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六法论

六法论

“六法论”之气韵生动摘要:“六法”的提出,为我国造型艺术领域的创作和评论开创了一个精密而具有普遍艺术规律的理论体系。

而“气韵生动”是“六法”中的第一法,它比较抽象又放在第一位,既是绘画创作的首要目的又是对作品评价的标准。

但对“气韵生动”含义的具体解释以及产生气韵的根源,则一向是众说纷纭。

我认为对这一重要理论进行探讨,对于阐明中国古代画论的真实含义,继承中国文艺理论的优秀传统,以及对当前的绘画创作,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气韵生动;六法;理解;影响南朝梁谢赫著《画品》是保存至今的最早一部绘画理论著述,《画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评论画家艺术的论著,它与钟嵘《诗品》、庾肩吾的《书品》一样,同是齐梁时期文艺评论和品藻成为一时风气的产物。

《画品》在序中首先阐明“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即本书系品评画家艺术高下之著作,又提出绘画的社会功能为“明劝戒,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

“气韵生动”是南齐谢赫在所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画有六法”的第一法,是评论一幅作品的最高标准。

很长时间以来,因“气韵生动”居于“六法”的第一位又比较抽象,对它含义的具体解释以及产生气韵的根源,未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气韵生动”的含义“气韵一词,本来是指人的气质、风度等而言”(阮璞《谢赫“六法”原义考》)。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天地万物生化之本,所谓“精气为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后引申指人的才性气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文章、图画之风格、气势等。

“生动”二字的涵义,前人亦有很多解释。

王微在《叙画》中说“横变纵化,故动生焉”。

阮璞解释:“动字在这里则作名词,其含义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动势之类……”。

“生动”是以具体的形式语言,通过具体的形、线、面或色彩等等进行有机的变化组合,形成与作品内在精神相吻合的一种势,也就是与创作者的情感相统一的形式节奏。

谢赫在《古画品录》品评画家时多次谈到“气、韵”。

如“颇得壮气,陵跨群雄。

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⑴,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⑵,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⑶,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⑷,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⑸,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⑹,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⑺,近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⑻。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⑼,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⑽。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⑾。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⑿,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文人画最全面的解释

文人画最全面的解释

文人画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文人画最初的定义是封建士大夫的戏笔之作,以此来区别于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匠。

广义地讲,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画家之画;狭义地讲,文人画以“士气”标举,以“逸”为宗旨,多取材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意韵,重视画中意境的构造等等。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其概念内涵却比较模糊,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有分歧。

当前的绘画研究界对文人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界定:第一种观点:从中国绘画发展全局和中国绘画特有的品质来考察,认为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独具特色的风格样式或风格体系,发轫于宋而大成于元,其艺术特质是注重笔墨趣味,不求形似,诗、书、画、印合璧。

第二种观点:以画家身份为标准,认为文人画即文人之画或士人画或士大夫画。

第三种观点:以董其昌“南北分宗说”为基础,认为文人画就是南宗画。

中国绘画发展到宋、元之际,发生了一次明显变化,这就是出现了较之唐代以来流行的精谨风格的绘画显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新画风,并且很快在士大夫文人中流行开来。

这种画风出现以前,绘画一技主要由专业画工掌握,因此较有社会地位的文人大都对之持看不起的态度;而这种新兴画风出现以后,最初掌握这种新画风的人则大都是一些著名文士,后来的文人们也就竞起仿效,反而无不以能绘画为文人的风雅。

因此,后人称这种由文人鼓吹、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画风为文人画.文人画出现以后,对它有不同的称呼。

宋人康与之所谓“隐士之画”,刘学箕所谓“画士”之画,苏轼所谓“士人画”等。

从其作为与传统的“画工之画”相对应的概念来看,都是指文人画。

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便是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

因而,将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从描写的“物象”来讲,前者多是山水花鸟,后者多是人物故事;从创作手段来讲,前者多是简括的即兴式的书法式的,而后者多是精细的再现式的工艺式的。

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见解(简答题)

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见解(简答题)

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见解(简答题)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出处(1)“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出自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原文是:“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苏东坡在第一首诗中明确提出自己对绘画的见解,他认为作为欣赏者在品评绘画作品如果只以形似论画,那真是儿童的见识了。

就如写诗,如果写的内容只是对现实事物的描述,那肯定不是高明的诗人所为。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论画不以形似为其欣赏标准呢?苏轼认为应该和欣赏诗一样,“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应该看其是否清新自然。

他认为王主簿的折枝花卉具有清新、自然、疏澹、精气匀和之美,甚至在他的眼中这样的画比花鸟画名家边鸾与赵昌的画要画得好。

并且赞叹“谁言一点红,解寄天边春!”。

想不到那一点儿红色春花会寄托着无边的春色。

第二首,苏轼同样以他论画不以形似的观点对另一幅花鸟作品进行了欣赏。

在他的眼中“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将画中的物赋予了人的灵性与气质。

并在诗中再次提出“天巧”这与第一首中“天工”意思相同,即自然天成。

他认为如果人能在绘画中做到情感表达自然巧妙,那么美丽的春色自然会在纸笔间体现出来。

他还通过这两枝折枝花卉的作品,猜想王主簿一定是能写出好诗的人,何以见得呢?因为他认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既然王主簿的画如此格调清新表达自然天成,那么他当然应是位懂诗之人。

(2)苏轼认为“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即如果写诗只是为写诗人所要描绘的事物本身,那可以断定写诗者不是真正善于作诗和真正懂诗的人。

这与“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一个道理。

故苏轼说“诗画本一律”。

关于诗,魏晋时期梁.钟嵘所着《诗品》是战国第一部五言诗的理论批评专着。

王维画原文及赏析

王维画原文及赏析

王维画原文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王维画原文及赏析王维画原文及赏析2篇王维画原文及赏析1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苏轼画画的评论

苏轼画画的评论

苏轼画画的评论苏东坡在两首折枝花鸟画的题赞当中写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在诗中,苏轼十分精辟地表达了他的审美理想。

苏轼认为,绘画和诗歌在创作上有着共同地规律,诗歌和绘画都是遵循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原则,都重视写意和精神理念的传达,强调认识、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但是不会拘泥于客观世界,不即不离,从而做到对外在形象和内在理念的完美统一。

诗歌和绘画从观察外物到表现物象都要求艺术家全身心地投入,它们所追求的最后境界都是“天工与清新”,“天工”是指自然而然,也就是说要符合大自然的造化,与外在物象有会通之处,那“清新”就是要摆脱人为的繁琐和刻意,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句话被一些人解读为苏东坡不推崇形似,甚至反对形似、遗弃形似,实则非也。

苏东坡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当中写道:“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豪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在这首诗当中,素数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了画家所画的作品。

状如幽人之竹,貌若处女之花,鸟雀翻飞,花雨摇荡,这样美好的画面展示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自然物象。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作品并不是标本式的,僵死的外形,而是形神的高度契合和统一,更能充分地表现出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结构。

苏轼批判了当时很多人持有的庸俗幼稚的审美观念,尖锐地指出了如果以形似作为评价画作优劣地标准,那么这一见解和儿童涂鸦“像不像”的审美观念便别无二致。

他要求人们要突破“论画以形似”的审美藩篱,走出“赋诗必此诗”的牢笼,由形而神,形超理得,进入神韵妙生、天工清新的艺术境界。

苏轼在《净因院画记》当中认为,对于客观物象的认识应该知其“形”,更应该明其“理”,特别是对“无常形”者,更是不可不谨。

文人画最全面的解释

文人画最全面的解释

文人画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功夫,必需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此之所谓文人画。

文人画最初的概念是封建士医生的戏笔之作,以此来区别于宫庭画师和民间画匠。

广义地讲,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医生所作之画,有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庭画院画家之画;狭义地讲,文人画以“士气”标举,以“逸”为宗旨,多取材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意韵,重视画中意境的构造等等。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其概念内涵却比较模糊,人们对它的理解也有不合。

当前的绘画研究界对文人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界定:第一种观点:从中国绘画发展全局和中国绘画特有的品质来考察,以为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独具特色的风格样式或风格体系,发轫于宋而大成于元,其艺术特质是注重笔墨趣味,不求形似,诗、书、画、印合璧。

第二种观点:以画家身份为标准,以为文人画即文人之画或士人画或士医生画。

第三种观点:以董其昌“南北分宗说”为基础,以为文人画就是南宗画。

中国绘画发展到宋、元之际,发生了一次明显转变,这就是出现了较之唐朝以来流行的精谨风格的绘画显得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新画风,而且很快在士医生文人中流行开来。

这种画风出现以前,绘画一技主要由专业画工掌握,因此较有社会地位的文人多数对之持看不起的态度;而这种新兴画风出现以后,最初掌握这种新画风的人则多数是一些著名文士,后来的文人们也就竞起仿效,反而无不以能绘画为文人的风雅。

因此,后人称这种由文人鼓吹、提倡并身体力行的画风为文人画.文人画出现以后,对它有不同的称号。

宋人康与之所谓“隐士之画”,刘学箕所谓“画士”之画,苏轼所谓“士人画”等。

从其作为与传统的“画工之画”相对应的概念来看,都是指文人画。

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起来,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即是强调作者个人心里情感的抒发,这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

因此,将文人画与传统绘画比较,从描述的“物象”来讲,前者多是山水花鸟,后者多是人物故事;从创作手腕来讲,前者多是简括的即兴式的书法式的,而后者多是精细的再现式的工艺式的。

03第四章宋代文献

03第四章宋代文献
郭若虚:吴生之作,为万世法。……吴之笔,其势 圆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 窄,故后辈称之为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落笔雄劲,而傅色简淡……至今画家有轻拂丹青者, 为之吴装。(见《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
宋代人物画论
苏轼: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 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 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 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 古今一个而已。
师学舍短——见短勿诋,返求其长;见工勿誉, 返求其拙。
所谓六长者:粗卤求笔一也,僻涩求才 二也,细巧求力三也,狂怪求理四也, 无墨求染五也,平画求长六也。
欧阳修、沈括、苏轼的重神似论
善言画者,多云;鬼神易为工。以为画以形似为难, 鬼神人不见也。然至其阴威惨淡,变化超腾,而穷奇 极怪,人见輙惊绝,及徐而定视,则千状万态,笔简 而意足,是不亦为难哉!(欧阳修《六一题跋》)
苏轼提倡的诗情画意
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蓝田白石出,玉川红叶稀。山路原无雨,空翠 湿人衣。
欧阳修、苏轼:见诗如见画。 每下笔皆默合诗人句法。或辅张图绘间,景物
虽少而意常多,使览者可以因之而遐想。昔王 安石有绝句云:“汀洲雪慢水溶溶,睡鸭残芦 映霭中。归去北人多忆法,每家图画有屏风。” 叔傩所画率合此等诗。(见《宣和画谱》)
宋代人物画论
米芾:余乃取顾(顾恺之)高古,不使一笔入吴生。 张彦远:开元中,将军斐旻善舞剑。道玄观旻舞剑,
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时又有公孙大娘, 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为草书,杜甫歌行述其 事。是知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夫所能 作也。(见《历代名画记》)
宋代人物画论
苏轼与陈造的传神论 苏轼:“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

形似 神似 诗意 画论

形似  神似  诗意 画论

形似神似诗意——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精义解析胡立新苏轼的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流播之广、影响之大、评论之多实在是古代题画诗中的唯一。

它既受推崇,又被诟病,至今尚有不少论者还在阐释它。

如果我们结合苏轼生活时代的绘画风气以及苏轼本人的绘画审美价值立场,审慎阅读诗中的语词,并把这两首诗作通盘研读,就会发现,苏轼该诗是借评说王主簿的折枝画,一方面批评院体工匠画以“形似”论优劣的技艺评判标准,另一方面是要树立士人画崇尚“诗意”的审美理想;至于“神似”与“传神”,苏轼是肯定的,但不是他认定的最高审美目标,也不是士人画的根本审美理想。

为下文论说更加直观,现将这两首诗原文录下: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⑷苏轼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绘画最为发达的时代,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平民百姓,都崇尚绘画,一时间,画画、赏画、藏画、论画蔚成风气。

参与进来的主要群体有三类,一是民间依靠绘画谋生的工匠,二是宫廷培训出来的画师,三是以绘画为业余爱好的文人士大夫。

这三个群体的画风主要分为两派,前两个群体重技法、贵形似,追求画作与原型的逼真效果;第三个群体就是后人所谓“文人画派”,不讲究严格的技法,重写意、贵神似,追求画作的诗意效果。

苏轼则是后一画派的实践者和理论倡导者。

苏轼论画、评画的诗文都是围绕这两种绘画风气而谈的,或批评院体止于形似论画,或树立士人画的审美趣味。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也不例外,既是对院体画风的扬弃,又是对士人画理论纲领的树立。

苏轼生活在院体画占主导潮流的时代,士人画才刚刚兴起。

院体画和工匠画虽然也讲究艺术性,但主要还是作为一项技艺,服从实用和功利目的,即使是装饰工艺画,也都未完全脱离实用的趣味。

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_朱海燕

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_朱海燕

第10卷第2期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10 No.2 2009年4月Journal of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Apr.2009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朱海燕1,王秀萍1,2,刘仲华1*,刘德华1,施兆鹏1(1.湖南农业大学教育部茶学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128;2. 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福建福安 355015)摘要:以唐宋茶诗词为研究材料,深刻地阐述了唐宋茶诗词中的三种品茶意境:一是“有我有茶”之境,是“我”寄情于茶的和美意境,二是“茶我同一”之境,是“我”与茶融合为一整体的和美意境;三是“无我无茶”之境,“我”与茶都已融入了天地之间,世界一片空灵,“万物与我同一”,亦即“天人合一”的最高和美意境。

关键词:诗词;茶;品茶意境;唐宋代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9)02-0087-03Three Artistic Conceptions of Appreciating Tea in theTea Poems Writte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ZHU Hai-yan1,WANG Xiu-ping1,2,LIU Zhong-hua1*,LIU De-hua1,SHI Zhao-peng1(1.Key Laboratory of Tea Science of Education Ministr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 China;2.TeaResearch Institut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Fu`an 355015, China)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ea poems written in Tang and Song Dynasty were studied as primary materials to profoundly interpret three artistic conceptions of“harmony”beauty of appreciating tea in them as follows: the first is called “tea and me”, which was the conception of involving human in tea; the second was a conception of “tea integrating with me”;the third was the conception of “no tea no me”,which means the incorporate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among tea, human beings, the nature and the societies.Key words: poem;tea;artistic conceptions of appreciating tea;Tang and Song Dynasty一代美学大师宗白华认为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是:“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1]。

苏轼诗中关于竹子的描写之二

苏轼诗中关于竹子的描写之二

苏轼诗中关于⽵⼦的描写之⼆浮空两⽵横南阁,倒影扶桑射北窗。

《登州孙⽒万松堂》诗酒暮年犹⾜⽤,⽵林⾼会许时攀。

《次韵王震》⽵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其⼀》⽵簟凉风眠昼永,⽟堂制草落⼈间。

《次韵完夫再赠之什》衡门⽼苔藓,⽵柏千兵屯。

《⽤王巩韵赠其侄震》⽵簟暑风招我⽼,⽟堂花蕊为谁春。

《⽟堂栽花,周正孺有诗次韵》丹青已是前世,⽵⽯时窥⼀斑。

《再和⼆⾸其⼆》风蒲半折寒雁起,⽵间的皪横江海。

《赵令晏崔⽩⼤图幅径三丈》待向嵩阳求⽔⽵,⼀犁烟⾬伴公归。

《次韵张昌⾔给事省宿》不⽤临风苦挥泪,君家⾃与⽵林齐。

《次韵刘贡⽗省上》其⾝与⽵化,⽆穷出清新。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清诗咀嚼那得饱,瘦⽵潇洒令⼈饥。

《戏⽤晁补之韵》瘦⽵如幽⼈,幽花如处⼥。

《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岷峨有雏凤,梧⽵养修翎。

《送家安国教授归成都》城中古沼浸坤轴,⼀林瘦⽵吾菟裘。

《⽊⼭》与君皆⽆⼼,信步⾏看⽵。

《连⽇与王忠⽟,张全翁游西湖》⽵间逢诗鸣,眼⾊夺湖渌。

同上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尺围。

《寿星院寒碧轩》何时翠⽵江村路,送我柴门⽉⾊新。

《3⽉20⽇开园三⾸其三》殷勤⽵⾥梦,犹⾃数⼭王。

《过杞赠马梦得》(⼭、王谓⼭涛、王戎,⽵林之游也。

)江西⼭⽔真吾邦,⽩沙翠⽵⽯底江。

《江西⼀⾸》已从⼦美得桃⽵,不向安期觅枣⽠。

《赠蒲涧信长⽼》当连青⽵竿,下灌黄精圃。

《⽩⽔⼭佛迹岩》春江围草市,夜浪浮⽵屋。

《江涨⽤过韵》买⽥带修⽵,筑室依清流。

《和陶贫⼠七⾸其七》越⼭少松⽵,常苦野⽕厄。

《与正辅游⾹积寺》井⽔分西邻,⽵阴借东家。

《和次韵⼦由所居六咏其四》桤栽与笼⽵,⼩诗亦可求。

《和次韵⼦由所居六咏其六》由来⽵林⼈,不数涛与戎。

《和陶拟古九⾸其⼆》腊果缀梅枝,春杯浮⽵叶。

《次韵⼦由⽉季花再⽣》蒲团蟠两膝,⽵⼏阁双肘。

《午窗坐睡》云母透蜀纱,琉璃莹蕲⽵。

《次韵⼦由浴罢》不须富⽂章,端解耗纸⽵。

《借前韵贺⼦由⽣第四孙⽃⽼》谁能插篱槿,护此残⽵柏。

画原文赏析及翻译

画原文赏析及翻译

画原文赏析及翻译画原文赏析及翻译画原文赏析及翻译1浣溪沙·一叶扁舟卷画帘一叶扁舟卷画帘。

老妻学饮伴清谈。

人传诗句满江南。

林下猿垂窥涤砚,岩前鹿卧看收帆。

杜鹃声乱水如环。

鉴赏上片写词人与老妻泛舟徜徉的野趣。

尽管是“一叶扁舟”,上面的设置却颇为清雅。

词人卷起画帘,与老妻对坐。

一面饮酒清谈,一面观赏着如画江山。

“老妻学饮”句,雅兴溢于笔端。

不用说,写诗填词,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了。

“人传诗句满江南”一句,既道出了“清谈”的内容,又勾勒出了词人自信自豪的翩翩风度。

下片寓情于景,写归途的欢愉心情。

“林下猿垂窥涤砚”:垂,下挂、落下或向下俯身;窥,是从小孔或缝隙里偷偷地看,或在暗中察看的意思;涤砚,洗砚台。

试想:一个或几个调皮的猴子,下挂或向下俯身,闪动着诡谲的小眼睛,在偷偷地窥伺着词人洗砚台的动作。

这个镜头,很是生动传神,逗人喜爱。

“岩前鹿卧看收帆”:靠岸了,收帆了,山岩前的小鹿,安闲地躺在那里,静静地观看着词人的一举一动,表现得饶有兴味。

使人感到此情此景,难以言喻,真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接着,词人舍舟登岸,惊起了岸边杜鹃一片“声乱”,激起了船边的一片漩涡“如环”。

在这阕词里,词人以归途的三个动作为序:准备回去了,先要洗洗砚台,然后收起风帆,最后舍舟登岸。

妙就妙在他没有简单地去描写自己这三个动作,而是用猿、鹿的神态和杜鹃的反应,客观地揭示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自信,闲适,意趣潇然。

黄庭坚的这首小词,写得活泼、欢快,生活气息浓郁。

可以说是人物的心境美和大自然的环境美的天衣无缝的统一。

画原文赏析及翻译2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译文及注释「翻译」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

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

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私绳的铜环,悬挂在杆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能呼出。

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

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第一篇: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画竹文言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原文竹之始生,一寸之萌①耳,而节叶具焉②。

自蜩腹蛇蚹③以至于剑拔十寻④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⑤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⑥,以追其所见。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⑦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⑧而操之不熟者,平居⑨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阅读训练一、文中用了两处比喻,找出来,说说它们的比喻义。

蜩腹蛇蚹,指竹笋节节环生的形状,好像蝉腹下的条纹和蛇腹下的横鳞。

剑拔,形容竹笋脱掉笋壳长成竹子,好像剑从剑鞘里拔出那样挺直。

/兔起鹘h 落:比喻动作敏捷。

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二、翻译下列句末语气词,说明其表达的语气。

1.而节叶具焉。

(呀)(肯定)2.岂复有竹乎(呢)(反问)3.少纵则逝矣(了)(感叹)4.苛政猛于虎也(啊)(判断)三、解释加点的词1.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幼芽)2.岂复有竹乎(再)3.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添加)(堆叠)4.以追其所见(追索)四、这则短文对你有何启示:胸中必须先有鲜活的形象,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造型。

注释①萌:芽。

②而节叶具焉:但节、叶都具备了。

具,具备。

焉,句末的语气助词。

③蜩(ti o)腹蛇蚹(f):蝉的腹部、蛇的腹下。

蜩,蝉。

蛇蚹,蛇的腹下。

蝉的腹部是分节的,蛇的腹下分节、有鳞片,这些特征都与竹笋有些相像。

这里形容竹出生的状态。

④寻:八尺。

⑤成竹:完整的竹子。

⑥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意即急起振笔,从之、直遂,就是急忙起来挥动画笔,依照、跟随(心中的竹子形象)。

遂,通随。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画折枝·瘦竹如幽人》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前言】《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题画诗。

第二首诗以王主簿折枝画为描写对象,至篇末以诗代简,表示愿意听到王主簿对写诗作画的“妙语”。

这组诗是用诗歌形式评论文艺作品的名篇,其中关于“形似”的见解颇受后人注目。

虽然分为二首,但围绕“以诗题画”,由画到诗,再由诗到画,最后仍然归结到诗,离中有合,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密。

【注释】⑸决:急速。

⑹悬知:猜想。

【赏析】第二首诗咏画的特点是精当、形象。

说它精当,是因为其中出现的画面图象正可用来印证前首所述的艺术理论;说它形象,是因为诗中对王主簿的折枝画描写得十分生动,可给读者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一、二句写竹用“瘦”,写花用“幽”,已颇具情致,同时再用“幽人”比竹、“处女”比花,则进一步写出了竹与花的风韵,这是诗人以“神似”论画、赋诗的结果。

三、四句写雀。

“低昂”二字再现构图的照应配合,“摇荡”二字传达画中生物呼之欲出的神态,正是于“疏淡含精匀”、“天工与清新”中表现内在情味的妙句。

“双翎”句再写雀。

决,急速。

《庄子·逍遥游》:“决起而飞。

”“决将起”,指将起而未起。

“众叶纷自举”,再写折枝。

“纷”字、“举”字,显示出叶片争欲挺出的神气。

这两句所揭示的是意念中的动作,是画家传神的结果。

七、八句描写细腻,连蜂儿腿上的“清蜜”也分明可辨。

这是苏轼并非全盘否定“形似”的明证。

总观画面,不过一丛竹、数枝花、两头雀、一只蜂,却带来了盎然春意。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既是对画家技艺的总评价,同时又呼应前首,点明王主簿以“一点红”“寄无边春”的艺术功力。

最后两句别出新意,与“题画”的主题似断似续,正是苏轼“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这样一种写作方法的体现。

关于竹子的现代诗歌20字

关于竹子的现代诗歌20字

关于竹子的现代诗歌20字《竹韵》作者:佚名朝代:现代翠影摇风处,虚心守节昂。

幽林筛碎月,劲骨韵悠扬。

注释:•翠影摇风:描绘竹子翠绿的身姿在风中摇曳。

•虚心守节:竹子空心且竹节分明,象征着虚心与坚守气节。

•幽林筛碎月:在幽静竹林里,月光透过竹叶洒下如被筛过的碎影。

翻译:在风里竹子翠绿影子轻摇,它内心虚空坚守气节高昂。

幽静竹林中筛落点点碎月,刚劲竹骨韵味悠长飘荡。

赏析:诗中“翠影摇风” 勾勒出竹子灵动之姿。

“虚心守节昂” 点明竹子重要的品质特征,寓意深刻。

“幽林筛碎月” 营造出静谧幽美的画面,最后“劲骨韵悠扬” 将竹子的刚劲与韵味相融合,展现出竹子独特的魅力与高雅的气质,表达对竹子的赞美与欣赏。

《竹颂》作者:佚名朝代:现代瘦影立云涯,清姿映日华。

新篁添翠色,高节韵无涯。

注释:•瘦影立云涯:形容竹子修长的身影挺立在云边,展现其挺拔之态。

•清姿映日华:清秀的姿态与太阳的光辉相互映照。

•新篁:新生的竹子。

翻译:修长身影站立在云边天际,清秀姿态与太阳华光相衬。

新生竹子增添一片翠绿颜色,高尚气节韵味无尽无涯。

赏析:“瘦影立云涯” 给人一种竹子高耸入云的壮阔感。

“清姿映日华” 描绘出竹子在阳光照耀下的清新美感。

“新篁添翠色” 体现竹子的生机与活力,“高节韵无涯” 强调竹子气节高尚且韵味无穷,从竹子的外形到内涵全面地进行歌颂。

《咏竹》作者:佚名朝代:现代风拂千竿翠,雨润万叶幽。

竹韵心中绕,气节永不休。

注释:•风拂千竿翠:风吹过众多竹子呈现出一片翠绿景象。

•雨润万叶幽:雨水滋润使得竹叶更显清幽。

翻译:微风轻拂千竿竹子翠绿,雨水润泽万片竹叶清幽。

竹子的韵味在心中萦绕,它的气节永远不会休止。

赏析:“风拂千竿翠,雨润万叶幽” 从风雨对竹子的影响入手,写出竹子在自然环境中的美态。

“竹韵心中绕,气节永不休” 则将竹子的韵味与气节深入到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对竹子所蕴含的美好品质的敬重与铭记。

《竹意》作者:佚名朝代:现代碧竹依幽径,虚心伴月吟。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画折枝·瘦竹如幽人》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前言】《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题画诗。

第二首诗以王主簿折枝画为描写对象,至篇末以诗代简,表示愿意听到王主簿对写诗作画的“妙语”。

这组诗是用诗歌形式评论文艺作品的名篇,其中关于“形似”的见解颇受后人注目。

虽然分为二首,但围绕“以诗题画”,由画到诗,再由诗到画,最后仍然归结到诗,离中有合,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密。

【注释】⑸决:急速。

⑹悬知:猜想。

【赏析】第二首诗咏画的特点是精当、形象。

说它精当,是因为其中出现的画面图象正可用来印证前首所述的艺术理论;说它形象,是因为诗中对王主簿的折枝画描写得十分生动,可给读者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一、二句写竹用“瘦”,写花用“幽”,已颇具情致,同时再用“幽人”比竹、“处女”比花,则进一步写出了竹与花的风韵,这是诗人以“神似”论画、赋诗的结果。

三、四句写雀。

“低昂”二字再现构图的照应配合,“摇荡”二字传达画中生物呼之欲出的神态,正是于“疏淡含精匀”、“天工与清新”中表现内在情味的妙句。

“双翎”句再写雀。

决,急速。

《庄子·逍遥游》:“决起而飞。

”“决将起”,指将起而未起。

“众叶纷自举”,再写折枝。

“纷”字、“举”字,显示出叶片争欲挺出的神气。

这两句所揭示的是意念中的动作,是画家传神的结果。

七、八句描写细腻,连蜂儿腿上的“清蜜”也分明可辨。

这是苏轼并非全盘否定“形似”的明证。

总观画面,不过一丛竹、数枝花、两头雀、一只蜂,却带来了盎然春意。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既是对画家技艺的总评价,同时又呼应前首,点明王主簿以“一点红”“寄无边春”的`艺术功力。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翻译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翻译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翻译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翻译:如果只以形似来论画,那种艺术见识接近于儿童。

如果写诗仅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那他一定不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诗歌和绘画是同一个道理,绘画要形神兼具,诗歌要情韵齐备。

这样才能做到浑成自然,没有人为痕迹,流利新颖,不落俗套。

正如边鸾的鸟雀画得其“生意”,赵昌的折枝画生动传神。

可是他们两人的画作如何比得上王主薄画得这两幅画呢,每副画都构图疏朗,色泽淡雅,笔墨精妙匀净。

谁说“一点红”便能寄托无边的春意,我过去体会不深今天观看了王主簿的折枝画,才真正领会到这样的艺术真谛。

论画与形似见于儿童邻

论画与形似见于儿童邻

论画与形似见于儿童邻摘要:与民间画家、院体画家相比,文人画家许多并不具备专业的绘画基础,但是其深厚的学术修养使他们具有独到的的审美见解和审美取向,为绘画审美的不断提供着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与此同时,文人画家所处的特殊历史文化地位使得他们的绘画理论和审美带有一定的偏见性和偏激性,对绘画审美的既有促进,又有。

关键词:苏轼;文人画家;偏激性;形似XX在绘画的史上,文人画家占着重要的,自苏轼开始,文人画的大旗正式树起,文人画家们尚意轻形的审美倾向和注重气韵修养的审美为绘画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但随着后世一些文人对前人理论的牵强附会,以及本身优势地位的纵容下,文人画家大力贬低其他非文人画家,抬高自己;不重写实、漠视专业基础,轻俗化写实审美,迷于追求玄之又玄的意蕴,将绘画流于所谓自娱游戏,其偏激的审美倾向对绘画的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XX一、苏轼对文人审美的影响苏轼可以说是文人画家中的独有代表,他是有名的文豪、书法家。

他在美术史上并不以作品著称,人们更关注的是他的绘画理论和审美思想.苏轼建立了系统的文人画理论:他抬高士人画(文人画)的审美地位,贬低画工,藐视画院;他强调诗画一律,主张意境美;他强调绘画娱乐性,讲究创作冲动,有感而发;他强调神似,忽略形似、贬低写实;他主张表现方法不受,因需而异。

这些绘画理论和审美取向长期成为文人画家审美取向和的坐标,并一度左右着绘画的。

苏轼学识渊博,修养深厚,与其他画家相比,更看重绘画中的意蕴审美,强调抒情、娱乐。

他建议忽视形似,给后世绘画审美带来了一丝自由的**空气,一定程度打破了绘画的专业门槛,使得大批的文人也可以下笔丹青,怡情舒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而论画与形似,见于儿童邻, 这句诗话更成为后世文人画家的审美宝典。

XX二、文人画家对其审美心理和审美标准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说,苏轼的文人点和审美倾向在当时是先进的、超前的,对绘画审美的是有益的。

但是,他的审美理解和更多是代表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趣味,会和其他阶层人们的审美发生一些冲突。

郑板桥画跋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画跋文言文翻译

郑板桥画跋文言文翻译1. 郑板桥文言文翻译原文】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

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长:擅长。

室:家。

案:桌子。

辄:就。

至:至于。

值:遇到。

活:使……活。

【译文】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

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

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

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

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

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

”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命。

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2. 郑板桥题画译文郑板桥题画诗很多,不知你要哪一首。

郑板桥题画诗赏趣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长于画竹,也善于在画中题诗以抒情表志。

细细揣摩板桥的题画诗,其意蕴深长,不由得叫人击掌叫绝。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乾隆十八年,山东大旱,当时任潍县县令的郑板桥因为请求赈灾济民的事而得罪了上司,他不愿与贪官污史合流,于是决定弃官回乡。

临走时,潍县的士绅、百姓盛情挽留。

郑板桥心情激动,当即画了一幅竹子留赠,这首诗就是题在上面的,表现了诗人两袖清风、退隐回乡的决心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独善其身的高尚情操。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为官清正,也颇有政绩,就是因为难以向清代官场作风妥协而一直没有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赏识。

然而,山东巡抚包括却十分地尊重与支持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画折枝·瘦竹如幽人翻译赏析
《画折枝·瘦竹如幽人》作者为宋朝诗人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前言】《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

这是一组题画诗。

第二首诗以王主簿折枝画为描写对象,至篇末以诗代简,表示愿意听到王主簿对写诗作画的“妙语”。

这组诗是用诗歌形式评论文艺作品的名篇,其中关于“形似”的见解颇受后人注目。

虽然分为二首,但围绕“以诗题画”,由画到诗,再由诗到画,最后仍然归结到诗,离中有合,体现了作者构思的精密。

【注释】⑸决:急速。

⑹悬知:猜想。

【赏析】第二首诗咏画的特点是精当、形象。

说它精当,是因为其中出现的画面图象正可用来印证前首所述的艺术理论;说它形象,是因为诗中对王主簿的折枝画描写得十分生动,可给读者以优美的艺术享受。

一、二句写竹用“瘦”,写花用“幽”,已颇具情致,同时再用“幽人”比竹、“处女”比花,则进一步写出了竹与花的风韵,这是诗人以“神似”论画、赋诗的结果。

三、四句写雀。

“低昂”二字再现构图的照应配合,“摇荡”二字传达画中生物呼之欲出的神态,正是于“疏淡含精匀”、“天工与清新”中表现内在情味的妙句。

“双翎”句再写雀。

决,急速。

《庄子·逍遥游》:“决起而飞。

”“决将起”,指将起而未起。

“众叶纷自举”,再写折枝。

“纷”字、“举”字,显示出叶片争欲挺出的神气。

这两句所揭示的是意念中的动作,是画家传神的结果。

七、八句描写细腻,连蜂儿腿上的“清蜜”也分明可辨。

这是苏轼并非全盘否定“形似”的明证。

总观画面,不过一丛竹、数枝花、两头雀、一只蜂,却带来了盎然春意。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

”既是对画家技艺的总评价,同时又呼应前首,点明王主簿以“一点红”“寄无边春”的艺术功力。

最后两句别出新意,与“题画”的主题似断似续,正是苏轼“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答谢民师书》)这样一种写作方法的体现。

这两首诗是苏轼用诗歌形式评论文艺作品的名篇,其中关于“形似”的见解颇受后人注目。

在写作方法上,前首诗几乎全用议论,又是苏轼以“议论为诗”的一首代表作。

宋人喜在诗中说理,不过,如不将哲理融于情景之中,就容易造成障碍,令人读来淡而寡味。

但苏轼此诗,不但议论中肯独到,而且与情景描写配合有致,故能摇曳多姿,是诗歌园地里的一朵奇葩。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