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记游庐山原文及翻译
![记游庐山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1255b2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7.png)
记游庐山原文及翻译原文游庐山记庐山据浔阳彭鑫之会,环三面背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滴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言亭,泊左鑫。
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有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蠕,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步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昔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到万衫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厕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助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蜂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接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背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译文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汇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3)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3)](https://img.taocdn.com/s3/m/49f5294a48d7c1c708a145b8.png)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3)
1.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若都是好像。
A.连词,因而;连词,却。
B.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反而,却。
D.副词,只,仅仅;副词,却,竟然。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言特殊句式的判断。
这里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是与现代汉语不同,这是关键的信息点,所谓特殊,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特点而言。
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懂得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知识。
二是宾语前置是倒装句中的一种,此处只提到了宾语前置,值得注意。
三是用法,指各种词类活用,一般以句子的形式加以体现。
A.宾语前置句。
B.省略句。
翱翔后省略于,例句询后省略之。
C.判断句。
D.被动句。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本题选D项。
对原文内容赏析的选择题,往往设错点都是微小的细节。
这类题目的错误选项,往往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夹杂一些不正确的干扰表述。
可将各选项表述同文本相关内容加以比较,以确定正误。
选项D中,引李白诗是为说明所谓三石梁即三叠泉,不是表遗憾之情,所以错误。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游庐山记阅读答案_游庐山记阅读题及答案
![游庐山记阅读答案_游庐山记阅读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ab813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f.png)
游庐山记阅读答案_游庐山记阅读题及答案《游庐山记》阅读原文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①,泊左蠡。
庚辰,舣星子②,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③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④,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至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踏乱石寻瀑布源,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贻后之好事者焉。
【注】①宫亭:宫亭湖,彭蠡湖(鄱阳湖)的别称。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4)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4)](https://img.taocdn.com/s3/m/2b43c48e0029bd64783e2cb8.png)
庐山纪游(节选)阅读答案附翻译(4)
5.文言断句的解答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量疏通全文,了解全段的意义;二是要联系前后文,推断画线句子的含义,根据已有的标点符号,理解句子,推断未知处标点;三是确定句中的重点词语,并关注表句中停顿的常见的语气词。
本题停顿应为:今三叠泉源经九叠谷口/然后垂而为瀑/其势遇石凡三跌/从高而下//如银河之挂石梁/乃诗家形容比拟之词/所谓三石梁者/即三叠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2)我何人斯,游览之迹敢祈胜先贤邪?(3分)
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保持语意通畅。
要注意原文用词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复习策略上要做到夯实考点基础,做到有备无患。
认真梳理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翻译方法并加强古文,适当强化训练。
(1)句中,孤根耸拔译为孤立高耸,昂首垂耳,张吻而下饮译为像一个人昂首垂耳,张口向下饮水的样子。
另外,本句是判断句式。
(2)句中,祈译为祈求,胜译为超过。
考点:理解并翻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庐山》《游庐山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庐山》《游庐山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5d737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0.png)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庐山》《游庐山记》含答案第四站来到“大好河山”展厅,展厅计划拍摄庐山美景短片,邀请你和小文团队一起参与。
《庐山》明·唐寅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游庐山记(节选)[清]恽敬①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②苍酽③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④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⑤,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
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注释】①恽(yùn)敬(1757-1817),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常州人)。
②沈沈:通“沉沉”,深邃的样子。
③苍酽(yàn)一色:一派浓郁的深青色。
④弇(yǎn):覆盖。
⑤征:预兆,指雨水降落前先有云。
22.【任务一】小文团队打算参考以上文字写作庐山云雾视频的配文,请你帮忙疏通疑难字词。
①倍.未雨时( ) ②望瀑布益.明( ) ③敬故.于是游所历( )23.【任务二】小文团队拍摄镜头聚焦庐山云雾“诡变”的特点,请你结合画线部分给镜头配上合适的文字。
镜头一:①。
镜头二:又过了一会儿,漫山遍野都是团团的云朵。
镜头三:② 。
24.【任务三】小文团队在为游记选择视频背景音乐时产生分歧,有人觉得适合舒缓明朗的旋律,有人觉得适合激情高昂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内容及作者情感谈谈理由。
25.✬【任务三】小文团队发现同写庐山,诗作和游记各有特色,请你帮忙从写作内容和情感主旨的角度整理异同。
【答案】22.加倍更加所以23.不一会儿,香炉峰下,一缕白云袅袅上升,于是成团白云互相衔接着出现。
再过一会儿,云团互相汇合成为一体。
24.示例1:我觉得适合舒缓明朗的旋律。
庐山游记阅读答案
![庐山游记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38eb1b6c85ec3a87c2c525.png)
篇一:庐山游记阅读答案文/丰子恺(有改动)品读:本文系作者1956年所作游记散文《庐山游记》中的一部分,为读者揭开了庐山的神秘面纱。
文章写景状物,从容不迫,随意自然;情感率真,语言朴质,而似乎信手拈来的诗文典故又使文章显得气韵生动,极富情趣。
1.选文围绕“庐山面目”而写。
第①段生动地说明了“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________;第②段揭开了一个常人不知的“庐山真面目”:________。
2.品味词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①第二段中加粗的“凭吊”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
②第二段中加粗的“太”上面为什么要加引号?________________3.画线句①的表达妙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4.通过画线句②,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个性?________________1.庐山多雾(白云出没,作怪)庐山天桥没有桥2.①面对庐山古迹怀念古人,感慨往事。
②表示否定;作者一方面从照相的角度肯定它没有出格,另一方面又批评了它像“商业广告”一般让人上当,因而“略感不快”。
3.按由近及远的顺序,生动地描写了“凭窗远眺”所见的树林阴翳、白云变幻的美妙景象;同时连用四字短语和结构相近的句式,读来琅琅上口,富有节奏感。
4.特立独行、心态平和、心境闲适、自得其乐。
来源:学习周报语文中考版(适用于苏教版) 2009-2010学年第20期总第176期苏教版题型:048篇二:庐山游记阅读答案篇三:庐山游记阅读答案作者:来源:文章阅读网时间:2014-12-11 12:29 阅读:国庆前夕,说自驾到庐山走走,只是随意地一说,哪知欣然成行了。
我们是国庆前一天下午到九江的。
第二天天刚亮,从九江宾馆出发,不久,就开始登山了。
说是登山,其实是车载我们上去的。
二十余公里绕来绕去的盘山公路,我们小心地走了四十余分钟,才来到庐山山门口,真是“跃上葱茏四百旋”。
一看手机,整七点。
站在门口,伸了个懒腰,正欲踏步入门,忽听说离牯岭镇尚远,牯岭镇才是景区的起点,我们忙又驱车向前。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翻译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5c8454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f.png)
一.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翻译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翻译:所以我对于这次游览所经过的地方,都只大体上记述一下。
出自《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遹(yù)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官亭,泊左蠡。
庚辰,檥(yǐ)星子①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②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ru án),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赡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跳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沉沉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③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清】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清】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aa699e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c5.png)
【清】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登含鄱岭,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返,宿秀峰寺。
甲申,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复返宿秀峰寺。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选自《大云山房文稿》有删节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并海诸山多壮郁并:并列B、敬以事绝宫亭绝:横渡C、壬午,道万杉寺道:取道D、山之腰皆弇之弇:覆盖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庐山足以娱性逸情的一组是()①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②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③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④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⑤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⑥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庐山三面环水,因为江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显得清逸动人。
(文言文阅读题)【清】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题)【清】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7a5be0a3968011ca30091c8.png)
恽敬《游庐山记》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阅读题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登含鄱岭,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返,宿秀峰寺。
甲申,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复返宿秀峰寺。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选自《大云山房文稿》有删节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故并海诸山多壮郁并:并列B、敬以事绝宫亭绝:横渡C、壬午,道万杉寺道:取道D、山之腰皆弇之弇:覆盖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庐山足以娱性逸情的一组是()①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②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③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④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⑤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⑥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庐山三面环水,因为江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显得清逸动人。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翻译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68f3f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2.png)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翻译“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的意思是山的半腰都被云围封住了,而山腰以上和以下仍然是一色浓重的深青,这是我生平所从未见到过的。
《游庐山记》恽敬〔清代〕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
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风,上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
遂不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
访简寂观,未往,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而入,遂同上黄岩。
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09a2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c.png)
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游庐山记的阅读题及参考答案「篇一」①常听朋友抱怨说,北方的春天总是姗姗来迟,又匆匆离去。
北方,简直就没有春天!②其实,相对于南方的“四车如春”,北方的四季当属最分明的了,只是因了北方的春天在热烈之中不乏有种平淡——纯粹、悠远、平和而寂寥,春色似乎是在春夜里潜滋暗长着。
这种不事张扬的“暗长”,使得众多的人难以察觉。
每年立春过后,尽管依然寒气逼人,但是大地已经苏醒,万物开始复苏,雨水过后就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了。
田野里的麦苗由浅黄变得淡绿,泥土中的小草也跃跃欲试,等待着“春风吹又生”。
该是踏青的季节了,人们被春风鼓动着,三五好友,结伴而行。
踏青不一定要远行,近处的郊野、岗坡、湖边就足够了。
沿着松软的小路缓行,淡绿色的枝头时有三两只鸟儿啁啾跳跃,不远处的菜地里,青的葱,绿的菠菜可着劲往上长。
更让人心动的是野菜族一团团、一簇簇在田埂地头热热闹闹地相拥着,那抹鲜活的嫩绿,醉了春风,让人喜在心头。
③记得当年在乡下“插队”,“春荒”是很难熬的。
每天起早贪晚的下地干活,却又青黄不接,只有啃着玉米饼子就咸萝卜,吃得嗓子直冒酸水。
后来,同学们跟老乡学会了挖野菜:苦菜、荠菜,白花菜中午回来,同学们把挖到的野菜聚到一起,洗净后摆到饭桌中央,大家一口玉米饼,一口蘸着大酱的野菜,吃得真是香甜。
打那以后,野菜在我心中就成为了春的标志和参照。
④北方的春天或许不如南方那样浓烈,那样春深似海,然而争奇斗艳的古典诗词对春的咏叹,也并非是用平丽的词藻去铺陈春光的艳丽芳菲,大多是寥寥几笔,就足以勾人心魄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陌头烟柳绿烟丝”“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些咏春的绝唱都是以接近直白的语言采撷浓春之中的一两个饶有意境的景观后,便止笔而留白。
这种虚实相生的方法,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⑤细细想来,写诗是这样,人生也莫不如此。
几十年的光阴稍纵即逝,能够做成一两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
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过一种自己喜欢的生活,做一两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境。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游庐山记》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游庐山记》](https://img.taocdn.com/s3/m/dd75790231126edb6f1a10a8.png)
中考文言文鉴赏阅读:《游庐山记》《游庐山记》是一片收录于《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由清代散文家恽敬作,记述了作者游历庐山六天的过程,于路程及登临的名胜古迹,只作大概叙述,简括明了;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重点突出。
文中开门见山,首先指出庐山三面环长江大湖的形胜特点,“有娱逸之观”。
然后在六天记游中,生动描述了含鄱口俯览鄱阳湖上风云卷来的云障奇观和神林浦仰望香炉峰下白云团涌的云海幻景。
最后以“云为水征,云从山出”的传统说法为根据,点出庐山形胜最“足以娱性逸情”者为云,与首段相应作结。
可见作者在立意谋篇、安排布局上是讲究章法、颇为用心的。
这一游记章法有可取之处,能够概括介绍全貌,又能具体突出奇胜之景;作者文笔洗炼生动,善于描写景物特征,也是该文艺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作者简介:恽敬,字子居,号简堂,武进人。
1783年举人,以教习官京师,历富阳、新喻、瑞金等县令,以廉声卓异,擢南昌府同知,改署吴城同知。
为人负气,崇尚名节,被忌恨他的人诬告弹劾,以失察为由去官。
恽敬致力于古文,其文章得力于韩非、李斯,与苏洵接近,风格较为自然奔放。
与张惠言等创立“阳湖派”。
著有《大云山房文稿》。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8f24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1.png)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别,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只需交答题卡。
一、积累运用(30分)1.默写和赏析古诗文。
[共10分。
(1)-(5)题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8分,第(6)题2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2)海内存知已,□□□□□。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悠悠我思。
(《诗经·子衿》)(4)□□□□,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5)古人常借古诗抒情达意,你可以听到“微君之故,□□□□□”(《诗经·式微》)中对统治者的抱怨,也可以看到诗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得到举荐的愿望。
(6)《兼葭》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中的“长”“跻”“右”突出了道路怎样的特点?在诗中反复吟咏有什么作用?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fúshuǐ的。
(2)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piāoyí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3)当它jiáránér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11月份南飞的鸟群,mùkōngyīqiè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古文观止全解全译:游庐山记(恽敬)
![古文观止全解全译:游庐山记(恽敬)](https://img.taocdn.com/s3/m/b6af5ce8b8f67c1cfad6b841.png)
古文观止全解全译游庐山记〔清〕恽敬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 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选自《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庐山处于浔阳江和鄱阳湖交会的地方,围绕着它的三面都是水。
古诗游庐山记翻译赏析
![古诗游庐山记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b1d7d0f7ec4afe05a1df17.png)
古诗游庐山记翻译赏析《游庐山记》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游庐山记》是一片收录于《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由清代散文家恽敬作,记述了作者游历庐山六天的过程,于路程及登临的名胜古迹。
【原文】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ORg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沉沉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游庐山记(敬恽)原文
![游庐山记(敬恽)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bd046b2b160b4e777fcf0c.png)
游庐山记(敬恽)原文敬恽《游庐记》原文及游庐山记〔清〕敬恽原文: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①,泊左蠡。
庚辰,舣星子②,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③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④,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至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寺,踏乱石寻瀑布源,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
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贻后之好事者焉。
【注】①宫亭:宫亭湖,彭蠡湖(鄱阳湖)的别称。
古诗游庐山记翻译赏析
![古诗游庐山记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fb1d7d0f7ec4afe05a1df17.png)
古诗游庐山记翻译赏析《游庐山记》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游庐山记》是一片收录于《四部备要》本《大云山房文稿》的散文,由清代散文家恽敬作,记述了作者游历庐山六天的过程,于路程及登临的名胜古迹。
【原文】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
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求李氏出房遗址,不可得。
登含鄱岭,大风啸于岭背,由隧来。
风止,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窥玉渊潭,憩栖贤寺。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西行,寻栗里卧醉石。
石大于屋,当涧水。
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园来,大笑,排闼入。
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叩黄岩ORg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
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沉沉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庐山记
【清】恽敬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
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
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泊左蠡。
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
是日往白鹿洞,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
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
亭废,道险甚。
登含鄱岭,攀太乙峰。
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
顷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
始知云之障自远至也。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至五老峰而下。
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返,宿于文会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
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
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
返,宿秀峰寺。
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观。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
返,宿秀峰寺。
甲申,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瀑布下注,尽其变。
复返宿秀峰寺。
是夜大雨。
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
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
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
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顷之,则相与为一。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选自《大云山房文稿》有删节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并海诸山多壮郁并:并列
B、敬以事绝宫亭绝:横渡
C、壬午,道万杉寺道:取道
D、山之腰皆弇之弇:覆盖
6、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庐山足以娱性逸情的一组是()
①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②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③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④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
⑤山沈沈苍酽一色,岩谷如削平⑥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⑥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庐山三面环水,因为江水湖水不同于海水,所以庐山不像靠海的山岭那样雄壮深沉,而显得清逸动人。
B、作者的庐山之游,既饱览了庐山奇异的自然景观,也观赏了王羲之的墨池和李白的读书堂等人文景观。
C、作者在登上太乙峰后,极目远眺彭泽,云朵遮天蔽日,滚滚而来,周围的山峰都一派云气腾涌的样子。
D、作者认为云是山的灵气外泄的结果,所以本文记述游览庐山的经过,重点记下了云的变幻奇巧的景象。
8、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A、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B、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其诡变/足以娱性逸/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C、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其诡变足以娱/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D、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
译文:
(2)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