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中国政治制度史考卷

合集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福师《中国政治制度史》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6 道试题,共32 分。

)1下面对明代时期,国家组织变化表述错误的是(B)A. 明代废除了宰相制度B. 皇帝朱元璋放弃了绝对君主制C. 明朝的内阁制度的设立D. 明朝宦官专权强盛2. 下面不属于商朝政务官系统的是(D)A. 相B. 三公C. 卿士D. 卜官3. 三司推事,首见于(A )时期。

A. 高宗B. 徽宗C. 玄宗D. 太宗4. 下面不属于汉代破产农民出路的是(A)A. 自杀B. 卖身为奴C. 为人佣工D. 隐附于豪强地主5. (A )帝密建皇储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通行的嫡长继承制度,对封建规章和传统礼俗观念也是一项重大变革。

A. 雍正B. 乾隆C. 康熙D. 顺治6. (A )年5月1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国首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 1947B. 1948C. 1949D. 19507. 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C )。

A. 人治B. 法治C. 礼治D. 德治8. (B )以后还另设立军机处,实行双轨辅政制。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9. 在20世纪后20年里,下面书籍和作者排列错误的是(D)A. 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B.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C.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D. 谢庆奎《中国宰相》10. 从(A )开始,相继出现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并且长期并存,但三省的具体职掌分工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A. 曹魏B. 西蜀C. 东吴D. 西晋11. 下面不属于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思想的是(D)A. 民族B. 民生C. 民权D. 民建12. 三公九卿制形成于(D )。

A. 夏B. 商C. 西周D. 战国13. ( B)朝建立行省,简称为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A. 宋B. 元C. 明D. 清14. (C )时才专设“守道”和“巡道”,始有固定的辖区和编制,长官称“道员”。

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顺治15. 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在国民党政府下设立五院,下面不属于五院的是(D)A. 立法B. 司法C. 考试D. 教育16. 公元前(A )年,秦兼并了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库30、(内务府)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任。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31、秦朝统一后,以(三公九卿)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1、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32、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2、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33、汉代(汉景帝)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

(社会主义社会)34、(汉武帝)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4、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 世纪的(夏朝)。

小。

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35、(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6、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等级君主制)。

36、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省)。

7、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37、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省)。

8、司马迁写(《史记》)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38、选官制度的最初形态,始于(原始民主)制度下,对氏族、部落、部落联盟首领的推选。

9、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 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39、西周的学校教育,按("六艺" )来考核学生。

即:礼、乐、射、御(驭)、书、数。

476 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40、(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10、(启)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41、秦始皇重(法家)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

11、分封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42、(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12、(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卷例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卷例题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开放专科)《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试卷例题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是重大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制度和文化样式就是由这次转型奠定的。

2.所谓世卿世禄制,就是权力在少数贵族家族内部代代世袭。

其基本要素就是政治权力。

3.春秋时期,各国有总揽国家政务的执政大臣,但名称和制度统一。

4.职官制度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形成较完备的职务设计,并对官员履行职务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考察。

在制度层面,发展出上计制度。

5.战国时期的郡县,与春秋时期相同,仍然是封君的采邑。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1.从黄帝时代开始,中国文献开始频繁地出现对战争的记载。

下列哪一场战争确立了黄帝族在联合体内的优势地位和黄帝个人的权威。

A.黄帝与炎帝战争B.黄帝与蚩尤的战争C.黄帝与荤粥的战争D.颛顼与共工的战争2.夏以后,()成为王权固定的继承模式,并得到了传统合法性观念的有力支持,从而构成了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夏王朝的建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A.世袭制B.禅让制C.长子继承制D.选举制3.由于封建制和宗法制的实施,西周的任官制度是(),几乎所有的官职都是在特定的贵族家族的宗主之间世袭。

A.任子B.举孝廉C.世卿世禄制D.九品中正制4.宦官在古籍中称寺人、宦者、中官、内侍、内官、阉人、内监等,唐代以后称太监。

宦官是()制度的派生物。

A.职官B.后宫C.皇帝D.宰相5.唐宋科举,唐代进士科首重诗赋,宋代注重(),与儒学意识形态完全结合起来。

A.诗赋B.论C.经书义理D.策三、多选题(每小题2分):1.按照现代人类学的分期理论,三皇五帝大概都已经是进入部落阶段的传说人物。

从总体来说,出现频率更高的三皇,主要是指()。

A.燧人B.伏羲C.神农D.黄帝2.西周分封的规模之大,是商代所没有的。

西周分封制的特点,主要包括()。

A.有明显的战略考虑B.受封的主体是周王室贵族C.采取了周族连同盟友、被征服的商人和土著三者结合的人口组合方式D.随意组合3.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主要是在形式层面。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及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试题一、填空题(共计40分。

每空1分。

)1、《法经》是一部以()为主体,旨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和等级制度的法典。

2、秦在郡设()作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3、()时期,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独立的中央机构。

4、魏晋时期,中央军队分成()和()。

5、唐代开始,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的制度。

6、隋唐时期,确立了以()为核心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

7、()是分科举拔人才的制度。

8、元代把大都周围一带称为(),直属中央中书省管辖。

9、明清时代的监察机构是()。

10、清代辅政机关实行()与()双轨制。

11、清末,以两江总督兼任(),驻(),北洋大臣由()兼任,驻()。

12、186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以培养与外国往来交涉的买办人才。

13、康有为要求改政体为()政体,以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14、清末设立的“民意机关”,在中央是(),地方是()。

15、1911年,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通过了《》。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是(),简称《》。

17、1912年,在宋教仁推动下,同盟会与几个党派联合,改组为()。

18、北洋政府时期,跨省的军事机构是()和()。

19、1926年,中政会一度改名为()。

20、1928年10月通过的《》,奠定了国民政府五院制的基础。

21、国民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是()。

22、国民党统治时期,所谓县自治的议决机关是()及()。

23、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

24、工农民主政权在检察工作方面采取()制。

25、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机关,是各级()。

26、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1948年在()解放区设立了全国性的金融机关()。

27、54年宪法规定,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

28、54年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体系由三级两层改为()。

二、名词解释(总计32分,每小题)1、内服和外服2、宋代磨勘制度3、清代官缺制度4、淮军5、安福国会6、公务员惩戒委员会7、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8、人民检察院组织活动原则三、问答题(共计28分,1至4小题,每题6分。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平时作业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1、A2、C3、B4、C5、C6、D7、C8、A9、D 10、C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1、BCDE2、DE3、BCD4、BCD5、BCDE三、辨析题(35分,每题5分。

先回答对或错,再从正确内容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1、答:错。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者为组织和维护政权而实施的统治原则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2、答:对。

在国家与法的起源上,是法律先于国家,由“习惯”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国家反倒是为了维护法律而产生的。

3、答:对。

禹大会诸侯于塗山,在更广阔的地域内树立起了无与匹敌的权威,得到了当时几乎全部诸侯的认同,塗山之会无异于夏朝的“开国大典”。

所以,一般认为,塗山之会是禹在更大地域内确立和宣示王权的标志,也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标志。

4、答:错。

周代的政治制度是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紧密结合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其主体。

5、答:对。

商代的神权政治,鬼神至上,民众至下,其最终结果不恤民众、惟天惟命,导致灭亡。

周公以“礼”为尚,倡导的是“敬天保民”,其中固然仍有鬼神的地位,但已有所下降。

6、答:错。

地主封建的政治制度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不是按宗法分封而获得土地的贵族组织的以氏族为单位的集体生产,而主要是由国家授予土地的农民的小农经济,以及从国家取得土地而从事农业的地主经济。

7、答:错。

大约在春秋中后期,在一些大国,已出现了小农经济的个体家庭,国家已经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将他们纳入类似战国时期的户籍管理制度之下。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答:(1)夏王朝是以夏为核心的“万国”联合体,氏族仍然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组织。

夏朝在氏族公社和部落联盟传统习俗和规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神权、宗法权和王权相结合为特征的政治制度,并建立起了一套行政体制。

(2)商朝的政治制度基本沿袭夏朝。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

答案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形成性考核册姓名班级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

1.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的统治。

A.君主专制 B.世袭制 C.共和制 D.皇权专制2.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 B )的统治。

P59A.共和制度 B.君主专制 C.城邦制度 D.联邦制度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C )。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世袭君主制 D.民主共和制4.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 C )一直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P88 A.皇帝 B.君主 C.王 D.总统5.我国文武分职,文官有相,武官有将,从( C )后期确立起来的。

P68A.商 B.西周 C.战国 D.春秋6.三公九卿形成于( B )。

P229A. A.春秋 B.战国 C.秦 D.汉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D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 B.《礼仪》 C.《礼记》 D.《周礼》8.把省作为固定行政区的是( B )代。

P270 A.宋 B.元 C.明 D.清9.明清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P326A.兵部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0.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 )。

A.御史台 B.刑部 C.都察院 D.大理寺11.明朝张居正主持的赋税制度的改革是( C )。

A.租庸调制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12.古代官吏致仕的年龄是( A )岁。

A.70 B.65 C.60 D.5513.我国推行“封建”是从( C )开始的。

P138 A.夏 B.商 C.西周 D.秦14.明朝是以( C )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A.三省六部 B.三省 C.六部 D.一省15、秦汉时九卿中掌民族及外交事务的是( C )。

A、太仆B、廷尉C、典客D、奉常16、南京政府考试院,行使公务员的考选和( D )权。

A. A.审批 B.任命 C.登记 D.铨叙17、明朝时主要的司法机关是(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参考样卷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二次作业。参考样卷答案

安徽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中国政治制度史》(A卷)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官僚政治:是指一种与专制统治相结合的政治形态,是指当时官吏普遍以出任官职作为固定职业,只对君主和上级负责而不问社会效益和民生疾苦,只知墨守陈规,按例办事而不管实际情况变化,遇事模棱两可,行动迟缓,推诿责任,甚至贪污受贿,营私舞弊,苟且偷安。

为了一己的私利和升迁,有时不惜草菅人命,残民以逞。

(4分)2、陵号:是加给安葬皇帝陵墓的称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袭加以命名。

(4分)3、君临之术:是指君主驾驭和考察群臣的手段,是以权势法术为中心内容,基本以法家思想为主体,包括“四位”、“七术”、“六微”等之说。

(4分)4、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任免选拔流官充任而废除世袭。

5、丁忧:是指官吏的父母去世,应立即奏报皇帝和上官,并离任守制,即按照礼法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应担任官职,居家守墓以申孝思,具有一定强制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特点。

(5分)答:(1)君主专制、个人集权与宗法血缘关系、婚姻裙带关系贯穿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

(2)政权与神权相结合,以神权作为论证政权合理性的依据,以政权和神权作为制定制度的标准,是一切剥削阶级政权的共同手段。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长期影响古代政治制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伦理道德和传统思想依然是难以回避的问题。

(4)贵族特权和官僚政治伴随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始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日益加强,宣示出政治制度的集权化、严密化、严酷化和任意化的特点。

(5)在高度君主集权制度下,行政权力包揽一切,使中国政治制度史出现人治的特点。

(6)政治制度公开承认不平等的原则,肯定社会等级差别,承认特殊权力阶层,对不同的阶层采用不同的对待方法。

(7)中国一直是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论是以汉族统治集团为主,还是以其他民族集团为主建立的政权,都曾经实行“因俗而治”的政治制度。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答案)

填空A1.皇帝制度创建于公元前221年,它是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中枢。

2.(察举制)是汉朝先拔人才的主要制度。

3.(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人才选体制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是隋唐以后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

B1.北宋前期,中书门下主民政,枢密院主军政,三司财政,彼此不相统属。

2.标志着我国近代教育的的开始的是同文馆等学校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近代海军的诞生的是近代化海军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陆军诞生的是新军的组建。

C1.春秋时期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重大进步是(郡县制)的出现。

G1.工农民主政权的中央政权机关,包括(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

2.共产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1946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

H1.汉代仍实行普遍征兵制,规定23岁以上56岁以下皆需服兵役2年。

同时,也实行募兵。

2.汉以后逐渐形成了廷尉、尚书台、御史台三足鼎立的中央司法机构布局。

3.宦官在唐以后称太监,宦官制度是后宫制度的派生物。

J1.郡县制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由于它的出现,意味着选官制将逐渐代替“世卿世禄制”。

2.将行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的是元朝,省以下有路、府、州、县。

3.监察机构取得独立地位是从隋朝开始,其机构为御史台。

K1.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遵循“(三三制)”的原则。

M1.明代宦官的组织系统是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是其首席衙门,其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是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

2.明朝设置的监察专项事务的巡抚、总督后逐渐转变成为地方军政长官。

3.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刑部,它和大理寺、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4.明朝评论官员任期内的工作态度叫考满,针对需要处理的官员的审查叫考察。

5.明朝是中国宦官政治最严重的时期,在明代政治中权势最大的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

6.明朝皇帝以下最高的司法行政机关有(大理寺),它和(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

7.明朝废除御史台,建立(都察院),行政中央监察机构职责。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1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1_北师大版_2024-2025学年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形成于哪个朝代?A、夏朝B、商朝C、战国时期D、秦朝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展示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这一转变最早体现在哪个朝代?A、周朝B、商朝C、夏朝D、秦朝3、题干:《尚书》中记载:“明王立政,班瑞于天下,王者无外。

”这里的“班瑞”指的是:A. 王权的象征——玉器B. 中央官吏的象征——符节C. 地方官吏的象征——信符D. 太子继承权的象征——传国玉玺4、题干: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其中郡县的设置是依据什么原则来划分的?B. 地理C. 经济D. 血缘5、题干: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世袭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均田制6、题干:下列关于汉代中央官制说法错误的是:A. 汉代的中央官制是三公九卿制B. 皇帝之下设有宰相C. 宰相之下设有中书省D. 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布诏令7、数字、西周时期,国王还可以直接向普通百姓征用人员建造宫殿,这主要体现了西周的哪种制度?A、分封制B、宗法制C、井田制D、世袭制8、数字、秦朝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监察事务”的官职是?A、丞相C、御史大夫D、郡守9、题干: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规定天下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组织。

以下关于这一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体现了地方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C. 削弱了禅让制D. 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组织,加强了基层管理 10、题干:汉代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吏,这一制度的推行主要目的是:A. 加强中央集权B. 提高官员素质C. 保障官员公平竞争D. 减少官员腐败11、《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郡县制,这一制度的最大优点是()A. 便于中央集权统治B.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C. 保障社会稳定D.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12、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中三省指的是()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工部、户部C. 都督府、节度使、观察使D. 侍中、中书令、尚书令13、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其建立者是:A. 禹B. 启C. 桀D. 汤14、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其主要目的是:A. 缓和贵族之间的矛盾B. 扩大周朝的疆域C. 巩固周王室的统治D. 强化中央集权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A.实行县制,削弱地方诸侯权力B.收归军队铸造货币权力,统一货币C.推行六国文字,统一书写文字D.奖励耕战,实行军籍制16、唐太宗李世民将三省六部制中的中书省、门下省分割为中书、门下两省,其主要目的是?A.增加中央官员数量,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皇帝个人权威,削弱宰相权力C.完善三省六部制,使行政权力多样化D.限制地方势力,实现中央集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第一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并说明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卷及答案_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_人民版_2024-2025学年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夏朝的建立者是()。

A、禹B、启C、汤D、成汤2、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中,标志着分封制开始正式运行的是()。

A、封邦建国B、福享边疆C、爵位制度D、五服制度3、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强化中央集权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以下哪项不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 行省制C. 官僚政治D. 郡县制4、中国古代政治局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以下哪位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推恩令”,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地位,加强了中央集权?A. 汉武帝B. 唐太宗C. 宋太祖D. 清太宗5、题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项重要措施是实行 ______ 。

选项:A. 郡县制B. 分封制C. 官僚制度D. 豪族制度6、题干:下列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

选项:A. 三省指的是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B. 六部指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C. 三省六部制使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 三省六部制下的中央官吏主要负责地方行政7、西周时期,形成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国家制度。

这种制度主要表现为下列哪一项?(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8、秦朝统一后实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是?(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公九卿制9、下列选项中,不是儒家思想在汉代成为正统思想直接体现的是:A. 荀子《荀子》作为国教科书的地位确立B.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三纲五常”成为社会道德规范D. 《春秋》成为emic非基督教国家的神圣经典 10、以下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三省包括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B.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C. 三省六部制加强了皇帝的集权D. 三省六部制形成于唐朝,一直延续到宋朝11、《史记》中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措施,下列哪项不是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颁布“焚书坑儒”政策B. 实行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设立丞相12、下列关于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推行察举制,选拔官员B. 设立太学,培养儒家学者C. 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势力D. 设立内侍省,加强皇帝的权力13、分封制下,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让他们组成地方政权。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总计18分;每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多选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写在题干括号里)。

1.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与古希腊和古罗马不同,直接实行( B )。

A.共和制度B.君主专制C.城邦制度D.联邦制度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体属于( B )。

A.贵族君主制B.贵族君主制向专制君主专制的过渡C.君主丞相制D.君主宰辅制3.我国文武分职,即文官有相、武官有将制度确立的时期是在( C )。

A.商朝B.西周C.战国D.春秋4.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奠定了一定基础的是历经30余年的( B )。

A.太平天国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义和团运动5.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王朝不惜牺牲国家的利益与之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D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中国彻底废除科举制是在( B )。

A.洋务运动时期B.清末的1905年C.戊戌变法时期D.辛亥革命后7.晚清时期中国的国体是( C )。

A.领主封建制B.地主封建制C.半殖民半封建制D.封建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性质8.标志着现代政治制度的确立是( D )。

A.戊戌变法B.清末君主立宪C.晚清政治制度的变革D.中华民国的建立9.夏启通过暴力夺权,之后经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确立( C )。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10.从夏代创建王权制度到秦统一中国建立皇帝制度,最高统治者的专称一直是( C )。

A.皇帝B.君主C.王D.总统11.我国开始推行“封建”是下列那个朝代( C )。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2.中国历史上王位传子制度的“家天下”开始于( B )。

A.夏朝B.商朝C.西周朝D.秦朝13.秦以后各朝代政治结构的共同点是( D ) 。

A.君主立宪制B.世袭制C.共和制D.皇权专制14.结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是由于( B )。

A.1898年的戊戌变法B.1911年的辛亥革命C.20世纪初的义和团运动D.1919年的五四运动15.清末仿行立宪政体,首先试图的改革的是( B )。

中国政治制度史科目考试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科目考试复习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单项选择题"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位继承制的基本原则。

() (C) C、嫡长子继承制()府兵制最为完备。

(A) A、唐代()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C) C、启()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继续推行削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

(A) A、汉武帝()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C) C、路()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B) B、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A) A、春秋战国()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国奴隶社会的基本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D) D、宗法制()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D) D、董仲舒()在秦变法时,改法为律,参照李悝的《法经》制定《秦律》。

(D) D、商鞅()掌皇宫内一应事务(包括宦官系统),设有总管大臣,由满族贵族担任。

(A) A、内务府“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色彩的内阁(B) B、皇族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的机构(B) B、外交北洋大臣依例由()兼任。

(B) B、直隶总督车已用于军事目的是在()时期。

(A) A、夏朝分封制则是依据()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B) B、宗法制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为核心。

(C) C、宰相汉代()时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

(B) B、汉景帝汉武帝时开始重用()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D) D、尚书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

(C) C、明代科举制度是在()年废止的。

(C) C、1905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D) D、省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中国政治制度史样卷

中国政治制度史样卷

(X )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政治制度史》试卷(样卷)教学中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层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五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幵卷;2. 考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信息填写清楚;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根据你的判断,在正确的题后括号内划“ V ”,错误的 划“ X”,每题1分,共15题)1. 政治是经济最集中的表现。

( V )2. 政治制度是一国各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通过法律来反映和确认并受到法 律的强制力保护。

(V )3. 君主专制制度必然导致社会控制的严密化和文化专制主义。

(V )4. "先秦时期",这是奴隶制生产方式和奴隶制上层建筑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随答题纸一并交回一、判断正误(请5. 中国奴隶社会的起点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X )6. 三公制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

(V )7.宰相制度在中国推行了一千多年,最后在明朝初期被废除。

(V )8•汉朝建立后,采取是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行政系统,即官职上采取政务与事务合一制。

(V )9. “安史之乱”后,唐代地方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式形成道、州(府)、县三级制。

(V )10. 察举制发端于汉文帝时期,而正式形成于汉武帝时期,并成为两汉的基本选官制度。

(V )11. “特奏名”又称为“恩科”,是宋代所推行的一种非常特殊的科举制度,即对那些屡考不中、多次落第的考生所采取的恩赐科举及第的方法。

(V )12. 在中国倡行千余年的科举取士制度,最终在清朝同治年间废止。

(V )13. 隋朝的“六条问事”监察法规,与汉代的六条问事不同。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一般把政体分为()和共和制两类。

( ) A.君主专制制 B.君主制 C.等级君主制 D.君主立宪制2、中国传统社会是以()思想为治国指导思想。

( ) A.法家 B.儒家 C.阴阳家 D.道家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

(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4、中国的君主制出现于公元前21世纪的()。

(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春秋时期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 A.领主制 B.中央集权制 C.贵族民主制 D.等级君主制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中国奴隶制国家结构是一种()。

()A.中央集权制B.等级君主制C.联邦制D.邦联制7、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封建专制君主制。

()A.家庭B.分封C.法律D.内阁8、司马迁写()是为了“鉴往事,知来者”。

()A.《春秋》B.《资治通鉴》C.《史记》D.《左传》9、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A.商朝B.周朝C.春秋D.战国10、()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A.舜B.尧C.启D.禹11、分封制则是依据()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表现。

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

《中国政治制度史》选择题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西周时期,掌管国家司法事务的政务官员是( D )
A、司徒
B、司马
C、司空
D、司寇
2、中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年号纪元的皇帝是( C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唐太宗
3、尚书台脱离少府,成为完全独立中央机构,最早源于( C )
A、西汉
B、东汉
C、曹魏
D、隋代
4、所谓“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制度指的是( B )
A、夷离堇制
B、北南面官制
C、怯薛制
D、猛安谋克制
5、( B )已经有了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是作为高居榜首前三名的荣誉称号。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6、在唐朝三省六部制中,掌管“草拟政令文书”的是( A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内侍省
7、北宋时期掌管全国财政的部门是( C )
A、中书令
B、尚书令
C、三司
D、少卿
8、元代管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B )
A、理藩院
B、宣政院
C、宣徽院
D、乌斯藏都指挥使司
9、汉武帝以后,在今新疆和中亚一些地区设( D )为西域最高行政长官。

A、西域史
B、西域都尉
C、西域特使
D、西域都护
10、清代两江总督的管辖范围不包括( D )
A、江苏
B、江西
C、安徽
D、浙江。

中国政治制度史总复习

中国政治制度史总复习

《中国政治制度史》模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五帝时期,实行的“禅让”权力转移,始自( A)。

A.黄帝B.颛顼C.唐尧D.虞舜2.商代最高政务官是商王的辅佐大臣称为(B)。

A.尹B.相C.保D.臣3.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定都于(A )。

A.镐京B.洛邑C.周原D.肃慎4.周代进行了两次较大的立法活动,“作吕刑”发生于( D)A.成王B.康王C.昭王D.穆王5.最早提出了“刑无等级”的原则的是(C)。

A.管仲B.韩非C.商鞅D.李悝6.对个体家庭进行户口登记起于(A)。

A.春秋初期B.春秋中期C.春秋后期 E.战国早期7.秦朝掌刑罚的全国最高司法官是(D)A.卫尉B.太仆C.宗正D.廷尉8.除皇帝之外,秦朝审级是(D)A.二级二审B.二级三审C.三级二审D.三级三审9.创建帝王年号是汉代礼乐建设的重要作为,颜师古认为改元之制始自(D)。

A.高帝B.文帝C.景帝D.武帝10.汉朝皇帝直接控制的宫廷内参决国家政务的机关是(C )A.尚书台B.大理C.内朝D.外朝11.西魏宇文泰在总结魏晋以来军事制度优劣的基础上创立了( B)。

A.部落兵制B.府兵制C.世兵制D.谪罪兵制12.东汉末年由地方监察区划演变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的是(A)。

A.州B.府C.郡D.县13.隋代掌管学校教育的机构是(A)。

A.国子寺B.太常寺C.国子监D.国子学14.“府院之争”是国务总理和大总统之间发生的斗争,亦指(D)。

A .段祺瑞与孙中山 B.段祺瑞与黄兴C .段祺瑞与蒋介石 D.段祺瑞与黎元洪15.在北宋初年一系列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

A.军事制度改革B.法律制度改革C.经济制度改革D.政治制度改革16.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A.行省制B.分省制C.三省制D.乡都制17.自秦汉以来确立的皇帝制度在明代发生了重大变化就是确立了(A)。

A.独裁皇权B.礼乐制度C.宫廷制度D.封藩制度18.为保证将“黄册”作为对人民管理征收的依据,明政府开始推行(A )。

中国政治制度史A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制度史A卷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红河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21学年春季学期政治学与行政学(专升本)《中国政治制度史》课程期末考试卷别: A卷考试单位:人文学院考试日期:年月日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唐代京城附近所在县称()。

A.赤县B.望县C.紧县D.畿县2. 袁世凯于1916年3月23日下了取消帝制令,废止“洪宪”年号,恢复民国年号。

袁世凯死后,由()继任大总统。

A.孙中山B.冯国璋C.黎元洪D.段祺瑞3.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

A.君主立宪制B.共和制C.世袭君主制D.民主共和制4.清代省一级主管省财政和民政的官员称()A.布政使B.学政C.提督D.按察使5.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A.商朝B.周朝C.春秋D.战国6.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A.人治与法治的矛盾B.权力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矛盾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D.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7.北魏宋宇文政权以( )为本,建立六官制度。

A.《礼》B.《礼仪》C.《礼记》D.《周礼》8. 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置来看,其中枢系统以()为核心。

A.皇帝B.司马C.宰相D.太史9.北洋政府时期设立参战督办的是()。

A.袁世凯B.段祺瑞C.曹琨D.张作霖10.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

()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A.宰相B.御史C.天子D.内阁11.我国东汉至元代的监察机构是()。

A.御史台B.刑部C.都察院D.大理寺12. 汉武帝时开始重用()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A.丞相B.御府C.侍郎D.尚书13. 标志清政府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是()。

A.设五口通商大臣B.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C.设总税务司署D.设外务部14. 国内外第一部最大部头的现代方法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性著作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号:(A ) (2012年6月) 绝密湖北师范学院普通本科期末考试试卷中国政治制度史考试范围 全部所学篇章 命题人章 顺 系部 历史文化学院 考试形式开卷课程类别必修 学 期20121专业历史学大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班级 满 分 10 10 10 20 30 20 学号 得 分姓名 阅卷人总分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周代在“文王世子制”的基础上确立了______________。

2. 秦朝“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隋唐的中央司法机关是大理寺、刑部和___________。

4. 明代中后期辅政中枢实际出现了内阁与___________双轨辅政制。

5. 我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在宗法制的“___________”的前提下出现的。

6. 西周时期___________掌管宗教祭祀及文字册命等事物。

7. “九品中正制”形成于___________。

8. 战国时各国变法中确立起来的___________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

9. 明代有最高司法复核权,为最高司法机关的是___________。

10. 孙中山就任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民国政体是___________。

二 、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我国的捐税制度开始形成于( )。

A. 母系氏族时期B. 虞夏时期C. 父系氏族时期D. 商周时期本题得分本题得分2. 商周时期在朝廷和王畿地区任职的官吏成为()。

A.内服 B.外服C.内附 D.外附3. 西周时期有了“选士任官”的制度,其范围不包括()。

A. 学校选士B.乡里辟士C. 诸侯贡士D.公卿养士4. 我国王权制度建立于()。

A.夏代B.殷商C.西周D.春秋5. 下列历代代官署中不属于中央监察体系是()。

A.御史台B.枢密院C.宪台D.都察院6. 下列帝王称呼中使用庙号的是()。

A.隋炀帝B. 唐明皇C.宋徽宗D. 顺治帝7. 明代的“内阁制度”属于辅政制度中的()。

A.宰相开府辅政制B.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C.宰相参议辅政制D.责任内阁制8. 议政王大臣会议撤销于()。

A.康熙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道光年间9. 下列古代兵制中不属于实习兵役制的是()。

A.金代“孟安谋克”制B.元代“怯薛军”制C.明代“恩兵”制D.辽国的“宫卫御帐兵”10. 以状元、榜眼、探花的名目作为科举前三名荣誉称号最早出现在()。

A.隋代B.宋代C.金代D.明代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本题得分1.在战国初期出现一种身为百官之长的“相”和统领诸军的“将”,随着这种官职的出现,以系统的方式区分文武官吏的制度形成了。

()2.夏有钧台之享,商有景亳之命,周有盟津之誓说的是夏商周三代王权以“朝聘”方式控制诸侯。

()3.相府与诸卿政务系列是秦汉时期的中央政务体制。

()4.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参议会通过临时约法规定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是我国首次进行责任内阁制的尝试。

()5.伊尹相汤,周公摄政等辅臣往往能实际上控制国家行政,提现了宰相开府辅政制对王权的限制和对早期国家的重要影响作用。

()6.中央政务管理体制的发展围绕君权集中而演变的。

()7.唐朝将行政制度归入法典,称为“祖宗不变之法”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政务管理体制。

()8.秦汉时期“三公九卿”中的都尉一职主管司法刑狱事宜。

()9.唐宋以后官与史的区别拉大,“佐吏”不能当官。

()10.科举制中乡试中试者称为“秀才”,会试中试者称为“举人”,殿试中试者称为“进士”。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本题得分2.国野制度:3.科举制:4.军机处: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中国古代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是什么?2. 简述以文武分职为标志的官员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3.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和影响主要有哪些?六、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试论“君临之术”与君主专制统治的关系。

附加题:(不另给分,作为平时成绩参考)简要评论此次考试改革。

本题得分本题得分湖北师范学院普通本科期末考试试卷中国政治制度史(2012.6)参考答案(制卷人:)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嫡长子继承制2.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御史台4.司礼监5.亲贵合一6.太史寮7.曹魏时期8.官僚制度9.大理寺10总统制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B【参课本14】2. A【参课本13】3. D 【参课件】4.A【参课本43】5.B【参课件】6.C7.B【参课本】8.B9.C【参课本400】10.B【参课本198】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对;参课本20】2.【错;这些是会盟的方式,参课本51】3.【对;参课件169】4 【错;清末预备立宪开始了责任内阁制的尝试,参课本第二章】.5.【错;商周时是贵族辅政制,参课本第四章】6.【对;参课件171】7.【错;与因俗而治无关,参课本242】8.【错;廷尉主司法,都尉非九卿】9.【错;吏员也可以为官,参课本第十三章】10.【错;参】四、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0分)。

1.国野制度: 也称"乡遂制度",是周代机房基层组织形式。

(1分)在王畿百里之内或“国”“都”“邑”及其近郊为乡,居住在这里的是贵族和周部族平民,称为“国人”。

王畿百里或“国”“都”“邑”及其近郊之外为遂,居住在这里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下层平民以及被征服的部族和奴隶,称为“野人”。

国人享有服兵役的权利和一定的经济政治特权,野人主要承担下层劳动并提供赋税和徭役。

乡举里选是在乡(即王畿百里以内)中对地方庶士(一般下级贵族)的选拔制度。

乡以下的基层组织分别为州-党-族-闾-比,即由五家之比到百里之乡。

族有族师,党有党正,州有州长,乡有乡大夫。

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均有选拔辖区内人材的职责。

(3分)国野制度曾经为巩固西周分封制起到重大作用,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变革和频繁战争,逐渐被破坏。

(1分)【参课本276和400】2. 科举制:我国古代根据政权需要,设立若干科目(诸如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等科),举行公开而统一的集中考试,择优选拔人才做官的制度称为科举制。

(2分)隋炀帝时始设进士科选拔人才,科举制形成,为以后封建社会重要的取士制度之一;经过唐代发展,宋代完善,明清形成定制;初期对于打击世族门阀,提高官员素质,加强中央集权等起到重大作用,明清以后逐渐僵化,八股取士钳制士人思想,与实际脱节,近代以后难以为继,清末(1905年)废除。

(3分)【参课本494】.3.票拟:所谓“票拟”也叫做票旨、条旨。

(1分)在明朝确立内阁辅政制之后,对于来自全国各方面的奏章,在呈递皇帝批示前,现有内阁学士“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近”实际上就是“票拟批答”待拟好批示的稿本供皇帝采纳。

(2分)这种代替皇帝起草批示意见的职权,签发的是代表绝对权威的“皇言”,体现了内阁学士的重要地位。

但是“票拟”只有在皇帝批示后才能办理,“票拟”的只能只能在皇帝认可下生效。

(2分)【参课本19@】4.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辅政机关之一(1分)。

雍正皇帝为对西北用兵,紧急处理军务,设置军机处,挑选满汉亲信大臣充任军机大臣,参与机要,以后成为定制,成为清朝中央重要中枢机构(2分)。

军机大臣的职务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

“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因此,军机处只是一个力求准确贯彻皇帝意志的御前机要处,不是有权威宰相府。

至此,宰相奉命拟旨辅政制达到顶峰。

(2分)【参196】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中国古代辅政制度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是什么?(10分)答:辅政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国谷底啊,君主专制制度是相对稳定的,君主的权利总趋势在集中和加强;辅政制度不断变化,但辅政权利的总趋势是不断削弱和分散的(2分)。

综其变化的规律主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辅政制度的发展和变化始终是围绕君权进行的;在君主专制下,辅政工作须秉承君主的意旨办事,君主依靠辅臣巩固统治,必由亲信辅政,“臣仆用事”就是这一写照(2分)。

二、君权和辅政权的矛盾是促使辅政制度本身不断演变的主因;君权与辅政权利及相辅相成,又相互克制。

君主依靠辅臣辅政治理国家以巩固统治,而辅臣权利过大又可能威胁到君主地位。

历史上君权和辅政权利之间从未有过一条清晰的分界线。

在君权与辅政权利的矛盾分歧中不断演变的(2分)。

三、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是促使辅政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制度,必然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势力的兴衰密切相关。

四、统治集团对国家机器的调整也是辅政制度变化的重要原因。

在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不断变化发展的情况下,原有的扶正体制不能适应需要,促使统治集团不得不调整国家机构,建立能够更加准确,高效的行使君主统治意志的中枢辅政机构(2分)。

2. 简述以文武分职为标志的官员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

述:形成和发展过程:西周及以前官员职责并不分明,“礼崩乐坏”以后,在争霸、兼并战争中,春秋早期,各国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官名,如鲁、郑、宋、晋等国有司徒、司马、司空,有的还设有太师、右师、左师、太傅、司寇等;楚国有令尹、司马、莫敖、司徒、司败等。

主要的执政和政务官,军政职能分工越来越受重视。

春秋末期官分文武的趋势已经明显。

战国初年在魏文侯和秦惠王时出现了一种身为百官之长的“相”和统领诸军的“将”,随着这种官职的出现,以系统的方式区分文武官吏的制度形成了。

(4分)作用和影响:以“将”“相”为标志的官分文武的职官体系形成后,将、相各自开府,有利于集中资源、人力,提高军队指挥和政府行政效率,适应了春秋战国争霸兼并战争的需要;(3分)官分文武,不但便于中央政府管理,充分发挥其职任,而且给君主全面控制国家机器提供了便利。

(3分)3.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和影响主要有哪些?答:(一)九品中正制创设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1、魏文帝创立九品中正制的主观动机是想加强中央对选举大权的控制,同时在曹魏初期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确实予以了落实。

(2分)2、九品中正制在创设时期,起到了唯才是举的积极作用。

(2分)在九品中正制实施初期,士族的经济政治势力强大,有更多的优势培养优秀人才3、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古代乡举里选方法在新形势下的延续。

(2分)(二)九品中制的消极意义及社会影响1、九品中制在发展过程中,必然成为门阀士族操纵选举,垄断政治的工具。

2、造成士族地主与庶族地主之间一种隔绝性的严重对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