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读书阅读训练试题三附答案

合集下载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

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2月25日夜10时许,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徐福的带领下,悄悄在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扎营休整。

该营营长王子固则带领三连在另外一个地方活动。

“徐营长,有情况……”侦查员突然跑过来向徐福报告,“东……东面,发现了很多日军……”原来,日军白天侦察到有八路军小股部队在沂水北活动,就连夜调集了3000人马,兵分数路包抄过来。

徐福命令部队马上向沂水河方向转移,于半夜时分到达沂水河畔。

徐福同二连连长齐之顺碰头后,决定马上上山。

他们刚爬到半山腰一个叫桃花坪的小山村时,就发现日军的马队已经到了山下。

不一会儿,山下升起了几发信号弹。

忽然,左侧的山沟中冒出来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二连刚要准备战斗,发现是营长王子固带领的三连和附近的几百名老百姓。

这时,日军的大炮和机枪开火了,大批日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冲了上来。

“两个连不能一块往外冲,这样两个连和几百名群众都会有危险,必须留下一个连断后,掩护另一个连带领群众转移!”营长王子固说道。

他和副营长徐福短暂商议了一下,迅速作出决定: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 83 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王子固见三连和老百姓走远了,立刻命令二连朝敌军开火,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周边。

天亮时,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此时,三连和百姓已安全脱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嚣张——________ 商议——________ 带领——________(2)文中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A. 表示重复词语B. 表示语意难尽C. 表示意在言外D.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3)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屹)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

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

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尉)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

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副)庄严绚丽的画图。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钮纽)部分——中央大厅。

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

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

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浊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

屋顶是穹隆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

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

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liú)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至致)的整体。

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

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 )。

A. 举例子B. 打比方C. 列数字(4)第3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5)文章介绍万人大礼堂采用了( )。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课内阅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__,中国画是指________。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答案】(1)上;下(2)清鲜;明朗;柔美(3)一碧千里;翠色欲流(4)一碧千里的草原;羊群;小丘(5)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是由清鲜的空气、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柔美的小丘、羊群引起的。

(6)既|又|既|又;在这种境界里,既让人陶醉,又使人惊叹,既想躺下来打几个滚,又想在软软的草甸上欢呼跳跃。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来判断。

(2)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

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课内阅读。

我正要níng shì他们时,zhòu rán 一惊,睁开眼,云jǐn也已皱蹙_______(zú cù),凌乱,仿佛有谁zhì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dǒu rán起立,将整篇的影_______(yǐng yěng)子撕成片片了。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_______(jījǐ)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_______(mí ní)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我抛_______(pāo pōu)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_______(尝常)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根据拼音把词语写在横线上。

(2)从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

(3)“昏沉的夜”指的是什么?(4)写写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答案】(1)凝视;骤然;锦;掷;陡然(2)cù;yǐng;jī;ní;pāo;尝(3)昏沉的夜是指作者在当前一片黑暗社会的描述。

(4)理解:作者珍爱自己的人生,努力地在一片黑暗社会中改变自己的人生。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2)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

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课外阅读时间就是生命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他用笔做武器,写文章激励广大群众起来革命。

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

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

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表明________。

(2)鲁迅把忙碌后看书当作是________;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________;把节省时间看作是________。

(3)文章第________自然段写鲁迅先生珍惜自己的时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他珍惜别人的时间。

(4)文章赞扬了________。

【答案】(1)鲁迅的知识和成就就是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2)休息;谋财害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3)三;四(4)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孜孜不倦的品质【解析】【分析】(1)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12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2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2篇】新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三个自然段按________顺序,写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程序。

(2)“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 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B. 用于话题突然转变C. 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D. 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名项之前。

(3)“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一句中的“站起来”是什么意思?(4)假如当时你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开国大典,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你想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案】(1)时间;升国旗;宣读公告(2)A(3)再也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当家做主的意思。

(4)略【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到关键词语即可。

写了升国旗和宣读公告两个程序。

(2)本题主要考查对破折号的作用的理解及判断能力。

做题多读,细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结合选项进步去分析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

(3)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理解七根火柴(节选)王愿坚卢进勇看着这场景,眼睛里像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

在掉队的两天里,他这已经是第三次看见战友倒下来了。

“一定是饿坏了!”他想,连忙抢上一步,搂住那个同志的肩膀,把那点青稞面递到那同志的嘴边说:“同志,快吃点吧!”那同志抬起失神的眼睛,呆滞地望了卢进勇一眼,吃力地举起手推开他的胳膊,嘴唇翕动了好几下,齿缝里挤出了几个字:“不,没……没用了。

”卢进勇一时不知怎么好。

他望着那张被寒风冷雨冻得乌青的脸,和那脸上挂着的雨滴,痛苦地想:“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他抬起头,望望那雾蒙蒙的远处,随即拉住那同志的手腕说:“走,我扶你走吧!”那同志闭着眼睛摇了摇头,没有回答,看来是在积攒着浑身的力量。

好大一会,他忽然睁下了眼,右手指着自己的左腋窝,急急地说:“这……这里!”卢进勇惶惑地把手插进那湿漉漉的衣服。

他觉得那同志的胸口和衣服一样冰冷了,在左腋窝里,他摸出了一个硬硬的纸包,递到那个同志的手里。

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了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

红红的火柴头聚在一起,正压在那朱红的印章中心,像一簇火焰在跳。

“同志,你看着……”那同志向卢进勇招招手,等他凑近了,便伸开一个僵直的手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一共只有七根火柴,他却数了很长时间。

数完了,又向卢进勇望了一眼,意思好像说:“看明白了?”“是,看明白了!”卢进勇高兴地点点头,心想:这下子可好办了!他仿佛看见了一个通红的火堆,他正抱着这个同志偎依在火旁……就在这一瞬间,他发现那个同志的脸色好像舒展开来,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发射出一种喜悦的光。

那同志合拢了夹着火柴的党证,双手捧起,像擎着一只贮满水的碗一样,小心地放到卢进勇的手里,紧紧地把它连手握在一起,两眼直直地盯着卢进勇的脸。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红叶与白莲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从窗内望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hán bāo yù fàng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窗外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来越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在那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出去,也无法可想。

对面屋里母亲呼唤着,我便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身边——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下来,正fù gài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打在勇敢慈爱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1)按照内容,补充词语。

________雨声 ________天 ________飘散 ________雨点(2)把短文中的拼音写在横线上。

hán bāo yù fàng fù gài________________(3)联系短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徘徊:________。

②遮蔽:________。

(4)文中的“唤”还可以换成________。

(5)用横线画出文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6)读句子,联系短文回答问题。

①“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摇摆。

”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写出相照应的句子。

②“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这里作者把母亲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③“我心中深深地受到了感动”。

“我”心中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生活中,你曾受过感动吗?请把自己的过的感动用几句话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读书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共4套)

部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必读书阅读训练试题含答案(共4套)

必读书阅读训练一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一、阅读任务:阅读《小兵张嘎》第一至第五章内容。

二、名著导读:1.填一填:(1)【整体感知】《小兵张嘎》的作者是__________。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名叫__________,是一个年纪只有__________的男孩。

(2)【提取信息】《小兵张嘎》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A.抗日战争时期沙家浜B.解放战争时期白洋淀C.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D.解放战争时期沙家浜(3)【提取信息】在第三、第四章中,和嘎子相依为命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侦察排长()而被鬼子杀害了。

A.老罗叔(罗金保)B.老钟叔(钟亮)C.纯刚大伯D.钱云清2.【整体感知】根据《小兵张嘎》前五章的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三、精彩片段:第五章(节选)①小嘎子决心要当八路军了。

可是,第二天他忽又起了个怪念头:想进城。

②这念头很是猛烈,竟像驾着坦克冲来的,连纯刚大伯都劝他不住。

他一口咬定说,要去找嫁在城里的老姑,好告诉她奶奶的丧信儿,顺便再要点钱花。

然而,他心里却是在想:必得去打听打听老钟叔的下落,就手儿探一探虚实吉凶。

若是机会凑巧,还兴许偷他鬼子一条枪呢。

那一来,可就不怕八路军嫌我小了。

③他吃过早饭,谢过纯刚大伯,又在奶奶的新坟上磕了俩头,便把“张嘴灯”别在腰里,背起个小草筐,拿起短把镰,青裤白褂,光着脚丫,径直沿着蜿蜒的六郎堤,朝城里走去。

④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儿。

堤两边全是海似的绿油油的庄稼:旱地上,大多是高粱、棒子,已有半人来高,茁壮得像一排排的勇士;淀边上,大多是稻子和苎麻,绿叶儿映着清水,蛤蟆和蜻蜓在上下逗闹。

往远看,那一湾湛清清的淀水,直向天边上伸展过去,钻到一堆白云下面去了。

近处的沟边堤沿,则全给苇子和红荆占满了,青草棵没有地方可挤,就一直铺排到堤顶上来。

“纺织娘”和蛐蛐儿你飞我跳,不断弹落草叶上的露珠儿。

太阳还未升高,空气是多么凉爽啊!然而,扫兴的却是夹堤的两行杨柳,那原本是葱茏茂密青翠成荫的,不想在“扫荡”中都给鬼子砍去了树梢,单剩下些光秃秃的树桄(ɡuànɡ)子,残废似的直愣愣站着,仿佛一幅风景画上,给人抹了几道子黑。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2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课内阅读。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⑤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

把“金钩大王”可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⑥破课桌yǎn rán一个叱咤风云的战场。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yǎn________然②叱咤风云:________(2)第①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读句子回答问题: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

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问题: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1)俨;形容威力、声势极大。

(2)比喻,把桌面豁开的裂缝比作黄河长江,写出裂缝既宽又长。

(3)体会到作者很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很可爱。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哪些天体上可能有生命存在呢?这个天体又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和酶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体系提供能源。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

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高温、缺氧、缺水、有着强烈阳光辐射的行星,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零下140摄氏度,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1)有生命的天体应该具备哪些条件?(2)“人们了解了生命起源的过程之后,认为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

”“至少”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水星离太阳最近,向阳时表面温度达到300至400摄氏度,不可能存在生命。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

【答案】(1)①温度一般应在零下50至零上150摄氏度之间②必要的水分③适当成分的大气④有足够的光和热。

(2)“至少”是表示“表示最小的限度”的意思,表明生命起源的过程除了这几个条件,还可能需要其他条件,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3)列数字;水星温度很高,不适宜生命存在,十分具有说服力。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比较辨析有无此词语语意的变化,从而说明此词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优美的牧场,热情的哈萨克(节选)来到牧场中,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

当你在贪婪地看着眼前的美景时,会有哈萨克牧民策马吆喝着,从你身旁一掠而过,心里一阵冲动,“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差点就唱开了。

到牧场上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骑马。

在牧场入口处,一匹匹披红挂绿的马在哈萨克主人的牵引下,含情脉脉地等着游客来光顾。

我挑了一匹栗色小马,主人是一个沉默的哈萨克姑娘,她把马鞭递给我的时候告诉我,下马之后要拿好皮鞭,最后就靠认皮鞭来付钱。

然后待我战战兢兢地坐到马背上后,她也一跃上马,坐到我的后面——没办法,谁让我是第一次骑马没有经验,缰绳还得她来控制,但总觉得很别扭。

这里的景色太美了。

我们的马队沿着河边的一条小路进入牧场后的山中,小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1)文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

(2)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写出来:________,这句话和下面的内容是________关系。

(3)牧场的景色怎样优美?【答案】(1)声音的延长;解释说明(2)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总—分(3)只见浑圆起伏的高山草丘上,长满密密的翠绿云杉,山脚下牛羊成群,哈萨克人的白毡房点点洒落山间,阳光洒在原野上层次交错分明。

路高低起伏,蜿蜒崎岖,时而上山,时而跨过小河,让清凉的水溅到身上,路旁群山山势险峻,云杉丛生,抬起头来,翠绿的云杉和蓝天上的流云慢慢淌过;侧过头去,河中的水潺(chán)潺流淌在一片乱石滩上,时有树干横卧河上,清幽静谧(mì)。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_______起一个大竹匾,_______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______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_______,那鸟雀就________在竹匾下了。

横线上的动词准确、详细地写出了________,表现了闰土的________。

(2)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_______。

(3)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A. 说话断断续续。

B. 列举省略。

【答案】(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平时要做到熟读并背诵课文,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

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2)考查拟定小标题。

阅读短文,概括出段意,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3)解题时了解省略号的作用:列举的省略、表示说话吞吐、话未说完、语意未尽、语意的跳跃、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依据句意可知,此处省略号是表示列举省略。

故答案为:(1)支、撒、缚、拉、罩、捕鸟的经过、聪明能干(2)雪地捕鸟(3)B【点评】(1)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2)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引号的作用的掌握及应用。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雪凝红叶峡谷中,坐落着一座低矮简陋的小草房。

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永垂不朽!”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读书吧必读书导读、真题与自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读书吧必读书导读、真题与自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读书吧必读书《爱的教育》导读、真题与自测卷首语2019年秋学期开始,教育部统编教材正式走进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课堂。

“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曾甩下这么一句话。

名著阅读已经是必考内容,并有指定书目,小学新教材里也增加大量课外阅读要求。

新教材从一到六年级语文教材,增加了《快乐读书吧》必读必考内容,很多小学读过的必读书内容,全国中考、高考这几年都有涉及。

教育部最新发文规定:中考、高考将适当涉及小学内容。

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卷,很多名著都是我们小学的必读书目!下面以四、五、六年级必读书相关中考真题为例:事实证明,孩子进入小学中、高年级以后,阅读和不阅读对成绩的影响开始逐渐显现了。

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在外面上数学培训班,很多成绩较好的孩子,校内数学考试根本不相上下。

反而是语文,从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能坚持有效阅读的孩子并不多。

得语文者得高考,得阅读者得语文。

对于阅读少、不读书、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的孩子而言,此次教改已经不是噩梦而是审判。

教改后考察大量语文的超纲内容、考察全科素质成为标配,不能寄希望于临时抱佛脚。

不知各位有没有关注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高考试卷,很多名著都是我们小学的必读书目!《爱的教育》教给我们用一颗宽容的、真诚的、进取的、善良的心去爱祖国、爱家长、爱老师,爱同学、爱弱小。

让我们用心阅读,在爱中受到了教育吧!名著名称:《爱的教育》作者概况:德·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

主要内容:《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全书共100篇文章,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主题思想: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精选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木有情都说“草木无情”,我却不这样认为。

一切活着的东西都潜在地具有一种心理,草木也不例外。

记得两年前,朋友送我一株桂花,长得并不茂盛,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

当时收下它是因为朋友的好意难却,还因为朋友说它不需要管理,凭着这两条理由,我把它收下来了。

第一年的八月它没有香味,因为它没有开过花。

家人也没有对它寄予什么希望,更没有人去打理它。

倒是我家的小花猫偶尔上去几次,但是由于,猫儿抓在上面立即又被“送”到地上。

于是,猫儿也冷落了它,桂花树便默默地生长了一年。

第二年开春,我决定把它移到院子里的空(kōng kóng)地上。

我开始挖它的根,但是实在无法挖出来,最后不得不将花盆弄破,没想到它的根竟是如此发达——长的、短的、细的都紧紧抓着土壤。

我不得不惊叹它生命的顽强。

移到地面后,我仍旧对它疏于管理。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它变得郁郁葱葱了,片片新叶布满了枝桠,柔弱的枝干也粗了许多。

欣喜之余,我开始注意它了,定时浇水施肥,实施关注着它。

不久,它嫩黄的新叶也变得绿油油的,满树都披上了绿装。

金秋八月,满院飘香,家人围坐在桂树的周围,闻着桂花的香,说着有关桂花的故事……我由此感悟,但凡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它生存的空间,如果硬要将它束缚在固定的地方,势必影响它。

就如同人,人有情,草木亦有“情”!(1)选择文中划线字正确的读音。

空________(kōng kóng)地(2)“弱”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弱”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跟“强”相反;②年纪小;③不足,偏少。

“瘦弱”中的“弱”字解释为________。

根据义项②,可以用“弱”组词为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反义词瘦弱——________——________欣喜——________——________(4)认真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各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读书目《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3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读书目《童年》阅读测试题及答案3

《童年》阅读指导内容简介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

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

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

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

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

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

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

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

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

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

这里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

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

小茨冈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

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

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

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

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

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

而外祖父的上帝则与之相反,它不爱人,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

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 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

开始, 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

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读书目《爱的教育》阅读测试题及答案3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必读书目《爱的教育》阅读测试题及答案3

《爱的教育》阅读测试题1. 谁抱着罗伯弟,把他放在马车上?答案:校长。

2.卡罗纳送给卡拉布里亚男孩什么见面礼?答案:邮票。

3.科罗西的妈妈做什么职业?答案:蔬菜水果商。

4.科罗西为什么抄起一个墨水瓶朝费弗郎蒂的头上砸去?答案:他们打他,欺负他,他气疯了。

5.科罗西的墨水瓶打到了谁?答案:老师。

6.二年级的女老师到校长那里问以前学生的什么?答案:问一问他们得了多少分。

7.帕多瓦少年为什么用钱砸向施舍钱给他的三位旅客呢?答案:他们辱骂他的祖国。

8.清扫烟囱的男孩为什么不敢回去?答案:他的钱丢掉了。

9.祭祀所有死者的日子是()节?答案:万灵节。

10.卡罗纳的爸爸是什么司机?答案:火车司机。

11.卡罗纳哪科最好?答案:数学。

12.倍梯的母亲来到老师家送什么感谢老师为他儿子发奖品?答案:木炭。

13.科列帝一边运柴,一边在干什么?答案:复习功课。

14.科列帝答应妈妈把八块铜币还给谁?答案:卖黄油的女人。

15.科列帝早上一起床就要温习什么?答案:温习语法。

16.我的学校共有多少位老师?答案:八位。

17.校长是怎样教育无理取闹的孩子的?答案:从不发火训斥他们,拉着他们的手耐心给他们讲明道理,并嘱咐他们要知错改错。

18.校长的儿子是()时牺牲的?答案:当志愿兵。

19.很多孩子为什么嘲笑纳利?答案:因为纳利背有点儿驼。

20.纳利的妈妈送给卡罗纳什么礼物?答案:一串饰着十字架的项链。

21.卡罗菲最心爱的东西是()。

答案:他那本集邮册。

22.头场雪来临了,科罗西用什么装雪答案:书包。

23.小泥瓦匠的父亲每天晚上要去干什么?答案:到夜校读书识字。

24.小泥瓦匠的爸爸管儿子小泥瓦匠总叫()绰号?答案:兔脸。

25.谁每天第一个到学校?答案:校长26.卡罗菲用雪球打到了谁?答案:一位老人。

27.女老师柯罗密太太希望同学们要尊重她的()。

答案:白发。

28.有一位老师她的班像教学一样庄严、肃穆,所以大家都管这位老师叫()外号?答案:“小修女”。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理解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

”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我,不行了,你吃了它……还能走出草地……”周团长生气地:“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这个战士:“不!不……”周团长痴痴地看着担架旁边的水塘,似在自语:“他们都是因为我呀……”这个战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微微摇头。

周团长依然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沉吟片时,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毅然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战士微微地睁开眼,看见周团长吃力地爬向水塘,他本能地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蓦地站起,又倒在了担架旁边。

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过身全力向水塘爬去。

(1)文中哪些词语表明周团长选择了死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处于极度饥饿中的周团长和战士互相推让炒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3)作为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没有勇往直前,却爬进水塘赴死。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答案】(1)痴痴地、沉吟片刻、毅然、艰难地、全力。

(2)表现了红军官兵在生死抉择关头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3)这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定行动,周团长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以惨烈的壮举来催唤人们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人格魅力。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2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理解草地上的担架:一条腿的周团长倒在担架上,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坐在地上,饿得连头都抬不起来了。

周团长拿起身边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看着低头坐在担架前边的那个战士,无力地:“小同志,你吃一口吧?”担架前边的战士依然无声地低着头。

周团长自语地:“他可能睡着了。

”他吃力地转过身,看着坐在担架后边的那个战士:“小同志,你把它吃了吧?”这个战士无力地说:“周团长……我,不行了,你吃了它……还能走出草地……”周团长生气地:“我是个残废,吃了它也走不出草地去。

”这个战士:“不!不……”周团长痴痴地看着担架旁边的水塘,似在自语:“他们都是因为我呀……”这个战士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微微摇头。

周团长依然在自语:“他们还年轻,应该活下来……”沉吟片时,突然把手中所剩不多的那袋炒面扔到战士面前,毅然从担架上爬下来,艰难地向水塘爬去。

战士微微地睁开眼,看见周团长吃力地爬向水塘,他本能地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蓦地站起,又倒在了担架旁边。

周团长回身看了看再也爬不起来的战士,又转过身全力向水塘爬去。

(1)文中哪些词语表明周团长选择了死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处于极度饥饿中的周团长和战士互相推让炒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品质?(3)作为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没有勇往直前,却爬进水塘赴死。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答案】(1)痴痴地、沉吟片刻、毅然、艰难地、全力。

(2)表现了红军官兵在生死抉择关头都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崇高品质和巨大的人格力量。

(3)这是在特定情况下采取的特定行动,周团长的赴死,不是消极怯懦的回避艰难,而是为他人着想,从大局出发,把生的希望让给年轻战士,以惨烈的壮举来催唤人们勇往直前,鼓足走出草地的革命信心,其行为充满了悲壮的人格魅力。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