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实验室如何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
检验科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
![检验科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d26f71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4.png)
检验科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1.引言1.1 概述引言概述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即检验科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
本文将讨论这两个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和目的,以便更好地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的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的实施。
检验科质量监督工作运行计划是指在有关检验科室中建立和执行的一套有组织的计划和程序,以确保该科室的工作按照一定标准和要求进行,达到预期的质量水平和要求。
该计划涉及到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实验室设备的校准和维护、人员培训等方面,意在保证检验科室的质量工作的有效运行。
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对检验科室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计划和程序。
这一计划包括对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的明确和分工,对实验室设备正常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对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监督和验证,以及对实验室结果的审查与审验等方面。
通过这样的日常监督,可以确保检验科室的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并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检验科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
通过对工作计划的分析和评估,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同时,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将有助于推动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具体讨论检验科质量监督工作运行计划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的要点,总结分析并提出未来工作的展望。
通过这些分析与讨论,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以进一步提升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引言: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的,概述检验科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
(2)正文:详细阐述了检验科质量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的要点。
其中,2.1部分将重点讨论检验科质量监督工作运行计划的要点1,包括该计划的目标、内容、流程等方面;2.2部分将进一步探讨检验科质量监督工作运行计划的要点2,涵盖该计划的执行措施、考核指标、质量评估等方面;而2.3部分将集中探讨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的要点1,包括该计划的内容、执行步骤、监督方法等方面;2.4部分将深入讨论日常监督工作运行计划的要点2,主要涉及该计划的考核标准、数据分析、问题整改等方面。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435ee8dfd0a79563d1e7229.png)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作者:王莎莎来源:《食品界》2018年第10期管理检测实验室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质量监督工作则是其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管理检测实验室的难点。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下面主要从明确监督内容与方式、监督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如实记录监督工作这三个方面探究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提升质量监督实效。
明确监督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检测实验室工作质量需要通过控制加以保证,而质量监督员是执行质量控制任务的主体,所以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应在日常工作中明确监督工作的内容与方式,随时监控各项检测检验工作的质量关键控制点,及早发现问题并纠正,避免发生质量问题,起到质量监督作用。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有没有依据规定的程序开展检测检验活动;检验的依据有误与否;检测条件与环境达标与否;检测设备仪器异常与否;检验用样品符合标准规定与否;检验数据的记录、校核、换算、结论判定等有缺陷与否;检测人员技术能力有缺陷与否;检测环节各个检测项目是否相互影响。
如果质量监督员发现问题,应即刻责令纠正,必要时应终止检验,依据程序反馈,做好记录工作。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静态监督、动态监督。
前者指的是有计划的监督检测人员的工作过程,多用于监督实验室的特殊项目,应对客户特殊要求,或者是首次分包、客户投诉或者是客户要求等;后者指的是监督员在检测现场通过事先不通知的方式随机监督,一般用于监督日常项目,监督对象涵盖检测实验室的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和新签约人员等,变更标准或者是实行新标准、使用新的方法、设备等都需要进行动态监督。
为更有效的开展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员有时可同时使用这两种监督方式。
监督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强化关键环节监督对于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而言,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合理与否是关键环节之一,这涉及到标准、监督方案、产品许可证实施细则等,要求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选用检验依据的标准、方法适用与否,是不是现行受控、有效;监督方案是否完整,有没有审批程序;生产许可证的实施细则是不是最新版本,有没有正式发行文本,受控与否;实施方案与细则是否与检验标准、方法相适应,版本适用与否、受控与否;如果检验依据有变,实验室有没有组织检测人员学习,条件与环境符合要求与否,有没有进行必要的试验,是否更新设备仪器与作业指导书;检测检验过程有没有选择与客户要求相符的、适用的方法;使用非标准方法时有没有进行评审、验证、确认,有没有征得客户同意;检验项目有没有按标准或规定进行,不能随意增减;比较试验方法标准和检验原始记录,确认检验方法的正确性;检验原始记录信息完整与否、正确与否,有没有更改规范,同时保证原始记录具备可追溯性,依照规定处理进行数据修约,保证结果符合逻辑,保存检验原始数据的期限也应符合规定。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e9202b192e45361066f5dd.png)
《 检测 和校准实验室能力 的通用 要求 》 建筑 工程 检测 实验 及
室质量管理 自身的要求 。 2存在 的主要问题
() 1 监督人员 对监督 工作 的重要 性缺 乏认识 , 监督 活动
存在随意性 在工作 中 , 我们发现监督 人员对监 督工作 的重要性 没有 足够 的认识 , 导致经常 由于监 督员忙 于业务工作 而忽视 了监 督工作 的开展 , 仅在 内外部评 审之前这 个相对集 中的时间段
内, 监督 人 员 随 机 挑 选 了 一 些 项 目进 行 监 督 , 以完 成 既 定 的监
种鞭策和督促 的作用 。同时 , 核能够 调动监督 人员之 间 考
的 比较意识 , 每个监督人 员都可将 自己的监督评 价及监督 成
效 同周 围监 督 员 进 行 比较 , 就 有 效 的激 发 了监 督 员 之 间 一 这
Ab t c :T i at l n lz d a d ds u s d s me q e t n l a se i i gi ed i u l y s p r iin s r t h s ri e a ay e n ic s e o u si saw y xs n n t a l q a i u e vso .An a es me s g e t n a c o t h y t d i g v o u g si s t o
() 1 机构设置不到位 大部分检测实验 室均设 置 了类 似 “ 质管 部” 这样 的体 系 管理部 门, 由于该部 门通 常属 于职能部 门, 但 其部门任职人员 的技术能力不足 以对业务部 门监督员的 日常监督工作进行指 导、 监督 、 考核 。 () 2 考核制度 的缺失限制 了激励功能 的发挥 考核是检查监督工作 的有效性 , 检查 监督人员 是否尽 到 自己的职责 , 否完成 了监督任务 , 是 这样就会对监督人员起到
试验室监督计划
![试验室监督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ae3b65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62.png)
试验室监督计划
目的
为确保试验室的安全和合规运行,拟实施试验室监督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定期检查和评审,识别和纠正安全隐患,保障试验人员和实验体的安全。
责任部门
实验室总监有责任督导和管理试验室监督计划的实施。
实验室安全委员会负责安排和实施监督活动,记录检查结果并提交改进建议。
每个实验室负责人需配合监督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事项。
监督内容与频率
1. 每季度检查各实验室的消防设施,检查消防系统和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2. 每半年检查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设备,检查是否按要求使用和维护。
3. 每年检查各实验室的网上安全管理,检查是否有效防范电脑安全问题。
4. 随机检查实验操作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
5. 不定期检查是否妥善保管和管理实验体及有毒化学品。
整改与
安全委员会在检查后会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实验室负责人。
负责人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报告。
安全委员会将对整改情况进行,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如有重大安全隐患将保留进一步处理的权利。
以上内容旨在提高试验室的安全监督水平和防控能力,保障实验人员安全健康。
计划将定期评审与优化,不断完善试验室安全管理。
如何确保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研究
![如何确保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有效实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770fd47f1922791688e87f.png)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D o n g t a i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r S t a t i o n , D o n g t a i 2 2 4 2 0 0 ,C h i n a )
q u a l i t y ma n a g e me n t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 q 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q u li a t y i n s p e c t o r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in r g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关键词 : 质量监督 ; 质 量监 督 员 ; 环境监测 ; 实施
中 图分 类 号 : X 8 3 0 . 5
文 献标 志 码 : B
S t u d y o n E f f e c t i v e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o f L a b o r a t o r y Q u a l i t y S u r v e i l l a n c e
S o me p r o c e s s i s d i ic f u l t t o t r a e e,wh i l e f u l l —s c a l e d a n d e f f e c t i v e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q u a l i t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wi l l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mo n i - t o in t g o f t h e wh o l e p r o c e s s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p r o b l e ms e x i s t i n g i n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l a mo n i t o i r n g a c t i v i t i e s a n d t h e r e a s o n s o f t h e s e d i ic f u l t i e s .I t p r o p o s e d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a t t r a c t i n g a t t e n t i o n s f r o m a u t h o it r i e s ,i mp r o v i n g he t q u a l i t y o f s u p e vi r s o r s b y t r a i n i n g,c o mp i l i n g q u a l i t y s u p e vi r s i o n p l a n s a n d c o n t r o l l i n g k e y l i n k s i n q u li a t y mo n i t o in r g .T h e p r e ・ v e n t i o n p l a n s s h o u l d b e u p d a t e d t i me l y t o g u a r a n t e e c o n t i n u o u s i mp r o v e me n t o f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mo n i t o i r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实验室质量监督
![实验室质量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ec041fe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8.png)
实验室质量监督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是内部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实验室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难点。
对检验检测实验室而言,检验检测报告是实验室的最终产品。
检验检测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
所以,抓好实验室的质量监督,也就抓住了实验室管理中的重点环节。
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一般由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部门的质量监督员来组织实施。
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编制监督计划,监督内容覆盖上年度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设置对检验检测活动进行评价,以及对不符合检验检测工作提出处理意见等栏目。
监督员按计划实施监督,详细记录活动的内容;对发现的不符合和潜在不符合项,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及时处理和反馈。
质量监督的对象包括新上岗的在培人员,其次是转岗人员,还有实习临时聘用以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和关键支持人员。
质量监督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动态监督即指随时随地的、预先不通知的、对人员现场的检测过程进行监督;二是静态监督即指有计划的对人员的检测过程实施监督。
当检测单位面临着资质扩项或者能力验证时,为了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就需要进行一个模拟试验。
那么在这种情况的时候也需要进行监督。
质量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检测人员的技术能力,检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检测人员是否具备操作能力、填写原始记录、出具相应报告的能力等。
2、检测依据和检验方法,监督检测标准方法是否适合样品检测要求、是否现行有效、是否进行受控管理等。
3、仪器设备,监督检测活动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是否在有效检定、校准周期内,是否按规范如期保养以及是否进行期间核查,仪器的运行、维修、检定、期间核查、保养记录是否完整。
4、设施环境,一方面要保证检测时的温度、湿度、压力范围符合检测要求,另一方面检测现场的环境测定装置应当是经由专业机构鉴定合格的设备。
5、检测样品,样品状态标识是否正确,样品的交接、验收、登记、编号、流转、保管、使用和留样是否符合要求,并要求有详细记录,样品进行分割时是否能够保证制样的均匀性与分样的代表性,留样是否能够满足投诉、复验等要求,留样期限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 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样品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现场采集样品时, 还应对采集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以及样品的输送进行监督。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bff6da0804d2b160a4ec0d2.png)
分析 检测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 王莎莎 眉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管理检测实验室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质量监督工作则是其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是保证质量的重要环节,更是管理检测实验室的难点。
为进一步提高检测实验室管理水平,下面主要从明确监督内容与方式、监督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如实记录监督工作这三个方面探究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措施,提升质量监督实效。
明确监督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发挥质量监督作用检测实验室工作质量需要通过控制加以保证,而质量监督员是执行质量控制任务的主体,所以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应在日常工作中明确监督工作的内容与方式,随时监控各项检测检验工作的质量关键控制点,及早发现问题并纠正,避免发生质量问题,起到质量监督作用。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有没有依据规定的程序开展检测检验活动;检验的依据有误与否;检测条件与环境达标与否;检测设备仪器异常与否;检验用样品符合标准规定与否;检验数据的记录、校核、换算、结论判定等有缺陷与否;检测人员技术能力有缺陷与否;检测环节各个检测项目是否相互影响。
如果质量监督员发现问题,应即刻责令纠正,必要时应终止检验,依据程序反馈,做好记录工作。
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员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静态监督、动态监督。
前者指的是有计划的监督检测人员的工作过程,多用于监督实验室的特殊项目,应对客户特殊要求,或者是首次分包、客户投诉或者是客户要求等;后者指的是监督员在检测现场通过事先不通知的方式随机监督,一般用于监督日常项目,监督对象涵盖检测实验室的在培人员、新上岗人员和新签约人员等,变更标准或者是实行新标准、使用新的方法、设备等都需要进行动态监督。
为更有效的开展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员有时可同时使用这两种监督方式。
监督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强化关键环节监督对于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而言,检验依据与项目的选择合理与否是关键环节之一,这涉及到标准、监督方案、产品许可证实施细则等,要求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选用检验依据的标准、方法适用与否,是不是现行受控、有效;监督方案是否完整,有没有审批程序;生产许可证的实施细则是不是最新版本,有没有正式发行文本,受控与否;实施方案与细则是否与检验标准、方法相适应,版本适用与否、受控与否;如果检验依据有变,实验室有没有组织检测人员学习,条件与环境符合要求与否,有没有进行必要的试验,是否更新设备仪器与作业指导书;检测检验过程有没有选择与客户要求相符的、适用的方法;使用非标准方法时有没有进行评审、验证、确认,有没有征得客户同意;检验项目有没有按标准或规定进行,不能随意增减;比较试验方法标准和检验原始记录,确认检验方法的正确性;检验原始记录信息完整与否、正确与否,有没有更改规范,同时保证原始记录具备可追溯性,依照规定处理进行数据修约,保证结果符合逻辑,保存检验原始数据的期限也应符合规定。
卫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管理
![卫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8dc838910ef12d2af9e7d3.png)
卫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管理摘要】质量监督是衡量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举措。
通过分析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效实施质量监督内容和方法,提出质量监督可以成为疾病控制卫生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的管理手段。
【关键词】卫生实验室质量监督【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91-01对卫生检测实验室而言,结果报告是实验室的最终产品。
结果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客户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实验室的形象和信誉。
建立和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施行一系列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技术,以确保检测结果和服务质量,符合社会、政府和客户需求,达到持续满意这一目标。
因此做好实验室质量管理,是确保实验室检测结果科学、准确、有效的关键,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很多,其中质量监督就是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难点。
结合相关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内容,我们现就本疾控卫生检测实验室有关质量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分析讨论。
1、成熟实验室管理体系下,开展质量监督实验室只有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或资质认定[1],才能建立高效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
2005淮安市疾控中心通过了国家认可实验室第1次监督评审,并根据《ISO/IEC 导则25:1982》建立了实验室管理体系,制定的质量管理的体系性文件和实施程序文件,在组织管理和技术要求上都作出明确规定。
中心的质量程序文件中,《质量监督员监督程序》规定了质量监督的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和工作程序。
从此质量监督成为了本实验室质量管理常态性管理手段。
2、制定质量监督员监督工作程序质量监督员对检测检验过程与疾控工作过程实施质量监督控制,确保检测检验质量与疾控工作质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其中明确了监督员的职责分配、程序内容。
质量监督员负责实施授权范围内的监督对象实施质量监督工作,行使监督员的职责和权力,保证检测过程与有关疾控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准确有效。
监督员如何做好和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监督员如何做好和开展质量监督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f1319b891eb91a37f0115c5d.png)
监督员如何做好和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监督员如何做好和开展质量监督工作作为一名质量监督员在实验室的日常检验检测工作中如何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呢?这是一个值得各位同行及同仁关注的共同问题,就这个问题现提出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什么是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为了确保满足规定(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要求、顾客要求、合同要求、法定管理机构的要求、认可/认证机构的要求、实验室的管理要求等。
)要求,对实体状况(组织、过程、人员、体系、产品等,以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合)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对自己所在的实验室的工作,我们该如何开展和实施质量监督呢?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我们的实验室所提供和生产的产品是什么?以下是我们大家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a、我们提供的产品/服务是什么?b、谁是我们的顾客?c.我们的顾客想要什么?d.要求是否具体?e.哪些关键过程需要改进?”质量监督员在实验室所提供和生产的产品的过程中,该如何开展工作和主要监督哪些内容呢?首先控制的关键点是“人、机、料、法、环”等五个方面。
在ISO/IEC17025标准《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中在“技术要素”中将“人员”归结为决定实验室检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第一个因素,对检测实验室的人员从技术能力、经验、所需专业知识、教育培训、工作职责和公正性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所以说人是最主要的因素,人员资格及资格保持,熟悉作业指导书及执行情况,检验规程/规范的符合性,设备操作情况,环境、设施的符合性,样品标识情况,样品制备及试剂和消耗性材料的配置情况,抽样计划及执行情况(抽样计划在现场能否获得),原始记录及数据的核查情况,数据处理及判定,不确定度评审情况,结果报告的出具情况等。
这些都是监督员主要的监督内容。
为何要开展实验室的质量监督:由于实验室管理层对实验室数据和结果质量负全责,包括承担法律责任。
而且质量活动是由各个职能部门的员工去干的。
虽然各个职能部门都明确了职责分工,也有一整套质量控制的办法和程序,但是,他们是否严格按程序办事,这些程序是否确实有效?因此实验室的管理层需要一部分独立的人员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活动/人员实施质量监督,以便及时发现质量控制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促使质量控制有效实施。
实验室常见质量控制实施方法
![实验室常见质量控制实施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fb255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d7.png)
实验室常见质量控制实施方法一.质量控制方式及计划制定、实施1.主要质量控制方式1)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
2)内部质量控制:a)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对比检测。
b)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
c)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
d)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的配置。
e)用标液对仪器测试过程中进行质控。
2.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和实施1)实验室应在每年年底建立次年的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内部比对(如: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留样再测),计划中还应包括判定准则和出现可疑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且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得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
2)技术负责人指定资深人员负责编写质量控制计划,技术负责人对计划进行审核并负责组织监督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3)技术负责人对质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织对上述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
4)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完成上级下达的样品考核任务和比对、能力验证试验,督促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审核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结果。
5)检测人员:完成质控活动中应承担的检测工作,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
二.质量控制方式及实施程序1.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1)实验室认可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或下达的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检测任务。
对此类任务应积极参加。
2)实验室间比对的执行实验室自行组织的与外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实验室的能力和外部实验室做同样参数的检测项目比对,尽可能选择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
3)项目的选择要保证3年内参与的能力验证覆盖实验室所有认可项目。
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客户投诉项目;—新开展的检测项目;—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检测的项目;—使用非标准检测方法的项目;—其它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有必要的检测项目。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175631c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c.png)
2023/12/28
2
实验室的“产品(数据和结果)
实验室的产品--数据和结果。实验室的能 力指技术能力并能出具技术上有效数据和结 果的能力。(见GB/T27025-2008《引言 》)
2003.11.1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 认可条例》第十六条“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 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查机构、实验室,应 当具备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条件和能 力,并依法经认定后,方可从事相应活动。
c)在确保其他顾客的机密的前提下进行。
2023/12/28
4
质量监督
2、质量监督可包括为防止实体【如过 程】随时间推移而变质或降级所进行的 观察和监视的控制;
3、“连续的”一词是指持续的或一定 频次的。
2023/12/28
5
质量监督
4、验证---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 到满足的认定。
2023/12/28
29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监督的重点和时机 ⑴重点 在培的员工、 新上岗人员 短期聘用人员等; ⑵时机 首次分包时; 检测和(或)校准过程的关键控制点、控制
环节;
2023/12/28
30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刚实施的新标准、新方法以及偏离的方 法(包括标准变更后)时;
操作难度大的样品、参数;
外界的环境在不断变化,技术在不断发展,顾客需 求在不断提升,实验室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 须不断改进。
2023/12/28
12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从质量监督的定义可见,质量监督的对象 是实体
实体包括组织、过程、人员、体系、产品 (数据和结果)等,及上述各项的任何组 合。
具体到实验室,从17025—4.1.5g)、5. 2. 1、5. 2. 3可以看出主要是针对人员的 监督,检测和(或)校准人员、签约人员 和其他技术人员及关键的支持人员,尤其 是在培人员的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8735f8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1.png)
实验室内部应建立自查机制,定期对 自身运作进行自查,及时发现并纠正 问题。
持续改进与优化
针对评估结果进行整改
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优化实验流程
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需求,不断优化实验流程,提高实验效率和质量。
培训与提高
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和技能提高,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 提高实验质量。
改进措施
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监督其实施,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04
质量监督的评估与改进
评估指标与标准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评估实验结果是否准确可靠,是否符合预期 结果或标准值。
实验数据的可追溯性
评估实验数据是否可追溯,是否能够提供完 整的实验记录和数据支持。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评估实验操作是否符合标准操作规程,是否 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
成功案例二:某实验室在设备管理方面的改进
总结词
规范管理,高效运行
详细描述
某实验室针对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如建立设备档案、 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加强设备使用培训等。这些措施使设备运行更加规范、高效 ,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提高了实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失败案例
总结词
监督缺失,问题频发
在不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对实验室的 特定项目或环节进行突击检查,以评 估其实施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数据记录与报告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室活动的数据和结果, 确保可追溯性和真实性。
报告编写
根据监督结果编写报告,指出存在的 问题和改进建议,并向上级或相关方 报告。
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问题分析
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施的方式
![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施的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7c123ce2168884868762d6a3.png)
科学客观公正严谨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施的方式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实施的方式质量控制方式及计划制定、实施1、主要质量控制方式①外部质量控制: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
②内部质量控制:a.使用不同分析方法(技术)或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对同一样品进行对比检测(方法比对、仪器比对)。
b.由两个以上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人员比对)。
c.由同一操作人员对保留样品进行对比检测(留样再测)。
d.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的配置(核查溶液)。
e.用标液对仪器测试过程中进行质控(添加回收)。
2、质量控制计划制定和实施①实验室应在每年年底建立次年的质量控制计划,以确保并证明检测过程受控以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能力验证、测量审核和实验室内部比对(如: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留样再测);计划中还应包括判定准则和出现可疑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且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得认可的所有检测技术和方法。
②技术负责人指定资深人员负责编写质量控制计划,技术负责人对计划进行审核并负责组织监督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
③技术负责人对质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组织对上述活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评审。
④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测人员完成上级下达的样品考核任务和比对、能力验证试验,督促实施内部质量控制要求,审核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的结果。
⑤检测人员:完成质控活动中应承担的检测工作,认真填写检测原始记录。
质量控制方式及实施程序1、实验室间的比对、能力验证、测量审核1)实验室认可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或下达的各检测实验室间比对检测任务,对此类任务应积极参加。
2)实验室间比对的执行实验室自行组织的与外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试验,由技术负责人根据本实验室的能力和外部实验室做同样参数的检测项目比对,尽可能选择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
3)项目的选择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机构或主管机构下达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计划所涉及项目,一般情况下必须参加。
实验室自行组织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试验,项目由资深工程师制定并报技术主管审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客户投诉项目;—新开展的检测项目;—无法溯源的仪器设备检测的项目;—使用非标准检测方法的项目;—其它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或有必要的检测项目。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429737c8561252d381eb6e24.png)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工作实施细则1.目的、范围、职责规范本实验室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实验室质量体系有效运行。
同时能够通过监督不断寻求改进的机会,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改进。
与本检验室检测工作有关的工作质量的监督管理。
人员职责1.3.1科室负责人按科室工作领域推荐本科室的质量监督员,适时检查■■■■2.实施依据: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4.1.5条款: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的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校准人员包括在培员工,进行充分地监督;5.2.1条款:当使用在培员工时,应对其安排适当的监督;5.2.3条款:实验室应使用长期雇佣人员或签约人员。
在使用签约人员、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是胜任的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1.10条款: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5.1.1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关的专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
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5.1.4使用培训中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
《质量手册》、支持的《程序文件》3.质量监督一般要求质量监督员任职条件3.1.1质量监督员一般由单位任命,并授予其行使职权,3.1.2质量监督员本身应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条件许可的话最好由高一层次人员对低一层次人员实施监督,具体有:a.熟悉检验方法。
b.了解检验目的。
c.了解检验程序。
d.懂得结果的评价。
3.1.3质量监督员配置数量要足够一个实验室应合理地设置监督员,监督员要在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内实施监督。
实验室设置质量监督员的数量应以能够覆盖实验室所开展的检测/校准项目为准,质量监督员一般占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数量的10%——20%。
实验室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实验室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4eb0d2ee06eff9aff80768.png)
实验室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组成覆盖其检验检测能力范围的監督员,对检验检测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在实际质量监督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拟对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标签:实验室;质量;监督1 实验室质量监督常见问题1.1 质量监督走过场、形式化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员都是本单位人员,在实施监督职责时往往抹不开面子,对存在的问题不好意思说出来。
提交的监督报告,往往无关痛痒而不能反映真正问题。
更有的实验室直接不按期开展日常监督,到了年底或者外审时,才临时补监督记录。
1.2 外行监督员监督内行为了解决内部人抹不开面子的问题,有的实验室就授权其他科室人员担任监督员,甚至让不懂专业的行政人员担任监督员外行监督内行的结果就是无法发现实质性问题。
1.3 监督员缺乏培训,知识少更新监督员缺乏定期培训,监督水平做不到不断提高,甚至会日益下降,无法保证监督能力与监督水平的不断提高。
1.4 实验室对日常监督没有形成文件化的规定,或规定不合理实验室没有建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或者虽然建立了,但监督内容规定的不合理,无法指导监督工作。
没有制定监督员的岗位职责,监督员的权利、义务等不明确。
1.5 监督记录表设置不合理,收集信息不全监督记录表设置不合理,没有合理论证,没有经过审核批准,没有受控管理,记录内容无法充分体现监督事项,或者如果完全按照记录表进行监督,会出现监督不完善不到位的情况。
1.6 监督无计划,监督覆盖面不全,监督方式单一,重点不明确没有在年初根据工作范围制定合理监督计划,到实施监督时,监督员随心所欲,找不出监督重点,监督方式方法单一,做不到覆盖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项目等。
1.7 日常监督没有分析总结没有纳入管理评审没有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没有纳入管理评审,更谈不上实验室的改进提高。
煤炭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煤炭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检查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69c3470dcc17552707220841.png)
ZHA0 h nje Z e -i
( ng h n H a g n ho g Co l Te tn . Ta s a i a g Li n a s i g Co ,Lt ,Ta gs a 6 6 1.Ch n d. n h n0 3 1 i a)
A b t a t Th asc on ton of uaiy u er so o c al esi g ab r or wa i t o uc d, a d he an o e s n t e sr c : e b i c dii q lt s p viin f o t tn l o at y s nr d e n t m i c nt nt a d h i pement in mea ur s o aiy s p viin we e d s us e n t i a er m l ato s e fqu lt u er so r ic s d i hs p p . Ke r : c allb a o y;c lt s i y wo ds o a or t r oa e tng;q lt u er so uaiy s p viin
煤炭检 测 实验室 的工 作流程 包括 采样 、制样 和 化验 三大 环节 ,其监 督 内容主要 有 如下 3点 :
1 实施 煤炭检 测实验 室质量监 督 的基本 条件
质量 监督 既是 一项技 术工 作 ,也 是 一项管 理工
作 。做好 煤炭检 测 实验室 质量 监督工 作 ,需要 具有
0 前
言
( )建立 有效 的质 量控 制体 系 。 2 ( )建立 强有 力的质 量监 督 队伍并 拥有足 够数 3
量和 能 力 的质 量 监 督 人 员 ,对 其 具 体 要 求 有 以下 3条 : ①质 量监 督 人 员 要 熟 悉 有 关 法 律 法 规 、方 针 政策 和检 测标 准 ;了解 质量监督 在 各部 门 、各环节 的 目标 ,熟悉 采制化 检 测过程 在各 部 门 、各环 节 的 具体 质 量要求 ,懂得 结果 的评 价 。一般 来说应 由资
从这些方面去做质量监督
![从这些方面去做质量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fd656913581b6bd97f19eaaf.png)
如何做好实验室的质量监督1、明确质量监督的对象实验室监督的对象是人,主要针对在陪人员,新进人员、换岗人员等,可以理解为重点监督技能不是太熟悉的人。
2、监督体系的建立(1)监督员的数量:实验室根据检测工作涉及的专业技术领域,要能够满足工作需要。
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应设置不同的监督员,如食品、化工、建材等涉及的各专业实验室,当检验、校准人员在本岗位进行工作时,应按其工作岗位分别设置监督员。
质量监督员一般占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数量的10%。
(2)监督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监督员应由了解检测目的,熟悉检测的方法、程序,懂得结果评价的人员来担当,就专业知识而言,要求其高于一般检测、核查人员。
监督员通常是兼职的,当专业科室主任的专业技术能力能满足要求时,也可以担任监督员;当专业科室主任无力承担(如工作量、需要更多专业技术等原因),也可由熟悉本专业的技术骨干任职。
(3)质量监督的时机人员首次从事某检测、校准岗位工作时,应安排监督。
下列情况应安排监督:(1)新的检测、校准项目开展工作时。
(2)新设备或设备修复后投入使用时或无法进行期间核查的设备在使用时。
(3)重要的检测、校准任务时,如仲裁检测、验货检验、质量鉴定等。
(4)新标准、新规范、新方法或标准、规范、方法发生变更后首次投入应用时。
(5)检测、校准方法发生偏离时。
(6)检测、校准数据出珊临界值时。
(7)顾客有投诉或满意度调查表明检测、校准过程存在缺陷需改进时。
(8)被检测、校准样品或参数的操作难度较大时。
(9)现场检测或校准时。
(4)质量监督如何实施(1)编制相关程序性文件,明确质量监督的职责分工、质量监督工作的流程和要求、质量监督中不符合工作的处理及改进的机会。
(2)制订年度质量监督计划。
计划应包括监督的方式、项目、频次、要求等。
(3)质量管理部门组织编制监督记录表。
对监督内容进行文件化,监督内容覆盖上年度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薄弱环节;设置对检测活动进行评价,以及对不符合检测工作提出处理意见等栏目。
做好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思路和举措
![做好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思路和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e75f75c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5.png)
做好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杨林峰摘要:质量监督检测是公众生活及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
介绍了实验室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从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文件、实验室设备、人员的组织以及管理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做好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同行业质量检测工作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质量检测;思路举措;实验室中图分类号:D630.9文献标识码:B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领域的实验室质量检测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实验室的责任和使命是向社会、政府及其顾客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校准数据和结果。
实验室质量检测就是要把监测分析误差控制在允许的限度内,保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品质量,达到产品质量法规的要求,同时起到控制违法生产和违法销售产品的作用。
1.2 质量监督检测存在的问题目前实验室质量检测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 思想放松意识淡薄在质量检测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不能积极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些工作人员、甚至高级管理层人员没有树立“质量监测数据质量是质量监测生命线”的质量意识,忽视监测质量管理,致使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持续改进,不断完善。
1.2.2 人员素质偏低能力不强质量管理人才缺乏,业务素质不高,没有经过正规质量管理培训,缺乏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理论和知识,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质量管理的需要。
1 质量监督检测的目的及存在的问题1.1 质量监督检测的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是以产品作为监督检验的对象,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质量特征检测、检查、试验、度量,并将检验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做出该产品是否合格的结论,它具有鉴别产品质量、预防产品质量问题、反馈产品质量信息的综合作用。
其目的是督促生产者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场,为当地的食品及相关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给他们提供技术咨询,解决生产检验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企业培训检验人员,提供相关的检测标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协助企业做好部分检验项目的委托检验,做好实验室数据比对工作。
简述如何在检测实验室开展质量监督活动
![简述如何在检测实验室开展质量监督活动](https://img.taocdn.com/s3/m/98a5b3711711cc7931b716be.png)
1 质量 监督 的组织 与实施
查; 检测人员在使用前后是 否进行了运行状态检查并及时记 录。
1 1 质量 监督 的重 点与时机 .
6 实验室环境的温湿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 ) 并且进行 了有 实验室监 督的侧重点是人员的技术能力 , 重点对下 列情 况 效的记录 ; 应 实验室环境包括试剂 、 玻璃器柜架 是否整洁 ; 工作 台上 进行监督 : 公司引进新员 工时对新 进人员 的监督 ; 对正在 培训 期 是否有与检测工作无关 的物品 ; 消毒 、 通风设 备是 否运转正常 ; 对
简 述 如何 在检 测 实验 室开 展质 量 监督 活 动
孙 丽
摘 要: 结合 自身工作 经验 , 探讨 了如何在检测 实验室开展质 量监督 活动 , 分别介绍 了实验 室质量监督 的重点及主要 内
容, 阐述 了质量监督 的实施程序 , 并在此基础上提 出了保证质量监督 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 以确保 实验 室检测 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
2 检 测人员是否有相关 的检测资格证 书和相关仪器 操作 的 如何 ; ) 样品处置是否符合程序文件要求 。
经监理 、 质检单位 验收合格后 , 方可进行 下一道 工序 。项 目经理 参考文 献: 部要定期组织现场评价会 , 进行 工程质量评价 。 [ ] 赵拥 平. 1 道路 施 工阶段 质 量控制 [ ] 四川建 筑,03 8 : J. 2 0 ( )
・
第3 7卷 第 l 5期 2 4 . 20 11年 5 月 0
山 西 建 筑
S ANXI ARCHI H TECTURE
VD. 7 ND 1 】3 . 5 Ma 2 y. 011
文章编号 :0 96 2 (0 l50 0 -2 10 —8 5 2 1 1 —2 4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实验室如何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作者:温永汉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9期摘要:质量监督是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效的质量监督能使实验室实现持续改进,提高竞争能力,让所有相关方都满意;本文着重论述了实现有效质量监督的途径。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有效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1概述什么是质量监督?质量监督是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
在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中,对实验室的质量监督都有条款要求。
质量监督是对检测人员和检测关键环节的监督。
有效的质量监督能够解决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实验室开展的各项检测工作的初始能力和持续能力以及检测结果满足规定要求。
质量监督不仅要对已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对于合格的方面也应积极寻求改进;使实验室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竞争能力,让所有相关方都满意。
2实现有效质量监督的途径质量监督有动态的和静态的。
动态监督是指随时随地的、预先不通知的、对人员现场的检测和校准过程的监督;静态监督是指有计划的对人员的检测和校准过程实施监督,对新设备试运行过程的人员监督、对在培养人员的操作和原始记录的监督等。
在实际工作当中,为了使监督更有实效,实验室往往同时使用上述两种监督方式。
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涉及到实验室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具有复杂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因此这项工作也就成为实验室管理的难点之一。
要做到有效地监督,就需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2.1质量监督员的认定和授权。
2.1.1担任质量监督员的条件。
①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检测的方法和程序。
②了解检测工作的业务。
③知道如何评价检测结果。
2.1.2质量监督员的数量。
不同实验室的人员素质和工作熟练程度、仪器设备和环境设施等资源条件以及所从事的检测活动的复杂程度等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实施有效监督所需的监督人员数量也不相同。
不同的实验室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实验室人员工作熟练程度较低,或仪器设备自动化程度较低而需要操作人员凭经验进行操作或判断,或所从事的检测工作复杂程度较高时,可能就需要更多的监督人员。
2.1.3 质量监督员的权利。
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对监督员予以认定并经正式书面授权。
赋予监督员足够的权利,这一点是实验室容易忽视的,造成监督员没有足够的权利实施监督,监督只是流于形式,监督员只是摆设。
监督员可以在发现问题时当场予以纠正和制止,责令其改正,这也是监督员和内审员在处理不符合问题方式上的区别;监督员对发现有问题的报告时可以扣发;对纠正措施和结果不满意时,可以与相关人员沟通,提出整改建议等;还有一条是至关重要的,监督员应有渠道直接与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乃至最高管理者沟通。
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很多实验室也做不到。
没有这种权利或渠道,监督员在现实工作当中是很难真正实施监督,实验室的管理者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耳目”。
2.1.4 监督员的工作岗位应有利于监督工作。
监督员应工作在检测现场,以利于掌握最新动态,了解技术操作环节中的难点,及时发现过程控制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对连续的检测活动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
2.2 质量监督员要掌握监督技巧,切实履行好职责。
2.2.1监督前的准备工作。
①明确质量监督的对象。
监督的对象是对检测人员和检测关键环节的监督。
②做好质量监督计划。
根据监督工作的需要,采用动态监督和静态监督相结合的方法。
③制订质量监督的相关记录表格。
质量监督和其他工作一样,需要留有记录,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设计成表格形式,内容包括时间、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方式、监督结果(是否符合)、评价结论、结果反馈和处理结果等。
2.2.2对人员的监督。
对于检测人员的监督主要检查人员的资格及资格保持方面。
即监督检测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对所从事项目是否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是否具备该岗位的技术操作能力,是否持证上岗。
在检测过程中是否严格按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否严格按方法标准和(或)产品标准进行试验,是否能够及时、准确、完整地做好各类记录。
对于新进人员和新开展的检测项目,要重点加强对操作和原始记录的监督检查。
对于检测人员的监督可适当安排留样再测、目击试验、盲样试验和人员比对等考查方式,来验证其检测技术能力。
对抽样人员的监督,查抽样单,每张抽样单必须不少于2名抽样员签名;抽样员必须是本单位在岗签约人员,检查人员花名册、抽样员任命文件或上岗证,核实其是否经培训且考核合格。
2.2.3 对检测工作关键环节的监督。
(1)合同评审。
主要监督检查合同的内容是否完整,填写的信息是否遗漏,填写是否正确无误,资源能力是否适应,合同信息的更改是否符合要求,更改是否得到双方的确认等。
(2)检测设备设施和检测环境条件。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有效,保证实验室在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实验室应对检测的设施和环境条件实施控制和监督,以保证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
主要监督的内容应包括:①设备设施检测设备设施的功能是否正常,是否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维修、保养是否有记录;作业指导书是否齐全;操作人员是否能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能否正确处理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是否有仪器设备周期检定资料(证书或报告);仪器设备自检自校资料是否符合要求;有无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资料;有无标准物质的购置、使用、配制、标定及管理等的有效期记录;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证书中检定和校准的内容是否与该设备所需要使用的功能、精度、量程相适用。
②检测环境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环境条件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如温湿度、大气压力、振动、电磁干扰、灰尘等)和环保要求,是否有环境条件监控记录和废弃物处理记录。
当发现环境设备损坏或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终止检测工作,查明环境条件变化的原因并找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3)检验依据和检验项目的选择。
这一环节会涉及标准、监督抽查实施方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等。
主要监督内容包括检测依据的标准和方法是否适用,是否现行有效和受控;是否具备完整的监督抽查方案,是否有审批程序;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是否为最新版本、是否为正式发行文本,是否受控;实施方案和细则是否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其版本是否适用和受控;当检测依据发生变更时,是否组织了学习,环境条件是否符要求,是否进行了必要的试验以及设备和作业指导书的更新;检测过程是否选择了满足客户要求并适用于检测的方法;采用非标方法时,是否进行了评审、验证和确认,是否取得了客户的同意;检验项目是否按有关规定或相关标准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不得随意增减检验项目;将检验原始记录与试验方法标准进行对比,核查检验方法的正确性;检验原始记录信息是否完整,是否正确,更改是否规范,原始记录必须具有可追溯性,应具备可以使试验具有复现性的条件,数据记录的有效数字位数合理,数据修约处理符合规定,不能有不合逻辑的结果;对于检测结果处于检测方法测定限边缘的数据,是否有必要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定等;检验原始记录的保存期限应当符合有关规定。
(4)检测样品的管理。
检验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样品的接收、流转、贮存、处理、识别和保密等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质量监控。
监督的主要内容为样品状态标识是否正确;样品的交接、验收、登记、编号、保管、使用和留样是否符合要求并有详细记录,留样期限是否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剩余样品是否按规定进行处理,样品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现场采集样品时,还应对采集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以及样品的输送进行监督。
(5)检验报告对检验报告进行监督的主要内容有:检验报告的信息应当与抽样单(或合同)、原始记录内容相对应;对检测原始记录进行校核,认真核对数据,检查原始记录中所用仪器设备信息与使用记录是否相符;报告格式和结论是否符合标准规范的要求;使用的计量单位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打印错误及印签错误;CMA章、CNAS章、骑缝章、检测报告章是否齐全;报告是否符合审批程序,授权签字人是否有超范围签字等。
2.3质量监督常见问题分析。
2.3.1 有些实验室的领导层,只注重业务的开拓,只关心怎样提高实验室的经济效益,忽视了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事关实验室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实验室的领导层必须高度重视,要制定出符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的相关制度,使质量监督工作正常化、制度化。
2.3.2 质量监督员往往是实验室的技术骨干,平时工作就忙,在监督过程中流于形式,没有落实到实处。
实验室可制订考核、奖惩制度,强化责任理念,严格执行制度。
2.3.3碍于个人情面。
员工的质量意识是实验室质量体系得以建立和正常运行的基础,实验室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只有得到全体员工(包括领导层)的充分理解和支持,质量监督员才能更好地坚持原则,忠实履行职责。
2.3.4质量监督过程中查找出的问题,实验室领导层往往只注重个别问题的纠正,忽视对问题的举一反三,以及制订预防措施。
结语质量监督是规范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确保检验过程受控、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主要手段,质量监督涉及到实验室内所有与检测工作有关的内容和环节。
作为实验室的管理者应提高对质量监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实验室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对提升实验室检测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和增强竞争力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质量监督的关键在于质量监督员,因为监督员工作在检测活动的第一现场,能够掌握最新动态,了解技术操作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质量管理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能够及时发现过程控制中的问题并予以纠正,从而对整个检测活动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
质量监督员在质量体系运行中承担着发现问题、收集信息、传递信息、解决问题的重要职责,因此应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使质量体系得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Z].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2] 刘卓慧等.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