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会计理论判断论文.
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浅议论文_作文3000字_议论文作文_
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浅议论文[摘要] 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切入点,是把握会计理论整体结构的关键,然而逻辑起点这个话题一直以来都是会计研究与争论的热点。
在逻辑起点研究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职能起点论等几种主要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
因此笔者提出将会计目标和会计环境相结合作为逻辑起点,两者相结合能够满足作为逻辑起点的各项条件,并且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会计理论;会计目标;会计环境;逻辑起点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研究最本源的、可以对整个逻辑体系进行推理和论证的出发点。
而目前,从何处着手研究会计理论即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问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理论界曾出现过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职能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等五种主要观点。
在这些观点中,可以看到在会计理论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并阐述出自身的观点,有自己的合理性。
但笔者认为都没有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陷。
就此,笔者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略作探讨,与同仁共同商讨。
一、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研究的历史回顾回顾20世纪各国会计研究史不难发现,关于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的讨论大致可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前,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的认识处于模糊状态。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逻辑起点时期。
第三个阶段是在20世纪60年代,会计界在研究会计理论过程中,经历了会计理论研究出发点由会计假设向会计目标的转。
第四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后到现在,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问题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
从上述人们对会计理论起点的研究历史的分析中看出,对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而现阶段笔者认为,应该以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相结合构成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刍议会计理论判断(一)
刍议会计理论判断(一)摘要]在会计界,学者对会计理论一直存在着争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受到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会计理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笔者认为这种因素是不能由人自身能左右并且改变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会计理论判断的理解程度以及判断方法的使用不同,从而对会计理论产生种种认识。
这项因素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是可以提高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特征、方法等要素的分析探讨,使读者对其有所深入了解。
关键词]判断会计理论会计理论判断由于受到主观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主观认识。
那么,我们如何去辨别这些认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形成的认识做出判断。
会计界也是如此,当人们对一个会计理论有新的认识、看法,人们便会分析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就需要对会计理论进行判断。
一、会计理论判断的界定(一)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会计理论判断作为一个复合词,是由会计理论和判断所组成,所以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判断。
1.判断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定义判断:“真假的问题依事物的对象的是否联合或分离而定,若对象相合者认为相合,相离者认为相离就得其真实;反之,以相离者为合,以相合者为离,那就弄错了。
”传统逻辑学对判断下了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任何思维对象都具有一定的性质,并与其他事物对象具有某种关系。
思维对象的性质与关系即为属性。
所谓断定,就是指明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
2.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通过对判断的清楚认识,再结合会计理论的认识,笔者认为会计理论判断是指对会计理论的性质以及两个或者更多的会计理论概念或者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二)会计理论判断的特征为了更加深刻认识会计理论判断,需要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会计理论判断的特征主要有:1.有所断定。
无论会计理论判断多么复杂或者多么简单,它总是要肯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否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
会计基本理论论文
会计基本理论论文文章从会计角度论述了对价的由来及定义、对价的会计确认问题、对价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揭示了对价的会计确认方法。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会计基本理论论文,欢迎参考!会计基本理论论文摘要:“对价”最早是英美合同法中的概念,是“换取允诺的代价”。
我国司法实践中隐含了“对价”的许多应用。
我国政府应用“对价”产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对价”被解释为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
与此相适应,我国会计界开始对“对价”进行确认与核算。
然而,“对价”的普遍应用始于我国2007年1月1日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
文章从会计角度论述了对价的由来及定义、对价的会计确认问题、对价在会计实践中的应用问题,揭示了对价的会计确认方法。
关键词:对价;对价理论;对价确认;对价交换2007年1月1日实施的39项企业会计准则中,基本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股份支付准则、企业合并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金融资产转移准则、每股收益准则、金融工具列报共8个准则以及收入准则讲解都使用到“对价”这一概念。
而国际会计准则中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准则、收入准则、企业合并准则等也运用了“对价”概念。
何为对价?对价从会计角度看有哪些理论?不同会计准则中的对价会计如何确认?本文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对价的由来及定义对价,英文为consideration。
我国会计界最初将此概念译成“补偿物”。
例如,我国一些学者将1993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8号——收入》第9条译成“收入应以其已收或应收的补偿物的公允价值来计量”①。
显然,“补偿物”不能准确揭示对价的内涵。
经过考察,我国学者发现,consideration最早是英美合同法中使用的概念,我国法学界译为“对价”。
1875年英国最高法院在柯里诉米萨案(CurrieV.Misa)的判决中定义对价为:合同一方得到某种权利、利益、利润或好处,或是他方当事人克制自己不行使某项权利或遭受某项损失或承担某项义务。
会计职业道德刍议论文(共5篇)
会计职业道德刍议论文(共5篇)第一篇:会计职业道德刍议论文会计职业道德刍议内容摘要:会计行业是社会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在社会主义市场完善的今天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分析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和规范体系,广泛开展会计职业教育道德宣传教育,全面提高会计职业素养和职业质量,是新时期以德治国,建立和谐社会和会计工作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失真、舞弊,独立,客观会计职业道德,就是会计人员在会计事务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即会计人员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而唤起社会对这一领域的高度关注,则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各方面财务行为,净化社会风气,遏制腐败滋生的关键之举、治本之策。
下面就是本人对会计职业道德的有关内容的几点浅见:一、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源自于职业道德,体现着会计的职业特性。
它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1、爱岗敬业。
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热,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只有建立了这个出发点,才会严肃认真、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以适应所从事的会计工作的要求。
如果会计工作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识,认为那只不过是“写写算算”“收收支支”“琐琐碎碎”的工作,那必然会导致他对工作产生懒散、托拉等现象,就会给会计职业带来严重影响。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敬重会计职业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思想,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安主本职工作,要“勤学多思,勤问多练”。
会计工作是一项要求严肃细致的工作,必须仔细认真核查每一个工作环节,对一些损失浪费,违法乱纪的行为以及不合理的业务开支,要敢于拒绝或者要求改正,要对国家以及社会整体利益负责,这也是衡量会计人员是否称职的基本标准。
关于会计理论的论文财务会计理论论文
关于会计理论的论文财务会计理论论文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理论的几点研究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满足企业、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会计在市场经济运行中起监督作用,即分析、考核资金的使用效果,节约成本、费用支出,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监督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耗费、资源耗费及其成果的考核。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包括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其目的在于促使企、事业单位正确组织经济活动和合理组织、分配使用资金,加强经济管理,节约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会计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节约功能。
发挥会计的节约功能,需要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构建节约型财务会计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会计成本管理节约功能会计是适应加强经济管理,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客观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
节约型社会是一种发展治理理念,是成本管理的延伸。
我国的会计规范模式在其层次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构建我国节约型社会下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是经济发展对会计改革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这对于实现会计目标,降低会计规范成本,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构建节约型社会下会计规范模式的必要性会计工作是经济、财政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规范的科学性。
在创建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要求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必须从节约出发,会计行为也不能例外。
目前,我国的会计规范在其层次性、稳定性、协调性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如何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会计规范模式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我国从1993年企业会计改革开始,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具体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的关系,一直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走向与特征刍议——近三年《会计研究》目录读后有感
些 文章 总结 了我 国 改革 开放 3 O年来 会计 研究 取得 的 成就 和辉 论 发展成果和会 计实践 改革创新 的业绩 , 表达 了对会计研 究未来
的前 沿资讯 。 国内外颇 具影 响力 , 引了诸 多理论 和实 务工 作 煌 。 国会计 改革 与发展 作 了全 面 系统的 回顾 , 点 了会 计理 在 吸 对我 盘 发展 的期望 。 会计研 究 的纪念 活动与社会 政治经济大 背景基调一
致, 与全国 纪念 改革开放 3 O年的活动相 互呼应 , 同时突出会计领 域 自身 的特 色 , 是一次成 功的 、 高水平 的征 文纪念 活动 。20 年 06 起 我国实施 新企业会计 准则 , 学界 对新企业会计 准则进 行了 多角 度 的解 读、 研判和 推介 , 对新会计 准则进行 多 层 面的深挖掘 。这类 文章 在三年 内达 3 4篇 ,
践 若干 问题 的研究 , 具有很 强 的针对 性和 指
1 O
1 4
1 O
3 4
72 %
企业财务会计
3 2
4 5
2 8
Hale Waihona Puke 15 O 2 .% 2 3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
内部控制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注册会计师及 审计 会计新领域
4 9
O 6
9 8
4 6
41 7
4 % . 5 7 % . 9
1 OO O .%
择 ” , 内部 控制 基本规 范 的解读 、 实提 等 为 落 供 了理 论 引导 , 为实施过 程 中遇 到 的理论 和
实践 问题的 解决作 了很好 的铺 垫 , 也是 三 这
年 间此会计研 究的亮点之 一。
《会计理论专题》论文
:论内部控制的局限性及其对策js0741014 2007级金审会计4班刘晓丹【摘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被视为是一种解决许多潜在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目前我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却是“杂乱无章”的,因为目标和需求的不同,人们赋予了内部控制不同的含义和目标,这些都导致了理论上的混乱和实务上的偏差。
现从内部控制的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理论;局限性;局限性的具体表现;实质;对策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内部控制在会计学的理论研究很实际运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内部控制的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
内部控制在发挥其效用的同时,势必也应该存在着局限性。
一、内部控制理论概述(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保护现金和其它资产,检查帐簿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的手段和方法。
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以及认识的不断发展,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其它国家和组织,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内部牵制时期、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时期、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理论时期。
1.内部牵制时期: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
这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
2.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时期: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要求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投资人提供合理保证的会计信息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
3.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理论时期: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
该文告的颁布和实施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性成果。
1995年发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取代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
会计理论论文范文
会计理论论文范文会计理论论文范文会计理论论文范文第1篇所谓会计理论结构是指由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要素组成的概念体系。
包括会计在内的任何学科,都需要有一个理论或者叫理论结构,借以建立统一的规律体系。
因此在讨论会计理论结构时,就必需明确会计理论的构成要素和它们之间的规律联系。
而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规律起点的确定或选择的问题,规律起点选择正确与否直接打算该理论结构的严密性与科学性。
1会计理论结构规律起点必需具备的条件所谓规律起点,从哲学的角度讲是指从抽象上升到详细全过程动身点的概念、范畴或推断。
而在理论讨论中则是指理论构建中起打算作用,任何其他概念必需以它为基础和依据的概念。
它必需满意以下几个条件:11会计理论结构规律起点必需具有可知性。
讨论事物首先而且必需要了解该种事物的现象,才能从现象中去发觉本质,这就要求所要讨论的事物要具有可知性。
因此作为会计理论结构的规律起点就更需要具备自身的可知性。
假如作为规律起点本身就很模糊,那么由其推导出的其他概念也必定是模糊的,这样的理论结构是经不起实践的检验的。
12会计理论结构规律起点在结构中起打算作用,能够对其他概念进行推理论证。
在会计理论结构中,有许多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概念是能够通过规律起点推理论证的。
这个推理过程要经得起论证,否则这种结构就是不严密的,导致会计理论的模糊及混乱,从而不能发挥会计理论的指导和猜测作用。
13会计理论规律起点必需能够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
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又过来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进展、完善。
只有和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才是能经得过检验的有用的理论,那么怎么样会计理论才能与会计实践很好的联系、结合起来呢?这要通过会计理论结构的规律起点。
它是会计理论讨论的起点,而会计理论来源于会计实践,只有紧密联系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规律起点才能担当这一重任。
14会计理论结构规律起点应反映讨论事物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存在打算熟悉,熟悉具有反作用。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论文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论文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工作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那么有哪些相关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有关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状况分析的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经济意识不断增强,企业意识到财务部门的重要性,财务会计在企业财务工作中变得更加重视。
但是,我国会计工作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之的发展未能同步,显得非常混乱。
对此,必须加强对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研究与探索,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发展规律,在对经济体制改革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发挥理论指挥实践的作用,从而确保我国会计工作顺利开展。
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及会计实务工作提高的相关对策,以确保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状况;分析一、引言会计是贯穿于整个企业财务系统中的重要部分,我国当前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工作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改善,从总体看来,我国会计状况发展存在不同步、不匹配的矛盾现象,会计理论超前会计实务,从而给我国会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会计理论与实际不能最大程度融合。
因此,要想改变这一矛盾现状,就必须在加强对会计理论进行研究的情况下,还应深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工作,改变会计实务的发展落后于会计理论这一现象。
同时,还改变浮夸与焦躁,保证会计理论的客观性,以此来构建我国科学的会计体系,促进理论与实务的同步和谐发展。
二、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现状1.会计实务混乱现象我国《会计法》对关注可预见的会计法规比较缺乏,尤其是缺乏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行业制度问题、地位及作用的评估,从而造成法律法规与准则、制度上的脱节。
此外,新会计制度规定在遵守一致性原则下对会计事项处理可以在多种备选方案中选择一种,例如,提取折旧方法有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投资收益、成本计算机坏账处理等也有多种方案备选,对于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影响了企业当期损益,同时对于备选方案的限制条件不严格,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很可能成为大多数企业调整利润的“合法”手段,从而违背了一致性原则。
会计财务管理论文:刍议会计与财务管理
会计财务管理论文:刍议会计与财务管理[摘要]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会计与财务管理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
[关键词] 会计;财务管理;经济决策会计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产物。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活动中,为了获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必然要耗费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
人们一方面关心劳动成果的多少,另一方面也注重劳动耗费的高低。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只是凭借头脑来记忆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所得与所费。
随着生产活动的日益纷繁、复杂,大脑记忆已无法满足上述需要,于是,便产生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得与所费的会计。
随着生产与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会计已由简单的记录和计算,逐渐发展成为以货币单位来综合地核算和监督经济活动过程的一种价值管理活动。
会计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理论和实务日趋完善。
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又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分。
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信息;管理会计主要侧重于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规划、经营管理、预测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
财务会计侧重于过去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提供所需数据;管理会计侧重于未来信息,为内部管理部门提供数据。
会计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客观上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一、会计核算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论文范文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是我国会计规范中最基层的制度规范,是具有垄断性的综合性规范,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借助会计工作进行日常核算和监督。
本站为大家带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论文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会计基础理论研究论文范文一、会计的概念我所学的专业是会计专业,会计就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它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展开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这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小到家庭生活的收支,大到全球经济的发展,无一不需要一位会计来管理财务。
在会计领域,只靠课堂上的听讲是完全不够的,这就要求在课下练习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须自己专研并时常去图书馆查一些资料。
但只埋头苦学是不行的,要学会方法,做事情的方法,同时注重独立思考。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学习了基础学科知识与许多专业知识,就应当有能较快掌握一种新的技术知识的能力。
大学的三年悉心学习会计理论知识,从基础会计到中级财务会计再到高级财务会计,从简单到繁琐,从基础到专业,从书本向日常工作的逐步跨越。
我正一步步熟悉会计日常业务处理,假以时日熟练运用到会计实践工作中。
正所谓实践出经验,斗争出智慧。
二、初步接触会计实践艾青《光的赞歌》诗实践是认识的阶梯,科学沿着实践前进。
利用假期的时间,我选择来到本地的一家玩具厂财务部门实习学习。
我在此财务部主要的实习内容是关于买卖销售方面的会计核算工作,其中主要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月底出报表,月初缴税,网上报税等等。
初到厂里那段时间,首先熟悉了玩具厂与我工作有关方面的基本业务情况及主要记账方法,会计年度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 日;会计本位币是人民币;采用借贷记账法、实际成本计价法;存货采用月末一次加权法;固定资产提折旧采用直线法等。
会计职业道德刍议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刍议论文(2)推荐文章有关教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热度:有关反腐倡廉主题的毛概论文热度:有关长征精神的思修论文热度: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原因浅析论文热度:会计职业道德论文热度:会计职业道德刍议论文篇二《会计职业道德刍议》关键词:诚信;职业道德;健全制度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具体表现,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职业,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所以会计要以诚信为本、不做假账为原则,而在这方面道德的力量又是十分重要。
总体来说,本文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及目标为依据,顺应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潮流,面向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作一展望,通过论述会计职业道德的改变,建设性的提出了一些加强职业道德的建议。
前言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会计信息造假失真所引起的公众事件层出不穷,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问题已经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
会计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职业,提供的信息质量如何,将直接影响经营者、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的决策和相关利益,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秩序,而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对会计信息直接生产者的一种约束,是促进会计人员诚信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
1.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现状会计职业道德,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在执行业务时应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会计工作的特点和会计职业责任的要求,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要求更高。
1.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会计道德是职业品质、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的综合,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主要体现在《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中,具体内容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实事求是、廉洁自律、客观工整、保守秘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遵纪守法,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化,不同社会主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不可避免地进行利益调整,有时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矛盾,只有遵纪守法,才能维护各个方面合法的经济利益,才能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
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毕业论文
论财务会计根本理论毕业论文论财务会计根本理论毕业论文会计的根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根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
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睬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
从会计历史开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场的。
财务会计根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开展程度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程度。
由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使用标准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发布的《论会计根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那么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良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开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
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场研究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那么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
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构造问题的说法不一,大局部采用了理论构造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的、会计准那么、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展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根底——会计假设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
它是根据会计理论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根底。
由于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会计核算的根底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进展。
会计假设对于进展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根底。
但在我国公布的企业会计根本准那么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根本前提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会计理论判断论文
2019-05-18
摘要:在会计界,学者对会计理论一直存在着争论。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受到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会计理论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笔者认为这种因素是不能由人自身能左右并且改变的。
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对会计理论判断的理解程度以及判断方法的使用不同,从而对会计理论产生种种认识。
这项因素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是可以提高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特征、方法等要素的分析探讨,使读者对其有所深入了解。
关键词:判断会计理论会计理论判断
由于受到主观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人们会形成不同的主观认识。
那么,我们如何去辨别这些认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形成的认识做出判断。
会计界也是如此,当人们对一个会计理论有新的认识、看法,人们便会分析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就需要对会计理论进行判断。
一、会计理论判断的界定
(一)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
会计理论判断作为一个复合词,是由会计理论和判断所组成,所以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判断。
1.判断的概念
亚里士多德曾经这样定义判断:“真假的问题依事物的对象的是否联合或分离而定,若对象相合者认为相合,相离者认为相离就得其真实;反之,以相离者为合,以相合者为离,那就弄错了。
”传统逻辑学对判断下了定义:“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任何思维对象都具有一定的性质,并与其他事物对象具有某种关系。
思维对象的性质与关系即为属性。
所谓断定,就是指明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属性。
2.会计理论判断的概念
通过对判断的清楚认识,再结合会计理论的认识,笔者认为会计理论判断是指对会计理论的性质以及两个或者更多的会计理论概念或者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二)会计理论判断的特征
为了更加深刻认识会计理论判断,需要对其特征进行分析。
会计理论判断的'特征主要有:
1.有所断定。
无论会计理论判断多么复杂或者多么简单,它总是要肯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者否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
如果无所断定,既不肯定也不否定会计理论对象具有某种属性,那就不是会计理论判断。
2.真假之别。
每一个会计理论判断本身都存在着是否与事实相符合的问题。
符合实际情况的会计理论判断为真,反之,则为假。
3.恰当性。
会计理论判断的恰当性是指对会计理论既符合实际又恰如其分的断定。
对会计理论的断定是否符合实际,这不仅是会计理论判断的真实性问题,同时又是会计理论判断的准确性的问题。
所以判断恰当必须以判断真实为基础,准确地反映会计理论的实际情况。
要对会计理论做出恰当判断,要求研究者一定要有关于会计理论的丰富的实践知识,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
4.发展性。
随着人们对会计理论的认识的发展,会计理论判断也在发展着,从一个会计理论判断过渡到另一个会计理论判断。
会计理论判断具有这样的特征,这也是需要我们不断深入认识事物,从而提高会计理论判断水平,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从而认识事物的属性。
5.辨证性。
会计理论判断的辨证性是指在会计理论领域中,会计理论判断所包括的内容具有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
会计理论判断是由主词、宾词和系词三部分组成。
主词和宾词之间的关系是既包含同一又包含差别的辨证关系。
宾词是主词的一般性,主词是宾词的特殊性。
肯定判断的目的就是要确定主词就是宾词。
二、会计理论判断的方法
1.理论法。
运用基本理论判断是指运用马克思哲学认识论作为判断指南,来指导人们对会计理论进行判断。
例如,人们对会计本质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第二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和计算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法。
第三种观点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它以商品价值运动为管理对象,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以核算、监督为基本职能,通过搜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第四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信息系统。
”第五种观点会计是为提高经济效益,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用现代化的专门方法,对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管理的系统。
以上观点的提出,实际是人们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认识论指导人们不断深入认识会计理论发现其本质规律,最后得到会计本质是一个系统的正确判断。
2.事实法。
事实法是指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理论所做出判断的方法。
例如,在判断会计理论是科学还是艺术这一命题的时候,可以利用事实法对其做出判断。
会计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会计学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体系,会计
学具有内容充实、体系完整的学科体系,经济的发展要求会计是一门科学。
这些事实都说明了会计是一门科学。
3.逻辑法。
逻辑法就是指利用逻辑学关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知识,对会计理论做出判断的方法。
概念的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又称概念的含义。
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又称概念的对象范围。
外延是概念的量的规定性。
4.比较法。
比较法就是指通过对两个或者更多的会计理论概念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做出的方法。
例如,在判断会计目标和会计任务是否一致的问题上,首先应该对二者的概念进行比较,会计目标时“会计的目的或宗旨”,会计任务是“期望会计所达到的目的和要求”。
显然,二者是一致的;其次对会计目标和会计任务的性质进行比较,二者是相同的,都具有理论性、规范性和实践性。
5.分类法。
分类法是指对分层次结构的会计理论有所判断的方法。
会计理论划分层次,基本原则就是每个类别所包含的内容不能有交叉。
例如,有人对会计行为规范体系分为如下四个层次:会计前提规范、会计法律规范、会计技术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前提规范包括会计假定、会计目标,会计技术规范包括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利用分类判断法知道,作为同一个层次内容,其内容不应该有交叉,然而会计假定是会计准则的一部分内容,这就出现了交叉内容,所以笔者认为把会计行为规范体系这样分层次不是很合理的。
值得强调的是,笔者只是将人们在做出判断时所运用的方法分解成单一的形式,但是实际上对一个会计理论做出判断时往往可能是多种方法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会计理论判断的运用
会计理论判断的运用范围很广,可以运用到政府机关、部门、学校以及讨论会等等与会计理论研究有关的研究机构和活动中。
首先,会计讨论活动需要运用会计理论判断。
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一个问题的答案也许不是唯一的,那么讨论者就需要对这些答案做出判断,要么肯定某一个答案,要么否定某一个答案。
会计理论判断很好的帮助讨论者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其次,学校搞会计理论研究需要会计理论判断。
学校作为社会中重要的研究机构,是会计理论产生的主要发源地。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研究者需要运用会计理论判断中的各种方法,对研究对象做出判断。
参考文献:
[1]逻辑学辞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
[2]逻辑学基础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
[3]于玉林,田昆儒,会计基础理论概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
[4]于玉林,现代会计理论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
[6][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