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测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6分)
1.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相对独立的多种智能,其中包括语言能力、数学逻辑能力、空间能力、音乐能力、肢体动觉能力、人际关系、内省能力、自然观察能力。
2.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理论的出发点和目的都是为了人自身的解放。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4.作业教学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学生做作业、教师评改作业、实施矫正教学等环节。
5.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二、简答题。(15分)
1.请简要叙述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内涵。
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
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了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性、决定性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
已形成的内部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心理机能。
2.请列举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至少列举2条)。
答: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四个“还给”:
(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3)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
(4)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3.请简要分析备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生课堂学习的认知前提和情感前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科学设计课堂作业,备好所需教具学具,选择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
三、论述题。(19分)
1.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有一条“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学习者先看看所有低年级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你发现绝大多数儿童练习本里的字迹端正秀丽,错别字很少,那么这就是个明显的征兆:在这个班里可以学到许多东西。学生的练习本是全部教育工作的一面镜子,练习本里包含着全部教育过程的成果。从这个案例中,你认为作业教学可以从哪些方面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行为?请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分析这一教学现象。(9分)
答:(1)作业本的整齐规范可以反映出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成果;
(2)作业上交的数量可以反映出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注重学生做事效率的习惯培养;
(3)作业本中的字迹端正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心态踏实平和,不浮躁;
(4)作业本中的错别字很少说明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强,学习细致细心;
(5)作业中的错误订正及时认真,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反思习惯较好;
……
其他答案,根据教师的实际回答,能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合理即可,适当赋分。
2.选做题(任选一题回答)。(10分)
题目一:《人民教育》中曾刊登过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请你运用教育理论对该教师的行为作以评析。
题目二: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基础知识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型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在班额达到五六十人的班级,实施有效的探究合作学习的难度较大。据授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中,只有那些主动性较强的学生受益,多数学生则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成为旁观者,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的两极分化。
面对实施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这类问题,你认为应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取恰当的方法,使所有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都受益呢?请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来谈。
题目一答案纲要:
首先判断该教师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1)学生在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处于其自身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的人,而教师不善于保护并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不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孩子具有童心、童真与童趣,具有特有的想象力,该教师不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新课改的教育取向不只关注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体验。“听蚂蚁唱歌”是学生的一种体验,而案例中的教师没有尊重并保护孩子的兴趣与想象。
(3)师生要平等相待,教师不能以权威压制学生。
(4)该教师缺乏民主意识,没有和学生实行等距离对话。
其次依据教育理论辨析:
(1)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