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不同的拍摄距离与画面 效果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远景
被摄景物广阔而深远,擅长 于表现景物的气势,主要以 大自然为表观对象,强调景 物的整体结构而忽略其细节 表现。
全景
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长于表现主要 被摄对象的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特点
中景
视距比近景稍远, 能为被摄景物提 供较大的活动空 间,不仅能使观 众看清人物表情, 而且有利于显示 人物的形体动作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 呆板
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 变协调了
运用线条进行构图 (水平、垂直)
加强画面空间感。被摄景物具有三度空 间(长、宽与纵深),而照片只具有两度 空间(长和宽,没有纵深),如何利用人 的视觉错觉,使两度平面的照片反映出三 度空间的被摄对象,这是摄影构图十分重 要的目的之一。有很多构图因素能起到这 种作用。虚实结合也是常用手法之一,因 为人的视觉看不清太近或太远的景物,画 面上虚糊的景物就会使人产生比清晰景物 近或远的错觉。
表现意境。一幅画面虚虚实实、虚 实结合,能催人浮想联篇,有助广拓思 路,引入画面意境。例如高山、奇峰, 怪石、多姿古松,或由滚滚云海半掩、 或由轻轻浮云虚拂,这种虚中贴实、实 中见虚的景象会使画面的意境油然而生。
七、背景与前景的应用
前景是指画面处于主体前面的一些景物,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来作前景。 前景的构图运用效果: 第一: 增强画面空间感的效果 第二:渲染季节特征 第三:产生对比和比喻效果 背景是主体后面的景物。它是一幅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用以衬托主体。 背景的作用: 第一:交代环境特点,揭示场地特征 第二:表示主体所处的空间大小 第三:烘托主体,使它的形状轮廓显著,清晰可辨 当主体、背景均为浅色调时,主体宜有暗的轮廓线。 当主体、背景均为深色调时,主体宜有亮的轮廓线。
画面空白,是指画面中没有具体形象的部位。空白有亮 的、白的,也有黑的暗的,烟、云、雾、水、天,也常常被 认为是画面的空白。另外,画面的空白还可理解为无物阻挡 的空间。 画论中说:“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摄影画面也 是如此,一幅照片上下左右塞满了景物,不留一点空白,往 往会给人以拥塞、沉闷的感觉. 一般来说,画面留白具有衬托主体的功能。在画面被摄 主体的周围留有一定空白,可以使被摄主体更加醒目、突出。 画面留白具有视觉和心理上的动势功能。如被摄体是运动着 的物体,在运动方向的前面适当留白,会给人以运动的空间 感和更加强烈的方向感。一般来说,被摄体的前方留白应稍 微大于后方Hale Waihona Puke Baidu白,更加适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和心理习惯。
小结: 综上所述,在决定拍摄点时, 自问一下:“远近怎样?正侧怎样?高低怎 样? 尤其要在一个“稍”字上多加注意,对 比拍摄点稍近、稍远,稍正、稍侧,稍高、 稍低的画面效果,然后作出抉择,这对改进 和提高你的画面构图是既简易又有效的方法。
五、稳定与空白
对于大量静态被摄对象的表现(也包括部分动态对象的 表现),在构图中要特别注意画面的稳定性,唯有稳定的 画面才能给人以安全、宁静的感觉。拍摄这类被摄对象的 画面如果不稳定,在视觉上总会给人一种别别扭扭的感觉, 无论从视觉上还是在心理感受上,都有一种无法言状的 “痛苦”。 也可以说,画面稳定是摄影构图中的第一要素。 画面稳定的基本含义是什么呢?是指画面景物的水平线要 水平、垂直线要垂直,在风光拍摄中尤其应该如此。那么, 如何才能确保风光摄影中地平线的水平效果呢?很简单, 只需在取景时留心一下基准参照物即可,如地平线是否与 取景框的上下框线平行,或垂直物是否与取景框的垂直线 平行等。
六、注意虚实结合的应用
突出主体。把主体拍清晰,把环境 拍虚糊,能使画面集中,主体醒目突出。 这是因为人的视觉易被清晰影像吸引, 在拍摄近景、特写画面时,用虚实结合 来突出主体是最常用的构图要诀。
表现动感。在静止的照片上如何使动体 栩栩如生、具有动感?虚实结合又是最常用 的构图方法。用虚实结合表现动感的形式主 要有三种:一是动体大部分部位较清晰,动 感强烈的部位虚糊,如拍文艺演出或体育竞 赛的人物,使人物的身体及脸部较为清晰, 让动感强烈的手或脚等部位虚糊;二是动体 本身清晰或较为清晰,背景、前景呈强烈虚 糊的水平或放射线状;三是动体本身均呈虚 糊感,让环境相对较为清晰。
背面方向是
从被摄物体的 背面方向进行 拍摄,把它用 于人物摄影往 往能使主体与 背景融为一体, 有助于观众联 想主体人物面 对背景所产生 的感受。
四、不同的高度与画面效果
“高度”指相机是高于、低于还是类 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拍摄点高度的一 系列变化,可以归纳为三方面,这就是 常说的“平拍”、“仰拍”、“俯拍”。
俯拍的相机位置高于主体的 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下 拍摄。“登高才能望远”, 俯拍的最大特点是能使前、 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展 现。俯拍有助于强调被摄对 象众多的数量、盛大的场面; 有助于交待景物,人物之间 的地理位置;有助于画面产 生丰富的景层和深远的空间 感;也有助于展现大地千姿 百态的线条美,例如纵横交 错的田垅阡陌、缓延盘旋的 公路、层层起伏的梯田等。 运用俯拍时常见的不足是高 度不够。
很多人喜欢让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 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 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 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 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
“三分法”
“三分法”,即九宫格法,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 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 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 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 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仰拍的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主 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 朝着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摄。 仰拍有助于强调和夸张被摄 对象的高度;有助于夸张跳 跃动体的向上腾跃;有助于 表现人物高昂向上的精神面 貌,以及表现拍摄者对人物 的仰慕之情。在室外采用仰 拍还能最大限度地把被摄体 衬托在天空之中,从而使画 面具有一种豪放之情。仰拍 时要注意避免镜头过仰,否 则会引起景物的明显变形, 这在拍摄中、近景人物时尤 应注意。
近景
近景突出表现 被摄对象的主 要部分,主要 面貌,擅长于 对人物的神态 或景物的主要 面貌作细腻的 刻画。
特写
对被摄景物的某一局部进行更 为集中突出的再现
三、不同的方向与画面效果
“方向”指拍摄点位于被摄物体的正面, 背面还是侧面(正侧和斜侧)。它是指 相机围绕被摄物体四周的位置变化。拍 摄点方向的选择,各有千秋,可以根据 拍摄所需予以选择。
2010年暑期免费培训 摄影班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就是如何在画面内 安排拍摄对象的位置。
一、构图中的要件——主体
1.单一主体
2.多重主体
单一主体 是画面中具有非常突出地位的物体, 是拍摄者最先注意到的物体,拍摄 后最想让观赏者第一眼就注意到的 物体,并随之产生共鸣。 多重主体 画面不是只靠一个突出的物体组成, 往往是有很多的物体充斥画面,而又 不能都排除掉,有时候在画面中的多 个物体都同时极具观赏性。
平拍的相机位置与被 摄主体处于类同的高 度,特征是镜头朝水 平方向拍摄。平拍较 合乎人们通常的视线, 因而有助于观众对画 面产生身临其境的视 觉感受;平拍还有助 于主体在画面上更多 地挡去背景中的人物 或景物,从而使主体 更突出,平拍人物或 建筑还不易产生变形, 使景物或人物在画面 上显得亲切、自然。
正面 即
相机正对拍 摄物体的正 面,有利于 表现主题的 正面形象; 擅长于表现 对称美;能 产生庄重威 严静穆之感。 但往往会使 画面缺乏透 视感,引起 呆板感。
斜侧
有助于 表现物 体的立 体感和 空间感, 突出主 体。
正侧
即与被 摄物体正面成 90°的侧面方向。 常用于人物拍摄, 特点是能生动地 表现人物脸部, 尤其是鼻子的轮 廓线条,拍人物 剪影的最佳方向 就是正侧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