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本规范介绍了制动器的设计计算、各种制动阀类的功能和匹配、以及制动管路的布置。
本规范合用于天龙系列车型制动系统的设计。
本规范主要是在满足下列标准的规定(或者强制)范围之内对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进行设计和整车布置。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在设计制动系统时,应首先考虑满足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化和零件设计的标准化。
先从《产品开辟项目设计定义书》上获取新车型在设计制动系统所必须的下列信息。
再设计制动器、匹配各种制动阀,以满足整车制动力和制动法规的要求。
确定了制动器的规格和各种制动阀之后,再完成制动器在前、后桥上的安装,各种制动阀在整车上的布置,以及制动管路的连接走向。
3.1 车辆类型:载货汽车、工程车、牵引车3.2 驱动形式:4×2、6×4、8×43.3 主要技术及性能参数:长×宽×高、轴距、空/满载整车重心高坐标、轮距、整备质量、额定载质量、总质量、前/后桥承载吨位、 (前/后)桥空载轴荷、 (前/后)桥满载轴荷、最高车速、最大爬坡度等。
3.4 制动系统的配置:双回路气/液压制动、弹簧制动、鼓/盘式制动器、防抱制动系统、手动/自动调整臂、无石棉磨擦衬片、感载阀调节后桥制动力、缓速器、排气制动。
本规范仅对鼓式制动器的各主要元件和设计计算加以阐述,盘式制动器的选型和计算将暂不列入本规范的讨论范围之内。
4.1 鼓式制动器主要元件:4.1.1 制动鼓:由于铸铁耐磨,易于加工,且单位体积的热容量大,所以,重型货车制动鼓的材料多用灰铸铁。
不少轻型货车和轿车的制动鼓为组合式,其圆柱部份用铸铁,腹板则用钢压制件。
制动鼓在工作载荷下将变形,使蹄、鼓间单位压力不均,带来少许踏板行程损失。
制动鼓变形后的不圆柱度过大,容易引起制动时的自锁或者踏板振动。
所以,在制动鼓上增加肋条,以提高刚度和散热性能。
中型以上货车,普通铸造的制动鼓壁厚为 13~18㎜。
刹车优先标准
刹车优先标准
一、刹车系统设计
刹车系统是汽车中至关重要的安全系统,其设计必须遵循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在设计刹车系统时,应充分考虑车辆的重量、速度、轮胎尺寸、道路条件等因素,以确保刹车性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刹车响应时间
刹车响应时间是指从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到刹车系统开始产生制动力矩的时间。
这个时间必须尽可能短,以保证车辆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减速停车。
刹车响应时间的标准应根据不同的车辆类型和用途来确定。
三、刹车压力调节
刹车压力调节是刹车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制动力矩的大小和分布。
刹车压力调节应当根据不同的道路条件和行驶状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制动力矩的适当和均匀分布。
四、刹车性能检测
刹车性能检测是确保刹车系统正常工作的必要手段。
应定期对刹车系统进行检测,包括刹车响应时间、制动力矩、刹车片磨损情况等,以保证刹车性能的可靠性。
五、刹车安全性评估
刹车安全性评估是对刹车系统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性
能进行评估。
评估应包括在不同速度下的制动距离、制动稳定性、制动方向稳定性等方面,以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停车。
六、刹车配件选择
刹车配件的选择对刹车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
选择高质量的刹车片、刹车盘、刹车油等配件,可以保证刹车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七、刹车系统保养与维护
为了保持刹车系统的良好性能,应定期进行保养与维护。
这包括更换刹车片、清洗或更换刹车油、检查制动管路等,以防止制动失灵、制动力下降等问题的出现。
在维护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汽车制造商提供的维护指南和推荐程序,以确保安全和性能。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规范的制定对于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制动系统设计规范的一些考虑因素。
1.制动力量:制动系统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量,以便在各种条件下可靠地将车辆停下来。
制动力量应根据车辆的质量、设计速度、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评估,并确保能够适应各种道路状况和紧急制动情况。
2.制动系统的灵敏度:制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车辆行驶时的灵敏度。
制动踏板应有适当的行程和力度,以确保驾驶员能够精确地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
3.制动系统的稳定性:制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性。
制动力的分配应均匀,以防止车辆在制动时出现不稳定或抱死现象。
此外,制动系统的热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考虑因素,以确保长时间高强度制动时不会出现制动衰减或失效。
4.制动信号传递的可靠性:制动系统的信号传递应能够准确可靠地反映制动操作的实际情况,以保证驾驶员和其他车辆能够及时、准确地对制动操作做出反应。
传感器和传输装置的设计应具有高可靠性,能够承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如高温、湿度、振动等。
5.制动系统的耐用性:制动系统的设计应具备耐用性,以适应长时间、高频率的使用。
制动片和制动盘的材料选择应具有较高的磨擦耐久性和热稳定性,以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减少维修和更换的频率。
6.制动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动系统也向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制动系统设计应考虑集成各种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单元,以提高制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确性,使得制动操作更加方便和安全。
7.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其设计应确保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完全可靠和安全。
例如,制动系统应具备防止制动衰减或失效的措施,如制动助力器、制动液液位警告装置等。
总之,制动系统设计规范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列的因素只是设计规范的一部分,实际的设计规范还需要涵盖更多方面,以满足不同车型和使用环境的需求,并不断适应科技的发展。
带式输送机“十三大保护装置”安装标准
带式输送机“十三大保护装置”安装标准目录1.防跑偏保护装置 (1)2.防撕裂保护 (2)3.防打滑保护装置 (2)4.堵塞保护装置 (3)5.烟雾保护装置 (4)6.超温自动洒水保护装置 (4)7.沿线急停闭锁保护装置 (5)8.防逆止和制动装置 (6)9.张紧力下降保护装置 (6)10.逆止制动装置 (7)11.欠电压过电流保护 (7)12.沿线保护装置 (8)13.局部过载保护 (8)1.防跑偏保护装置防跑偏保护装置在输送带发生跑偏时,应能使输送带自动纠偏;在严重跑偏时,应能使输送机自动停机。
防跑偏保护装置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跑偏保护应成对使用,左右对称安装,摆杆向里有倾角,距托辐外边缘不超20mm o(2)带式输送机机头、机尾IOm〜15m范围内应各安装1组跑偏保护。
输送机长度超过300m时,中间段至少设置一组防跑偏保护装置。
(3)带式输送机有坡度变化或拐弯时,应在变坡或拐弯位置各安装1组防跑偏保护装置。
(4)自动纠偏装置安装在主要带式输送机上的间隔应为上胶带50m一组、下胶带IOOm一组,其他可参照执行,纠偏装置须用夹板或螺栓可靠固定。
(5)防跑偏保护装置应用支架安装在带式输送机大架或纵梁上,严禁使用铁丝捆绑,胶带跑偏且推动传感器的导杆偏离中心线15°±5°时,跑偏开关应动作,并应发出跑偏语音报警;当延时2s后仍处于跑偏状态时,保护装置主机应自动切断电源。
2.防撕裂保护皮带输送机的防撕裂保护装置旨在防止输送带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撕裂,防止导致物料泄漏和设备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皮带输送机防撕裂保护装置:撕裂检测器:安装在输送带上的撕裂检测器能够实时监测输送带的状态,一旦发现撕裂现象,就会发出警报信号或采取自动停机等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坏。
撕裂传感器:安装在输送带上的撕裂传感器能够感知到输送带的撕裂,并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触发预警或停机保护措施。
撕裂监控系统:通过在输送带两侧安装摄像头、激光等设备,实时监测输送带的撕裂情况,将数据传输给监控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铁路制动系统规章制度最新
铁路制动系统规章制度最新1. 引言铁路制动系统是铁路运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对列车的安全行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制定和执行一套规范的制动系统规章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铁路制动系统的相关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制动系统基本原则铁路制动系统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2.1 制动力的准确控制铁路制动系统需要能够实现对列车制动力的准确控制,确保列车按照指定的速度适时停车。
制动力的控制需要根据列车的负荷、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
2.2 制动装置的可靠性制动装置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需要定期对制动装置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2.3 制动系统的统一标准制动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需要遵循统一的标准和规定,确保整个铁路网络中的列车制动系统的互通互用。
铁路制动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制动阀、制动缸、制动盘等组成部分。
对于这些设备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制动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可靠性,确保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正常工作。
同时,设备的精度也需要达到要求,以便准确控制制动力。
3.2 设备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制动设备在工作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平衡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制动力的均匀分布和稳定施加。
3.3 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制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对于有故障或者磨损的设备,需要及时更换或修复。
4. 制动系统的操作要求铁路制动系统的操作要求涵盖了列车运行中制动系统的启动、调整和停止等方面的内容。
4.1 启动制动系统的要求列车启动时,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制动系统的启动。
首先需要对制动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然后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启动制动系统。
在列车运行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动力进行调整。
这需要根据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负荷等因素进行合理的操作,确保制动力的准确控制。
4.3 停车制动系统的要求列车停车时,制动系统需要确保列车能够按照预定的位置和速度停稳。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80]交公路字25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的通知(80)交公路字259号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局(厅),北京、上海、天津市公安局:为了确保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我部委托交通科学研究院负责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的试验工作。
经过两年多的试验,提出了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初步方案,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于去年七月召开了审查会议,又加修改,现随文颁发试行,望认真贯彻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意见,请随时函告我部。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一九八0年二月四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制动检验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适应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需要,特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汽车(包括于汽车带挂车和半挂车)、无轨电车、特种汽车、二、三轮摩托车和方向盘式拖拉机带挂车等机动车辆,对手扶式拖拉机的制动装置也提出了适当要求。
第三条机动车的制动装置及制动性能,必须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要求。
对于汽车、无轨电车和牵引车带半挂车的制动性能要求,根据其总重量按小、中、大三种车型分别规定(详见表一和表二)。
第四条本规范由交通监理部门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监督、贯彻执行。
第二章制动装置第五条通行城镇街道和公路的机动车以及出厂的新车,必须装有行车和停车制动装置。
挂车和半挂车(包括新出厂的)必须装有行车制动装置。
两轴挂车至少在后轴两轮上装有行车制动装置。
手扶拖拉机拖带的挂车也必须装有可靠的制动装置。
制动装置应保持技术状况良好,操纵轻便,完整可靠。
乘用车行车制动国标与欧标对比
乘用车行车制动国标与欧标对比
乘用车行车制动的国标与欧标有一些区别和差异。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对比:
制动系统标准:国标和欧标在制动系统的标准方面有所不同。
欧洲采用的制动系统标准主要是ECE-R13(ECE Regulation No. 13)标准,而中国采用的标准是GB12676-2014。
制动性能测试:国标和欧标在制动性能测试方法上也有所不同。
欧洲标准主要采用的测试方法是制动距离测试和制动效率测试,以评估车辆在紧急制动情况下的性能。
中国标准则包括了制动距离测试、制动温度上升测试、制动平衡性测试等多项测试。
制动系统要求:欧洲标准对于制动系统的要求相对更为严格和详细。
例如,欧洲标准要求车辆配备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以提高制动的稳定性和控制性。
而中国标准也有类似的要求,但可能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
适用范围:欧洲标准通常适用于欧洲国家,而中国标准适用于中国境内的汽车市场。
因此,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市场要求,制动系统的设计和规范可能会有所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国标和欧标规范细节可能会因为时间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此外,车辆制造商在设计和制造车辆时,通常需要遵守适用的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合
规性。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建议参考相关的标准和法规文件,以获取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制动管路布置技术规范
制动管路布置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制动管路布置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商用车气制动系统开发。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4020.2-2017双层卷焊钢管第2部分:汽车管路系统用管GB/T 3639精密管GB/T 18033无缝铜水管和铜气管GB 16879制动软管的结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QC/T 80道路车辆-气制动系统尼龙(聚酰胺)管3.术语和定义3.1 供能管路连接空压机和干燥器之间的制动管路;通常包括:高温软管、钢管或铜管、管接头及紧固部件。
3.2 制动软管连接干燥器、储气筒、各制动阀(制动总泵、继动阀、差动继动阀、快放阀、ABS电磁阀)之间的管路;通常包括:尼龙管、橡胶制动软管、管接头及紧固部件。
连接气室的制动软管需3C认证。
4.布置要求4.1 零部件布置的优先原则制动管路布置,优先考虑空压机、干燥器、储气筒及各制动阀的位置。
各零部件布置要方便后续管路布置。
管路走向平顺,不能打折、不能和周边件干涉。
在进行制动管路布置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各部件的关系。
各零部件模块化布置,方便车型拓展,各零部件布置后需检修方便。
4.1.1 空压机、干燥器布置要求a)空压机一般布置于车辆后部,安装位置要求通风良好(或安装在散热风扇附近)、远离热源(距离热源小于70mm需加装隔热板),并能防止雨水喷溅在机器上,加油、放油方便;有利于观察油镜和压力表。
b)干燥器布置于空压机附近,位置方便钢管连接空压机。
干燥器上方至少应有35mm以上空间,以便更换干燥罐。
干燥器下方不布置零部件,以免干燥器卸荷时排出油水污染零部件。
4.1.2 储气筒布置要求a)储气筒布置要求方便接管路,接头安装拆卸方便。
b)储气筒布置在车辆底部时,最低点应高于该位置最底部骨架,避免车辆运行中磕碰。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概述
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实验方法Road vehicle — Braking systems — Structure,performance and test methods规范号:G B12676-1999替代规范号:实施日期:1999-10-1前言本规范是根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第13号法规《关于M、N、O类机动车制动的统一规定》和ISO7634-1995《被牵引车辆气制动系实验方法》、ISO7635-1991《道路车辆气压、气液制动性实验方法》和ISO6597-1991《道路车辆液压制动系性能实验方法》等国际规范和法规对GB/T12676-93《汽车制动性能道路实验方法》进行修订的。
修订后本规范做为强制性规范实施。
本规范中有关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方面的内容在技术上是等效采用ECE第13号法规,有关汽车制动系统性能实验方法方面的内容在技术上是等效采用ISO 6597-1991、ISO 7634-1995和ISO 7635-1991规范。
该三项国际规范是按照ECE第13号法规的要求制定的。
本规范是对GB/T12676-90的修订,技术内容上较原规范增加很多,增加了对汽车制动系统结构功能和性能指标的要求,实验方法也进行了很大修改。
1 本规范实施之日起,下列条款12个月后实施:①第4.1.5条有关接续挂车的气动接头必须是双管路或多管路的要求。
②第5.1.4条有关制动性能必须在车轮不抱死的条件下的要求。
2 本规范实施之日起,下列条款24个月后实施。
①第4.1.4.3条中有关挂车气制动系和牵引车驻车制动系同时作用的要求。
②第4.2.5.1条有关传能装置中零部件失效时,必须保证继续向不受失效影响的其他部分供应能量的要求。
③第4.2.12.1条有关液面报警装置的要求。
④第4.2.12.2条有关液压制动系必须安装失效报警装置。
⑤第4.2.12.3条有关制动液类型的标志的要求。
⑥第4.2.13条有关储能装置中安装报警装置。
车辆刹车检测方案设计规范
车辆刹车检测方案设计规范前言车辆刹车检测是车辆检测中的一个关键部分。
在保障驾驶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刹车问题,对于驾车者和其他路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车辆刹车检测方案的设计规范,旨在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驾驶安全保驾护航。
设计原则1.检测结果应当准确可靠,不存在误判或漏判的情况。
2.检测过程应当简单明了,不应当过于繁琐。
3.设计方案应当充分考虑现实场景,尽可能覆盖各种驾驶情境。
设计要求1.刹车检测方案应当考虑到常见车速范围内一般刹车需要的时间和距离,以此为基准设计检测时间和距离。
2.在检测路段内应当设置固定的检测标志物,例如线标、牌标等。
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现有环境,如辅助车道、路面缝隙等设置标志物。
3.在检测方案中应当考虑到诸如制动力大小、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过程中的抖动等多种因素,制定检测细则。
4.在设计检测设备时,应当考虑到积水雨天等天气情况的因素,并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和检测方式。
5.应当在检测前对检测设备及相关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并定期维护保养。
设计流程1.确定检测路段,并设计刹车检测标志物,例如线标、牌标等。
2.在该路段上设置刹车检测设备,并将设备与表盘或屏幕相连,以得到刹车制动信息。
3.通过电子仪表等检测设备获取常见车辆在该路段上刹车所需的距离和时间,并以此为基准,制定检测的时间和距离标准。
4.确定刹车检测内容及要求,检测方案应当包括制动力大小、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过程中的抖动等多种因素。
5.进行刹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设备显示出来。
结语车辆刹车检测方案设计规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遵循本文的原则和要求是确保检测方案准确可靠的必要条件。
同时,各个方面的人员,包括计划设计人员、工程师和维护人员,都应该配合,以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制动效能 法规要求值
制动效能法规要求值
制动效能是指车辆制动系统在制动时产生的减速度和制动力的大小,是评价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法规要求,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车辆制动效能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美国,制动效能要求通常由美国交通部(DOT)和美国车辆安全标准局(NHTSA)制定和监管。
根据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FMVSS),车辆制动系统必须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达到一定的制动效能要求,以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停车。
具体的制动效能要求会根据车辆类型、重量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欧洲,制动效能要求则由欧洲联盟制定并由欧洲车辆安全标准局(ECE)监管。
根据欧洲联盟的相关法规,车辆制动系统必须符合特定的制动效能标准,以确保车辆在道路上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车辆制动效能的法规要求都是为了保障车辆在道路上的安全行驶。
制动效能的要求涉及到制动系统的设计、材料选用、制动力分配等多个方面,以确保车辆在各种条件下都能够快速、稳定地停车。
车辆制动效能的法规要求是为了保护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减
速和停车。
制动效能的合规要求对于车辆制造商和汽车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规标准,确保生产的车辆符合安全要求,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
中国制动系统法规摘要:1.引言2.我国制动系统法规的发展历程3.制动系统法规的主要内容4.制动系统法规的实施和监管5.制动系统法规对汽车产业的影响6.结论正文: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部分,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制动系统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本文将对中国制动系统法规进行概述和分析。
自20 世纪80 年代起,我国开始制定和实施汽车制动系统法规。
这些法规主要包括《汽车制动系统技术条件》、《汽车制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等。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制动系统技术不断更新,我国制动系统法规也进行了多次修订和完善。
我国制动系统法规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动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检验等方面。
在设计方面,法规对制动力分配、制动力矩、制动灵敏度等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制造方面,法规对制动器的材料、工艺和质量进行了规定;在试验方面,法规明确了制动性能试验的方法和标准;在检验方面,法规规定了制动系统的抽检和验收制度。
为确保制动系统法规的有效实施,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首先,在法规制定过程中,政府充分征求了汽车行业和相关部门的意见,确保法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政府加强对制动系统生产企业的监管,对不符合法规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罚。
最后,政府还加大了制动系统产品的抽检力度,确保市场上流通的产品符合法规要求。
制动系统法规对我国汽车产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法规的实施促进了汽车制动系统技术的进步,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其次,法规的实施提高了制动系统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有利于整个汽车产业的优胜劣汰。
最后,法规的实施还有助于培育和规范汽车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总之,我国制动系统法规在保障汽车安全性能、促进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制动系统设计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国标要求1、GB 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2、GB 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3、GB 7258-199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二、整车基本参数及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整车基本参数样车制动系统主要参数三、计算1.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1.1 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 公式:gz h dt du mGb L F +=1 ………………………………(1) gz h dt du mGa L F -=2 (2)参数:1z F ——地面对前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 ;2z F ——地面对后轮的法向反作用力,N ;G ——汽车重力,N ;b ——汽车质心至后轴中心线的水平距离,m ;a ——汽车质心至前轴中心线的距离,m 。
m ——汽车质量,kg ;gh ——汽车质心高度,m ;L ——轴距,m ;dt du——汽车减速度,m/s 2四、制动器的结构方案分析制动器有摩擦式、液力式和电磁式等几种。
电磁式制动器虽有作用滞后小、易于连接且接头可靠等优点,但因成本高而只在一部分重型汽车上用来做车轮制动器或缓速器。
液力式制动器只用作缓速器。
目前广泛使用的仍为摩擦式制动器。
摩擦式制动器按摩擦副结构形式不同,分为鼓式、盘式和带式三种。
带式只用作中央制动器。
一、鼓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分为领从蹄式、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单向增力式、双向增力式等几种,见图la ~f 。
不同形式鼓式制动器的主要区别有:①蹄片固定支点的数量和位置不同。
②张开装置的形式与数量不同。
③制动时两块蹄片之间有无相互作用。
因蹄片的固定支点和张开力位置不同,使不同形式鼓式制动器的领、从蹄数量有差别,并使制动效能不同。
制动器在单位输入压力或力的作用下所输出的力或力矩,称为制动器效能。
在评比不同形式制动器的效能时,常用一种称为制动器效能因数的无因次指标。
制动器效能因数的定义为,在制动鼓或制动盘的作用半径R 上所得到的摩擦力(RM μ)与输入力0F 之比,即RF M K 0μ=式中,K 为制动器效能因数;μM 为制动器输出的制动力矩。
ece r13标准
ece r13标准
ECE R13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一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使用。
该标准包括了关于制动装置的要求和测试方法,旨在确保汽车的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
ECE R13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制动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对制动盘、制动片、制动液等的要求。
2. 制动系统的性能要求,包括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制动间隙、制动韧性等性能指标。
3. 制动系统的测试方法,包括对制动力、制动平衡、制动踏板行程等进行测试的方法和标准。
4. 制动系统的安全要求,包括制动系统的热稳定性、防抱死系统等安全措施的要求。
ECE R13标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汽车制动系统,包括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等。
它被认为是全球范围内制动系统设计和测试的基准,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将其作为法定要求或技术规范进行采用和推广。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
汽车制动法规标准汽车制动法规标准是为了确保汽车制动系统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这些法规标准涵盖了制动系统的设计、材料、制造、安装和测试等多个方面,为汽车制动系统的制造商、技术人员和法律监管机构提供了相关的操作指导和参考依据。
一、制动系统设计标准1. 制动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汽车安全技术要求、制动系统安全技术规范等。
2. 制动系统设计应满足车辆的制动性能要求,包括制动力矩、制动距离、制动敏感度等指标。
3. 制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车辆的使用环境和行驶条件,如道路类型、气候条件等,以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二、制动系统材料标准1. 制动系统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制动片、制动盘、制动鼓、制动液等。
2. 制动材料的材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保证制动系统的长时间稳定运行。
3. 制动材料的制造工艺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制动系统制造标准1. 制动系统的制造应按照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包括制动片、制动盘、制动鼓、制动器等。
2. 制动系统的制造过程应符合相关的质量管理标准,包括ISO9001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3. 制动系统的制造商应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产品检测、质量记录、追溯体系等。
四、制动系统安装标准1. 制动系统的安装应按照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确保安全可靠。
2. 制动系统的安装应符合车辆制造商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安装位置、安装方式等。
3. 制动系统的安装人员应具有相关的技术资质和经验,确保正确安装。
五、制动系统测试标准1. 制动系统应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包括制动力矩测试、制动距离测试、制动敏感度测试等。
2. 制动系统的测试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制动系统的测试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测试技术和经验,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六、制动系统维护标准1. 制动系统的维护应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汽车制造商的要求进行,包括定期检查、更换磨损零部件等。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为了保证中重型载货汽车在道路上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一系列设计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中重型载货汽车的总体布置设计规范,以确保车辆的可靠性和行车安全。
1.载荷分配规范:载货汽车的货物应均匀分配在车辆上,以避免重心偏高或偏向一侧。
货物的重量应按照设计要求和道路车辆的载荷限制合理分配,以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2.车身结构规范:车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车辆载荷和道路条件的冲击。
车辆的结构设计应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包括车身长宽高的比例、车辆的空气动力学性能等。
3.车辆底盘布置规范:载货汽车的底盘布置应合理,以确保各个部件的协调工作。
底盘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强度,以承受道路冲击和车辆操控所带来的应力。
4.悬挂系统设计规范:悬挂系统应具有适当的刚度和阻尼,以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悬挂系统的布置应考虑到车辆的载重情况,以及道路不平等的情况。
5.制动系统设计规范:制动系统应满足国家标准,具有足够的制动能力和可靠性。
车辆的制动布置应合理,以确保车辆在急刹车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动力系统设计规范:动力系统应根据车辆的载重要求和行驶条件进行合理选择。
发动机的布置应考虑到散热、气流阻力等因素,以确保发动机能够运行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
7.尾气排放规范:载货汽车的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环保标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尾气处理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排放要求,并保证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8.安全设备规范:载货汽车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ABS防抱死系统、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等,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车辆的灯光、反光镜等配件也应满足国家标准。
以上是中重型载货汽车总布置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制定这些规范可以保证载货汽车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并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同时,这些规范也有助于提高载货汽车的能源利用率和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电动三轮车刹车执行标准_概述说明
电动三轮车刹车执行标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电动三轮车的刹车执行标准是指对电动三轮车刹车系统进行规范和要求的标准。
刹车系统在电动三轮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行驶安全的关键之一。
随着电动三轮车在市场上的不断增加和普及,刹车执行标准成为确保电动三轮车安全性能和质量可靠性的重要依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电动三轮车刹车执行标准进行概述说明。
首先介绍了文章的引言部分,接下来将详细描述刹车执行标准的概念和目的。
然后,对电动三轮车刹车系统进行了整体概述,包括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同时,阐述了刹车执行标准在提高电动三轮车制动效果、降低事故风险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和意义。
此外还对现行刹车执行标准存在问题和需求进行了深入剖析。
接下来,文章分为两个主要要点部分来进一步探讨刹车执行标准。
要点一主要涵盖了制动力要求及控制方式的分析、抗滑系统相关参数要求及适用范围分析以及刹车盘/鼓及其连接方式的要求分析。
这些要点概括了刹车执行标准中关键的技术指标和设计要求。
而要点二则包括急停辅助系统的要求分析、车速传感器与制动控制策略的分析以及手动紧急制动装置设计要求的分析。
这些内容将进一步深入探讨刹车执行标准中其他重要的技术要求和功能设计。
最后,文章将总结上述内容并给出结论,以期对电动三轮车刹车执行标准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为刹车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通过实施更加严格和科学规范的刹车执行标准,可以提高电动三轮车在道路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和整体质量水平。
2. 刹车执行标准概述2.1 电动三轮车刹车系统概述电动三轮车刹车系统是指控制和执行刹车操作的装置,主要由制动踏板、主缸、刹车盘/鼓以及制动盘/鼓等组成。
它负责将驾驶员的刹车指令转化为刹车力,并对车辆进行减速和停止。
2.2 刹车执行标准的作用和意义刹车执行标准是对电动三轮车刹车系统设计、制造和测试的技术规范。
它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首先,制定统一的刹车执行标准有助于提高电动三轮车的整体安全性能。
aebs标准
aebs标准AEBS标准指的是汽车紧急制动系统(Advanced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的标准。
这是一种汽车安全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算法,检测前方障碍物和车辆,预测可能的碰撞,并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制动以避免或减少碰撞。
AEBS标准定义了AEBS系统的性能要求和技术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AEBS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功能要求:AEBS系统应具备自动制动和提醒周边行人或车辆保障安全的功能。
2.传感器要求:AEBS系统应使用传感器来检测和跟踪车辆和障碍物。
这些传感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格,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雷达、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
3.算法要求:AEBS系统的算法应具备先进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自动识别和预测可能的碰撞,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制动措施。
算法应考虑多种因素,如车辆速度、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以确定最佳的制动策略。
4.性能要求:AEBS系统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如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制动。
这些性能指标应根据实际道路条件和车辆类型进行评估和测试。
5.兼容性要求:AEBS系统应与车辆的其他安全系统兼容,如防抱死刹车系统、稳定性控制系统等,以实现协同工作。
此外,AEBS系统还应与驾驶员的制动操作相协调,以避免不必要的制动干预。
AEBS标准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传感器技术、算法设计到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AEBS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应用需求和市场变化。
总的来说,AEBS标准是汽车安全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动车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解读
动车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解读动车组是现代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标准和规范对于确保列车安全、提高运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动车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解读,讨论其在列车车身、车辆牵引、车内设施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导。
一、列车车身设计标准1. 车辆结构强度:动车组车辆在高速运行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外部荷载和振动力,因此车身结构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保证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空气动力学设计:动车组的车头和车身外形必须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设计,以减小空气阻力、降低风噪音和能耗。
同时,车身外形还需具备良好的防风能力,确保列车在强风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3. 碰撞安全设计:动车组需要满足碰撞安全性能指标,确保乘客在碰撞事故中的生命安全。
车体结构应采用可吸能设计,通过吸能结构的变形来缓冲碰撞能量,减轻乘客受到的冲击力。
二、车辆牵引和制动系统设计标准1. 牵引系统:动车组的牵引系统需满足高速运行的需求,提供足够的牵引力和加速度。
牵引系统还需兼顾能耗和环境因素,应采用高效的电力或传动系统,以达到更好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排放。
2. 制动系统:动车组的制动系统应具备快速、准确、可靠的制动性能,以确保列车在紧急情况下的紧急制动和停车。
常见的制动系统包括电阻制动、再生制动和空气制动等,不同制动系统的采用应根据列车类型和运行速度来决定。
三、车内设施设计标准1. 车厢布局和座椅设计:动车组的车内布局应充分考虑行车舒适性和乘客的座椅需求。
座椅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提供足够的坐姿支撑和舒适度。
同时,车厢布局还应兼顾站立空间和通道的设置,以满足乘客的乘车需求。
2. 空调和通风系统:动车组的空调和通风系统需能够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提供适宜的温度和空气质量,确保乘客在列车内的舒适感。
系统设计还应考虑到噪音控制,以减少噪音对乘客的影响。
3. 信息显示系统:动车组的信息显示系统需要清晰、准确地提供列车运行信息和相关服务信息,方便乘客了解列车的运行状态和终点站等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制动系统设计规范
制动系统是一款车辆非常重要的安全系统,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制动性
能和行车安全。
对于制动系统的设计规范,下面将从设备选型、布置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保养与维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设备选型
1.制动器选型:根据车辆的类型、质量和运行速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
制动器,确保其能够承受对应的制动力,并具有稳定的制动性能。
2.主缸和助力器选型:根据车辆的质量和制动需求选择合适的主缸和
助力器,确保能够提供足够的制动力,并具有快速响应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3.制动片/鼓选型:选择耐磨、散热性好、摩擦稳定的制动片/鼓,并
根据车辆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二、布置设计
1.制动管路设计:设计合理的制动管路,确保制动力能够传递到各个
轮子,并且管路布置尽量简洁,减少制动力的损失。
2.制动助力器布置:助力器应设置在主缸和制动器之间,布置合理,
保证管路短连接,提高制动效果。
三、控制系统设计
1.制动系统电气设计:根据车辆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和线路
布置,确保电气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制动踏板设计:踏板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力度适中,操作感受
良好,能准确感知制动力大小和变化。
3.制动系统控制策略设计:根据车辆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制动
控制策略,确保制动力分配均匀、稳定。
四、保养与维护
1.定期检查制动系统的工作状况,包括制动片/鼓磨损情况、制动液
油位和油质、制动踏板行程、制动管路漏气等。
2.定期更换制动片/鼓和制动液,确保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和稳定性。
3.检查和保养助力器,确保其功能正常,能够提供足够的助力。
以上是对13制动系统设计规范的详细阐述,设计和保养制动系统时
必须要考虑到车辆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保其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制动
性能,保障行车安全。
同时,制动系统的设计和维护也需要参考相关的法
律法规,以确保制动系统符合强制性标准,且能满足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