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题复习题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新人教版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新人教版附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期末复习:文言文练习题《咏雪》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9题。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
2、解释加点的字词。
内集..:欣然..:..:儿女..:俄而差可拟...:未若..:因.风起: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①②③4、“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的家庭气氛。
5、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 / 空中差 / 可拟 B.白雪 / 纷纷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风起 D.左将军 / 王凝 / 之妻也6、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7、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答: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23答:9、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喻体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词:诗句:《陈太丘与友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资料及答案1、本文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著的《世说新语》一书。
2、解释文中的字词。
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讲论文义(谈论诗文)即.公大兄无奕女(就是)俄而..(高兴的样子)何.(什么)所似.(像)..(不久,一会儿)雪骤.(急速、大)欣然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未若..(不如,比不上)柳絮因.(凭借)风起3、翻译: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④公大笑乐。
⑤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分析古今词义①与儿女..都在外地儿子和女儿..讲论文义子侄辈的人、家中年轻的一代人老人的儿女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本次活动拟.定六月份举行打算、计划5、“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欢快、轻松、融洽的家庭气氛。
6、文章最后写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你以为作者写上这一句的用意何在?暗示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7、按原文中的句子填写①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③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⑤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⑥暗示谢太傅赞赏谢道韫才气的句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谢太傅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为什么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
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人教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童趣》练习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童稚藐小微物项为之强鹤唳云端凹凸二、解释词语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三、练习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必细察其纹理必先苦其心志B.以虫蚁为兽扶苏以数谏故C.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D •驱之别院盖追先帝之殊遇2、能体现本文主旨的词语是()A •明察秋毫B •物外之趣C.怡然称快3、第一段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是为了突出作者儿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又留蚊于素帐中” “素”的意思是_,写出两个含有“素”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唳”的读音是_____________ 。
你知道关于“风声鹤唳”的故事吗?请简单叙述。
6、《童趣》选自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 ,字________ ,苏州人,—代作家。
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和()A 「余忆童稚时B 、「又留蚊于素帐中L故时有物外之趣1L于土墙凹凸处C 厂使其冲烟飞鸣D 、项为之强E 、J余忆童稚时1常蹲其身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1余年幼8.本文生动描述了“时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请任选两件加以概括。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径归。
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b),则死狼也。
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注】①蚤:通“早”。
②昧爽:拂晓。
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遥望;近之;审视(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②当时狼皮价格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小赚了一笔。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往晓之________②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③奈何忧其坏________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答案】(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3)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②句意为: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③句意为: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奈何:为何,为什么;④句意为: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舍:同“释”,解除、消除。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本文具有讽刺意义。
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
庸人自扰,其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庸人自扰”。
完整word版,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题集
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 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 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3)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5)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7)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8)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年与时驰,B.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C. 元方时年七岁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行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白雪纷纷何所似?译文:2)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4)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4.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 谢太傅“欣然、大笑乐”,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的轻松和谐。
B. 谢道韫文学才华出众,她以春季柳絮飘飞的暖景写出了白雪纷纷的冷景C. 友人由“怒”到“惭”,是因为他认识到自己的无信与无礼。
D. 陈太丘指责友人“日中不至”,可见他是办事讲诚信、正直不阿的人。
《论语》十二章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4. 子曰:溫故而知,可以为师矣。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杞人忧天《列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晚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赚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会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二处)。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3)在括号里补充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并说说自己补充的理由。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①()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②():“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4)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说读完这则寓言后明白的道理。
【答案】(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2)那人释然而非常开心,开导他的人也释然而开心。
(3)①有成竹;②半信半疑;理由:开导的人坚信自己的观点,“天”是由“气”构成的,处处都有“气”,完全不用担心天塌下来,他希望杞国人也可以停止忧虑。
杞国人接受了解释,但是还是根据自己的认知提出疑惑为什么日月星宿在气中能够不坠落?依旧认为天会塌下来。
(4)寓言告诉我们不要为毫无根据的事情忧虑担心,完全是庸人自扰。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忧虑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比如考试前后的自我否定心理,认为自己不可以,没能力进而产生无端焦虑的消极心理。
实际上我们无需胡思乱想,要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砍是跨不过的;即使处境艰难,也要保持积极豁达的心态,相信前路的“柳暗花明”。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①缀行甚远________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③屠大窘________④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②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四段狼“变诈”的表现。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连接、紧跟;追随、追赶;处境困迫,为难;像狗似的(2)①时间长了,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
②(屠户)这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的。
(3)一只狼假装睡觉,在前面诱敌;另一只狼从柴草堆里打洞意图从后面攻击屠户。
(4)对待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用智慧和勇气和他们作斗争。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①句意为:紧跟着走了很远。
缀:连接、紧跟;②句意为: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驱:追随、追;③句意为:屠夫非常困窘急迫。
窘:处境困迫,为难;④句意为: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犬:像狗似的。
(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人教版(2023)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专题10:文言文阅读(部编版)
专题10: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2)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3)年与时驰.(__________)(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请你说说《诫子书》中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③意.暇甚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少时,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②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3)屠户是个怎样的人?请具体说说。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夫君子之行”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6.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C.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D.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七年级(上)文言诗文复习练习题整理(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上)文言诗文复习练习题整理(附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文言诗文复习练习题整理(附答案)【一】《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1、项为之强:颈,脖颈。
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慢慢地。
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果,果真,果然。
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林,树林5、兴正浓:兴,兴趣6、方出神: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细:仔细。
察,观察9、昂首观之昂:抬。
首:头。
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答、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答、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答、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答、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答、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二】《论语》十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
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新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下面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 诲女知之乎C.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词义不相同的一项()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以为己任B. 不知为不知/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 温故而知新/故善学者假人之长D. 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的意思。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______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________(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简答。
请从文中提炼出四个成语:【答案】(1)A(2)C(3)通“悦”,愉快;生气,发怒,恼怒;却;有害;凭什么(4)①温习旧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练习一、《〈论语〉十二章》(一).理解填空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IO、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⑴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 两个“其,,含义不同, 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人”指三个人B. “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 “择”是选择之意。
D. “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四.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 ___________ ②不: _____________③引: ___________ ④顾: _____________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 【又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怖“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C.路转溪头忽见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敬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谦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友人己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 , __________ (朝代)文学家。
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五、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_______________ 本文选自 _________ ,此书为西汉淮南王编著。
成语“咄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⑵马无故亡而入胡()⑶其马将胡骏马而归()⑷此独以跛之故()3.翻译下面的句子:⑴此何遽不为福乎?⑵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4.______________ 本文是一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体),其蕴含的道理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词阅读(一)、选择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C.枯藤/老树/昏鸦D.明月别/枝惊鹊(二)、结合自己的阅读感悟,回答: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三)、把下列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
篇名作者出处体裁《观沧海》白居易《全元散曲》元曲《如梦令》马致远《乐府诗集》古体诗《天净沙秋思》王湾《漱玉词》五律《钱塘湖春行》曹操《口氏长庆集》词《次北固山下》李清照《全唐诗》七律(四)、选出下而内容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钱塘湖春行》这首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景中有情,描写了西湖早春的动人景色,又将作者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酣畅淋漓。
B.《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虽通篇写景,但怀乡之情却贯穿始终。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六种景物都是秋天所特有的,美丽的秋景衬托着“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描写,更加突出了秋意的萧瑟和作者悲怆凄楚的心情。
(五)、阅读。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_______________ 体 ___________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____ 写景诗。
2 .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诗以____________ 字统领全篇,先写______________ 景,然后写 ____________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O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____________ 这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朝诗人王湾的代表作,体例上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内容上属 ____________ 之作。
6.如果把依次每五字看做一句,诗中哪两句表达的意思基木相同?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残夜将尽未尽之时遥望东海,一轮红日正在升起,旧年将尽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己经来到江上,这写出怎样的生活哲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汉代苏武陷落于匈奴,被迫在漠北牧羊,让南飞的大雁把书信带回故国,后来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诗人的家书是从哪里寄向哪里?是向哪个方向寄?觀•-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己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10.诗题中的“人ET指的是哪月哪日?从诗文中找答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11・选出对“思发在花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是说自己在花丛前面萌生了回乡的想法。
B.是说自己在花开以前就萌发了回乡的想法。
C.是说自己思乡之情随春天到来而萌生了。
D.是说自己回乡的心愿在春天里变得强烈起来了。
12.从诗的内容看,作者人在何方?所思之处又在何方?简要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七、语文诗词名句背诵——检测练习1.《〈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
谈学习态度的:谈学习方法的: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的"论汽卖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书。
5.创建会议在舒城召开,舒城百姓喜迎各地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6•张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觉得其他同学的许多想法对自己很有启发,这使她对孔子所说的“"这句话体会更深了。
7.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要虚心向发达国家学习,但发达国家有长处, 也有短处,那么我们所持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用《〈论语〉十则》中的语句填写)&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了解, 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