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二章练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课后题及答案(题号可能不搭配)
10.切削热的来源是?如何传出的?影响切削热传出的因素?
来源两方面:一是切削层材料的弹塑性变形,二是切屑、刀具和工件之间的摩擦。
传热的方式:通过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
工件、刀具的材料,周围介质情况(是否使用切削液)等。
11.粗加工选用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
一次走刀尽可能切除全部粗加工余量;
根据进给机构强度、刀具强度等因素考虑进给量;
2.切削用量指的是什么?
切削用量分别是 切削速度(主运动的线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之间的距离)
3.刀具静止参考系的假设条件是什么?静止参考系由哪些平面组成?
假设条件:(1)假定运动条件:暂不考虑进给运动的影响,合成切削速度就是主运动方向;(2)假定安装条件:安装基准与进给方向垂直,且刀尖与工件回转轴线等高。
磨粒钝化后作用于磨粒上的磨削力增大从而促使砂轮表层磨粒自动脱落里层新磨粒锋利的切削刃则投入切削砂轮又恢复了所有的切削性能
第二章课后题
1.什么是切削运动?它对表面加工成形有什么作用?
切削加工时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就是切削运动。
通过相对运动从工件毛坯上切除多余材料,以达到一定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质量的零件表面。
17.加工塑性大,强度低的镁合金材料,与加工钢材相比,刀具前角和后角时大些好还是小些好?选用切削液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假定表面质量要求较高。
应该选用大的前角和后角,减小切削力。切削液应选取以润滑作用为主的切削油或乳化液。
18.切削刚性较差的细长轴时,车刀主偏角应取多大为宜?
应选用较大的主偏角,减少径向力,防止工件偏移变形,一般选用60°~75°。
根据刀具寿命,查手册得到切削速度。
选用较大的进给量和背吃刀量,较低的切削速度。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答案

二、平面连杆机构2-1 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 填空题(1)低(2)转动(3)3 (4)连杆,连架杆(5)曲柄,摇杆(6)最短(7)曲柄摇杆(8)摇杆,连杆(9)2 (10)>(11)运动不确定(12)非工作时间(13)惯性(14)大(15)中的摆动导杆机构有,中的转动导杆机构无(16)机架(17)曲柄(18)曲柄滑块(19)双摇杆(20)双曲柄机构(21)无,有2-3 选择题(1)A (2)C (3)B (4)A (5)B (6)B (7)A(8)C (9)A (10)A (11)A (12)C (13)C (14)A(15)A (16)A (17)A (18)A (19)A (20)A (21)A2-4 解:a)双曲柄机构,因为40+110<7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为机架b)曲柄摇杆机构,因为30+130<110+12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c)双摇杆机构,因为50+100>60+70,不满足杆长条件,无论以哪杆为机架都是双摇杆机构d)双摇杆机构,因为50+120=8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5 解:(1)由该机构各杆长度可得l AB+ l BC<l CD+ l AD,由此可知满足杆长条件,当以AB杆或AB杆的邻边为机架时该机构有曲柄存在(2)以l BC或l AD杆成为机架即为曲柄摇杆机构,以l AB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曲柄机构,以l CD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摇杆机构2-6 解:(1)曲柄摇杆机构由题意知连架杆CD杆不是最短杆,要为曲柄摇杆机构,连架杆AB杆应为最短杆(0<l AB ≤300 mm)且应满足杆长条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0<l AB≤150mm (2)双摇杆机构由题意知机架AD杆不是最短杆的对边,要为双摇杆机构应不满足杆长条件①AB杆为最短杆(0<l AB≤300mm)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150mm<l AB≤300mm②AB杆为中间杆(300mm≤l AB≤500mm)时,l AD+l BC>l CD+l AB,由此可得300mm≤l AB<450mm③AB杆为最长杆(500mm≤l AB<1150mm)时,l AB+l AD>l CD+l BC,由此可得550mm<l AB<1150mm由此可知:150mm<l AB<450 mm,550mm<l AB<1150 mm(3)双曲柄机构要为双曲柄机构,AD 杆必须为最短杆且应满足杆长条件①AB 杆为中间杆(300mm ≤l AB ≤500mm )时,l AD +l BC ≤l CD + l AB ,由此可得450mm ≤l AB ≤500mm②AB 杆为最长杆(500mm ≤l AB <1150mm )时,l AB +l AD ≤l CD +l BC ,由此可得500mm ≤l AB ≤550mm由此可知:450mm ≤l AB ≤550mm2-7 解:a )b )c )d )e )各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如图所示,图a)、d )机构无死点位置,图b)、c )、e )机构有死点位置2-8 解:用作图法求解,主要步骤:(1)计算极位夹角:︒=+-⨯︒=+-⨯︒=3615.115.118011180K K θ (2)取比例尺μ=0.001m/mm(3)根据比例尺和已知条件定出A 、D 、C 三点,如图所示(4)连接AC ,以AC 为边作θ角的另一角边线,与以D 为圆心、摇杆DC 为半径的圆弧相交于C 1和C 2点,连接DC 1和DC 2得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两个)(5)从图中量得AC =71mm ,AC 1=26mm ,AC 2=170mm(6)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5mm .2221=⨯=AC AC l AB -μ,5mm .4821=+⨯=AC AC l BC μ (7)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 5mm .4922=⨯=AC AC l AB -μ,5mm .12022=+⨯=AC AC l BC μ 答:曲柄和连杆的长度分别为22.5mm 、48.5mm 和49.5mm 、120.5mm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二章金属切削过程2-1 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答:切削用量三要素是指切削速度v、进给量f、背吃刀量ap〔切削深度。

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的关系是:2-2 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几个基本角度?试画图标出这些基本角度。

答:确定外圆车刀切削部分几何形状最少需要7个基本角度: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副前角、副后角和刃倾角,这些基本角度如下图所示〔其中副前角、副后角不做要求。

2-3 试述刀具标注角度和工作角度的区别。

为什么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不能过大?答:刀具标注角度是在静态情况下在刀具标注角度参考系中测得的角度;而刀具工作角度是在刀具工作角度参考系中〔考虑了刀具安装误差和进给运动影响等因素确定的刀具角度。

车刀作横向切削时,进给量取值过大会使切削速度、基面变化过大,导致刀具实际工作前角和工作后角变化过大,可能会使刀具工作后角变为负值,不能正常切削加工〔P23。

2-4 刀具切削部分的材料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性能?答:〔P24<1> 高的硬度和耐磨性;<2> 足够的强度和韧性;<3> 高耐热性;<4> 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热冲击性能;<5>良好的工艺性。

2-5 常用的硬质合金有哪几类?如何选用?答:〔P26常用的硬质合金有三类:P类〔我国钨钴钛类YT,主要用于切削钢等长屑材料;K类〔我国钨钴类YG,主要用于切削铸铁、有色金属等材料;M类〔我国通用类YW,可以加工铸铁、有色金属和钢及难加工材料。

2-6 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答:切削形成过程分为三个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切削层金属与工件分离的剪切滑移区域,第二变形区前刀面与切屑底部的摩擦区域;第三变形区刀具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区域。

第一变形区的变形特点主要是:金属的晶粒在刀具前刀面推挤作用下沿滑移线剪切滑移,晶粒伸长,晶格位错,剪切应力达到了材料的屈服极限。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课后答案#1.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什么答:金属切削过程就是刀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的金属,使工件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几何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过程。

2.切削运动可分哪两类,各有什么特点答:切削运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主运动在切削过程中速度最高,消耗的功率最大,并且在切削过程中切削运动只有一个。

进给运动的速度较低、消耗的功率较小,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3.切削用量的主要参数有哪些答.:切削用量的参数有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4.试述车刀前角、后角、主偏角、负偏角和刃倾角的作用,并指出如何使用答:前角对切削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前角大小的选择与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加工要求有关。

后角的作用是为了减小后刀面与工件之间的摩擦和减少后刀面的磨损。

主偏角的大小影响切削条件、刀具寿命和切削分力的大小。

!5.车外圆时,车刀装得过高或过低、偏左或偏右,刀具角度会发生哪些变化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这些变化答:当刀尖高于工作中心时,刀具工作前角将增大,工作后角将减小。

如果刀尖低于工作中心,则刀具工作前角减小,后角增大。

若刀杆右偏,则车刀的工作主偏角将增大,负偏角将减小。

若刀杆左偏,则车刀的工作主偏角将减小,负偏角将增大。

6.试标出图刀具的五个基本角度及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

7.列举外圆车刀在不同参考系中的主要标准角度及其定义。

答:1)前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后角: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主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角;副偏角:在基面内测量的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运动反方向的夹角;刃倾角: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副后角:在副切削刃上选定点的副正交平面内,副后刀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8.偏角的大小对刀具耐用度和三个切削分力有何影响当车削细长轴时,主偏角应选得较大还是较小为什么答:当切削面积不变时,主偏角增大,切削厚度也随之增大,切屑变厚,因而主切削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减小,但当主偏角增大到60~70之间时,主切削力又逐渐增大主偏角;背向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减小,进给力随着主偏角的增大而增大。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二章 练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二章 练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1. 填空题1-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的切削方式。

1-2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0.02~0.2mm。

切削速度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

,宽度愈小,1-3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1-4 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着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

1-5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

1-6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7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8 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h ch通常都要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h D,而切屑长度L ch通常切削层长度L c。

1-9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系数精确些。

1-10 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1-11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很大(可达 1.96~2.94GPa 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生现象。

1-12 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

1-13 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和滑动区。

1-14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1-15 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为主。

1-16 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通常有较大的负(-60°~-85°)和刃口楔角(80°~145°),以及较大的半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二章答案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金属切削是会产生很大的力和切削热量。

一般以刀具为准,刀具的几个重要参数:主倾角,刃倾角,前角,后角,副倾角,副后角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参考答案

《第2章》教材习题2.1请绘出题2.1图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

(a)(b)(c)题图2.1知识点:机构运动简图参考页: 20-21学习目标: 1GAGGAGAGGAFFFFAFAF题型:图解难度:2解:按表2.1选择、确定机构运动副的符号;将运动副部件的符号按图中同样比例绘制在纸上。

GAGGAGAGGAFFFFAFAF(a)(b)(c)题解图2.2指出题2.2图中运动机构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计算这些机构自由度,并判断它们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其中箭头所示的为原动件)。

GAGGAGAGGAFFFFAFAF(a)(b)(c)(d)GAGGAGAGGAFFFFAFAF(e)(f)图2.16答:(a)机构原动件数为1,等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确定。

(b)机构原动件数为1,等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确定。

(c)机构原动件数为1,等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确定。

(d)机构原动件数为2,大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不确定。

(e)机构原动件数为1,小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不确定。

(f)机构原动件数为1,等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确定。

知识点:自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GAGGAGAGGAFFFFAFAFGAGGAGAGGAFFFFAFAF参考页: 23-27学习目标:3、4、5题型:计算难度:3解:(a )9n =,12l P =,2h P =,339212121l h F n P P =--=⨯-⨯-⨯=B 处为复合铰链,D 处为局部自由度,机构原动件数为1个,等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确定。

(b )4n =,5l P =,1h P =,33425111l h F n P P =--=⨯-⨯-⨯=A 处为虚约束。

机构原动件数为1,等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确定。

(c )9=n ,12=l P ,2=h P ,121229323=-⨯-⨯=--=h l P P n FM 处为复合铰链,C 处为局部自由度,G 处为虚约束,因机构原动件数为1,等于机构自由度,故机构运动确定。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复习题及标准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分章复习题及答案第1章绪论1.(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2. ( D )是专用零件。

A)螺栓B)齿轮 C)滚动轴承 D)曲轴3.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体。

4.机构由(构件)组合而成,它们之间具有确定的 (相对运动)。

5. 机构与机器相比,不具备下面( C )特征。

A. 人为的各个实物组合B. 各实物之间有确定的相对运动C. 做有用功或转换机械能D. 价格较高6. 在机械中属于制造单元的是 ( C ) 。

A). 机构 B). 构件 C). 零件 D). 部件7.把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称为( C )。

A. 机器B. 机械C. 机构D. 机床8. 构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零件是运动的单元。

(×)9. 同一构件中的零件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

(√)10. 机构与机器的区别是: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传递运动或转换运动形式,而机器的主要功用在于为了生产目的而利用或转换机械能。

(√)11. 两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称为运动副。

(×)12. 指出并说明机械的各组成部分。

答:机械的各组成部分包括:原动机:提供动力;传动装置:传递运动和动力;工作机:执行部分;控制系统:根据机械系统的不同工况对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机实施控制的装置。

13.机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答:机构由构件组成,且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及自由度1.运动副是使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相对运动的连接,机构中各构件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都是由运动副来实现的。

2.按接触形式不同,运动副可分为高副和低副。

两构件之间以面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两构件之间通过点或线接触所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3. 对组成运动副两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所加的限制称为约束。

4. 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 2 个,至少为 1 个。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二章 练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第二章 练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1. 填空题的切削方式。

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1-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宽度愈小,~。

切削速度1-2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

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1-3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1-4 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著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变形区。

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1-51-6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7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h h通常都要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而1-8 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chD L L。

切削层长度切屑长度通常cch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1-9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系数精确些。

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1-10 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1-11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很大(可达~现象。

生1-12 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

切屑的和滑动区。

1-13 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1-14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为主。

1-15 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1-16 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通常有较大的负半径。

60°~-85°)和刃口楔角(80°~145°),以及较大的分布的,且随着砂轮的磨损不断变化。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各章练习附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各章练习附答案

1)选择加工方法,加工设备及加工刀具;
2)分析加工时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3)选择定位元件,并在图中示意画出;
4)按所选定位方法,计算定位误差;
5)画出工序简图。
X
X
0.1 A
Y
A
解:1)加工方法:铣削 加工设备:立式铣床 加工刀具:立铣刀
2)必须限制的自由度: X , Z , X , Y
3)定位元件:长 V 形块+档销,见图 1a 4)定位误差
(∨) (×) (×) (×) (∨) (∨) (×) (∨) (∨) (×) (×) (∨) (×) (∨)
4.填空
(1)工序的要素包括工作地、工人、 工件 和 连续加工 。
(2)单件小批量生产机床多采用 机群式 布置,大批大量生产机床多采用 流水线 形式布置。 ap (3)已知外圆切削的被吃刀量ap和进给量f,则切削层厚度hD= f ⋅ sin κr,切削层宽度bD= sinκ r 。
① 快捷的需求响应 ② 动态的组织形式 ③ 集成的制造资源 ④ 稳定的人员编制
(6)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包括( ② ③ ④ )和机械装配等。
① 产品设计 ② 毛坯制造 ③ 机械加工 ④ 热处理和表面保护
3.判断
(1)批量法则当今已不适用。 (2)工艺标准化是设计标准化的前提。 (3)采用成组技术可以减低工装系数。 (4)成组生产单元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 (5)网络与数据库是 CIMS 功能模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6)CIM 着重信息集成与信息共享,CE 则强调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设计的集成。 (7)精良生产的核心是消除一切冗余。 (8)虚拟企业是指已采用虚拟制造技术的企业。
(9)刀具刃倾角影响( ① ④ )。 ① 刀尖强度 ② 切削分力 ③ 切屑变形程度 ④ 切屑流出方向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第二章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后习题第二章

2-1 机床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其理由是什么?工艺范围、柔性、与物流系统的可亲性、刚度、精度、噪声、成产率自动化、成本、生产周期、可靠性、造型与色彩2-2机床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是什么?答:(一)总体设计:1、机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包括工艺范围、运行模式、生产率、性能指标等。

2、总体方案设计,包括运动功能、基本参数、总体结构布局等设计。

3、总体方案综合评价与选择4、总体方案的设计修改或优化。

(二)详细设计,包括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

(三)机床整机综合评价2-3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材料,使工件具有要求的尺寸和精度的几何形状。

2-4机床系列型谱的含义是什么?为了以最少的品种规格,满足尽可能多用户的不同需求,通常是按照该类机床的主参数标准,先确定一种用途最广、需要量较少的机床系列作为“基型系列”,在这系列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需求派生出若干种变型机床,形成“变型系列”。

“基型”和“变型”构成了机床的“系类型谱”。

2-5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由刀具切除工件加工表面多余的金属材料,使工件具有要求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2-6工件表面的形成原理是什么?答:任何一个表面都可以看成是一条曲线(或直线)沿着另一条曲线(或直线)运动的轨迹。

这两条曲线(或直线)称为该表面的发生线,前者称为母线,后者称为导线。

而加工表面的发生线是通过刀具切削刃与工件接触并产生相对运动而形成的。

2-7 工件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些?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2-8工件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些?1、轨迹法2、成形法3、相切法4、展成法2-9机床的运动功能有哪些?1、操作面板它是操作人员与数控装置进行信息交流的工具。

2、控制介质与输入输出设备控制介质是记录零件加工程序的媒介输入输出设备是CNC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装置。

交互的信息通常是零件加工程序。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第二章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和答案-第二章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第二章制造工艺装备一、单选题1.定位基准是指()[A]:机床上的某些点、线、面[B]:夹具上的某些点、线、面[C]:工件上的某些点、线、面[D]:刀具上的某些点、线、面正确答案:C2.工序基准定义为()[A]:设计图中所用的基准[B]:工序图中所用的基准[C]:装配过程中所用的基准[D]:用于测量工件尺寸、位置的基准正确答案:B3.工件采用心轴定位时,定位基准面是()[A]:心轴外圆柱面[B]:工件内圆柱面[C]:心轴中心线[D]:工件外圆柱面正确答案:B4.机床夹具中,用来确定工件在夹具中位置的元件是()[A]:定位元件[B]:对刀—导向元件[C]:夹紧元件[D]:连接元件正确答案:A5.工件以圆柱面在短V形块上定位时,限制了工件()个自由度。

[A]:5[B]:4[C]:3[D]:2正确答案:D6.加工大中型工件的多个孔时,应选用的机床是()[A]:卧式车床[B]:台式钻床[C]:立式钻床[D]:摇臂钻床正确答案:D7.在一平板上铣通槽,除沿槽长方向的一个自由度未被限制外,其余自由度均被限制。

此定位方式属于()[A]:完全定位[B]:部分定位[C]:欠定位[D]:过定位正确答案:B8.属于展成法加工齿形的刀具是()[A]:盘状模数铣刀[B]:指状模数铣刀[C]:成形砂轮[D]:滚刀正确答案:D9.多联齿轮小齿圈齿形加工方法一般选用()[A]:滚齿[B]:插齿[C]:剃齿[D]:珩齿正确答案:B10.布置在同一平面上的两个支承板相当于的支承点数是()[A]:2个[B]:3个[C]:4个[D]:无数个正确答案:B二、判断题1.不完全定位在零件的定位方案中是不允许的。

()正确答案:错误2.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可以反复使用。

()正确答案:错误3.轴类零件常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遵循了互为基准原则。

()正确答案:错误4.可调支承一般每件都要调整一次,而辅助支承可每批调整一次。

()正确答案:错误5.采用六个支承钉进行工件定位,则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练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练习题与答案

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练习题与答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第二章练习题1. 填空题1-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的切削方式。

1-2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 0.02~0.2mm。

切削速度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

,宽度愈小,1-3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1-4 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着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

1-5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

1-6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7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8 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 hch通常都要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 hD,而切屑长度 Lch通常切削层长度 Lc。

1-9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系数精确些。

1-10 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1-11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很大(可达 1.96~2.94GPa 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生现象。

1-12 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

1-13 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和滑动区。

1-14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1-15 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为主。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2章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2章习题解答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3版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2-1 何谓转速图中的一点三线?机床的转速图表示什么?转速图包括一点三线:转速点,主轴转速线,传动轴线,传动线。

⑴转速点 主轴和各传动轴的转速值,用小圆圈或黑点表示,转速图中的转速值是对数值。

⑵主轴转速线 由于主轴的转速数列是等比数列,所以主轴转速线是间距相等的水平线,相邻转速线间距为ϕlg 。

⑶传动轴线 距离相等的铅垂线。

从左到右按传动的先后顺序排列,轴号写在上面。

铅垂线之间距离相等是为了图示清楚,不表示传动轴间距离。

⑷传动线 两转速点之间的连线。

传动线的倾斜方式代表传动比的大小,传动比大于1,其对数值为正,传动线向上倾斜;传动比小于1,其对数值为负,传动线向下倾斜。

倾斜程度表示了升降速度的大小。

一个主动转速点引出的传动线的数目,代表该变速组的传动副数;平行的传动线是一条传动线,只是主动转速点不同。

转速图是表示主轴各转速的传递路线和转速值,各传动轴的转速数列及转速大小,各传动副的传动比的线图。

2-2 结构式与结构网表示机床的什么内容?只表示传动比的相对关系,主轴转速的传递路线,而不表示传动轴(主轴除外)转速值大小的线图称为结构网。

结构式是结构网的数学表达式或等比数列变速系统原理数学表达式。

2-3等比传动系统中,总变速范围与各变速组的变速范围有什么关系?与主轴的转速级数有什么关系?总变速范围为R r r r r j P P P P Z J ===--01211012ΛΛϕϕ2-4 等比传动系统中,各变速组的级比指数有何规律? 第j 扩大组的级比指数为x P P P P j j =-0121Λ()2-5 拟定转速图的原则有哪些? 1. 极限传动比、极限变速范围原则 一般限制最小传动比为min i ≥1/4;为减少振动,提高传动精度,直齿轮的最大传动比i max≤2,斜齿圆柱齿轮max i ≤2.5;直齿轮变速组的极限变速范围是842=⨯=r斜齿圆柱齿轮变速组的极限变速范围为1045.2=⨯=r2. 确定传动顺序及传动副数的原则从传动顺序来讲,应尽量使前面的传动件多一些。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第二章习题答案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设计1.机床设计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其理由就是什么?答:机床设计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1)、工艺范围,机床工艺范围就是指机床适应不同生产要求的能力,也可称之为机床的加工功能。

机床的工艺范围直接影响到机床结构的复杂程度、设计制造成本、加工效率与自动化程度。

2)、柔性,机床的柔性就是指其适应加工对象变化的能力,分为功能柔性与结构柔性;3)、与物流系统的可接近性,可接近性就是指机床与物流系统之间进行物料(工件、刀具、切屑等)流动的方便程度;4)、刚度,机床的刚度就是指加工过程中,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抵抗刀具相对于工件在影响加工精度方向变形的能力。

刚度包括静态刚度、动态刚度、热态刚度。

机床的刚度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与生产率;5)、精度,机床精度主要指机床的几何精度与机床的工作精度。

机床的几何精度指空载条件下机床本身的精度,机床的工作精度指精加工条件下机床的加工精度(尺寸、形状及位置偏差)。

6)、噪声;7)、自动化;8)、生产周期;9)、生产率,机床的生产率通常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机床所能加工的工件数量来表示。

机床的切削效率越高,辅助时间越短,则它的生产率越高。

10)、成本,成本概念贯穿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包括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再利用与报废处理等的费用,就是衡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11)、可靠性,应保证机床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加工功能时,无故障运行的概率要高。

12)、造型与色彩,机床的外观造型与色彩,要求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宜人性好。

应根据机床功能、结构、工艺及操作控制等特点,按照人机工程学要求进行设计。

2.机床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步骤就是什么?答:一般机床设计的内容及步骤大致如下:(1)总体设计包括机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工艺范围运行模式,生产率,性能指标,主要参数,驱动方式,成本及生产周期;总体方案设计包括运动功能设计,基本参数设计,传动系统设计,传动系统图设计,总体结构布局设计,控制系统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PPT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习题答案 PPT

c)在轴上铣扁,保证尺寸H 和L;
答案:
1)为保证尺寸H,必须 限制沿Z轴的移动自由 度和绕X轴的转动自由 度,共2个自由度(加工 特征:面、线关系)。
2)为保证尺寸L,必须限制沿Y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 Z轴的转动自由度,共3个自由度(加工特征:面、面关 系)。
3)为保证尺寸H、L,合计共需限制4个自由度。即沿Y、 Z轴的移动自由度和绕X、Z轴的转动自由度。
③ 去掉三爪卡盘,改为拨盘+鸡心卡拨动。
b)车外圆,保证外圆与内孔同轴;
① 圆柱面限制沿X、Y轴的移动和绕X、Y轴的转动共4 个自由度;端面限制了沿Z轴的移动和绕X、Y轴的转动 共3个自由度。 ② 绕X、Y轴的转动2个自由度被重复限制,属过定位。 ③ 在端面处加球面垫圈,采用自位支承消除过定位。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D D W m d a 1 m x i 0 . n 0 ( 3 0 . 0 ) 0 3 . 06
对于对称度0.03: D D W m d a 1 m x i 0 . n 0 ( 3 0 . 0 ) 0 3 . 06
图d定位方案,:对于尺寸
54
0 0
.14
的定位误差:
3)对于对称度0.03的定位误差:DW0
c图定位方案:
D W j.b j.w 0 .0 ( D 5 m a d m x ) i0 n .11
1)对尺寸54而言,因用销轴定位,定位基准为圆
心,故即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又有基准位置误差。
2)根据书P35式(2.8)可知,其基准位置误差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j.w D m a d 1 m x i n 0 .0 ( 3 0 .0 ) 3 0 .0 m 6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题习练章二填空题1. 1-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的切削方式。

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宽度愈小,~。

切削速度1-2 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因此可以近似视为一个平面,称为剪切面。

变形区,这个变形区主要集中在和前刀面接触的切1-3 靠前刀面处的变形区域称为屑底面一薄层金属内。

1-4 在已加工表面处形成的显着变形层(晶格发生了纤维化),是已加工表面受到切削刃和后刀面的挤压和摩擦所造成的,这一变形层称为变形区。

和崩碎切屑四种类型。

、1-5 从形态上看,切屑可以分为带状切屑、1-6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1-7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 h,而1-8 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 h通常都要chD切屑长度 L。

通常切削层长度 L chc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1-9 切削过程中金属的变形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用变形区的变形情况,而变系数精确些。

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1-10 相对滑移是根据纯剪切变形推出的,所以它主要反映形系数则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1-11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因为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压力致使切屑底面与前刀面发以上),再加上几百度的高温,很大(可达~现象。

生1-12 在粘结情况下,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

切屑的和滑动区。

1-13 根据摩擦情况不同,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部分可分为两个摩擦区,即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1-14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为主。

1-15 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1-16 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通常有较大的负半径。

60°~-85°)和刃口楔角(80°~145°),以及较大的分布的,且随着砂轮的磨损不断变化。

砂轮磨粒切削刃的排列(刃距、高低)是1-17变形抗力)三个变形区内产生的1-18 切削时作用在刀具上的力,由两个方面组成:1。

和塑性变形抗力;2)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1-19 由于切削变形复杂,用材料力学、弹性、塑性变形理论推导的计算切削力的理论公式与实际差距较大,故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经验公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

,因而切削热的直接来源是切削层的变形以及切屑与刀具、工件与刀具之间的1-20三个变形区是产生切削热的三个热源区。

处。

1-21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前刀面上的小区1-22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域内。

热电偶法和红外测温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测量切削温度的方法有自然热电偶法、1-23,红外测温法可测刀具及切屑侧利用自然热电偶法可测得的温度是切削区的1-24 面。

,它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1-25 工件平均温度指磨削热传入工件而引起的切削速度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1-26 积屑瘤是在变形区在特定条件下金属变形摩擦的产物。

积屑瘤是1-27而存在的应力。

1-28 残余应力是在未施加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在材料内部保持磨损。

1-29 刀具正常磨损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前刀面磨损、后刀面磨损和1-30 刀具的非正常磨损是指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突然或过早产生损坏现象,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和卷刃。

,或1-31 一次磨刀之后,刀具进行切削,后刀面允许的最大磨损量(VB),称为B 者叫做磨损限度。

、化学作用的磨损,磨损,又有1-32 形成刀具磨损的原因非常复杂,它既有还有由于金相组织的相变使刀具硬度改变所造成的磨损。

表为止所使用的切削时间,用 T刀具使用寿命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达到1-33示。

切削用量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视优化目标不同,可以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34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和按最大利润率标按最高生产率标准评定的目标函数,按准评定的目标函数。

2. 判断题2-1在一般速度范围内,第Ⅰ变形区的宽度仅为~。

切削速度愈高,宽度愈小。

2-2切削时出现的积屑瘤、前刀面磨损等现象,都是第Ⅲ变形区的变形所造成的。

2-3第Ⅲ变形区的变形是造成已加工表面硬化和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

2-4由于大部分塑性变形集中于第Ⅰ变形区,因而切削变形的大小,主要由第Ⅰ变形区来衡量。

2-5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崩碎切屑。

2-6 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刀具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带状切屑。

2-7 切屑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切削变形程度的不同,如带状切屑是切削层沿剪切面滑移变形尚未达到断裂程度而形成的。

2-8 切屑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切削变形程度的不同,如挤裂切屑是切削层沿剪切面滑移变形完全达到断裂程度而形成的。

2-9 切屑形态的变化反映了切削变形程度的不同,如单元切屑是切削层沿剪切面滑移变形完全达到断裂程度而形成的。

2-10 经过塑性变形后形成的切屑,其厚度 h通常都要小于工件上切削层的厚度 h,而切Dch屑长度 L通常大于切削层长度 L。

cch2-11 用相对滑移的大小来衡量变形程度要比变形系数精确些。

2-12 相对滑移反映切屑变形的综合结果,特别是包含有第二变形区变形的影响。

2-13 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与一般金属接触面间的摩擦不同,不是一般的外摩擦,而是切屑粘结部分和上层金属之间的摩擦,即切屑的内摩擦。

2-14 内摩擦实际就是金属内部的滑移剪切,同粘结面积和法向力有关。

2-15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第Ⅱ变形区变形的重要成因。

硬脆材料与金属材料的切除过程有所不同,其切除过程以断裂破坏为主。

2-16 2-17 磨削是利用砂轮表面上由结合剂刚性支承着的极多微小磨粒切削刃进行的切削加工。

2-18 磨削时砂轮表面的微小磨粒切削刃的几何形状是不确定的,且通常有较大的前角和刃口楔角,以及较大的刃口钝圆半径。

2-19 主切削力 F是计算机床功率及设计夹具、刀具的主要依据。

c2-20 吃刀抗力可能引起工件的弯曲与振动,影响加工质量。

2-21 进给抗力 F是设计和校验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重要依据。

f2-22 由于切削变形复杂,在实际生产中常用理论公式计算切削力的大小。

2-23 切削功率主要是主运动和主切削力所消耗的功率。

2-24 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刀具材料、刀具磨损、冷却润滑液。

2-25 切削温度是切削过程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主要影响刀具磨损和积屑瘤的产生,但对表面质量没有影响。

2-26 切削热由切屑、工件、刀具和周围介质(如空气、切削液)传散出去。

不同的加工方法其切削热传散的比例是相同。

2-27 切削温度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热源区产生热量的多少,而且还取决于散热条件的好坏。

2-28 凡影响切削变形、切削抗力及功率消耗的因素,都对生热有影响。

2-29 切削用量增加,功率消耗加大,切削热的生成加多,切削温度升高。

2-30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刀刃处。

2-31 切削脆性材料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故最高温度区位于靠近刀尖的后刀面上的小区域内。

2-32 人工热电偶法可用于测量切削区的平均温度,红外测温法可用于测量刀具及切屑侧面温度场。

2-33 控制与降低磨削温度,是保证磨削质量的重要措施。

2-34 工件平均温度与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2-35 磨粒磨削点温度是引起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现象的重要因素。

2-36 磨削区温度影响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2-37 工件表面层的温度分布与加工表面变质层的生成机理、磨削裂纹的产生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等有关。

2-38 积屑瘤是在中等切速加工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2-39 在精加工时,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是有利的,应设法利用这一点提高已加工表面质量。

2-40 积屑瘤的形成与摩擦条件有关,而影响摩擦条件的主要因素是接触面压力。

2-41 当切削塑性材料、切削速度 v较高、切削厚度 h较大时易发生前刀面磨损。

D2-42 当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若切削速度较低,切削厚度较薄,则易发生后刀面磨损。

2-43 当切削脆性金属时,由于形成崩碎切屑,会出现后刀面磨损。

2-44 当切削塑性金属,采用中等切速及中等进给量时,常出现前后刀面同时磨损。

2-45 刀具磨损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

2-46 磨粒磨损只在低速切削条件下都存在,对低速切削的刀具而言,磨粒磨损往往是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

2-47 粘结磨损一般在中等偏低的切削速度下比较严重。

2-48 扩散磨损在高温作用下发生。

扩散磨损其实质是一种物理性质磨损。

2-49 切削用量中切削速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切削深度,而进给量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小。

2-50 传统上选择切削用量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的前提下,优先考虑采用最大的切削深度 a,其次考虑采用大的进给量 f,最后根据刀具耐用度的要求选定(计p。

v 算或查表)合理的切削速度.3. 单项选择题3-1 直角自由切削,是指没有副刃参加切削,并且刃倾角()的切削方式。

①λ>0 ②λ=0 ③λ<0sss3-2 切削加工过程中的塑性变形大部分集中于()。

①第Ⅰ变形区②第Ⅱ变形区③第Ⅲ变形区④已加工表面3-3 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

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①带状切屑②单元切屑③崩碎切屑3-4 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

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加大前角,提高切削速度,减小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①带状切屑②单元切屑③崩碎切屑3-5 内摩擦实际就是金属内部的滑移剪切,同粘结面积有关。

这部分的摩擦力 F约占切屑i f与前刀面总摩擦力的()。

①55%②65%③75%④85%3-6 切屑与前刀面粘结区的摩擦是()变形的重要成因。

①第Ⅰ变形区②第Ⅱ变形区③第Ⅲ变形区3-7 切削用量对切削力影响最大的是()。

①切削速度②切削深度③进给量3-8 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小的是()。

①切削速度②切削深度③进给量3-9 在切削塑性材料时,切削区温度最高点是在()。

①刀尖处②前刀面上靠近刀刃处③后刀面上靠近刀尖处④主刀刃处3-10 磨削区温度是砂轮与工件接触区的平均温度,一般约有500~800℃,它影响()。

①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②磨削刃的热损伤、砂轮的磨损、破碎和粘附等③磨削烧伤和磨削裂纹的产生④加工表面变质层、磨削裂纹以及工件的使用性能3-11 积屑瘤是在()切削塑性材料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物理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