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植物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C)
.2 0 50 100 150 200 250 NaCl (mmol/L)
.9 (A) .8 .7 qP .6 (C)
.7 .6 .5 ΦPSII .4 .3
.5 .4 .8 .7 Fv'/Fm' .6 .5 .4 .3 .2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Tem perature ( o C) (B) (D)
一切影响CO2同化的外接界因 素如低温、高温、水分亏缺、 矿质元素亏缺等都会减少对光 能的利用,、导致过剩光能增 加,进而加重光破坏。
光破坏防御机制
热耗散
激发能
光化学反应 形成同化力 荧光
CO2固定 光呼吸 Mehler 反应 N代谢
活性氧 高能电子
光破坏
热耗散过程虽然能耗散过剩光能,保护 植物不被强光破坏,但却不可避免地降低 了光化学效率,按传统的观点凡是导致光 化学效率降低的过程都称为光抑制。 由此可见,光破坏的防御机制也是光抑 制的一种形式,实际上在自然条件下,大多 数的光抑制都是由光破坏防御机制造成的。 那么如何区分光破坏与热耗散?
Fd- + O2
Fd +
O2·-
O2。-启动类囊体膜的脂质过氧化,破坏光合色素、类囊体系 统以及膜结合酶使电子传递效率下降,严重时使电子传递系统 失活。CO2供应不足时易产生这种破坏。
P680+ + β-Car
P680 + β-Car+
PSⅡ供体侧 H2O的光解受阻时易产生此种破坏。P680+还能氧 化D1蛋白肽链中酪氨酸残基和叶绿素等色素。
.2 .1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0 NPQ
○,对照;
●,200 mmol/L N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l
不同温度处理对照叶片和盐胁迫叶片光化学猝灭系数(qP)、 PSII光能捕获效率(Fv’/Fm’)、PSII量子效率(ФPSII,)、非光 化学猝灭(NPQ,D)的影响。示NaCl处理增加叶片的抗高温能力
这类荧光仪有: FMS-1、FMS-2、PAM-2000等
2. 连续激发式荧光仪
连续激发式荧光仪具有相当高的分辨 率,初始记录速度为每秒钟10万次,从 10μs 到最长300s内不同时间的荧光信号 都能被定量地记录。所以能够从荧光O-P 上升过程中捕捉到更多荧光信息的变化, 能够准确记录O-P变化过程中的O点、K点、 J点和 I点的变化。
注意: quench 是淬灭,不是猝灭
反映PSII光化学效率的荧光参数:
Fv/Fm:暗适应下PSⅡ反应中心完全开放时的最大 光化学效率,反映PSⅡ反应中心最大光能 转换效率。
Fv’/Fm’:光适应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它反映有 热耗散存在时PSⅡ反应中心完全开放时的 光化学效率,也称为最大天线转换效率。
Fm Fm’
=Fm’-Fs
Fs
Fs为照光条件下产生 的稳态叶绿素荧光, 因为照光下,部分反 应中心关闭,所以荧 光发射较高。
t
Fo
M -脉冲调制光 S- 饱和脉冲光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Fm’: 光适应下最大荧光(在作用光下用饱和脉冲光测定)。 Fo’: 光适应下最小荧光(在作用光下用脉冲调整光测定)。 Fs : 为照光条件下产生的稳态叶绿素荧光。
透射光下
反射光下
685
在生理温度下,叶绿素荧光的波长 峰值大约为685nm的红光,并且一致延 伸到800nm的远红光处
当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后,叶绿素分子中的电子被激发,激发态电子的 寿命非常短,当带电子从激发态回到到基态的去激过程中,一小部分激发 能(3-9%)以红色的荧光形式耗散。 活体叶片为什么看不到荧光现象?光反应、热耗散和荧光竞争激发能。
暗 反 应
光活化过程 光活化过程
连续光下荧光产量瞬间上升,这是因为照光后某些碳同化酶需要 光活化,因此碳同化途径产生延迟。这使得照光初期相当多的QA处 于还原状态,从而导致了荧光产量的瞬态上升。这之后,由于光化 学过程和热耗散过程的发生,荧光产量产生淬灭到一个稳态数值 (Ft)。
X Pheo Q PQ Cytf H2O Z P680 PC 光量子 P700 Fd NADP O2 光量子
光抑制: photoihibition 光氧化: photooxidation 光失活: photoinactivation 光破坏: photodamage 光破坏: solarigation 光漂白: photobleaching
光抑制的基本特征
AQY及Fv/Fm下降. 说明叶片吸收的光能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化学能。 光抑制的机理: 1. 光破坏;2 光破坏防御机制 PSII是光抑制损伤的主要场所,破坏也可能发生在反应中 心也可能发生在与次级电子受体结合的蛋白上。发生光破坏 后的结果:电子传递受阻,光合效率下降。 产生光破坏的原因: 过剩光能产生的高能电子无法利用, 产生如 chl*, 单线态氧、超氧阴离子等氧化性很强的分子破 坏光合机构。
CK - Mn
PSII
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唯一能量来源,是 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当植物吸收的光 能超过其利用能力时,将出现光能过剩,会导 致活性氧的产生,引起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甚 至光氧化、光破坏。 光抑制概念: 强光造成光合功能下降的过程称为光抑制特 征:光合效率下降;Fv/Fm 及AQY 下降 过去人们把光抑制与光破坏等同起来,认为发 生了光抑制就意味着光合机构遭到破坏。甚至 把光抑制 、光破坏、光漂白、光氧化等概念通 用。
暗 反 应
光活化过程
光合电子传递链
PSII氧化还原 快速叶绿素荧光
PSI氧化还原
卡尔文循环
将时间标尺放大后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的意义
从O点到P点的荧光上升过程称为快速叶绿素 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主要反映了PSⅡ的原初光 化学反应及光合机构电子传递状态等过程的变化。 从P点到T点的下降阶段主要反映了PSI的还 原和光合碳代谢的变化,随着光合碳代谢速率的 上升,荧光强度逐渐下降。
Handy PEA
PEA
常用荧光参数及其意义
Fo: 初始荧光,是PSⅡ反应中心处于完全开放状态时
(经过 充分暗适应以后)的初始荧光产量。
当反应中心失活或者遭到破坏时,Fo上 升。因此,可以用Fo变化来反映PSII反应 中心的失活状态
Fm :最大荧光,是PSⅡ反应中心完全关闭时
(强光照射后)的荧光产量。
作用(自然光) 作用(自然光)
检 测 测 器 器 及 及 放 放 大 大 (5) 器 器 ; ; 检
脉冲光
脉冲荧光 脉冲荧光 滤光片 7) 滤光片
8 植物叶片 植物叶片 脉冲调整式荧光仪能排除自然光中的红光信号和自然光诱导的荧 光信号,只监测脉冲光调制光诱导的荧光信号的变化。这样便可以直 接在特定的光照条件下测定叶绿素荧光。
Fv= Fm - Fo:可变荧光,最大荧光和初始荧光的差
值。
反应 中心
X Pheo Q PQ Cytf H2O Z P680 PC 光量子 P700 Fd NADP O2 光量子
光 合 电 子 传 递 链 (解释作用中心关闭和开放)
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 =(Fm-Fo)/Fm ; ΦPSII (实际光化学效率)=(F’m-Fs )/F’m ; NPQ (非光化学淬灭)= (Fm-F’m)/F’m
ФPSⅡ=(Fm’-Fs)/Fm’ : 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它反
映在照光下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的情况下的 实际光化学效率。
ETR = 0.5 ×光能吸收系数× ФPSⅡ ×PFD PSII电子传递速率
荧光参数是研究植物光化学效率、 光抑制与光破坏防御的有效的工具
该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在植物生态、植物抗 逆性、筛选高光效或抗逆品种、转基因植物 的功能分析、光抑制和光破坏的防御机制等 方面的研究。
光破坏的概念 • 当过剩的光能不能及时有效地排散 时,对光合机构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如对光合色素造成光漂白、光合作用 中心D1蛋白的降解及光合机构的光氧 化等。
光破坏现象
3P
680 + O2
P680 + 1O2
氧化性极强的1O2首先攻击反应中心色素P680,使PSⅡ反应中 心失去电荷分离能力,最终引起D1蛋白降解.PSⅡ受体侧电子传 递受阻时易产生此种破坏。
.9 .8 .7 qP .6 .5 .8 .7 Fv'/Fm' .6 .5 .4 .5 ΦPSII .4
NaCl胁迫对杂交酸模叶片光化 学淬灭系数(qP)、PSII反应 中心光能捕获效率(Fv’/Fm’)、 和PSII量子效率(ФPSII)的影响
(A)
(B)
A:光化学猝灭系数(qP) B:光能捕获效率(Fv’/Fm’) C:PSII量子效率(ФPSII)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植物 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辉远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农业生产中的一且措施都是围绕改 善光合性能进行的。 所以光合作用的研究几乎涉及到植 物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而叶绿素荧光的检测和分析在光合 作用研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叶绿素荧光现象
Kautsky 等(1931)发现,将暗适应的绿色植物 突然暴露在可见光下后,植物绿色组织发出一种暗 红色,强度不断变化的荧光, 称为Kautsky效应。
1.0 .8 .6 .4 .2 0.0 0 2 4 6 8 10 12 Time (h)
Fv/Fm
说明什么问题?
●,21 % O2 ○,2 % O2 光呼吸 Mehler反应
强光下氧浓度对植物叶片PSII光抑制及其恢复的影响
0.8 0.6
ΦPSII
CK - Mn
200 150 ETR 100 50 0
用连线激发式荧光仪测定的荧光诱导曲线
Relativ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1 .2 1 .0 .8 .6 .4 .2 0 .0 100 101 102
b' c'
O
K
J
c a ( a ')
I
P
b
103
104
105
106
107
T im e ( μ s )
连续激发式荧光仪有:Handy PEA, PEA,Pocket PEA, PEA Senior, M-PEA 等
叶绿体中激发能的去向
热耗散
CO2固定 光呼吸 Mehler 反应 N代谢
激发能
光化学反应 形成同化力 荧光
活性氧 高能电子
光破坏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包含着 光合作用过程丰富的信息
● ● ● ● ● 光能的吸收与转换 ● 能量的传递与分配 反应中心的状态 ● 过剩光能及其耗散 PSII供体侧和受体的活性 电子传递体PQ库的大小以及活性 光合作用光抑制与光破坏……等等
●
荧光淬灭参数:
qP =(Fm’ -Fs)/(Fm’-Fo’) : photochemical quenching 光化学淬灭系数,它反 映了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 1- qP 用来表示PSⅡ反应中心的关闭程度。 NPQ = (Fm-F’m)/F’m =Fm/Fm’-1 :非光化学淬灭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NPQ反映了热耗散的程度
荧光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
5000 Fluorescence intensity 4000 3000 2000 T 1000 0 0 100 200 300 10-6 10-5 10-4 10-3 10-2 10-1 100 101 102 Time (s) Time (s) O O T P A P B 4000 3000 2000 1000 0 103 Fluorescence intensity 5000
如何区分光破坏与热耗散 ?
叶绿素荧光是研究光能分配的探针 热耗散
激发能
光化学反应 形成同化力
荧光
CO2固定 光呼吸 Mehler 反应 N代谢
NPQ 增加、Fm下降是热耗散增加的标志; Fo升高是作用中心破坏的标志 (解释)
叶绿素荧光分析应用实例
不同温度 下、强光 对玉米叶 片最大光 化学效率 的影响
如何测定叶绿素荧光?
现有两类荧光仪:
1. 脉冲调制式荧光荧光仪:
如何避免自然光干扰叶绿素荧光的测定?脉冲调制荧 光仪测定时能供一种脉冲调制光,它能诱导出脉冲式荧 光。当有自然光线同时存在时,仪器可以同时检测到以 下三种光信号: 1.自然光中具有的荧光波长的红光信号 2.自然光诱导叶片产生的非脉冲荧光信号 3.脉冲调制光诱导叶片产生的脉冲荧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