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泻中医护理的解决方案.doc

合集下载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症状施护腹痛、腹泻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三、中医特色治疗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

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每日1-2次。

(三)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 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症状施护腹痛、腹泻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三、中医特色治疗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

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每日1-2 次。

(三)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3.艾灸(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 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 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 症状施护腹痛、腹泻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中医特色治疗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 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

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每日1-2 次。

(三)特色技术1.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 艾灸(详见附录2)。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量少、质稀,常伴有腹痛、腹胀、里急后重等症状的一种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认为泄泻多由脾胃虚弱、湿热内蕴、痰食阻滞等因素引起。

下面是一个中医护理方案:一、饮食调养:1.忌口:泄泻患者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煎炸食品等。

2.病程初期饮食调节:推荐选择半流质或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面包、蒸蛋等。

避免高纤维食物,如糙米、糙面、豆类等。

3.病程稳定后饮食调节: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重膳食均衡,保证营养的摄入。

4.回避刺激性饮料:应避免饮用含咖啡因和气泡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这些饮料可能加重泄泻症状。

二、药膳调理:1.翘翘板膳食:将30克磨盏(绿豆粒子大小),15克白术,10克碎香附粉,10克枳实研末,20克双花蒲公英研末,混合煮沸30分钟,成浓汤,分微温3次服。

每日1剂,连服1周。

2.青萝卜熟地膳食:将30克磨盏,15克白术,10克香附,30克熟地,10克青萝卜研末,混合煮沸30分钟,成浓汤,分微温3次服。

每日1剂,连服7-14日。

3.叶黄素白芍膳食:将15克磨盏,10克白芍,1粒叶黄素胶囊,研末,混合煮沸30分钟,成浓汤,分微温3次服。

每日1剂,连服7-14日。

三、中药调理:1.四君子汤:黄芪、白术、党参、陈皮各10克,加水煎煮30分钟,分2次温服。

2.芩连陈皮汤:黄芪10克,黄连6克,陈皮6克,加水煎煮30分钟,分2次温服。

3.解毒丸:黄连、黄芩、黄柏、黄精、黄连磁石各10克,研末,每次15克,加水煎煮30分钟,分2次温服。

四、生活习惯调整:1.多休息:泄泻患者需要多休息,保证充分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康复。

2.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容易诱发或加重泄泻症状。

3.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定时作息和饮食可以帮助身体保持健康,减少泄泻的发作。

4.适度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缓解泄泻症状。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症状施护腹痛、腹泻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三、中医特色治疗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

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每日1-2次。

泄泻中医护理规范

泄泻中医护理规范

泄泻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不同季节发生的泄泻,证候表现不同。

2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因婴幼儿脾常不足,易于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均可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

西医学中的感染性腹泻,如细菌性、病毒性肠炎,寄生虫感染所致的泄泻等;非感染性腹泻,如结肠过敏、消化不良、肠胃功能失调等;其他疾病以腹泻为主证时均可参照本证治疗护理。

【护理评估】1、评估泄泻的病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

2、评估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3、评估泄泻的病性:由于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患泄泻后较成人更易损阴伤阳发生变证。

(1)感受外邪:小儿脏腑柔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为外邪侵袭而发病;由于时令气候不同,长夏多湿,故外感泄泻以夏秋多见,其中又以湿热泻最为常见,风寒致泻则四季均有。

(2)伤于饮食: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饮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哺乳不当,饮食失节或不洁,过食生冷瓜果或难以消化之食物,皆能损伤脾胃,发生泄泻。

(3)脾胃虚弱:小儿素体脾虚,或久病迁延不愈,脾胃虚弱,胃弱则腐熟无能,脾虚则运化失职,不能分清别浊,而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湿水谷合污而下,而成脾虚泄泻。

(4)脾肾阳虚:脾虚致泻者,一般先耗脾气,继伤脾阳,日久则脾损及肾,造成脾肾阳虚。

阳气不足,脾失温煦,阴寒内盛,水谷不化,并走肠间,而致澄澈清冷,洞泻而下的脾肾阳虚泻。

【常见护理问题】①脾胃功能受损。

②体液不足。

③有皮肤损伤的危险。

【护理措施】一般护理1、密切观察病儿大便的次数、形状、颜色、气味及数量,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变化,防止变证的发生。

2、保持口腔清洁、湿润,避免干裂、破溃,可用银花甘草液漱口,3次/d。

3、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防止臀红。

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臀部,用毛巾擦干,并补上滑石粉。

勤换尿布,尿布以棉制物为宜,用后清洗干净,干燥保存,必要时消毒处理。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症状施护腹痛、腹泻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三、中医特色治疗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

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每日1-2次。

(三)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艾灸(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泄泻(腹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腹泻)中医护理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泄泻(腹泻)中医护理方案泄泻(腹泻)中医护理方案(试行)一、常见证候要点(一)伤食泄:饱闷恶食,暧腐吞酸,腹痛则泄,泄下不畅,苔腻、脉滑。

(二)风寒泄: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咳嗽,舌淡,苔薄白。

(三)湿热泻:泄泻腹痛,泄下急迫,或泄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滑数。

(四)脾虚泄:久泄不愈,或时泄时止,食欲不振,神疲面黄,舌质淡,苔薄白。

(五)脾肾阳虚泄: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或腹部冷痛,久泄久痢,粪质清稀,舌淡胖,苔白滑,脉浮沉无力。

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一)腹泻 1.观察腹泻的程度。

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观察患儿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患儿出现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或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及时报告1/ 4医生配合处理。

3.腹泻的护理: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勤换尿布,便后用温水洗净、擦干。

避免并发红臀,若发生红臀可涂抹红霉素软膏、紫草油,保护皮肤。

4.遵医嘱予推拿治疗。

5.遵医嘱予刮痧治疗。

6.遵医嘱予捏脊疗法。

7.遵医嘱予暖脐膏贴脐部。

(二)腹痛 1.遵医嘱予穴位贴敷,取神阙、中脘等穴。

2.遵医嘱予穴位按摩。

3.遵医嘱予药物治疗。

4.遵医嘱予艾灸治疗,取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温和灸。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 2.注射给药(二)特色技术 1.小儿推拿 2.艾灸 3.小儿捏脊疗法 4.刮痧 5.穴位贴敷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 1.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整洁、定时通风换气。

2.陪护人员 1~2 名,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以免影响患儿休息。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中医护理方案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症状施护腹痛、腹泻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三、中医特色治疗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

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每日1-2次。

(三)特色技术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艾灸(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泄泻中医护理-文档资料

泄泻中医护理-文档资料

查体(望闻问切)及辅助检查
l 实验室检查:6月21日查血常规:白细胞10.88,血小 板72,中性85.81。大便常规:褐色水样便,白细胞3➕, 红细胞➕,隐血阳性 l 胃镜显示:霉菌性食管炎,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胃 窦多发性溃疡,十二指肠炎
l 6月23日,血常规:白细胞9.59血小板119.6中性73.1, 大便常规:黄色希便,白细胞➕,红细胞➕,隐血阳性
护理措施
一、腹泻,与感染,肠道功能紊乱有关。
u 评估可能引起腹泻的原因。 u 观察记录大பைடு நூலகம்的次数,性状及量,并收集送检。 u 肛周皮肤护理,排便频繁时因粪便的刺激可使肛 周皮肤损伤,引起糜烂及感染,排便后应用温水清洗肛 周,保持清洁干燥。
护理措施
二、体液不足,与腹泻致体液丢失过多 和摄入不足有关
泄泻的中医护理
龚敏
概述
泄泻是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 使脾失健运、传导失司所致。又称“腹 泻”、“下利”等。
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甚如水样 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见于急性肠炎、慢 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等疾病。
病因病机
泄泻的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由于感受外邪, 饮食所伤,七情不调以及脏腑虚弱而致。脾虚温盛是 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致病又有寒湿、热湿之分。
u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及时遵医嘱给予液体,电解质, 营养物质。 u 遵医嘱控制感染,静脉补充液体,维持电解质平 衡,防止电解质紊乱。
护理措施
三、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消化道排出 病原体有关
u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患者前 后应洗手。 u 病室每日通风,紫外线消毒 u 观察大便情况。
护理措施
四、知识缺乏,与患者缺乏饮食卫生及 腹泻相关护理知识有关
(4)脾胃虚弱:脾主运化,胃主受钠,可因饮食不 节,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衰, 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 混杂而下,遂成泄泻。

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小儿泄泻是指婴幼儿腹泻症状,多由感染、消化不良、食物过敏等引起。

中医认为,小儿泄泻是脾胃虚弱和湿热困脾所致,因此中医护理常规应主要针对补益脾胃和清热利湿。

以下是小儿泄泻的中医护理常规:
1. 调整饮食:给予婴幼儿易消化且不刺激的食物,如米汤、稀饭、面条、土豆等。

避免给予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

2. 给予适量的温开水:保持婴幼儿水分的摄入,防止脱水。

3. 清理干净: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肛门清洁,防止细菌感染。

4. 使用中药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治疗,以清热利湿、益气养阴为主要方向。

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苍术、半夏、厚朴等。

5. 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婴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让体力尽快恢复。

6. 避免感染传播:婴幼儿泄泻是可以传染的,亲人和保育者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措施还需根据婴
幼儿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在护理过程中,如果症状加重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应及时就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症候要点
1、湿热泻:主症泻下次数频量多,蛋花样水便,日10余次以上,泻下急迫,呕吐,高热,烦渴,精神烦躁或萎靡,尿量少黄,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青紫。

2、风寒泻:主症大便清稀如鸭粪或多泡沫,色淡黄或青绿,臭气不甚,日泻10余次,肠鸣,腹痛伴低热,稍咳,口不渴,舌苔白润,脉浮,指纹紫滞。

3、伤食泻主症微热或无热,恶心、不思食、呕吐乳块,泻下次数不多,呈黄绿色水样便或夹有奶块便,酸臭气,腹胀,排气恶臭,舌苔白或黄厚腻,脉滑数,指纹沉。

4、脾虚泻:主症形体瘦弱,面色苍黄,肌肤松软,精神疲乏,喜睡懒动,自汗或盗汗,乳食减少,大便稀溏或乳食不化多残渣,唇舌淡白,舌体胖,舌苔薄白或少苔,脉细弱,指纹淡。

5、脾肾阳虚泻:主证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面色胱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二、常见症候/症状施护
腹痛、腹泻
1、观察大便的次数、色、质、量、气味。

2、体温、精神、哭声、指纹、腹痛、腹胀等情况。

3、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冷汗时出、便如稀水、脉微细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出现腹泻严重、尿少、皮肤干瘪及眼眶、前囟凹陷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三、中医特色治疗
1、湿热泻、伤食泻:中药汤剂宜温服,风寒泻、脾虚泻、脾肾阳虚泻:中药汤剂宜热服。

2、“腹泻贴”,贴于神阙、中脘、仆参等穴,每次1~3克,每日1~2次。

3、湿热泻推拿疗法:清补脾土,清大肠,退六腑,揉小天心。

风寒泻推拿疗法:揉外劳宫,推三关,摩腹,揉脐,揉鱼尾。

伤食泻推拿疗法:推板门,清大肠,补脾土,摩腹,逆运内八卦,点揉天突。

脾虚泻推拿疗法:推三关,补大肠,摩腹,推上七节骨,捏脊。

4、脾肾阳虚泻灸法取足三里、中脘、神阙。

隔姜灸或艾条温和灸。

每日1-2次。

(三)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3.艾灸(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2、注意乳儿饮食及餐具卫生,适应四季气候变化,合理安排饮食。

3、推荐适宜饮食,提倡母乳喂养,不要在夏季断奶。

4、加强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随气候变化增添衣服,避免腹部受凉。

(二)饮食指导
1、饮食以素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荤腥、油腻、生冷瓜果等,哺乳患儿应减少乳量和次数。

2、伤食泻患儿应控制饮食,必要时禁食。

3、脾虚泻患儿可食三药粥及健脾利湿之品,忌食肥甘厚味之品。

4、脾肾阳虚泻饮食宜热而软,少量多餐。

(三)情志调理
1、多给患儿交流、接触,减轻患儿不安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2、鼓励年长患儿表达内心感受,针对性给予心理支持。

3、指导家长掌握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转移法等。

五、护理难点
(一)服药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建立目标人群档案,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2.对目标人群进行定期追踪、随访和效果评价。

(二)不良生活方式
解决思路:
1.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个体化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2.定期门诊复查。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泄泻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泄泻(小儿腹泻)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ID:文化程度:入院日期:证候诊断:湿热泻□风寒泻□伤食泻□脾虚泻□脾肾阳虚写□其他:□
方案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护士长签字:方案
精品文档资料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