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中国轻纺城发展历程回顾

合集下载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摘要】柯桥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布匹市场,外贸出口对柯桥轻纺城布料市场的贡献几乎占了半壁河山。

柯桥轻纺城外贸的大规模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的。

从1998年至2003年,五年的时间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出口年均增长超过50%。

2004年时,柯桥纺织品自营出口达到32亿美元,占全国的20%。

2005年、2008年柯桥轻纺城布料出口两次受阻,说明布料外贸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虽然在大的国际形势使柯桥轻纺城布料出口的难度加大,但出口的份额和规模依然很大。

目前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发展的态势是,加快国际化的步伐;进行市场转换、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以自营出口为主体。

【关键词】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态势一、外贸对柯桥轻纺城布料发展的简单回顾柯桥轻纺城坐落于千年历史古镇绍兴市绍兴县柯桥。

柯桥轻纺城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条“布街”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东、中、西、北”四大交易区19个专业市场,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营业房15000间,经营户近一万家,其中纺织品市场13个,经营户6000多个,经营面料1万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次。

回顾柯桥纺织的发展历程,其步伐非常快。

为整合资源,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1988年10月1日,在当地政府的促动下,柯桥轻纺城也称中国轻纺城诞生。

仅仅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到1992年的时候市场成交额达16.6亿元,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布匹交易市场。

到了1994年,柯桥轻纺城市场成交额达到87.6亿元,是1992年的五倍多,至此全国轻纺专业市场“龙头”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但柯桥轻纺城外贸的大规模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的,之前虽然有一定的出口量,但份额太少。

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给柯桥轻纺城布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部分企业受到沉重打击。

柯桥轻纺城痛定思痛,找到了症结,当时出口率太低仅有3%。

而在广东的一些沿海城市,加工制造业的出口份额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比例。

纺城精神今日谈

纺城精神今日谈

纺城精神今日谈作者:王利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8年第44期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轻纺城,经过3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水街柯桥”到“丝路柯桥”,从“步满全球”到“布满全球”的转变,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是中国纺织业当之无愧的“领衔主角”,也成为柯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辉煌的成绩背后,是一代代纺城人艰苦奋斗、诚信务实、不断创新的精神写照。

这种精神与“浙江精神”一脉相承,形成独具特色的“纺城精神”。

沧桑巨变,历久弥新,纺城精神作为“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经过不断充实,彰显出整个纺城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激励着新时代纺城人向着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奋力前行。

开拓进取,勇于拼搏遇上改革开放好时代柯桥纺织业历史悠久,早在隋唐五代,柯桥一带已“时闻机杼声,日出万丈绸”。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柯桥更是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成为当时绍兴县纺织重镇。

1988年10月1日,“绍兴轻纺市场”建成开业,成为当时全国首家室内专业轻纺市场。

“若要富,去卖布”,成为当时柯桥人的流行语。

1986年,34岁的年轻小伙子沈阿康看到了柯桥纺织业发展的潜力,果断入手6台织布机,自办家庭作坊,开启了自己的纺织生涯。

随着生意不断扩大,1989年沈阿康创办了纺织厂,置办10台机器,招聘30多名工人,每天用拖拉机将生产的面料运送给中国轻纺城的经营户。

“那是一个‘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年代,只要敢闯敢拼、勤奋努力,就一定会有成就。

当年,作为生厂商我每天给市场经营户供货,一拖拉机可赚七百多元,很多经营户向我预定,供不应求。

”沈阿康说道。

后来,全国各地采购商纷纷瞄准中国轻纺城市场,形势一片大好,在1993年,沈阿康成立了门市部,抓住当时的流行趋势,主营印花面料,生意蒸蒸日上。

门市部陪伴沈阿康走过了18个年头,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金与人脉。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密切,新一轮“淘金热”来袭,许多国外采购商涌入中国轻纺城,甚至设立办事处、成立公司,在柯桥生根发芽,沈阿康也从中看到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轻纺城30年蝶变

中国轻纺城30年蝶变

1 9 8 5 年 月 ,绍 兴 县 在 柯 桥 西 侧 投 资 建造 一 个 占 地 2 5 0 0 平 方 米 的 棚 屋 式
“ 柯 桥 轻 纺 产 品 市 场 ” , 第 一代 轻 纺 市 场 应 运 而 生 这 也 是 中 国 轻 纺 城 的
雏形 、
“ 现 代 化 、 多功 能 、复 合型 、 地标 性建 筑 : 高起 点、高标准、 高规 格 、 国 际 化标 准 投 建 … …” 以上 这 些 词 ,在 近 两年 专 业 市 场
动 着专 业市 场从 旧模 式 向新模 式过 渡 。 2 0 0 0年 之 后 ,中 国 轻 纺 域开 始 了 “ 急 行军 ”
“ 中国 轻纺 城 资产重 组 的完 成 ,标 志着 中 国轻
纺城 专 业化 管 理 、一体 化 运营 的 深层 次 推进 。 ”中 共 绍 兴 县委 常 委 诸 剑 明 提 到 ,近 年 ,绍 兴县 委 县 政 府 推 出一 系列 政 策 ,推 动 中国 轻 纺 城 向 现代 化 专 业市 场迈 进 , 目前 来看 成效 显著 。
代 化城 市 。
成 千上 万 像 吕树 根 一 样 的 创业 者 ,从全 国各 地 赶 到 柯 桥 ,他 们 用 努 力换 来 财 富 的 积 累 ,更 见 证 着 中国轻 纺 城的 发展 ; 土 l 大。
进入上世 纪 9 0年 代 中期 ,市 场 放 开 了 ,政
完成 后 ,开 发 公司 对轻 纺域 股 份 公 司 的持 股 比例 将由 1 5 . 6 4 %增 至 3 5 %。本 次 资 产 重 组 工 作 经 过 前期 的资产评估、盈利预测、审计报 告等程序 , 2 0 1 2年 2月 底 ,获 浙 江 省 国 资委 审核 同意 ; 6月 8日 , 资产重 组方 案经 国 家证 监 会 审核通 过 。9月 , 资产 重组 工作 基本 全部 完成 。

推进纺城三次创业_打造升级版现代市场

推进纺城三次创业_打造升级版现代市场

30中国轻纺城是柯桥的产业之本,立城之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全球知名,产业与市场、城市紧密结合,集制造、贸易、创意等为一体的轻纺产业基地。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各专业市场公司推动市场转型升级、强化集聚功能,提升市场发展水平,推动了传统纺织产业逐步向国际化、时尚化、智能型、复合型发展,全力将中国轻纺城打造为国际纺织时尚之都。

2014年以来,柯桥区委、区政府致力于“服务业兴区”的工作目标和思路,2015年8月,柯桥区委、区政府又召开了中国轻纺城市场发展大会,中国轻纺城“三次创业”的口号被全面提出,成为推进轻纺城打造升级版市场的最佳契机。

目前,中国轻纺城发展稳定,有完善的市场产业链,产品销售保持繁荣,市场与产业互动发展态势良好。

市场与产业相互促进发展。

中国轻纺城目前有经营人员5万余人,经营面料3万余种,日客流量10余万人次,市场交易持续兴旺,年成交额从1988年的0.76亿元跃升到2014年的1240亿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30年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功能从单一的交易向创意、研发、会展等功能拓展,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扩张,推动了柯桥轻纺产业的转型发展,形成了从纺织原料到纺织织造、印染、家纺、服装的完整产业链,及“印染+市场”的独特优势。

轻纺城市场的发展实现了产业与市场的互动发展,市场面积从初期的3500平米拓展到现在的365纺织产业年销售已达2300业经济总量的桥纺织业的主要优势。

市场产业链日趋完善。

目前轻纺城已拥有纺织原料、纺织染料、坯布、轻纺面料及服装家纺等各类专业市场,市场营业房达25248间,市场注册经营户23543家。

轻纺市场外向度超过50%;面料交易量占全球的近30%;国(境)外企业常驻代表机构及商业企业1300余家;国(境)外采购商超过1万人,常驻5000余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成交额达3.03亿元。

中国柯桥纺织指数面向全球发布,成为纺织产业发展动向的重要指标。

绍兴柯桥轻纺城调研报告.

绍兴柯桥轻纺城调研报告.

目录一、调查背景: (1)二、时间地点: (2)三、方式方法: (2)(1)组织方式: (2)(2)调查方式: (2)四、参与人员: (3)(1)实地走访调查人员: (3)(2)材料搜集整理人员: (3)(3)统筹撰写校对人员: (3)五、实践过程: (3)1、调查目的: (3)2、调查内容: (3)(1)生产规模: (4)(2)经营历史: (5)(3)畅销产品: (6)(4)产业链结构: (6)(5)市场特点: (7)六、感受体会: (8)七、评价建议: (8)绍兴柯桥轻纺城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坐落于长江三角洲繁华的沪、杭、甬经济带上重镇柯桥。

东依历史文化名城绍兴12公里、距宁波146公里,西邻杭州52公里,北距中国第一都市上海260公里。

杭甬铁路、104车道、萧绍运河横贯东西,向北8公里便至萧杭甬调整公路道口,离兴建中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20公里,交通区位条件甚为优越。

并且中国轻纺城地处国内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快,社会购买力最强的长江三角洲“金南翼’,依靠全国经济十强县支撑,接受经济强省辐射。

在此优越的条件下,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应运而生。

中国轻纺城始建于1988年10月,经过20余年发展,历经风雨沐浴,已从一个原始的棚顶市场发展为:“东、西、北”三大交易区、服装市场、天汇广场、八区、联合市场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商行9000余家,经营面料1万余种,服装上千个品牌,系目前亚洲规模最大、成交额最高、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专业批发市场,2005年市场成交额高达276.2亿元。

中国轻纺城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

通过近年来的技术改造、产权制度改革和国际下场开拓,更具备了放眼全球市场的能力。

纺织品外销率达到35%。

外贸出口增速加快。

年成交额达到276亿元,建筑面积达到208万平方米的交易市场更居全球之首。

二、时间地点:2012年4月22日浙江绍兴柯桥轻纺城三、方式方法:(1)组织方式:五人小组,派两名作为实地走访人员(2)调查方式:此次本小组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访问法进行调查。

绍兴中国轻纺城发展历程回顾

绍兴中国轻纺城发展历程回顾

绍兴中国轻纺城发展历程回顾1.中国轻纺城市场的发展轨迹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施齐备,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

2009年,市场区总占地面积7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26万平方米,市场群经营户20785家。

2010年,中国轻纺城发展依然强劲,中国轻纺城实现成交额793.66元,同比增长12.15,其中面料市场成交易额438.6亿元,钱清原料市场355.06亿元。

[ 《柯桥·中国轻纺城专刊》,《纺织服装周刊》,2011(9)]为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轻纺城集团在柯桥市区及周边建立了各类配套市场和要素市场,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

研究和总结绍兴中国轻纺城的发展历程首先得了解我国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轨迹。

伴随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表格1中国专业批发市场的五个发展阶段1979-1984年专业批发市场的恢复和起步阶段。

1985-1991年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展开阶段。

1992-1997年专业批发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出现产地型、销地型和集散地型农、工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1998-2001年专业批发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2002年以来专业批发市场的调整、更新改造和功能复合化阶段。

绍兴县随着全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从1981起,绍兴县纺织品批发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其发展过程可分为:萌芽阶段(六十年代至1982年)绍兴县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越罗”就名扬九州。

建国以来,绍兴县仍然将纺织业作为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改变,原料采购、产品销售日益松动,绍兴县大力发展以纺织和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

20多年前,柯桥一带的交通仍以水路为主,在浙东古运河的柯桥段水道(官塘),因为其纤道分隔,其内外河道又分别叫作里官塘、外官塘。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

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的发展分析作者:王海祥来源:《时代经贸》2013年第04期【摘要】柯桥轻纺城是世界最大的布匹市场,外贸出口对柯桥轻纺城布料市场的贡献几乎占了半壁河山。

柯桥轻纺城外贸的大规模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的。

从1998年至2003年,五年的时间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出口年均增长超过50%。

2004年时,柯桥纺织品自营出口达到32亿美元,占全国的20%。

2005年、2008年柯桥轻纺城布料出口两次受阻,说明布料外贸市场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虽然在大的国际形势使柯桥轻纺城布料出口的难度加大,但出口的份额和规模依然很大。

目前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发展的态势是,加快国际化的步伐;进行市场转换、产品升级、结构调整;以自营出口为主体。

【关键词】柯桥轻纺城;布料;外贸;态势一、外贸对柯桥轻纺城布料发展的简单回顾柯桥轻纺城坐落于千年历史古镇绍兴市绍兴县柯桥。

柯桥轻纺城从20世纪80年代的一条“布街”起步,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东、中、西、北”四大交易区19个专业市场,占地面积4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5万平方米,营业房15000间,经营户近一万家,其中纺织品市场13个,经营户6000多个,经营面料1万余种,日客流量10万人次。

回顾柯桥纺织的发展历程,其步伐非常快。

为整合资源,形成抱团发展的合力,1988年10月1日,在当地政府的促动下,柯桥轻纺城也称中国轻纺城诞生。

仅仅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到1992年的时候市场成交额达16.6亿元,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布匹交易市场。

到了1994年,柯桥轻纺城市场成交额达到87.6亿元,是1992年的五倍多,至此全国轻纺专业市场“龙头”地位已经不可动摇。

但柯桥轻纺城外贸的大规模发展是从1998年开始的,之前虽然有一定的出口量,但份额太少。

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波给柯桥轻纺城布料市场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部分企业受到沉重打击。

柯桥轻纺城痛定思痛,找到了症结,当时出口率太低仅有3%。

国际大展起跳新高度回首柯桥纺博会18 年务实办展之路

国际大展起跳新高度回首柯桥纺博会18 年务实办展之路

10月14日,2016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秋季)又将在中国轻纺城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5月的春季热潮才刚散去,金秋十月又将再掀新高潮。

虽距离秋季纺博会开幕仍有一段时间,但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参展商展位预定、采购商报名早已在火热进行中。

据秋季纺博会展务执行单位——中国轻纺城展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参展企业因为对于春季纺博会的现场下单情况较为满意,因此在春季纺博会结束当天就已报名参加下半年的秋季纺博会。

不难发现,一年两度的柯桥纺博会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纺织行业共襄盛举的标杆展会,不仅包括江苏华联、广州新生、上海锦达、新疆富丽震纶、浙江红绿蓝、浙江凡特思等知名面料企业在内的参展队伍在不断壮大,更吸引了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采购商聚集柯桥,展会现场成交数据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不忘初心 坚持务实办展历经18年的砥砺前行,如今的柯桥纺博会借助柯桥纺织产业和市场集聚的优势,已然从蹒跚学步的区域性展会完美升级成为国际化品牌展会,不但与intertextile面辅料展、广交会面料展并称为国内三大面料展,更被誉为行业专业展会的典范,影响力可见一斑。

柯桥纺博会的稳步发展不仅推动了柯桥纺织业的转型升级,也促进了中国纺织业的进步。

回首来时路,柯桥纺博会作为中国唯一的纺织品原产地和纺织品集散地专业展会,对于行业的发展一直担当着推动的重任。

当然,柯桥纺博会的独特优势是与生俱来的,正如中国纺织业在世界纺织产业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柯桥纺织产业在中国纺织业中的标杆地位同样有目共睹。

同时,柯桥纺博会的飞速成长离不开柯桥区政府的支持和纺博人的不断努力,天时、地利、人和成就了如今享誉中外的柯桥纺博会。

1999年,首届纺博会在柯桥举行,中国轻纺城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大型纺织展会,而对于柯桥纺博会来说,重大的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10月。

这一年,纺博会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展会。

当年秋季纺博会登记入场的采购商达20455人,其中,来自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等90多个国家的境外专业采购商达到4246人,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9.31%和6.36%。

绍兴丝绸史概览

绍兴丝绸史概览

绍兴丝绸史绍兴是中国丝绸的发祥地之一。

在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已透出蚕织信息;唐宋时代为绍兴丝绸业的鼎盛期,珍品迭出,产品剧增,以“越罗”总其名而为朝野所重,成为东南丝织业的中心。

宋末至元明,绍兴丝绸业受挫,日渐落于杭、嘉、湖之后。

进入近代以来,先后有过三次较大的发展势头,但最后均遭摧抑。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丝绸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重新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之一。

一、唐以前的发展期早在新石器晚期,绍兴地区即留下了蚕织痕迹。

位于宁绍平原而紧邻绍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距今6700年左右的骨梭、打纬刀、陶质纺轮等大量原始纺织工具,在一件盅形雕器上雕有四条蚕形纹饰,蚕首及蚕身清晰,作蜿蜒蠕动状。

到4100多年前的夏时代,绍兴已出产和使用丝绸织物。

《尚书·禹贡》、《史记·夏本纪》载,禹治水所到之处,“桑土既蚕”,“其筐织贝”,以丝织物为进贡之物。

《左传·哀公七年》载:“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文中“涂山”即绍兴之会稽山。

《韩非子》日:“禹会诸侯于会稽之山。

”《禹穴记》日:“禹既平水土,会诸侯稽功于涂,禹崩,遂葬于会稽之阴,故山日会稽。

”可见其时在古绍兴已盛行以丝绸作为诸侯执物的风气。

大约在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末年,丝绸业在绍兴民间得到极大普及。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败于吴国,退栖会稽,向谋臣询问复国之计,计倪等曰:“必先蓄积食钱布帛;”“必先省赋敛,劝农桑。

”勾践遂将“劝农桑”定为国策,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以示劝倡。

同时,勾践以丝绸作为馈赠贿赂之物,广泛结交诸侯君臣,又于每年春秋两季向楚、晋、齐等国馈赠大批丝绸,以此为向吴报仇雪耻铺平道路。

统治者的刻意劝倡和大量需求,使绍兴丝绸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巨大发展。

首先,外地的先进技术被吸收了过来,《说苑》载:“鲁人善织履,妻善织缟,而徙于越。

”其次,品种日趋丰富,除传统的币、帛、采、罗、纱等以外,还独创了“榖”, 成为后世“绉纱”的鼻祖。

柯桥轻纺产业趋势分析论文

柯桥轻纺产业趋势分析论文

柯桥轻纺产业趋势分析论文柯桥轻纺产业趋势分析一、引言柯桥是浙江省绍兴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带,素有“中国纺织城”之称。

柯桥轻纺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轻纺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本篇论文将对柯桥轻纺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就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挑战和可行的应对措施等进行探讨。

二、柯桥轻纺产业的发展历程柯桥轻纺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该地区开始从事纺织业的外贸加工业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柯桥轻纺产业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纺织产业链,包括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制造等环节。

柯桥轻纺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轻纺产业的“黄埔军校”。

三、柯桥轻纺产业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生产的推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化生产已成为轻纺产业的发展趋势。

柯桥轻纺产业已经在生产线上引入了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并且逐渐实现了生产线的智能化。

智能化生产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柯桥轻纺产业的竞争力。

2.绿色环保的重视在全球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绿色环保已成为轻纺产业的发展趋势。

柯桥轻纺产业在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柯桥轻纺产业将进一步重视绿色环保,在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改进,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

3.品牌建设的加强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轻纺产业的发展趋势之一。

柯桥轻纺产业通过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形象的建设,逐渐打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品牌。

未来,柯桥轻纺产业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柯桥轻纺产业面临的挑战1.人力成本的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力成本逐渐上升,这给柯桥轻纺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柯桥轻纺产业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要积极探索人力成本的降低途径,例如引进智能化设备、加强员工培训等,以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

中国轻纺城30年蝶变

中国轻纺城30年蝶变

中国轻纺城30年蝶变作者:张驰来源:《中国制衣》2013年第02期中国轻纺城山东商会会长吕树根清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的柯桥,“到处是荒地,人烟稀少。

全国各地做面料生意的带着大包小包来柯桥采购面料。

那时,市场规模还很小,产品供不应求。

”吕树根是最早一批来柯桥创业的商人之一。

而今,近20多年过去,这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

成千上万像吕树根一样的创业者,从全国各地赶到柯桥,他们用努力换来财富的积累,更见证着中国轻纺城的发展壮大。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放开了,政府对专业市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做纺织面料生意的人开始经历着从临时摊、大棚市场里的固定摊到大厅市场柜台的过程。

从小商贩到“倒爷”再到“个体户”,成为这些市场经营者身份的转变。

这些小商贩、倒爷们也用自己的汗水与泪水,拉动着专业市场从旧模式向新模式过渡。

2000年之后,中国轻纺城开始了“急行军”式的发展。

国际化、体系化、智能化、功能化成为中国轻纺城迈向现代专业市场的关键词。

2012年9月,轻纺城又有大动作。

为了做大做强中国轻纺城,进一步提升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公司主业,增强公司竞争能力,从2011年7月份开始,中国轻纺城股份公司、中国轻纺城开发公司开始启动资产重组工作。

根据重组预案,由轻纺城股份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股份和支付现金对价方式吸收东升路市场和北联市场资产,重组完成后,开发公司对轻纺城股份公司的持股比例将由15.64%增至35%。

本次资产重组工作经过前期的资产评估、盈利预测、审计报告等程序,2012年2月底,获浙江省国资委审核同意;6月8日,资产重组方案经国家证监会审核通过。

9月,资产重组工作基本全部完成。

“中国轻纺城资产重组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轻纺城专业化管理、一体化运营的深层次推进。

”中共绍兴县委常委诸剑明提到,近年,绍兴县委县政府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动中国轻纺城向现代化专业市场迈进,目前来看成效显著。

一体化运营整合市场“现代化、多功能、复合型、地标性建筑;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国际化标准投建……”以上这些词,在近两年专业市场宣传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绍兴经济的发展历程

绍兴经济的发展历程

绍兴经济的发展历程绍兴是中国浙江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经济发展是绍兴近年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绍兴的经济发展历程是一个从农业经济起步,逐渐转向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绍兴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一、农业经济时期(1949年-1978年)1949年后,绍兴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为主。

当时绍兴的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蚕桑、茶叶、水果等。

在这一时期,绍兴农产品的产量不断提升,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改善,但经济发展仍然较为缓慢。

二、工业经济起步时期(1978年-1992年)开放以后,绍兴开始加大对工业经济的发展。

1978年,绍兴设立了第一个县级工业区,引进了一些传统工业如纺织、食品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绍兴的工业发展逐渐扩大,特别是纺织、印染等传统产业领域。

三、先进制造业兴起时期(1992年-2003年)在1992年以后,绍兴开始逐渐发展先进制造业,如电子、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

绍兴成立了绍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绍兴经济的快速发展。

绍兴成为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时期(2003年至今)进入21世纪以后,绍兴经济更加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

绍兴逐渐发展起了众多的现代服务业,如金融、商贸、物流、旅游等。

绍兴成为了浙江省重要的商贸和物流中心之一,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特别是绍兴的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绍兴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绍兴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业,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金。

绍兴还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培育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绍兴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农业经济起步,逐渐转向工业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努力,绍兴的经济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绍兴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发展,加大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和支持力度,推动经济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轻纺城:勾勒“布满全球”国际纺都版图

中国轻纺城:勾勒“布满全球”国际纺都版图

中国轻纺城:勾勒“布满全球”国际纺都版图作者:暂无来源:《中国纺织》 2019年第10期集群化发展作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最突出的特征,不仅占据了纺织行业的半壁江山,更成为了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如今,产业集群在形成纺织行业新型社会化生产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见证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变迁与改革,为带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当前,纺织工业正处在加速强国建设的冲刺期,如何实现行业“科技、时尚、绿色”可持续发展,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任重而道远。

庆幸的是,以柯桥、盛泽、沭阳为代表的的一大批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和产业园区正先试先行,走在了行业前列,贡献着行业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座落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全国首家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

从“柯桥水街”到“丝路柯桥”,从“步满全球”到“布满全球”,三十年来,中国轻纺城以“凤凰涅”般崛起、壮大,不断谱写“弯道超车”的传奇。

“沿水布街”的崛起站在柯桥的街头,处处都能感受到这个城市与“纺织”的紧密联系。

步入全国首家“国字号”专业纺织品市场,现代化市场气息便扑面而来。

让人很难想象,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类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起初只不过是一条临河长不过四五百米的狭长“水街”。

上个世纪80 年代初,绍兴县大力发展以纺织、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还在轻纺企业较为密集、交通相对便利的柯桥,摆摊设点,就地销售。

当时,一大批兜售布匹的“小船户”操着浓重的“绍普”,在一条狭长的“水街”上开始了和外来商贾的交易。

虽然是一个自发的市场,但是这条布街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布匹采购商,成为当时柯桥最繁华的商贸中心。

1988 年,占地17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23200 平方米、总投资660 万元,拥有600 间营业用房的多功能、封闭式的“绍兴轻纺市场”建成开业,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室内专业市场。

中国轻纺城

中国轻纺城

中国轻纺城一、绍兴县简介地理区位得天独厚绍兴县地处长三角南翼,区位优势明显,北靠大都市上海,西连省会城市杭州,东接东方大港宁波,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20分钟的公路里程。

地域面积11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2万亩,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

下辖15个镇、4个街道,302个行政村、108个居委会(社区),户籍人口71.46万,外来人口登记发证数60.68万。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县人民政府驻地迁址柯桥。

从2000年开始,柯桥新县城已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近600亿元,其中60%是社会性投资,城市建成区面积已达4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已达18万,是长三角的一个新兴城市。

经济发展特色鲜明绍兴县是纺织大县。

纺织产业是我县的传统产业、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是全国最大的纺织产业集群基地。

纺织生产能力大,年生产各类化纤200万吨,占全省的18.1%、全国的7.3%;化纤布53亿米,占全省的28%、全国的7.5%;印染布151亿米,占全省的58%、全国的28.3%,纺织面料出口量占全国的近7.1%,纺织产业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4.2%;纺织装备先进,拥有近3.5万台全国一流、全球先进的无梭织机,技术装备水平居世界一流,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生产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织设备在我县都可以看到,我县是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先进纺织设备的实用展示基地;纺织产业链完整,这里已经形成了从前道PTA化纤原料到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的完整生产链,产业集群优势十分明显,就一个县级行政建置来说,这样一个完整的纺织产业链恐怕是不多见的。

我们绍兴县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

中国轻纺城是我县纺织产业的立业之本、柯桥新县城的立城之本和经济强县的立县之本,中国轻纺城是我们绍兴县的金名片,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市场繁荣消费旺盛绍兴县是经济强县。

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多年位居全国十强,2008年实现生产总值608.27亿元,增长8.8%,人均生产总值12075美元;财政总收入75.7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52亿元,分别增长13.0%和17.5%;实现进出口总额98.91亿美元,增长21.3%,其中自营出口64.21亿美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5元,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72元,增长12.6%。

改革开放40 年你身上的衣服,写满了柯桥纺织奋斗史

改革开放40 年你身上的衣服,写满了柯桥纺织奋斗史

柯轻纺中国CHINA TEXTILE CITY /柯桥·中国轻纺城/ 19改善,一个个新市场拔地而起。

由原来的棚屋式升级改造为商场式、楼宇式,形成仓储物流区、原料交易区、面料交易区、创新发展区、国际贸易区等“东西南北中”五大市场格局,入驻经营户越来越多。

从自发形成的“一条河边布街”开始,到初具规模的“轻纺市场”,再到如今建设现代化的“国际纺织之都”,中国轻纺城30年改革开放不停步,历经三次转型升级,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成交额连续30年位居全国纺织品专业市场第一位。

“平时淡季,每天货车的进出量在350辆左右,旺季的话可能会翻倍到每天700辆左右。

”中国经纺城国际物流中心的工作人员直言,如此热火朝天的景象,放在40年前,想都不敢想。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轻纺城强大的产业规模与实力:2018年上半年,轻纺城市场群实现成交额753.81亿元,同比增长10.16%,其中面料市场成交额为497.42亿元,同比增长13.95%。

轻纺城网上成交额达到191.98亿元,同比增长111.34%。

新注册市场主体2481家,其中贸易公司895家。

市场税收9.3亿元,其中国税4.9亿元,地税4.3亿元。

联托运货运量255.39万吨,同比增长10.05%。

1~5月,市场外贸出口实绩企业1670家,出口额为105.16亿元,同比增长1.98%。

然而从“河边布街”到“布满全球”,轻纺城却并不满足。

如今,轻纺城正接轨时尚生态圈,布局未来。

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张伟江说:“我们将按照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战略要求,努力在‘国际化、智慧化、时尚化、高端化’四化的目标上继续前进。

”据了解,为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柯桥区按照“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把握“绍兴大城市建设的排头兵、接轨沪杭都市圈的桥头堡”战略定位,实施“市场+”“时尚+”“互联网+”“智能化+”“展会+”“国际化+”在专业市场的融合应用,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把中国轻纺城建设成“开放、时尚、智慧、高端”的现代化新型市场。

东市场:时尚跃升、智慧赋能,30 年转型升级启新程

东市场:时尚跃升、智慧赋能,30 年转型升级启新程

欢迎关注柯桥中国轻纺城官方微信平台,您将获取更多资讯。

打造新时期国际纺织之都股票代码:6007901991年,绍兴轻纺市场启动一期扩建,自此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轻纺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其中包括东交易区。

1992年1月,东交易区开业,同年6月,绍兴轻纺市场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个被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

春华秋实三十载,中国轻纺城东市场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镌刻着纺城政企同心、不懈奋斗的痕迹,记录着市场创新跃升、不断转型的历程,见证着中国轻纺城乘风破浪、走向世界的辉煌。

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国轻纺城东市场“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朝着时尚化、智慧化、高端化稳步发展。

目前,东市场是轻纺城“数字市场”建设的试点示范市场,在智慧服务、智慧应用、经营户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成果显著,推动市场交易持续兴旺、招商隆市持续繁荣。

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市场分公司负责人孟伟东表示,东市场营商环境良好、智慧应用一流、时尚氛围浓郁,是全国各地纺织追梦人创新创业的热土。

站在开业东市场将围绕轻纺城集团“5+2”工作思路,聚力“五化”提升,从市场主体培育、数字经济赋能、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释放出市场发展的灵性与动能。

市场主体活力十足大众创新成为常态经营户作为市场主体是中国轻纺城经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纺织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时尚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在市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轻纺城东市场一直以来注重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通过引导提升经营户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的新发展动能。

漫步东市场一楼,可以发现每家企业都有各自的特色,大众创新成为一种常态。

从一家个体经营户到具有较强研发创新能力的开发型企业,扎根东市场多年的太泰纺织,在市场氛围的引导下不断转型升级。

近年来,随着大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公司瞄准市场需求,开发出两大系列主营产品,一是可降解的天然纤维面料,如:天丝、醋酸、竹纤维面料及混纺面料;二是亲肤舒适的新型化纤面料,如:仿麻、仿真丝、仿醋酸纺城“三服务”2.0版 之市场行东市场:时尚跃升、智慧赋能,30年转型升级启新程■ 本刊记者_王利 文/摄柯桥·中国轻纺城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影响绍兴历史的大事件

影响绍兴历史的大事件

影响绍兴历史的大事件大禹治水成功并葬于会稽4000多年前,洪水泛滥。

禹父鲧治水失败后,尧又命禹治水。

禹采用疏堵结合方法,治平洪水。

大禹为治水曾两次躬临越地,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毕功于了溪(今嵊州境内)。

尔后,禹在茅山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并将茅山更名为会稽山。

禹寿终后,葬会稽山麓,即今之大禹陵。

自秦皇南巡祭禹,历代皆有祭祀;祭大禹陵庙现已被列为国家大典,并成民间习俗。

大禹治水所彰显的文化价值与道德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勾践卧薪尝胆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在夫椒一战中大败,率领残兵五千退守会稽山,并向吴王求和。

他命文种、计倪等守国,带着夫人和范蠡入质于吴三年。

回国后,勾践念念不忘复国雪耻,常住在石室之中,躺在柴草之上,门口悬挂一颗苦胆,坐卧或出入时都要尝一口。

他重用人才,改革内政,经过二十年“生聚教训”,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终于打败吴国,称霸中原。

勾践卧薪尝胆所蕴含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胆剑”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

范蠡筑城范蠡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的重要谋臣,是绍兴古城的设计者和建造者。

公元前490年,勾践回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定国立城”,并将此事委托给范蠡。

范蠡根据“立国树都,并敌国之境”的规划指导思想,着眼于攻防、安全、对外交通以及生产、生活,安排城市功能区建设。

在平易四达之地筑成小城和大城,二者相加,奠定了后来绍兴城的轮廓,为完成复国雪耻、称霸中原确立了指挥中心,也为越国开疆拓土奠定了基础。

秦皇南巡会稽公元前210年10月,秦始皇带着左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人到会稽山进行南巡。

他登会稽山,祭大禹,刻石颂德。

为了消除越族的反抗,他下令迁徙大批大越民众,安置到今浙西和皖南地区,同时,把天下须流放的六国民众迁徙到越地,并改大越为“山阴”。

这些措施,影响了越地经济的发展,但在客观上有利于越族地区直接加入全国版图,使中原民族先进的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加强了越族百姓与中原人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中国轻纺城创意园: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型

中国轻纺城创意园: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型

中国轻纺城创意园: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型当前,随着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逐渐弱化成为不争的事实。

创意产业因知识密集、附加值高、整合性强,可以使制造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和持久生命力,开始成为国内许多地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在柯北新城,有这样一位纺织企业老总,他正见证着轻纺城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型,还亲手搭建起一个“智造中心”——中国轻纺城创意园。

他正是原浙江宝龙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中国轻纺城创意园开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谢文建。

寻梦谢文建和轻纺城的缘分,还得追溯到8年前。

当时的绍兴县,“恨布不成衣”,为了延长产业链,把柯北这一带打造成知名服装品牌的生产基地,政府部门赴福建等地招商。

谢文建所在的“七匹狼”公司,当时正酝酿上市,为了扩大规模,实现长足发展,公司需要在全国各地寻求合适的服装加工生产基地。

考虑到绍兴县是国内知名的纺织基地,有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而且政府部门又热情备至。

谢文建立即与公司商定:赴柯桥建一个服装生产企业,为公司配套。

所有的原料就地可取,所有的订单都是现成的,只需要一帮工人,在车间内不断地生产就行——这样的创业故事,听起来应该已经是水到渠成。

理想很美丽,现实却很残酷。

2004年确定计划的时候,绍兴地区缝纫女工的工资约是800元,到了2009年浙江宝龙服饰有限公司正式投产时,员工工资却涨到了2500元。

公司一期工程原计划招300名员工,但却只招到了100名。

“七匹狼”公司发现“宝龙服饰”达不到预期的生产能力,不得不作出调整,转移订单。

突围一件衬衣的加工费如果是10元,人工费用要6元,制作辅料要1元多,算到老板手上的利润不到3元,再除掉包装、运输、机器折旧、企业管理等费用,一件看似利润达到10元的服装,最后真正到企业经营者手上的纯利也就1元多,有时连这个数也拿不到。

2010年,柯北多家服装生产企业进行了转移。

这对宝龙服饰来说,既是一种警示,也是一种考验。

绍兴之二 水乡有座“中国轻纺城”

绍兴之二  水乡有座“中国轻纺城”

绍兴之二水乡有座“中国轻纺城”
张祖德
【期刊名称】《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卷),期】1993(000)001
【摘要】驱车出绍兴西去,不多时便可见一座规模宏大的超级轻纺市场。

这就是建设中的绍兴“中国轻纺城”。

绍兴县是轻纺工业十分发达的地区。

自公元10世纪开始就有“日出万丈绸”的美誉。

发展到今天,绍兴县的轻纺业规模已相当庞大。

目前,全县年产各种布匹8亿多米。

地处绍兴县柯桥镇的超级轻纺市场,正是在绍兴发达的纺织业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80年代初,作为轻纺商品的主要集散地,绍兴柯桥镇上自发形成了一条“布街”,买卖各种纺织品。

随着当地纺织业的发展,绍兴人已不能满足于仅仅依靠推销员外出推销轻纺织品的传统做法了,他们迫切要求建设自己的轻纺市场。

为此,绍兴县有关部门从1985年开始便在柯桥建立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简易“轻纺市
【总页数】6页(P45-46,41-44)
【作者】张祖德
【作者单位】绍兴县政府;文化工作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时尚之都与江南水乡正式结盟——首届柯桥时尚周暨深圳时装周走进中国轻纺城[J], 梁龙;梁莉萍
2.江南水乡园林发展史略(之二)——江南水乡园林的发展 [J], 马晓;周学鹰
3.一座水城的现代水乡梦——浙江绍兴市水生态建设纪实 [J], 佘丽
4.关于核准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绍兴县中国轻纺城市场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 [J], ;
5.绍兴:绍兴中国轻纺城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中国轻纺城发展历程回顾
中图分类号:f7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中国轻纺城市场的发展轨迹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设施齐备,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

2009年,市场区总占地面积7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26万平方米,市场群经营户20785家。

2010年,中国轻纺城发展依然强劲,中国轻纺城实现成交额793.66元,同比增长12.15,其中面料市场成交易额438.6亿元,钱清原料市场355.06亿元。

[ 《柯桥·中国轻纺城专刊》,《纺织服装周刊》,2011(9)]为实现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国轻纺城集团在柯桥市区及周边建立了各类配套市场和要素市场,建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

研究和总结绍兴中国轻纺城的发展历程首先得了解我国专业批发市场的发展轨迹。

伴随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大体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表格 1中国专业批发市场的五个发展阶段
1979-1984年专业批发市场的恢复和起步阶段。

1985-1991年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展开阶段。

1992-1997年专业批发市场的快速发展阶段,大量出现产地型、销地型和集散地型农、工和生产资料批发市场,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1998-2001年专业批发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阶段。

2002年以来专业批发市场的调整、更新改造和功能复合化阶段。

绍兴县随着全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从1981起,绍兴县纺织品批发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其发展过程可分为:
萌芽阶段(六十年代至1982年)
绍兴县纺织业历史源远流长,早在隋唐时期,“越罗”就名扬九州。

建国以来,绍兴县仍然将纺织业作为其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改变,原料采购、产品销售日益松动,绍兴县大力发展以纺织和印染为主体的乡镇轻纺工业。

20多年前,柯桥一带的交通仍以水路为主,在浙东古运河的柯桥段水道(官塘),因为其纤道分隔,其内外河道又分别叫作里官塘、外官塘。

节水弄[ 《绍兴晚报》,竺逸超,2011年9月13日],就是与运河相连的一段水道,是各地船只到柯桥的终点站,相当于现今的汽车站一样,各地小船停泊在节水弄一带,河道上穿行着上百条乌篷船,村民就在这些河道上做迎来送往的客运生意。

80年代初,沿街两旁及旅馆、饭店几乎均为布商洽谈业务和成交买卖场所,柯桥老街逐渐成为一条“布街”。

在柯桥一带的纺织业发展起来后,外地供销员开始到柯桥进货。

原先做河道客运生意的船老大开始聚集在火车站招揽外地客商,他们以中介方式将这些客商介绍到工厂。

而这些招揽顾客做中介生意的船老大获得了“小船户头”这样
一个略带贬义意味的称谓。

至今以炒房、炒店铺为业的“小船户头”仍活跃在中国轻纺城,可见,“小船户头”是中国轻纺城兴起的一大功臣。

该阶段特点:市场据点自发形成,具有流动性大和不稳定等特点。

无外在力量对其进行管理和促进其健康发展。

形成阶段(1983-1987年)
1983年,柯桥老街有布摊10余户,从事绸布买卖,生意颇盛,翌年发展至200余户。

摊贩布贩之间为争摊点屡有摩擦,常出现街道堵塞和交通秩序混乱,市民多感不满。

1985年,柯桥镇人民政府大力支持,促成了柯桥自发式摆摊市场向规模集贸市场的重要转折,于镇西建棚屋式“柯桥轻纺产品市场”,占地3500平米,场内设77个门市部,89个摊位,年成交金额约2000万元,是中国轻纺城的雏形。

1987年,鉴于市场成交量不断扩大,要求入场设摊布商日有增多,于是投资660万元,易地新建占地1.7万平方米绍兴轻纺市场。

该阶段特点:市场具有了固定的交易区域和市场管理机构与投
资主体,但其未形成一定的规模。

规模化阶段(1988-1999年)
“绍兴轻纺市场”于1988年10月1日建成开业,逐步成为化纤织物贸易集散中心,成为当时浙江省最大的室内专业批发市场,幅射全国各地。

为进一步聚商兴市,绍兴县政府于1990年决定征地50000平米,投资4320万元,实施绍兴轻纺市场扩建工程,1992
年,轻纺市场一期扩建完成建筑面积33500平方米,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轻纺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市场经营户1548户。

同年6月,经国家工商局同意,将绍兴轻纺市场更名为浙江绍兴中国轻纺城(简称中国轻纺城)。

为轻纺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市政环境,绍兴县政府于1992年决定打“渡江战役”,于1994年4月建成轻纺大桥,运河南北两岸从此连为一体,为轻纺城向北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3年,中、北两大交易区落成,至此,由西、东、北、中四大交易区组成的中国轻纺城传统交易区初具规模,建筑面积达到22万平方米,拥有营业房6000多间。

1997年1月,轻纺城国家证券委获批准,向社会公众发放股票,同年2月,“轻纺城”股票在上交所上市流通。

1998 年,建设中国轻纺城会展中心,在广西东兴市建立分市场。

该阶段特点:政府退出对市场的直接管理和投资,由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轻纺城集团承接,标志着中国轻纺城的发展步入成熟专业化阶段。

图表 2市场交易额趋势图
图表 3市场建筑面积增长趋势图
国际化阶段(1999-)
1999年10月,首届中国轻纺城纺织品博览会开幕,2008年更名为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成为国家级展会。

同年春季举办了首届“春秋纺博会”逐渐成为纺织品行业展会的新航标。

2007年10月,商务部授权中国轻纺城在柯桥发布我国首个纺织品指数——
“中国·柯桥纺织品指数”,该指数的发布抢占了世界市场的话语权,进一步确定了中国轻纺城在纺织品领域的中心市场地位。

2011年3月,“绍兴县巨资打造‘网上轻纺城’新闻发布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打造“国内最权威、国际有影响”的信息、咨询、公共服务等功能的新型b2b平台交易模式,“网上轻纺城”现已成为一个提供多元化、真实和有效的贸易信息、仓储、检测、物流、报关、支付和金融等一系列一站式便捷服务的网上交易平台。

依托中国轻纺城的市场优势,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到柯桥设点驻扎,柯桥已成为全省外籍人士最主要的集聚区一。

中国轻纺城涉外服务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轻纺城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国际化的纺织品交易中心。

该阶段特点:会展业、金融服务业和网络交易平台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中国轻纺城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市场从此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

2.中国轻纺城市场建筑的发展历程
随着中国轻纺城的发展,中国轻纺城市场发展至今,经历了六代历程,形成3大市场集群:传统交易区市场,国际贸易区和柯北交易区。

近三十年,中国轻纺城市场经历了从摊点——市场——商城的演变,先后两次搬迁,十余次扩建,多次改造,规模日趋宏大。

表格 2中国轻纺城市场建筑的发展历程
发展
历程布局
模式聚合
形态平面简图典型案例及特点



摊棚式
“线”型
80年代柯桥老街的“布街”:临街铺面商业利润高,多为自然形成;规模小,配套服务设施缺乏;档次不易提高;商业活动增加沿路交通压力。




棚屋式
“片”式
棚屋式“柯桥轻纺产品市场”:集中连片,容易形成积聚效应;区内交通混杂,环境质量差,空间单调乏,缺乏可识别性:多为一、
二层临时建筑,室外空间没有盖顶,通风较好,但受天气影响较大。




店铺式
“点”式
中国轻纺城北七区市场:店铺集中于一大型多层建筑里,易形成规模效应;店铺呈“兵营式”排布,空间单调,缺乏可识别性;人车流线明确;室内环境不受天气影响,但通风不好;经营效益随楼层的可达性差而递减。




店堂式
“点”式
中国轻纺城联合市场:店铺集中于一座现代大型商业中心体之中规模效应大;室内建筑设备齐全,环境质量较高;出现中庭空间,空间识别性较好;



混合式
“点+点”
中国轻纺城天汇广场:多层裙房营业厅和高层写字楼组合成一个商贸综合体;营业业态多样,“公司化”营业模式和传统店铺式营业模式并存;



片区式
簇团式
中国轻纺城国际贸易区二期:多组功能建筑集中在一个区域内,有很好的规模聚集效应;配套服务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可创造良好的室内和室外购物环境。

项目投资巨大,但可考虑分期建设:区域内交通流线复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