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

《红楼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曹雪芹是对中国和世界文化有着巨大贡献的作家,他所写的《红楼梦》,无论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形成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一、红楼梦研究的主要教学任务和范围本课程以研究《红楼梦》作品本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为主,考生应充分重视学习并钻研这部现实主义杰作的思想价值,作用影响、及其卓越的艺术技巧,以期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并从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创作规律,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二、红楼梦研究的教材、学习方法和要求(一)考生应熟读《红楼梦》原著。

由于版本复杂和借书困难,指定两个读本:曹雪芹、高鹗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120回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20回本。

教材选用华东师范大学版邸瑞平著《红楼撷英》(二)研究范围的四个方面要求如下:1.红楼梦思想艺术的研究将成为自学考试的主要内容,考生应对这一专题有较深的理解和领会,在深入思考及钻研的基础上,提高分析能力及鉴赏水平,掌握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研究心得体会。

2.作者曹雪芹的研究。

这一专题有助于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及创作情况,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阅读一定的专著和论文,了解曹雪芹的家世和生平的研究概况,并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

其他如红学史的研究,成书过程及版本研究两个方面,考生可根据大纲要求,适当参考一些资料,了解这两方面研究之概况。

三、自学和考核内容(一)《红楼梦研究》基本分叙为二十二个专题1.红楼述略2.红楼梦一书对传统思想和写法的打破3.方兴未艾的学科——曹学4.主题的多义性5.孤标傲世借谁隐6.贾宝玉论7.红楼梦心理描写新探8.封建末世女强人王熙凤9.红楼梦语言的魅力10.红楼梦的虚化艺术11.结构的宏观及微观12.千红万艳的悲剧形象13.光景常新说不尽14.肖像及细节15.红楼梦的共同美16.红楼梦的悲剧价值17.红楼梦中的男性形象18.大观园的春夏秋冬19.艺术的威力(《红楼梦》写情)20.红楼梦艺粹(精彩章节赏析)21.红楼梦和电视剧22.红楼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二)分述前15个专题的内容梗概,1至16部分自行涉略l.红学述略——《红楼梦》继承了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而又加以创新和发展;这朵东方奇葩独步世界文坛,放射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美的光焰,人们面对它会油然而生起一种庄严的民族自豪感,毛主席曾把它和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并列。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

红楼梦研究大纲(自考)

第一章绪论《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中最伟大的一部杰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并且形成一门学问:“红学”。

《红楼梦》研究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本教材就是介绍《红楼梦》研究的成果,指示《红楼梦》研究的途径,帮助大家进入《红楼梦》的艺术殿堂。

《红楼梦》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结晶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作为一部总结性作品,不仅融合了传统文学的精华,而且汲取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和意境。

《红楼梦》的美学成就表现在开创了新的艺术世界。

研究《红楼梦》不仅可以领会中国古典艺术的神韵,而且更能欣赏作者天才的创造精神,以及小说展示的美的世界。

《红楼梦》被誉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浓缩的二十四史。

研究《红楼梦》,可以对中国封建社会和中国古代文化产生形象而又深刻的认识。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的由盛到衰,展现的是整个封建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总体毁灭。

在《红楼梦》展示的世界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历史趋势,而且会提高对历史感性认识的能力。

《红楼梦》的伟大还在于它融会了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精华。

在曹雪芹创造的艺术世界里,可以发现新的哲学、新的文化,即曹雪芹的哲学、《红楼梦》独特的文化。

《红楼梦》是伟大的,又是复杂的。

人们常感叹“说不尽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永恒魅力吸引着无数读者的探幽索隐。

作者生平家世、版本、名物、风俗等方面的考证训释,都在“红学”中蔚为大观。

不仅如此,“红学”研究还集中各种现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如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研究方法,使“红学”研究走向了现代。

“红学”是博大精深的,各种研究成果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本课程主要从文学角度来研究《红楼梦》,有以下几方面应当重视:一,关于作者的研究;二,关于作品思想的研究;三,“红楼梦”人物的研究;四,关于《红楼梦》艺术创造的研究;五,关于“红学”历史的研究。

此外,有关《红楼梦》产生的时代,《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中的名物、风俗等方面的研究,也要予以重视。

红楼梦讲课提纲

红楼梦讲课提纲

从理论上说,《红楼猜梦》的作者赵同所做的, 是把考证派和索隐派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在 方法上,他是用考证的方法来达到索隐的目的。 他的结论是,《红楼梦》原稿的作者是曹頫, 曹雪芹只是个批阅增删者;书中内容是影射康 熙末年诸皇子争夺储位。
近年大陆也出现了索隐派的著作,如霍国玲等著的《红 楼解梦》1-3集,在1995――1997年间出版。 刘心武的新索隐。《红楼梦》是以康熙、雍正、乾隆三 朝严酷的权力斗争为背景,把皇帝及其拥护者称为日派,把 废太子胤礽,他的儿子弘皙及其追随者称为月派,日派和月 派为夺取皇位展开殊死搏斗。刘心武把对秦可卿的索隐作为 突破口,他认为秦可卿的生活原型,就是康熙朝两立两废的 太子胤礽的女儿。属于月派的贾家,把希望寄托在废太子胤 礽身上,如果废太子能摆脱厄运,当上皇帝,她就是一个公 主,贾家因为这种潜在的政治资本,冒险收留了“秦她将“秦 可卿”,并隐瞒其身世。贾元春原型从辈分上说是曹雪芹的一 个姐姐,选秀女选上了,被分到太子府,后又到弘历的身边, 当雍正去世,弘历登基时,卿”身世秘密向乾隆告发,造成 位落魄公主之死。而她则得到提升,“加封贤德妃”。
曹雪芹画像的真伪问题。曹雪芹画像的真伪问题。河南省 博物馆于1963年初从商丘县的郝心佛手中购得陆厚信绘的 “曹雪芹画像”。 所谓曹雪芹佚诗。敦诚《鹪鹩庵笔麈》:“余昔为白香山 《琵琶行传奇》一折,诸君题跋不下数十家。曹雪芹诗末 云:‘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亦新奇可诵。 曹平生为诗大类如此,竟坎坷以终…”。1973年左右,曹雪 芹《题琵琶行传奇》佚诗忽然出现,全后,考证派主要有冯其庸、 刘世德等人,主要争论曹雪芹的籍贯是 东北的辽阳还是河北的丰润。对版本作 了许多研究,如冯其庸发现已卯本避“弘 晓”的諱,说明已卯本出自怡亲王府;近 年还有欧阳健等人对脂砚斋的批语甚至脂 本提出怀疑,认为是后人假造的,最早最 好的版本就是程甲本。

红楼梦研究教案

红楼梦研究教案

红楼梦研究教案一、教案背景与目标:1. 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它以其复杂的情节、深刻的人物塑造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闻名于世。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理解和研究《红楼梦》对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具有极大的意义。

2. 目标:通过本教案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a) 对《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有一定的了解;b) 熟悉《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以及他们的关系;c) 理解《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和象征意义;d) 发展学生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诠释能力;e)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二、教学活动:1. 活动一:导入与背景介绍(预计时间:15分钟)a) 向学生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强调他的地位和作品的意义;b) 简要介绍《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和历史背景,包括它是如何反映清朝社会现实的;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红楼梦》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2. 活动二:人物分析与角色扮演(预计时间:30分钟)a) 列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包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背景和关系;b) 将学生分组,让他们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和探讨该角色的性格、行为动机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c)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担任该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角色的性格和情节线索,创造性地演绎角色的一段对话或场景。

3. 活动三:主题理解与讨论(预计时间:30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红楼梦》中的一些重要主题,如命运、爱情、权力等,以及这些主题的象征意义;b) 让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分析和探讨该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并举例说明;c)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进行互动讨论。

4. 活动四:文学鉴赏与创作(预计时间:40分钟)a) 介绍《红楼梦》中的一些著名章回,如《薛宝钗挂帅》、《抄袭才女儿作才子儿葬》等,并解读其背后的文学技巧和意义;b) 分发学生一些选定的章回,让他们仔细阅读和理解,并就其中的一个情节或描写进行分析与创作;c) 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成果,进行文学鉴赏和评价,鼓励他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观点。

《红楼梦研究》教案

《红楼梦研究》教案

《红楼梦研究》教案(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郑海涛)绪论一说不尽的〈红楼梦〉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

由于此书难以用语言来概括它、赞誉它,对之惟有感到惊奇,故称之为奇书《红楼梦》“奇书”,不算是过誉。

它确有不少奇异、奇特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它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一部文艺作品如《红楼梦》那样,始终传诵不衰,如日月常新,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极罕见的。

《红楼梦》问世迄今,二百余年,风靡传诵,几乎代不衰歇。

乾嘉以还,各个时代都有记载说明此书的盛传状况.经学家郝懿行《晒书堂笔录》(卷三)说:“余以乾隆嘉庆间人都,见人家案头必有一本《红楼梦》。

”在郝懿行的这条记载里,可以看到乾嘉间《红楼梦》传诵的盛况。

西清《桦叶述闻》哉:“《红楼梦》始出,家置一编。

”缪良《文章游戏》载:“《红楼梦》一书,近世稗官家翘楚也。

家传户诵,妇竖皆知”这些,都与郝的记载相互印证、不过,郝懿行也还说到:“今二十徐年,此本亦无矣。

”似乎《红楼梦》的传诵也有过一个低潮时期。

可是,从另外的一些记载看,《红楼梦》的盛传,始终没有衰替。

李慈铭《越漫堂日记补》记咸丰十年事,说:“《红楼梦》甫出,旧名噪一时,至今风流不绝,裙屐少年以不知此者为不韵”李慈铭的话,并非是想当然(从一粟的《红楼梦朽录》记载《红楼梦》的梓刊情况看,说明“百徐年,风流不绝”一语是有根据的。

《红楼梦》的诸多刻本,大多数是刻于嘉庆以后,到光绪间,还有易名为《金玉缘》《大观琐录》等而刊刻的。

易书名付梓,据某些资料说,这是为了应付官方的禁令。

这样做,固然是书贾出于牟利的目的,但从侧面也反映出《红楼梦》深受读者的欢迎。

以此,书贾才挖空心思,出此“高招”。

到今天,读“红”又形成了一个热潮,甚至还可以说是空前的热潮。

近二十多年来,《红楼梦》各种版本的总印数,达几百万册,在读书界真正出现犷“家置一编”的盛况。

甚至,连文化水准还达不到阅读此书的人们,也能通过舞台、银幕等来了解《红楼梦》,为宝黛的不幸抹一把眼泪。

01103017王冉冉-《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

01103017王冉冉-《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

《红楼梦》研究课程名称:《红楼梦》研究(Studies on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一、课程目的、任务:(1)在“全球化”背景下,凸显民族文学的经典之作,了解其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伟大地位与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纠正将“全球化”沦为“西方化”的错误倾向。

(2)学识与技能之外,通过对文学经典的学习,熏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体会到精神的魅力、人文的丰采,把治学与做人统一起来,使心智与灵魂的成长皆得裨益。

(3)贯彻“大中文”的教学理念,打破人为的学科局限,以《红楼梦》为载体,打通文、史、哲,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具有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评判能力与文化整合能力。

(4)将旧学与新知结合起来,及时吸收红学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以新思想阐释旧经典。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的专业化与大众化能够得到很好的结合。

二、课程内容:重视《红楼梦》研究史,不是对《红楼梦》浮光掠影的简介,大而化之的通论,抽象空洞的评述,而是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开红学研究的误区,深入于传统文化的内在血脉之中,对《红楼梦》的真义精理进行有根有据、扎实具体的探讨。

勾勒《红楼梦》的传播史与影响史,突出《红楼梦》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经典意义。

在此基础上,以若干专题对《红楼梦》进行打通文史哲的精讲,以文化拓展、文学链接、前沿关注、问题点击、参考书目等栏目,对学生提出具体明确的课外阅读要求,带动学生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理解《红楼梦》。

三、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的特色:(1)有丰硕的科研成果,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充足、优越的来源。

(2)经过多年积淀,课程体系精严合理,授课内容厚重扎实,教学资料齐全充盈。

(3)师资队伍形成了梯队,发展态势很好。

(4)在长期同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摸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寓教于乐。

(5)通过课程建设,力图将教材、教辅材料与网络、多媒体相结合。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学提纲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学提纲

《红楼梦》名著导读名著导读《红楼梦》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红楼梦》的巨大影响及其基本思想。

②了解曹雪芹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

③《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在小说中的作用。

④了解贾府及四大家族主要人物。

2、过程与方法:阅读――探究梳理――拓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国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及其腐朽性。

学习重点:前五回的作用,画与判词的含义。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们是否认真地考虑过这样两个问题: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意义?②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明确:古代小说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清时代出现了许多长篇杰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

我们阅读古代小说有什么意义呢?由于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我们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看到它所展示的历史画卷。

它不是告诉我们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变化多彩的场景,错纵复杂的社会关系,各具个性的人物。

这对于我们了解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的生活真实情况,了解在那个社会或那个时代中的人们是怎样生活、怎样斗争,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都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从优秀的古代小说中认识到我国古代小说在艺术上的共同特色是长于人物行动、语言的描写,用人物的行动、对话来展开情节,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情节曲折,故事完整。

这对于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无疑地有借鉴作用。

怎样阅读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因此,阅读小说首先应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认识作品反映的现实生活和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态度。

小说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优秀作家总是追求写出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这种典型性格既表现出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人们共性,又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

名著导读课《红楼梦》教案

名著导读课《红楼梦》教案

名著导读课《红楼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名著的背景和作者。

2. 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4. 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

- 分析《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 理解《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 通过阅读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第一课时:《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1个课时)1. 介绍《红楼梦》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2. 学生自主阅读《红楼梦》的简介和第一回的内容。

第二课时:《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个课时)1. 分析《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小组讨论《红楼梦》中的经典情节和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2个课时)1. 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2. 学生撰写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的短文。

第四课时:阅读与写作能力提升(2个课时)1.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

2. 学生撰写《红楼梦》的读后感或写一篇与《红楼梦》相关的文章。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学生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对《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有基本了解。

2. 学生能够描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分析《红楼梦》的主题和文化内涵。

4. 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有所提高。

六、参考资料1. 《红楼梦》原文和相关研究资料。

2. 中国古典文学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红楼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红楼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课程描述、设计思路、课程对毕业能力达成的贡献)1.课程描述:、主要内容。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

主要内容:用赏析、理论阐释、考证等各种方法研究《红楼梦》。

2.设计思路:课程开设依据、课程内容(或项目)选择标准、内容编排顺序;课程开设依据: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研究前沿成果和发展动态,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在小说及相关研究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程内容(或项目)选择标准:红学主要研究流派及其成果;前沿课题。

内容编排顺序:时间顺序。

3.课程对毕业生能力达成的贡献:对毕业生能力要求达成的贡献,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列出先修、并行和后置课程);- 1 -二、课程目标(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设计)加深中文专业本科生对古典名著红楼梦的认识,培养其研究文学作品的眼界和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研究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帮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在小说及相关研究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学习期望(主动学习、有效学习、学习指导)系统阅读了解红学相关流派及其代表性成果。

学会提出议题并尝试依据科学合理的方法加以解答。

四、进度计划(时间顺序、讲授内容、指定阅读资料、课下作业)- 2 -七、成绩评定(过程考核、综合评价)1.考核方式: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c.论文√d.考查e.其他2.统考方式:a.统一b.提前√c.非试卷√3.课程综合评分方法:评分标准:1)作业的评分标准2)课堂讨论、平常表现评分标准- 3 -七、参考教材1.《名家解读红楼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2.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1年)。

3.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室编:《红楼梦稀见资料汇编》,人文社2003年。

《红楼梦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红楼梦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任选)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本课程从力求系统性地介绍《红楼梦》的文化价值,通过人物、情节的示范性分析,引领学生提高对《红楼梦》这部中国文学经典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对《红楼梦》的阅读和分析,提升大学生对人生的感悟,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法律文化的认识,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
《红楼梦赏析》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红楼梦赏析
Analysis of dream of Red Mansions
课程编码
SHL123731020
开课院部
文法学院
课程团队
理论法学教学团队
学分
2.0
课内学时
32
讲授
32
实验
0
上机
0
实践
0
课外学时
0
适用专业
(公选课组)
授课语言
中文
先修课程
课程简介
3
M2
课堂表现
10%
A完全符合课程目标,课堂表现优秀;B大部分符合课程目标,课堂表现一般;C达不到课程目标,课堂表现消极。
4
M2
期末考试
70%
卷面成绩及素材质量
评分等级说明:
[A,B,C,D,E]=[90-100,80-89,70-79,60-69,0-59];[A,B,C,D]=[90-100,75-89,60-74,0-59];[A,B,C]=[90-100,75-89,60-74,0-59];[A,B]=[80-100,0-79]
林黛玉与薛宝钗人物赏析
M1
2
讲授
2
作业
5
2.3
“凡鸟偏从末世来”:王熙凤
王熙凤人物赏析

《红楼梦》研究 教学大纲

《红楼梦》研究 教学大纲

《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红楼梦》研究二 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一)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二)目的: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研究现状,重新解读《红楼梦》,意识到它对于整个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对于整个人类精神的反省意味。

(三)开课对象:中文系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一)教学方法:讲授(二)考核方式:考查四、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学 分:2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红楼梦》概说 1.1 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1.2 简介红学大家1.3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1.4 红学的超学科特点1.5 《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重点难点:《红楼梦》的文化底蕴学生掌握要点:所谓红学第二章 红学概说 1.1 考证派红学的危机与生机1.2 索引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1.3 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崛起与发展1.4 红学三派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重点难点:红学三派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学生掌握要点:红学三大流派第三章 《红楼梦》总体结构及其存在意味 1.1 《红楼梦》艺术结构1.2 《红楼梦》对情节冲突的特殊处理--解析宝玉挨打重点难点:特殊情节处理学生掌握要点:刘姥姥存在意味第四章 贾宝玉形象还原及其死亡准备 1.1 宝玉生存状态的还原考察1.2 宝玉的文化归属重点难点:宝玉文化归属学生掌握要点:宝玉形象特征第五章 大观园内外的男人世界 1.1 由石而泥1.2 父辈与子辈公子哥儿的互补1.3 由石而玉形象系列1.4 伟男扛枷贾雨村1.5 宝玉"死党"茗烟重点难点:由石而玉学生掌握要点:贾雨村形象第六章 《红楼梦》中的女性世界 1.1 提供一个参照系1.2 《红楼梦》中的女性描写1.3 是是非非宝丫头1.4 莫怨东风写黛玉1.5 晴雯之死袭人冤重点难点:晴雯之死袭人冤学生掌握要点:《红楼梦》中女性描写第七章 余论 1.1 红学论争1.2 红学公案1.3 论大观园中人物原型1.4 《红楼梦》中的象征主义重点难点:红学论争学生掌握要点:《红楼梦》中象征主义六、教材与教参(一)教材:(无)(二)教参目录: 《周思源看红楼》 周思源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话说<红楼梦>梦中人》 韩三平 张强 刘德宏编著,崇文书局,2006年版 《红楼十二论》(张锦池) 《红楼梦论稿》(蔡和森)。

《红楼梦》教学大纲

《红楼梦》教学大纲

《红楼梦》教学大纲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因此,《红楼梦》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红楼梦》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经典之作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作者;
2.了解《红楼梦》的基本情节,掌握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思想;
3.掌握《红楼梦》的重要语言和表现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
1.《红楼梦》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作者介绍。

2.《红楼梦》的整体结构和基本情节。

3.《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如宝玉、黛玉、贾母等。

4.《红楼梦》中的重要语言和表现技巧,如人物形象的刻画、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营造等。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介绍《红楼梦》的历史、文化渊源和作者,讲解小说的整体结构和基本情节。

2.分析法: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的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小说中人物的复杂性。

3.引导法:通过小说中的对话和场景等,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中的重要语言和表现技巧,并通过引导学生写作小说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时数
本教学大纲建议以10-15个课时为宜,其中3-4课时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本身,其他时间则包括了如作者介绍、历史、文化渊源、人物
形象等多个方面的讲授。

总之,《红楼梦》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一门文学,还能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瑰宝,领略不同时期的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希望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教授《红楼梦》,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红楼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红楼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红楼梦>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红楼梦》研究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编辑出版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重要的通识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红楼梦》作者、异名、版本、文化因素等基本知识。

这包括构成曹雪芹生平、家世;《红楼梦》作者是不是曹雪芹;《红楼梦》的脂本和程本;《红楼梦》中的文化因素,如儒道释、园林、医药、服饰、绘画等;《红楼梦》在传播过程,内中的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展示传统文化。

通过本课的学习,首先,学生能够了解《红楼梦》的主题、艺术、人物形象;其次,理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以及《红楼梦》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成果传播海外的过程;再次,使学生知道把《红楼梦》作为一门学问去研究,文化分析和解读会增强学生的社会科学研究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识记《红楼梦》的作者、名称、版本,树立信念,形成正确的认知观,能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文本出发,不能从影视剧中获取信息。

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区分文化中的糟粕,对中国文化有正确的认知。

3.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了解《红楼梦》的主题、艺术、人物形象。

5.理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红楼梦》的文化学传播。

6.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方法。

三、先修课程1.课前预读《红楼梦》小说文本,以红研所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最新版为中心。

2.了解部分专家学者的经历和代表性作品。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1.了解《红楼梦》的主题、艺术、人物形象。

2.理解《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红楼梦》的文化学传播。

3.掌握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方法。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结合短视频观赏,学生配合教师,部分课程由学生讲授。

2.制定课程过程中的短论文,学生互评,寻找问题。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2学时)1.教学内容由《红楼梦》电视剧对于《红楼梦》小说文本阅读的误导引入,强调文本阅读必要性。

探究红楼梦的教案

探究红楼梦的教案

探究红楼梦的教案红楼梦的教案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撰写,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红楼梦》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复杂的人物关系,成为研究文学、历史、社会等方面的重要素材。

本文将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案例,以提高学生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一、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红楼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小说的主线故事、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修养。

2. 教学重点:a. 掌握《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b. 分析《红楼梦》中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c.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a. 小说背景和作者简介;b. 小说主要人物分析;c. 小说的主要情节和描写手法;d. 小说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方法:a. 教师讲述结合多媒体展示;b. 学生阅读小说原文和相关文献;c.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d.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学鉴赏。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约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音乐或视频等方式,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和作者曹雪芹的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了解小说(约15分钟):分组让学生阅读小说的简介和主要人物的介绍,然后让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介绍,展示小组讨论的结果。

3. 分析情节(约20分钟):教师以叙述的方式,向学生讲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并引导学生分析情节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行为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4. 分析描写手法(约20分钟):教师重点讲述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如对景描写、对物描写、对人物形象描写等,并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具体的描写段落进行分析。

5. 探究文化内涵(约20分钟):通过对小说背景的介绍和相关文献的阅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中的社会背景、女性地位和家族文化,并探讨这些文化内涵对小说故事和人物塑造的影响。

课题研究(红楼梦)【精选文档】

课题研究(红楼梦)【精选文档】

一.研究课题:红楼梦(语文)二.成员三、研究目的:1、《红楼梦》对人物的刻画可谓是个性鲜明,个个不一,以及每个人物的相貌,都像是用照相机照下的。

如形容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所以,第一个研究目的就是为了了解《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面貌、品行和性格,以及曹雪芹如此写的用意。

2、《红楼梦》是清朝作品,其中免不了有关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或风流婉转,或立意新颖,或沉着稳重,或词藻警人。

如《第三十八四林校向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潇湘妃子作的《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蛰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其中不仅有些字不认识,而且诗意也不懂,故此目的为了解“红楼诗词”,进一步读懂古代诗词。

3、《红楼梦》中主要讲述了宝、黛、钗的三角恋关系,此故事发生在贾府、大观园中,贾府过着奢侈的生活,这一点,从文中吃的、穿的、玩的、用的、戴的,处处都能体现出来,同时也反映了清代贵族家庭的生活,以及兴亡衰败.可以用这两句形容: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

所以这第三个目的是了解贾府生活,从各类活动上品味曹雪芹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批判。

4、《红楼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女性当人,歌颂女性。

因为在此之前的小说把女性不当人,认为女性就是一种交配、生育的工具。

男人不把女人放在眼里,称之为“贱人”,但《红楼梦》不仅仅是女性代表,还歌颂了女性,以林、薛二人为例,可以看出《红楼梦》中的人与人之间,男女之间是平等的,当然,包括主仆之间。

那么这个研究目的就是看清“红楼思想”,揣摩并学习其中写作思想。

二、组织过程1、读《红楼梦》,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

2、读刘心武,周汝昌等红学大师的作品,并进行总结。

3、上网查询有关红楼梦的知识.三、研究成果1、人物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他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么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绝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红楼梦研究》选修课大纲(草案)2014年

《红楼梦研究》选修课大纲(草案)2014年

《红楼梦研究》选修课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红楼梦》在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既宣告了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终结”,同时又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作了一次总结。

《红楼梦》无疑凝聚蕴含着很多古代文化的精粹,但它的价值远不止这一些。

《红楼梦》还是一部具有现代小说品格的巨著,相对于曹雪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而言,这部小说蕴含着一种超前意识,在文化哲学思想、人生价值观念、艺术审美观念、小说创作理论等方面都显示出一种“超前性”。

本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让中文系本科生在初步学过中国古代文学之后,能进一步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并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小说的认识。

2.本课程虽名为“《红楼梦》研究”,但并不局限于一部小说,而要涉及古今中外相关的许多作品。

3.本课程不以“红学”为名,讲课以自己的见解为主。

4.本课程为中文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共32学时,一个学期完成。

二、课程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细读一遍《红楼梦》。

2.阅读五部《红楼梦》研究的专著和相关的理论著作。

3.以点带面,通过《红楼梦》的阅读、学习,进一步认识中国古代小说的主要特征。

4.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提高文学批评与理论的水平,并初步学会一些学术研究的方法。

5.平时作业布置:参与老师的课题研究,并准备一份发言稿,可做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到台上演讲(至少1次)。

6.期末考核办法:以写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查。

三、学时分配总学时数为32,具体各章节分配如下:四、大纲内容(暂略)附录1:阅读书目(部分)作品:1.《红楼梦》(最好能读“程本”与“脂本”两种)2.明代“四大奇书”(起码要熟悉)3.琦君《橘子红了》、《三姐妹》等,白先勇《玉卿嫂》、《游园惊梦》等,金庸《天龙八部》等。

4.但丁《神曲》、歌德《浮士德》、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昆德拉《生活在别处》。

理论:1.《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这两种为杂志)2.《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法国]陈庆浩编著3.《红楼梦哲学精神》梅新林著4.《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李劼著4.《红楼梦叙事》王彬著5.《中国叙事学》[美国]浦安迪6.《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俄国]巴赫金7.《小说的艺术》[捷克]米兰·昆德拉8.《叙述学研究》张寅德编选9.《电影改编理论问题》陈犀禾编10.《图像理论》[美]W·J·T·米歇尔附录2:研究课题(题目)说明:主要是第五讲“《红楼梦》传播论”的内容,以《红楼梦》的影视改编和《红楼梦》在浙江的传播两个课题为中心。

《红楼梦》鉴赏教学大纲

《红楼梦》鉴赏教学大纲

《红楼梦》鉴赏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红楼梦>鉴赏》英文名称:Research On Hongloumeng周学时数:2 学分数: 2教材:《<红楼梦>鉴赏》讲稿(自编)考核方式:考查开课院系: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开课教师:张岚岚职称:讲师开课学期:学年第一和第二学期课程简介:《红楼梦》作为中国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朽的历史巨著,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

阅读、研究《红楼梦》,无疑具有传承民族魂、提升民族魂的意义。

本课程通过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和研究,汇集近百年红学成果,以个人治学所得,补充新的内容。

结合优良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红楼梦》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超群绝伦的艺术成就;提高学生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名著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初步研究能力。

《红楼梦》鉴赏Research on Hongloumeng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4(其中:讲课学时:32 习题课学时2 )先修课程:适用专业:汉语专业以外的任何专业教材:《<红楼梦>研究》鉴赏(自编)开课院系:语言文化学院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面向全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通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力求使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品《红楼梦》和他的作者曹雪芹、高鹗。

了解这部分伟大作品的深刻思想和巨大的艺术成就。

了解这部作品所产生的影响,了解旧红学与新红学。

通过细致研读,提高学生欣赏高雅文学的能力,提高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激发对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学的强烈的学习兴趣,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古为今用。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概述(3学时)教学内容1.1《红楼梦》的价值和版本1.2关于红学关于曹雪芹和高鹗基本要求本章主要讲述《红楼梦》的价值和版本、红学、曹雪芹家世生平,使学生对《红楼梦》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大体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红楼梦》研究
二 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二)目的: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研究现状,重新解读《红楼梦》,意识到它对于整个历史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对于整个人类精神的反省意味。

(三)开课对象:中文系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讲授
(二)考核方式:考查
四、学时与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学 分:2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 《红楼梦》概说
1.1 已成为显学的当代红学
1.2 简介红学大家
1.3 一书以名学的缘由
1.4 红学的超学科特点
1.5 《红楼梦》与民族文化传统
重点难点:《红楼梦》的文化底蕴
学生掌握要点:所谓红学
第二章 红学概说
1.1 考证派红学的危机与生机
1.2 索引派红学的产生与复活
1.3 小说批评派红学的崛起与发展
1.4 红学三派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重点难点:红学三派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学生掌握要点:红学三大流派
第三章 《红楼梦》总体结构及其存在意味
1.1 《红楼梦》艺术结构
1.2 《红楼梦》对情节冲突的特殊处理--解析宝玉挨打
重点难点:特殊情节处理
学生掌握要点:刘姥姥存在意味
第四章 贾宝玉形象还原及其死亡准备
1.1 宝玉生存状态的还原考察
1.2 宝玉的文化归属
重点难点:宝玉文化归属
学生掌握要点:宝玉形象特征
第五章 大观园内外的男人世界
1.1 由石而泥
1.2 父辈与子辈公子哥儿的互补
1.3 由石而玉形象系列
1.4 伟男扛枷贾雨村
1.5 宝玉"死党"茗烟
重点难点:由石而玉
学生掌握要点:贾雨村形象
第六章 《红楼梦》中的女性世界
1.1 提供一个参照系
1.2 《红楼梦》中的女性描写
1.3 是是非非宝丫头
1.4 莫怨东风写黛玉
1.5 晴雯之死袭人冤
重点难点:晴雯之死袭人冤
学生掌握要点:《红楼梦》中女性描写
第七章 余论
1.1 红学论争
1.2 红学公案
1.3 论大观园中人物原型
1.4 《红楼梦》中的象征主义
重点难点:红学论争
学生掌握要点:《红楼梦》中象征主义
六、教材与教参
(一)教材:(无)
(二)教参目录:
《周思源看红楼》 周思源著,中华书局,2005年版
《话说<红楼梦>梦中人》 韩三平 张强 刘德宏编著,崇文书局,2006年版
《红楼十二论》(张锦池) 《红楼梦论稿》(蔡和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