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不仅反映了物质的溶解能力,还与温度、压力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本文将围绕九年级下化学学习中的溶解度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通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反映了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

溶解度受温度、压力和溶剂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1. 温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溶液的分子动能增加,使得间隙处的溶质分子能更容易逃离晶体表面,进入溶液中。

2. 压力的影响: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主要适用于气体溶解度。

根据亨利定律,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可以增加气体分子与溶液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促进气体的溶解。

3. 溶剂性质的影响:不同溶质和溶剂之间有着不同的溶解度。

极性溶质通常更容易溶解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溶质则更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这是因为极性物质间有电荷引力相互作用,增加了溶质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增加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和饱和溶液溶解度曲线是反映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的图表。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线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但也有一些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出现异常的现象,比如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在0°C至30°C范围内呈现“V”字形,这是因为溶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了溶解度。

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达到一定值时,便达到了饱和状态。

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与温度、压力无关,只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

三、溶度和溶质的质量计算溶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一般来说,溶度用克/升(g/L)表示。

溶度的计算需要根据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质量来进行。

以溶度为10 g/L的氯化钠溶液为例,假设需要制备200 mL的氯化钠溶液,那么所需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如下计算得到:质量 = 溶度 ×体积 = 10 g/L × 0.2 L = 2 g四、共有离子对溶解度的影响在一些离子化合物的溶解过程中,如果存在相同离子的共有离子(存在于溶质和溶剂中或两个溶质中),会显著影响其溶解度。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如Ca(OH)2(4)溶解度曲线℃时A的溶解度为 80g例:(1)t3(2)P点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3)N点为 t℃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3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4)t℃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1(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B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7)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 无晶体析出的有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 A<C<B(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三、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化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表和溶解度规律来描述和预测。

1.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形。

通常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也有一些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溶解度会减小。

2. 溶解度表:溶解度表是列出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的表格。

通过溶解度表可以了解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3. 溶解度规律:常见的溶解度规律有以下几种:
-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物质,称为热溶质;
-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称为冷溶质;
-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称为中性溶质;
-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无规律的物质,称为理想溶质;
- 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都有明显变化的物质,称为非理想溶质。

4.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和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也有例外情况。

溶解度还受到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溶质和溶剂的极性等因素的影响。

5.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当溶液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超过了饱和溶
液的溶解度,此时溶液处于不稳定状态,稍微的扰动就会使溶质析出。

6. 溶解度的单位:溶解度通常用摩尔溶解度(mol/L)或质量溶解度(g/L)来表示。

总结起来,化学溶解度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的性质。

溶解度受到温度、压力、溶液浓度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溶解度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溶液的性质和溶解过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基本概念与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基本概念与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溶液的基本概念与溶解度溶液是化学中常见的概念,指的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

本文将归纳初中化学中关于溶液的基本概念以及溶解度的相关知识点。

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是一种混合物,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溶剂指的是起主导作用的物质,能够溶解其他物质,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而溶质则是被溶解于溶剂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 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通常用质量浓度或溶质的摩尔浓度来表示。

在溶液中,当溶解度达到饱和时,溶质不再继续溶解,这时溶液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3.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溶解度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3.1 温度一般情况下,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是因为溶解过程通常是吸热的,温度升高可以提供更多的热能,促进溶解。

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这是因为气体在液体中溶解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3.2 压力对于气体溶于液体的情况,压强的增加可以增加气体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溶解度。

而对于固体溶于液体或液体溶于液体的情况,压强的变化对溶解度影响较小。

3.3 溶剂性质不同溶剂对不同物质有不同的溶解度。

有些物质只能溶于特定的溶剂,而不能溶于其他溶剂。

这是因为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的。

4. 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达到平衡的溶液。

当继续往饱和溶液中添加溶质时,溶质会无法溶解,产生沉淀或结晶。

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量超过了饱和溶液的溶质量。

过饱和溶液的生成通常需要一些特殊处理或条件。

5. 浓度与稀释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含量,通常用质量浓度或溶质的摩尔浓度表示。

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浓度 = 溶质质量(或摩尔数)/ 溶液体积稀释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来降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根据溶液的浓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初始浓度 ×初始体积 = 最终浓度 ×最终体积6. 溶液的应用溶液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溶解度知识点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能够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它是研究溶液中溶质溶解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溶解度相关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化学九年级中涉及的溶解度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在热的条件下,溶质和溶剂的分子活动增强,相互作用力减弱,溶质更容易与溶剂发生相互作用而溶解。

2. 压力:固体溶解度受压力的影响较小,而气体溶解度受压力的影响较大。

常见的例子就是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当瓶子封闭时,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形成气泡;而当瓶子被打开时,压力降低,二氧化碳逸出,气泡消失。

3. 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态:通常来说,溶质和溶剂的相态相同的情况下,溶解度较大。

例如,固体溶质通常在液态溶剂中溶解度较大。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当在一定温度下继续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溶质不再溶解,溶液中含有最大溶质量时,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可以用单位体积溶液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来计量。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剂可以继续溶解更多的溶质,此时称为不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

三、饱和溶液的稳定性饱和溶液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溶解度来判断。

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小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可以继续向溶剂中加入溶质来制备饱和溶液;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等于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饱和溶液将保持稳定;而当溶剂中溶质的质量超过饱和溶液的溶解度时,多余的溶质无法溶解,会析出形成固体。

四、溶解度曲线溶解度通常在温度变化时发生改变,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溶解度曲线来分析这种变化规律。

溶解度曲线通常以质量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曲线上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可以判断溶液的特性。

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时,曲线向上倾斜;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时,曲线向下倾斜;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始终保持不变时,曲线是水平的。

溶解化学知识点总结

溶解化学知识点总结

溶解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溶解度1. 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溶剂中溶解物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受温度、压强和溶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大多数固体在增加温度下其溶解度增大,但对有些固体的溶解度则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2)压力: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非常显著,呈直接比例关系。

(3)溶剂种类:不同溶剂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3. 溶解度的单位通常情况下,溶解度用溶质在100g水或g溶剂中的溶解量表示,单位是g/100g水或g/100g溶剂。

4.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单位溶剂中的溶解量随溶剂中溶质溶解比例的关系曲线。

二、溶液的稀释1. 稀释液的定义在化学中,稀释是指将一个浓度较高的溶液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溶液的浓度减小的过程。

2. 稀释的原理添加溶剂到溶液中时,溶剂分子与溶质分子相互作用,使得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从而使溶质分子的浓度减小。

3. 稀释公式根据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稀释后的溶液浓度:c1v1=c2v2。

三、溶解的过程1. 溶解的过程溶解是指溶质和溶剂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使得溶质分子散布在溶剂中,形成均匀的溶液的过程。

2. 溶解的热效应(1)溶解吸热:当溶解的过程中吸收了热量,溶解过程即是吸热的过程。

(2)溶解放热:当溶解过程中释放了热量,溶解过程即是放热的过程。

四、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1. 离子的电解当离子型物质溶于水时,其分子将分解为离子,这个过程被称为电解。

2. 电解实验通过电解实验可以发现,在电解质的溶液中,会在电极上产生气体和发生化学反应。

3. 离子浓度变化(1)阳离子的浓度增加:阴极处发生还原反应。

(2)阴离子的浓度增加:阳极处发生氧化反应。

五、溶液的浓度1. 溶液的浓度定义溶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

2. 溶液的浓度计算(1)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体积分数: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中,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它是描述溶解过程的重要参数,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溶液的性质以及物质的溶解行为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九年级化学中与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解度与多种因素相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 压力:溶解度对固体和气体溶质的压强变化不敏感,但对气体溶质的压强变化十分敏感。

3. 溶剂的种类:不同溶剂对相同溶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常温常压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4. 溶质的性质:溶质的化学性质对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具有相同分子结构的脂肪酸,其溶解度随着酸链长度的增加而降低。

二、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当一定量的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无论继续搅拌还是加热,溶质都不能再溶解的状态称为饱和溶液。

2. 过饱和溶液:如果一个溶液的溶解度在较高温度下已经提高,然后在相同温度下急剧冷却,使得溶质的浓度超过了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就形成了过饱和溶液。

在过饱和溶液中,即使不加入额外的溶质,也可能发生结晶现象。

三、浓度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2. 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指溶质体积与溶液体积之比,同样常用百分数表示。

3.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一般用mol/L表示。

四、溶解度的应用1. 溶解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例如,城市供水中的水质检测需要测定某些物质的溶解度,判断是否超标。

2. 溶解度也是理解药物溶解行为的重要参数。

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其吸收速度和药效。

3. 在冶金和冶炼过程中,对不同矿石中的有用金属元素的溶解度进行研究,有助于优化冶炼工艺和提高金属的回收率。

总结起来,九年级化学中的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1:定义:(1)固体物质的能容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称为气体的溶解度。

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2:影响因素质溶解与否,溶解能力的大小,一方面决定于物质(指的是溶剂和溶质)的本性;另一方面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溶剂种类等有关。

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3: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特征:(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t3℃时A的溶解度为80g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从A溶解度是80g。

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初中化学溶解度考点和知识点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溶解度是指单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能溶解在一定量溶剂中的最大量。

在化学中,溶解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了解溶解度的知识点对于理解溶解现象和溶解实验的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关于溶解度的知识点的整理:一、物质的溶解度与溶剂的选择有关。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常见的溶剂包括水、酒精、醚等。

二、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1.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气体溶解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但是有一些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并没有明显关系,如氯化钠在一些特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几乎不随温度变化。

三、溶解度与物质的性质相关。

1.溶解度与物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强,溶解度越小,反之亦然。

2.溶解度与物质的晶体结构相关。

晶体结构复杂的物质通常比晶体结构简单的物质溶解度小。

四、溶解度的计量方式。

1.质量分数:质量分数是溶解物质在溶液中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质量分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质量分数=溶解物质的质量/溶液的总质量如:溶液中含有20g的溶解物质,溶液的总质量为100g,则该溶液中溶解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0/100=0.22.体积分数:体积分数是溶解物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体积分数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体积分数=溶解物质的体积/溶液的总体积如:溶液中含有30mL的溶解物质,溶液的总体积为100mL,则该溶液中溶解物质的体积分数为30/100=0.3五、饱和溶液与过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已经完全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解物质。

这时,溶解物质的溶解度和溶液中溶解物质的浓度达到平衡。

2.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溶解了多于饱和溶液中的溶解物质的溶液。

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稍有干扰就会析出超过溶解度的溶解物质。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附解析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总结附解析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够溶解最大量溶质的性质。

1.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温度:大多数情况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一个吸热过程,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解过程中的熵变,从而促进溶解;(2)压力:对固体和液体溶质几乎没有影响,但对气体溶质有很大影响。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3)溶剂类型:不同类型的溶剂对不同的溶质有不同的溶解度。

溶剂可以分为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倾向于溶解极性溶质,而非极性溶剂倾向于溶解非极性溶质。

2.饱和溶解度和过饱和溶解度:(1)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溶解了最大量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情况。

当向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溶质时,溶质会沉淀出来,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状态;(2)过饱和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溶解了超过饱和溶解度的溶质。

过饱和溶液是不稳定的,稍微的扰动就会引发溶质的沉淀。

3.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曲线图:(1)溶解度曲线:用来表示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通常情况下,溶解度曲线呈正相关,即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相应增加;(2)溶解度曲线图:以温度为横轴,溶解度为纵轴绘制的曲线图。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溶解度曲线图,用来分析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特性。

4.难溶盐溶解度的规律:(1)阳离子效应:在溶质为阳离子的情况下,随着阳离子的半径增大,溶解度增大;(2)阴离子效应:在溶质为阴离子的情况下,随着阴离子的电荷数目增多,溶解度减小;(3)其他因素:摩尔质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影响难溶盐的溶解度。

5.共沉淀和共沉淀反应:(1)共沉淀:在溶液中,两种或多种不溶于溶液中的物质共同沉淀,形成一个固体混合物的过程。

常见的共沉淀物有沉淀、胶体等;(2)共沉淀反应:导致共沉淀的反应称为共沉淀反应。

共沉淀反应往往涉及到溶质浓度、温度、pH值、还原剂等因素的改变。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化学下册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通常以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表示。

2. 可溶性:物质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溶于溶剂中的性质,可溶性取决于溶质-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

3.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已经溶解了最大量的溶质,无法再溶解更多溶质的溶液。

4. 饱和溶解度:指在特定温度下,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量溶质。

5. 不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所含溶质量小于饱和溶解度的溶液。

6. 过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条件下,由于溶剂迅速冷却或其他原因,使得溶质溶解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产生的溶液。

7.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
- 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一般情况下)。

- 压强(对气体溶质):溶解度随压强升高而增加(亨利定律)。

- 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之间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有利于溶解。

8. 溶解度曲线:用于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溶质质量分数与溶剂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来表示。

9. 溶剂中溶解度变化:溶液的溶质溶解度随着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对于某些溶液,特定温度范围内溶质溶解度随溶剂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以上是九年级化学下册学习溶解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
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

初中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化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等方面。

而溶解度作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我们理解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溶液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与溶解度相关的知识点。

一、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大量。

它通常用质量或体积的比例来表示,比如溶解度为1克/100毫升或者1mol/L。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溶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使得溶质分子更容易与溶剂分子发生作用。

但对于某些物质,比如酸碱盐类,温度的升高可能会导致其溶解度的降低。

2. 压强:对于常规物质来说,压强对溶解度的影响不大。

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比如气体溶解于液体中,增加压强可以提高溶解度。

3. 溶质与溶剂间的相互作用:溶质与溶剂的相互作用力对溶解度的影响很大。

如果溶质和溶剂之间有相似的相互作用力,溶解度会增大;而如果相互作用力不相似,溶解度则会降低。

三、溶解态和饱和态:在讨论溶解度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溶解态”和“饱和态”这两个概念。

所谓溶解态,是指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状态;而饱和态,则是指当溶质溶解到一定程度后,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更多溶质的状态。

四、溶解度曲线:以某种溶质在水溶剂中的溶解度为例,当我们将不断增加溶质的质量或者体积到水中时,溶解度也会不断增大,但是随着溶质的增加,溶液中的溶解度将会达到一个极限值,即饱和溶解度。

这种溶解度随溶质溶液质量或体积的增加而变化的关系可以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通过观察这样的曲线,我们可以判断溶质的溶解度与溶剂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规律。

五、利用溶解度知识的应用:溶解度的知识在生活和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制备溶液时可以通过掌握溶解度的信息,按照一定比例将溶质和溶剂进行混合;在实验中,溶解度可以用来控制反应的速率、溶解度曲线可以用来测定溶质的溶解度、溶液饱和度等等。

化学初三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化学初三溶解度知识点总结

化学初三溶解度知识点总结一、溶解度的概念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量溶剂(通常是水)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的量。

通常用质量分数或摩尔浓度来表示。

2. 溶解度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通常会增大,温度降低时溶解度通常会减小。

3. 溶解度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溶剂、温度密切相关。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一般情况下,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 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一般来说,相似的物质在相似的溶剂中有相似的溶解度。

3. 压力:固体溶解度与压力基本无关,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4. 溶质的粒径:溶质的粒径越小,其溶解度越大。

5. 溶质的溶剂相互作用力: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愈大,其溶解度就愈大。

三、溶解度曲线1. 溶解度曲线是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某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溶质的增加而变化的关系曲线。

通常在溶解度曲线上,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或溶质的摩尔浓度有关。

2. 一般情况下,随着溶质的增加,溶解度会逐渐增大,最终达到饱和状态。

3. 普通的溶解度曲线是近似折线型,呈现出从刚开始的很小的斜率逐渐变得陡峭的变化。

四、溶解度的应用1.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预测在不同温度下溶质的溶解度,从而可以实现对化学反应的控制。

2. 通过溶解度的测定可以推断一种物质是否为纯物质。

3. 有些物质在一定溶剂中溶解度很大,可以用来制备稀溶液。

4. 有些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的物质,可以利用其在高温下析出的特性来进行提纯。

综上所述,溶解度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和掌握各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掌握溶解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液形成、化学反应进行、溶解度变化等现象,是化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化学初三知识点总结溶解度一、溶解度的概念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量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溶质质量。

2. 溶解度通常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溶液的摩尔浓度表示。

二、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 温度- 大多数固体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还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2. 溶剂的种类- 溶质与溶剂之间的化学性质相仿的话,通常溶解度较大,反之溶解度较小。

3. 溶质的种类- 溶质颗粒的大小、形状和结晶度也会影响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4. 溶解度的动力学因素- 搅拌速度、溶解过程中的晶体碰撞等均会影响溶解度。

三、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的特点-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剂中溶质的质量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以结晶或沉淀的形式存在。

- 在饱和溶液中,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质的浓度是不变的,称之为饱和溶质的溶解度。

2. 饱和溶液的准则- 饱和溶液的组成和性质是确定的,可根据实验来确定。

- 饱和溶液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溶质,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溶液中总质量不变。

四、饱和溶液中的平衡1. 反溶质的沉淀平衡- 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溶度是稳定的,但溶质颗粒始终在与溶质溶解的过程相互平衡着。

2. 溶解和析出的平衡- 在饱和溶液中,溶质颗粒在自发地溶解和析出过程之间达到动态平衡。

五、溶解度曲线1. 溶解度曲线的概念- 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 溶解度曲线一般用温度为横坐标,单位量溶剂中的溶质质量为纵坐标。

2. 溶解度曲线的特点- 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固体溶质的溶解度曲线均为上升曲线。

- 气体溶质在液体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溶解度曲线可用于实验方法中溶质溶解度的研究与测定。

- 溶解度曲线可用于反应热力学研究与计算。

- 溶解度曲线还可用于在溶液中进行不同溶质组成的晶体提纯等工业生产中。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过程在化学当中,溶解是指物质在溶液中弥散分散的过程。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了解物质的溶解度和溶解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一、物质的溶解度1.1 溶解度的概念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够溶解最大量溶质的质量。

溶解度通常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浓度等来表示。

1.2 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1.2.1 温度的影响温度的升高通常会使溶解度增大,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温度下,溶液的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活动性增强,势能垒降低,使得溶质能够更好地溶解入溶剂中。

1.2.2 压力的影响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是针对气体溶解度而言。

当压力升高时,溶解度也会增大,这是因为气体溶解在溶液中是一个逆向的自由化学反应,增加压力会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产物增多,从而使溶解度升高。

1.2.3 溶质与溶剂的性质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对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通常较大,而非极性溶质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也比较大。

1.3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溶质的变化关系曲线。

对于大部分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溶解度曲线为正斜率曲线,而对于部分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溶解度曲线为负斜率曲线。

二、溶解过程2.1 溶解的定义及特点溶解是物质在溶液中实现离子间或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分散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通过吸引力相互结合,形成扩散均匀分布在溶剂中的溶液。

2.2 溶解过程的热效应溶解过程中存在着热效应,通常分为溶解热和溶解热量变。

溶解热是指单位物质的溶解时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单位通常是焓变/摩尔。

溶解热量变是指单位溶质物质的溶解引起的液体溶液温度的变化。

2.3 溶解过程的速度溶解过程的速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溶质粒子的大小、溶剂的搅拌和温度等。

一般情况下,溶解速度会随着溶质粒子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搅拌会加快溶解速度,而温度的升高也会促进溶解过程的进行。

初三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知识精讲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一. 固体溶解度(S)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1)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①一定温度②饱和状态③100克溶剂(溶剂通常指水)④溶解的质量(单位是克)例如:“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的含义是什么?(2)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固体物质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溶剂的性质当水为溶剂时,固体的溶解度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常见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固体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形式。

以数学的观点看,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其中温度为自变量,溶解度为因变量。

①溶解度曲线的意义:a. 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增大或减小)及程度(显著或不显著)。

b. 溶解度曲线上的任一点,其横坐标表示一定温度,纵坐标表示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

c. 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对应的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a. 查某一温度下指定物质的溶解度。

b. 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c. 选择适宜的方法,解决物质的结晶和混合物分离等实际问题。

(4)根据物质在20℃水里的溶解度,习惯上把物质的溶解性分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二. 气体溶解度(用体积数来表示)即压强为1.01×105Pa和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数。

同时与温度、压强紧密相关。

一般温度升高,S气↓,压强增大,S气↑三. 溶解度的计算 (1)定义公式:S m m =⨯质剂克100(2)依据同温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m m m 质剂液:::定值=(江西省)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 3饱和溶液中(如图A ),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随时间(t )发生了如图B 所示的变化。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饱和溶液的最大质量。

它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能力的物理量。

溶解度通常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溶质的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下面是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
1.溶质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溶解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溶解度较大的化合物通常是带有极性基团的物质,例如氢键的形成能增加极性物质的溶解度。

另外,一些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较大,因为它们会形成带电的离子在溶液中移动。

2.溶剂的性质:溶剂的极性和溶解力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通常来说,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极性相似,溶解度会较大。

此外,溶解度还受到溶剂的温度和压力的影响,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一些溶质在升高温度后溶解度会减小。

3.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也会对溶解度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一些物质在升高温度后溶解度会减小。

压力对溶解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一般只影响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溶解度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方法进行测定,常用的实验方法有过饱和溶液制备、饱和溶液制备和质量法测定等。

在实际应用中,溶解度的知识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化妆品、冶金等领域。

例如,药物的溶解度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药物溶解度的研究对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溶解度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溶解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溶质的化学性质、溶剂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等。

深入了解溶解度的规律对于理解溶解过程和应用化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的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的归纳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的归纳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1、温度是影响固体物质溶解的唯一外界因素,振荡、搅拌只能加快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而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的伸展方向),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3、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温度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压强一定,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4、四点理解溶解度概念:①一定温度。

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

②100g溶剂。

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

③饱和状态。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④单位:g[严格地说应该是g/100g(溶剂)]。

5、二角度比较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①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

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

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 KNO3达到饱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

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②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搪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6、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该物质已知溶解度所对应的温度。

曲线上的点即该物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按其数据配成的溶液正好为饱和溶液;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借助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加以比较。

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初中化学知识重点一、电离方程式H2SO4=2H++SO42-NaOH=Na++OH-Al2(SO4)3=2Al3++3SO42-二、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纯碱、口碱――N 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三、金属活动性1、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 Pt 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列表 初三化学溶解度讲解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列表 初三化学溶解度讲解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列表1. 什么是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在水或其他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通常用溶解度来描述溶解物质溶解程度的高低。

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增加。

但对于一些物质,如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则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压力:对于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压力的变化对其溶解度影响较小。

但对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压力变化则会影响溶解度的大小。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不同的溶质和溶剂之间有不同的相互作用力,这会影响溶解度。

3.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质量分数: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质量与整个溶液质量之比。

质量分数可以用下式表示: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 总质量) × 100%•体积分数: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体积与整个溶液体积之比。

体积分数可以用下式表示:体积分数(%)= (溶质体积 / 总体积) × 100%•摩尔分数:指溶质在溶液中所占的摩尔数与整个溶液摩尔数之比。

摩尔分数可以用下式表示:摩尔分数(%)= (溶质摩尔数 / 总摩尔数) × 100%4. 饱和溶液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浓度已经达到了最大限度,无法再溶解更多的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的溶解度通常与温度有关,即随着温度的增加,溶解度会增加。

饱和溶液相对于不饱和溶液更加稳定。

5. 过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是指在低于它的饱和温度时,通过某种方法使溶质溶解度超过了饱和溶液的状态。

在过饱和溶液中引入了过多的溶质,但溶质仍然保持溶解态。

过饱和溶液的稳定性较差,一旦条件发生变化,可能会出现结晶析出。

6. 非电解质与电解质的溶解度•非电解质指在溶液中不解离成离子的物质,如蔗糖、乙醇等。

非电解质的溶解度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电解质指在溶液中能够解离成离子的物质,如NaCl、HCl等。

电解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力以及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有关。

7. 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是描述固体在液体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溶解度知识点归纳
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1)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
(2)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
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
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
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
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
(3)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1 / 2
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
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
a根据:温度一定时,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与饱和溶液质量成正比.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