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苏辙作品精选精练

合集下载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200710267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含解析20200710267

文言文阅读在江苏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考生的正确率一般都较高,真正的难点和失分点是文言文翻译题和文言文概括分析简答题。

考生在作答翻译题时得分寥寥,甚至连大意分都能丢掉。

这其中固然有基础不牢、知识面狭窄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许多考生在积累已基本定量的前提下,没有强化应具备的翻译意识,不会合理规避文言文翻译的一些失分点,从而造成失分。

而对概括分析简答题,考生则常因读不通文本、概括提炼能力欠缺而无奈放弃。

本专题特设3讲,专攻文言文阅读的这2大易失分题型。

第1讲强化文言文翻译4个意识——保高分1.根据以往阅卷的经验,在翻译句子时,有好多同学居然经常把人物名字,尤其是长而怪的少数民族的人物名字,当作实词甚至虚词来理解,闹出了不少笑话。

如《缅甸土司传》中的卜刺浪、莽得刺、马者速、那罗塔等人名。

2.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如下面[例1]中的传主“沈通明”,后面就成了“通明”。

有时在行文过程中,根据人物表述,还会改用“名”或“字”来代指人物,如《鸿门宴》“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籍”就是项羽的名,很多学生缺少人物意识,不知“籍”为何意,造成理解障碍。

强化人物意识,可以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有利于所译句子的翻译。

二、语境意识——揣摩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主要是利用一个语境(句内语境和句外语境)之内的语句表述连贯、语意密切的特点来翻译句子。

需要强调的是,语境有小、大之分。

最小的语境即词语所在的句子,稍大的语境是词语所在句子的上下句,最大的语境即文段中所有与该词语相关的文句。

有时候,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甚至还符合上下句构成的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

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在翻译时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要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其含义。

1.利用语境补出省略成分文言文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比较常见,量词、主谓宾,甚至句子都可能被省略,成分被省略的句子如果要求翻译,语境能提示我们补出这些省略成分。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二颜太初杂文序含解析

江苏专用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二颜太初杂文序含解析

单文精练二颜太初杂文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颜太初杂文序司马光天下之不尚儒久矣。

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儒者果何如哉?高冠博带、广袂之衣谓之儒邪?执简伏册、呻吟不息谓之儒耶?又况点墨濡翰、织制绮组之文以称儒,亦远矣。

舍此勿言,至于西汉之公孙丞相、萧望之、张禹、孔光,东汉之欧阳歙、张酺、胡广,世之所谓大儒,果足以充儒之名乎?鲁人颜太初,字醇之,常愤其然。

读先王之书,不治.章句,必求其理而已矣。

既得其理,不徒诵之,以夸诳于人,必也蹈而行之。

在其身与乡党无余,于其外则不光。

不光,先王之道犹蘙如也,乃求天下国家政理风俗之得失,为诗歌洎文以宣畅之。

景祐初,青州牧有以荒淫放荡为事,慕嵇康、阮籍之为人,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翕.然效之,浸以成风。

太初恶其为大乱风俗之本,作《东州逸党》诗以刺之。

诗遂上闻,天子亟治牧罪。

又有郓州牧怒属令之清直与己异者,诬以罪,榜掠死狱中。

妻子弱不能自诉,太初素与令善,怜其冤死,作《哭友人》诗,牧亦坐是废.。

于时或荐太初博学有文,诏用为国子监直讲。

会有御史素不善太初者,上言太初狂狷.,不可任学官。

诏即行所至,改除河中府临晋主薄。

太初为人,实宽良有治行..,非狂人也。

自临晋改应天府户曹,掌南京学,卒于睢阳。

旧制,判、司、簿、尉四考,无殿负[注],例为令录。

虽愚懦昏耄无所取者,积以年数,必得之。

而太初才识如此,举进士解褐近十年,卒不得脱判、司、簿、尉之列以终身,死时年四十余。

噫,天丧儒者,使必至于大坏乎!将大吠所怪,桀桀者必见锄也?何其仕与寿两穷如此?世人见太初官职不能动人,又其文多指讦.。

有疵病者所恶闻,虽得其文,不甚重之。

故所弃失居多,余止得其两卷。

在同州又得其所为《题名记》,今集而序之。

前世之士身不显于时,而言立于后世者多矣。

太初虽贱而夭,其文岂必不传?异日有见之者,观其《后车》诗,则不忘鉴戒矣;观其《逸党》诗,则礼义不坏矣;观其《哭友人》诗,则酷吏愧心矣;观其《同州题名记》,则守长知弊政矣;观其《望仙驿记》,则守长不事厨传矣。

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苏辙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苏辙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 5 分)
【参考答案】
10.A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
,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
其高处殆与兄轼相迫。 )
11.B (宰相秉承君主旨意处理全国政务。 )
12.B (苏辙写信劝说王安石是出自己意,并不是受众人委派。

13.( 1)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 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 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
宣仁后 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光以安石私设《诗》 、《书新义》考试天下 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辙言: “进士来年秋试,日月无几,而议不时 决。诗赋虽小技,
比次声律,用功不浅。至于治经,诵读讲解,尤不轻易。要之,来年皆未可施行。乞来年科
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 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仍罢律义,令举人
书论政事,被召见于延和殿。
当时王安石以宰相身份与陈升之管三司条例司, 叫苏辙入三司条例司作为属员。 王安石
拿《青苗书》出来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 苏辙详尽地说了的不足之处。河北转运判官王广
廉上奏请求发给几千份度僧牒作为本钱, 在陕西转运司私自实行青苗法, 春天发放秋天收还,
和王安石意见相合,于是青苗法实行。王安石派八位官员到四方各地
以待选拔考试,然后慢慢地议论元祐五年以后科举的条例,也不算晚。
”司马光都不听。
苏辙性情沉静简洁, 写文章气势宏大而淡泊, 和他的为人相似,不愿被人知道,而俊秀
杰出之气终究不可掩饰,他的高超大致和哥哥苏轼相近。所著《诗传》
、《春秋传》、《古史》、
《老子解》、《栾城文集》都流传于世。
3
2020年最新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 《宋史 ·苏辙传》
(附参考答案与译文)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 精准训练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 精准训练一 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精准训练精准训练一巧用标志,选准实词义项练前提示关于如何答好实词解释题,考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

在这里,结合考场环境,要重点讲一下实词解释的几种错误标志:①直接拿加点字组词;②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③代入原句翻译读不通或有矛盾之处;④代入原句发现词性有问题。

利用这些错误标志,可以快速判断解释有误的选项。

另外,特别生僻的词或词义往往是正确解释。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华容县学重修记李东阳岳州华容县学,在县治南,旧地苦水。

国朝洪武初,始迁于北一里许,久乃浸圮..。

天顺间,知县许杰尝修庙庭,备祭器,有意于学,未逮也。

成化己亥,湖广按察佥事李公文中,行部..至县,知学久不治.。

慨然曰:“吾事也,吾不以烦民。

”乃取赢.于官,得白金数百两,命府知事吴正董.其役,剔朽除秽,易为坚完..,焕然大新。

于是县官、师儒合而言曰:“李公之功,吾徒曷敢忘。

惟.刻石纪事,昭于后世,俾引.而无穷者,吾徒事也。

”兵部郎中刘君时雍上京师,则以诸君意属.予,请为记。

予惟.士之学,将以为世用也,然必养而后成。

故其平居,穷理明义,使中有定见,而力足以守之。

于是出而应世酬物,庶几不失其正。

盖必断于取舍得失之际,然后不为利害生死所移易.。

自易及难,由恒达变,涵养成就,岂一朝一夕之故哉!国家之养士,知其不可易而成也,故学校以居.之,师傅以教之,堂庑斋室之居,廪给馔食之制,课.之以书史文艺之业,肄.之以祭祀饮射之礼,申.之以孝悌忠直廉耻之义。

日涵月泳,使学成而德立,然后禄.而官之。

其勤且厚.,固如此。

士之庐居.而馔食者,念夫养我者之厚,必畜德积学以称为士,曰:“其无负兹馔与兹舍也。

”于是出而有守与责,则念夫爵我禄.我者之重,必致志竭力建功业以称为臣,曰:“其无负此爵与此禄也。

”然则士之养于国者,恶可不思所以自养哉!华容文献地,多奇才伟器,登巍.科,名列卿者踵相属.。

方圣天子谒贤图治.,贤有司又振而承之,兴学明教,亦进德修业之基也。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非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训练之苏辙散文 新人教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非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训练之苏辙散文 新人教版

非人物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训练之苏辙散文(一)【福建师大附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

黄州快哉亭记(节选)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

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

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计①之余,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②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注】①会计:指征收钱谷之事。

②揖:拱手行礼,这里引申为“观赏”。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独大王之雄风耳独:仅仅B.而人有遇不遇之变遇:遇到C.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穷:穷尽D.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胜:经得起1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亭子命名为“快哉”原因的一组是()①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②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③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④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⑤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⑥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自然段交待了“快哉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快哉亭”的名字。

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苏辙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2020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史-苏辙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范镇感到为难。 (入, 1 分,翻译为“送达” 、“呈上”均可;见, 1 分,翻译为“被” ;黜, 1
分,译 为“罢免” 1 分。难, 1 分,翻译为“对…感到为难” 、“认为…很为难”均可。大意
1 分。)
( 2)苏辙将书信给王安石,竭力陈说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把罪名施加给
他。(抵, 1 分,翻译为“送达” 、“送给”“给”均可;力, 1 分,翻译为“竭力” “全力”均
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佑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
”光皆不能
从。 辙性沉静简洁为文汪洋澹泊似其为人不愿人知之而秀杰之气终不可掩其高处殆与兄轼
相迫。所著《诗传》 、《春秋传》、《古史》、《老子解》、《栾城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宋史·苏辙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020年最新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 《宋史 ·苏辙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苏辙, 字子由, 年十九, 与兄轼同登进士科, 又同策 制.举.。仁宗春秋高, 辙虑或倦于勤, 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
难之。考官胡宿以为不逊, 请黜之。 仁宗曰:“以直言召人, 而以直言弃之, 天下其谓我何?” 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三年,辙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忧。服除,神 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
朝廷宫禁之事,虽然得到皇帝的理解,但最终还是被列入下等。
因为激切地谈论
B. 苏辙为国为民, 劝说王安石。 王安石施行青苗法后, 派遣使者前往各地寻求未收取的 财利。人们对此颇有担心,最终选派苏辙去信劝说王安石。

【精品】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精准训练二

【精品】2020年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文档:第一章 古代诗文阅读 精准训练二

精准训练二翻译的语境意识和得分点意识双重强化练前提示翻译是文言文阅读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一关乎语言基础知识的落实,二关乎文本内容的理解,更是二轮文言文复习最需要精准强化的一块。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所谓理解,就是把握译句的语境,参透句子的意思,透视句子的结构。

翻译中要准确判断出关键词句,保证译准词义、译准句式、译准语气。

同时要避开常见的误区:抛开语境,强行翻译;对象缺位,语意错误;遗漏缺失,文白夹杂。

总之,复习时特别强调的两种意识——语境意识和得分点意识必须予以强化,并把这两种意识转化为良好的习惯。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顾成,字景韶。

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

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

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自文其身,欲入水以御龙罔象①。

有盗入其舟,同舟震去,成独持短兵斗盗,盗披靡走。

事张士诚不乐,归,常持伞盖,待上出入。

从攻镇江,与勇士十人奋斗入城,众不继,为其所缚。

成绝缚,身亦投乱流中,得间归。

青军②据扬州,成以母在扬州,往说之降,不得,以计将母亡去。

历从中山、开平战功,升金吾卫副千户。

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

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

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

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贵州如故。

(选自查继佐《罪惟录》)注①罔象:传说中的水怪。

②青军:元末,张明鉴在淮西聚众,以青布作为旗号,称为“青军”。

(1)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以母在扬州,往说之降,不得,以计将母亡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苏辙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天地父母哀而怜之。

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

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

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

前后上章论事,其言不一。

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

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顷年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

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不问。

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

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

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官婢,以赎其父。

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圣,过于汉文远甚。

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

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

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

臣无任祈天请命激切陨越之至。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B.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C.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D.臣诚哀轼愚于自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与“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相”含义不同。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

2020高考语文江苏专版大二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一 Word版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单文精练单文精练一吴汉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家贫,给事县为亭长..。

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

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

汉为人质厚少文。

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

”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

”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余人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

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附参考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欧阳文忠公衩逗呼苏辙公祯修,字永叔,幼敏悟过人,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

景祐初,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

时范*正公矩开封府哥进见辄诊时政得失宰相&之斥守饶灶公见速宣高若讷若讷诋谓范公必另言*公另书责之,玉贬峡州夷陵令。

康定初,范公起为依西经略招讨安抚使,辟公掌书记。

公笑曰:“吾论范公,岂以为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辞不就。

初,范公之贬饶州,公与尹师鲁皆以直范公见逐,目之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久而益炽。

公乃为《朋党论》以进,言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其言恳恻详尽。

其后诸公卒以党议不得久留于朝。

公性疾恶,论事无所回避,小人视之如仇麒,而公愈奋厉不顾。

上独深知其忠,改右正言、知制诰,赐三为服,仍知谏院。

嘉祐初,判太常寺。

二年,权知贡举。

是时进士为文以诡异相高,文体大坏。

公患之,所取率以词义近古为贵,凡以险怪知名者黜去殆尽。

榜出,怨谤纷然,久之乃服。

然文章自是变而复古。

三年,加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事,所代包孝肃公以威严御下,名震都邑。

公简易循理,不求赫赫之誉,有以包公之政励公者,公曰:“凡人材,性不一。

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势必不逮。

吾亦任吾所长耳。

”闻者称善。

公昔守颍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

居颍一年而薨,享年六十有六,赠木于大呼,谥文忠。

天下学士闻之,皆出涕相吊。

自汉以来,文弊极矣,虽唐贞观开元之盛,而文气衰弱,卒不能振,惟韩退之一变复古,及公之文行于天下,乃复无愧于古。

呜呼!自孔子至今,千数百年,文章废而复兴,惟得二人焉,夫岂偶然也哉!(选白苏辙《栾城集》,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i肖范公/以为当黜/B.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i肖/范公以为当跋/C.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消/范公以为当黜/D. 时范文正公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公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消范公/以为当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神道碑,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也指刻于墓碑上的碑文。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苏洵作品精选精练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苏洵作品精选精练

苏洵作品精选精练任相【宋】苏洵古之善观人之国者,观其相何如人而已。

议者常曰:将与相均。

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侔也。

国有征伐,而后将权重;有征伐无征伐,相皆不可一日轻。

相贤耶,则群有司皆贤,而将亦贤矣;将贤耶,相虽不贤,将不可易也。

故曰:将特一大有司耳,非相侔也。

任相之道与任将不同。

为将者大概多才而或顽钝无耻,非皆节廉好礼不可犯者也。

故不必优以礼貌,而其有不羁不法之事,则亦不可以常法御。

何则?豪纵不趋约束者,亦将之常态也。

武帝视大将军,往往踞厕;而李广利破大宛,侵杀士卒之罪,则寝而不问。

此任将之道也。

若夫相,必节廉好礼者为也,又非豪纵不趋约束者为也,故接之以。

礼而重责之。

古者相见于天子,天子为之离席起立。

在道为之下舆,有病亲问,不幸而死,亲吊待之,如此其厚。

然其有罪亦不私也。

夫接之以礼,然后可以重其责而使无怨言;责之重,然后接之以礼而不为过。

礼薄而责重,彼将曰:主上遇我以何礼,而重我以此责也,甚矣。

责轻而礼重,彼将遂弛然不肯自饬。

故礼以维其心,而重责以勉其怠。

而后为相者,莫不尽忠于朝廷而不恤其私。

吾观贾谊书,至所谓长太息者,常反复读不能已。

以为谊生文帝时,文帝遇将相大臣,不为无礼,独周勃一下狱,谊遂发此。

使谊生于近世,见其所以遇宰相者,则当复何如也?天子御坐,见宰相而起者有之乎?无矣。

在舆而下者有之乎?亦无矣。

天子坐殿上,宰相与官趋走于下,掌仪之官名而呼之,若郡守召胥吏耳。

虽臣子为此亦不过。

然尊尊贵贵之道,不若是亵也。

夫既不能待之以礼则罪之也吾法将亦不得用何者不果于用礼而果于用刑则其心不服。

且吾闻之,待以礼而彼不有效以报其上,重其责而彼不自勉以全其身,安其禄位,成其功名者,天下无有也。

彼人主傲然于上,不礼宰相以自尊大者,孰若使宰相自效以报其上之为利?宰相利其君之不责而丰其私者,孰若自勉以全其身?安其禄位,成其功名之为其福,吾又未见去利而就害,远福而求祸者也。

(有删改)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皆不可一日轻.轻:忽视B.则寝.而不问寝:搁置C.彼将遂弛然不肯自饬..自饬:严格要求自己D.然尊尊.贵贵之道尊:尊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故接之以.礼而重责之常以.身翼蔽沛公B.天子为之.离席起立儿之.成,则可待乎C.然其.有罪亦不私也失其.所与,不知D.若.郡守召胥吏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只要看看宰相是什么样的人就行了,本文开头就强调了任相的重要性,并对“将与相均”的说法,加以辩驳说明。

关于苏辙文言文集锦精选及参考答案

关于苏辙文言文集锦精选及参考答案

关于苏辙文言文集锦精选及参考答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关于苏辙文言文集锦精选及参考答案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苏辙专练

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苏辙专练

高考古诗文阅读苏辙专练(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

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

策入,辙自谓必见黜。

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

惟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

仁宗旦以直言召人而以真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神宗立巳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

时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

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辙尽言其弊。

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

”自此逾月不言青苗。

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

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

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

辙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

安石怒,将加以罪,陈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

宣仁后临朝,用司马光、吕公著,欲革弊事。

光以安石私设《诗》《书新义》考试天下士,欲改科举,别为新格。

辙言:“乞来年科场,一切如旧,惟经义兼取注疏及诸家论议,或出己见,不专用王氏学。

仍罢律义,令举人知有定论,一意为学,以待选试,然后徐议元祐五年以后科举格式,未为晚也。

”光皆不能从。

自元祐初,一新庶政,至是五年矣。

人心已定,惟元丰旧党分布中外,多起邪说以摇撼在位,吕大防,刘挚患之,欲稍引用,以平夙怨,谓之“调停”。

宣仁后疑不决,辙面斥其非,复上疏曰:“亲君子,远小人,则主尊国安;疏君子,任小人,则主忧国殆。

且君子小人,势同冰炭,同处必争。

一争之后,小人必胜,君子必败。

”疏入,宣仁后命宰执读于帘前,曰:“辙疑吾君臣兼用邪正,其言极中理。

”诸臣从而和之,“调停”之说遂已。

(选自《宋史·苏辙传》,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B.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C.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D.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2下列对文中标红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古人起名取字方式多种多样,但名和字常常存在一定的联系。

2020版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3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阅读(三)

2020版江苏省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3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阅读(三)

专题强化训练12文言文阅读(三)(建议用时:6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上高县学记苏辙古者以学为政,择其乡闾之俊而纳之胶庠,示之以诗书礼乐,揉而熟之,既成使归,更相告语,以及其父子兄弟。

故三代之间养老、飨宾、听讼、受成、献馘,无不由学。

习.其耳目,而和其志气,是以其政不烦.,其刑不渎.,而民之化之也速。

然考其行事,非独于学然也,郊社、祖庙、山川、五祀,凡礼乐之事皆所以为政,而教民不犯者也。

故其称曰:“政者,君之所以藏身。

”盖古之君子,正颜色,动容貌,出词气,从容礼乐之间,未尝以力加其民。

民观而化之,以不逆其上。

其所以藏身之固如此。

至于后世不然,废礼而任法,以鞭朴刀锯力胜其下,有一不顺,常以身较之。

民于是始悍然不服,而上之人亲受其病,而古之所以藏身之术亡矣。

子游为武城宰,以弦歌为政,曰:“吾闻之夫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夫使武城之人其君子爱人而不害,其小人易使而不违,则子游之政岂不绰然有余裕哉?上高,筠之小邑,介于山林之间,民不知学,而县亦无学以诏.民。

县令李君怀道始至,思所以导民,乃谋建学宫。

县人知其令之将教之也,亦相帅出力以缮其事,不逾年而学以具。

奠享有堂,讲劝有位,退习有斋,膳浴有舍,邑人执经而至者数十百人,于是李君之政不苛而民肃,赋役狱讼不诿其府。

李君喜学之成而乐民之不犯,知其为学之力也,求记其事,告后以不废。

予亦嘉李君之为邑有古之道,其所以得于民者,非复世俗之吏也。

故为书其实,且以志上高有学之始。

元丰五年三月二十日眉山苏辙记。

(选自《栾城集》,有删改)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习.其耳目习:练习B.是以其政不烦.烦:急躁C.其刑不渎.渎:轻慢D.而县亦无学以诏.民诏:命令解析:选D。

诏:告诫。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学为政”就是挑选才智出众的人到学校学习,学成后让他们传授知识给周围的人,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苏辙诗歌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苏辙诗歌

诗歌专题训练----苏辙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苏辙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

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

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C.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D.“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2.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种兰苏辙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①午荫凉。

欲遣蘼芜②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③。

注:①筠:竹子。

②蘼芜:一种香草。

③楚词章:《楚辞》诗句。

在《楚辞》里,爱国诗人屈原常把兰等香草比喻成君子。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生在幽谷的兰草无人赏识,被门客种在东轩,香气袭来,诗人欣喜不已。

B.诗人毫不掩饰地称赞了清新的兰香能祛除异味,细长的兰叶能抵抗霜寒。

C.密石与修筠既暗指着兰草生长环境的恶劣,这也是诗人所处时代的写照。

D.全诗托物言志,诗人借对秋兰的吟咏,表达自我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理想。

4.诗人尾联为什么转写“蘼芜”,这对表达自己志向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①苏辙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东轩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东轩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苏辙《东轩记》(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

筠水泛溢,蔑南市,登北岸,败刺史府门。

盐酒税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

既至,敝不可处。

乃告于郡,假部使者府以居。

郡怜其无归也,许之。

岁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补其圮缺,辟听事堂之东为轩,种杉二本,竹百个,以为宴休之所。

然盐酒税旧以三吏共事,余至,其二人者,适皆罢去,事委于一。

昼则坐市区鬻盐、沽酒、税豚鱼,与市人争寻尺以自效。

暮归筋力疲废,辄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

旦则复出营职,终不能安于所谓东轩者。

每旦暮出入其旁,顾之,未尝不哑然自笑也。

余昔少年读书,窃尝怪颜子以箪食瓢饮,居于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私以为虽不欲仕,然抱关击柝,尚可自养,而不害于学,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及来筠州,勤劳盐米之间,无一日之休,虽欲弃尘垢,解羁絷,自放于道德之场,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后知颜子之所以甘心贫贱,不肯求斗升之禄以自给者,良以其害于学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闻大道,沉酣势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为乐矣。

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从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为大与生死之为变,而况其下者乎!故其乐也,足以易穷饿而不怨,虽南面之王不能加之,盖非有德不能任也。

余方区区欲磨洗浊污,晞②圣贤之万一,自视缺然,而欲庶几颜氏之乐,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为鲁司寇,下为乘田、委吏,惟其所遇,无所不可。

彼盖达者之事,而非学者之所望也。

余既以谴来此,虽知桎梏之害而势不得去。

独幸岁月之久,世或哀而怜之,使得归休田里,治先人之敝庐,为环堵之室而居之。

然后追求颜氏之乐,怀思东轩,优游以忘其老。

然而非所敢望也。

元丰三年十二月初八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漘:水边。

②晞:仰慕。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事委.于一委:托付B.昼则坐市区鬻.盐鬻:购买C.而事每劫.而留之劫:拖累D.足以易.穷饿而不怨易:轻视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郡怜其.无归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B.以为..官戒也(《种树郭橐驼传》)..宴休之所传其事以为C.不知夜之.既旦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屈原列传》)D.颜子之所以..游目骋怀(《兰亭集序》)..甘心贫贱所以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至,敝不可处——到了之后,发现偏僻不能居住B.何至困辱贫窭自苦如此——哪里至于贫穷困苦、自讨苦吃到这种地步呢C.良以其害于学故也——实在是因为那样的处境对治学是有害的D.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华而收其实——等到他按着正理而寻求人生最高理想时,就能摆脱虚华而追求真正的人生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辙的哑然自笑,体现了他辛劳修建东轩却无法安居的自嘲和无奈,是一种苦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辙作品精选精练武昌九曲亭记苏辙子瞻迁于齐安①,庐于江上。

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②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

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

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

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

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

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

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

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小平。

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

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

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

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邪”遂相与营之。

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

子瞻于是最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

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③裳先之。

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

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

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

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

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

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注】①子瞻:苏轼。

齐安,黄州。

当时苏轼贬谪黄州,苏辙贬谪筠。

②陁(tuó)山冈。

③褰(qiān)裳:提起衣服。

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适:到B.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

席:坐C.扫叶席草,浊酒相劳劳:劳动D.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胜:美景2. 下面全都表现苏轼“适意而乐”的一项是()①穷山之深,力极而息。

②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③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④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⑤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⑥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始叙述苏轼谪居齐安,好游武昌诸山,看似与九曲亭无关,实则介绍九曲亭周边的独特环境,同时写苏轼黄州三年“不知其久”的原因,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

B.第二段叙写扩建九曲亭的过程,突出苏轼之“最乐”;第三段宕开一层,以往事印证苏轼“适意忘反”的性情,以点缀之笔走出“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的主旨。

C.本文语言明净,条理清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为一炉,情景相融,浑然一体。

全文围绕着“乐”字展开,旷达超然,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流露出相知相慰的手足深情。

D.文章表面写自己与兄长游乐山水的洒脱快乐,实际是记录他们共同的坎坷人生,以乐景写哀情,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的情绪。

4.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

译文:(2)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译文:(3)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

译文:答案: 1.C2.C3.D4.(1)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2)采摘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3)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1.劳:慰劳。

2.③⑥句不属于。

3.并非以乐景写哀情,也并非抒发谪贬后愤怒感伤的意绪,而是表现旷达超然的心境。

【参考译文】子瞻被贬到齐安(今黄冈),在长江边上建庐居住。

齐安没有出名的山,而长江南岸武昌(今鄂州)的群山,高低起伏,连绵不断,山谷幽深寂静,里面有佛塔寺庙僧舍,西边的叫西山寺,东边的叫寒溪寺。

它们背靠山梁,面对山沟,隐蔽在茂密的松树枥(同“栎”)树丛中,寂漠清静,与世隔绝,见不到车马的喧嚣和来人的足迹。

每当风停了,太阳出来,江面波平浪静的时候,子瞻就拄着拐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

山中有几个人,热情好客,喜游山水,听说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然后携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一直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筋疲力尽了,方才停下歇息,扫去落叶,坐在草地上,彼此举起酒杯,互相问候,玩到心情舒适时,竟至忘记了回去,就往往留在山上夜宿。

因为过着这样惬意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觉得时间过得很久。

然而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弯曲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稍微平坦的地方,游览者一定会在此休息。

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密林荫下小憩,向下可俯视滚滚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山,旁边可扫视小溪幽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反面的种种景象,都在人们身边呈现出来。

平地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遗址非常狭小,不能够坐下许多游客。

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能够用刀斧来砍伐。

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整天(无可奈何地)斜视着它们。

一天,来了一阵暴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机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收拾平整,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概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修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一起重修了一座新亭子。

亭子建成后,西山的胜景才算完备了。

子瞻对这件事极为高兴。

从前我年轻时,跟随着子瞻游览各地。

遇山就登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未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

有不能到达的地方,子瞻就总是为这事成天不愉快。

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悠闲自在地在泉石上漫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着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往往把他当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其实天下的乐事无穷无尽,而以使人心情畅快的事最叫人喜爱。

而当他称心如意的时候,(觉得)万事万物都不能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到吃惊,自我嘲笑的。

好比喝酒吃饭,五花八门的菜肴摆在面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物(无论好的还是不好的食物)同样变成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益,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要心中不觉得惭愧,外面不受到人家的指责,就不妨把心思寄托在这山林之间(尽情享受它)。

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到快乐的原因。

南康直节堂记①[宋]苏辙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

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

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廷,有不可犯之色。

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

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

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

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

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

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

《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

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日,眉山苏辙记。

注:①苏辙作此文时为元丰八年,他因苏轼案牵连而遭贬已有五年,其时应是仍在筠州。

筠州虽属江南西路而南康属江南东路,但二者相邻,故与徐望圣有往来。

5.对下列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岌然如揭太常之旗揭:高举B.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说:同“悦”C.然后委曲随物委曲:屈曲变弯D.有如此杉,特立不倚特立:与众不同6.下列各组加横线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府史之所蹲伏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惟杉能遂其性其孰能讥之乎C.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君以客饮于堂上久之,能以足音辨人7.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或对文章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望圣在南康太守听事堂的东面种了八棵又高又直的杉树,并在杉树旁建造了一座厅堂,命名为“直节堂”。

B.作者认为树木刚生长时,没有不直的,然而经过风吹雨打,或受到岩石的挤压,往往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只有杉树可以。

C.“直节”即本文核心所在,作者对杉树的“直节”之性作了由衷的赞美。

巨杉之性即刚直豪杰之士的品格。

表面状物,实则写人。

D.文章写堂而写杉,写杉而实写徐望圣,借写徐望圣又将自己的政治品格和人生态度抒发无遗,纡徐曲折,极尽含蓄之妙。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2)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3)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5.D6.C7.A8.(1)徐君(徐先生)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并命名它为“直节”。

(2)我想做个品行正直的人,可是做正直的人必然会受到挫折,品行正直的人可以做吗?(3)庐山一带的百姓,登上直节堂见到了杉树,就会怀念起像杉树一样品行正直的人,这种怀念大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吧!1.特立:独立,挺立,高高耸立.2.都是连词,表转折.3.杉树并非徐望圣所种参考译文南康太守办公厅的东面,有一座厅堂叫“直节堂”,是朝请大夫徐望圣建造的。

庭院里有八棵杉树,长短粗细一样,直得像墨线弹的一样,在二丈多高处开始长有枝叶。

这些树高耸的样子就像高高举起的太常旗、像巍巍矗立的承露盘的柱。

那种凛然正气又像公卿大夫头戴高高的帽子、身佩长长的宝剑立在朝廷之上,有神圣不可侵犯的神色。

这里起初是南康军的各部门官吏住的地方,杉树的树荫底下,是书记们蹲伏在一起办公的场所,簿册文书丢在里面,没有人知道这儿有什么可贵之处。

徐君见到这个地方,很是爱惜它,就改建成这座厅堂,而且命名为“直节”。

树木刚生来时,没有不是直的。

不幸经过风吹雨打而弯曲,或受到岩石的挤压,这样才随外物的影响而屈曲变弯,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即使像竹箭这样的优质、松柏这样的坚贞都免不了这样。

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植就能长得很直。

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竹、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

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徐君性格温和善良,广施仁爱,在他任职的地方,他以奉公守法而受人称赞。

他不施行严明苛刻的政令,但行为却保持正直。

看看他所喜欢的,就可知道他的为人了。

《诗经》说:“君子有才能,所以能继承前人的事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