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杂交鳢高效养殖技术
杂交鳢苗种关键培育技术
杂交鳢苗种关键培育技术佛山市顺德区活宝源生物科技胡雄旺海饲料实业邓一清苗种培育是水产动物人工繁衍的关键时期,关于大多数鱼类而言,仔鱼期被以为是整个养殖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生鱼苗种培育尤其如此。
笔者通过一线实践体会总结了杂交鳢苗种的生物学特点及培育关键点,以供参考。
生鱼是对斑鳢、乌鳢等鳢科鱼类的俗称,目前养殖的品种要紧有斑鳢、乌鳢和杂交鳢,顺德地域是我国生鱼养殖的制高点,平均亩产过万斤,养殖品种要紧为杂交鳢,俗称杂交生鱼。
杂交生鱼是以乌鳢(山东种或湖南种)为父本,斑鳢(广东种)为母本,通过杂交取得的子一代。
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容易驯化为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等杂交优势,目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苗种培育是水产动物人工繁衍的关键时期,关于大多数鱼类而言,仔鱼期被以为是整个养殖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生鱼苗种培育尤其如此。
即便在养殖水平最高的顺德区域,苗种培育成活率平均仅为2成,技术较好的养户成活率也仅为5成。
因此,本文通过论述生鱼苗种的生物学特性,试探并提诞生鱼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以期为业者提供参考。
一、生鱼苗的生物学特点一、孵化出膜至放苗前的生长规律刚孵出的仔鱼,全长约为4mm。
体色呈灰黑色带棕黄色。
体前段膨大,后部细小,形似小蝌蚪。
现在鱼苗借助油球浮力,鱼体侧卧悬于水面,运动力微弱,偶然做微弱的摆动,长时刻维持侧卧状。
现在鱼苗集群。
孵出后2天,全长约,油球开始从鱼体的一侧转移到腹部正常位置,现在鱼苗体色发黑,集群,形成黑色的一团浮于水面。
现在鱼苗仍很少活动。
孵出后3天,全长约。
躯体很黑,下颚突出于上颚之前。
现在,仔鱼尾部频繁摆动,运动能力增强,能做短距离的水平游动。
仔鱼有负趋光性,喜集群在隐蔽的地址。
孵出后4天,全长约7mm,躯体全黑。
鱼苗集群朝必然方向沿池边游动。
卵黄囊开始缩小。
仔鱼孵出后3-4天是用户从苗场拿苗的时期,鱼苗通过充氧袋运输到放苗地址。
二、放苗后的生长规律放苗当天(即孵化后第3-4天),鱼苗全身为黑色,全长约7mm,鱼苗卵黄囊开始消失,生鱼开始觅食,摄食小型浮游动物。
杂交鳢的育种和养殖方法
杂交鳢的育种和养殖方法英文回答:Breeding and farming methods of hybrid catfish.Breeding and farming hybrid catfish, also known as hybrid catfish or hybrid striped catfish,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selective breeding and proper farming techniques. Hybrid catfish are created by crossing two different species of catfish, typically the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and the blue catfish (Ictalurus furcatus). This breeding process results in a hybridcatfish that exhibits desirable traits such as fast growth, resistance to diseases, and improved flesh quality.To begin the breeding process, suitable parent fish of the desired species are selected. These parent fish should possess the desired traits that are being targeted for improvement. For example, if the goal is to produce hybrid catfish with fast growth, parent fish with a history ofrapid growth should be chosen. Once the parent fish are selected, they are induced to spawn, either naturally or through hormone injection. The eggs are then fertilized and incubated until they hatch into fry.The fry are then carefully nurtured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such as hatcheries or nursery ponds. They are provided with optimal water conditions, appropriate feed, and protection from predators. As the fry grow, they are periodically graded and sorted based on their size and growth rate. This allow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best-performing individuals for further breeding or for sale as fingerlings to fish farmers.Once the fingerlings reach a suitable size, they are transferred to larger grow-out ponds or tanks. These grow-out facilities should provide ample water volume, good water quality, and suitable feed to support the growth of the hybrid catfish. Regular monitoring of water parameters such as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levels, and pH is crucial to ensure optimal growth and health of the fish. Additionally, proper feeding practices, such as providing abalanced diet and avoiding overfeeding, are essential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fish.During the grow-out phase, the hybrid catfish are fed a nutritionally balanced diet consisting of commercial fish feed. This feed is formulated to meet the nutri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fish and promote their growth. The feed is typically provided multiple times a day, with the amount adjusted based on the fish's appetite and growth rate. Regular monitoring of the fish's growth and health is important to identify any issues early on and take appropriate measures to address them.In terms of disease management, hybrid catfish are generally more resistant to diseases compared to their parent species. However, proper biosecurity measures should still be implemented to prevent the introduction and spread of diseases. This includes regular disinfection of equipment, monitoring of water quality, and quarantine procedures for new fish introductions. Vaccination against specific diseases may also be carried out to further enhance disease resistance.In conclusion, breeding and farming hybrid catfish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selective breeding and proper farming techniques. By carefully selecting parent fish with desirable traits and providing optimal conditions for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ish farmers can successfully produce hybrid catfish with improved characteristics. The use of appropriate feeding practices, diseas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regular monitoring are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hybrid catfish farming.中文回答:杂交鳢的育种和养殖方法。
杂交鳢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东 西朝 向。苗 种 养殖 水 深 07 1 .~ m,成 鱼养殖 水 深 2 25m, 基 高 出最 大水 位 6 ~ 0( 池底 淤泥 厚 -. 塘 08 3 m,
约 3 。 0c 进排水方便 , m 每口池塘配备一台叶轮式增
氧机 。
1 . 方法 初放养 的鱼种 以浮游动物 为食 , .3 4 待长 至 3, 1 2 m左右, 鱼种的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时即可开始 驯食 , 此时与成鱼的食性基本相 同。将冰鲜鱼制成
场 。与其 父 、 本 相 比, 母 杂交 鳢 具有 生 长 速度 快 、 成
施 用茶 麸后 6 7 。 ~ 即可试 水放 养 。在池 塘 中设 d 置一 个 小 网兜 , 养 l~ 0条 鱼 种 , 2天若 鱼种 放 02 第
活动正 常 , 即可 放养 。鱼 种要求 大 小规格 整 齐一致 ,
杂 交鳢 , 称 杂 交 生 鱼 , 以乌 鳢 ( h n aa— 也 是 C a n t g s 为父 本 , 鳢 ( h n 0mauaa 为母 本 , 过 杂 u) 斑 C an cl ) t 通
天 中午 需 开增 氧机 ,以增强 药 效 并加 快 药 物分 解 。 若无茶麸 , 可干 塘 清 塘 , 67m2 生 石 灰 1~ 5 每 6 用 0 l k , 塘 泼洒 , g全 曝晒 2 3d后 进水 。池水 透 明度 控 制 ~ 在 2~ 0c 水 色 以浅绿 色 为佳 。 0 3 m,
健壮 、 无伤 、 无病 。于 20 0 9年 4月 2 8日放 养 规格 为
25c . m左右 的 鱼种共 3 O万尾 。 鱼种 购于 中 山市 三角
活率 高 、 野性 小 、 驯 食 人 工 配合 饲 料 等 优 点 。 目 易 前 , 三 角地 区杂 交 鳢 已取 代 本 地 斑鳢 , 为鳢 科 珠 成 鱼类 主要 养殖 品 种 。杂交 鳢 的养殖 区域 , 已涉及 广
杂交鳢池塘养殖技术
鱼浆制成 团状 , 投喂在食台上 , 同时泼水 , 形成水 流和声音刺激, 鱼摄 食 , 诱 投饲量以 15 2 吃完 . h 为宜 。每天 4— 6次 , 定时 投饲 。3d , 将膨 化 要 后 可 颗 粒饲料 拌人 到 冰鲜 鱼 浆 中 , 成 团状投 在 饲 料框 做
中, 通常 7 1 , 料 可 添加 8 % 以上 , 0d后 饲 0 最终 可
其 父 、 本相 比, 母 杂交鳢 具有 生长速 度快 , 活 率高 , 成 易 驯食人 工配 合饲 料 等 优点 。近 年来 , 交鳢 养 殖 杂
势 头发展 迅猛 , 别 在 珠三 角 地 区 , 特 已取 代 乌 鳢 、 斑 鳢成 为鳢 科鱼类 主养 品种 。浙 江省 尚无 单 位进行 杂 交鳢 的苗种 繁育 和 养殖 试验 , 有关 杂 交鳢 养殖 的 研 1 3 1 驯 食设施 .. 驯食 池为 室外 土池 , 完善 的进 有
定, 内侧 四周 固定 2 0 m高 的 3 4 c O o目网片 , 同时食
台可随水 位变 化而进 行调整 。
132 驯食 方 法 ..
保 持微 流水 状 态 。首先 把 冰 鲜
种水产 养 殖场进 行 , 养殖 方式采 取池塘 专养 模式 。
1 1 养殖 环境 条件 .
专 养杂 交鳢 共 二 只 塘 , 只面 积 13 2总 面 每 34m , 积 26 2池塘 长方形 , 朝 向 , 泥厚 度 0 1 68 , m 东西 淤 . 5 02m, . 水深 14—17m; 基 高 出水 面 0 5m, 排 . . 塘 . 进 水 口设 防逃设 施 , 灌水 方 便 。池 塘 一 角 15左 右 排 / 水 面种植水 葫芦 以调节 水质并 供鱼 隐蔽遮 阴 。 1 2 鱼种放 养 . 杂交鳢鱼 种放养 规 格 为 10 20尾/ g k。二 只塘 放 养密 度分 别 为 50 00尾/6 2 70 67m 和 00尾/6 池 67
杂交鳢(杭鳢1号)健康养殖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杂交鳢(杭鳢1号)健康养殖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陈传兴
【期刊名称】《现代农村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8
【摘要】@@ 乌鳢,俗名黑鱼,其肉质细嫩,少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实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己发展成为本地区水产养殖重要的名特优品种之一.
【总页数】2页(P42-43)
【作者】陈传兴
【作者单位】31122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街道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试验与技术探讨
2.《杂交鳢“杭鳢1号”新品种培育及养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成果获得2012年杭州市科技进步1等奖
3.杂交鳢“杭鳢1号”养殖技术规范
4.杂交鳢(杭鳢1号)健康养殖示范项目总结报告
5.杂交鳢“杭鳢1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杂交鳢人工养殖技术
2020.4/畜禽水产杂交鳢人工养殖技术杂交鳢又称杂交生鱼,是乌鳢和斑鳢的杂交后代,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其后代为乌斑杂交鳢,反交结果则称为斑乌杂交鳢。
杂交子一代(F1)具有双亲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个体大、肉质好等优点。
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可达3000~4000千克。
一、杂交鳢习性杂交鳢的习性基本同乌鳢。
乌鳢属底栖生活的鱼类,通常生活在软泥底质、水草茂盛的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湖泊、河流、水库、沟渠、池塘和低洼沼泽地等水域中,多潜伏在水深约1米的浅水区。
其对水温适应范围大,生存水温为0~41℃,最适温为16~30℃,水温在20℃以上时生长较快。
能耐低氧,在浑浊缺氧的水体中也能生存。
当水中严重缺氧时,会将头斜露出水面,借鳃上器官直接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因此只要保持其鳃部和皮肤的湿度,即能够在空气中存活较长时间。
其食谱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特点,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鱼虾为食。
需要注意的是,该鱼种有自相残食的习性,能吞食体长为自身2/3以下的同种个体。
二、池塘条件为方便管理,池塘面积以1334~2668平方米(2~4亩)为宜,池深在2~2.5米,蓄水深1.7米左右,淤泥不超过20厘米。
池埂坚固,分别在池塘长的两端设置进排水口。
养殖水源为湖泊、水库、河道和地下水均可,水质必须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三、养殖模式我国杂交鳢养殖模式众多,养殖方式多种多样,按养殖品种数量可分为套养和单养。
套养是在主养草鱼、花白鲢等池塘中放养少量杂交鳢,单养则是在同一水体中只养殖杂交鳢。
湖南、珠江三角洲地区则主要采用高密度池塘杂交鳢单养模式。
本文主要介绍池塘单养杂交鳢,为调节水质和提高鱼产量,可在池塘中每667平方米放养40~50尾花白鲢。
1.放苗前准备。
鱼种放养前20天须进行池塘清整和消毒、晒干、冰冻,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宽、加高池堤,堵塞漏洞。
乌斑杂交鳢健康养殖技术
乌斑杂交鳢健康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水面一般4-6亩为宜,水深1.5m以上,池底有10-15厘米淤泥,鱼池四周环境安静,排灌方便。
种鱼下池前,要将鱼池彻底排干晒底,用生石灰和茶粕清塘消毒,池水pH值要求为7.2-8.0,透明度为30-40厘米。
每个鱼塘配增氧机1-2部。
2、鱼种投放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在5-8月,鱼种投放前一天应试水,确定水中没有毒性方可放苗。
鱼种要求已完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体全长在10cm以上,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伤无病。
放苗前鱼种先用3%盐水浸泡消毒3-5分钟,放养密度一般为8000-12000尾/亩。
3、饲料投喂饲料投喂以专用配合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范围38% -40%,颗粒直径视鱼体大小灵活调整。
投饲分上、下午2次进行,日投饵量视规格大小而定,参考表1;阴雨天气或水温低于18 ℃时应酌情减少投料量。
投饲应坚持“定时、定点、定质”三原则。
鱼体规格与日投饵量参考4、日常管理(1)每天投喂后开启增氧机1-2小时,可促进鱼类消化吸收。
晴天中午在水体还没有形成热分层之前,增氧机全开2-3小时,以利于上下水体交换,藻类生长平衡,加快排泄污染物的分解。
(2)每天清晨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及鱼的活动情况,发现浮头或鱼病应及时处理。
(3)每亩应配套放养鲢鱼、鱅鱼各60尾,以控制浮游动物过度繁殖。
(4)漂浮于池面的垃圾、病死鱼要天天捞除,并挖坑深埋。
(5)下雨天要严防池水溢堤逃鱼。
5.病害防治高密度放养情况下,投饵量大,水体中排泄物和残饵多,造成水质恶化,加上人为操作不当和饲料营养不全等因素,易导致病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注意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预防措施1) 鱼种投放前,鱼池必须用生石灰120 kg/亩彻底清塘消毒,并充分暴晒,以杀死各种有害微生物和病原菌。
鱼种下池前,用20~30 g/L的食盐浸洗鱼种。
2) 同池放养的鱼种,规格必须基本一致。
以防相互咬伤和吞食。
3) 饲料中添加乳酸菌3-4次/周,每50千克饲料拌混100克乳酸菌,高温期酌情增加,有效预防肠道病害和诺卡氏菌病害的发生。
杂交鳢的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2 广东省中 山市三角镇裕荣水产种 苗场 。 东 中山 5 8 4 ) . 广 2 45
摘
要 : 交 鳢 具 有 生 长速 度 快 、 活 率 高 性 小 、 驯 食 人工 配 合 饵 料 等 优 点 ,0 9年 进 行 了 杂 交 鳢 的 池 杂 成 野 易 20
潜力。
关 键 词 : 交鳢 ; 塘 ; 杂 池 高效 养 殖
杂 交 鳢 , 称 杂 交 生 鱼 , 以 乌 鳢 ( h na 也 是 C a n
a g s 为父 本 、 鳢 ( h n ama uaa 为母 本 , ru) 斑 C a n c lt ) 通过 杂交获 得 的子一 代 。杂 交 鳢 主要 有 两 种 , 一
提供参 考 。
l 材 料 与 方法
1 1 池 塘 条 件 .
3 m, 0c 水色 以浅绿 色为 佳 。 1 3 试水 与放 养 .
施 用茶 麸后 6 , ~7d 即可 试 水放 养 。在池 塘
池塘 位 于广 东 省 中 山市 三 角 镇 沙栏 村 , 两 共
口塘 , 口 0 2h , 口 0 2 m , 为长方 形 , 一 . m 一 . 7h 均
《 北渔 业 ̄ 0 0年 第 9期 ( 河 21 总第 2 1 ) 0期
o增殖 与 养殖
d i1 .9 9 ji n 10 —6 5 .0 .9 0 3 o : 0 3 6 / . s .0 4 7 5 2 1 0 .0 s 0
杂 交鳢 的池塘 高效 养殖 技 术
马 建波 陈振龙 卓孝磊 梁桂 洪。 邹记 兴 , , , ,
池塘 四周有 竹 篱 笆 或 鱼 网围 拦 , 止 生 鱼 跳 防
乌斑杂交鳢养殖技术
科普惠农YAN g G IZ h I J l SHU乌斑杂交鳢养殖技术■刘扬利名海洋与渔业公司广东生鱼养殖业可以说起步很早,早在20世 纪9年代珠三角就开始了生鱼养殖。
经过20多年 的发展,广东生鱼养殖业已经较为成熟。
然而近年 来,广东生鱼价格遭遇“滑铁卢”虽然近期广东生 鱼价格有少许上涨,但仍处于低迷状态。
处于鱼价低迷的时期,广东伟谷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伟谷农业”却靠养一种叫乌斑杂交 鳢的生鱼,获得了不错的利润空间,该鱼生长快、耐 低温、抗病能力强,养殖成活率80%,平均每667 m2产量可达到7 500 kg。
一、乌斑杂交鳢问世伟谷农业所用的新品种乌斑杂交鳢,是来自中 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与广东省中山 市三角镇惠农水产种苗繁殖场合作,以乌鳢为母 本、斑鳢为父本,通过杂交获得。
2014年通过全国水 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 GS-02-002-2014。
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 员陈昆慈介绍,乌斑杂交鳢母本乌鳢来源于山东省 微山县特种水产养殖试验场(省级乌鳢良种场)再 经过2代群体选育;父本斑鳢来源于广东地区养殖 和野生亲本,经过4代群体选育。
经实验对比,乌斑 杂交鳢的生长速度较乌鳢(投喂冰鲜鱼)髙24.7%,较 斑鳢髙70%以上,较斑乌杂交鳢(斑鳢9 x乌鳢S)髙20.1%;耐低温能力优于斑鳢和斑乌鳢,与乌鳢相 当,能在北方地区冰封池塘中自然越冬;全程摄食人 工配合饲料;抗病力强,生产中养殖成活率明显髙于 其他品种。
目前,这个新品种已在广东、山东、陕西等地推广 养殖,效益显著,广东地区每667 m2产量可达5 ~ 8t以上。
由于乌斑杂交鳢的耐低温特性能力与乌鳢相当,在南方地区其生长期有所延长,适宜将养殖区域扩大 至北方地区,也适合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
二、、宠鱼”乌斑杂交鳢如何养殖杂交鳢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耐低氧、养殖密度大,是一个髙投人、髙产出的品种,因此吸引了不 少养殖户的关注。
杂交黑鱼人工养殖技术小结
杂交黑鱼人工养殖技术小结杂交鳢又称杂交生鱼,是乌鳢和斑鳢的杂交后代,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maculata)为母本通过鱼类种间杂交其后代为乌斑杂交鳢,反交结果则称为斑乌杂交鳢。
杂交子一代(F1)具有双亲的优势,如生长速度快、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能力强、个体大、肉质好等优点。
近年来,杂交鳢的养殖规模迅速扩大,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亩产量可达三四千公斤,广东地区亩产上万斤。
3.1放苗前准备鱼种放养前20天,须进行池塘清整和消毒、晒干、冰冻,清除过多的淤泥,加宽加高池堤、夯实、堵塞漏洞。
原来养过乌鳢的池塘必须把乌鳢捕净,防止乌鳢埋于底泥中,在消毒前先用铁耙将底泥扒一遍,把乌鳢捕净,以免影响本年度鱼种成活率。
消毒用生石灰100kg/亩~150kg/亩或含有效氯25%以上的漂白粉20kg/亩~25kg/亩进行消毒,3天~7天后注入新水,进水一两个星期后放鱼种。
3.2苗种的放养杂交鳢的繁殖集中在5月下旬至7月份,6月份为大量繁殖季节,杂交苗购买下塘主要集中在6月份,购买地主要在广东、湖南等地,广东地区价格相对实惠,为提高存活率及缩短养殖周期,建议直接买5cm以上的苗种,同一池塘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保持一致、体质健壮、鳞片完整、色泽鲜艳、游泳活动正常。
有病、有伤、畸形的鱼种尽可能剔除。
放养密度主要依据池塘条件、鱼种规格、饵料供应、养殖技术水平、出塘规格和水质情况等确定。
在湖南湖北地区,10cm左右的苗可放8000-10000尾/亩,饲养至50g以上时需按大小规格分塘一次;规格在0.5kg以上时养殖密度尾3000-4000尾/亩,长至1.5斤以上时亩产在五千斤以上。
注意鱼苗下塘时需要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泡10min或10ppm的高锰酸钾20min,聚维酮碘也是常用消毒药。
3.3饲料的投喂杂交鳢易驯食,在下塘前几天冰鲜鱼:乌鳢膨化料(1:1)投喂,日投饵率在8~10%,具体视吃食和天气情况来定,喂养一星期后,逐渐减少冰鲜鱼的比重,直到全部转化为饲料。
水产良种乌斑杂交鳢养殖技术
畜禽水产·养殖水产良种乌斑杂交鳢产良种乌斑杂交鳢养殖技术养殖技术生鱼是广东人对乌鳢、斑鳢及杂交鳢的统一称呼。
在自然界中,生鱼主要有两类,一个是乌鳢,另一个是斑鳢。
我国历来就有食用生鱼的习惯,将其视为滋补品。
要把1尾乌鳢养到3千克需要3年以上时间,斑鳢养殖则需时更长,而杂交种就能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
例如,乌斑杂交鳢集乌鳢生长速度快、体型大、耐寒、耐低氧和斑鳢肉味鲜美等诸多优势于一体,突显了该鱼独具的竞争优势。
乌斑杂交鳢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惠农水产苗种繁殖场联合培育,是以经过多代选育的斑鳢、乌鳢为父母本杂交繁殖形成的F1代。
该品种于2014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生鱼属典型的肉食性鱼类。
该鱼为广温性鱼类,生存水温为0~38℃,最适水温为16~30℃。
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深水处;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在自然界,它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其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
它生性凶猛,能捕食各种小型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
过去,人们主要养殖传统的“四大家鱼”以及鲤鲫鳊,它们主要是草食性、滤食性和杂食性,生鱼就成了敌害鱼类,遭到清除和灭杀。
但是生鱼具有极高的食用价起的一种多年生蓼科牧草,耐寒抗高温,不择土壤,农田荒山、闲散地块、河边路旁皆可栽种,且能与果树、经济林套种。
北方地区春、夏、秋季可刈割,每年可割4~5次,南方地区年刈割5~6次,每公顷产量900~1500吨,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能满足130只鹅1年青饲料之需。
饲喂时可与上述其他科属牧草合理搭配,配制成混合饲料效果更佳。
六、种草喂鸡不论蛋鸡、肉鸡,因其生理特点,不宜大量食用牧草。
但农户小规模养鸡,可在夏、秋季节适量选用一些茎叶类牧草叶片,如菊苣、苦荬菜、俄罗斯饲料菜、小白菜、甘薯叶等,铡碎喂鸡,促使营养均衡吸收。
乌斑杂交鳢无公害高产养殖
乌斑杂交鳢是以乌鳢为母本、斑鳢为父本的杂交乌鳢新品种。
目前乌斑杂交鳢在珠三角地区发展了较大规模的池塘养殖。
乌斑杂交鳢在池塘养殖过程中杂交性状优势较为显著,表现在生长速度快、耐低温等方面,深受养殖户的欢迎。
一、乌斑杂交鳢的特性乌斑杂交鳢属广温性鱼类,驯化后能进行低盐度养殖,其生性凶猛,养殖过程中摄食迅猛,而且抗逆性和抗病力强、病害少,可以进行高密度放养。
经过咸淡水养殖出来的乌斑杂交鳢在口感上比纯淡水养殖的更加清甜适口、肉味鲜美,具有海鱼的风味,收购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乌斑杂交鳢养殖周期为一年以上,需要越冬。
它能抗低温,即使水温达到0℃,依然可以存活,但越冬的乌斑杂交鳢会蛰伏起来,不再摄食,会严重影响生长速度,减慢上市时间;另外,只有在水温达到20℃以上时,乌斑杂交鳢才生长较快。
因此,在珠海养殖乌斑杂交鳢一般都是搭建冬棚,不但让其顺利越冬,而且还确保其生长速度不受太大影响,也可以比别人缩短上市时间,可避开集中上市的高峰期。
二、苗种培育及放养乌斑杂交鳢是经过多代选育的斑鳢、乌鳢为父、母本杂交繁殖形成的F1代,人工育种已经相对成熟,直接购买正规育种场繁育的人工苗即可。
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开展乌斑杂交鳢繁育,苗种繁育一般是5月开始。
广东气温比较高,育苗时间较早,一般在4月中旬已经开始繁育。
所得到的人工幼苗成活率、活力等也很好。
切忌单纯直接用野生的乌鳢、斑鳢进行杂交,这种没有经过选育过的后代生物学性状并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养不大或者逆转,最终得不偿失。
当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以在当年的4月放苗。
乌斑杂交鳢摄食凶猛,同类也弱肉强食,放苗时要尽量保持苗种规格统一,浸泡消毒后再放入池塘。
放苗前也必须要测池塘的盐度,虽然乌斑杂交鳢有耐受咸水的特性,但由于乌斑杂交鳢是淡水育苗,放苗时池塘的盐度不能超过4。
其次要提前做好清淤、养水、检测水质等工作,确保水中的微生物足够丰富,可提高鱼苗成活率。
乌斑杂交鳢具有耐低氧特质,可以开展高密度养殖。
鳢鱼养殖技术
鳢鱼养殖技术鳢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我国的江河湖泊中,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养殖户选择养殖鳢鱼。
本文将介绍鳢鱼养殖的技术要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高效、稳定的鳢鱼养殖。
1. 水质管理水质是鳢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首先要确保养殖水体清洁,排除杂质和有害物质。
其次,应保持水质的稳定。
可采用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等,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进行调整。
此外,养殖池或池塘要有良好的通气和循环系统,以提供充足的氧气。
2. 配种与放养鳢鱼的繁殖主要依靠自然繁殖,但也可以人工控制。
一般情况下,选取健康、体型良好的鱼作为种鱼,并采用混养或割尾的方式进行放养。
在放养前,应确保水温适宜,通常在15-20摄氏度为宜。
放养密度根据鳢鱼个体大小和养殖水体面积进行合理确定,一般为每亩水面放养200-300尾。
3. 饲料管理鳢鱼是杂食性鱼类,适应性较强,但养殖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的饲料供给。
常用的鳢鱼饲料包括鱼粉、鱼鳞、豆粕等。
饲料的选择应考虑蛋白质含量、营养成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等因素。
饲料的喂养量要根据鳢鱼的生长阶段、水温和密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避免过量喂养导致水质污染和消化不良。
4. 疾病防治鳢鱼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细菌性败血症、皮肤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首先,养殖水体定期消毒,杀灭潜在病菌。
其次,定期检查鱼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此外,注意养殖环境的卫生,保持鱼体健康。
5. 养殖管理养殖管理包括水质监测、饲料管理、温度控制、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
在日常养殖中,要及时清理养殖池或池塘中的杂物,防止水体污染。
定期检测水体的温度、溶解氧含量等指标,及时调整并确保合适的环境条件。
同时,饲料管理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定期检查鱼群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密度。
总结:鳢鱼养殖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水质管理、配种与放养、饲料管理、疾病防治和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
杂交鳢养殖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杂交鳢养殖及其产业发展概述杂交鳢,又称为非洲珠鳢,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之一。
它具有优良的肉质和高营养价值,它在我国养殖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它具有高产、快长、耐饲料、耐打压等特点,使它成为一个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
杂交鳢养殖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目前杂交鳢的养殖已经发展到技术以及产业上的一个新的阶段。
它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其具有高营养价值,抗病能力强,成熟后的体重大,以及其耐打压、耐饲料的特点。
杂交鳢的养殖技术是一套复杂的理论系统,它以饲料、繁育、养殖管理为主要内容,并包括鱼类生物学、水质管理及营养学等内容。
在繁育技术方面,它主要利用原产地鱼病毒和病原体病毒的灭活精液激发组织培养及人工育种,从而获得高产的杂交鳢种。
在养殖管理方面,杂交鳢养殖要求水质清洁、充分换水,以及适当的空气混合,为氧合过程提供良好的条件,避免水中浮游生物和水面大物细菌的繁殖。
此外,还需要设置熔网,以防止杂交鳢脱靶溢出,增加捕捞量。
在饲料方面,目前杂交鳢常用添加剂配制的鱼粉、鱼糠、虾壳粉及蔬菜添加物等配合料作为主要饲料,占全部饲料量的比例约为75%~80%,其他的饲料以鱼苗、鱼米、虾粉等植物性饲料为主。
随着杂交鳢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不断改善,杂交鳢养殖不仅可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物质和能源,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杂交鳢养殖的发展潜力很大,但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在养殖技术的改进和产业的发展中,仍存在人力资源短缺和技术不健全的问题;其次,由于杂交鳢的耐打压特性,养殖成本高;再次,如何有效的控制病害,以保证产量和质量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未来,杂交鳢养殖将继续发展,其发展重点将围绕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展开,实施科学的养殖管理措施,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另外,建立良好的技术指导机制,提高单位产量;同时,以加强杂交鳢行业的组织管理,拓宽销售渠道,提升鱼类市场价值,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综上所述,杂交鳢养殖正处于发展的前沿,由于其具有良好的饲料和快速成长等优点,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未来其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杂交鳢养殖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杂交鳢养殖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杂交鳢养殖及其产业发展概述
杂交鳢,也称金池鱼、金玉池鱼,是通过改良多个专业良种来获得的杂交种。
它体形优美,肌肉紧实,脂肪少,鲜甜等优势,为我国人民提供了营养丰富又健康安全的食品,在中国水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杂交鳢养殖业已经成为一项可以赚钱的行业,每一年都会有不同投资者加入这个行业,并在年内获得可观的收入。
它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价格也不菲,现在大多数水产养殖均以杂交鳢为主要养殖鱼类,大大的提升了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及收益。
杂交鳢养殖行业的发展有一系列支撑,一是高科技的加持,可以针对特定的品种和杂交鳢实施科学养殖方案,二是新型营养品种介入,例如熊果素、巴西果素、胡萝卜素等,可以促进杂交鳢成长发育及调节内分泌,三是技术支撑,如养殖过程的科学管理、环境控制、发病预警等技术支撑,可以有效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
杂交鳢养殖作为一种高技术水产养殖,一定程度上引导发展新型水产养殖,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效益性,为更多投资者赚钱提供可能,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宜和安全可靠的食品。
希望通过这种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能够使我国水产养殖业更加健康、更加可持续发展。
杂交鳢的池塘高效养殖技术
杂交鳢的池塘高效养殖技术马建波;陈振龙;卓孝磊;梁桂洪;邹记兴【摘要】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野性小、易驯食人工配合饵料等优点,2009年进行了杂交鳢的池塘高效养殖试验.两口共0.47 hm2鱼塘,共投放规格为6 000尾/kg的苗种50 kg,经过6个月的养殖后,杂交鳢渔获量为48 555 kg,销售收入59.78万元;成本包括饵料46 020 kg、冰鲜鱼1 000 kg等,共计45.32万元,纯利润14.46万元,平均利润30.76万元/hm2,饵料系数为1.03.结果表明,杂交鳢养殖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期刊名称】《河北渔业》【年(卷),期】2010(000)009【总页数】4页(P7-9,38)【关键词】杂交鳢;池塘;高效养殖【作者】马建波;陈振龙;卓孝磊;梁桂洪;邹记兴【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裕荣水产种苗场,广东,中山,528445;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42【正文语种】中文杂交鳢,也称杂交生鱼,是以乌鳢(Channa argus)为父本、斑鳢(Channa maculata)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
杂交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湖南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的杂交种;一种以山东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的杂交种。
前者所产的杂交种野性较低,成活率相对较高,并且在500 g前生长速度较快,为市场主要养殖品种;后者身体修长,卖相好,1 kg后生长较快,因而也有一定的养殖市场[1]。
与其父、母本相比,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野性小、易驯食人工配合饵料等优点。
目前,珠三角地区杂交鳢已取代本地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要养殖品种。
杂交鳢的养殖区域,已涉及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等省市,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鳢
• 月鳢俗称七星鱼、山斑鱼,月 鳢的基本形态与斑鳢有些相似 ,呈圆筒形,后部侧扁,头大 ,眼睛小,吻圆钝,口宽大, 全身被鳞,头部两侧在眼睛后 各有2条黑色的纵向带状纹伸 至腮盖,在背鳍和臀鳍上各分 布有多行珠色亮点;与斑鳢和 乌鳢的最大区别是月鳢没有腹 鳍,而斑鳢和乌鳢有腹鳍。
• 为了克服目前主要养殖的两个品种的弊端,促进 乌鳢养殖产业的发展,科研人员运用鱼类杂交育 种技术以乌鳢为父本、以斑鳢为母本,获得具有 肉质好、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个体大、病害 少、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产量高、耐长途运输 等杂交优势的杂交新品种——杂交鳢。
27℃时食量大增,投喂量为亲鱼体重的10%~
15%(投喂的小鱼、虾要求新鲜,大小适口)。
• 饲养管理:注意亲鱼产前、产后培育,经常加注
微流水,保持水质清新。另外,亲鱼池中央或四
周种植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以利于杂交
鳢隐蔽、吃食和调节水质等。
2、雌雄亲鱼鉴别
• 杂交鳢雌雄个体无明显的第二性征差异,在外形
• 当鱼体达4厘米以上时,随着鱼苗个体的长大,池
塘内载鱼量的提高,且由于鱼苗个体差异的存在 ,会出现相互残食,这将大大降低成活率。为此 应及时、经常地捕捞过筛,按不同规格,分池培 育,每亩放养密度以1万尾左右为宜。或直接放入 家鱼、罗非鱼等成鱼池中搭养、再经过20天培育 ,全长可达6厘米,可以进行成鱼饲养。
四、成鱼养殖
• 杂交鳢的成鱼养殖主要有三种方式:池塘养殖、网
箱养殖、稻田养殖、套养、小水体集约化养殖。
• (一)、池塘养殖
• 1、池塘要求: • 池塘面积不要过大,以1-10亩为宜,水深1.5-2米, 塘埂高出水面40-50厘米,池塘四周用竹篱笆、尼龙 网等材料围高50厘米以上,以防鱼跳出池外。池塘
平方米,不宜过大,水深1.2~1.5m,土质池底, 池堤设0.8~1m高的尼龙网,以防杂交鳢外逃,放 养前每亩池塘用生石灰50~60kg清塘消毒。 • 亲鱼放养:亲鱼数量多,可单养,每100平方米放 8~10组,并适量搭养鲢、鳙鱼种,以调解水质。
• 饵料投喂:喂养亲鱼的主要饵料为小鱼、小虾,
当水温达18℃以上,即可投食,当水温在23~
雌雄1∶1配对放入产卵池,每个产卵池放1~2对,不宜多
放,以防“求偶争斗”,影响催产率。水温20~25℃时25~ 30小时即可自动产卵。亲鱼发情产卵时,要保持安静。
4、受精卵的孵化
• 亲鱼产卵后捞出,及时进行受精卵的孵化。杂交 鳢受精卵人工孵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各地可根据 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 (1)产卵池孵化 即亲鱼产卵后,只将亲鱼捞出
• 苗种培育池面积以0.2-0.4亩、水深0.5-1.0米为宜
。苗种培育池在鱼苗放养之前,要清塘消毒。然 后每亩池塘投放200-250公斤绿肥(大草),或施 1000公斤有机肥作基肥培育7天左右或施用生物肥 水素,根据生物肥水素说明用量施用,水中浮游 生物大量繁殖生长,鱼苗可下塘。
• 鱼苗放养密度在每亩5-10万尾左右,一般放6-7万 尾为宜。鱼苗体长达0.8厘米左右,卵黄囊消失后 时以摄食轮虫、小型水蚤等浮游动物为主。若池 中培育的饵料生物不足时应及时补充饵料 • 放养当日每万尾鱼苗投喂1公斤配合饲料,随着食 量的增加逐渐增加投喂量。此外,也可从专门培 育枝角类的池内捞取水蚤进行投喂。鱼苗孵出约 10天,全长为10毫米可食桡足类成体、小型甲壳 类、切碎的丝蚯蚓和蝇蛆等。3周左右,鱼苗体色 转为黑色,可直接投喂丝蚯蚓、蝇蛆等活饵料。
鳢有筑巢习性,为此,产卵池可用质地柔软、新
鲜无毒的水葫芦、水花生或眼子菜效果最好的壮
阳药等做成鱼窝,待给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放入
产卵池内。
• 人工催产要选择性腺到Ⅳ期末发育程度,水温在25-28℃
,大体时间在5月下旬-6月中旬。人工催产物,以绒毛膜
促性腺激素和鲤鱼脑垂体效果较好。脑垂体4-6个/公斤, 绒毛膜性腺激素1600-2400国际单位,♂减半。成熟差的 可注射两次,时间间隔24小时。注射部位为体腔注射。 • 亲鱼的配对与产卵给亲鱼注射催产药物后,按个体大小、
• (3)孵化环道孵化
• 将鱼巢连同受精卵一起移入孵化环道集中孵化,每立方米水 体放受精卵2万粒至3万粒,以微流水冲动,注意经常洗刷纱 窗,防止漫水。这种孵化方法的好处是:受精卵集中,便于 管理,适合于大型孵化场采用。 • 也可以用其它容器中孵化,一般面盆放500粒,塑料大盆 5000-8000粒。
杂交鳢高效养 殖技术
主要内容
• 一、杂交鳢的生物学习性 • 二、杂交鳢的人工繁殖技术 • 三、人工苗种培育
• 四、成鱼养殖 乌鳢,又称黑鱼、生鱼、财鱼、蛇头鱼、孝鱼等 ,在分类学上属鲈形目、鳢科、鳢属。广泛分布 于我国长江南北各类水域。它骨刺少,肉质细嫩 ,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鳢属鱼类在我国共 有8种,在鳢属鱼类中,我国现进行人工养殖的有 三种,即乌鳢、斑鳢和月鳢,它们常被人们习惯 统称为黑鱼。
上有时难于鉴别。在生殖季节:雌鱼腹部膨大、 松软,生殖孔微红稍突出,腹部为灰白色;雄鱼腹 部较小,不如雌鱼松软,生殖孔略凹。
3、人工催产
• 产卵池和鱼巢的准备杂交鳢的产卵池以土池为好
,不伤亲鱼,面积20~30平方米,水深1.2~1.5m
,催产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消除野杂鱼、
蛙卵等,并用网围好,防止其他动物进入。杂交
6、食性驯化
• 杂交鳢的食性驯化和苗种培育是技术难题。苗种
发花成活率为20%~30%,甚至更低,最高不过 50%~60%。故提高杂交鳢苗种培育成活率、降 低生产成本,是当务之急。
驯养方法
• ①适时投喂食
• 当卵黄囊消失、鱼苗开口从外界摄食时,用浮游生物网捞 取浮游生物,并经30~40目筛绢过滤,2~3天后,不必再 过滤,滤液均匀泼洒在孵化池内。也可以熟蛋黄代替。
• 生长速度 生长较快,特别是在水温20℃以上时
,生长速度最快。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鱼体 重可达250g,二年可达500~1000g。在天然水体 中,常见体重500g左右的居多,最大个体可达5kg 以上。
繁殖习性
• 乌鳢性成熟年龄一般为2龄,长江以南地区为1龄 ,山东地区为2~3龄。生殖季节为5~8月,繁殖 水温为18~30℃,最适水温为20~25℃。亲鱼有 筑巢、护幼等生殖行为,筑巢筑在水深1~2米的 位臵上,即雌鱼产卵前在水草茂盛的地方用口将 水草围成团状的草堆,产卵一般在筑巢后2天左右 ,产卵时雌鱼先在鱼巢之下腹部向上仰卧,身体 抽动放卵,雄鱼也同时靠近而射精。产卵后亲鱼 都潜伏在巢的底下,保护鱼卵,直到孵出的仔鱼 离开鱼巢为止。卵球形,直径约2mm左右,鲜黄 色,为浮性卵。500g以上的雌亲鱼产卵量可达1~ 1.8万粒。
形态特征
• 体细长,前部圆筒状,后部侧扁。 头尖而扁平,颅顶、颊部及鳃盖上 均覆盖着鳞片。口大,端位,下颌 稍突出。上下颌、犁骨、口盖骨均 具尖锐的细齿。咽头上方有一宽大 的鳃上腔,能呼吸空气。背鳍和臀 鳍基部都很大,尾鳍圆形。体色暗 黑,体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花斑 ,头侧有2条纵横的黑色条纹,背 鳍、臀鳍及尾鳍上都有黑色相间的 条纹;胸鳍和腹鳍浅黄色,胸鳍基 部有一黑斑点。
,受精卵继续留在产卵池孵化,注意孵化池必需
保持微流水状态,不断更换新水,另外要注意防
止其它鱼、蛙等入池。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成
本低,受精卵不受损伤,孵化率高,适合生产。
• (2)网箱孵化
• 将鱼巢和受精卵一起移入网箱,设臵网箱的地方要求水质清 新,无污染,并有一定的微流水,每立方米水体放卵1万粒 至1.2万粒。网箱孵化简便易行,管理方便,既适合少量孵化 ,也适合大型孵化场大批孵化。
二、杂交鳢的人工繁殖
• 1、亲鱼的选留与培育
• 杂交鳢的亲鱼以乌鳢为父本、以斑鳢为母本;其
亲本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结合江河、湖泊冬捕
选留;二是池塘培育选留。选留亲鱼的主要标准 是: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750g以上,2冬龄 达性成熟,雌、雄比为1∶1。
• 杂交鳢亲鱼的培育:亲鱼培育池面积为300~400
色卵即未受精卵,拣出。
• (2)、孵化器放卵前用0.1ppm孔雀石绿池水消毒。待24小 时后使用。 • (3)、保持水质清洁,注意换水。每天一次,防止缺氧。 • (4)、刚孵出后不宜过多换水,以防止温度变化过大。卵
出的当天,换水量占总水量的60-70%,第二到第五天换水量
占80%,水温变化温度不宜超过2℃。孵化水温最好控制在 24-30℃,25-28的静水中孵化约33-38个小时出膜,23-25℃约 36小时。
• ②水质保清新
• 鱼苗脱膜后,大量的卵膜和油状物漂浮在水体中或沉入水 底,应经常保持一定的微流水,以增加水体溶氧,排除卵 膜及油状物。
• ③注意防病害
• 杂交鳢鱼苗期最易患水霉病,每立米水体用0.1~0.2g的甲 基蓝水消毒。
三、人工苗种培育
• 杂交鳢孵化较易,但苗种培育则难些,乌鱼的孵
化率高的可达到90%以上,平均在80%以上,而 鱼苗的成活率高的约达30-40%,鱼种成活率3050%。乌鱼苗在卵黄囊消失后,从孵化池移入苗 种池及时投喂适口的饲料,是人工培育苗种提高 成活率的关键。
生活环境
• 杂交鳢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江河、湖泊、
水库、沟港及低洼沼泽的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 静水或微流水水域内。对水质、水温和其它外界 环境变化的适应性特别强,对缺氧、高温和不良 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即使在少水和无水的潮 湿淤泥地带也能生活相当长时间,一般夏天3~5d 不致死亡,冬季可生存2个星期之久。
运动能力
• 杂交鳢还有很出色的跳跃能力,当天气闷热、下雨
涨水时,它往往会跃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 强流水冲击时也会跃起而逃跑。成鱼可跳跃至1m 以上。若其生活的池塘饵料缺乏时,会向其它池转 移,转移时其身体似蛇形,缓缓向前移动。
适宜温度
• 杂交鳢的生存水温为1~38℃,适宜水温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