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中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行交通系统在规划中的应用

【摘要】在当前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理念,选取东关片区作为试点区域,打造街区慢行交通系统,以此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魅力指数、转变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交通规划理念。

【关键词】低碳;慢行交通系统;临沂市东关片区

1.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严峻的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目标,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和集约用地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

过去几十年,以机动车交通为主体的交通发展方式引发了诸多城市问题,包括对环境的污染、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问题等。由石油危机伊始,荷兰带头制定鼓励自行车的政策,并引发了许多国家的效仿。由此,“公交优先,鼓励慢性,限制小汽车发展”为主旨的综合交通发展策略在许多国家与地区逐步开始提倡。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目标和意义,探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使人、车、城市能够达到一种全新的平衡。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倡导城市构建完善的

慢行交通系统,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改善临沂市兰山区交通拥堵状况,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同时考虑东关片区具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滨河水体景观资源,本次规划选取东关片区作为试点区域,打造临沂市街区慢行交通系统,以此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魅力指数、转变由车本位到人本位的交通规划理念。

2.慢行交通概念及引入

2001 年,上海市政府制定并颁发的首部《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城市慢行交通,并对城市慢行交通作出了基本的功能定位与行动指南。在《上海市中心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中,将慢行交通系统定义为“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尤其步行是人们最基本的出行方式,具有零耗能、零排放和通行空间小的优点,是内部出行交通结构中的主导方式,其主要包括自行车道、步行道、无障碍道(残疾人专用道)、水道等非机动车道以及附属设施及重要的交通节点。

而从更宏观的视野来看,慢行交通系统往往还可与城市其它的功能相兼容。它除了包含前述的慢行交通功能以外,还应当是面向整个城市地域,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包括了购物、休闲、运动、交往、观光等复合功能的综合性空间网络。

东关片区道路网络的构建将以实现非机动方式的便捷、舒适通达为宗旨,实现城市路网的合理分工,慢行通道与机动通道各成系

统,城市街廓与肌理适宜慢速通行,各居住区及公共服务设施均有便捷的慢行网络连通。同时,慢行系统的规划设计既要保障使用者安全顺畅的通行,又要满足人的停顿、休憩及车辆停放等需求,具备无障碍设施条件和提供遮风蔽雨的人性化环境,其与机动车道路相交路口全部实现交通信号管理。

3.慢行专用道规划

慢行专用通道是城市内部的非机动车专用道路,也是城市慢行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两侧设置人行道,禁止除应急车辆以外的任何机动车通行。按照其交通特性的不同,分为休闲通道和日常出行通道两类;按照结构等级的不同,分为高等慢行系统和低等慢行系统两类。

3.1按交通特性分类

3.1.1休闲健身道路

滨河(沂河、涑河及青龙河)通道,提供城市居民步行或非机动车方式的健身游憩活动,对于通行效率的要求较低,强调滨水空间的活力、趣味性和景观的丰富多样。

对于休闲健身型道路来说,行人空间与自行车空间应该在空间上进一步分离。行人空间可以结合公园绿地进行,散布跑步等健身行为与自行车这类健身行为在速度上的差异较大。空间分离不仅保障安全,更可以周边环境创造更为丰富的景观视觉。

3.1.2通勤道路

城市居民日常非机动方式出行的主要通道,对通行效率要求较

高,要求线型尽量顺捷,并有优越于机动车道路网络的连通性和便捷性。通勤道路的设计在道路空间上考虑以下3者对空间的需求: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空间及绿化空间、步行空间。

其中自行车道的最小宽度为1.5米,自行车停放场地的最小要求是2米,作为通勤道路的非机动车专用道,应该是人流汇集的地区,要求人行道宽度不小于3米。

图1滨河横断面示意图

3.2按结构等级分类

3.2.1高等慢行系统

依托沿主要道路两侧预留的公共绿化带、青龙河两侧的防护绿带以及公园广场等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东关片区内高等级慢行系统,将滨水地带、古城商旅片区、兵城古文化展示区、华东烈士陵园红色文化弘扬区串联起来。

3.2.2低等慢行系统

规划要求各个地块内的附属绿地尽量集中设置形成社区绿色走廊,并尽量多的串接社区设施,营造活力的社区生活,构成低等级慢行系统,并和高等级慢行系统连接,共同形成东关片区的慢行系统网络。在地块内的低等慢行系统线型可以根据修详规设计确定,但相邻地块间的慢行系统出入口必须保证能够贯通。

图2慢行系统规划图

4.慢行系统附属设施规划

4.1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

非机动车停放的便捷程度是影响非机动车静态交通秩序的主要问题,骑行者往往倾向于将车辆停靠在尽可能接近其出行目的地的地点,以减少其停车后的步行距离。非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应充分考虑使用者需求,顺合非机动交通特性并遵循足量供应和就近服务原则,实现分散多点布局。

东关片区内各类建筑及公共场所均应预留足量的非机动车停车场地,同时在各公交站点附近预留非机动车停车换乘(b&r)停车场,并提供非机动车租赁等配套服务。每处自行车租赁服务点建议配备10~20辆左右的自行车,并通过专门的调度车辆在各个服务点之间来回运输调度自行车,提高自行车整体周转效率。通行非机动车的道路两侧必须结合实际需求预留非机动车停放场地,其停放地点应尽量接近骑行者出行终点,统一设置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绿化带内。

4.2慢行道平面交叉口

慢行道与城市支路、次干路平交时,交叉口的设计中应做好交通组织设计,正确组织交通中的机动车流和慢行道中的非机动车流和人流,合理布设各种车道、交通岛、交通标志与标线。结合人行过街通道,设置人行道斑马线,公用安全岛,设置交通信号灯,通过交通管制,方便行人及自行车通过。

4.3休息游憩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