护颖绿色,花药黄色。

雌穗花柱绿色。

正常年份在哲盟春播,5月25日出苗,8月1日抽雄,8月5日散粉,8月6日吐丝,9月15日成熟。

果穗圆柱型,长14.8厘M,粗3.5厘M,穗行数14行,穗粒数320粒,穗轴白色,轴粗3.8厘M,单穗重50克,单穗粒重25克。

籽粒淡黄色,马齿状楔型,出籽率56.2%,千粒重278克。

根系发达,高抗倒伏。

高抗大、小斑病,抗粗缩病、花叶病毒病、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穗腐病。

耐旱耐涝。

哲盟春玉M产区的适宜种植密度约为3600~3800株/亩。

用抗旱大粒黄组配的玉M杂交种有沈单 8号(5003×抗旱大粒黄)。

十一、冀35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崔绍平于1992年选育而成。

在石家庄夏播,比黄早四早熟3~4天。

全生育期≥10℃积温为2100度·日。

三段生长特征表现“短—短—长”。

幼苗叶片绿色,叶鞘紫色,长势较强。

成株叶数17~18片,穗位以上叶片上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