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
![《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573cf102de2bd96058846.png)
《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科任任教班级《文化生活》第九课教案集体备课部分课题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心发言人备课时间第九周上课时间第十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当代先进文化的内涵、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要性(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重点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难点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导入新课现代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一些落后、腐朽文化也寻机蔓延,危害社会,因此,弘扬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学过程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5页材料,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中华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但是,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
近代中国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7页“相关连接”材料,并结合历史知识思考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一课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aa0afc70508763231121225.png)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
面向现代化:要求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 (1)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面向世界: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 面向未来: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
(2)目
标:“四有”公民
三个面向反映了我国先进文化的 时代性、开放性、创新性
• A、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B、提倡多样化就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 C、提倡多样化即是对文化的发展采取放任的态度
• D、文化多样化需要主旋律
3、当今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 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面对这一阶段 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 们必须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③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腐朽 思想的影响 ④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多
样性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系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中 •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 C、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D、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主题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精髓 --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
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
![《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8593dd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ce.png)
文化生活第九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先进文化的概念和内涵;2.掌握坚持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先进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对一些先进文化经典作品的展示和讨论,引发学生对先进文化的兴趣和思考,做好导入工作。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先进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先进文化是指具有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形态,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方向。
•先进文化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创造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
B. 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进文化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可以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先进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可以引领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
•先进文化是个体成长的重要因素,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
C.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本案例提出三个方面的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分别是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和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是指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尊,保持文化的独特性和个性化。
•文化创新是指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变革,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拓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传承是指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
3. 讨论与思考(20分钟)就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 先进文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2. 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 学生个人应如何积极参与先进文化建设?4. 归纳总结(10分钟)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归纳总结先进文化的概念、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四、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与思考环节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文字作业评价:布置学生写一篇关于先进文化的个人思考和总结,评价学生对先进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本地区的先进文化建设情况,并撰写考察报告。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新人教版)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fcaa145a8102d276a22fc4.png)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文化第九课第一框题《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第一部分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理解:结合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关于先进文化求索的历史结论;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分析: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能力目标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提高比较鉴别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课程标准】: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部分教学建议联系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历史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加强对本框题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结合图片、影视等鲜活生动的工具回顾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明确马克思主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举行以"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还是多元化"为主题的讨论会,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和危害,深入理解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课堂探究: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探究提示: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中更新的。
第九课第一框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
![第九课第一框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https://img.taocdn.com/s3/m/1c1a326ecc17552706220855.png)
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2)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解:(1)结合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关于先进文化求索的历史结论(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提高比较鉴别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先进文化的内涵三、知识准备(一)、肩负发展中国对先进文化的使命1、______________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线,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3、________________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______________指导,以培育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________,面向________,面向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文化。
5、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中《文化生活》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高中《文化生活》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a2be3968762caaedd33d4b1.png)
选择题
1.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离不开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求把握 文化发展的方向,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的“三个面向”是( ) ①面向世界 ②面向未来 ③面向现代化 ④面向社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 为( )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 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 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 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④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 出发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精髓 灵魂 基础
主题
当前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文化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 点,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 重要因素,我们要增强凝聚 力,向心力就需要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5)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4、文化多样化和指导思想一元化的关系: 面对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必须以马克思主 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社会思潮。
有人认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即指导思想一元化) 、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会防碍多样性 文化的发展。
3.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 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 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 大又分别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由此可以认识到( ) A.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不变真理 C.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 供了现成的方法 D.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 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马克思主 义不断发展
第9课第1框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设计
![第9课第1框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b4fec19f18583d049645985.png)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框题的内容“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本部分内容主要通过分析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明确当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以历史事实说明中共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第二层,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三层,进一步说明在文化建设中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实现科学发展。
逻辑严密,层层递进,丝丝入扣。
【学情分析】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这也激发起了学生了解什么是先进文化以及怎么样建设先进文化的兴趣。
时代发展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科技革命的涌天大潮,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各种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对高中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
高中生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迅速发展,自我意识和独立性较强,并且开始理性地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重大问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
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意义重大。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在近代中国,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产生中国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知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明确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4、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5、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引领我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二)能力目标:提高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九课第一框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word精品文档5页
![第九课第一框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word精品文档5页](https://img.taocdn.com/s3/m/891f437143323968001c922f.png)
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2)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解:(1)结合史实,理解近代中国关于先进文化求索的历史结论(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2、能力目标:(1)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澄清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提高比较鉴别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学习重难点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先进文化的内涵三、知识准备(一)、肩负发展中国对先进文化的使命1、______________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_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_______为主线,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3、________________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______________指导,以培育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________,面向________,面向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_的社会主义文化。
5、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生活——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生活——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81eedfe85ef7ba0d4a733b81.png)
探究: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 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全盘西化论
文化复古主义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承认“中学”中有不足, 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 结论1:奉行 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 应借鉴和效仿西方, 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一 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 “取西人之长补我不足 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 “全盘西化”论 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 矣”符合文化创新的途 统的教条,不肯对传统 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 径.但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 与”文化复古主 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 的“用”来维护已完全 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 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腐 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 义”都不能产生 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 朽的中国封建制度的 念,是守旧主义和封闭 合中国国情的。 主义,是完全错误的。 “体”,注定了它失败 中国先进文化。 的必然性
④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P93
①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根本要求和保证 P97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P113 ②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P97、P113
how
③立足实践,着眼前沿,发扬传统P113 ④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P113 ⑤方向、方针、三贴近 P97 ⑥高举旗帜 P99 ⑦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P104
思考: 从中国近代史看,是哪次运动实现了中 华文化的历史转折,使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复 兴?为什么这么说?
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 新文化运动中,一大批先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的 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 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 陈独秀和青年毛泽东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开始在 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 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结论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是中华 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 文化走向重振的转折点 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第9课《第一课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第9课《第一课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0ffbfa47c1cfad6195fa76c.png)
5.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 民,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6.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了解党 和国家为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发展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
7.知道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亿万人民参加的创建活动,了解近年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 建设中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形式。
第一课时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典型案例导入 (课件展示材料) 在 20 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如何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中国文化界有 不同的回应: 材料一:全盘西化论:该思潮最早出现于戊戌变法时期,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主要 人物是胡适、陈序经等人。它认为百事不如人,物质不如人,制度不如人,道德不如人,知 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它在批判封建专制文化、 宣传西方科学、民主和自由思想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总体上是一种错误的理 论,是一种数典忘祖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 材料二:文化复古主义:是近代产生的一种文化思潮,它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撞中产生的。 认为传统文化的千年道统是不能放弃的,中国文化的唯一出路就是重新确立传统文化的主导 地位,他们坚决反对西化主张,要求返回孔孟之道,在社会上提倡尊孔运动,倡导诵经复古。 文化复古主义虽然在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他们死守传统的教条, 不肯对传统文化持扬弃的态度,不愿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这是一种食古不化的观念,是完 全错误的。 材料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在《劝学篇》系统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高二政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高二政治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65708634580216fc710afd05.png)
1、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2、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的内涵?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是什么?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看书(p97-p98)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中国共产党与先进文化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中国先进文化对中国共产 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
问题:上述材料启示我们民族振兴和富强的重要因 素是什么?
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时,中国的有识 之士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出路问题提出了 不同的看法。 A.胡适说中国这个民族是“又愚又懒的民族……一分 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的民族……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 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 且道德…知识…文学…音乐…艺术…连身体都不如人” (《胡适 全集》第4卷第666、667页) B.1912年,康有为在《孔教会序》中写道:“中国立 国数千年,礼义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 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 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即国大安宁,已大乱 于内,况复国乱靡定乎?恐教亡而国从之。”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 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一个民族和国家,有了先进文化 的指导 和支持,就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自立自 强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一个政党,有了 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能够始终站在 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动历史 前进和社会进步。
为什么我们的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
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材料一:鲁迅先生在日本仙台学医。有一部教学片描 写的中斗檄文,以唤醒中国人的觉悟。
材料二: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的名言:我宁愿失去 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过程中, 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 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 斯 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经济秩序。在法兰西 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 “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 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 艺术家和科学家。
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a71dbc3a0912a21614792978.png)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 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③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抵制各种落后和腐朽文化 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 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一目: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
1、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中国文化 界有两种错误的回应,分别是: 2、请你分析:“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实质各 是是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3、结合96页上面的蓝框,你能谈谈马克思主义传入对中 国文化的影响吗?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转折点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和先进文化的关系? 5、中国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两个时期) 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具体要求(97页专家点 评)? 7、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1、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因 为 •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 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 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化建设必 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 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要求 • 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 出发点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三目: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1、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的旗帜,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 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这一理论体 系的地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创造力和感召力的原因?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76c7ea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2.png)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加强宣传 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深入人心。
推动实践养成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养成, 引导人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
融入国民教育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 国民教育全过程,从小培养良 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强化制度保障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 ,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坚定文化自信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尊心 和自豪感。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世界文化 的交流互鉴。
0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
思想道德建设能够引导人们正确处 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维护 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提供有力保障。
05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必要性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是满足人民需求的必然要求。
会文明进步。
引领社会风尚
思想道德建设能够引领社会风尚, 弘扬正气,抵制不良风气,营造
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教育、宣传等途径,弘扬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念。
推广道德规范
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 如志愿服务、慈善公益等,引导人们 在实践中践行道德规范。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九课 第一框 _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第九课 第一框 _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https://img.taocdn.com/s3/m/ff234a10866fb84ae45c8d5b.png)
中华文化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 转折点是什么?谁在其中发挥关 键作用?
新文化运动的出现
结论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 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新文化运动中,一大批 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 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开始 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 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 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 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 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 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卷第21题) 党的十六届六中 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 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 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 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文化建设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的最根本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地位作用: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强大 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为什么?) (3)怎样高举旗帜?P99
中华民族之屈辱
清朝末年,西方侵略者对中国进行 军事、政治、经济侵略的同时,全面 展开文化侵略,把中国看做“野蛮国 家”,把中华民族视为“劣等民族”, 疯狂叫嚣:“这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 其目的是为了宣扬西方文明;这是白 人的负担,是对野蛮的东方民族义不 容辞的义务”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节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节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7eeb7770bf78a64295415.png)
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练习]《第二教材》上选择题、判断题。
[作业]谈谈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3
第一节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的根本)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共产党肩负使命) 1.中华文化古代的辉煌和近代的衰微 中华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近代由于 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日渐衰微了。 为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几代中国人经历了艰难的 求索。 2.对中国先进文化求索的历程 (1)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处理 P95 探究一,明确“全盘西化论”其实质就是“民族虚无主义”和“历 史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其实质就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两 种错误论调都不能产生先进文化。 (2)马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引导学生看“相关链接”,明确马义传入中国对中华文化发展的伟大意义。 引导学生看“文化名人”,了解中国最早的马义者对马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重 要贡献。 (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义为指导,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么, 在当代中国,什么是先进文化? 3.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 (1)指导思想:马义 (2)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3)基本特征:“三个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4)核心、本质要求(本质属性):社会主义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那么,如何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呢? 引导学生看“专家点评”,明确以下几点: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 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 4.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目标:识记:①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
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岀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岀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
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
(学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
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
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师提岀问题: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见学案)
明确知识:
⑴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
②目标:
③特点:
④本质:
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师提岀问题:为什么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生阅读课本P97〜98,概括总结。
②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有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
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重
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力量之源。
③关键:与时俱进
④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
⑤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课堂小结】:
指岀重点: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课堂练习: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郑重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七大又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又分别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由此
可以认识到()
A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 •马列主义是指导中国建设成功的不变真理
C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提供了现成的方法
D •用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发展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答案:D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对推动社会进步有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们的文
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③这是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形态多样化的环境中,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
康发展的要;求④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制定方针政策的立足点、岀发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板书设计:
(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发展先进文化。
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永不褪色的旗帜
1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