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质量监督

合集下载

实验室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实验室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某企业通过定 期进行质量检 查,及时发现 并纠正质量问 题
03
某实验室通过 引入先进的质 量控制技术, 提高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
04
某企业通过加 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质 量意识和技能
失败案例
某公司未进行质量 监督和质量控制, 导致产品出现质量 问题,造成客户投 诉和损失。
某实验室未进行质 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导致实验数据不准 确,影响实验结果 和科研进度。
质量监督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满足客户和法规要求。
质量监督的范围包括实验室的管理体系、检测过程、 检测结果、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
质量监督的方法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第三方审 核、客户投诉处理等。
质量控制的定义
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预定的质量 标准和客户需求的过程。
实验室质量监督和 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概述 02. 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方法 03. 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案例
分析
04. 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的发展 趋势
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概述
质量监督的定义
质量监督是指对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检测过程、检 测结果等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某企业未进行质量 监督和质量控制, 导致产品质量不合 格,被市场监督管 理局查处并罚款。
某实验室未进行质 量监督和质量控制, 导致实验设备损坏, 影响实验进度和科 研成果。
案例分析
某公司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案例: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确保产品质量
某实验室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案例:制定严 格的质量标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01
智能化:利用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质量监

(完整版)试验室质量监督计划

(完整版)试验室质量监督计划

试验室质量监督计划1.目的为贯彻质量方针,确保本实验室的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制定本计划。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中心所有试验检测工作。

3.职责⑴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年度质量监督计划,并对质量监督结果进行评价;⑵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测人员的技术考核;⑶资料管理员负责检测标准、规范等文件的跟踪查新;⑷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质量监督工作的落实。

4.工作要求⑴实验室内的质量监督①人员: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每半年对在岗检测人员进行一次技术考核。

②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a、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的要求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在两次检定/校准周期之间至少进行一次核查(一般一年一次),期间核查必须按计划进行,核查方法见各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b、本实验室使用的检测方法,大多是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资料管理员每半年对标准进行一次跟踪查新,确认使用现行有效的规范;c、凡有标准样品的项目,每一年至少组织一次标样考核和一次实验室内比对(包括人员比对、检测方法比对等)。

d、每两月对可保留样品进行一次抽检,每次至少抽检一个项目。

4.质量监督的具体过程:⑴抽查时间: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方法;⑵抽查内容:仪器设备、试验室卫生、检测(试验)过程、原始记录,严格按照绩效考核制度当中要求的条款进行打分;⑶遇有比较重要的委托时,检测室负责人必须通知质量监督人员进行检测过程监督,以确保检测质量;⑷质量监督人员必须将抽查监督项目内容详细记录在检测试验质量监督登记表中,并保存。

5.记录表格试验室质量监督记录表。

×××试验室2013年12月1日试验室质量监督记录表。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

分析 检测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 王莎莎 眉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管理检测实验室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质量监督工作则是其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管理检测实验室的难点。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下面主要从明确监督内容与方式、监督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如实记录监督工作这三个方面探究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提升质量监督实效。

明确监督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检测实验室工作质量需要通过控制加以保证,而质量监督员是执行质量控制任务的主体,所以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应在日常工作中明确监督工作的内容与方式,随时监控各项检测检验工作的质量关键控制点,及早发现问题并纠正,避免发生质量问题,起到质量监督作用。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有没有依据规定的程序开展检测检验活动;检验的依据有误与否;检测条件与环境达标与否;检测设备仪器异常与否;检验用样品符合标准规定与否;检验数据的记录、校核、换算、结论判定等有缺陷与否;检测人员技术能力有缺陷与否;检测环节各个检测项目是否相互影响。

如果质量监督员发现问题,应即刻责令纠正,必要时应终止检验,依据程序反馈,做好记录工作。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静态监督、动态监督。

前者指的是有计划的监督检测人员的工作过程,多用于监督实验室的特殊项目,应对客户特殊要求,或者是首次分包、客户投诉或者是客户要求等;后者指的是监督员在检测现场通过事先不通知的方式随机监督,一般用于监督日常项目,监督对象涵盖检测实验室的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和新签约人员等,变更标准或者是实行新标准、使用新的方法、设备等都需要进行动态监督。

为更有效的开展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员有时可同时使用这两种监督方式。

监督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强化关键环节监督对于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而言,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合理与否是关键环节之一,这涉及到标准、监督方案、产品许可证实施细则等,要求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选用检验依据的标准、方法适用与否,是不是现行受控、有效;监督方案是否完整,有没有审批程序;生产许可证的实施细则是不是最新版本,有没有正式发行文本,受控与否;实施方案与细则是否与检验标准、方法相适应,版本适用与否、受控与否;如果检验依据有变,实验室有没有组织检测人员学习,条件与环境符合要求与否,有没有进行必要的试验,是否更新设备仪器与作业指导书;检测检验过程有没有选择与客户要求相符的、适用的方法;使用非标准方法时有没有进行评审、验证、确认,有没有征得客户同意;检验项目有没有按标准或规定进行,不能随意增减;比较试验方法标准和检验原始记录,确认检验方法的正确性;检验原始记录信息完整与否、正确与否,有没有更改规范,同时保证原始记录具备可追溯性,依照规定处理进行数据修约,保证结果符合逻辑,保存检验原始数据的期限也应符合规定。

如何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监督工作

如何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监督工作

如何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监督工作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用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工作过程,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得能够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

质量监督是为了确保实验室内的检测活动满足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所规定的要求,对实验活动中的人员、设施、环境等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它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管理者对检测工作实施监管的一个重要渠道。

质量监督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是在实验室最高管理者的授权下开展的,是确保检测全过程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

质量监督是质量控制环节的方法之一,根据实验室评审准则等文件的规定,实验室应当设立监督人员,由监督人员对检测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

1 任命监督人员根据实验室评审准则等文件的规定,实验室应当设立监督人员,并在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监督人员的职责、工作要求和程序、实施监督的正式性记录和结果,以及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不符合”工作的处理意见等。

监督人员应当能够胜任监督工作的需要,由熟悉各项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并由实验室予以任命。

监督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保证最终结果的质量。

人员素质与水平对实验室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实验室的水平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水平。

此项规定从人员配备上说明了实验室要做好质量监督需要开展工作,只有在关键岗位上配备最强的力量才能切实地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 确定详细的监督计划监督工作是保证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方式,要将监督工作贯穿于全年的检测工作中。

实验室应该根据自身、行业、季节等特点,结合日常工作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监督工作可按月开展、按季度开展或者更频繁。

将质量监督的内容列出,按照计划实施,可以确保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1.目的、范围、职责1.1规范本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同时能够通过监督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改进。

1.2与本检验室检测工作有关的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

1.3人员职责1.3.1科室负责人按科室工作领域推荐本科室的质量监督员,适时检查■■■■2.实施依据2.1: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4.1.5条款: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5.2.1条款: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5.2.3条款:实验室应使用长期雇佣人员或签约人员。

在使用签约人员、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2.2《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1.10条款: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5.1.1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关的专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

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5.1.4使用培训中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

2.3《质量手册》、支持的《程序文件》3.质量监督一般要求3.1质量监督员任职条件3.1.1质量监督员一般由单位任命,并授予其行使职权,3.1.2质量监督员本身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条件许可的话最好由高一层次人员对低一层次人员实施监督,具体有:a.熟悉检验方法。

b.了解检验目的。

c.了解检验程序。

d.懂得结果的评价。

3.1.3质量监督员配置数量要足够一个实验室应合理地设置监督员,监督员要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内实施监督。

实验室设置质量监督员的数量应以能够覆盖实验室所开展的检测/校准项目为准,质量监督员一般占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数量的10%——20%。

实验室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实验室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培训课件

样品存储与处置规范
01
02
03
分类存储样品
根据样品性质、检测项目 等因素,将样品分类存放 在指定区域,避免混淆和 交叉污染。
控制存储环境
确保样品存储环境符合相 关要求,如温度、湿度、 光照等,以保证样品性质 稳定。
定期清理过期样品
定期对过期或无需保留的 样品进行清理和处置,避 免占用存储空间。
检测过程记录与报告审核
预防措施制定
03
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 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整改效果验证
02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确保问题不 再发生或已得到有效控制。
持续改进
04
将审核结果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的输入,不断完善和提升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THANKS
详细记录检测过程
在检测过程中,应详细记 录每一步操作、仪器使用 、试剂消耗等信息,确保 检测过程可追溯。
严格审核检测报告
在出具检测报告前,应对 报告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确保数据准确、结论可靠 。
及时归档检测记录
检测完成后,应及时将检 测记录、报告等文件归档 保存,以便后续查询和使 用。
06
实验室内部审核与外部评审 应对
维修流程
制定设备维修流程和维修规范,包括 故障排查、维修方案制定、维修实施 和验收等步骤,确保设备维修质量和 效率。
报废处理
制定设备报废处理流程和规范,包括 设备评估、报废申请、审批和处理等 步骤,确保设备报废符合环保和法规 要求。
维修与报废记录
建立设备维修与报废记录,记录维修 和报废时间、原因、处理结果等信息 ,方便追溯和管理。
设备使用与保养规范
使用规范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务(2)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务(2)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务(2)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务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职责和任务 [篇2]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又提到:“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

按照这些要求,实验室须设置监督员,明确监督员的职责。

监督员的设置和职责应注意几个问题。

1、监督员的职责。

关于监督员的职责,《评审准则》中已经讲清楚了,主要是“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简单说,监督员就是监督检测工作过程的。

因此,在实验室的体系文件中的监督员的职责描述中应围绕这一点来写,不要扩大监督员的职责。

有的实验室把监督员的职责扩大到监督整个质量体系的运行,这是不对的,不要把监督员和内审员的职责混淆。

2、监督员的数量。

一个实验室应设置几名监督员是每个实验室都面对的问题,《评审准则》中没有对监督员的数量提出明确要求,但是通过分析监督员的职责和要求,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应该如何合理地设置监督员。

首先,很少有实验室设置专职的监督员,一般监督员本身也是一名检测人员,有自己的检测岗位,因此,一般情况下,监督员只是监督本部门(本检测室或组)的检测工作;其次,应考虑实验室的组织机构设置,主要看从组织机构上划分几个检测室(组),每个检测室(组)自然不能少于一名监督员;再者,要考虑监督员的领域,监督员当然应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内实施监督,全部监督员的专业领域应能够覆盖实验室的全部检测专业。

满足这些要求,监督员的设置就是“足够”的,当然也不宜太多,说到比例,一般监督员数量占全部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数量的10%左右。

3、监督员的权利。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赋予监督员足够的权利,这一点是实验室容易忽视的,造成监督员没有足够的权利实施监督,监督只是流于形式,监督员只是摆设。

监督员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当场予以纠正和制止,责令其改正,这也是监督员和内审员在处理不符合问题方式上的区别;监督员对发现有问题的报告时可以扣发;对纠正措施和结果不满意时,可以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等;还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监督员应有渠道直接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乃至最高管理者沟通。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篇一:年实验室质量监督员质量监督报告质量监督报告质量监督工作报告质量监督工作报告质量监督工作报告质量监督工作报告篇二:质量监督员的个人述职报告质量监督员的个人述职报告一、业务工作XX年,市局党组提出“一年求突破、二年上水平、三年创一流”的总体工作思路,为我们理清了发展思路,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和自身担负的职责,在工作中,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注重做好两个加强,务求做到四个到位,八个提升,一个中心就是增加业务收入,实现年度奋斗目标,以项目发展带动业务增收,按照落实当年项目建设、论证第二年的拟建项目、谋划第三年度项目的发展方式推进工作,今年,落实了7项计量标准的购置,完成了项目申报,正待省局考核验收,对明年的4项拟建计量标准完成了技术论证,谋划了XX 年的项目储备。

为使业务收入处于健康、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工作中注重做好两个加强,一是加强内部管理,二是加强市场拓展。

在加强内部管理工作过程中务求做到四个到位:一是责任到位,层层签订责任书,把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形成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有压力。

二是措施到位,把目标任务与奖惩挂钩,真正做到奖勤罚懒。

三是资源配置到位,保证开展检测活动所需要的参考标准、经费、交通工具、技术规范配备齐全。

四是监督检查到位,安排由熟悉检测校准规范、具有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能力的人员来担任质量监督员,制定监督计划和监督重点,并将监督结果纳入年度评审中。

基层工作头绪多,繁杂,在安排业务工作时我采取系统考虑,精心部署,例如在组织内审工作时,把国家总局“关于开展对检测机构进行整顿的活动”内容穿插进去,既提高了内审的有效性,又为开展整顿活动找到了合适的载体,通过日常监督与内部审核相结合,寻找质量控制的最佳切入点,为寻求质量改进提供了客观证据。

在加强市场拓展方面,做到八个提升:一是提升服务理念,观念不改,拓展市场是句空话,我们倡导用真服务去对待客户,不能只为挣钱,而忽视了服务质量,客户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宣传真服务的重要性,统一思想。

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

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

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质量管理是实验室的生存之本,而质量监督是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下面就实验室质量监督的依据、目的、内容、时间、方法、作用进行阐述。

1、监督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GB 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指出,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有关标准都要求实验室应设立监督员并进行充分地监督。

2、监督目的为确保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保证实验室正常有序地开展检测工作,质量监督员必须在开展工作期间进行随时监督,做好监督记录。

3、监督内容3.1人员的监督各科室的质量监督员负责对本科室的监督,不定期督查人员公正行为,操作规范性,有无上岗资格,是否按管理体系文件开展工作等。

3.2 样品管理的监督检测样品的收发、保管和检后处置,样品的制备及状态标识是否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进行管理。

3.3 设施环境的监督监督核查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相关的规范、方法和程序对设施环境的要求,是否检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3.4 检验标准的监督所依据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等是不是现行有效并受控。

当版本发生变化时,质量监督员有责任提醒领导组织学习和宣贯,开展相应培训。

3.5 仪器设备的监督所用仪器设备功能是否正常,是否进行标识化管理,是否定期检定、维护、期间核查、保养及有无记录。

3.6 检验方法的监督检验方法的变更和偏离是否征得客户同意,对于非标准依据的检测方法是否得到验证和确认。

3.7 标准物质的监督所使用标准物质、试剂是否符合相关要求,使用前有无溯源验证,保管、领用、登记是否规范。

3.8 记录及检测报告的监督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书是否完整、正确,书写是否规范,计算数据是否正确。

3.9 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的监督参与期间核查和实验室的能力验证、比对过程的控制等验证活动和内部校核时是否随时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内部自查
实验室内部应建立自查机制,定期对 自身运作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并纠正 问题。
持续改进与优化
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整改
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优化实验流程
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需求,不断优化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
培训与提高
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高,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 提高实验质量。
改进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监督其实施,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4
质量监督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指标与标准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评估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是否符合预期 结果或标准值。
实验数据的可追溯性
评估实验数据是否可追溯,是否能够提供完 整的实验记录和数据支持。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评估实验操作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是否 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
成功案例二:某实验室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改进
总结词
规范管理,高效运行
详细描述
某实验室针对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建立设备档案、 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加强设备使用培训等。这些措施使设备运行更加规范、高效 ,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失败案例
总结词
监督缺失,问题频发
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实验室的 特定项目或环节进行突击检查,以评 估其实施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数据记录与报告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室活动的数据和结果, 确保可追溯性和真实性。
报告编写
根据监督结果编写报告,指出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建议,并向上级或相关方 报告。
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问题分析

2024年实验室质量监督计划

2024年实验室质量监督计划

2024年实验室质量监督计划一、背景与目的实验室是科研与创新的重要场所,实验室质量的稳定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高效与规范,提高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制定2024年实验室质量监督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本计划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监督机制,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人员的技能水平以及安全管理的到位,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计划内容1. 设备维护与更新(1)每月对实验室设备进行例行巡检,包括设备的外观、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

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进行及时的维修或更换。

(2)每年进行一次实验室设备的质量评估,包括设备的性能、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处于良好的水平。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3)根据实验室业务需求,制定设备更新计划,对老化的设备进行及时更换,以提高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和效率。

2.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1)每年组织一次实验室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安全知识、实验数据分析等方面。

培训对象为实验室科研人员和实验技术人员。

(2)每季度组织一次实验室安全培训,重点培训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包括危险品的存放与处理、实验室事故处理等。

(3)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议或培训活动,提升其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实验室管理制度建设(1)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责任与义务,包括实验室危险品的存储与管理、实验室事故的防范与应急处理等。

(2)建立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规范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实验操作方法,确保科研工作的规范性和可重复性。

(3)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流程、质量管理指标和考核标准等,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质量可控。

4. 数据管理与保护(1)建立实验数据管理制度,规范实验数据的记录、保存、管理和传递流程,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实验室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实验室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实验室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组成覆盖其检验检测能力范围的監督员,对检验检测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在实际质量监督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拟对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标签:实验室;质量;监督1 实验室质量监督常见问题1.1 质量监督走过场、形式化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都是本单位人员,在实施监督职责时往往抹不开面子,对存在的问题不好意思说出来。

提交的监督报告,往往无关痛痒而不能反映真正问题。

更有的实验室直接不按期开展日常监督,到了年底或者外审时,才临时补监督记录。

1.2 外行监督员监督内行为了解决内部人抹不开面子的问题,有的实验室就授权其他科室人员担任监督员,甚至让不懂专业的行政人员担任监督员外行监督内行的结果就是无法发现实质性问题。

1.3 监督员缺乏培训,知识少更新监督员缺乏定期培训,监督水平做不到不断提高,甚至会日益下降,无法保证监督能力与监督水平的不断提高。

1.4 实验室对日常监督没有形成文件化的规定,或规定不合理实验室没有建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或者虽然建立了,但监督内容规定的不合理,无法指导监督工作。

没有制定监督员的岗位职责,监督员的权利、义务等不明确。

1.5 监督记录表设置不合理,收集信息不全监督记录表设置不合理,没有合理论证,没有经过审核批准,没有受控管理,记录内容无法充分体现监督事项,或者如果完全按照记录表进行监督,会出现监督不完善不到位的情况。

1.6 监督无计划,监督覆盖面不全,监督方式单一,重点不明确没有在年初根据工作范围制定合理监督计划,到实施监督时,监督员随心所欲,找不出监督重点,监督方式方法单一,做不到覆盖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项目等。

1.7 日常监督没有分析总结没有纳入管理评审没有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没有纳入管理评审,更谈不上实验室的改进提高。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

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工作总结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质量标准的培 训和指导,提高实验室整体工作水平 。
定期对实验室质量标准进行审查和更 新,以适应新的法规要求和技术发展 ,确保实验室质量标准的时效性和科 学性。
实验室内审与外审的组织与实施
组织实验室内审,对实验室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定期对实验设备和试剂进行质 量评估和校准,确保设备和试 剂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实验数据的审核与报告的撰写
对实验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
纠正数据异常或错误。
负责实验报告的撰写和审核,确 保报告内容完整、准确、规范,
符合相关法规和认证要求。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为 实验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分析 结论,促进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
建立完善的数据记录和审核制度,加强数据 录入和处理的准确性培训,采用合适的统计
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处理。
04
自我评估与展望
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评估
满意度评估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对自己的工 作表现总体上感到满意。我尽力 确保实验室的各项操作符合质量 标准和规定,并努力提高实验室
的整体水平。
工作亮点
我成功地监督了多个重要实验, 确保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也积极推动了实验室的 改进项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
实验设备合格率提升
通过定期维护和校准,实验设备的合 格率从原来的85%提高到了95%, 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试剂合格率提升
对试剂采购、验收和使用环节加强控 制,试剂合格率从90%提高到了97% ,进一步保障了实验质量。
实验数据准确率提高情况
数据准确性提高
通过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实验数据准确率从92%提 高到了98%,减少了误差和异常值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化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化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程序

化验室质量监督工作程序1、任命质量监督员质量监督员除了具备认可/评审准则规定的基本条件, 即熟悉检测方法和检测过程, 清楚检验目的, 对检测数据正确与否有判断能力, 还应是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善于沟通的技术骨干, 并能严格认真、任劳任怨、履行职责, 有管理和协调能力。

检测实验室需根据实验室的人员素质和工作熟练程度、仪器设备和环境设施等资源条件以及所从事检测活动的复杂程度等具体情况及专业领域设置质量监督员, 监督员的设置要覆盖检测实验室开展的全部专业领域, 比例应当恰当, 要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质量监督员应由专业检测部门推荐、质量负责人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任命, 并赋予足够的权利, 使其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

2、制定质量监督工作计划质量监督工作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需要程序化、规范化。

检测实验室应根据上年度内审、外审、管理评审发现的问题、工作进展、顾客反馈的意见及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制定本年度质量监督工作总体计划, 确定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监督要求等, 各质量监督员可根据自身监督领域特点对实验室年度质量监督工作总体计划进行细化分解, 确定本检测领域具体的监督对象、关键检测环节和关键领域, 动态实施, 确保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做得越详细、越具体, 监督工作才能容易落到实处。

3、实施质量监督工作人员的监督监督对象是与检测工作有关的所有人员, 重点是操作特殊设备的人员、重点岗位人员、新上岗人员、在培人员和转岗人员。

对于常规检测人员, 监督他们是否具备相应的检测资格, 是否严格执行标准和作业指导书规定, 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各类记录;对于新上岗人员、在培人员和转岗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 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重点监督和检查操作过程及形成的原始记录, 必要时可安排留样再测、盲样考核和人员比对等方式来验证其技术能力。

4、合同评审合同评审是检测工作开展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实验室的管理者对实验室的产品(数据和结果)质量负全责,一旦出现质量事故,要承担法律责任。

而产品的一系列质量活动是由各职能部门的相关人员去开展的,虽然各职能部门明确了职责分工,也有一整套质量控制的办法、程序。

但是,相关人员是否严格按程序办事,这些程序是否确实有效,实验室的管理者需要组织一部分独立的人员对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活动或人员实施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技术核查、质量监督,以便及时发现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质量控制有效实施。

实验室的人员是十分重要的,是实验室的第一资源,只有对人员控制好了,才能确保实验室的产品(数据和结果)的正确、可靠,因此,需要对实验室的人员实施监督。

对人员的监督是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室内部循环自我完善的有效措施,它是确保实验室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必须十分重视。

一、质量监督定义:为了确保满足规定要求,对实体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注:1、可由顾客或以顾客名义实施质量监督;a)顾客可以到实验室监视与其工作有关的操作;b)这种监督可以由顾客进行,也可以顾客的名义进行,以顾客的名义可由顾客指定,也可由实验室自己以顾客的名义进行;c)在确保其他顾客的机密的前提下进行。

2、质量监督可包括为防止实体【如过程】随时间推移而变质或降级所进行的观察和监视的控制;3、“连续的”一词是指持续的或一定频次的。

4、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演示;——文件发布前的评审。

5、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模拟的。

6、实体——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活动或过程、产品、组织、体系或人、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

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认可准则对实验室质量监督的要求:1.实验室认可准则(ISO 17025)的要求:(“实验室认可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4.1.5: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

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

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

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作者为大家收集的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验室质量监督报告1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推进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验室作为学生科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是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基地。

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全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按照学区工作布署,采用实地查看、查资料等方式对我校实验室工作做了专项督查,现对我校实验室方面的工作进行自查:一、基本情况我校共有学生六百多名,3-6年级开设有科学课,每周课时为二个课时,配专职教师1名。

学校建有标准化实验室和仪器室,设有专人管理,由主抓教学工作的教导处分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

经实地查看,有符合标准的仪器室、实验室,各项配备设施均达到实验教学要求,且实验室各类规章制度齐全、管理规范,有安全防范措施,并且有使用的过程性资料,基本符合实验室设施配备及管理要求。

二、实验教学工作情况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功效,具体做法如下:(一)、上好实验课,更好完成实验教学任务1、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详细制定实验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实验室及现有资源,上好实验课,做到了师生均能记好实验记录,学生正确填写实验报告,教师认真检查实验作业,共同完成实验报告。

2、上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能够准确、规范、清晰演示,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3、作好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素质。

在分组实验活动中,教师做到了准备全面,考虑细致,有放有收,收放结合,因势利导报告实验结果,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锻炼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实验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质量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是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实验室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难点。

对检验检测实验室而言,检验检测报告是实验室的最终产品。

检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

所以,抓好实验室的质量监督,也就抓住了实验室管理中的重点环节。

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部门的质量监督员来组织实施。

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监督计划,监督内容覆盖上年度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设置对检验检测活动进行评价,以及对不符合检验检测工作提出处理意见等栏目。

监督员按计划实施监督,详细记录活动的内容;对发现的不符合和潜在不符合项,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及时处理和反馈。

质量监督的对象包括新上岗的在培人员,其次是转岗人员,还有实习临时聘用以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

质量监督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动态监督即指随时随地的、预先不通知的、对人员现场的检测过程进行监督;二是静态监督即指有计划的对人员的检测过程实施监督。

当检测单位面临着资质扩项或者能力验证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就需要进行一个模拟试验。

那么在这种情况的时候也需要进行监督。

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检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检测人员是否具备操作能力、填写原始记录、出具相应报告的能力等。

2、检测依据和检验方法,监督检测标准方法是否适合样品检测要求、是否现行有效、是否进行受控管理等。

3、仪器设备,监督检测活动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在有效检定、校准周期内,是否按规范如期保养以及是否进行期间核查,仪器的运行、维修、检定、期间核查、保养记录是否完整。

4、设施环境,一方面要保证检测时的温度、湿度、压力范围符合检测要求,另一方面检测现场的环境测定装置应当是经由专业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

5、检测样品,样品状态标识是否正确,样品的交接、验收、登记、编号、流转、保管、使用和留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要求有详细记录,样品进行分割时是否能够保证制样的均匀性与分样的代表性,留样是否能够满足投诉、复验等要求,留样期限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 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样品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现场采集样品时, 还应对采集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以及样品的输送进行监督。

样品处置记录是否完整, 有无领取人员签字。

6、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原始记录书写格式是否统一,填写是否规范,数据处理是否准确,是否使用国际单位,检测报告的检验信息内容是否准确、用语是否规范、结论是否正确等。

实验室做好质量监督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领导重视与支持。

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全方位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的前提,
只有把质量监督工作提升到一个高度,赋予监督员足够的权利与资源,通过各种方式反复强调监督的重要性,使质量监督意识深入人心,才能确保工作的顺利展开。

2、选择合适的监督人员。

监督人员应有适当的资历并受过良好的培训,应
有足够的权利、专业知识和实验室工作经验。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主要是技术质量监督,就专业知识而言,对监督人员的资质要求应高于一般检测人员,熟悉有关材料性能、检测过程和工作环境要求的知识等,应定期对监督员进行继续培训和指导,及时了解熟悉新的技术要求、标准要求及准则要求,确保其能力的持续符合,对监督员的监督记录、监督报告进行核查考评,督促其改进提高。

3、监督员数量应足够,监督要覆盖所有领域。

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范围
应配备充足的符合资质条件的监督员。

因为不同实验室的人员素质和工作熟练程度、仪器设备和环境设施等资源条件及所从事的检测活动的负责程度等具体情况均不同,所以实施监督所需的监督人员数量也是不同的。

如果实验室人员工作熟练程度较低,或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就需要操作人员凭借经验进行操作或判断,或工作复杂程度高等,则就可能需要设置更多的监督人员。

4、监督要有计划、有记录。

质量监督应该要有计划,根据计划实施监督。

监督员可以根据外审、内审、管理评审发现的问题、工作进展、顾客反馈的意见及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针对具体人员做具体活动制定质量监督计划。

最后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监督记录表格式,监督记录要完整、充分、真实,能显示充足的监督信息,质量监督员可以在提交的监督记录中叙述目前不足的地方,还需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监督员在日常监督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如实地记录下来,不可事后补记,并在日常的管理会议中汇报,以便进行分析、讨论和改进。

5、发现不符合及时采取措施。

监督过程中发现不符合首先需要内部沟通,让被监督人员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做,怎么才能做好。

应实施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对不符合的严重性进行评价,如为轻微不符合则只需进行纠正,应要求被监督人员实施现场纠正,并对纠正有效性作评价。

同时做好记录,对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必须出具不符合报告,相关部门督促相关人员制订纠正措施,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监督员实施跟踪,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纠正措施有效,关闭不符合,并做好记录。

纠正措施无效则重新分析原因,再采取纠正措施,直到关闭不符合,从而有效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