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色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新篇章
01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达到了巅峰,开创了中国工
艺美术的新篇章。
对世界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对世界
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03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世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目录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画艺术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01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现了卓越的技艺和精细的工 艺水平。
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制作精良,技艺精湛,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效果的统一,充分体 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才华。
同时,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材料运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唐三彩、白瓷等新材 料的出现和应用,为工艺品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
总结词
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
详细描述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是一幅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画面 生动地描绘了男伺与各种鸟类的互动,展现了隋唐五代时期 壁画的细腻与生动。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
总结词
表现文人雅集的卷轴画
VS
详细描述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是一幅表现文人 雅集的卷轴画,画面描绘了七位文人一起 过桥的场景,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反映了五代时期卷轴画的艺术风格。
隋唐五代的音乐与戏曲艺术
隋唐五代的音乐与戏曲艺术隋唐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和戏曲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不仅出现了许多音乐和戏曲艺术名家,还出现了许多代表作,对中国音乐和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分别从音乐和戏曲艺术两个方面,介绍一下隋唐五代的音乐和戏曲艺术的发展。
一. 隋唐五代的音乐隋唐五代时期,音乐的发展经历了从汉代到唐代的整个发展过程,形成了以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为主的两大流派,同时也有一些新颖的音乐形式得到了发展。
1. 宫廷音乐隋唐五代的宫廷音乐主要是由官方组织和管理的,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音乐体系和音乐理论。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乐曲《广陵散》,这曲子的旋律优美,简练明快,蕴涵着深厚的音乐理论和音乐文化。
此外,还有著名的《渔樵问答》等。
2. 民间音乐隋唐五代的民间音乐则不同于宫廷音乐的正式性,更加注重自由和表达。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郑州乐”,这是一种热烈欢快的节日音乐,音乐曲调和节奏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3. 新颖音乐形式在隋唐五代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音乐形式,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音乐形式。
这种音乐不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同时还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内涵,代表作品有《焦尾琴》等。
二. 隋唐五代的戏曲艺术隋唐五代时期,戏曲艺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唐朝时期,戏曲艺术已经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娱乐和教育的方式。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著名的“曲艺”表演形式。
1. 斗鸡、踩高跷斗鸡、踩高跷是隋唐五代时期的传统戏曲艺术形式,这种表演形式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还具有高度的协作性和艺术性。
这种表演形式在当代也得到了广泛的保护和传承。
2. 大型历史剧在隋唐五代时期,大型历史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成为了戏曲艺术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长恨歌》和《梅花烙》,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同时还是当今中国大型历史剧的代表作品。
3. 雷打不动隋唐五代时期的“雷打不动”是一种特殊的戏曲艺术表演形式,它由场上人物的动作、音乐、唱腔和场面构成,具有高度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中国设计史隋唐五代时期艺术设计的时代特点
唐 越窑海棠式杯。 此杯的口沿和杯身
造型屈曲有致,犹如海 棠花开,杯足较高,外 撇。此种造型来源于萨 珊金银器“多曲长杯” ,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格 。此杯胎质细腻,釉层 均匀,反映了当时的烧 瓷水平。
唐白釉长颈瓶。 瓶呈圆口,
唇外翻,长颈丰 肩鼓腹,平底无 釉,器身施白釉 ,白中泛淡青, 釉色温润,表面 有细小开片,造 型优美。
唐代,由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开明,工艺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 。装饰题材大量采用了植物纹样,面向自然与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 趣,总体风格趋于博大清新、富丽丰满。装饰技法、工艺手段丰富多彩 。
五代十国时期,诸国混战虽然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但社会生产仍未中 断。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装饰风格继承了晚唐的洗炼、沉稳。逐渐 形成比较拘谨、秀气、柔和的时代特点。
唐 青瓷凤首龙柄壶。 特点: 一、造型,通过壶的顶端塑一凤头盖和尖 嘴流、合而成为像一只亭亭玉立的凤鸟, 而把柄又塑成龙形,继承和发扬了中国传 统的龙凤艺术,栩栩如生,真是巧夺天工 ,匠心独具; 二、纹饰,瓶身上的联珠纹的装饰,证明 它是受着波斯萨珊王朝各种金银工艺常用 的图案所影响,体现了唐代中西文化交流 的繁荣景象; 三、釉色,青绿中略泛黄色,具有一种古 朴淳厚的玉质感。
一、陶瓷工艺与陶瓷设计——唐朝
1、青瓷
唐代的青瓷,是当时陶瓷中的一个主要品种,几乎遍 布南北各地,其中最为著名而具有代表性的是越窑青瓷。
越窑青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 润,光彩照人。
2、白瓷
白瓷是唐代陶瓷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代表性的白 瓷窑,是与越瓷齐名的邢窑。
邢窑白瓷的特点是器形素雅大方,不施纹饰。釉白而 微闪淡黄或淡青。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这组乐舞俑是典
隋唐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隋唐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引言中国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
其中,隋唐时期的文学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阶段。
隋唐文人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为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隋唐文学的艺术特点,并探讨其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
H1:精致细腻的艺术创作隋唐文学以其精致细腻的艺术创作风格而闻名。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注重用字、排比和修辞手法,以求达到音韵和意境上的完美统一。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确的表达,隋唐文学作品能够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H2:艳丽绚烂的描写手法隋唐文学作品以其艳丽绚烂的描写手法而著称。
例如,在诗歌中,文人们善于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如“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一句激起了读者对南国景色的遐想,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
H2:隐喻和象征的运用隋唐文学中广泛运用隐喻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隐喻是通过比喻的方式来暗示或代指,而象征则是通过特定的符号或形象来表示抽象的意义。
这种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留下了深思熟虑的印象。
H1:深刻的思想内涵隋唐文学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在这个时期,文人们关注人性、政治、哲学等诸多领域,并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H2:对人性的思考隋唐文学作品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文人们通过描写人们的情感、欲望和罪恶等,探索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例如,《长恨歌》中的女主角杨贵妃,通过描写她的美貌和权力欲望,展现了人性的脆弱和欲望的无底深渊。
H2:政治与社会批判隋唐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和政治的现实。
文人们对当时政治和社会问题的批判,通过文学形式得以表达。
例如,《木兰诗》通过描写木兰代替父亲入军,抒发了对当时封建社会压迫和男女不平等的不满。
H1: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隋唐文学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时期的文化盛世
隋唐时期的文化盛世一、背景介绍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从隋朝(581年-618年)开始,至唐朝(618年-907年)结束。
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中国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也取得了繁荣和辉煌的成就。
本文将着重探讨隋唐时期的文化盛世。
二、文学艺术的繁荣1. 诗词创作的高峰隋唐时期,诗词创作达到了空前的高峰。
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王之涣等都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诗词作品涌现出来,丰富了文学的内涵,展现了时代的风貌。
2. 书法艺术的独特风格隋唐时期,书法艺术也达到了巅峰。
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功力,成为了后世书法家学习的榜样。
隋唐时期的书法作品,以楷书和行书为主,具有优美的笔势和工整的结构,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科技与发明的进步1. 增强的农业生产力隋唐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灌溉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农业生产力。
通过开垦农田、推广良种、改进耕作技术等措施,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 造纸术的发明隋唐时期,造纸术的发明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纸张的推广应用下,书籍的制作变得更加便捷和经济,大大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造纸术的发明也对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建筑艺术的兴盛1. 高度发展的宫廷建筑隋唐时期,宫廷建筑达到了巅峰,尤其以大兴安康宫和大明宫闻名于世。
这些宫殿规模宏大,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模式的典范,也体现了当时社会政治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2. 庙宇和寺庙的繁荣隋唐时期,庙宇和寺庙建筑也蓬勃发展。
著名的文成公主庙、洛阳白马寺等都是隋唐时期著名的宗教建筑。
这些庙宇和寺庙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的场所,为当时的社会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氛围。
五、教育普及与科学思想的兴起1. 私学和官学的兴盛隋唐时期,私学和官学的兴盛使得教育获得了广泛普及。
隋唐文化的特点
隋唐文化的特点隋唐时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华文化历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国文化呈现出了许多的特点,本文将从科技、文学、艺术和宗教等方面来详细介绍。
一、科技方面隋唐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发展了许多科技领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制瓷技术和造纸技术。
1. 制瓷技术唐朝是我国瓷器制作的黄金时期,唐代的瓷器以白釉和青釉瓷为主,制作精美,色彩斑斓。
唐代的瓷器釉色呈现灰、蓝、黑、紫、绿等多种颜色,装饰图案做工精细,题材广泛。
2. 造纸技术隋唐时期,我国的造纸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木浆造纸方法,这种方法制造的纸张质量非常好,笔画清晰、耐久性强,成为了其他国家的学术交流和经济贸易的重要媒介。
二、文学方面隋唐文学是我国文学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品质上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的主要流派有“乐府”、“诗经”、“唐诗”等。
1. “乐府”“乐府”是我国古代一种五音七句的音乐形式,经常表现出政治、社会和爱情的题材。
在隋唐时期,“乐府”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成为了唐代诗歌的一个主要流派。
2.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许多的民歌和民谣。
在隋唐时期,“诗经”成为了新时期的文学模板,使得唐代的诗歌展现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唐诗是中华文化中最高峰的诗歌艺术,它的创作以爱国、哲理、人性、自然四者为主要艺术主题,塑造了唐代的时代形象和人类精神风貌。
唐诗以其敏锐的文学感觉和优美的语言风格,成为了中国文学历史上的重要传统。
三、艺术方面隋唐时期,我国的艺术呈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化,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表现力。
其中,绘画和音乐是此期间的重要艺术形式。
1. 绘画绘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我国绘画经历了一个繁荣发展时期,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
这些绘画作品构思新颖,笔墨技巧高超,成为了我国绘画史上的重要艺术作品。
2. 音乐隋唐时期,我国音乐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唐代五声音律体系,音乐发展的主要形式是吹奏、弹拨和歌唱。
作品简介:隋唐时期绘画、书法、乐舞艺术
隋唐时期绘画、书法、乐舞艺术作品简介《步辇图》《步辇图》(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懂l29.6厘米,故宫博物院)是现存阎立本的重要作品。
系反映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幕唐王朝典章制度,派禄东赞到长安通聘,要求通过与唐公主和亲而永结和好,受到唐太宗赞许的重要事件。
作品描绘了唐太宗召见禄东赞的场面:一侧画太宗坐步辇上,前后由众宫女抬护拥随,另一侧画禄东赞在典礼官导引下谒见,作品成功地刻画了太宗的睿智与喜悦和禄东赞对太宗的敬仰之情,对不同地位、民族、身份的人物都表现得真实得体。
全图不画背景,手法简洁,生动地记录了历史上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盛举,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步辇图》《东方朔画像赞》《东方朔画像赞》的楷书作品有两件,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
此碑额篆“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
碑阳赞12行,阴记17行,行楷30字。
额亦二,一篆书,一隶书,皆十三字。
苏东坡曾学此碑,并题云:“颜鲁公平生写碑,唯此碑为清雄。
字间不失清远,其后见王右军本,乃知字字临此书,虽大小相悬,而气韵良是。
”明人有云:“书法峭拔奋张,固是鲁公得意笔也。
”原石多经剜刻,面目全非。
传世有宋拓佳本。
《东方朔画像赞》《多宝塔碑》《多宝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
碑文写的是西京龙兴寺和尚楚今静夜诵读《法华经》时,仿佛时时有多宝佛塔呈现眼前,他决心把幻觉中的多宝佛塔变为现实,天宝元年选中千福寺兴工,四年始成。
在千福寺中每年为皇帝和苍生书写《法华经》、《菩萨戒经》,这在佛教史上,有特殊的意义。
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延承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有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
整篇结构严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
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到隋唐五代时期,发展到了一个全面繁荣的新阶段,隋唐五代文学诗歌的发展,更是到了黄金时代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中国古代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隋唐五代文学作品介绍一、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1、隋代文学作者的两个组成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
2、卢思道,字子行,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结构的南朝歌行体,代表作《从军行》。
3、理解《从军行》的艺术特点。
《从军行》以关塞苦寒生活为背景,抒写北地边塞生活的真实感受,多贞刚之气,有苍劲骨力,体现了北方诗人重气质的特长。
4、杨素,是隋朝的开国重臣,字处道。
代表作《出塞》。
《出塞》平实的叙说中,流动着粗犷深沉的悲凉情思,真挚而浓烈,有一种北歌的慷慨呜咽之音。
这是杨素诗的一贯风格。
5、简单运用:北方文人的诗风变化,文采和情调融合了南朝风格,在表现手法上受南朝文学的影响。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常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后园宴诗》等,着意描写女性的体态服饰和媚眼纤腰。
薛道衡名作《昔昔盐》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6、综合运用:隋代文学的过渡性质,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南北文学相互影响,隋朝文学仍然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到隋炀帝时,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如虞世基所作应制诗《四时白歌》、《奉和望海诗》等,着意于诗采的华美和对仗的工整,纯粹是作诗而作诗。
王胄、庾自直、诸葛颖等,作诗亦复如此。
隋炀帝以文学领袖自居,常聚集文人宴饮赋诗,沿袭梁、陈贵族文人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这使文学创作由抒情转向娱乐,转向咏物和咏宫廷生活琐事,很快就走向了贵族文学的末路。
隋唐时期书法的艺术特色研究
隋唐时期书法的艺术特色研究隋唐时期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书法的艺术特色也具有时代性和独特性。
本文旨在探讨隋唐时期书法的艺术特色,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其独特之处。
一、表现主观意志的书法艺术隋唐时期,书法艺术风格开始呈现出一种强烈的个性化趋势。
书法家们开始关注自己的个性特点,将个人的性格、情感和意志力融入到书法创作中。
李白的“潇洒”、“放浪”、“豁达”、“洒脱”,王羲之的“玄造”、“奇逸”、“闲雅”,颜真卿的“雄奇”、“威严”等,都是书法家们在书法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
因此,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具有强烈的主观意志和个性化的特点。
二、追求“气韵生动”的书法艺术隋唐时期的书法家们强调书法艺术的“气韵生动”。
从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到颜真卿“气势磅礴,笔走龙蛇”,都表现出了书法家们在追求“气韵生动”上的努力和成果。
隋唐书法家们对“气”的追求,要求书法形态生动变化,笔画中蕴含着气势磅礴、气韵卓然、精神博大的东西。
三、注重线条的韵律美隋唐时期的书法家们注重线条的韵律美。
他们认为,线条的韵律美可以使书法作品更加生动、准确、有力。
在他们的笔下,线条具有独特的美感,能够在作品中创造出优美、和谐、流畅的笔墨形态,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四、追求文字的美学性质隋唐时期的书法家们强调文字的美学性质。
他们认为,文字不仅有实用价值,还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他们通过细致地刻画、精细地雕琢,使平凡的汉字也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
书法作品中的文字,不单是文字本身的意义,还是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形态和艺术效果都与作品的整体效果密切相关。
五、表现中华文化的书法艺术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
书法家们不仅在书法作品的形态、技巧上寻求突破,更是试图通过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反映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
结论: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书法形式,更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很好地表现了书法艺术的主观意志、气韵生动、线条韵律美和文字美学等方面的艺术特色。
隋唐时期的敦煌文化艺术
隋唐时期的敦煌文化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非常宏伟、光辉灿烂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化与艺术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中以敦煌文化艺术为代表,成为了当时的璀璨明珠。
敦煌文化艺术是指发源于甘肃省敦煌市的文化艺术,其历史悠久,形成于魏晋时代,而在隋唐时期则是达到了顶峰。
一、敦煌绘画艺术敦煌艺术的代表之一就是壁画,这是敦煌绘画艺术的特色之一。
在敦煌石窟中有800多个洞窟、5万余平方米的壁画,它们气魄宏伟、题材广泛。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卢舍那大士墓图》,这幅作品被誉为“石窟之花”,它的内容是指头陀随身佛,这幅作品在绘画的形式上,体现了隋唐时期的审美特色,凸显了唐朝时期的风格,同时又兼顾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二、敦煌文学艺术敦煌文学从卷石、碑刻到文书、草书,充分表现了唐朝时期的特殊艺术风貌。
其中《大唐西域记》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的史书,在海涅、东瀛、南周等唐朝时期的历史过程中,通过对西域地方的记述,刻画了当时国家的边疆地区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体现了唐朝在汉族文明的传承与创新。
三、敦煌音乐艺术敦煌音乐是以传承和发展唐代音乐为基础的,涉及诸多器乐、舞蹈、歌唱等方面,在当时被视作一种富有文学与艺术感的综合艺术形态。
敦煌长嘶悄、敦煌十曲等诸多音乐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
在这些作品中,旋律优美、节奏和谐,散发出古典与现代的双重气息,令人叹为观止。
四、敦煌雕塑艺术敦煌雕塑艺术也是敦煌文化的代表之一,主要包括佛像、塑像、石刻、瓷器、铜器等多种形式。
在这些艺术形式中,美丽的佛塔是最为独特的艺术品之一,它们的大小形状各异,寓意丰富,无不体现出敦煌文化的瑰丽与魅力。
敦煌文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国内,它还传播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敦煌文化艺术的发展和兴盛,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作出了贡献,还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发展做出了不可获得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继承。
隋唐绘画艺术
隋唐绘画艺术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
来自各地,集中于京畿的画家,大多擅长宗教题材,也善于描写贵族生活。
作为人物活动环境的山水,由于重视了比例,较好地表现出"远近山川,咫尺千里"的空间效果,山水画开始独立出来。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可谓异彩纷呈。
初唐时的人物画发展最大,山水画则沿袭隋代的细密作风,花鸟画已经出现个别名家,宗教绘画的世俗化倾向逐渐明显和增多。
从已发现的乾陵陪葬墓壁画的山水画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的比较简单的斧劈皴。
以薛稷、殷仲容为代表的花鸟画,则设色和水墨的形式都已出现。
此外,这时最著名的画家还有阎立德与康萨陀等。
他们的作品和作风丰富了初唐时期的画坛,为盛唐画风的突变奠定了基础。
虽然,他们的作品大多没有流传,但是我们从乾陵各陪葬墓的壁画、新疆出土的绢画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他们不同的风格。
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它以描绘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
画面山形耸峙,水波浩淼,万木复苏,祥云涌动。
游春的男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有的乘船泛于水中,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有的望春波翘首待渡。
山深水阔之间,游人散布于各处,不能一一计算,也不必一一计算。
总之,人的活动与山水的境界交相映发,将一个“春”字抒写得淋漓尽致,无处不在。
画面整体上以大对角线构图,青山与坡岸的对峙与开阖,春水的自右下向左上流动,右上斜角的实则虚之与左下斜角的虚则实之,变化有法,激活了潜藏在山水和山水画之间的生命力,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将远景、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拢,使各种景物完整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获得一种“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和品赏趣味。
全图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
隋唐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色
隋唐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色隋唐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色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隋唐时期可谓是一个极其辉煌且艺术成就达到巅峰的时期。
无论是绘画、雕塑、壁画、书法,在此时期都有别于以往,在进行不断改良和发展后,形成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体系。
隋代时期南北统一,政治较为稳定,给了不同地理位置的艺术一个交流、融合和发展的空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性时期。
到了唐代,唐王朝采取种种措施,加强了各民族团结,并与中亚、印度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区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使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以说,隋唐美术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 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了一些外来的艺术形式, 丰富发展了民族艺术传统, 赋与作品以一种丰富、健康、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风格趋于华美精致,特点鲜明,在此主要以绘画方面为例,分析隋唐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隋唐绘画,按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三大阶段:隋代和初唐(581-713 年)为第一阶段。
此间绘画多沿袭六朝传统,但南北画风有融和之势。
隋以道释画为主。
初唐(自高祖武德至玄宗开元前)虽继六朝余绪,然同时孕育了大唐风神。
六朝以来佛画独盛的局面遂被打破,道教绘画勃兴。
于阗国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以画仕于中国,他们带来的凹凸晕染法对唐代绘画影响巨大。
以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上层统治者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与日俱增。
绘画风格崇尚细致艳润。
山水花鸟尚不为时人所普遍重视。
玄宗开元至德宗建中(公元713-780 年)为第二阶段。
此间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文学艺术一变六朝细润之风,崇尚雄健清新。
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在蓬勃发展。
帝王宗亲跻身书画,抬高了书画的身价。
画坛极为活跃,名家蓬起,艺术全面繁荣。
唐德宗(公元780 年登基)之后为第三阶段。
大唐帝国经安史之乱、会昌灭法走向衰落,艺术也受到一定影响。
此间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隋唐的书法风格
隋唐的书法风格隋唐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书法作为这一时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本文将详细探讨隋唐书法的五大风格特点,即雄浑敦厚、法度严谨、气韵生动、博采众长和个性鲜明。
一、雄浑敦厚隋唐时期,书法家们在继承前人书法的基础上,注重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格。
这种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表现,在雄浑敦厚的风格中尤为突出。
雄浑是指书法作品气势磅礴、笔力千钧,敦厚则是指书法作品给人以厚重、质朴的感觉。
这种风格的出现,既体现了书法家们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他们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二、法度严谨隋唐时期,书法家们不仅注重个性的表现,还强调法度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书法创作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度和规范,才能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因此,这一时期的书法作品在结构、笔画和布局上都表现出高度的严谨性。
这种严谨的法度,不仅体现在单个字的书写上,还贯穿于整篇作品的布局和章法之中。
三、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隋唐书法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
所谓气韵,是指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气息和韵味,它既是书法的外在表现,也是书家思想感情、审美情趣的内在体现。
隋唐时期,书法家们通过笔墨的运用,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气象。
这种气象不仅体现在字形上,更体现在整个作品的意境和氛围之中。
四、博采众长隋唐时期,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艺术形式相互融合、借鉴。
书法家们在创作过程中,广泛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博采众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这种博采众长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对前人书法的继承和创新上,也体现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融中。
例如,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作品,既吸取了篆书的婉转圆润,又融入了隶书的雄浑博大,形成了一种刚柔相济、雄秀兼有的独特风格。
五、个性鲜明隋唐时期,书法家们个性鲜明、风格独特。
他们不满足于重复前人的作品,而是努力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
这种追求个性化的创作理念,使得隋唐书法作品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如唐代书法家张旭、怀素的草书作品,其狂放不羁、恣意纵横的风格为后人所称颂。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
第二节 染织工艺
隋代:设有专门的机构管理染织生产,北 方以河北的定州为中心,南方的蜀锦仍很 发达。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胡王”锦是一件代表 性的作品。
套环贵字纹被认为是 隋代丝织物的一种特 殊纹样,表现出很高 的艺术水准。
唐代的染织工艺更加发达,丝麻织遍及全 国。 唐代丝织品主要有绸、缎、绢、绫、罗、 纱、锦等,以织锦最为著名,一般称之为 “唐锦” 唐锦的制作,多采用纬线起花:用二层或 三层经线夹纬的织法,形成一种经纹组织, 不仅可以织出复杂的花纹,还能显出华丽 的色彩。
几类。
(一)青瓷
越窑(浙江东北部的绍兴宁波一带)是我国青瓷的重要
的产地。到了晚唐和五代时期,越窑达到繁盛。越窑出产 的青瓷种类颇多,几乎应有尽有。器物制作轻薄,多为素 面。 青瓷特点: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
在晚唐时期越窑还烧制了“秘色瓷”。秘色瓷室晚唐至北 宋中期越窑官监民烧的贡品,精致华美程度自然不必赘述。
唐三彩的制作地点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
称西窑,洛阳称东窑。 用途:一是明器,二是作为生活器皿,三是作为 珍贵物品远销海外。 种类:器皿、人物、动物三类
制作方法:轮制法、模制和雕塑,分别制作圆形 器物、不规则器形和人物、动物等,更多的是三 种方法综合运用。 装饰技法:采用涂腊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 再挂釉彩烧制,在烧制时有腊处釉色扩散,形成 白色斑纹,这样就形成唐三彩斑驳的独特的艺术 效果。
纹等形式。唐镜的装饰题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富多彩,
有海兽葡萄纹、双鸾衔绶纹、花卉纹、花鸟纹、走兽纹、人 物故事和神话传说纹、表号纹等(159)。
唐镜的图案骨格大体分五种:1、对称式 2、散
点式 3、单独式 4、旋转式 5、满花式(82)
隋唐时代的文化风尚
隋唐时代的文化风尚
隋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文化风尚呈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特色。
文学艺术的繁盛
隋唐时代是我国文学艺术繁荣的时期。
其中,诗歌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例如杜甫、李白等。
他们的诗作以豪放、咏史和咏史的题材多见,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风貌的描绘等。
此外,隋唐时期还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和学者,如王勃、颜师古等,他们的作品卓越影响后世文化。
绘画的繁荣与发展
隋唐时代的绘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绘画艺术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以山水画为主,注重写意和表达感情,形成了唐代的名
画风格。
其中,韩滉、顾恺之、王维等人的作品颇具代表性,他们的画作以细腻、写实和气韵生动而著称。
文化交流的繁荣
隋唐时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
唐朝是丝绸之路的繁荣时期,这使得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来自西域的文化和艺术,如、波斯艺术等在唐朝得到了广泛传播,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中原文化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域和其他国家,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
隋唐时代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社会地位的不同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文化水平,有很多普通百姓也对文化艺术表现出极高的热情,普及了文化艺术的传播。
同时,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的融合也使得文化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隋唐时代的文化风尚呈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景象,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时期的戏曲艺术
隋唐时期的戏曲艺术隋唐时期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发展阶段,它为中国的文化遗产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该时期的戏曲艺术具有多重特点,包括剧种类型的丰富、表演形式的多样、剧目内容的多元等。
下面我们来一一探讨。
一、剧种类型的丰富在隋唐时期,戏曲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剧种类型。
其中,以南北方剧种最为著名。
北方的剧种包括“散曲”、“雜劇”、“武術戲”等,而南方则有“詞話”、“知戲”、“謠曲”等。
这些不同的剧种在题材、表现手法、演出风格等方面各具特色,其中最为受欢迎的是杂剧和曲剧。
杂剧以唱、念、做、打、舞五个元素为基础,将文学、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曲剧则用弦乐、唱腔、念白、舞蹈等方式呈现出生动活泼、婉转动人的艺术形式,尤以“扬州八怪”为代表,开创江南曲剧的新风貌。
二、表演形式的多样除了剧种类型的丰富,戏曲艺术在表演形式上也呈现出多样性。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恨歌》。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抒情叙事诗,同时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一部里程碑作品。
它不仅较之前的戏曲剧目更为庞大、长篇,还采用了唱诵和对白两种混合风格,使得角色或念或唱,以富有情感和韵味的方式展现出来。
此外,舞蹈在戏曲艺术中的运用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表演风格更为婉转优美,更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
三、剧目内容的多元隋唐时期戏曲艺术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其剧目内容的多元。
戏曲剧目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历史、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例如,《长恨歌》就是以唐皇帝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基础展现出唐代的社会生活,而《窦娥冤》则在讲述一个女子窦娥无辜受刑后的复仇故事,寓含了司法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
此外,戏曲艺术也将神话和传说故事变为剧目呈现给观众,例如《白蛇传》、《西游记》等,这些故事揭示着中国文化精华和历史传统。
综上所述,隋唐时期的戏曲艺术在剧种类型、表演形式和剧目内容等方面呈现出极为丰富多彩的特点,这也为后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戏曲艺术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设计史3 隋唐-宋元部分
第五节隋唐时期的艺术设计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摆脱了以前的古朴风格,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明代成熟)。
一、陶瓷工艺1、隋代陶瓷隋代时期白瓷烧制成功,这是一项突出的成绩。
在我国陶瓷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白瓷是由青瓷演变而来。
主要类型:鸡首壶、罐、盘口瓶2、唐代陶瓷工艺唐代陶瓷主要类型:青瓷、白瓷、花瓷、唐三彩。
唐代窑口——越窑、邢窑:“越青邢白”“南青北白”1)南-青瓷——越窑-“诸窑之冠”越窑,越指浙江地区,是我国青瓷的主要产地,从东汉、六朝以来,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
唐至北宋时代是越窑发展的鼎盛时期,代表着当时中国陶瓷生产的最高成就。
其中最值得赞誉的是被称为“秘色瓷”越窑青瓷,赢得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美誉。
2)北-白瓷——邢窑白瓷发展到唐代更加成熟,刑窑白瓷成为风靡一时“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名瓷。
唐代白瓷一般无纹饰,以质朴、厚重、素净著称于世。
典型作品如“白釉莲座烛台”。
3)彩瓷,彩瓷分为釉下彩和绞釉绞胎,釉下彩在陶瓷装饰史上,特别是在走向彩绘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不是瓷器)。
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装饰,所以称为三彩。
一般作明器,也有作为生活器皿的。
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两次烧制,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胎,挂釉后再经过约八百摄氏度的温度烧釉。
模仿染缬工艺,形成斑驳淋漓的独特风格。
产地分布在长安和洛阳两地,长安称为西窑,洛阳称为东窑。
三彩陶器分日用品和随葬品(明器)两大类。
还可分为器皿,人物,动物三类。
唐三彩装饰唐三彩,采用了涂蜡的方法,先用蜡画出花纹,再挂釉彩,烧制时有蜡处釉汁扩散,形成白色斑纹,模仿染缬工艺的效果,形成了唐三彩的斑驳淋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朝鲜在唐三彩影响下烧成了精美的铅釉彩——“新罗三彩”。
日本则成功地烧成了“奈良三彩”。
隋唐文学的艺术特色与社会背景:以诗词创作为视角
隋唐文学的艺术特色与社会背景:以诗词创作为视角一、引言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诗歌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本文将以隋唐时期诗词创作为视角,探讨隋唐文学的艺术特色与社会背景。
二、隋唐时期的社会背景1.政治稳定和统一:隋唐时期相继出现了两个强大而统一的王朝,这为文化繁荣提供了基础。
2.经济繁荣:较为稳定的政治局势和地理交通优势使得交流与贸易发展迅速,增加了人们对艺术与文化的需求。
3.科技进步:此时农业生产工具、造纸术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促进了知识传播和书籍出版。
三、隋唐诗歌的艺术特色1.咏景抒怀:隋唐诗人钟爱写自然景物,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描写人物:诗人深入生活、关注社会,通过描绘各类人物能够反映社会风貌和个体经历。
3.意境与象征:以意境为核心,通过象征与比喻手法来传达内在的情感和思想。
4.音韵之美:包括平仄、押韵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优美的语言感觉。
四、隋唐时期的文学流派1.近体诗:发展自初唐时期,以杜牧、刘禹锡等代表作家为主。
追求更加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结合了汉乐府诗和古体诗的特点。
2.古体诗:源于先秦时期古风民歌,以王之涣、王之畏等代表作家为主。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承袭。
3.乐府诗:起源于古代宫廷音乐,《史记·外戚世家》中首次提及。
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秋风辞》等。
以曲调优美婉转、内容丰富多样而著称。
4.律诗:是五、七言绝句的统称,发展自晚唐。
通过对音节的计数和韵律的呼应,使得诗歌更具规整感。
五、隋唐文学对后世影响1.隋唐文学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石,并对后来的文化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
2.随着文人士大夫的崛起,诗文成为社交场合必备之技能,并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承与创新。
3.隋唐时期各类文学流派和创作手法为后世所借鉴,不仅影响了后来汉赋、宋词等作品,也对日本等邻近国家的文学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六、结论隋唐时期以诗词创作为视角,我们可以见证当时社会稳定与繁荣所带来的艺术繁荣。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
女俑高43厘米,面 庞丰润,娟秀的眼睑中, 一双透明的眸子向远处 凝望。发为乌蛮髻,发 髻上插一梳;身穿黄底 蓝花上衣,轻纱般的技 巾搭在右肩,下系黄色 曳地长裙,裙边露出尖 头履;双手拱于胸前, 风韵卓绝。
女立俑(唐)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这件唐三彩天王俑高97厘米,浓 眉大眼,眉、眼、胡须具以墨绘。 其头戴兜鍪,护耳上翻,顶部有一 展翅欲飞的朱雀,右手叉腰,左手 握拳上扬,身穿明光甲,龙首披膊, 腹部有护甲,腰中系带,腰下垂膝 裙,鹘尾,下缚吊腿,右腿直立, 左腿微曲,踏在卧牛之上,卧牛下 为山形座,通体以绿、褐、白三色 釉为主,釉色鲜艳明亮。此俑与长 安三年(703年)元氏墓出土的天王 俑接近,应是同一时期的作品。这 类俑一般置放在有身份的人物的墓 室内,起镇墓作用。它们的级别比 武士俑要高,本领也大,更受人尊 敬,故尊称为天王俑。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
隋代陶瓷器型不仅在六朝的基础上进行了革新, 还发展出一些崭新的样式。如典型的龙柄双联瓶、白 瓷龙柄鸡头壶。
器形:鸡首壶、罐、瓶、高足盘、碗等。 装饰:比较朴素,除莲瓣纹仍然相当流行外,一部分 出现了新出现的纹样,有小朵花、团花、忍冬纹、波 浪、联珠纹及草叶相间的印纹。
彩绘婴戏纹执壶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隋唐五代时期的工艺美术
(四)唐三彩 “三彩”是一个泛指,意思是多彩的意思。唐三彩
是一种低温的铅釉陶器,用白色瓷土作胎,用含铜、铁、 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经过约800℃的温度 烧制而成。釉色呈绿、黄、褐、赭、红、蓝、白等多种 颜色。在烧制过程中,各种釉色互相交错融合,形成绚 丽多彩、灿烂多姿的艺术品,人们称作唐三彩。此外还 有少量烧成蓝釉和黑釉的作品,更是十分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唐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色
隋唐时期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色
纵观中国古代美术史,隋唐时期可谓是一个极其辉煌且艺术成就达到巅峰的时期。
无论是绘画、雕塑、壁画、书法,在此时期都有别于以往,在进行不断改良和发展后,形成了新颖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体系。
隋代时期南北统一,政治较为稳定,给了不同地理位置的艺术一个交流、融合和发展的空间,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性时期。
到了唐代,唐王朝采取种种措施,加强了各民族团结,并与中亚、印度以及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地区国家有着密切联系,广泛而深入地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使文化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
可以说,隋唐美术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 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了一些外来的艺术形式, 丰富发展了民族艺术传统, 赋与作品以一种丰富、健康、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风格趋于华美精致,特点鲜明,在此主要以绘画方面为例,分析隋唐时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
隋唐绘画,按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三大阶段:隋代和初唐(581-713 年)为第一阶段。
此间绘画多沿袭六朝传统,但南北画风有融和之势。
隋以道释画为主。
初唐(自高祖武德至玄宗开元前)虽继六朝余绪,然同时孕育了大唐风神。
六朝以来佛画独盛的局面遂被打破,道教绘画勃兴。
于阗国尉迟跋质那、尉迟乙僧父子,以画仕于中国,他们带来的凹凸晕染法对唐代绘画影响巨大。
以现实生活,特别是表现上层统治者生活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与日俱增。
绘画风格崇尚细致艳润。
山水花鸟尚不为时人所普遍重视。
玄宗开元至德宗建中(公元713-780 年)为第二阶段。
此间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文学艺术一变六朝细润之风,崇尚雄健清新。
人物、山水、花鸟画都在蓬勃发展。
帝王宗亲跻身书画,抬高了书画的身价。
画坛极为活跃,名家蓬起,艺术全面繁荣。
唐德宗(公元780 年登基)之后为第三阶段。
大唐帝国经安史之乱、会昌灭法走向衰落,艺术也受到一定影响。
此间艺术的突出特点是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另外,由于安史之乱,不少艺
术家随皇帝及宗室入蜀,促使蜀地的地方艺术大发展,石窟林立,名家辈出,为五代时蜀国艺术的全面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
隋朝短暂的30年时间里, 文化艺术不仅得到了复兴, 而且还有所发展和创新, 为一个辉煌时代的来临奏响序曲。
隋代的绘画风格,承前启后,有"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特点,是唐代绘画灿烂发展的前奏。
自南北朝兴起的描绘贵族人物肖像和生活风俗的绘画也有较大发展,以描写山川风景为主的山水画则开始脱离稚拙而逐渐进入成熟阶段。
隋代统治者对古书画的收藏也比较重视,隋灭陈时即将其宫廷收藏尽数收纳,隋炀帝时又于洛阳观文殿后建妙楷台、宝迹台,分别收藏法书名画。
隋代绘画的发展为唐代绘画艺术高度繁荣奠定了基础。
人物画和道释人物画是隋唐绘画中的主流,取得的成就最为辉煌。
隋代的人物画家主要有田僧亮、杨契丹、郑法世、董伯仁、展子虔等。
从内容上看,他们大都以反映贵族生活为主,表现其“威仪”或“柔姿卓态, 尽幽闲之雅容”, 题材多是豪华的游耍、车马楼阁等。
从绘画风格上看,曾经兴盛于齐梁时代的“细密精致而臻丽”的画风,也一度左右隋代南北画坛,并对初唐的绘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其艺术成就大大超过往代。
唐代的绘画在隋的基础上有了全面的发展,题材、形式、风格技巧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新面貌。
人物鞍马画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花鸟与走兽也作为一个独立画科引起人们注意,工笔重彩焕烂求备的画风已臻成熟,笔致豪放,淡彩轻色以致水墨晕章都成为这个时代的新风格,可谓异彩纷呈。
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 灿烂而求备”, 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人物画和道释绘画在表现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所提高。
出现了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周肪等杰出画家。
山水画已有青绿与水墨之划分, 奠定了宋元山水画基础。
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以独立姿态登上画坛。
佛教绘画随着佛教哲学的变化以及对外来艺术吸收融合, 创造出清新鲜明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风格, 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宗教的羁绊, 洋溢着浓郁的世俗气息。
除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这几类较常见绘画种类外,隋唐时期的壁画也值得一提。
隋代壁画仍以说法图和本生故事图为主,画风改变了北魏所形成的秀骨清像,日趋华丽,脱离了南北朝时期的质朴粗犷气息,在豪放和清新之中创造了民族化的形象并开始走向世俗化,成为向唐代富丽绚烂的艺术过渡的桥梁。
随着大乘佛教的盛行,为使人们了解其教义,便利用绘画的形式将其演示于众,创造了经变画。
隋代的经变画有“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维摩诘经变”和“法华经变”等。
人物造型开始摆脱北朝清瘦的形象而显得圆润方正,端庄而风姿绰约。
到了唐代,壁画内容则以经变画为主,结构宏伟,富丽非凡。
唐代时期的壁画艺术随时代精神赋予壁画以人的思想感情。
在那“玻璃为地,金绳界道”的极乐世界里,使之人神相通; 在那佛国人间的净土中,洋溢着幸福乐观的情怀,激起无数虔敬与亲切的情感。
壁画中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和世俗化的特点,体现着艺术的公众意识与传播功用。
人物造型由粗犷转向精细,外型描画准确生动,男子外貌雍容,女子体态丰肥,艳丽多姿。
菩萨像,端庄文静,温柔亲切。
这些都表明隋、唐时期的绘画,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人们重视现世的感受,已超过对佛国天堂的信仰。
隋唐时期是中国艺术发生巨大变化和发展的宏伟时期,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特的姿态立于画坛。
人物画和道释画继先代之所长而加之发扬,在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扩大和提高。
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画法进一步丰富。
花鸟画继山水画之后以独立姿态登上画坛。
殿宇陵庙壁画兴盛,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呈现出崭新气象。
这是一个艺术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是一个作品美轮美奂的鼎盛时期,是中国古代美术的巅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