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1概要共26页文档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对人类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仁爱、 礼仪等价值观,对于人类社会的 道德建设、人际关系和国际交往
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02
中国传统思想与哲学
儒家思想
总结词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 主张以德治民、以德治国。
详细描述
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期,由孔子创立,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形成了完 整的哲学体系。儒家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孝顺、忠诚、礼制等道德规范,认为 治国应以德为主,强调君子的品德修养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
03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学
书法艺术
9字
书法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艺术 形式,通过书写汉字来表达 情感和意境。
9字
书法作品不仅是文字的载体 ,更是艺术品,体现了作者 的情感、气质和修养。
9字 书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 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多 种书体,各具特色。
9字
书法艺术在古代被广泛应用 于书写碑文、匾额、对联等 ,在现代则更多地被欣赏和 收藏。
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绘画。
中国绘画的技法丰富多样,包括工笔 、写意、没骨等多种画法,每种技法 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美感。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 题材,注重笔墨和气韵,强调意境和 神韵。
中国绘画在古代是士人表达情感和志 向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化交流和传承 的重要载体。
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 的底蕴、广泛的传播和深远的影响, 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理念,注 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整体利益。
历史发展
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期,如夏商周时期 ,形成了早期的文化基础

中华传统文化 文档

中华传统文化 文档

中华传统文化1、传说“年”是一种“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野兽,每到腊月最后一天,出来掠食噬人,威胁人类生命的安全。

但这种野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它有“三怕”——怕声、怕光、怕红颜色,人们为了驱赶它,用红颜色的桃木砍成牌子挂在门口,称谓“桃符”。

还有的燃烧砍来的青竹子,燃烧时发出劈劈啪啪的“声音”和“光”,“年”见了,只有远走快跑,第二天一早,大家安然无恙,互相拱手祝贺,“拜年”也就由此而来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

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2、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所以,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

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

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

“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

“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

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腊月三十除夕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4、贴福字、贴窗花、贴年画、贴挂千。

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1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7)参加升国旗仪式,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队礼或注目礼,唱国歌严肃, 准确,声音宏量。
第6页,共29页。
• 在待人接物中注意遵循礼仪,会使我们变 得优雅可亲,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更 容易被人接纳,也有利与办成事情。如果 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 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社会。
第7页,共29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第1页,共29页。
案例分析
《女大学生求职》
有个女大学生去求职,因她的条件不错,公司的 人事主管表示可以录用。这个女大学生一时高兴,吃 了一块口香糖,顺手把纸皮仍到了桌上,结果她没被 录用。这个女大学生哭了,顺手又将擦泪的纸巾仍到 了地板上,主管将其拾起放回纸篓。
1、这个女大学生的行为有什么不妥? 2、你怎样看待主管的选择? 3、女大学生的行为和求职失败给你有什么启示?
第2页,共29页。
什么是礼仪?她是怎样产 生的?
礼:古代:表示敬意(敬礼、礼貌);表示隆重(典礼);指礼物;
泛指封建、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和社会准则、道德规范。现代:“礼 貌”、“礼节”、“礼宾”、“礼仪”的代名词。
仪:指礼节、仪式(司仪、议程);指法度、法则;指容貌、举止 (仪容、仪表、仪态);指典范、表率(仪仗队、礼仪小姐);指礼 物;指仪器(地球仪、测量仪)。
第29页,共29页。
• 当我们跨出家门,代表的是父母。
• 当我们作为学生,代表的是学校的形象。
• 当我们走出城市,代表的是我们的家乡。 • 当我们跨出国门,代表的是十三亿人民。
第8页,共29页。
第9页,共29页。
一、敬人的原则
《孟子》:“恭敬之心,礼也。” 礼是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礼”的本质是“敬”。
第10页,共29页。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习俗
REPORTING
春节与元宵节
春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春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 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
位。
春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 狮、吃年夜饭、压岁钱等。
元宵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元宵节的起源、发展历程 及其与春节的关联。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吃元宵、猜灯谜、放天灯 等。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赏月、吃月饼、燃灯等。
重阳节的起源和历史
介绍重阳节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其与 菊花的关联。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
包括登高、插茱萸、吃重阳糕等。
其他传统节日与习俗
01
02
03
04
七夕节
介绍七夕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穿针乞巧、拜织女
等。
中元节
介绍中元节的起源、传说和传 统习俗,如放河灯、祭祖等。
冬至节
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吃饺子、汤圆等。
腊八节
介绍腊八节的起源、传统习俗 和食俗,如喝腊八粥等。
PART 05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成就
REPORTING
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
印刷术
发明于东汉时期,改进于唐朝,大大促进 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唐代的雕版印刷和宋代的活字印刷,推动 了书籍的广泛传播和知识普及。
古代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意境和美感,如山水园林、江南园林等 。
PART 06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与发展
REPORTING
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
1 2
道德伦理
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伦理,如儒家思想中的“仁爱 ”、“礼义廉耻”等观念,对现代社会仍具有指 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课件

传文 统化
5 一、文化的概念
(1) (2)
物质文化层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通过加工自然创造的各种器物,是人的物质生 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属于实体文化。物质文化以满足人类的衣食 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反映了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程 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制度文化层
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是 人们为了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制定的 各种法律、规范、准则、条例等, 是以社会制度形式呈现的文化现象。
传文 统化
6 一、文化的概念
(3)行为文化层
行为文化是指由人们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文化,是以民风民俗形式 出现的,存在于日常起居中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行为模式。如《汉书·王吉传》中所说:“是 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就明确指出了人类行为文化的存在,并说明其具有民族性和 地域性的特点。
(一) (二) (三)
农耕经济与“重农抑商”政策 春秋时期,农为“本”,商为“末”的观念迅速形成 战国时期的李悝提出“尽地力之教” 秦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了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16 三、中华传统文化形成的政治环境
(一)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
传文 统化
▲现代藏族服饰
▲现代苗族服饰
7 一、文化的概念
(4)心态文化(精神文化)层
心态文化是指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发展演化而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 维方式等。心态文化层属于文化的核心,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层 次。社会心理是指人们的要求、愿望、情绪等日常的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 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大众心态。而社会意识形态则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 这些社会意识大多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完善,并 以著作、艺术作品等形式固定下来,流传后世的。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PPT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况PPT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以贵刚经 人和健世 为尚有致 本中为用 的的的的 人和进务 文谐取实 精精精精 神神神神
1.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重视人的生命、肯定人的价值。 《周易》:把人与天地并立,并强调“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礼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孔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辉煌的文化成就 《史记》—史学 《古诗十九首》—诗歌 元典创制
道教、佛教——东汉
(四)魏晋南北朝—— 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期
融合期
多元的文化走向
多方创新的文化成就 数学—祖冲之 农学、地理学—《齐民要术》《水经注》 医学、化学—葛洪
(五)唐宋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的鼎盛期
鼎盛期
唐代 科学技术 文学 艺术
宋代 文学 书法 绘画 科技 教育
(六)明清——中国传统文化 的沉暮与创新
沉暮与创新
文化专制严厉 文字狱
早期启蒙思潮出现 李贽 王守仁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古典文化的总结时期 图书典籍 古代科技 学术文化
西学的传入与东渐
中国传统文化的 基本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体 验,谈谈中国传统化的 基本精神有哪些?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匡衡凿壁借光
车胤囊萤
孙敬悬梁
苏秦刺股
孙康映雪 勾践卧薪尝胆
4.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
躬行践履,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荀子:“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孔子:“敏于行”“敏于事”,“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力行近乎仁”
希腊哲学家 普罗泰戈拉
《论真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哲学命题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渊源。

中国传统文化 Microsoft Word

中国传统文化 Microsoft Word

名词解释1、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其学术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3、中和之美: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4、谚文:古代朝鲜仿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

5、“返本开新”: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主张,即复返儒家心性学之“本”,开出民主政治和科学技术之“新”。

6、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具有个别、具体、可直接观察和经验性等特点。

7、本草之学:我国药学理论的出现在西汉时期,将药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国古代的药学,又称"本草"之学。

其主要内容为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及采集、加工、保存等知识。

著名的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8、中体西用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主张和基本理论。

"中体西用"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吸收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为"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的目的。

9、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便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10、编年体:按照年、月、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史迹的史书体裁称为编年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史体。

11、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由孔子提出,意为两层,一是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法典,二是中和,即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12、经书:所谓的经书,通常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完整版
位于北京,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湛 的建筑技艺著称。
颐和园
位于北京,是一座大型皇家园林,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 内涵闻名于世。
拙政园
位于苏州,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以其精巧的园林布 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传统建筑在现代社会中的保护和传承
保护原则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 好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易行。
华严宗以《华严经》为主要 经典,强调万物圆融无碍的
思想。
04
05
天台宗以《法华经》为主要 经典,注重止观双修和实相
论。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01
佛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 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涉 及哲学、艺术、文学等 领域。
02
佛教的慈悲、平等、中 道等思想对于现代社会 具有积极意义。
03
佛教文化对于心理治疗 、生命教育等方面也有 重要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完整版
目录
•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 儒家思想及其影响 • 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 法家思想及其影响 • 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 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 •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01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文 学艺术、礼仪制度、生活方式及其物化形式等等。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阐述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和影 响。
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法家学派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详细阐述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法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当时的 政治、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一、文明起源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云南元谋县。

(长江流域)北京人: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

(黄河流域)河姆渡人:距今约六千多年;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水稻和蔬菜(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

)半坡人: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市半坡村;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华夏之祖:帝、黄帝:距今四五千年,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皇帝称“人文初祖”一、夏、商、西周夏(约前21世纪一前16世纪)政治:禅让制、太康失国、少康中兴、成汤灭夏商(前16世纪一前11世纪)政治:武王伐纣、盘庚迁都至殷、伯夷、叔齐。

文化:青铜文化:后母戊鼎、甲骨文、金鼎文西周(前11世纪一前771年)政治:分封制、成康之治、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经济:井田制二、东周: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政治:“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商鞅变法、管仲革新、伍子胥鞭尸、晋楚城濮之战科技:初税亩、都江堰: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司南、《春秋》首次记载哈雷彗星、《黄帝内经》成书战国,最早中医著作。

三、秦(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6年)政治:陈胜、吴广起义、焚书坑儒、楚汉相争、郡县制、经济文化: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四、汉:西汉(公元前202年至公元9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西汉:文景之治、七国之乱、、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张骞通西域(长安一河西走廊一西亚一欧洲;丝绸之路)、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王莽改制、绿林赤眉起义、东汉:班超通西域、党锢之祸、黄巾起义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道教:东汉时期兴起贾谊:《吊屈原赋》、《过秦论》;刘安:《淮南子》许慎:《说文解字》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科技:天文:张衡:发明水运浑天仪与地动仪、解释月食成因数学:西汉的《周髀算经》、东汉《九章算术》医学: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华佗(麻醉散、五禽戏);《神农本草经》(药物学)、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四、三国两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政治: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八王之乱、祖逖北伐、淝水之战、元嘉之治、北魏孝文帝改革经济:均田制。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

英 、
拜崇先祖

拜崇腾图 、拜崇物灵、拜崇然自有式形拜崇要主的教宗始原国中、4
。录记规常的
食月和
食日有已文骨甲墟殷国中�纪世 41 前元公、7
。法方算运的- 数分和理定股勾了录记早最�》经算髀周《的纪世 1 前元公于书成、6 。”法数计制值位进十“推首献贡的界世对学数代古国中、5 。等》书农《的桢王代元 �》经茶《的羽陆代唐�》法植种《的颖葛诸代隋如。世问继相作著学农的强较性业专批一�朝元至唐隋、4 。书农部一的备完最早最存现国中是 》术要民齐《、3 。界世向传国中从始开 稻水 �代周的年多 0003 今距在传相、2 。峰高一第了现出展发的术技学科代古国中�期时 汉秦、1 四业作》要概化文统传国中《 641p�容内些哪括包神精化文的学文统传国中、� 定确不 711p�位地要重何有的中化文统传国中在学史统传 、� 题述论 、四 261P。点特的术艺筑建国中述简 、� 241P。品作表代及物人表代的说小清明举列 、� 311p�点特何有书史体传纪、� 111P。点特的展发学史朝北南晋魏述简、� 题答简、四 311P 迁马司、6 041p ”命革界诗“、5 331P 辞楚�4 031P 动运文古唐 、3 611P〉典通〈、� 411P 体年编 、� 释解词名 、三 〉记史〈�〉经诗〈�〉辞楚〈�〉传左〈�。�D 原屈 臣尧梅 �D 居白 �是作著的”骚离之韵无�唱绝之家史“为誉迅鲁、� 殊晏�疾弃辛�苏�照清李�� A�有还�外彦邦周、观秦、永柳除物人表代的派约婉词宋、6 �C 操曹 �B 白李 �A。代时新的作创立独人个到唱歌体集从歌诗了创开� D �、5 �C 石安王 �B 轼苏 �A。者承继好最的动运文古元宗柳、愈韩是� C�、4 �B 体传纪 �A。书史� B�本一第国我是〉书汉〈、2 题择选项单 、二 。题问心中的论文代古国中是�系关的”道“与”文“、51 。熟成趋日已上 术艺在�代明到�后以段阶个三说小本话代宋和说小奇传代唐、说小记笔唐先了历经说小国中、41 。修阳欧、坚庭黄、轼苏、石安王。是”家大四宋北“的初宋、31 。”魔诗“为称被易居白�”圣诗“为称被甫杜�”仙诗“为称被白李、21 。点折转的展发文散国我是�利胜的 动运文古代唐、11 。”言之家一成�变之今古通�际之人天究“是旨宗的》记史《、01 。表代为》子墨《、》语论《以�体录语用采多期早文散秦先、9 。平水高最的书史体年编秦先了表代》传秋春氏左《、8 。河先之史专术学国我开》案学元宋《、》案学儒明《的羲宗黄、7 。等》志国金大《、》志国 丹契《、》史金《、》史辽《有作著史族民的成写期时一这�展发大了到得史族民期时元宋代五、6 �D 修阳欧 修官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以前已有“仁”的概念,但孔子丰富了“仁”的内涵,升华了“仁”的意义。
孔子的“仁”,其内容有四个含义,一曰“仁者,人也。”认为“仁”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二曰“仁”即“爱人”(《颜 渊》),并进一步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为“仁”,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渊》)。三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认为政治的最高境界是以“仁”治天下,象尧舜一样“南面而己。” 子 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四曰:“克己复礼为仁。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他倡导以“孝悌”为基础的伦理观念,指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学 而》)。甚至“仁”的精神也渗透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提出“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指出“博学而笃志,切问 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什么能达到中国文化的颠峰状态
第一,社会大变革,为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历史舞台。 第二,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动荡,使士阶层迅速崛起。 第三,激烈的兼并战争,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四,竟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形成统一的文化观念。 第五,宫廷文化官员周游列国,走向民间,推动了私人学术集团的兴起。
第一节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形成的背景
从周平王迁都(公元前722年)到秦始皇统一中原(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间,习惯上划分 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476年以前为春秋时期,这段时期同孔子所编的鲁国史书《春 秋》的时间大体上差不多。公元前475年到秦统一中国为战国时期。在春秋时期,诸侯各国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战国时期发生大小战220余次,因此春秋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就是在这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的乐章。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图文)全文

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图文)全文
评比性文化
评比性文化又分为优性文化与劣性文化,非评比性文化即中 性文化。所谓优性文化,一般指先进的科技、发达的教育、 优质的服务以及价值观念中的强调独立性反对依附性,重视 现实,赞赏创造性和奋斗精神,反对墨守成规和不求进取性 等。而吸毒、卖淫、同性恋、高犯罪率和颓废思想等文化糟 粕,即属劣性文化。有人亦称其为畸形文化、鸦片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 化。展开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 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 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 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 指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
——文化的定义——
族民时本就学品狭造的一是的文纯狭 性族代质是、,义的方般人内学粹义

格心性的比艺诸的一式而类容、精的

。理相、物术如文切和言一,艺神文

精结最质、制化成能,切是术创化 神合核和科度,果力广精一、造是

的形心精学、特,以义神种道的人

——文化的性质——
从世界文化的角度看,有先进与落后、优秀与低劣之分。但这些因素是可以转化的,由于时代不同,同是 一种文化,它在这个时代是先进的,过了几个世纪,甚至仅仅一个世纪,先进文化就变成落后的文化,这 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一、大陆民族的文化 二、农业社会的文化 三、宗法制度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文化包括文明,它的范围比文明更广泛。因为文化是人类的一种活动,而 文明属于文化活动的成果、表象。
——文明与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介绍PPT课件

VS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法则和宇宙规律,主张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
详细描述
道家思想由老子和庄子等人创立,主张道法自然,认为万物皆有其规律和本性。道家思想反对过度的人为干预,主张让事物自然发展,追求个人的内心平静和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道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川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口味著称。川菜注重刀工和调味的技巧,代表菜品有水煮鱼、宫保鸡丁等。
川菜
粤菜以清淡、鲜美、爽口为特点。烹饪技法独特,如炖、蒸、炒等。代表菜品有白切鸡、烧鹅等。
粤菜
苏菜注重食材的原味和色泽,烹饪技法以炖、焖、烩为主。代表菜品有松鼠桂鱼、狮子头等。
苏菜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茶道强调的是一种宁静、和谐与内敛的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01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元性、包容性、传承性、创新性等特点,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特点
历史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历经夏、商、周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发展历程
戏曲与曲艺是中国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通过唱、念、做、打等技艺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戏曲与曲艺是中国传统表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戏曲包括京剧、昆曲、川剧等不同剧种,曲艺则包括相声、评书、快板等表演形式。这些表演艺术形式通过唱腔、念白、动作等技艺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戏曲与曲艺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流派,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