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交
2024年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

2024年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戏曲欣赏》教材第四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我国戏曲中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及表演艺术;学习经典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唱腔、身段等;通过欣赏、分析、实践,提高学生对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高戏曲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经典剧目,培养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兴趣,激发传承意识。
3. 使学生掌握戏曲表演的基本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戏曲表演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及经典剧目的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戏曲表演道具、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戏曲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戏曲片段,引导学生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概念和特点。
(2)播放经典剧目片段,让学生感受各行当的表演特色。
(3)分析经典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唱腔、身段等。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行当,讨论其特点和表演技巧。
(2)每组挑选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概念和特点。
2. 经典剧目分析:人物形象、唱腔、身段等。
3. 戏曲表演技巧及实践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行当,分析其特点并举例说明。
2. 答案示例:我喜欢净行当,其特点为性格豪放、表演夸张。
例如,《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他威武勇猛、豪放直率,展现了净行当的表演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戏曲表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戏曲表演技巧的掌握仍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看戏曲演出,深入了解戏曲文化,提高戏曲鉴赏能力。
精品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精品教案

精品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生旦净丑荟精粹》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生旦净丑的基本概念、角色特点、表演技巧以及经典剧目赏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旦净丑的基本概念、角色特点及表演技巧。
2. 通过经典剧目赏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戏曲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及其在剧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旦净丑的角色特点及经典剧目赏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戏曲表演道具、黑板。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戏曲表演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戏曲选段,引导学生关注生旦净丑的角色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1)生旦净丑基本概念介绍;(2)生旦净丑角色特点及表演技巧讲解;(3)经典剧目赏析。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经典剧目中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2)学生代表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4. 例题讲解:以《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为例,讲解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经典剧目中的生旦净丑角色,进行表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基本概念;2. 生旦净丑角色特点及表演技巧;3. 经典剧目赏析。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能结合课堂所学对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进行深入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旦净丑的概念和角色特点掌握较好,但在表演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更多经典戏曲作品,深入了解生旦净丑的艺术魅力,提高戏曲鉴赏能力。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戏曲社团,亲身感受戏曲表演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及其在剧中的运用;2. 实践环节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3.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答案的指导。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交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交第一章:生角篇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角的定义与特点掌握生角的基本表演技巧欣赏生角的经典表演片段1.2 教学内容生角的定义与分类生角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生角的代表性表演片段欣赏1.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观看经典表演片段并进行讨论第二章:旦角篇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旦角的定义与特点掌握旦角的基本表演技巧欣赏旦角的经典表演片段2.2 教学内容旦角的定义与分类旦角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旦角的代表性表演片段欣赏2.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观看经典表演片段并进行讨论第三章:净角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净角的定义与特点掌握净角的基本表演技巧欣赏净角的经典表演片段3.2 教学内容净角的定义与分类净角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净角的代表性表演片段欣赏3.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观看经典表演片段并进行讨论第四章:丑角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丑角的定义与特点掌握丑角的基本表演技巧欣赏丑角的经典表演片段4.2 教学内容丑角的定义与分类丑角的基本表演技巧(唱、做、念、打)丑角的代表性表演片段欣赏4.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观看经典表演片段并进行讨论第五章:综合篇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各角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掌握不同角色的表演技巧的综合运用欣赏综合表演的经典片段5.2 教学内容生旦净丑各角色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不同角色的表演技巧的综合运用综合表演的经典片段欣赏5.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观看经典综合表演片段并进行讨论第六章:京剧伴奏乐器篇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伴奏乐器的种类与特点掌握主要伴奏乐器的演奏技巧欣赏京剧伴奏乐器的经典演奏片段6.2 教学内容京剧伴奏乐器的种类与特点主要伴奏乐器(京胡、京二胡、琵琶、月琴等)的演奏技巧京剧伴奏乐器的经典演奏片段欣赏6.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观看经典演奏片段并进行讨论第七章:京剧脸谱篇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脸谱的分类与象征意义掌握脸谱的绘制技巧欣赏京剧脸谱的经典作品7.2 教学内容京剧脸谱的分类与象征意义脸谱的绘制技巧与步骤京剧脸谱的经典作品欣赏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绘制脸谱并进行展示第八章:京剧服饰篇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服饰的种类与特点掌握服饰的穿戴技巧欣赏京剧服饰的经典作品8.2 教学内容京剧服饰的种类与特点服饰的穿戴技巧与步骤京剧服饰的经典作品欣赏8.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穿戴服饰并进行展示第九章:京剧表演实践篇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京剧表演的魅力掌握基本的京剧表演技巧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京剧表演的基本技巧(唱、做、念、打)实践体验京剧表演的魅力进行简单的京剧表演9.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练习与展示组织京剧表演比赛第十章:京剧艺术传承篇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欣赏京剧艺术的新作品10.2 教学内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京剧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京剧艺术的新作品欣赏10.3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学生分组讨论与展示观看京剧新作品并进行讨论重点解析1. 生旦净丑各角色的定义与特点是京剧表演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每个角色的基本表演技巧和特色。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3.1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新课标(2023秋)

-角色特征的理解:学生需要理解不同行当的角色特征,这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具体的表演来帮助学生形象地记忆。
-脸谱的认识:通过展示不同角色的脸谱,讲解其象征意义,使学生能够将脸谱与角色特征对应起来。
-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在绘制脸谱的环节中,学生需要将美术技能与对京剧角色的理解结合起来,这对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美术技巧的运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颜色、线条等元素,将脸谱的图案和角色特征表现出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旦净丑荟精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看电视剧或者电影时,有没有注意过演员们扮演的不同角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京剧行当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四大行当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京剧的艺术形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在学习京剧行当的特点时,积极提问,互动氛围良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学生们观看京剧表演片段时,他们眼中透露出的惊奇和好奇。这让我深感,传统文化的魅力确实能够跨越时空,吸引年轻一代。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授京剧唱段时,部分学生对于唱腔的掌握还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在气息控制和音准把握方面,学生们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针对这一点进行更多的个别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唱腔技巧。
此外,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团队合作方面表现出了很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意见。这一点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戏曲艺术》教材第四章“京剧的魅力”第三节“生旦净丑荟精粹”。
详细内容包括:京剧角色的分类,生、旦、净、丑的特点及表演技巧;四大名旦的介绍;经典京剧片段欣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京剧角色的分类,掌握生、旦、净、丑的特点及表演技巧。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3. 感受京剧艺术博大精深,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角色表演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重点:京剧角色的分类、特点及经典片段欣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戏曲道具。
学具:笔记本、教材、戏曲表演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京剧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
(2)提问:大家知道这段京剧是哪个角色表演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京剧的角色分类。
2. 讲解教学内容(1)介绍京剧角色的分类:生、旦、净、丑。
(2)讲解生、旦、净、丑的特点及表演技巧。
(3)介绍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3.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学生上台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展示。
4. 例题讲解(1)展示经典京剧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角色的表演技巧。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模仿经典京剧片段,进行角色扮演。
(2)指导学生进行表演,纠正动作,提高表演水平。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京剧艺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2. 内容:(1)京剧角色分类:生、旦、净、丑(2)生、旦、净、丑的特点及表演技巧(3)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旦、净、丑的特点及表演技巧。
(2)谈谈你对京剧艺术的看法,如何传承和发扬?2. 答案:(1)生:扮演男性角色,分文武生、小生等。
表演技巧:唱、念、做、打。
旦:扮演女性角色,分青衣、花旦、刀马旦等。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戏曲欣赏》教材第四单元“京韵流芳”,详细内容包括: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起源、特点及其在京剧中的角色扮演。
具体章节为第十四章“生旦净丑荟精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京剧中扮演的角色。
2. 掌握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能够辨别不同行当的角色。
3.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及其在京剧中扮演的角色。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京剧表演视频。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京剧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激发兴趣。
2. 讲解:讲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京剧中扮演的角色。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京剧演员现场展示生、旦、净、丑的表演,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行当的特点。
4. 例题讲解:以具体剧目为例,分析生、旦、净、丑在剧中的角色扮演。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辨别不同行当的角色,并上台展示。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起源、发展。
2. 生、旦、净、丑在京剧中扮演的角色。
3. 生、旦、净、丑的特点。
七、作业设计答案:待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批改并给出答案。
2. 作业题目:请简述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
答案:生:英俊、威武、正直;旦:端庄、秀丽、温柔;净:豪放、粗犷、刚烈;丑:幽默、机智、滑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京剧艺术兴趣的培养,提高课堂参与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京剧表演,了解其他剧种,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
2. 实践情景引入的具体实施。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京剧表演艺术中的四大角色类型:生、旦、净、丑。
教学内容出自教材第十章“京剧艺术”第一节“生旦净丑”,详细内容包括四大角色类型的表演特点、扮相、唱腔及代表人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京剧四大角色类型的基本特点,能准确区分生、旦、净、丑。
2. 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实践让学生感受京剧表演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四大角色类型的唱腔特点及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四大角色类型的扮相、性格特点及其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京剧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类型的基本特点、扮相、唱腔及代表人物。
3. 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类型,根据所学知识设计角色扮相,并进行简单表演。
4.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经典京剧选段中四大角色类型的表演特点,让学生深入了解角色特点。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京剧选段,判断角色类型并说明理由。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京剧艺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了解京剧。
六、板书设计1. 生:扮相英俊,唱腔洪亮,代表人物如刘备、宋江等。
2. 旦:扮相娇美,唱腔婉转,代表人物如王宝钏、杨玉环等。
3. 净:扮相夸张,唱腔粗犷,代表人物如张飞、曹操等。
4. 丑:扮相滑稽,唱腔幽默,代表人物如武大郎、土地公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教材中提供的京剧选段,判断角色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1)生:因为角色扮相英俊,唱腔洪亮,如诸葛亮、岳飞等。
(2)旦:因为角色扮相娇美,唱腔婉转,如白素贞、虞姬等。
(3)净:因为角色扮相夸张,唱腔粗犷,如关羽、曹操等。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戏曲大观》中的《生旦净丑荟精粹》一课。
该课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戏曲中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包括它们的角色特点、表演风格和代表人物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通过学习戏曲表演技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和区别。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戏曲表演技巧,并运用到实际表演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戏曲表演视频、戏曲行当图片。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卡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段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戏曲行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3. 讲解:详细讲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定义、特点及代表人物。
4. 实践: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讨论如何用动作、表情和唱腔来表现该行当的特点。
5. 课堂表演:每组派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戏曲片段,判断角色属于哪个行当。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记忆。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定义和特点。
2. 各行当代表人物。
3. 戏曲表演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为自己喜欢的戏曲角色制作一张彩色名片,包括角色名称、行当、特点及代表作品。
答案示例:角色名称:孙悟空行当:生特点:机智勇敢、武艺高强代表作品:《西游记》2. 课后拓展:观看一部戏曲电影或电视剧,分析其中的人物角色,了解其行当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戏曲艺术》第四章第二节,详细内容为“生旦净丑的角色特征与表演艺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掌握各角色的表演特点,感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定义及其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能分辨不同角色类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表演视频、模仿练习,学会生旦净丑的基本表演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特征及其表演艺术。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准确把握各角色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戏曲表演视频。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戏曲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旦净丑的魅力,引发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定义、特点及作用。
3. 观看表演:展示生旦净丑的经典表演视频,让学生直观了解各角色的表演特点。
4. 例题讲解:分析视频中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讲解角色特点。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模仿练习,教师指导。
7.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强调课后练习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定义及作用。
2. 各行当表演特点。
3. 课堂小结及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看一部戏曲作品,分析其中生旦净丑的表演特点。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作品中生旦净丑的表演进行详细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生旦净丑的角色特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戏曲社团,深入了解戏曲艺术,提高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如何让学生准确理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特征与表演艺术。
2. 教学目标的设定:确保学生能够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预期效果。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新课标(2023秋)

-《霸王别姬》选段:解析角色情感,体验京剧表演艺术。
3.京剧乐器认识:了解京剧中的主要乐器及其演奏特点。
-如京胡、月琴、锣鼓等。
4.课堂实践: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京剧角色扮演,培养合作精神。
5.欣赏与分析:观看经典京剧选段,引导学生分析剧情、表演、唱腔等艺术特点。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对京剧行当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发现,当他们看到京剧演员的表演视频时,很多人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不自觉地开始模仿一些动作。这让我意识到,视觉教学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京剧的重要性。
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对唱腔的韵味把握得并不是很准确。于是,我采用了更多的示范和个别指导,希望他们能够在模仿中逐渐找到感觉。这一部分的教学让我意识到,对于一些技巧性较强的内容,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去指导学生。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新课标(2023秋)包含以下内容:
1.京剧基础知识:介绍京剧的起源、行当和表演特点。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特点与表演技巧。
2.学唱京剧片段:挑选适合学生的经典京剧唱段进行学习。
-举例:以《苏三起解》选段为例,教师示范唱腔,学生跟随练习,重点纠正音准、节奏、咬字等问题。
-京剧乐器的认识:介绍京剧中的主要乐器,如京胡、月琴、锣鼓等,让学生了解其音色特点及在京剧中的作用。
-举例:展示京剧乐器的实物或图片,播放乐器演奏的音频,让学生识别并描述其音色。
2.教学难点
-京剧唱腔的韵味:京剧唱腔具有独特的韵味,对于学生来说,掌握这种韵味是一大难点。
2024年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2024年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章节为《生旦净丑荟精粹》。
内容主要包括对中国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认识,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唱段,了解各行当的表演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霸王别姬》中的虞姬选段,《铡美案》中的包拯选段,《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孙悟空选段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中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基本特点,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唱段,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学会简单的戏曲演唱方法,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特点,学会欣赏戏曲唱段。
难点:区分各戏曲行当的特点,掌握戏曲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黑板、粉笔、戏曲表演道具。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模仿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经典动作,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的魅力。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各戏曲行当的经典唱段,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的特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霸王别姬》中的虞姬选段,分析其行当特点,讲解戏曲演唱技巧。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模仿经典唱段,进行表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特点。
2. 经典唱段名称及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戏曲行当,了解其特点并录制一段演唱视频。
2. 答案:学生需在视频中展示所选择行当的特点,演唱准确、流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戏曲社团,深入学习戏曲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精品教案

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四章《戏曲音乐》第三节《京剧唱腔与表演艺术》。
具体内容包括京剧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认识,欣赏经典唱段,了解京剧中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京剧的基本行当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京剧唱腔的欣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京剧唱腔的韵味和表演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京剧的基本行当,欣赏并学唱经典唱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京剧《苏三起解》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京剧的行当和表演艺术。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京剧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举例说明各个行当的经典角色。
3. 欣赏经典唱段(15分钟)播放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的经典唱段,让学生边听边感受不同行当的唱腔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段经典唱段,分析其中的唱腔和表演技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当,模仿经典唱段,进行唱腔和表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和经典角色。
2. 京剧唱腔和表演技巧的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个你喜欢的京剧行当,学唱一段经典唱段,并模仿其中的表演动作。
答案:根据学生所选行当和唱段,给出相应的表演动作和唱腔要求。
2. 课后拓展:观看一部京剧电影,了解京剧的历史和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京剧的基本行当和唱腔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京剧活动,进一步拓展音乐素养。
同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京剧表演,深入了解京剧文化。
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教案:《生旦净丑荟精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带领学生领略中国戏曲的魅力,通过学习生旦净丑四种角色,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教材选自《音乐课程标准》第五册,第一章节《生旦净丑荟精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难点:理解中国戏曲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多媒体课件、戏曲道具。
2. 学具:笔记本、水杯、放松的身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精彩的戏曲表演视频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的魅力。
2. 生旦净丑角色认知:讲解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的定义、特点和表演方式,配合图片和实例进行说明。
3. 实践体验: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教师指导并进行点评。
4. 戏曲演唱练习:选取一段简单的戏曲唱段,让学生跟随音频学唱,体会戏曲的韵律和情感。
六、板书设计:生旦净丑特点表演方式七、作业设计:1. 观看一部戏曲作品,了解其中的生旦净丑角色,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答案示例:《白蛇传》中,生角代表许仙,旦角代表白素贞,净角代表法海,丑角代表小青。
生角正直善良,旦角美丽柔情,净角威严神秘,丑角机智活泼。
2. 选择一个生旦净丑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拍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旦净丑角色认知:重点解析:生旦净丑是中国戏曲的四大基本角色类型,每个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表演特点和审美内涵。
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证和实践活动来深入理解和体验这些角色类型。
难点解析: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并区分生旦净丑四种角色的内在特质和外在表现可能较为困难。
因此,教师需要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案例分析等,以及设计互动性强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掌握这些角色类型。
2024年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2024年音乐活动《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与文化》教材第六章《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第二节《生旦净丑荟精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及表演艺术;学唱经典京剧唱段,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特点,提高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学唱经典京剧唱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戏曲唱腔的韵味和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及经典唱段的学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黑板、粉笔、戏曲表演道具。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经典京剧选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特点。
b. 分析戏曲唱腔的韵味和演唱技巧。
3. 例题讲解:a. 播放《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对唱选段,让学生分辨生、旦行当。
b. 选取一段净角唱段,让学生感受净角的表演特点。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学唱经典京剧唱段,教师进行指导。
b. 学生互相交流演唱心得,分享学习感悟。
6. 课堂拓展:邀请学生上台进行戏曲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
2. 经典京剧唱段的演唱技巧。
3. 课堂拓展:戏曲表演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一段京剧唱段,录制视频并提交。
2. 答案:根据学生提交的视频,评价学生的演唱水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戏曲艺术。
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更多戏曲表演,了解不同剧种的特点,提高戏曲鉴赏能力。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戏曲艺术》第四章第二节“生旦净丑的角色艺术”。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生旦净丑的角色分类及特点、表演技巧、脸谱文化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的角色分类及特点,认识到我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
3. 学会欣赏戏曲表演,了解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提高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旦净丑角色特点的理解和表演技巧的掌握。
教学重点:生旦净丑的角色分类、表演技巧和脸谱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戏曲表演视频、生旦净丑角色图片、脸谱道具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经典戏曲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旦净丑的艺术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生旦净丑的角色分类及特点(2)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3)脸谱文化3. 实践体验:(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角色特点。
(2)学生动手制作脸谱,了解脸谱文化。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生旦净丑角色特点的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判断角色分类及表演技巧。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的角色分类及特点2. 表演技巧3. 脸谱文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判断角色分类及表演技巧,并简述理由。
2. 答案:角色分类及表演技巧正确,理由充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体验、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生旦净丑的角色分类、表演技巧和脸谱文化。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戏曲表演,深入了解生旦净丑的艺术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同时,开展戏曲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体验环节中,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优质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优质教案

优质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戏曲艺术》章节,详细内容为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介绍及其在京剧表演中的精粹展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基本特点及其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区分及其在表演中的特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戏曲表演视频。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京剧《霸王别姬》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旦净丑的魅力,引发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定义及特点。
(2)分析生旦净丑在京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校内外戏曲演员现场展示生旦净丑的表演,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特点。
4. 例题讲解选取经典京剧选段,分析其中生旦净丑的表演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生旦净丑的表演动作,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强调生旦净丑在京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生:男性角色,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女性角色,分为青衣、花旦、刀马旦等。
净:性格鲜明,分为大花脸、二花脸等。
丑:滑稽搞笑,分为文丑、武丑等。
2. 生旦净丑在京剧表演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选段:《赵氏孤儿》答案:生(老生):程婴,表现出忠诚正直、坚忍不拔的品质。
旦(青衣):庄姬,表现出母爱如海、刚烈坚强的性格。
净(大花脸):屠岸贾,展现权谋心机、残暴狠毒的特点。
丑(文丑):韩厥,呈现搞笑、滑稽的形象。
2. 作业要求:不少于300字,要求用词准确,分析到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旦净丑角色特点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戏曲表演,深入了解京剧艺术,提高文化素养。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精品资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戏曲艺术》第五章“京韵流芳”,详细内容涉及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特征、表演艺术及其在京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具体包括:1. 生角:介绍生角的分类、表演特点,以及其在京剧中的角色担当。
2. 旦角:介绍旦角的分类、表演特点,以及其在京剧中的角色担当。
3. 净角:介绍净角的分类、表演特点,以及其在京剧中的角色担当。
4. 丑角:介绍丑角的分类、表演特点,以及其在京剧中的角色担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角色特征和表演艺术,学会欣赏京剧表演。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视频、实践演练、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特征和表演艺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欣赏京剧表演,了解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京剧表演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引发兴趣。
2. 知识讲解:a. 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和角色特征。
b. 分析四大行当在京剧中的地位和作用。
3. 实践演练:a.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行当的表演艺术。
b.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4. 例题讲解:a. 播放一段京剧选段,让学生分辨其中的生、旦、净、丑角色。
b. 分析选段中的角色表演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b. 老师对习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基本概念和角色特征。
2. 京剧表演艺术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角色特征和表演艺术。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三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京剧行当的认识:重点讲解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特点,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明确各个行当的唱腔、表演风格、服饰化妆等区别。
-生:以男性角色为主,注重唱功和表演的阳刚之气,如武生、老生等。
-旦:女性角色的统称,强调柔美、端庄,如青衣、花旦等。
-净:指脸谱化的角色,以唱功见长,如铜锤花脸、架子花脸等。
其次,在实践活动中的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比较拘谨,不够大胆。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京剧表演还不够熟悉,缺乏自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鼓励学生,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在探讨生、旦、净、丑在京剧表演中的应用时,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讨论主题,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文化理解:对于京剧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学生可能感到陌生。
-难点突破:结合课本中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组织学生讨论京剧艺术的历史演变和它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生、旦、净、丑荟精粹》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看电视剧或者电影时,有没有注意过演员们扮演的不同角色?”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角色的奥秘。
同时,我也意到,要让学生们真正热爱并传承京剧艺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尝试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参观京剧表演、邀请京剧演员来校讲座等,让学生们更直观地感受京剧的魅力,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京剧艺术的热爱。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

教案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旦净丑荟精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的基本分类,认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感受不同行当的表演特色及唱腔特点,能简单模仿演唱或表演一段戏曲唱腔或做戏曲动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的基本分类,认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感受不同行当的表演特色及唱腔特点。
2. 能够简单模仿演唱或表演一段戏曲唱腔或做戏曲动作。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戏曲的基本分类,认识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感受不同行当的表演特色及唱腔特点。
难点:能够简单模仿演唱或表演一段戏曲唱腔或做戏曲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图片、乐器等。
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段戏曲表演视频导入,让学生初步感受戏曲的魅力。
2. 学习戏曲基本分类:介绍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各个行当的特点。
3. 学习戏曲唱腔:播放不同行当的戏曲唱腔片段,让学生聆听并分辨出各个行当的唱腔特点。
4.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选择一个行当进行模仿演唱或表演,教师点评并指导。
六、板书设计生旦净末丑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戏曲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戏曲知识。
2. 学唱一段自己喜欢的戏曲唱腔,并简单表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戏曲的基本分类和行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分辨出各个行当的特点,并能简单模仿演唱或表演。
但部分学生对戏曲唱腔的把握还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拓展延伸:邀请戏曲演员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
组织学生参观戏曲演出,加深他们对戏曲文化的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细节1. 戏曲基本分类: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的认识。
2. 戏曲唱腔特点:不同行当的唱腔特点的分辨与模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旦净丑荟精粹》
教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音乐
年级: 小学四年级
教学内容:
1. 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2. 认识不同行当的角色特征,并能识别各行当角色。
3. 模仿京剧表演形式中的念白、动作。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的内容力图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唱歌、欣赏、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国粹京剧,并通过音乐实践体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京剧是流行于全国的戏曲剧种,有近两百年的历史。
它吸收并融合了许多其他剧种在音乐以及表演方法上的精华,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本节课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视、音直观效果的作用,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直观感知中,对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1.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
2. 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参与体验。
3.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获取新知识。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国粹京剧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唱念做打的模仿充分体验京剧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京剧传统戏曲艺术的自豪之感和热爱之情,宏扬中国传统艺术。
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2. 了解京剧的有关知识。
初步认识京剧的艺术特征,知道京剧的产生、发展和历史沿革。
3. 激发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京剧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难点:
对京剧行当和京剧表演的认识。
教具准备:
1. 电脑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超级联想。
超级联想,同学们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词组来联想另一个事物。
西皮二簧沙家浜国粹梅兰芳
导入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
二、京剧的形成。
1. 导入。
我国的京剧艺术与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种。
而我国的京剧的艺术形式是保留最完整的。
其中京剧又被誉为是我国的国粹。
随着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京剧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喜爱,甚至一些老外特地到中国拜师学艺,把我国的京剧艺术带到他们的国家中去。
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国粹京剧了解多少呢?
2.“京剧”中的“京”代表的意思?
三、欣赏京剧视频了解京剧的表演手段
1.《空城计》剧情简介
2. 欣赏《空城计》(媒体视频)感受传统京剧唱腔的旋律美。
3. 欣赏京剧《游街》感受传京剧表演手段中的“做”和“念”。
4. 欣赏京剧《华容道》感受传京剧表演手段中的“打”。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1. “生”是指男性角色。
2. “旦”是指女性角色。
3. “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通常所说有脸谱的角色。
主要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4.“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
5. 分别详细介绍京剧的四大行当
五、多媒体出示各行当,请学生分辨角色。
六、拓展活动:课后收集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喜欢的京剧作品,带到班上与同伴分享,进一步加深对京剧艺术的了解。
七、欣赏戏歌《说唱脸谱》
授课人:金琨
龙口市梁家小学
2010.3
课题:《生旦净丑荟精粹》
授课人:金琨
龙口市梁家小学
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