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中应用

合集下载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

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分析引言:慢行交通是指速度较慢的出行方式,用于城市短距离出行。

由于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越加完善,国民经济水平逐渐增加,慢行交通理念在城市交通中逐渐淡化,对于快行交通理念越加重视,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但在新时代发展下,人们的生活健康意识以及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低碳慢行交通逐渐受到了国民的重视,国家也倡导绿色出行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中重新融入慢行交通理念,加强做好城市慢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全面发展。

1.慢行交通理念内涵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求1.1 慢行交通理念的内涵慢行交通主要是以步行交通或者以自行车等低速慢行交通为主,属于非机动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理念主要是鼓舞居民在出行时选择绿色出行方式,如公交、自行车或者步行等,减少汽车驾驶次数,降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同时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城市居民建设安全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要想得到合理化,应当为城市慢行交通建设提供无障碍基础条件,为城市居民打造安装与适宜的出行环境[1]。

1.2 慢行交通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求结合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中,应当结合不同区域做好慢行密度分析工作,控制好行人空间,单个行人道路宽度应当控制在60cm-80cm 之间,双人行人道路宽度则需要达到100cm-150cm 之间,对于盲人出行需求或者弱势人群道路规划设计中,道路宽度会进一步增加,确保慢行道路空间建设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在慢行交通理念的基础上,应当加强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建设需求,根据人群特征以及活动情况,积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针对慢行道路交通空间积极做好基础器材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从不同的优化角度做好设计管理,保障城市交通规划设计质量得到提升。

2.慢行交通理念下的城市交通规划设计意义2.1 缓解出行压力,提高出行效率目前城市在发展中人口流动量与车流量逐渐增加,导致城市交通出现拥挤与堵塞的情况,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与人民出行的耗费时间。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缓解城市拥堵,改善城市出行环境,摆脱汽车依赖……似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远不能止步于建立地铁、规划公交、加强交通管理。

那么,城市慢行交通呢?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之一。

一、城市慢行交通的概念与形式城市慢行交通,依托人力交通工具与电动交通工具,以速度较慢、创造活力、环保、绿色出行方式为特点,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城市慢行交通工具有人力自行车、步行等,新兴的则包括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

城市慢行交通的形式多种多样。

首先,城市慢行交通路网可以通过设计完善的步道与自行车道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慢行交通路网必须与公共交通路网、行人路网无缝连接,简单易懂的路牌系统与线条系统也必不可少。

其次,城市慢行交通的服务点和配套设施同样重要。

从单车共享到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共享,城市慢行交通配套设施的适用性和配套性非常重要。

最后,城市慢行交通的管理也必不可少。

城市当局需要充分考虑城市慢行交通规则和流程,确保沿途设施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

二、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础要素包括慢行交通路网、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管理与协调、示范区。

首先,慢行交通路网的规划与设计决定城市慢行交通的可达性。

它应该将城市的重要景点、商业区、学校、住宅区、运动场、公共场所等重点地域覆盖,优先考虑城市热门区域的交通状况,并在其周边安排足够的停车位。

其次,服务点和配套设施的规划与设计是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强大的基础。

共享单车、电动滑板车、电动自行车等必须在适当的位置配置足够数量的停车架、充电桩、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以确保可持续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运作。

这里还必须强调一个概念,例如在城市慢行交通的路网规划和设计中,停车位应该考虑到人们停车时间和停放载重(例如共享幼儿车)。

因此,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设计者和规划者需要仔细地考虑到潜在用户的用车需求,添加适当的功能和服务,通过不断提升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城市规划中的慢行系统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中的慢行系统规划分析

城市规划中的慢行系统规划分析发表时间:2018-12-18T11:02:43.7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作者:蔡丽彬曾琳[导读] 慢行系统因其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特点,作为一体化交通及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漳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漳州 363005摘要:城市原本就是以宜居来尊重人性与生活真谛的现代文明的栖息地。

以此出发,市民乐得改变曾经“陀螺式”的运转生活,藉由“慢行系统”享有“慢的乐趣”,从而重构一种优雅从容的“慢生活”。

而“慢生活”,既是“慢行系统”的旨归,也是“慢行系统”盛行的必要支撑。

关键词:城市规划;慢行系统;研究引言:慢行系统因其具有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等特点,作为一体化交通及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成为促进城市交通发展,解决城市交通现有问题的有效方式,故在城市规划中着重进行慢行系统的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城市交通慢行系统的特征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们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多样,而其中就包含步行和非机动车的出行方式,这种出行方式所占比重在所有城市交通中也最大。

“慢行交通”指的就是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的以人力为主要动力的出行方式,城市慢行交通特点如下:(1)为了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出行,上班、购物、吃饭等等;(2)对于短距离出行,慢行交通较其他方式有明显的优势;(3)相比其他交通方式而言,占用空间不大;(4)分布广泛,节能环保;(5)在整个交通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事故频发,难于管理。

在城市交通的发展过程中,往往较多考虑机动车道,忽略了对于步行和非机动车等慢行交通的关注,慢行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空间的利用和人们的幸福指数有很大影响,所以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设计,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生活。

2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2.1非机动车交通系统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是指以非机动车作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本文所指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指自行车交通),骑行者享有交通优先权,提供从一个地点到另一地点出行机会的一套与机动车、行人不同程度分离的交通设施和服务体系,包括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专用路、停车设施、过街设施、非机动车信号设施、公共自行车租赁点等。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开展,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交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给城市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车辆事故频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慢交通系统被提出并逐渐引入。

什么是慢交通系统?慢交通系统是一种以非机动交通工具为主的城市交通系统。

它包括步行、自行车、轮滑、滑板等慢速交通工具,以及相应的交通设施和交通管理措施。

慢交通系统的目标是提供便利、平安、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改善城市居民的出行体验。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规划原那么综合考虑城市特点和需求规划慢交通系统时,需要仔细考虑城市的地形、人口分布、出行需求等特点。

不同城市的规划方案可能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

提供便利的慢交通设施慢交通系统需要提供便利的设施,包括行人和自行车道、停车设施、交通广场等。

这些设施应该布局合理,连接方便,使行人和自行车能够平安、便捷地通行。

提倡多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共享慢交通系统不仅仅是规划自行车道,还应该考虑其他非机动交通工具的需求,如行人、轮滑、滑板等。

系统设计时应该鼓励各种交通方式的协调共享,提供适用于多种交通工具的设施。

加强交通管理和宣传教育为了保证慢交通系统的顺利运行,需要加强交通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

包括交通组织、交通信号设置、平安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交通系统的平安性和效率。

城市慢交通系统的管理措施制定详细的交通规划制定详细的交通规划是慢交通系统管理的根底。

规划应该包括慢交通设施的布局、交通组织原那么、交通信号设置等内容。

规划要兼顾城市的开展需求、人口分布和出行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完善相关的交通设施慢交通系统管理需要完善相关的交通设施,如行人步道、自行车道、停车设施等。

这些设施应该便捷、平安,并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此外,还需要配套设施,如换乘设施、效劳设施等。

引入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的引入可以提高慢交通系统的管理效率和平安性。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

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慢行系统逐渐被引入到城市交通设计中。

本文将探讨慢行系统的应用与优化。

一、什么是慢行系统慢行系统是指为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提供便利和安全的交通设施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慢行系统强调的是以人为本,鼓励和保护可持续交通方式的发展。

慢行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三者之间的协调,保障他们的权益和安全,并且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

二、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慢行系统在城市交通设计中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城市规划中,慢行系统可以被纳入道路网络规划中。

例如,在城市地标建筑周围设置步行街,优先规划自行车道,以及对公共交通站点进行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便利出行的需求。

其次,慢行系统需要与其他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例如,对于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之间的交叉口设计,需要设立相应的交通信号系统,确保自行车和行人的安全通行。

同时,公共交通与步行者之间的衔接也需要考虑,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和步行路径。

另外,慢行系统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中。

例如,在城市广场和公园的规划中,应留出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休闲和娱乐。

同时,还可以将绿化带和景观设计纳入慢行系统的范畴,提供美观的环境和舒适的行走体验。

三、慢行系统的优化慢行系统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慢行系统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慢行系统的运行状况。

通过实时监测人流、自行车流和公交车流的数据,可以对慢行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供更好的服务。

其次,在慢行系统的建设中,要注重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慢行系统发展策略。

对于已建成的城市,可以通过改造和更新既有的交通设施,来逐步实现慢行系统。

另外,需要注重宣传与教育。

慢行系统的成功实施需要得到公众的支持和理解。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慢行系统的认识和了解,促使更多的人选择慢行方式出行。

慢行交通在低碳城市交通中应用的思考——以唐山机场新区城市设计的交通系统规划为例

慢行交通在低碳城市交通中应用的思考——以唐山机场新区城市设计的交通系统规划为例

1 8世纪末之前的殖民地时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卮西班 牙、 荷兰、 国、 法 英国等国开始在北 美大 陆建立殖 民地 , 并在大
西 洋 沿 岸 的港 口地 区 建 立 一 些 规 模 较 小 的城 镇 如 波 士 顿 、 纽
约、 费城 、 新港和查 尔斯顿 等 , 这些城镇 成 为推 动农 业发展 和
2 O个一 3 . / k 的地 区定 义 为 城 镇 密集 区。 49个 千 m
1 9世纪 下半期 ~1 2 9 0年 , 战(8 1年 ~1 6 内 16 8 5年) 工 后 业化 的步伐 加快 , 城镇化 发展进入鼎盛 时期 , 1 2 到 9 0年 时城 镇人 口占全国总人 口的 比例达到 5 % ,美 国成 为一 个高度 1 2
城镇化的国家 ; ( 全 球 化 与信 息化 时代 4) 12 9 0年 至 今 , 镇化 的 发 展速 度 开 始趋 缓 , 人 口向 城 镇 城 但
= 、 国案例研究 芙
综观世界上 的城镇密集地区 , 大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形 成 的 , 们 一 般 是 近 代 历 史 上 农 业 发 达 、 易 繁 荣 、 通 条 它 贸 流
计中强调的交通 方式 是 以步行 为主 ,其实质是在 促成区域慢
行 交 通 的 发 生 ( 6) 图 。 2 公 共 交 通 运 输 系 统 .
定了地区发展 以中央公 园为分 隔的两个组 团 ,在每个组 团中 划分为若干社区 , 每个社 区围绕 自身的 中央绿地布置。
1 慢 行 交 通 系统
前面提到 , 大型城市的新城交通理想模式是 以慢行交通和 公 交系统相结合 的方式 , 以机场新城 所 的交通系统规 划中公共交通运输 系统 占据十分重要 的地位。

浅议慢行交通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山东长岛环岛景观规划为例

浅议慢行交通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山东长岛环岛景观规划为例
4 0 3 0 0 m, 山地 型 慢 道 约为 2 5 2 0 0 m, 城 市 型慢 道约 3 4 4 0 0 m。 设 计 中充分 利用
1 2 慢 行 交通 与景 观相 融 的重要 性
现 有 的 以及未 来 规划 的 城 市道 路 , 形
滨 海 型慢 道 主要 结 合 长 岛海 岸 线 ,海 上 景点 的 分 布为 设 计 因素 , 为

南北 长 山 岛的 慢道 规 划 , 根据 长
城 市 交通 体 系 中是 相辅 相成 的 , 不 可或 缺 的 。 在 以旅游 为 主的城 市或 景 区的 交道 出行方 式 问 题上 , 往 往 以慢行 交 通为 最佳 选择 。通 常景 区 内 以 自行 车 、 步行 、 电瓶 游览 车 为主 要交 通 工具 , 而在 景 区 ̄ , F N设 r 置公 交乘 车 点 。既便 于选 择 白行 车短距 离 出行 的 居 民与游 客 , 也方 便衔 接常 规 公交 等交 通方 式 , 提 高交 通 出行 的安全 性 和可达 性 。 例如 : 杭 州市 的 自行车 租 赁系 统 的建立 , 不仅 方便 了 当地居 民 , 也 为游 客们 提供 便利 。 杭州 西 湖景 区 内 的慢行 系 统构 成 了安 静 、 安全 , 并 与 景点 良好结 合 的 旅游 交 通 系
址、 火 山岩地 质 、 黄土 地貌 等 自然 地 质 景观 资 源 ; 多彩 球 石 观 遗址 、 天然海 产 资源 以及 特色 渔 家文化 资 源 。值得 一 提 的
楼、 海兹、 平 流雾 自然 奇 观 , 更是 吸 引游 客的 主要原 因。
为 促进 长 岛旅游 业 的发 展 ,县 政 府提 出南 北 长 山岛 环 求 在南 、 北长 山 岛沿海 地 区规划 建设 以慢 行 交通 为 主的旅 游

慢行交通体系下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慢行交通体系下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

慢行交通体系下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摘要:随着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

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现代城市交通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拥堵、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许多问题开始出现。

这启示我们今后在对城市道路与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视程度应不断提高。

构建合理的都市慢行交通系统不仅能够有效贯彻落实环保、绿色的出行理念,还能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污染问题,确保现代化城市绿色、可持续的规划与建设。

综上所述,文章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对城市慢行交通体系规划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慢行交通系统;道路交通1.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1.1国内慢行交通系统发展现状良好的连接性,一些都不能区分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不具有较强的衔接性,使健康出行方式的选择明显降低了舒适性。

不就有良好的衔接性,严重威胁到出行安全,因此不能采用机动车出行方式进行调整。

二是慢行交通还需要进一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路面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与交通通行能力实际相结合,为衔接公交系统提供自行车交通工具,其停靠地点的安全性,是否便捷等是对选择使用者影响较大的一个因素。

诸如大雨等极端天气的紧急应对措施不足,使推广慢行交通的难度明显增大。

三是慢行交通设计不够合理。

处理交叉口和路段衔接,通常情况应进行慢性交通体系科学规划,但在实际中部分区域对慢性交通的空间未完全进行预留,未实现有效连接,即便设计慢性交通,由于缺乏实用性,导致与没有设计的情况几乎相同。

四是慢行交通不能有效接驳公共交通。

在地铁站、商业区等中心区域,随处可见的非法营运的摩托及非机动车辆无法彻底杜绝,产生该情况,确实使比较严重的打车较为困难、亟待提高公交换乘体系的完善性、自行车难以完全覆盖交通等问题制定有针对性地应对措施。

五是城市慢行交通体系严重缺少交通绿道。

一些城市尽管在城市交通体系设计中考虑到绿道,但随处可见连接性及有关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要点分析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要点分析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负荷压力骤增,使现代交通系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城市人居环境日趋恶化。

以步行、自行车、公交等为代表的慢行交通则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实现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发展基于慢行交通体系的城市低碳交通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1.慢行交通的定义和作用慢行交通就是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有效解决快慢交通冲突、慢行主体行路难等问题,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高速和快速交通而言的,一般情况下,慢行交通的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

由于许多大中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慢行交通模式是一种“低碳、绿色、可持续”的交通运行模式。

建立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有序的引导居民从私家车出行向公共交通方式转移,形成“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等出行方式,以达到遏制城市资源浪费,减少小汽车出行量,降低汽车尾气排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实现城市交通“门到门”无缝有效衔接的交通模式。

2.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主要是针对大城市慢行现状进行分析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目标、策略、规划控制对策,推动慢行交通系统整体水平的提升。

2.1非机动车交通系统以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为基础,建立非机动车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良好的换乘;以城市道路为依托,建立与城市土地利用相协调的非机动车廊道;以慢行区划分为依据,优化、整合区内非机动车网络;建立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完善非机动车管理体制和公共政策。

非机动车道网络划分为廊道、集散道、连通道、休闲道等几个等级。

非机动车与轨道站、BRT、常规公交等的分级换乘枢纽。

构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提倡短距离出行向自行车交通转换,有效衔接轨道、BRT、常规公交,大大提升公交服务范围,实现公交出行的门到门。

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

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

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摘要】在当前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

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理念,选取东关片区作为试点区域,打造街区慢行交通系统,以此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魅力指数、转变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交通规划理念。

【关键词】低碳;慢行交通系统;临沂市东关片区1.引言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峻的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

“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目标,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

过去几十年,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引发了诸多城市问题,包括对环境的污染、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问题等。

由石油危机伊始,荷兰带头制定鼓励自行车的政策,并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效仿。

由此,“公交优先,鼓励慢性,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逐步开始提倡。

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意义,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人、车、城市能够达到一种全新的平衡。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倡导城市构建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改善临沂市兰山区交通拥堵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考虑东关片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滨河水体景观资源,本次规划选取东关片区作为试点区域,打造临沂市街区慢行交通系统,以此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魅力指数、转变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交通规划理念。

2.慢行交通概念及引入2001 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并颁发的首部《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城市慢行交通,并对城市慢行交通作出了基本的功能定位与行动指南。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

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慢行系统是指通过改善城市交通环境,促进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的一种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理念。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慢行系统规划与城市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慢行系统规划的意义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传统的城市交通规划主要以机动车为中心,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而慢行系统规划则以人为本,强调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发展,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可以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建设人行道、自行车道等交通设施,为行人和骑行者提供更加安全、便利的交通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景观设施,使城市更加宜居。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可以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身体的活动量,促进新陈代谢,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步行和骑行也有助于减轻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有助于改善城市的社交互动。

步行和骑行是一种缓慢的交通方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环境,增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促进社区的凝聚力。

二、慢行系统规划的设计原则慢行系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以确保其实施效果的有效性。

首先,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整体交通网络。

慢行系统应与公共交通系统相互衔接,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出行。

其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设计。

城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交通需求和空间特点,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设计,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

再次,慢行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

步行和骑行是相对较为脆弱的交通方式,慢行系统的设计应注重交通安全,设置合理的交通信号、人行道隔离设施等,确保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

最后,慢行系统规划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慢行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是指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城市交通系统。

这种交通系统不仅可以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健康、活力和文化魅力。

在旅游城市中,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更为重要。

旅游城市一般拥有丰富的文化景观和历史遗迹,游客们不仅是体验城市文化的浏览者,更是慢行交通系统的用户和推动者。

因此,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调查和分析对城市交通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旅游城市的游客人数、旅游景点、交通节点等信息,为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特别是要对旅游城市的文化传承特点进行认真研究,挖掘出特色文化景点,进一步分析旅游城市的交通状况,为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二、旅游城市设计规划旅游城市的设计规划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城市造型、城市人文环境、交通枢纽、区域环境、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

在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中,需要增加步行和自行车路线,优化市内景区和中心商务区的交通系统,加强对旅游客流量的预测和调控,利用交通信息化技术,实现快速便捷的交通信息查询。

三、运输系统建设在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中,需要建设全方位的运输系统。

包括建设城市内部的停车场和自行车租赁站、公共交通车站、步行街,与城市间的交通枢纽相连,建设更多的公共自行车道、步行友好通道和配套设施。

同时在旅游城市内,还可以适当设置环保电动游览车、人力车、马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给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慢行交通选择。

四、宣传与推广对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

要通过官方网站、旅游地图、城市景点介绍等途径,向游客介绍慢行交通系统,提醒游客体验慢行之美,加强旅游城市的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推广,进一步增强游客对旅游城市的认知和需要,提高旅游城市的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

慢行系统实施方案

慢行系统实施方案

慢行系统实施方案慢行系统是指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环境和提高行人、非机动车出行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设施。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慢行系统的实施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健康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慢行系统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慢行系统的实施需要从城市规划层面入手。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要合理设置步行街、人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设施,确保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出行安全和便利。

同时,要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减少机动车通行区域,扩大慢行交通空间,提高慢行交通的优先级。

其次,慢行系统的实施需要加强交通设施建设。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要设置人行横道、减速带、交通标志等设施,提高慢行交通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要建设便捷的自行车停放设施,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出行方式。

另外,慢行系统的实施需要加强交通管理和监控。

通过加强交通巡逻、设置交通监控摄像头等手段,提高慢行交通的安全性和秩序性。

同时,要加强对机动车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保障慢行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最后,慢行系统的实施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举办慢行交通知识讲座等方式,提高市民对慢行交通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同时,要倡导绿色出行理念,引导市民选择步行、骑行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慢行系统的实施方案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设施建设、交通管理和监控、宣传和教育等方面。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慢行系统的有效实施,为城市交通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慢行系统实施方案,推动城市交通向着更加便利、安全、环保的方向发展。

人本位的慢行交通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

人本位的慢行交通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
交通 的近 距 离交 通 优 势 。 3 1 合 理 配置 道 路 资 源 ,充分 考 虑慢 行 交通 的 交 .
通 需 求
( ) 行交 通 系 统 必 须具 有 连 续 性 , 行 交 通 1慢 慢 者 的始 发 点 和 目的地 间应 有 连 续 的安 全空 间 。 ( ) 机 动 车行 驶 条 件 , 主 干 路 、 干 路 及 2非 对 次 支路 道 路 的空 间利 用 可进 行 规 划 控 制 。 如 , 幅 例 三 式 或 四幅式 道 路 , 过 设 置 机 非 分 隔带 , 成 独立 通 形 的 自行 车道 路 空 间 ;一 幅式 道 路 通 过 在 自行 车 的 早 、晚高峰期两侧各减少一个机动车道供 自行车 使用 , 障 自行车高峰期的通行需要 ; 保 根据非 机动 车 交 通 特性 更 接 近 行人 交 通 的 原 理 ,可将 非 机 动 车 的交 通 组 织 与行 人 放 在 一起 考 虑 ,形 成 慢 行 交 通 流 , 样 既 可避 免 机 非 冲 突 , 提 高 了非 机 动 车 这 又 交通 流 的安 全性 。 同时 为 满足 非 机 动 车 的停 放 要 求 ,解 决 非 机动 车 沿 路 乱停 乱 放 带 来 的交 通 秩 序 管 理 问 题 ,应 建 立 完 善 的 非 机 动 车 停 车 场 ( 、 库 楼 )在非 机 动 车一 公 交 换 乘 枢 纽 区也 应 建 立 规 模 ; 适 宜 的存 车场 ( 、 ) 库 楼 。
系统 。 关键词 : 行 交通 ; 性化 ; 施 ; 用 慢 人 措 应
中图分 类号 : 4 12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o 9 7 1 ( 00)0 0 6 — 3 U 9 . B 1o — 7 6 2 1 1— 0 H 0 4
0 前 言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慢行系统工程,是指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设计中,通过改善行人、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居民选择步行、骑行或乘坐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和减少交通拥堵,从而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慢行系统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道路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行人和自行车设施、交通管理手段等方面,通过系统设计和实施,使城市交通更加便利、安全和环保。

同时,慢行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到不同城市的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设计。

下面将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慢行系统工程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步骤。

一、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慢行系统工程的基础。

通过科学规划城市道路网络、建筑布局,合理划分交通区域和保留绿地等措施,可以营造出更加适宜步行和骑行的城市环境。

例如,建立起城市中心步行区,限制汽车进入,增加行人道和自行车道,并设置更多的休息点和景观设施,让市民在街头漫步时有更好的体验。

在城市规划中,还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点和线路,使公交车辆更好地服务于市民出行需要,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促进环保出行。

二、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是慢行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慢行系统工程的目标,需要提升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包括增加公交线路密度、提高公交运行速度、改善公交站点设施等措施,使市民更容易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此外,在公共交通系统中,要逐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车辆,提高公交车辆的环保性能。

这样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三、行人和自行车设施行人和自行车设施是慢行系统工程的重点建设对象。

通过建设更加完善的行人步道和自行车道,增加行人过街通道、设置自行车停车设施等,可以更好地保障行人和骑行者的安全,促进他们选择步行和骑行的出行方式。

同时,通过设置步行和骑行的便利设施,也可以提高市民对于慢行系统的接受度,鼓励更多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四、交通管理手段交通管理手段是慢行系统工程的补充和保障。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城市交通,可以减少交通拥堵,促进慢行出行方式的发展。

例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措施

例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措施

例析城市慢行交通规划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机动车交通规模的不断扩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而慢行交通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其建设与发展是一项重点。

然而最绿色的交通方式是步行和自行车,因此在交通规划中,创造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对于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城市发展慢行交通的必要性1.1城市交通环境方面据调查,大部分城市中的私家车在出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其中有将近一半的出行距离很短。

如果这部分私家车的出行能转变为非机动化的绿色出行方式,那么汽车排放的尾气和机动车噪声污染将大大降低,城市的拥堵状况也将有极大的好转。

城市交通环境将变得更加畅通、快捷。

1.2城市人居环境方面慢行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如果居民出行选择更为环保、绿色、生态和健康的交通方式,那么机动车原来挤占的其他空间将会节省下来,转变成为市民活动的广场、绿地等供人们交流、娱乐、休闲的公共空间,从而使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1.3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如果城市中慢行交通体系通过建设与完善能够对城市居民产生足够大的吸引力,那么公共空间和绿地增多,能够更好地营造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更和谐。

因此完善的城市慢行交通既能够调动市民的积极性,从而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绿道规划背景08版峨眉山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峨眉山市上版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规划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了实处,为建立良好的城市景观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但是规划忽略了绿道对城市的重要作用,且由于峨眉山市总体规划于2008年进行了修改,新规划对城市用地进行了新的规划调整,需要进行调整和修编,并针对市民需求建设中心城区绿道系统规划。

3.峨眉山市绿道规划措施3.1公平性与安全性绿道在规划过程中综合考虑居民活动使用要求,化集中为分散,健全游憩绿道系统,建设出具有生命韵律的城市景观,实现生态环境绝佳、自然景观独特、宜居宜养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效、安全、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交通规划中,除了考虑机动车交通外,还需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与慢行系统的规划。

本文将重点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一、交通规划的重要性城市交通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出行质量。

而交通规划的核心在于实现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慢行系统。

二、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的关键内容1.非机动车交通规划非机动车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

在交通规划中,应充分考虑非机动车交通的需求,保障非机动车道的安全与畅通。

还需加强对非机动车交通的管理,规范非机动车的行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2.慢行系统规划慢行系统是指为步行者和非机动车提供的安全、舒适、宜人的出行环境。

在交通规划中,应重视慢行系统的规划,提升慢行系统的品质。

这包括优化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的设置,增加绿化带,设置休息设施,提供充足的照明等。

同时,还需加强慢行系统的互联互通,方便居民出行。

3.交通方式协调规划在交通规划中,应注重各类交通方式的协调发展。

例如,在公共交通站点附近设置自行车租赁点,方便乘客换乘;在市区内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车通行效率;在拥堵区域实施限行措施,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等。

通过协调规划,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是一项关键的挑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如何实现高效、安全、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在交通规划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机动车交通,更要重视非机动车交通与慢行系统的规划。

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交通与慢行系统规划。

非机动车交通规划是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等。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摘要】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慢行交通系统通过提供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等方式,改善了城市居民和游客的出行体验,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其特点包括环保、健康、便利和经济性。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交通需求、土地利用等因素,多采用交通管理、景观设计、交通设施建设等方法。

关键因素包括政府支持、社会参与、技术支持和经费保障。

成功案例如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道网络和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步行街示范了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价值和效果。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应当综合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和人口流动,以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游客。

【关键词】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旅游城市、重要性、特点、方法、关键因素、成功案例1. 引言1.1 旅游城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划和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可以让游客更加方便地游览城市,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慢行交通系统的特点包括便利、环保、低碳、健康等。

这些特点与现代人的生活理念相符,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的重视。

为了规划一个成功的慢行交通系统,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道路设计、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成功的案例研究可以为其他城市的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总结。

通过不断完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可以为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正文2.1 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性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在旅游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慢行交通系统可以有效减少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通过规划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交通设施,可以鼓励人们选择环保的出行方式,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从而减少排放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慢行交通系统也有利于促进城市健康生活方式的推广,鼓励人们步行或骑行,增加体育锻炼机会,减少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

测绘技术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与实践

测绘技术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与实践

测绘技术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与实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交通规划主要针对机动车流量进行设计,而对于非机动交通,尤其是慢行交通,相关规划和设施相对滞后。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和乡村风光等因素的关注日益增加,慢行交通愈发受到青睐。

因此,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运用测绘技术,将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先,测绘技术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规划与设计阶段。

通过激光测绘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地形地貌、道路宽度和交通状况等信息,为规划者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在城市道路规划中,测绘技术不仅可以绘制地形地貌图,还可以建立三维城市模型,实现精准的道路设计。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为规划者提供分析交通流量、制定交通组织方案以及评估规划效果的有力工具。

其次,测绘技术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施工与监测阶段。

在施工阶段,测绘技术可以为交通设施的建设提供定位和布局信息,确保设施的准确安置。

同时,利用高精度测绘仪器,还可以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变形等情况,及时采取调整措施。

此外,在交通设施竣工后的监测中,测绘技术可以帮助实现交通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提高城市慢行交通的品质和安全性。

再次,测绘技术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还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器技术、摄像头技术等与测绘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实时交通信息的获取与分析。

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测绘技术可以帮助建立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通过车牌识别等技术有效分流流量,提高交通效率。

同时,测绘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慢行交通网络的监测和管理,促进慢行交通的流畅与安全。

最后,测绘技术在城市慢行交通规划中的应用需要克服一些技术挑战与难点。

首先要提高测绘技术的精度和效率,确保获取的数据准确可靠。

其次,要加强对测绘技术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与管理机制,保护测绘技术的应用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在当前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

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理念,选取东关片区作为试点区域,打造街区慢行交通系统,以此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魅力指数、转变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交通规划理念。

【关键词】低碳;慢行交通系统;临沂市东关片区
1.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峻的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

“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目标,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

过去几十年,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引发了诸多城市问题,包括对环境的污染、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问题等。

由石油危机伊始,荷兰带头制定鼓励自行车的政策,并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效仿。

由此,“公交优先,鼓励慢性,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逐步开始提倡。

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意义,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人、车、城市能够达到一种全新的平衡。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倡导城市构建完善的
慢行交通系统,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改善临沂市兰山区交通拥堵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考虑东关片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滨河水体景观资源,本次规划选取东关片区作为试点区域,打造临沂市街区慢行交通系统,以此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魅力指数、转变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交通规划理念。

2.慢行交通概念及引入
2001 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并颁发的首部《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城市慢行交通,并对城市慢行交通作出了基本的功能定位与行动指南。

在《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中,将慢行交通系统定义为“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尤其步行是人们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具有零耗能、零排放和通行空间小的优点,是内部出行交通结构中的主导方式,其主要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残疾人专用道)、水道等非机动车道以及附属设施及重要的交通节点。

而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慢行交通系统往往还可与城市其它的功能相兼容。

它除了包含前述的慢行交通功能以外,还应当是面向整个城市地域,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包括了购物、休闲、运动、交往、观光等复合功能的综合性空间网络。

东关片区道路网络的构建将以实现非机动方式的便捷、舒适通达为宗旨,实现城市路网的合理分工,慢行通道与机动通道各成系
统,城市街廓与肌理适宜慢速通行,各居住区及公共服务设施均有便捷的慢行网络连通。

同时,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既要保障使用者安全顺畅的通行,又要满足人的停顿、休憩及车辆停放等需求,具备无障碍设施条件和提供遮风蔽雨的人性化环境,其与机动车道路相交路口全部实现交通信号管理。

3.慢行专用道规划
慢行专用通道是城市内部的非机动车专用道路,也是城市慢行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两侧设置人行道,禁止除应急车辆以外的任何机动车通行。

按照其交通特性的不同,分为休闲通道和日常出行通道两类;按照结构等级的不同,分为高等慢行系统和低等慢行系统两类。

3.1按交通特性分类
3.1.1休闲健身道路
滨河(沂河、涑河及青龙河)通道,提供城市居民步行或非机动车方式的健身游憩活动,对于通行效率的要求较低,强调滨水空间的活力、趣味性和景观的丰富多样。

对于休闲健身型道路来说,行人空间与自行车空间应该在空间上进一步分离。

行人空间可以结合公园绿地进行,散布跑步等健身行为与自行车这类健身行为在速度上的差异较大。

空间分离不仅保障安全,更可以周边环境创造更为丰富的景观视觉。

3.1.2通勤道路
城市居民日常非机动方式出行的主要通道,对通行效率要求较
高,要求线型尽量顺捷,并有优越于机动车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便捷性。

通勤道路的设计在道路空间上考虑以下3者对空间的需求: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空间及绿化空间、步行空间。

其中自行车道的最小宽度为1.5米,自行车停放场地的最小要求是2米,作为通勤道路的非机动车专用道,应该是人流汇集的地区,要求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米。

图1滨河横断面示意图
3.2按结构等级分类
3.2.1高等慢行系统
依托沿主要道路两侧预留的公共绿化带、青龙河两侧的防护绿带以及公园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东关片区内高等级慢行系统,将滨水地带、古城商旅片区、兵城古文化展示区、华东烈士陵园红色文化弘扬区串联起来。

3.2.2低等慢行系统
规划要求各个地块内的附属绿地尽量集中设置形成社区绿色走廊,并尽量多的串接社区设施,营造活力的社区生活,构成低等级慢行系统,并和高等级慢行系统连接,共同形成东关片区的慢行系统网络。

在地块内的低等慢行系统线型可以根据修详规设计确定,但相邻地块间的慢行系统出入口必须保证能够贯通。

图2慢行系统规划图
4.慢行系统附属设施规划
4.1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
非机动车停放的便捷程度是影响非机动车静态交通秩序的主要问题,骑行者往往倾向于将车辆停靠在尽可能接近其出行目的地的地点,以减少其停车后的步行距离。

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应充分考虑使用者需求,顺合非机动交通特性并遵循足量供应和就近服务原则,实现分散多点布局。

东关片区内各类建筑及公共场所均应预留足量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地,同时在各公交站点附近预留非机动车停车换乘(b&r)停车场,并提供非机动车租赁等配套服务。

每处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建议配备10~20辆左右的自行车,并通过专门的调度车辆在各个服务点之间来回运输调度自行车,提高自行车整体周转效率。

通行非机动车的道路两侧必须结合实际需求预留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其停放地点应尽量接近骑行者出行终点,统一设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内。

4.2慢行道平面交叉口
慢行道与城市支路、次干路平交时,交叉口的设计中应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交通中的机动车流和慢行道中的非机动车流和人流,合理布设各种车道、交通岛、交通标志与标线。

结合人行过街通道,设置人行道斑马线,公用安全岛,设置交通信号灯,通过交通管制,方便行人及自行车通过。

4.3休息游憩设施
慢行道沿途休息设施主要供居民休息、聚集、欣赏自然美景,或是暂时躲避糟糕天气的场所。

在1公里范围内(以每小时3公里的步行速度步行20分钟的距离)设置休憩设施,主要包括长椅、亭、廊、花架、敞厅等。

4.4服务管理设施
在慢行系统的主要节点应设置一个服务系统综合管理中心,统一对慢行系统的服务系统进行管理和调控,内设行政管理部、治安监控部、防火救灾指挥部、医疗急救指挥部、环卫保洁指挥部等管理建筑及工作人员休息设施,建筑规模控制在约3-4平方米建筑面积/人,其建设要求应符合现行相关国家标准。

5.结语
和谐宜人的慢行交通环境既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借鉴欧美国家的发展经验,我们认为建设相对独立的慢行交通系统将是改善我国城市居民出行条件的一个主要方向,相应地也需要规划技术方法和建设管理措施的改进。

作为一次尝试,东关片区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还有待在实际建设中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加].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 金衡山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2]李朝阳.现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
版社,2006.
[3]沈磊,孙洪刚. 效率与活力—现代城市街道结构[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r].上海:上
海市政工程管理局.2001.
[5]朱小康,吴寻.非机动车廊道布局规划—以杭州市非机动车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为例[j]. 城市交
通,2008(4)
[6]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规划
研究[r]. 上海:上海市政工程管理
局.2007.
[7]杨贵庆. 城市社会心理学[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8]高世明,王亮.城市新区慢行交通系统的营造——以铁岭市凡河新区为例.城市规划.2008年第10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